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河南食品工业

时间:2019-05-15 14:4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标河南食品工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标河南食品工业》。

第一篇:对标河南食品工业

对标河南食品工业——一粒小麦的不断升值之旅

河北、河南,同为农业大省,地缘相接,资源相近。

然而,当我们还在农产品的初级链条上耕耘时,河南人却在思考怎样从农业中挖出黄金。于是,思念“捏”出了速冻饺子,三全“包”出了汤圆,双汇推出了火腿肠„„

从卖原料到卖产品,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以粮食为源头的食品工业链条不断延长。作为河南的第一支柱产业,河南的食品工业将为我们提供哪些标杆?

初春时节,记者走进河南,探寻其食品工业崛起的路径。

突破“刀片利润”——

从小麦到面粉,再到饼干、方便面、速冻食品,一粒小麦在不断的旅行中升值十几倍

【标杆故事】

阳春三月,河南湖雪集团的饼干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麦胚饼、撒料饼等多种不同口味的饼干在生产线上轻快地流淌。3年前,以面粉为主业的湖雪宣布涉足饼干业。目前已投产6条高档饼干生产线,日产饼干150吨。“面粉行业竞争激烈,利润薄,如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成当务之急。”湖雪负责人表示。

“打造国人厨房,必须在做深上下功夫,努力拉长产业链。”河南省工信厅食品办主任陈振杰举例说,譬如从小麦到专用面粉,再延伸到方便面、饼干等精加工面制品;从畜禽到屠宰加工,再延伸到火腿肠、肉肠等精加工肉制品等。

据介绍,在小麦的产业链上,一吨小麦价格在1600元以上,一吨普通标准粉2400元左右,面粉厂利润率只有3%至5%,业内称为“刀片利润”。而加工成饺子粉、饼干粉等专用粉,利润率在20%以上。若将专用粉加工成食品,附加值会大幅提高,其中品牌饼干价格每吨1.5万元左右。

从小麦到面粉,再到饼干、方便面、速冻食品,一粒小麦在不断的旅行中,其价值也以10倍计的速度增长。

以小麦为源头,河南不仅诞生了众多面粉企业,还生产出中国第一个速冻水饺、速冻汤圆,以及上百家方便面企业;以面粉为原料,产生了全国第一大味精企业;把面粉变成淀粉糖,涌现了知名的金丝猴糖果;小麦可以酿酒,因此成就了宋河等豫酒品牌;数量众多的麦麸令养殖户欣喜不已,于是诞生了双汇冷鲜肉、永达鸡肉、华英肉鸭„„

转动深加工魔方,河南粮食转化加工率达40%,豫字号的食品加工变得绚丽多彩。“全国每3.5袋方便面中,有1袋是河南生产的;每10个速冻水饺中,有5个来自河南;每10根火腿肠中,有5根产自河南„„”走在河南,记者接触到的很多人都如数家珍。“目前,河南小麦、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粮食、肉类精深加工比例分别为63%和45%,加工能力达到3500万吨和807万吨,均居全国首位。”陈振杰自豪地说。

【对标启示】

河北、河南,资源禀赋相似。河南食品工业产值仅次于山东,位居全国第二;而河北食品工业去年却一度跌出全国十强。“河北食品企业多数从事的是初级加工和低水平加工,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竞争力弱、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的问题非常突出。”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王建分一语中的。

例如,河北是农牧业大省,年产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3000万吨,年产以猪肉为主的肉类400万吨,以鸡蛋为主的禽蛋400万吨,但却没有一个较为响亮的速冻食品品牌,没有知名的饼干生产企业,方便面企业也仅有华龙一家独大。

再如,河北生猪年出栏3000多万头,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肉制品加工业落后,加工率不到10%,在市场上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产业链条短,深加工不够,造成我省与河南食品工业的差距愈拉愈大。”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建中指出,2006年,河南食品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分别是我省的1.66倍、1.85倍、2.7倍,如今已扩大到了2.1倍、1.96倍和3.11倍。

制胜法宝——

“速冻一切”之后,三全、思念的400多个速冻食品,让你的餐桌一个月不重样

【标杆故事】

3月上旬,记者来到三全食品公司。只见偌大的展厅内,排列着汤圆、水饺、粽子、云吞、小笼包、油条等上百种速冻食品,还有方便米饭等各种常温食品。

看着记者惊诧的目光,三全食品公司黄总笑着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到的。我们有9大类400多个品种呢!仅以汤圆为例,从核桃般大的汤圆到小如豆粒的汤圆,芝麻、花生、菠萝、山楂„„十几种口味任你挑选。”

众所周知,三全、思念在催生速冻产业崛起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竞争者。陈振杰说,河南速冻食品行业有60多家规模企业,但没有发生恶性竞争,大家竞相在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上创新,突出各自优势,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于是,从速冻饺子、汤圆等速冻食品,到方便米饭、方便油条和方便烩面,河南食品企业在“速冻一切”之后,大有“方便一切”之势。

