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小结(本站推荐)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总 结
(2013-2014第一学期)
普定龙场中学
2013年1月6日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2013-2014第一学期)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已不再是只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生也不能仅仅只具备读写计算能力,风云变幻的世界要求他们具备社会生存能力,更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而学科教学在完成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因此,我校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懂法守法的习惯,从而健康成长。为了让我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开展得到更好,现就本学期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小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让学科教学渗透有方法。
我们知道“要育守法的好学生,先塑知法的好老师”。在《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的指导下,我们通过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教师学习了《法制与学科教学》和《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我校教师的法制意识。
二、深化课堂教学,落实法制教育
(一)立足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也就抓住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命脉。我们更新了教育观念,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法制教育意识视为课程内容纳入自己的教学之
中,结合学科特点,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落实法制教育目标。做到了“教案上有反映,课堂上有声音”。
(二)突出渗透。我们注重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交融,要求有主次、主客之分;有分量、程度上的控制;有过程、方法上的策略。在具体操作上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不急不躁,不伤害学科特点,力求不增加学生负担,用趣味性、感染力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三)以研代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能力,更好地教书育人,我校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课”、“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学设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题研讨”等教研活动的开展,为教师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相互取长补短,进一步推进了我校学科教学渗透法制工作的开展。
三、完善配套工作,全面加强法制教育
(一)寓法于教,寓教于乐,乐在其中。
我校适时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载体,“寓法于教,寓教于乐,乐在其中”,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法制素养。
(二)重视养成教育,强化育人功能。
着力对学生加强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的养成教育。第一,践行经典,涵养大气,塑造人格。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生诵读经典,用优秀民族文化修身、立德。第二,草木传情,墙壁说话。大力打造班级文化,将有引导作用的学生作品上墙,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熏陶。校园内随处可见“学法立行,守
法做人”,“遵纪守法,从我做起”等宣传标语。第三,通过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法治校园、和谐校园等创建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
我们还将法制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家长会、发放家长书等形式,切实落实“小手拉大手”活动,向家长宣传家教方法和法律知识。
虽然,我校的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推进和开展,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力争做得更好。
普定龙场中学
2013年1月6日
第二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3月份小结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3月份小结
金沙县大水学校卢秀芸
经过一个月的学科渗透法制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学科教育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的、紧迫的重要任务,教学中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不断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的新思路。我将法制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学有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真正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识,同时有目的性的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礼仪常规》的行为教育。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素材。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慧耳濡目染一些社会现象。教学中,我除了要积极缩短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还必须主动拓展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从而巧妙的渗透德育内容和法制教育内容。
我们肩负依法执教,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义务,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注重方法,逐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增强学习教育效果。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不是说三两天就能提高的。
总之,通过短短一个月的学习与培训,我明白了渗透的重要性;明白了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当遵循“尊重教学、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白了渗透的原则、渗透的方法;渗透应注意找准“渗透点”、把握“渗透时机”、掌握“渗透度”等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渗透法制教育。今后我将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再学习,力争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道路上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为音乐学科教学作出应有的贡献,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导地位。
第三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概念解说
一、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含义
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指出: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依托:依靠;凭借
(1)没有学科教学,法制教育便失去基础(借船过河,搭顺风车,学科是“船”和“车”)
(2)法制内容与学科内容有密切联系,否则既无法“依”,又无法“托”(加速度-环境保护、八竿子打不着)
(3)学科教学为主,法制内容渗透为辅(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固有的:
(1)教材本身包含有(高中地理:水污染及其成因——水体污染现象-《水污染防治法》)
(2)可以引申、联系(高中化学:正确使用药物-《药品管理法》;高中音乐《梁祝》-《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
(3)可以借用、“借题发挥”(抄袭作业-《著作权法》)
(4)可以创设(高中英语:《cloning(克隆)》-创设“掌握了克隆技术,我们能否随意克隆几个人”的话题)
