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建议2
农村与城市的环境比较
清新的空气在是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
城里人能够享受到什么清新空气?即使偶尔感触到远远天边袭来的柔风,但却夹杂着无数呛鼻抑或令人近乎窒息的莫名气味,并充盈于各种噪音之中,磨损于光怪陆离的灯光之间,稍纵即逝在丛林般的钢筋水泥高楼之间,不过像烂泥塘里散发的一阵气味,丢弃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农村环境污染的现静坐乡村黄昏,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昏的静寂。山稳如石,天稳如画。天涯的夕阳把余辉洒给远山,树木还是绿的,绿的发亮;只有凸露的山岩,嵌于树林间的小屋,才烁烁发光,这不一幅美丽的中国画么?只有院上方的几痕电线上,栖着几只啁秋的归燕;还有几只在屋顶与屋顶间旋飞。
1乡镇企业的污染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没有完全协调统一起来。一些乡镇企业在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破坏。据1997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数据显示: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三废”排放量达到了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至1/3,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小造纸对农村水域的污染,小水泥对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小煤矿、小矿山对农村耕地的污染已经十分突出。笔者曾经到过一些乡镇,小塑料厂随处可见。业主环境意识淡薄,污水、废气、废渣、随意排放,河水发黑发臭,污染严重,不能做生活用水,甚至连农田灌溉也不能维持。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群众意见很大。
2垃圾污染
过去,农村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垃圾量不多,垃圾中可循环或可分解的比例较大,如菜叶喂鸡,潜水喂猪,其它的用来堆肥。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村垃圾的组成和总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废旧的塑料玩具、废旧电池等给环境带来了难以降解的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投人的增大,化肥、塑料薄膜、农药等重要农资使用量逐年呈上升的趋势,随之而来化肥编织袋、塑料薄膜、农药瓶的产生量也在增加。据((中国环境报》1991年12月ro日报道,地膜在土地中的残留率高达20%一30%,由于目前使用的地膜主要是聚乙烯,在自然环境中很难分解。“白色污染”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目前,农村还没有相应的垃圾处理的收集点和处理设施,村民随意设置垃圾堆,还有不少废弃物品被随手丢弃于田头、河边以及房前屋后,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畜禽养殖和生活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农村虽有广阔的天地,但若将死猫死狗随便抛弃,禽畜类便任意处置,不但会传染疾病,而且还会被雨水冲走而污染水体。各种废水直接在地表上慢慢渗透或直接排人河流,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面长满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生物,长期无人打捞管理,河水变质,河道淤塞,甚至+涸。
4桔秆焚烧的大气污染
煤气灶的普及,使不少地方的农村用上了便捷第17卷增刊孙学兰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思考和建议的液化气,而放弃了农作物秸秆这种传统的厨房燃料。部分农民对秸秆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田间焚烧。据估算,我国一年有数亿吨的稻草集中在收获时间段中,进行大面积的不完全燃烧,使空气中烟尘含量增多,大气能见度降低,留下了火灾隐患,甚至给民航、交通、输电线路等带来安全隐患。
5化肥和农药残留污染
大量的N,P,K等化肥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湖泊中,使水体逐步富营养化。土壤中高残留的农药,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据统计资料分析,目前畸型婴儿和某些癌病发病率的增加,可能与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关。
2建议
1加强政府立法和政府宏观计划
1989年12月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综合性环境保护法对农业环境虽有涉及,但很简单,而且未能将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结合农村环保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需要构筑一个比较完善的、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地、水体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障l2]。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性保障制度等。同时政府宏观制定保护耕地、水体、湿地等的生态环境系统,防治荒漠化,农作物多样性等长期的农业计划。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有节制地开发资源,注重环境保护,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
2.2加强宣传和鼓励公众参与
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暴露出农民环境知识的欠缺和环保意识的薄弱。要重视对广大农民的环保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挂图、图书、幻灯片以及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播环保知识,传递绿色致富信息。广泛深人的宣传,才能使农民提高环境意识和环保能力,真切地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同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密切联系。只有对污染危害性了解透彻,掌握一定污染防治技术,科学施肥喷洒农药,了解绿色消费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才能真正参与环保工作,履行每一个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真正提高生活水平。
2.3加强乡镇企业的监管督查
加强乡镇环境管理,努力做到防、管、治相结合。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工业布局,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加强环保技术推广,改革落后生产工艺,增加环保投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重对环境违法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重奖。
2.4建立环保公共基础设施