产品创新给企业带来了效益。记者发现,从郑州开往上海、北京等地的动车组列车上,以及很多航空公司的班机上,都闪现着三全常温米饭的身影;而肯德基早餐售出的油条,绝大部分来自思念;除了传统火腿肠,双汇还开发了高温灌肠、玉米热狗„„“河南食品可以自豪地让国人的饭桌一个月不重样。”陈振杰介绍,如今,河南食品的品种颇为惊人,在双汇,一头猪能加工成600多种成品;华英肉鸭能分出200多个品种;而三全、思念的品种均达到400余种。

【对标启示】

2009年,河北食品新产品产值只有7.22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仅为0.4%;河南食品新产品产值74.4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接近2%,河南新产品产值占全国的比重是我省的10倍以上。

更令人深受触动的是,去年我省10类食品的新产品产值率为零,包括乳制品、啤酒、葡萄酒、果菜汁饮料、糖果巧克力、味精等。“跟风者众,缺乏创新性开发,这无疑是河北食品企业的软肋。”王建分认为,在我省食品行业中,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结构十分不合理,而且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归根结底是发展理念落后,这直接导致新产品开发力度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品种单调,造成竞争力后劲不足。在乳业领域,面对传统液态奶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趋势,乳业巨头们加快推进产品的优化升级,而我省乳业却明显力不从心;在方便食品领域,除了华龙等少数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外,多数中小企业的品种单一。抢占高端市场——

引领行业从“拼价格”转向“比品质”的高层次竞争

【标杆故事】

在白象集团位于新郑的基地,记者看到,比普通方便面贵几倍的非油炸“优良麦品”源源不断装车发往全国各地。“白象已不是昔日几毛钱一包的廉价方便面了,而是在康师傅一统天下的高档方便面市场,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定位。”生产管理部经理李志明介绍,在独家研发出大骨面后,白象相继开发出珍骨煲、非油炸等一系列高端产品。“方便面企业的突破,是河南食品工业由大谋强的一个符号。”陈振杰表示,以前豫字号方便面只能“上山下乡”,曾经是低档面的代名词。如今白象率先行动,凭借高端产品一跃而成为同行业的领跑者,引领行业掀起了从拼价格到比品质的高层次竞争。

和白象一样,在成功从“大粮仓”转型为国人“大厨房”之后,河南食品企业纷纷瞄准高端,以一种更高的姿态进军国内外市场。

三全创始人陈泽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三全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现有市场的“更新与壮大”。经过潜心研发,三全推出定位高端的“状元系列”,目前高端产品的销售比重达20%。

思念借北京奥运会“速冻包馅食品独家供应商”的身份,推出高端产品“金牌水饺”、“手打天下”,发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高端市场。

“这些企业剑走高端的背后,是河南食品工业图谋更广阔市场的雄心。”陈振杰认为,虽然河南食品制造的模式正在被各地克隆,但不少企业凭借高品质产品抢占高端市场的做法,难以复制,这将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对标启示】

去白象采访之前,记者一直不以为然。因为作为方便面业曾经的“农家军”,白象和华龙都以低端著称。而近年来,华龙已经升级换代,高端品牌今麦郎系列已经成为企业主导产品。

来到白象才得知,其转型升级之路早已开始。而且,凭借冲刺高端的努力,白象去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今麦郎,仅次于康师傅,位居全国第二。“河北食品的高端转型之路,任重道远。”王建中指出,我省方便面、乳制品、葡萄酒等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但看似骄傲的数字背后,一个不容忽略的现实是:产品大多集中于中低端,附加值很低,致使行业效益排名下滑。

这意味着,河北食品企业多在低端市场竞价厮杀。“河北食品企业亟须谋划产品转型和升级,摆脱低端制造的尴尬。”王建中认为。

作者: 记者 姜 艳编辑: 刘晓超

【关闭窗口】 【发表评论】 【打印本稿】

第二篇:食品工业工作计划

食物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物质基础。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是永恒的朝阳产业。食品工业发展,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效益农业发展,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满足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椐省“十五”规划纲要和省政府《关于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划纲要,以促进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从传统食品工业向现代食品工业转变。

一、浙江食品工业现状

(一)“九五”发展的主要成就

“九五”期间,全省食品工业在大调整中持续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比“八五”期间有较大增长,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加强。

1、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到XX年,国有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企业(下称“规模以上企业”)中,食品工业企业有917家,资产总额456亿元,职工15.2万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43.6亿元,工业增加值120.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6.7%和7.7%。“九五”期间,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6%、16.4%和13.1%。15种(类)主要产品有11种(类)增幅较大。

2、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XX年与1995年的工业总产值相比,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的比重分别由52.6%和22.5%降到40%和16.7%,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的比重分别由20.6%和4.3%上升到30.9%和12.4%。发展最快的是软饮料业,比“八五”末增长了3.7倍。省名牌食品由1995年的20种增加到XX年的52种(其中省农业名牌15种);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已占食品工业总量的38%。精制茶叶、黄酒产量居全国第一,软饮料、啤酒、罐头、水产加工品、食用菌、味精、食品添加剂、冷冻饮品、乳制品等产量分列全国前2-4位。各地涌现出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为基础的食品工业产业群。

3、企业规模逐步扩大。“九五”期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107家增加到131家,其中上亿元的企业由47家增加到66家;固定资产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37家增加到50家,其中上亿元的由14家增加到27家。列入省“五个一批”的重点骨干企业达20家。淘汰了一大批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劣的小企业。

