第一篇:《汽车贸易理论与实务》理论教学大纲
《汽车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的汽车贸易理论与实务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从事国际贸易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贸易市场与产业政策环境;理解国际市场中影响商品价格的各种因素、汽车贸易中商品品质的表示方法等汽车贸易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汽车商品运输中的检验内容、汽车贸易价格之间的换算方法,具备进行汽车进出口贸易和汽车报关等业务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一)、汽车国际贸易概论
教学内容:
1、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1)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2)当代世界市场的主要特征;
(3)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
2、汽车贸易概论:
(1)汽车国际贸易的基本内容;
(2)汽车服务业与汽车服务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3)国际汽车工业与贸易和我国汽车工业与贸易的发展过程。
3、汽车贸易市场政策:
(1)国际贸易政策概述;(2)关税与非关税措施;
(3)各国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与运用;(4)世界贸易组织;(5)国际贸易术语。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和概念;
2、理解国际市场中的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
3、了解当今国际市场的主要特征;
4、了解汽车工业和汽车贸易的发展概况;
5、理解汽车服务业与汽车服务贸易的不同;
6、掌握汽车国际贸易的内容和特点;
7、掌握国际贸易术语。
教学重点:汽车国际贸易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国际市场中的各种因素是如何影响商品价格的。
(二)汽车贸易方式与合同 教学内容:
1、汽车贸易方式与支付方式:
(1)包销的特点及独家代理与包销商的不同;(2)寄售和拍卖与展销的特点;
(3)特许经销商和品牌经营的关系和不同;(4)汽车贸易支付的工具。
2、汽车贸易合同的概述:
(1)汽车商品的检验地点与机构;(2)索赔的产生及与理赔的区别;(3)不可抗力的含义与内容;(4)仲裁的概念及程序;(5)贸易合同的形式;
(6)贸易合同有效和无效的要件;(7)贸易合同的条款及违约责任。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汽车不同贸易方式的特点;
2、掌握不同汽车贸易支付的形式的使用条件;
3、了解汽车贸易合同中的违约责任如何规定;
4、理解汽车贸易合同有效和无效的要件内容;
5、掌握不可抗力的含义、内容及范围;
6、理解索赔的产生及与理赔的区别;
7、了解仲裁的含义、形式、机构及程序。教学重点:不同汽车贸易支付的形式的使用条件。教学难点:多种汽车贸易方式的不同。
(三)汽车贸易商品的特征及运输和保险 教学内容:
1、汽车贸易商品的特征:
(1)货物的品质表示及包装类型;(2)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的注意事项;(3)订立数量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
2、汽车贸易运输和保险:(1)汽车贸易货物运输的方式;(2)汽车货物运输保险的种类;(3)汽车贸易信用保险的种类。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汽车贸易中货物的品质表示方法;
2、掌握订立汽车贸易合同时,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的注意事项;
3、理解订立汽车贸易数量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
4、了解汽车出口贸易中信用保险的特点和承报范围;
5、掌握汽车货物运输方式;
6、了解汽车贸易运输中的运输要求和保险要求。
教学重点:订立汽车贸易合同时,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应注意事项。教学难点:汽车贸易合同中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
(四)汽车贸易程序及谈判 教学内容:
1、汽车贸易程序:(1)交易前的准备及磋商;(2)订立合同及履行合同;(3)贸易中的原则内容。
2、汽车贸易谈判:
(1)贸易谈判的内容和类型;
(2)贸易谈判人员的素质及谈判前的准备工作;
(3)贸易谈判过程及策略与技巧。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汽车贸易的基本原则;
2、掌握交易磋商的最重要的环节内容和要求;
3、理解汽车进出口贸易合同如何进行履行;
4、了解汽车贸易谈判的内容和程序;
5、理解汽车贸易谈判的技巧和实际应用;
6、了解贸易谈判的策略的内容和适用环境。教学重点:交易磋商的最重要的环节内容和要求。教学难点:履行进出口合同的主要过程。
(五)汽车报关 教学内容:
1、汽车报关的相关概述:(1)汽车报关的基本知识;(2)保税进出口的通关;
(3)汽车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2、汽车报关的政策和报关流程:(1)汽车报关政策和报关流程;(2)我国对整体汽车报关的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汽车贸易中的关税措施;
2、掌握汽车报关的流程;
3、理解构成整车的特征的条件。教学重点:汽车报关的流程。教学难点:关税对汽车贸易的影响。
(六)汽车电子商务 教学内容:
1、汽车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1)汽车电子商务概念;(2)汽车网络贸易。
2、汽车电子商务的模式和应用:(1)汽车电子商务模式;(2)汽车电子商务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我国目前的汽车电子商务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向;
2、掌握如用在汽车贸易中应用电子商务;
3、了解汽车贸易的网络平台应包含的基本内容;
4、了解电子商务在哪些方面推动了汽车贸易的发展。教学重点:汽车电子商务贸易的应用。教学难点:汽车电子商务的案例分析。
四、学时分配表
六、参考附录
(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推荐教材:
苏水,侯俊香.汽车贸易理论与实务[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2 胡艳曦.汽车贸易理论与实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参考书:
苏科五.国际贸易[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
(二)参考文献
薛伟.汽车国际贸易[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4 肖国普.汽车服务贸易[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0 陈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第二篇:《金融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金融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
财务管理
总学时
其中实验或上机学时
执笔人
教研室审核人
系、部审核人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的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也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中的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以“财务管理”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这门课程相衔接,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将来从事财务、会计等相关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通过“金融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金融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了解金融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现代金融的科学含义,对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了解与掌握货币、信用等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熟悉与掌握金融市场方面的理论与实务;了解金融机构的分类,熟悉我国现有的各类金融机构及其主要业务;熟悉各类金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金融相关的理论和实务,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财务管理类工作。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金融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现代金融学的相关知识。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货币的概念、货币的发展历史,掌握货币的主要职能;