合理进行环境功能分区,统筹考虑城镇工业发展结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措施。在农村建设公共厕所,垃圾定期清运及集中回收处理,生活废水治理,定期清理河道,建立畜禽养殖排污治理,鼓励建立生态养殖小区,推广有机食品的生产,秸秆利用等示范工程形成以沼气化为纽带的农牧复合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
5.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要增加投人,在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换过渡期内,必须按有机食品的要求从事生产,绝对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品,而且转换期内的农产品也不能作为有机食品出售,享受有机食品的高价格,因此在开始进行有机食品开发的初始阶段,政府的扶持尤为重要。要建立健全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与产品标准,制定并实施有机食品有关法律、法规。要借鉴国际经验与做法,成立地方协会,正确引导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消费。
第二篇: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建议
第17卷增刊
2(X只年12月
江苏环境科技
JiangsuEnvironmen怕1SclenceandTechnology
Vol.17SuPP
Dee.2(义峙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建议
孙学兰,夏荣早
(建湖县环境保护局,江苏建湖22470())
摘要:针对我国当前农村环保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工作的建议。
关健词:农村环境;环境污染;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环境污染也随
之加剧。其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分布面广,因此,环
境治理迫在眉睫。
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
.1乡镇企业的污染
在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没
有完全协调统一起来。一些乡镇企业在为地方经济
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破坏。据1997
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数据显示: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三废”排放量达到了工业企业“三
废”排放量的1/5至1/3,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
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特别是小造纸
对农村水域的污染,小水泥对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小煤矿、小矿山对农村耕地的污染已经十分突出。笔
者曾经到过一些乡镇,小塑料厂随处可见。业主环境
意识淡薄,污水、废气、废渣、随意排放,河水发黑发
臭,污染严重,不能做生活用水,甚至连农田灌溉也
不能维持。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严重影响人
们的日常生活,群众意见很大。
.2垃圾污染
过去,农村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垃
圾量不多,垃圾中可循环或可分解的比例较大,如菜
叶喂鸡,潜水喂猪,其它的用来堆肥。
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的变化,农村
垃圾的组成和总量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一方面,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盒、废旧的塑料
玩具、废旧电池等给环境带来了难以降解的污染。另
一方面,随着农业生产投人的增大,化肥、塑料薄膜、农药等重要农资使用量逐年呈上升的趋势,随之而
收稿日期:2以科一11一11
作者简介:孙学兰(1980一)女,江苏建湖人,助理工程师,大学,学 士学位,从事环境监测分析工作.来化肥编织袋、塑料薄膜、农药瓶的产生量也在增
加。据((中国环境报》1991年12月ro日报道,地膜在土地中的残留率高达20%一30%,由于目前使用的地膜主要是聚乙烯,在自然环境中很难分解。“白色
污染”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目前,农村还没有相应的垃圾处理的收集点和
处理设施,村民随意设置垃圾堆,还有不少废弃物品
被随手丢弃于田头、河边以及房前屋后,已经对环境
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3畜禽养殖和生活废水对水体的污染
农村虽有广阔的天地,但若将死猫死狗随便抛
弃,禽畜类便任意处置,不但会传染疾病,而且还会
被雨水冲走而污染水体。据1998年《上海环境保护
志》显示,上海市郊畜禽粪的流失率一般达总量的10%一20%,尿液及冲洗污水的流失率达50%左
右。1993年各类粪尿流失的COD为5.6万t,TN为
为1.04万t,TP为0.22万t,进人水体的COD为
3.6万t,TN为0.96万t,TP为0.21万t。粪尿中COD的流失率为17.41%,进人水体率为11.32%,而TN
分别为23.08%和21.28%,TP分别为16.40%和
巧.4D%。从等标污染负荷排放量看,各类粪尿中,猪
尿的等标污染负荷排放量最高,污染指数为43.83%,鸭粪居第二位,鸭粪进入水环境的量占总粪量的24.6%川。同时,生活废水也逐渐令人头疼,《2003年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
为247.6亿t,比上年增加6.6%。城镇生活污水中
COD排放量821.7万r,比上年增加5.0%。城镇生活
污水中氨氮排放量为893万t,比上年增加3.0%。
各种废水直接在地表上慢慢渗透或直接排人河流,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面长满水葫芦、水花生,浮萍
等水生物,长期无人打捞管理,河水变质,河道淤塞,甚至+涸。
.4桔秆焚烧的大气污染
煤气灶的普及,使不少地方的农村用上了便捷
第17卷增刊孙学兰浅谈农村环境污染的思考和建议的液化气,而放弃了农作物秸秆这种传统的厨房燃
料。部分农民对秸秆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田间焚 烧。据估算,我国一年有数亿吨的稻草集中在收获时 间段中,进行大面积的不完全燃烧,使空气中烟尘含 量增多,大气能见度降低,留下了火灾隐患,甚至给 民航、交通、输电线路等带来安全隐患。
.5化肥和农药残留污染
大量的N,P,K等化肥随地表水流失到河流及
湖泊中,使水体逐步富营养化。土壤中高残留的农 药,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据统计资料分 析,目前畸型婴儿和某些癌病发病率的增加,可能与 过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有关。
2建议
.1加强政府立法和政府宏观计划
1989年12月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法》为主体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综合性环境 保护法对农业环境虽有涉及,但很简单,而且未能将 农业环境与农业自然资源的保护协调起来。结合农 村环保本身所具有的特点,需要构筑一个比较完善 的、独立的农村环保法律体系,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耕 地、水体等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法规和长期计划,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套强有力的管理体制作保 障l2]。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性保障制度