4、经济效益明显提高。XX年,规模以上企业利税总额86.3亿元,其中利润总额34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12.6%和9.6%;“九五”期间,利税总额增长了2.39倍,其中利润总额增长了4.93倍,远高于销售收入63.1%的增长率。

5、产业发展基础稳步增强。预计“九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90亿元左右,比“八五”期间增加近1.2倍。XX年,规模以上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165.3亿元,比“八五”末增加99.5%。资本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优势进一步发挥。所有者权益的比重,国有企业从59.8%降为26.2%,集体企业从18.8%降为6.7%,“三资”及其他经济类型企业从21.4%上升为67.2%(其中港澳台资及外资占35%)。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和产品结构仍不合理。食品制造和食品加工两大行业发展没有较大突破;饮料业除了饮用水外,新的增长点不多,缺乏高质量、有特色、成规模的新型食品和饮料。二是产业整体素质不高。多数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缺乏发展后劲。三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九五”期间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14.3%,低于“八五”的30.9%;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远不如其他沿海省市。四是食品工业管理体制不顺,食品工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食品工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需进一步加强。

二、食品工业跨世纪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xx同志指出:“中国食品工业的潜力是很大的”。“十五”时期是食品工业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期。

(一)加快食品工业发展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需要。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后,食品工业进入加快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一般持续20-30年,年均增长速度一般保持10%以上。“小康”阶段的恩格尔系数一般在40%以上,食品仍是第一大消费品。XX年,我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500多美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2%和43.5%,食品工业发展进入需求增大、增长加快时期。

(二)加快食品工业发展是迎接加入wto挑战的需要。我国即将加入wto,食品行业的跨国公司将加快进入我国这个世界最大的食品市场,发展“本土化”经营,抢占市场份额。这对我省食品工业发展是个很大的压力,迫切需要认清趋势,迎接挑战。一方面,进一步引进外资,做大产业规模;另一方面,着力提高企业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食品工业发展是浙江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需要。食品工业在发达国家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食品工业顺应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促进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省政府在去年下发了《关于加快食品工业发展的通知》,要求“十五”期末食品工业总量比1998年翻一番,到2015年再翻一番。全省食品企业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四)加快食品工业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工业食品占食品总供应量的比重不断提高,食品需求结构不断升级。人民群众对食品品种、质量的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突出了方便、营养、科学、卫生、安全的要求。目前发达国家工业食品占食物总供应量比重已超过80%,而我省只有30%左右。迫切需要食品工业加快结构调整和升级,尽快实现现代化生产、网络化经营,更多提供多样化、优质化的产品,积极引导消费,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五)加快食品工业发展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正蓬勃兴起,但是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食品加工业滞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80%以上,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2?3:1。而我省目前农产品加工率只有30%左右,其中畜禽、水产、果蔬类的加工量只占总产量的3-9%,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仅为0.6:1。必须把发展食品工业作为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增值率和市场占有率的一个关键来抓,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十五”食品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针,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紧联农业,依托市场,抓大带小,扶优治劣,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实施“优质、新型、特色、名牌”的带动战略,大力提高我省食品在国内外的声誉和市场占有率,把浙江建成食品工业强省。

(二)主要预期目标:到XX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明显提高。

1、工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比“九五”末增长75%;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0%。

2、工业销售产值达到750亿元,比“九五”末增长70%。

3、工业出口交货值达到130亿元,比“九五”末增长70%。

4、利税总额达到140亿元,比“九五”末增长62%。

5、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1。

6、形成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利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00家左右,其中销售收入5-10亿元、利税0.5-1亿元的30家左右,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利税1亿元以上的15家左右。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重点县达到10个。

7、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严重、质量低劣、效益低下的产品和企业。

四、“十五”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

“十五”期间,进一步发挥食品工业的体制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大力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上新台阶。

(一)大力开发基础原料。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山区和海洋自然资源,积极推进十大支柱农产品的开发利用,扩大加工范围,提高加工精深度。大米、面粉、食油、淀粉等基础原料的开发利用,继续朝多品种、系列化、专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扩大奶源;发挥食品添加剂基础较好的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扩大应用领域,形成小商品大市场。适应养殖业发展,不断调整饲料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专用和高效饲料生产。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变废为宝。

(二)大力发展方便食品。加快利用新技术、新装备,进一步发展以粮油、畜禽、水产、果蔬等为主要原料的主副方便食品,发展餐桌食品、营养快餐、学生营养餐、速冻食品等各种方便食品。实现工厂化生产、网络化供应,力争XX年把家庭、餐饮业的成品、半成品供应率提高到40%以上。坚持中西并举,西式快餐的主、辅料力争在国内供应;传统优秀的方便食品通过改造,发展成各具特色的中式快餐;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学生营养餐和学生饮用奶。加快发展保质期长的畜禽肉类小包装生、熟制品;扩大净菜和加工菜供应。