(2)掌握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其演变历史;
(3)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及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4)掌握货币市场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5)掌握资本市场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6)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掌握中央银行各
项职能的含义及内容;
(7)掌握商业银行的概念、性质与职能、组织形式及类型;
(8)了解我国政策性银行组建的背景及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运行情况;
(9)掌握租赁业务的概念和特点,熟悉租赁业务的主要种类并了解其业务特
点;
(10)了解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各自的宗旨与主要业务。
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密切关注金融和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变化情况。学会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不断更新的、充实所学的知识。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导论
金融概述
教学内容
1、金融及其构成要素;
2、金融的概念、金融的构成要素;
3、金融与经济。
重点及难点
金融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内容
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2、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3、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4、货币制度的演进及类型。
重点及难点
货币的性质和职能、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教学内容
1、信用特征及种类;
2、信用形式;
3、信用工具。
重点及难点
信用的含义、本质、特征和分类,信用形式,信用工具的特点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教学内容
1、利息及其本质;
2、利率及其决定因素;
3、利率的种类与作用。
重点及难点
利息和利率的概念;利息的计算方法;利率的决定宏微观因素
第四章 金融机构与体系
教学内容
1、金融机构及其功能;
2、我国的金融体系。
重点及难点
各金融机构的性质、特点和业务范围
第五章 金融市场
教学内容
1、金融市场概述;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重点及难点
金融市场的种类、构成要素、地位、功能和发展趋势;货币市场的含义、特点及构成;资本市场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教学内容
1、商业银行概述;
2、负债业务;
3、资产业务;
4、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重点及难点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经营目标和原则,商业银行基本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及中间业务的含义、构成和内容,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特点。
第七章 货币流通与供求均衡
教学内容
1、货币层次划分与计量;
2、货币的需求;
3、货币供给与货币创造;
4、货币均衡;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重点及难点
货币需求的含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货币供给的含义和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均衡的含义、基本内容和实现机制,认识并理解货币失衡的内容及表现形式,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
第八章 中央银行及主要业务
教学内容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3、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重点及难点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中央银行的业务。
第九章 货币政策
教学内容
1、货币政策概述;
2、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重点及难点
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的政策目标和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及作用机理,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
五、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51个学时,具体教学时数分配如下:
序
号
教学内容
学
时
数
合计
理论教学
实践训练
导论:金融概述
0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第四章:金融机构与体系
0
第五章:金融市场
第六章: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第七章:货币流通与供求均衡
第八章:中央银行及主要业务
第九章:货币政策
总计
六、相关课程的衔接
以“财务管理”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这门课程相衔接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考核方式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表现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二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等组成;期末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序号
成绩构成占总成绩的比例
平时成绩
50%
期末考核成绩
50%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
+
期末考核成绩×50%
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现代金融理论与实务》,刘金章、孙可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二)参考用书:
1.《金融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货币银行学原理》,龙玮娟、郑道平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
3.《现代金融实务综论》刘金章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金融学》,李健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九、实验教学
实训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课时)
实训内容:掌握企业法的概念、特征
实训二:信用与信用工具(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及其组织机构;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股份发行及转让