等。同时政府宏观制定保护耕地、水体、湿地等的生 态环境系统,防治荒漠化,农作物多样性等长期的农 业计划。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有节制地开发资源,注重环境保护,保证农业生产力的持续提高,保证向 消费者供给绿色的农产品。
2.2加强宣传和鼓励公众参与
很多环境污染问题暴露出农民环境知识的欠缺
和环保意识的薄弱。要重视对广大农民的环保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挂图、图书、幻灯片以及文艺表 演等多种形式,向农民传播环保知识,传递绿色致富 信息。广泛深人的宣传,才能使农民提高环境意识和 环保能力,真切地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同每一个人 的一举一动密切联系。只有对污染危害性了解透彻,掌握一定污染防治技术,科学施肥喷洒农药,了解绿 色消费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才能真正参 与环保工作,履行每一个公民的环境权利和义务,真 正提高生活水平。
2.3加强乡镇企业的监管督查
加强乡镇环境管理,努力做到防、管、治相结合。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工业布局,重视产业结构 调整,加强环保技术推广,改革落后生产工艺,增加 环保投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重对环境违法企业 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 重奖。
2.4建立环保公共基础设施
合理进行环境功能分区,统筹考虑城镇工业发
展结构、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措施。在农村建设公共厕所,垃圾定期清运及集中回收处 理,生活废水治理,定期清理河道,建立畜禽养殖排 污治理,鼓励建立生态养殖小区,推广有机食品的生 产,秸秆利用等示范工程形成以沼气化为纽带的农 牧复合系统,走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上海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上海环境保护志〔Ml.上 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2]王存学,骆友生.中国农村经济法律基本问题IMI.北京:法 律出版社,1998.(资任编辑胡燕荣)
(上接第95页)科学的国际上认可的认证,不能盲目 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上,一是要根据农产品的国际 需求,有针对性地接受国内外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 认证。利用本地区有机农产品的资源优势,积极吸引 外商投资办企业,及时教育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单 位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和加工有机食品。二是高度重 视农产品生产环境的评估。
5.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地方政府要增加投人,在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
业的转换过渡期内,必须按有机食品的要求从事生 产,绝对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合成品,而且转 换期内的农产品也不能作为有机食品出售,享受有 机食品的高价格,因此在开始进行有机食品开发的 初始阶段,政府的扶持尤为重要。要建立健全有机农 业生产标准与产品标准,制定并实施有机食品有关 法律、法规。要借鉴国际经验与做法,成立地方协会,正确引导有机食品的生产和消费。
〔参考文献]
tl]严立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2.12』李正方.中国有机食品的开发[月.环境导报,1996,(3): 35~37.(资任编辑胡燕荣)
第三篇: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毕业论文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毕业论文 1 【关键词】:农村污染 乡镇企业 污染现状及措施 一,摘要: 1,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崛起和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居民在空间分布上迅速集中,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给农村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农村的产业结构从和谐型转变成自然危害型,农村原有的具有强大环境自净能力的自然循环被破坏,原本可以自然消纳的生活污染物因超出环境自净能力而成害。2,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迅猛,这一方面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为推动农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对农村环境的冲击日甚一日,乡镇企业已是我国环境总体质量日益恶化的一个重要根源。
二、主题一: 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一)当前农村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农村主要存在三类环境污染问题: 1,现代化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对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由于地膜的不可降解性,残留地膜严重污染了土壤,使得农作物大幅减产。2,由于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生活污染。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差,管理制度欠缺或不完善而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了“脏乱差”现象:如农村生活垃圾露天 2 堆放、农村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使得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群健康造成了威胁。3,乡镇企业及畜禽养殖造成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快速崛起,给农村环境带来的压力日益俱增。受经济水平和科技、文化等因素影响,乡镇企业大多为技术含量低的粗放经营,污染治理水平不高。又因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造成污染分散,治理起来难度很大。同时畜禽养殖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受此影响,农村大气、水体及土壤等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困难 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多、涉及面广,治理起来难度比较大,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具有排放主体分散、隐蔽,排污随机、不确定、不易监测等特点,这使得对面源污染的管理难度很大,目前只能对受害地监测,很难监控排污源。