(三)大力提高饮料业水平。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等优势产品,在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技术改造,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向规模化、现代化、高水平发展。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发展以果蔬汁为主的新型营养保健饮料和果酒;充分发挥我省绿茶生产和科研优势,攻克绿茶饮料生产技术难关,使我省绿茶饮料成为全国乃至全球茶饮料中的主导产品;扩大奶类及植物蛋白类饮料的生产规模,提高质量和技术水平。适应大中城市居民对直接饮用水的需要,积极发展饮、用水分管道供应。

(四)大力增产特色食品。针对婴幼族、学生族、上班族、老年族、旅游族、康复及特殊职业族等不同消费群体和国际市场的需要,积极发展当今国际流行的保健食品、功能食品、旅游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按照我国“药食同源”原理,充分利用我省自然资源,发展新型特色食品和各种休闲食品,拓展食品工业新领域。

(五)大力提升传统优势食品。传统优势食品要努力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需要,提高标准,改进工艺,优化质量,持续发展。水产加工品、黄酒、啤酒、冷冻饮品、罐头、味精、食用菌、蜂产品、乳制品、一类卷烟等产品,在稳定提高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质量、档次和集约化程度,打响品牌,增强竞争力,占领更大市场。在提高精制茶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有机茶、茶饮料及低级茶综合利用产品。传统调味品,重点是提高质量、改进包装、按标准定点组织生产,并开发各种新型调味品,使消费者吃得好、吃得放心。

(六)大力发展出口食品。把握国际食品发展动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优质品种,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生产符合外国人消费习惯的产品,增强国际竞争力。重点开发用于出口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果蔬食品、畜禽肉制品、水产加工品和特色食品。水产品、茶叶、速冻蔬菜、竹笋、食用菌、蜂产品、罐头等是我省重点出口产品,要努力提高加工精深度和包装水平。规范出口秩序,提高出口效益。

(七)大力加强食品配套工业。食品机械和食品包装是决定食品工业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大力创新,加快食品加工机械、包装机械及包装材料的发展,适应食品生产向自动化、高速化发展需要,适应生产企业运用高阻隔性包装材料、彩色胶印、新型包装等发展趋势。

五、促进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改进和加强食品行业管理

加强对食品工业的规划引导和行业管理,完善管理体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食品工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建立健全行业管理组织(包括专业协会),赋予必要的工作职能,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发挥其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进一步做好行业发展的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等各项行业管理工作。各地要把加快食品工业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来抓,农业大县和山区、海岛县更要重视抓好食品工业。加强食品行业的信息统计工作。

(二)加快食品工业的改革开放步伐

把改革开放作为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国际化水平。深入抓好企业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成重点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进程,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改组。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打破地域、部门、行业、所有制界限,实施资产重组,推进规模经营。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发展开放型的食品工业。加大利用国外资金、技术、人才的力度,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提高食品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坚持实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到国外、省外办厂设店,实行从产地销到销地产的转变,开辟食品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三)推进食品工业技术创新

把技术创新作为振兴食品工业的关键大力抓好。一是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争取“十五”期间至少有30%的大中型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二是加快人才(特别是营养师)的培养和引进,争取“十五”期末专业技术人员的比重达到全省制造业的平均水平。三是抓好关键技术的开发应用,重点是开发应用生物、冷冻速冻、真空、膜分离、气调、辐射、远红外、微波、膨化、挤压、高压灭菌、超临界抽提、微电子等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争取“十五”期末30%以上大中型企业技术水平达到国际90年代末的先进水平。四是大力开发新产品,做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贮备一代,争取“十五”期末新产品产值比重从目前的6.1%提高到12%左右。五是推进营销创新,加强生产企业与食品市场及超市的联合,采用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的营销方式,形成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

(四)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投入力度

食品工业正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预计“十五”期间全行业固定资产总投资200亿元左右,比“九五”期间增长1.2倍。按照省政府关于“省掌握的财政贴息可适当向食品企业技术改造等项目倾斜”、“各地区应视财力可能进一步加大对食品行业的支持力度”的要求,扩大对食品工业的投入。设法从地方财政、农业发展基金、工业技改资金中挤出一部分,建立省、市两级食品工业扶持资金,用于支持重点企业的技改贴息和新产品开发补助。在盘活存量资产的基础上,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结构调整项目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吸引跨国食品企业来我省落户。各级食品工业协会要抓好重大投资项目库建设,主动为企业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前期工作,为重点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五)促进食品工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紧密结合把发展食品工业作为发展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重点。食品工业企业要主动紧靠农业,以参股、契约等多种形式,与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结成利益共同体;立足农业产业化基地,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工厂)加农户为基础的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体制;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提高食物制成品供应比重,提高农产品的利用率、增值率和市场占有率。重视解决“农口”与“工口”的体制分割问题,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的食品工业企业争取享受农业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

(六)加强质量管理,发展名牌产品

贯彻质量振兴纲要,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提高产品质量,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食品工业发展新路。积极引导企业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把好质量关,没有采用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准生产,没有达到质量标准的产品不准出厂。进一步发展名牌产品,巩固壮大老名牌,加速培植新名牌,充分发挥名牌效应,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十五”期末,力争创建国家级名牌产品10个,省级名牌产品80个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部食品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0%以上。严格质量管理,对重要行业实行生产许可证或准产证制度。对不具备生产条件、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依法整治,直至关闭。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七)促进食文化建设