实训三:利息与利息率(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破产的申请与受理;掌握破产的条件和程序;理解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
实训四:金融市场(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合同的订立过程及内容;理解合同的履行、变更、转让及终止;理解合同效力的有关规定及违约责任的承担问题
实训五: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税法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实训六:货币流通与供求均衡(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理解证券的发行及交易的有关规定;掌握汇票、本票和支票
实训七:中央银行及主要业务(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著作权的概念、内容、保护期限以及著作权权利的限制
实训八:货币政策(2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理解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律责任
第三篇:《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理论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国际金融理论与(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课程编码:Z114023 总学时/总学分:48/3 理论学时/理论学分:48/3 实验学时/实验学分:0 适用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 开课单位:商学院统计与金融系
一、课程性质及目的
1.课程性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
2.课程目的:《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以开放经济为前提,研究国际间货币资金周转与运动的规律,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课程。这一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国际金融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理解开放经济的运行特点与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途径。要求学习者能够运用所学的国际收支、汇率、国际资金流动等基本理论,正确分析国际金融领域的现实问题,并能系统了解和运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工具防范汇率风险,进而实现金融专业为国家培养开放型和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为国际金融方向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外汇与汇率(6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外汇
主要包括外汇的概念、外汇的种类、外汇的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汇率
主要包括汇率的概念与标价方法、汇率的分类等内容 第三节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
主要包括金本位制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纸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内容 第四节 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
主要包括货币升值与贬值、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等内容 第五节 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主要包括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利率平价说、国际收支说、资产市场说等理论的介绍 2.教学要求
学习本章的基本内容后要能掌握外汇与汇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重点掌握纸币流通制度下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分析汇率变动对一国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的影响;了解基本的西方汇率理论。
本章重点: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
本章难点: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辨别,远期汇率的计算、西方汇率决定理论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第二章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理(4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汇率制度及其类型
主要包括汇率制度概述、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联系汇率制、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比较、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因素等内容
第二节 外汇管理理论
主要包括外汇管理概述、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手段、外汇管理的经济学(利弊)分析等内容 第三节 我国的外汇管理及人民币汇率问题
主要包括我国外汇管理实践、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演变、人民币汇率的选择等内容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能全面地比较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了解外汇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汇率制度的选择依据,熟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进过程,掌握我国的外汇管理的相关内容。
本章重点:汇率制度的比较 本章难点:人民币汇率的选择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观看视频资料、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章 外汇交易与外汇风险(8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外汇市场概述
主要包括外汇市场的概念、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外汇市场的类型、现代外汇市场的特征、外汇市场的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外汇交易
主要包括即期外汇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套汇交易、套利交易、外汇期货交易、外汇期权交易、互换交易等内容
第三节 外汇风险管理
主要包括外汇风险的概念和类型、外汇风险管理等内容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外汇交易方法及其在对外贸易中的具体运用。掌握外汇风险的基本类型,了解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本章重点: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 本章难点:外汇期货、外汇期权、互换交易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四章 国际收支(8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的概念、内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及账户构成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收支分析
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的盈余、赤字、均衡的含义及国际收支分析等内容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调节
主要包括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等内容
第四节 西方国际收支理论