教学活动中:
上课、辅导、作业、实验、实际操作、考试„„(信息技术课-电子论坛-《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考试-将法制内容与考试内容结合,作为素材、作为背景材料或者直接作为考试内容等等。命题的巧妙性)
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
(1)具有一定目的(增加法制知识、树立法制观念、激发法制情感、培养法 制行为。法制教育≠法律教育。不盲目)
(2)具有计划性(统筹兼顾、错落有致,相对全面、各有侧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综合提升;730个渗透点、渗透内容、方法、目标、要求等等。不盲目、一个学科看起来是不零碎、整体是统一的、系统的)
(3)有构思、有设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讲究技巧方法、因“材”、“课”施教。
(4)有原则(尊重教学、科学导入,份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统一、一箭双雕)
(5)学生、教材、教学形式(环节)、社会、法制综合考虑
(6)不伤害学科、不增加负担。
渗透:
某种事物逐渐进入另外一种事物,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1)有“机”可乘,才能渗透
(2)有机结合: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3)有主次、主客之分
(4)有分量、程度上的控制
(5)有过程、方法上的策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不露痕迹,不急不躁、不要求一蹴而就,明确提出追求趣味性、感染力、吸引力,强调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
(6)实现事物品质、性状的改变或因此而引起其他事物的改变(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法制素养。从质、量两个方面改变)
相关法制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
(1)法制知识>法律知识
(2)知识是基础(正确理解“知识”的含义:①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②学术、文化或学问。不要和素质教育对立)
(3)法制理念(意识、思想、观念。意识、思想、观念不一定正确,但是如果讲“理念”,一般是指正确的观念。胡锦涛: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4)情感(情感: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此处泛指心理、态度、在个人情绪上的反映。嫉恶如仇、打酱油、敬畏感、恐惧感、马加爵)
(5)法制实践(行为、行为能力、控制力、药家鑫)
(6)法制知识、法制观念、法制情感、法制行为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制情感教育也是法制教育。
二、关于法制教育中几个必须理清的问题
(一)法制教育是否仅仅是违法犯罪预防教育?
法制教育包含预防性教育,但是不仅仅是预防性教育:
1.预防是有发生的可能性才防。按此理解,马加爵、药家鑫都可以不防。“学生不违法犯罪就行”、没有违法犯罪苗头就可以不管,实际工作中危害很大。
2.预防性教育只讲“守法”,强调“守”,既是被动的,也不完整。完整的法制教育既讲“守”,也强调“用”和“护”、“学”。
3.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既体现在法律法规中,更应该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中,一个没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公民,不是一个思想健全、素养良好的公民;一个没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公民,如果将来参与到立法、司法、执法活动中,后果可想而知;没有全体公民法制素养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将成为空谈。法制素养是个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4.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失法制教育的素质教育是残缺的素质教育,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国人的规则意识、法制意识整体上不敢恭维)
5.《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开展中小学法制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意识、公民意识、守法意识、权利义务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尊重宪法、维护法律的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树立依法治国和公平正义的理念,提高分辨是非和守法用法的能力,引导他们做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二)科任教师到底应不应该承担法制教育责任?
1.法律规定:《教育法》第六条 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第三十二条: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法》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2.胡锦涛讲话: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是做人的根本,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从小打牢思想道德基础,学习才有动力,前进才有方向,成才才有保障。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3.《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
4.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教学教育性原则的体现。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
(三)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和德育其它方面到底是什么关系?
1.理论层面:不是有我无他、我进他出、相互对立的关系。不是要厚“法制”而薄其它。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关系。
2.实际操作层面:①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理想、道德、纪律、国防、民族团结教育联系在一起(见《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若干渗透点);②心理教育、美育等联系在一起(见《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若干渗透点);③有机适度、自然巧妙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但不会影响学科教学,有时反而能够促进学科教学,或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或密切教学内容与社会时间的联系,或提高学生应用学科知识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或增强学生的过程体验和过程体验。
3.德育与智育“两张皮”的问题必须解决。
4.改变考试制度、彻底放弃“应试教育”,人们的担心才会消除,注意力才会转移,观念才会真正转变,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才能“形成气候”。
(四)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按照《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提出的内容、数量、目标要求渗透,就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分述如下:
1.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分量、难度上有严格界定。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在35个学科中共设计了730个渗透点。12年大致有480个教学周、14000个课时,平均每周只有1.52个渗透点,也就是平均每19节课,法制内容才会在教学中出现一次,频率不高。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安排渗透的法制内容,都是普通的法制常识和比较容易理解的法律法规,不会超过学生的认知能力,既有对象上的针对性,又属于普法范畴。
2.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有明确的要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结合《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科学融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潜移默化效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并且在《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中作了相应设计。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五)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伤害学科本身?