发展食文化是建设浙江文化大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我省丰厚的食文化底蕴,积极创立新时代的食文化,以食文化推动当代食品工业发展。进一步办好具有各地特色、形式多样的食文化节,进一步发展西湖龙井、金华火腿、绍兴老酒、嘉兴五芳斋粽子等具有丰厚文化内涵的传统名品,进一步开发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新型食品。

第三篇:对六盘水市食品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对六盘水市食品工业的调查与思考

2009-04-26

六盘水市经贸委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市食品工业的调查,指出了我市食品工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我市食品工业发展的优势及条件,提出了我市食品工业发展的对策及思路。

〔关键词〕 食品工业 调查一、六盘水市食品工业现状

(一)企业的发展状况

“十五”期间我市食品工业重点发展酿酒、粮油、肉类及乳制品、饮料、辣椒制品及调味品、方便食品。特色食品汇集了饮料、调味品、粮油、肉类、果蔬、茶叶、山野菜等各类产品加工,既有传统食品。也有应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休闲食品、方便食品、保健食品。传统食品以酒、茶、肉及奶制品为代表。新兴特色食品有辣椒、生姜、核桃、剌梨、马铃薯、苦荞及山野菜等系列产品、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企业。截止2007年9月,全市有食品企业446户,其中,重点生产企业50余户,在产重点企业40户。据不完全统计,企业资本达10320.2万元,其中:在产国有企业13户,国有资本5122.88万元。根据31户食品企业的报表统计,这些企业在册职工人数1544人,从业专业技术人员325人。

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3.97%。2005年以来,九龙液酒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又增加了永恒粮贸、鑫鼎薯淀粉等具有强劲实力的食品加工企业。从本次调研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全市食品工业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863亿元,销售收入1.8256亿元;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4375亿元,增长率为16.83%,比全国“十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少0.77个百分点,比贵州省食品工业同期总产值增长率高1.46个百分点;销售收入2.3658亿元,增长率为29.59%。食品工业的发展呈现强劲的势头。盘县信友公司的核桃乳和水城县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姜茶通过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六枝特区茶叶开发公司获绿色消费企业标志认证,六枝特区雾峰纯天然食品厂的苦荞糊、苦荞米等获无公害食品认证。六盘水古夜郎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精米、六枝特区岩脚绿色食品加工厂面条正申请无公害食品认证。

(二)企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1.改革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20多年来,全市食品工业企业与其它企业一样面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适应这一转变的企业获得了生存和发展,如市食品总厂、市啤酒公司。而不适应转变的如市酱菜厂、市食品公司、市面粉厂等企业,要么艰难度日,要么倒闭。

2.个体经济是食品工业的主要支撑。进入90年代以来,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重视与支持,使民营食品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涌现出凉都乳业、金荞食品公司、等一批企业。

二、制约六盘水市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多数企业思想观念还没有真正转变,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等靠国家支持的思想依然严重。

2.受煤炭开采和房地产业开发效益高、见效快的影响,许多人不愿意把钱投入食品工业,这是制约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投资环境,如社会治安、思想意识、宣传力度、政策落实、社会和谐、环境状况、资源保障、办事效率等还有待改善。特色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食品原料基地建设滞后,食品工业原料基地的建设与原料深加工企业的建设相脱节。

4.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没有形成集团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发展速度缓慢。技术力量薄弱,初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少,产品竞争力差。六盘水食品总厂土豆片生产线年加工鲜薯5000吨,为全市年产马铃薯总产量180万吨的0.3%;永恒粮贸日产精米200吨,也只能供应附近部分市场。有许多好产品,如苦荞醋、苦荞米、苦荞方便饭、苦荞面条等,受到海内外客商的一致好评,但产量却连本地市场都不能满足。

5.技术装备水平落后,融资渠道有限。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食品工业投入资金不足,创新能力及自我造血功能较差;工艺设备陈旧,产品质量和卫生条件较差;无证生产企业安全隐患严重。

6.企业市场观念不强,缺乏科学的营销策划和品牌意识;企业市场信息不灵,导致有产品的不一定找到市场,有市场的不一定有充足的货源,食品工业基础比较脆弱。

7.长期以来,食品工业存在多部门、多系统交叉管理的问题、多头发展,导致重复建厂、资源浪费、无序竞争,增长方式粗放,影响食品工业健康发展。

三、六盘水市食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政策环境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联合制定的《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明确了西南区域“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方向。随着六盘水重型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投资食品工业的商户越来越多,各县、特区、区正加紧进行轻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为食品工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区位和交通

株六铁路复线,水柏铁路,内昆铁路、南昆铁路、六盘水铁路编组站的完工,使六盘水成为华南、西南铁路大通道的交汇处,成为西部地区的铁路枢纽城市,增加了路网的灵活性,对促进我市的物质交流,促进食品工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三)自然资源

我市是全省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富含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的260余种农作物及植物资源为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创造了条件。

四、推动六盘水市食品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把食品工业作为轻工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着力培养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力争保持每年15%以上的增长速度。用5年左右时间,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2015年,实现食品工业总产值过10亿元的目标。

(一)加强企业技术创新

坚持高起点、高技术、多投入、精产出,通过政策导向和管理体制的创新,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力争5~10年,重点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市级龙头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提高技术创新实力,扩大技术创新成果,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