主要包括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货币论、新剑桥学派的理论 / 综合分析理论的介绍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户构成,能基本掌握国际收支的分析方法,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节措施,了解西方主要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本章重点: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的调节 本章难点:国际收支平衡表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五章 国际储备管理(4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储备概述
主要包括国际储备的概念、构成、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管理
主要包括国际储备的需求、国际储备的供应及规模管理、结构管理等内容 第三节 中国的国际储备
主要介绍中国国际储备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国际储备管理的基本情况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储备资产的概念、作用及构成,了解储备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及方法,分析中国的国际储备管理。
本章重点: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 本章难点:无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六章 国际金融市场(4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主要包括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作用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货币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
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基本业务介绍 第三节 欧洲货币市场
主要包括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欧洲货币市场的业务及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等内容
第四节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主要包括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分类、特点及主要业务的介绍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能理解和掌握有关基本概念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熟悉欧洲货币市场的特点及其主要业务,了解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特点,理解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的原因,理解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监管的意义。
本章重点:欧洲货币市场 本章难点: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第七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债务管理(6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原因、影响、当代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和特点及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债务危机与国际货币危机 主要包括国际债务危机与国际货币危机等内容 第三节 国际债务管理
主要包括外债概况、外债的衡量指标及外债管理等内容 第四节 中国利用外资与外债管理
主要介绍中国利用外资状况及我国的外债管理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和特点,理解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在剖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债务危机及货币危机产生的原因基础上,理解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意义及应采取的对策。掌握中国利用外资及外债管理的基本情况。
本章重点: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影响
本章难点:理解货币危机与债务危机产生原因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第八章 国际货币体系(6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货币体系概述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及国际货币体系的一般框架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
主要内容有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作用、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主要内容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崩溃的等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主要包括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及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等内容 第五节 欧洲货币联盟 主要包括最适度货币区理论、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及欧洲货币联盟的发展等内容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背景下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及特征,把握欧洲货币体系发展的历程,探索建立稳定的国际金融新秩序需要的条件。
本章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缺陷,牙买加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以及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意义。
本章难点:理解特里芬难题及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观看视频资料、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2学时)
1.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国际金融机构概述
主要包括国际金融机构的概念及特点等内容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主要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组织机构、资金来源、业务活动等内容 第三节 世界银行集团
主要包括世界银行集团的构成、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第四节 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
简单介绍国际清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的基本情况 2.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各类国际金融机构的宗旨、主要业务及原则,了解中国与各类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现状,探索怎样进一步开拓中国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本章重点:掌握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和业务活动特点 本章难点:国际金融机构如何发挥其作用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课后查阅资料、小组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
三、参考教材
(一)教材