同时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且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2,农业技术的选择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3 农技推广系统为了获取收入,多从事卖化肥和农药等经营活动。由于激励不相容,导致一些推广人员对指导农民提高农药和化肥使用效率缺乏积极性,以致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情况一直在加剧。3,治污资金缺乏导致治污不力。由于环境保护尤其农村环境保护本身是一项公共事业,属于责任主体难以判别或责任主体太多、公益性很强、没有投资回报或投资回报率较小的领域,对社会资金缺乏吸引力,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因而治理效果不佳。4,现有的治理模式不适应农村污染防治工作。农村污染问题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即末端治理,都存在着技术、经济障碍:面源污染难以收集污染物,其它污染用末端治理常会出现既治不起,也治不净的情况。农村的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以及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采用末端治理会因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以及高折旧率限制而不可行。(三)、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方法及建议
1、积极引导,提高广大农民生态环保意识。广泛开展环境生态文明教育,逐步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引导农民发展无公害绿色产业,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的使用;严格控制秸秆焚烧,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和青贮氨化工作;植树造林,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通过 4 宣传,使广大群众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自觉参加农村环境污染治理。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管理。以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为着力点,借助改水、改厕、修路等工程,逐步改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修建沼气池,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等废物的再回收利用,有效改善人居环境。3,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一方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从源头控制污染。对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清洁生产、对生态环境有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另一方面加大对工业企业的执法监管力度,严格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对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源严格监督和查处。主题二:对乡镇企业污染现状的调查(一)乡镇工业污染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量大面广。在工业废水方面,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量为 59.1 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21%。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 611.3 万吨,占全国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 44.3%;氰化物排放量 438.3 吨,占 14.9%;挥发酚排放量 11958.5 吨,占 65.4%;石油类排放量 10003.9 吨,占 13.5%;悬浮物排放量 749.5 万吨,占 47.9%;重金属(铅、汞、铬、铜)排放量 1321.4 吨,占 42.4%;砷排放量 1875.3 吨,占 63.3%。5 在工业废气方面,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441.1 万吨,占当年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 23.9%;烟尘排放量 849.5 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 50.3%;工业粉尘排放量 1325.3 万吨,占全国工业排放总量的 67.5%。在工业固体废物方面,1995 年,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3.8 亿吨,占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 37.3%;全国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1.8 亿吨,占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 88.7%。二是增长迅速。同 1989 年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结果相比。工业废水排放量增加了 121%,化学需氧量增加了246%;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了23%,烟尘排放量增加了56%,工业粉尘排放量增加了 182%;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了 396%,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增加了 552%。三是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业污染占很大比重。乡镇工业中的造纸、纺织、煤炭采选、金属矿物制品、化工及食品加工等 6 个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 73.1%,其中造纸业占总量的 44.9%。乡镇工业中的造纸、饮料、食品加工、纺织、化工等 5 个行业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 85.3%。其中,造纸业占总量的 67.3%。乡镇工业中的水泥、砖瓦、陶瓷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排放二氧化硫 220.3 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 49.9%;排放烟尘 547.0 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总量的 64.4%;排放工业粉尘 1017.5 万吨,占全国乡镇工业排放 6 总量的 76.8%。乡镇工业煤炭采选业和矿业的固体废物产生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总量的 75.0%。其中,煤炭采选业 38.4%;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36.5%。乡镇工业煤炭采选业和矿业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乡镇工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 83.5%。四是中西部乡镇工业技术水平低,污染水平高。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由于起点低,起步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均不如东部地区,因此,污染水平也比东部地区明显要高。据调查,中西部地区乡镇工业的产值仅为乡镇工业总产值的 22.4%,但污染企业的规模和数量却占到 60.3%。(二)乡镇企业发展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