(二)推进轻工业集中区建设

从政策、人才、信息、技术服务、配套公共设施等多方面入手,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吸引著名大型食品企业落户六盘水,形成新的产业集群。

(三)抓好优质原料基地建设

按照食品制造业对原材料需求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的要求,进一步抓好优质果蔬,“三芋”(洋芋、魔芋、芭蕉芋),茶叶种植;养殖和饲养瘦肉型猪,新型PIC猪以及奶牛、肉牛、肉羊、禽类基地建设,建设一批优质原料基地,并实行企业加农户的合同基地建设模式,确保我市食品工业发展的原料需求。

(四)培育一批重点项目和产品

今后10年内,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重点、原料生产基地为依托、现有骨干企业为基础,努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精深加工能力,形成以中低档酒、粮油制品、肉制品、奶制品、果蔬制品、生姜制品、苦荞保健制品、优质茶叶等为主,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第四篇:对黑龙江省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思考

实现从粮食生产大省到食品供应强省的转变

——对黑龙江省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思考

《 农民日报 》(2014年07月19日03 版)

杨桂华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过程中,立足省情,不断加大发展食品工业的推进力度,以农产品精深加工释放比较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粮食生产大省到食品供应强省

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势在必行

黑龙江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对于实现由粮食生产大省向食品工业强省转变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1.发展食品工业,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食品工业,一头连着农业经济,一头连着工业经济,既能为农产品开辟广阔的需求空间,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延长农业生产链条,提高农产品的增值能力,又能扩大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当前,发达国家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率在80%左右,中国只有51%,而黑龙江省仅为33%,极具潜力。

2.发展食品工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路径。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是食品工业本身具有的特点和作用。研究表明,农产品加工成食品,一般可实现2~4倍的加工增值,并可带动农民直接或间接增收。尽管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较小,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364元,但总体上农民收入水平并不高、途径少,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发展食

品工业,引导农业生产基地集约化,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工业化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3.发展食品工业,是扬长避短、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保障。在推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只有发展以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对有限的农业成果进行深层次加工,减少对“原字号”农产品的直接消费,把农产品中有效成分“吃干榨净”,才能最大限度地缓解土地资源紧张局面,降低农业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黑龙江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工业,食品工业迅速壮大,2013年增加值增长19.9%,成为全省工业经济中的第二大产业。实践证明,以食品工业领军农业产业化,是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要求、契合黑龙江发展实际、切实可行的绿色发展道路。

化环境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正当其时

黑龙江省经过60多年的建设,食品工业已成为与石油、装备、能源并列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黑龙江省围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一主线,整合绿色食品品牌资源,带动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品牌,可谓资源基础好、产业基础好、发展后劲足。

1.资源优势突出。一是黑土天然绿色。全省现有耕地2亿多亩,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占到80%,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黑土面积占全国黑土面积的67%,黑土中腐殖质含量是黄土和红土的5到10倍,产出的农产品口味纯正、品质优异、营养丰富。二是原料充足优质。2011年起,全省粮食总产量跃居全国第1位,粮食商品量、调出量多年居全国首位。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6720万亩,占全国的28%。优质荷斯坦奶牛存栏数量居全国第1位,鲜牛奶产量居全国第2位,生猪、肉牛出栏量位居全国前列。三是发展要素潜力较大。全省能源电力充足,电力装机总容量达2167.7万千瓦。食品产业集聚区立体交通网络比较完善。食品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较低,增量空间大,全省重点推进的12个绿色食品产

业园区已经开发面积10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中还有61平方公里可供新项目落地。园区给水、排水、道路、供电、供热、供气及土地平整达到“七通一平”。四是发展成本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点以上,拥有一大批熟练技术工人,食品加工制造业用工成本处于全国同行业较低水平。

2.产业优势良好。近年来,黑龙江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和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代表的“十大重点产业”,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一是食品加工体系初具规模。全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863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407家,超十亿元企业28家,超百亿元企业2家。二是品牌特色日益显现。拥有10个中国名牌产品,18个中华老字号,138个黑龙江省名牌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总数10807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1310个,有机食品认证330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9099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数量68个。三是绿色食品产业逐渐成型。初步形成了以九三粮油、哈高科大豆公司等企业为龙头的大豆精深加工业;以中粮生化能源肇东公司、龙凤玉米公司等为龙头的玉米加工业;以北大荒薯业、大兴安岭丽雪为龙头的土豆精淀粉加工业;以完达山、飞鹤等乳制品企业为龙头的一批全国名牌产品,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乳品加工业;以哈尔滨、鹤岗、绥化等水稻主产区为龙头的无公害米、绿色稻谷和有机米加工业;以双汇北大荒肉业、大庄园肉业等企业为龙头的肉制品加工业。四是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日渐推进。在食品安全方面重点推进乳制品、肉类、酒类、调味品和饮料5个行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并取得了积极进展。全省有9家乳制品企业包揽了国家首批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评价证书;多数企业建立了包含原辅料进货管理、生产过程及仓储管理、不合格品管理等9大类、21项诚信管理制度。五是政策环境越发理想。“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初验上升为国家战略,省政府把绿色食品产业列为“十大重点产业”发展之首,出台了《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纲要》,明确了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并从举办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常设绿色食品交易中心、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等8个方面进行推进。