1.叶蜀君.国际金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2版
(二)参考教材
1.杜佳.国际金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2.阙澄宇.国际金融.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3.黄梅波.国际金融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四、学习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课后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程中会布置大量思考题,讨论题,需要学生提前准备,积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
五、成绩评定方式
本门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由平时成绩和期未考试成绩组成。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其中考勤及课堂表现占50%,作业占50%),期未考试占60%。
大纲制定者:李晶
大纲审定者:何剑
制定时间:2010年7月14日
第四篇:《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9030130
课程中文名称: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课程英文名称 :Investing Ba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课程性质:专业指定选修课 考核方式:考查 开课专业:金融学
开课学期:总学时: 40学时
总学分:2.5学分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研究投资银行业务与惯例的课程,考虑到金融学专业的特点,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内容,对证券工具、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相关理论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掌握企业并购、反并购的理论、方法和实际的操作策略,并从实际的案例研究和分析中得到深化;使学生了解国际投资银行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国际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和监管制度。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提高其应用实践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前,应具备风险学、证券学等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4学时)
投资银行概述、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第二章 投资银行业务
(一)(12学时)
承销业务(案例如:中兴通讯股票承销与发行案例)、经纪业务(案例如:中国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分布及业务部个案分析)、自营业务(案例如:纳斯达克的做事商制度)第三章 投资银行业务
(二)(14学时)兼并与收购概述、融资、基金管理、咨询业务 第四章 投资银行业务
(三)(4学时)
风险投资概述及其产生与发展、风险投资的特点与原则、风险投资实务 第五章 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趋势(4学时)
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的全球经济背景、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的表现和成因、启迪与警示——西方投资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的几点经验教训、我国投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第六章 其他国家(地区)的投资银行业务(2学时)
美国、日本、欧洲的投资银行业,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的投资银行业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中,除采用授课方式外,结合案例分析。
六、上机实验内容
无
七、前修课程、后续课程
前修课程:证券投资学
后续课程:无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
[1]何小锋,黄嵩.投资银行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参考资料
[1]吉斯特(美).金融体系中的投资银行[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9.[2]李子白.投资银行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宋国良.投资银行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撰写人签字:
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第五篇:《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实验教学大纲
《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
实验教学大纲
南京审计学院 2007年2月
一、实验总学时:
6学时
二、实验要求与考核方式:
1.要求每个学生通过金融实验室模拟证券交易系统开立帐户,每个同学都会得到等额虚拟资金,每个学生通过帐户实现虚拟证券交易。
2.每个同学根据国内证券交易所现有的证券品种进行虚拟实盘交易,学生虚拟交易的收益率在学期末作为计算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指标。
3.每个学生在每次实验课还要进行课堂内的实验操作,操作收益计入虚拟交易收益之中。
4.每个同学都要按照每次实验的实验目的及实验要求写出《实验报告》,主要是对课程实验模拟交易中的过程、相关知识点的实际运用等,重点应针对每次实验的主题来写实验报告。在学期末,学生还要根据实验课堂交易和虚拟交易结果,写出课程实验总报告。
5.本课程实验的考核由教师来进行,考核标准主要看学生的实验参与度、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虚拟交易收益率等指标,三项指标在实验成绩中的占比分别为20%,50%和30%。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
证券经纪业务模拟实验
学时数:2
(一)实验类型
验证性
(二)实验要求
必修
(三)实验目的
1、熟悉金融实验室的虚拟证券交易系统;
2、掌握证券经纪业务的基本流程;
3、了解主要证券市场的交易品种及行情。
(四)实验内容
1、登陆模拟交易系统、建立个人帐户、熟悉系统的各主要功能模块;
2、根据实验室系统提供的实时行情,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下单(或撤单等)基本操作;
3、计算并验证自己的经纪业务佣金和印花税
3、根据课堂内实验内容以及交易记录和交易成绩填写实验报告。实验二
证券自营业务模拟实验
学时数:2
(一)实验类型
综合性
(二)实验要求
必修
(三)实验目的
1.理解证券投资自营业务的原则和管理方法;
2.能利用分析软件对市场走势作出合理判断,并进行实盘委托交易模拟操作。
3.能设计套利交易和投机交易方案,并通过系统进行实盘操作。
(四)实验内容
1.进一步熟悉交易系统,重点了解实盘交易相关规则,设计相关的套利交易和投机交易方案。
2.通过分析市场行情,实施交易方案,正确进行下单(或撤单等项)操作。
3.通过设计套利交易和投机交易方案,学习运用规避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方法,根据交易记录及交易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三
证券投资基金模拟实验
学时数:2
(一)实验类型
综合性
(二)实验要求
必修
(三)实验目的
1.了解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的主要品种及交易规则;
2.掌握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流程、分析方法及近期趋势; 3.通过分析市场行情、利用分析软件进行基金的组合投资和管理,并进行模拟实盘操作。
(四)实验内容
1.对国内证券交易所的主要基金品种进行分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设计相应基金设立方案。
2.通过分析行情趋势,实施基金投资方案,每个学生根据对行情的判断独立进行下单(或撤单等项)操作。
3.实验结束后,根据交易记录及交易结果写出实验报告,重点应放在基金组合管理设计和风险控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