一、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对环境的污染 乡镇企业污染物排放及其对环境影响大小依次排列为: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
1、工业废水排放情况(1)主人污染物和分布区域(见表 1)表 1 1999 年无锡农村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名称 江阴市 锡山市 宜兴市 COD(吨)7179.35 8711.70 1736.49 石油类(吨)17.07 15.47 0.00 悬浮物(吨)5013.38 3682.46 815.50 氰化物(千克)148.30 204.66 0.00 砷(千克)0.00 792.00 0.00 镉(千克)7.56 0.00 0.00 六价铬(千克)13.93 557.56 0.00 挥发酚(千克)485.68 1342.27 0.00 表 1 显示:污染物的种类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指标为 COD,由于无锡农村矿产资源不多,除了采石矿外,其它采矿作业基本没有,故污染物中汞、镉、铅、铬、砷等重金属含量很少。废水中含有少量的氰化物,其原因是 7 化工企业和电镀企业的废水排放。除此之外,部分石化企业、冶金企业也排放了一定量的酚。(2)主要行业污水排放情况(见表 2)表 2 各行业废水排放情况及污染负荷比(Ki%)行业 挥发酚 石油类 化学需氧量 悬浮物 污染负荷比 位次 1 0.012 18.27 0.028 0.30 7 2 83.38 0.01 1.35 5 3 1.03 1.70 0.05 12 4 1758.02 24.78 28.73 2 5 356.66 16.47 6.0 3 6 0.078 4.32 0.02 0.07 11 7 1355 4.29 2269.84 25.76 58.9 1 8 0.11 22.69 27.42 0.8 10 9 130.69 12.05 20.31 2.63 4 10 2 29.68 10.56 7.6 6 11 0.05 5.45 0.38 0.09 8 12 0.304 3.83 1.02 0.08 9 合计 1357.11 165.1 4546.1 125.57 100 位次 2 3 1 4(注:行业名称编号
1、食品加工业
2、食品制造业
3、饮料制造业
4、纺织业
5、造纸及纸制品业
6、石油加工及炼焦业
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0、金属制品业
1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表 2 显示,占企业总数 10%和 9%,占乡镇企业总产值 18%和 7.5 %的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污染负荷比却分别达到 28.73%和 58.9%,是主要的排污行业。
2、工业废气排放情况(1)废气排放分布情况(见表 3)表 3 1999 年无锡农村工业企业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名称 江阴市 锡山市 宜兴市 烟尘(吨)7143.20 3231.86 2057.00 粉尘(吨)4013.16 4001.34 SO2(吨)39171.36 8720.81 2766.58 无锡农村企业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废气污染主要是 SO2、烟尘和粉尘。此外,一些小化工、小印染企业的有毒气体排放给予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一些小水泥厂的粉尘污染亦使居民怨声载道。(2)主要行业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4)表 4 主要行业废气中污染物排放情况行业 二氧化硫(吨)烟尘(吨)8 工业粉尘(吨)合计 占总排放量(%)1 407.69 251.25 14.44 673.38 0.61 2 64.95 40.07 0.06 105.08 0.1 3 126.95 66.57 21.11 214.63 0.2 4 10836.31 5670.54 366.03 16872.88 15.25 5 509.19 164.24 0.00 673.43 0.61 6 125.85 87.19 28.85 214.89 0.22 7 8356.05 6761.42 267.26 15384.73 13.91 8 22933.28 18349.05 8537.43 49819.43 45.14 9 6843.02 4482.17 1610.46 12935.65 11.69 10 2325.00 1385.37 829.68 4540.05 4.10 11 349.03 326.62 133.60 809.25 0.73 12 274.86 172.95 7.05 454.86 0.41 13 4874.26 2900.32 0.00 7774.58 7.03 合计 58026.44 40657.76 11815.97 110500.16 100(注:行业名称编号
13、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其他与表 2 相同。)表 4 显示,工业废气污染排放大户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 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情况 1999 年江阴市工业企业 80 家,产生工业固体废物 107.7 万吨,其中危险 废物 2.02 吨,综合利用 104.18 吨,贮存 3.91 万吨。锡山市工业企业 293 家,产生固体废物 44.12 万吨,其中危险废物 0.16 万吨,综合利用 33.35 万吨,排放 0.17 万吨。宜兴市工业企业 96 家,产生固体废物 25.23 万吨,综合利用25.20 万吨。须要指出的是,无锡至今未曾建立危险废物处理场。统计调查数据提示我们:一是无锡农村工业中,化工、纺织企业废水排放 占到整个废水排放量的 87.63%,废气排放占排放总量的 37.86%,工业固体 废弃物产生量占总量的 33.93%。二是无锡农村现有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染量 已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因此,调整工业结构,鼓励发展轻污染、无污 染的产业,限制发展污染产业,禁止发展重污染企业是发展乡镇企业的必 然选择(三)乡镇企业环境治理 9 为了推动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有效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切实改善农村生 态环境,需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调整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从近期的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结果来看,小造纸、小化工、小印染、小冶炼、小电镀、土焦、土硫磺等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这些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不大,但却是排放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控制住这些企业污染的发展,就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乡镇企业的污染。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抑制重污染的行业和产品的发展。