不会。这得从渗透原则说起。
第一,“尊重教学”是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教学中不能因为法制内容的渗透,破坏教材原意、教材内容、教学程序、教学结构,打乱学科教学秩序,更不能冲淡教学主题,喧宾夺主。
第二,“分量适中、目标恰当”的意思是既有渗透,又在量、度、时间上有严格的界定,不能把教学课上成法制课。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不但不会伤害学科本身,有时还能促进学科教学,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或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或促进学科知识与社会、自然的联系。试举一例: 九年级语文《威尼斯商人》一课,如果仅从教学的一般层面理解,学生可能只停留在鄙视夏洛克的自以为是、佩服鲍西娅的机灵智慧这个层次上,但是从公平正义原则(此处涉及民法、合同法)去分析夏洛克的所作所为,学生就能进一步认识到夏洛克的阴险和不法,更深刻地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意图;同时,学生也会认识到,如果事情发生在今天,安东尼奥和鲍西娅根本没有必要那么绞尽脑汁去“解套”,因为事前的合约本身就是不合法的,是无效合同(《威尼斯商人》实际上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法律问题,教学上一般只宜讨论到此。有兴趣的教师可以查阅网上相关资料)。
不要陷入思维怪圈:有我无他、强调甲等于放弃乙、法制教育和学科教学“抢”时间、“抢”资源。
防止教学中不科学安排时间,信马由缰,随心所欲,甚至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1.教师要提高思想认识。法制教育是教师的法定责任,是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具体要求,是教学教育性原则的具体贯彻,它使“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有了更具体的依托。
2.教师要增强紧迫感。学生违法犯罪及受害案件不断发生,一些家长、教育工作者用“提心吊胆”、“心惊肉跳”来形容自己的担心和恐慌;一些学生人生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扭曲,大家忧心忡忡。必须增强紧迫感,各方面、各途径配合,主动出击,加强学生法制教育。贵州3400余万人口,学校师生差不多占四分之一,涉及千家万户,这部分人的法制素养提不高,给百姓生活、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将带来什么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3.教师要形成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要增强责任心,增强主动性,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变成自觉的教学行动和自然的教学习惯。
4.要提高自身的法制素养。要多学习法制知识,解决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要为人师表,做遵纪守法的楷模,不但用知识,更要用行动感化学生。
5.要精心备教。要舍得花时间、精力,精心准备拟渗透的法制内容,认真研究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时间利用率,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学生学科素养和法制素养的双提升。
6.要主动探索创新。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一项新要求、新任务,还有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教师要在遵循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30年的经验有两条)
四、如何参与全省的交流互动?
(一)关于贴吧
1.如何在百度上注册?
(1)符合身份、工作性质的用户名
(2)恰当设置密码
2.如何进入贴吧?
3.如何申请贴吧会员资格?
(1)申请办法
(2)为什么要申请?
4.如何在贴吧里提问?
5.如何发帖、回帖?
(1)发帖、回帖方法
(2)政治性问题的处理技巧
(3)遵守互联网有关规定,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
(4)如何做链接
(5)礼仪
(6)及时性、责任心
6.如何创建一个贴吧?
7.如何进行贴吧设置?
(二)关于工作空间
1.如何设置自己的个人空间(工作空间)?
(1)如何更改空间名称?(设置/空间资料/空间设置)
(2)如何上传头像?(头像处)
(3)如何发表文章?(写新文章)
(4)如果发表照片?(相册/上传新照片)
(5)如何发表视频、PPT等等资料? 2.如果进入别人的工作空间?