3.机遇优势明显。一是正处于食品工业的战略机遇期。衡量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是重要标志。发达国家是2~3.7∶1,发展中国家为1∶1。全国为0.77∶1,黑龙江为0.76∶1。食品产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二是人口的增加和向城镇转移。在未来15年左右时间里,我国年净增加人口保持在近千万人左右,将保持促进食品需求的刚性增长。同时,人口向城镇转移将扩大食品需求。未来十年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人数仍将保持在1300万人左右,将形成新的食品需求。三是国家政策倾斜。食品工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原料主产区、重点主销区、物流节点集中。黑龙江是粮食、畜产品、山产品的主产区,又是老工业基地,政策层面有利于食品工业发展。

延伸产业链与提高附加值并举加快发展食品工业任重道远

黑龙江农业要想摆脱“原字号”、粗加工困局,要实现延伸产业链和提高附加值双丰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必须立足优势,统筹好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发挥好宏观政策的引导作用和龙头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才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开拓黑龙江食品工业的广阔前景。

1.加强引导扶持。当前,黑龙江农产品加工业正处在扩大总量、优化结构阶段,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最关键的一条是政府扶持。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结合黑龙江农业发展实际,建立健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体系和管理平台,取消一切限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不合理规定,积极落实好培育农产品加工业的各项政策,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二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扶持的同时,加大财政支农、基本建设、科技发展等项资金投入力度,设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专项基金,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税务部门要做好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改革,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综合利用、建设原料基地的税收实行优惠政策。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行积极的金融政策,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金融支持的重点,把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列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优先扶持对象,不断扩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增加中长期贷款,切实解决农产品

加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2.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上连市场,下连农户,肩负着带动农户和农业生产基地的重任,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走龙头带动之路。一是依托优势招引龙头。充分利用黑龙江农产品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交通便利、工业发展空间广阔等综合优势,把农产品加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之一,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品牌知名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战略性合作伙伴。二是扶优壮强培育龙头。按照“扶大、扶强、扶优”原则,选择一批骨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改造、营销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使其形成与优势农产品生产产业相适应的加工企业,引领和带动全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三是整合资源组建龙头。通过上市融资、合资合作方式,鼓励现有优势企业盘活存量资本,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整合、兼并和重组,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优势,采取联合重组或互相参股等多种合作方式,形成企业集团或经济共同体,实现资源整合、增强实力、提升影响,发挥规模效益。

3.实施品牌战略。充分利用黑龙江独特的寒地黑土、绿色环保优势,培育打造一批在省内外、国内外市场上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以品牌拓市场,靠品牌提高竞争力。一是强化品牌扶持。制定鼓励品牌做大做强的支持政策,对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和国家、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要分别给予省财政奖励,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优先给予政策扶持。二是突出质量建设。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体系建设,以优质特色龙头加工企业为依托,打造“龙头企业+基地+中介服务组织+农户”的质量安全链条。支持和推动龙头企业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卫生检疫等严格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质量安全。三是搞好技术研发。加强农产品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开展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攻关,把农产品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淀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花青素、油脂、蛋白质等多种成分“吃干榨尽”,为做强品牌提供技术保障。四是做好品牌营销。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批发

市场改造升级,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直销网络,广泛运用现代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等形式,加强品牌农产品组织营销,促进本土品牌成为全国品牌、世界品牌。(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五篇:对标方案

采煤一区对标先进自检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好“对标先进,丰富标准化内涵”活动,不断提高区队自身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进入四季度以来,我们采煤一区结合自身实际,将我矿采煤三区作为对标对象,区队干部带头参观采煤三区所在的工作面,从安全生产、现场面貌、成本控制、节支降耗、机电设备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对标,深入查找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技术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理清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制定了具体的目标,现将下一步工作方案汇报如下: 一,对标先进,区队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管理中与先进单位存在差距。一个区队的现场工程质量情况直接反映着区队的管理状况和安全生产的好坏。采煤三区管理有次序、有规矩、有严格的标准,假如该区没有严格的管理,没有严格的制度,就算检查时处理完整,平时也保持不好。

2、工作标准与先进相比较低。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一个标准,区队干部安排工作要有标准;职工在现场工作也要有标准。只有掌握好了标准,有了条条框框,才能达到按标准施工,才能干出标准活来。区队干部没有想法,没有标准,安排工作就不会到位,职工的标准随之就会跟着降低,特别是近期以来,现场工作面在条件差的情况下,一些基础标准工作抓的不严,特别是外围工作,被准较低。

3、生产中要时刻加强管理。平时区队现场管理过于放松,只一心抓好安全生产而忽略了其他管理,导致了工作被动,可以看出,对职工的文明生产教育约束一刻也不能放松,只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氛

围、良好的习惯,不时紧时松,区队的工作才能平稳发展。

4、对职工的安全教育还很不到位,严重违章没有根本杜绝。十月份区队严重违章达到了11起,虽然区队采取了一定措施,略见成效,但是安全上也存在职工不正规操作,违章现象还较多,说明职工安全意识还很淡薄。