这要作为有效控制乡镇工业污染,提高其经济效益,保障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2,加强区域规划和合理布局。乡镇企业的分散布局是降低企业效益、扩大污染危害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合理布局和适当集中。有计划地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对企业污染采取分散处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居民区、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名胜古迹周围建立有污染的企业。3,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技术水平。要引导乡镇企业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推行集约化经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以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轻环境污染。对于新建企业,要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和清洁工艺,减少每个生产环节的污染物排放,对污染实行全过程控制。对于老企业,要大力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含量,以降低物耗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要积极研制开发污染处理技术,对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实行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督管理。首先要根据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实行分区域管理,对东、中、西部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对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应与城市企业同样要求,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集中控制、限期治理等制度措施,严格执行国家颁发的环境标准;对中部地区,重点控制产业结构,限制重污染行业的发展,认真抓好工业的合理布局;对西部地区,重点引导好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注意采用适用技术,特别注意避免对水源的污染。其次,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县、乡(镇)政府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和县、乡(镇)的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切实把农村生态保护和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纳入各县、乡(镇)政府的工作日程。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及乡镇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健全乡镇一级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管理制度,为乡镇一级的环境监督管理提供组 10 织和制度上保障。
三、结论与建议 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例如工厂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直接往河流或湖泊中排放。大气污染: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例如非法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事故。噪声污染: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例如车辆乱鸣喇叭所引起的噪声污染现象。造成如此严重的污染,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为活动是产生土壤与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近20 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农业集约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农业资源高强度的开发利用,使大量未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向农田转移,过量的化肥与农药大量在土壤与水体中残留,造成我国大面积农田土壤环境发生显性或潜性污染,成为影响我国农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总之,白色污染,可怕!水污染,健康当心!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每一个环境污染的实例,可以说都是大自然对人类敲响的一声警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维护人类自身和子孙后代的健康,必须积极防治环境污染。如果不保护环境,人类将面临着灭亡.四,参考文献 11 1,《环境科学导刊》 2,《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 3,《我国农村污染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 4,《农业环境与发展》
第四篇: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源水质不达标;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等等
2.原因分析
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欠缺。致使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
生产、工业三大污染。生产、工业三大污染。从生活污染来看,由于农村很少有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再加上农民环保意识的缺乏,生活垃圾随手乱扔,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从生产污染来看,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上缺少科学性.流失的化肥、农药和随手扔掉的农药瓶,很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的污染。从工业污染来看,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城镇的环保“门槛”也越来越高,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很难在城镇立足.于是转向广阔的农村.也正因此,农村的环境正在不断恶化
3.应对措施
加强宜传引导,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常言道“唯有净土,才有洁食”。我们要以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提高农药化肥有效利用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发展有机、绿色生态农业,确保“米袋子、菜篮子”食品安全。归根结底,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们的重视程度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新农村的建设。我们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清洁生产、文明生活。可以通过环境替示教育这一有效形式,用身边的反面案例,使广大干部群众从内心深处受到震撼和教育。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把“环境怡人、村镇宜居”理念充实到“村容整洁”的总体要求中,抓好改厨、改厕、改圈及沼气池建设,让农村的村容整洁起来,乡风文明起来,居住环境怡人起来。
构建保障机制,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为各级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提高其遵守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坚持特色经济与绿色经济齐抓共促,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的同时,体现生态保护的绿色观念。大力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大力推广平衡施肥、精量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用肥的效率。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加快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严格执行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科学划定养殖区.限养区、禁养区,关闭取缔禁养区内的养殖企业.加强畜禽养殖企业监管.杜绝工业污染,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把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保证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按照环境功能区划、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原则,合理规划村镇工业布局,实行污染集中控制与治理。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防止“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针对不同情提出保护水源地的具体措施,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加快小城镇、农村新型住宅社区污水处理建设步伐,让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水。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扎实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农村环境违法违纪问题。
第五篇: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
学号:
学院: 专业: 班级:
第 1 页 前言:随着农村城镇化、生活条件的提高,农村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活垃圾、农药化肥、养殖业牲畜粪便等,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大多数人是忽视、不理睬。然而农村持续良好发展的前提,是必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了解农村环境现状,发现农村环境问题,更好的改善农村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当代人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可持续发展、资源重复利用、科学合理的原则,才能真正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1、调查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5年暑假在本村进行走访式调查
1.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口头叙述及观察方式展开,随机访问,获取客观真实的原始材料。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我村的环境问题现状
2.1.1、居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生活条件的提高,对物质精神的追求,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垃圾增多。垃圾增多了,却没有人收集处理,致使垃圾越堆越多。在农村
第 2 页 一些闲置地到处可见成堆的垃圾,如居民房屋旁,池塘岸,河堤底下等成了垃圾的聚中场所。从而造成附近环境严重污染,花草树木被破坏,土壤污染严重。生活垃圾不但对闲置地造成污染破坏,也对居民生活用水造成严重污染。池塘、小河流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水源水质受到污染。
2.1.2、养殖业牲畜粪便污染问题
我村的牲畜养殖业,以前是离散型养殖,养猪、牛、鸡鸭为主。现在由于生活条件提高,食物来源充足,大多数人家不养猪、牛。但有小部分人家养殖,如养几只过年的猪牛、鸡鸭。村里有两家养殖业户,一家养了几十头牛;另外一家专养猪,有上百头。
牲畜粪便从表面上看,对环境污染不大。但养殖户附近却是污染严重,因为牲畜的粪便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从而对附近的土壤、水质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两家养殖大户附近,粪便堆积成山,臭气熏天。
2.1.3、农药、化肥污染问题
为了防止作物病虫害,农民采用农药对作物治疗。为了让作物高产,施加大量的人工化肥,绝大部分取代了以前的天然化肥。农民们只知道农药、化肥能让作物健康生长、高产,却不知道农药化肥对环
第 3 页 境的污染破环。
农药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环境中的农药在气象条件及生物作用下,在各环境要素间循环,造成农药在环境中重新分布,使其污染范围极大扩散,致使全球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都含有农药及其残留。依靠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导致土壤有机质降低、肥力下降。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氮素化肥浅施、撒施后往往造成氨的逸失,硝态氮在通气不良的情况下进行反硝化作用,生成气态氮而逸入大气,对大气造成污染。农药的大量使用还会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物种多样性减少,使农村本来就较脆弱的农业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在使用杀虫剂时,一些农业害虫的天敌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或直接毒害而大量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2.1.4、不合理用地,乱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近几年我村建房,达到风靡。圈地造房,填池建屋,改田为地,在我村成了常识,周围的村庄也是如此。将池塘填埋,建成了房子,致使下雨天,路面积水,池塘暴满。也给当地的生态带来严重破坏,植被减少,动物鸟类减少。农田建起了房子,周围的田地就遭受了破坏。房子不合理的布局,道路水泥的铺设,给人们带来了欢心,同时也带来了烦恼。村里的树木减少,土地的蓄水能力就下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第 4 页 2.2、对我村环境问题的分析