二、对标先进,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一)、强化安全管理,确保今年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1、时刻把安全工作做为区队一切工作的根本,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不断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周一安全活动、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职工学习各项安全生产知识,时刻以抓住安全就是胜利,抓好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思想为重点,教育引导全区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让区队每一名职工真正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把安全放在现场各项工作的首位,坚决实现四季度及全年的安全生产。

2、区队干部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排查现场安全隐患。盯班副区长、工长当班必须对现场所有机电设备、安全设施等薄弱地点、薄弱环节的安全状况进行仔细排查,发现隐患,盯在现场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如实汇报区队值班人员,小隐患不过班,大隐患不过天,努力为职工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进一步加大对副区长、工长的奖罚力度,对安全实行一票否决制,直接与工资收入、年底奖评相挂钩,增强副区长、工长的责任感,调动副区长、工长的积极性,自觉抓好安全隐患的排查处理,确保现场安全生产。

3、认真排查薄弱人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充分利用班前会这个有利时机对当班所有出勤人员通过观察精神面貌、座谈询问、通过他人调查等形式进行逐一排查,对精神状态不振、反应迟钝等存在问题的职工,要坚决停下来,确保在安全方面无隐患。

(二)、提高劳动效率,努力多超产,确保完成今年任务指标。

1、生产任务方面,将任务层层分解到三班中去,副区长、三个工长合理分工,副区长具体负责机电设备运转、第二工长具体负责人员工序的穿插利用、第三工长具体负责现场的工程质量、文明生产等。将副区长、工长生产工资全部浮动,月底按照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副区长、工长工资在进行分配,全面调动副区长和工长在现场抓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对三班班组长进行优化组合,有当班职工测评,将领导能力强、工作能力棒的人选拔上来,进一步加大班组长奖罚力度,提高班组长工作积极性。对生产任务完成好、安全好的工长月底给予奖励,反之给予严格考核,保证今年生产任务的完成。

(三)、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创建精品工程,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进一步加强现场工程质量的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当班必须处理,否则按照区队的规定进行考核。同时进一步抓好机电设备管理以及管线吊挂,设备署名并挂牌,落实好安装人、维护人,严格“谁的岗谁负责,谁的设备谁负责”的原则管理,全部责任到人,出现问题严格按区队制度考核,为正常的生产秩序提供可靠的保证。

(四)、增强职工节约意识,保证成本的降低,进一步加强对材

料的管理。原则是对于生产用急的材料保证供应,生产备用的材料尽量少领,够用就行,杜绝少用多领现象,生产不需要的材料坚决不领,生产和生活两用物品,必须由区长签字后领用,如擅自领用,一律按物料价格的三倍严格考核责任人。现场物料管理实行挂牌制度,按地点分类码放,新、旧物料要挂牌,对于旧料要及时装车上井,由验收员全权负责管理。三班指派专人管理材料,由验收员在记录单上注明使用多少,对于造成节约或浪费的班组,当班进行考核兑现。同时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工作,对于回收人员给于一定的奖励,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节约意识。

(五)、转变干部作风,立足工作实际,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职工大干、苦干,多超产提效益,干部天天下井8小时盯班,积极深入井下现场,现场有困难时,盯上靠上抓关键,党员要人人立足岗位,敬业爱岗,多出勤,多奉献,从而带动职工的工作劲头,向集团公司和矿领导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标先进自检报告

采煤一区 2011

下载对标河南食品工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标河南食品工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标工作情况

    大武口洗煤厂开展党建对标工作情况 根据神华集团《关于在集团系统开展对标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和集团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分析会精神,有条不紊地推进对标工作,现将大武口洗煤......

    对标工作

    郭娜陆地航空班:从“村姑”到“空姐”的转变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04-20 23:01 长城网 郭娜陆地航空班:从“村姑”到“空姐”的转变 http://www.xiexiebang.com 20......

    对标工作报告

    ※※公司对标工作报告 签发: 2013年 月 日 一、2013年第三季度内部对比指标完成情况二、2013年上半年外部对比指标完成情况 按各项目外部对比表中指标项逐项进行对比分析: 1、......

    对标工作总结

    对标管理总结 今年以来,工会在集团工会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会四大职能认真开展对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全年工会工作对标总结如下: (一)认真履行工会维护职......

    对标学习心得

    对标学习心得(精选多篇) 到楚雄矿冶对标学习心得 2014年2月1日,在公司党委鲁书记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楚雄矿冶公司进行对标学习。这次对标学习主要是通过会议交流、现场参......

    对标行动计划

    宁夏固原福宁广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6—2020)对标行动计划 为落实公司2016年9月16日会议精神和三个决议内容;为建成地域特色鲜明、产品绿色环保、内部管理精细、市场竞争力强的......

    对标报告

    Xx乡对标分析报告 一、 xx乡基本情况 xx乡位于威县北部边缘,西距106国道5公里,北临青银高速公路,与南宫市接壤,是棉花种植、大棚菜种植和畜牧养殖大乡。耕地68835亩,辖32个村,人口......

    对标实施方案

    太原市卫生学校“对标找差,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太原市教育局关于全市教育系统要全面推进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并深入开展“对标”活动,努力把太原教育事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