2.2.1、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从访问人数中可知,大部分人是知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但不在乎,不关心环境破环所带来的影响。一小部分人关心、担忧环境,但认为担心也没用,因为周围人的影响,以及没有相应的措施来改变现有的情况。
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非常薄弱。一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另一方面,农民的文化水平低,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不高,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即使认识到环境的危害性,也不知自己拥有何种权利、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2.2、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经济发展轻环保的思想依然存在,对环境治理工作缺乏长效管理。同时,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又是一项工作难度大、资金投入多的公益工作,经济效益的相对较低和奖励机制的欠缺,直接造成治理资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治理工作的开展。对农民的宣传不足,基层领导管理不到位,致使农民对环境认识缺失。
第 5 页 2.2.3、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
农村环境污染呈多元化特点,由过去单一的生活垃圾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转变。垃圾放置没有规定,垃圾没有专门的处理。
2.2.4、环保机构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大部分没有环保机构,小数有环保机构,但不够完善。对农村的环境环保管理不足,力量薄弱。
2.2.5、治理模式不适
治理模式不适导致农村污染治理效率不高。农村的三类环境污染,套用解决城市污染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污染的主要手段——末端治理,都存在着技术、经济上的障碍。
先污染后治理给环境带来严重的负荷,采用点治理或面治理。没有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和健全处理技术方法。
3、对环境问题治理的建议
第一:垃圾处理应列入村镇规划,在农村设立垃圾中转站,定时定点
第 6 页 定人治理村头垃圾。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实行“户集、村收、镇(村)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在远离交通要道地点,设立临时垃圾箱、垃圾桶,配备专职的保洁员和专用垃圾车,定时、定点、集中清理。其次,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处理机制。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要求,实行环卫设施有偿服务,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第三,制定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成为村民的自觉习惯。第四,推广先进、绿色农业科技,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大力推行农村沼气建设,既可消除部分垃圾,又可以解决生活用能,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增收。第五,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回收利用。对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对各类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理;对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以减少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环保的力度,将农村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长久的重要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长效保洁队伍,确保村道、河道清理保洁的正规化。
第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治理畜禽养殖场粪便污染。应该多派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到乡村去,给村民推广普及畜牧方面的知识,大力推广科学合理的畜禽养殖和处理技术,对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设施,实现畜禽粪便全部综合利用。
第 7 页
第三: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物质,治理农村化学污染,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施药。培育和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引导农民形成“绿色”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第四:严格落实目标责任管理,建立奖罚监督制度。建立完善环保机构,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尤其是在履行环境保护的行政管理和执法、专攻整治、环境投诉调处、环境宣传等工作中,乡镇环保机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 设立乡镇环保机构,是健全环保监管组织体系,是环境保护工作重心下移、向农村延伸的有效途径。二是 设立乡镇环保机构,将强化乡镇环境保护监控和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实施了面对面监管,增加了监管频次,弥补了监管空白,有效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三是 设立乡镇环保机构,能有效地提升对基层环境事故和环保纠纷的调处能力。一些因环境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在基层得到了及时调解,群众环境信访处理满意率增高,同时避免由于情况不掌握,与群众沟通不及时而使矛盾激化,引起群体性事件。四是 设立乡镇环保机构,会大力提高工作效率和环保部门为民服务的形象。很多基础性工作由乡镇环保机构完成,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了工作方便,提高了环保部门的服务和公众形象。五是 设立乡镇环保机构,在扩大环保宣传面,切实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法制观念和环保意识有积极作用。
第 8 页 结束语: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保护好她。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社会持续良好发展的前提。只要我们从自己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
1.徐念
李慧明 《环境教育—应对中国农村环境问题》
2.耿选珍 《论述中国农村现状及对策》
3.宋晓凯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责任主体》
4.魏晋、李娟、冉瑞平、王琛、邓良基《中国农村污染防治研究综述》
第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