3.及时性、责任心
(三)关于电子邮件
1.养成经常查看电子邮箱的习惯;
2.有条件,和手机关联;
3.及时性、责任心;
4.保持电子邮箱的稳定性;
5.喜欢用QQ的最好用QQ邮箱,提倡注册163.com邮箱
6.建立分组通讯录
(四)关于手机飞信
1.好处:快捷、方便
2.需要申请,只能是中国移动手机,能够发送的内容短小
3.要建立群组才方便
4.好处是节省费用
5.适宜上网吧方便的地区
(五)关于QQ 1.好处:实时、快捷、方便,可以传大型文件
2.群组建立要求高、人数有限制
3.适宜在小范围使用
(六)注意事项:
1.省级培训组有36个贴吧,各个地州市、县市区有关建立一个贴吧
2.以后能够在贴吧、工作空间发布的内容尽量在贴吧、工作空间发布,要随时上网了解
3.不适宜在贴吧、工作空间发布的内容才发在电子邮箱里。
4.每天都必须上网看帖、看空间、回答提问、看电子邮箱,这是工作要求(普遍性的问题一次性回答)
第四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交流总结
赫章县古基乡妥古小学 综合教研组
为贯彻育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国家和我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纲要》有关要求,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文件(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和《毕节地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毕节地区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毕地教[2011]168号)精神和《赫章县中小学学科科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的法制教育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方式,认真开展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提高教师认识、更新观念,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法律素质,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理念;树立爱国意识,守法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荣辱观;帮助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是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教学的所有学科教学的要求 :《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当其它学科有声有色地进行渗透学法和教法研究时,不能只少数几门学科停滞不前,游离于学校整个教学计划之外,从而影响法制教育的效果。同时,现阶段,I 学科教学要从单一的科学知识教育逐渐演变为面向学生的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是所有教师的共识。
交流讨论过程部分学科教师代表发言:化学组:如讲授“空气”、“自然界的水”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又如讲授“燃烧与灭火——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英语组:讲授“My name's Gina ”、“What does he look like ?”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又如讲授“when was it invented?”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等。物理组:如讲授“光的色散”、“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牛顿第一定律”、“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又如讲授“电荷”“电压”、“电能”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讲授“杠杆”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生物组:如讲授“生态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讲授“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可深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种子的萌发”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
II 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人的生殖”、“计划生育”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青春期”可渗透的法制教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
一、渗透法制教育的主要目的
1、增强学生的法律素质。这是对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的首当其冲的目的。在现代法制社会中,法律武器是这个社会惩恶扬善、维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最理智、最有效的选择,因而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是决定一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方面。在对青少年的普法教育中,不仅要向他们传授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法律观念,所以不间断地在学校课堂这个主阵地上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就显得尤为必要:
2、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在保证主课堂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对原来单一的教学内容是一种润色和补充,运用得好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活跃教学气氛。在渗透教育中运用例如案例分析等方法能激活学生们的思维,应受到求知欲强的青少年学生的欢迎;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法制渗透教育作为对青少年开展法制教育的一种方式,对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能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不间
III 断的生动的渗透教育方式更能增强学生实际运用法律的能力,由此增强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
二、渗透法制教育的主要方法
1、要增强四个意识
(1)要有统筹计划、全面渗透的意识。开展渗透教育的目标是希望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教育,从而引导他们从小学法、知法和守法,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这种目标不是一蹴而就、靠一次渗透教育或在哪一门课渗透就能实现的,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渗透,需要在凡是可以进行渗透的课上都进行渗透才能达到。这需要各级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的重视和支持,才能把这项工作开展下去。
(2)要有主动渗透的意识。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开展法制渗透教育就是要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教研组、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查找可以渗透的法律法规,主动渗透到教学中去。
(3)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法制知识,真正达到法制渗透教育的目的。(4)各级普法主管部门要有主动介入的意识。法制渗透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由于学校教研组和教师对法律法规不熟悉,备起课来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各级普法主管部门主动介入,为学校提供服务。一方面要在每学期前组织有关人员针对下学期的教材
IV 内容编写渗透教育的提示,为任课老师提供渗透教育指导,另一方面要在学期前组织老师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帮助老师掌握进行渗透教育的相关法律知识。
2、要把握渗透教育的技巧
(1)要自然融入,有机渗透。前面我们提过,法制渗透教育是在不影响主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法制教育,它注重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法律观念而不是向学生灌输法律条文。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渗透教育的技巧,力求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要避免机械通读条文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学生通读法律条文,学生对抽象死板的条文不理解,达不到渗透教育的目的。二要掌握渗透教育的时间度。渗透教育是在保证主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开展的,不能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多则几分钟,少则几十秒,只要能向学生输送了点滴法律常识,使他们的法律意识因此有了一点积累,或者只是对哪个法律问题有了一点思考、一点感悟,就达到渗透的目的了。
(2)要根据不同年龄层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接受能力特点,以及主课堂的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教学方式,避免生搬硬套、事倍功半。对年龄层次低、接受能力较弱的小学生,要采取启发引导式。如教师可以举一些案例,引导学生说出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遵纪守法或违法犯罪的例子;可以通过表演一些生活短剧,让学生说说什么行为是法律允许,什么行为是法 V 律不允许的。对年龄层次高、接受能力较强的中学生,可相应采取法理思维的方式。如可让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等等。
3、要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从九月份起,我校开始进行课堂法制渗透教育的试点工作,一段时期以来,这项工作已逐渐显示出其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潜力。但无论如何,这只是一项新的尝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出规律性,逐步推进,最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的又一有效方式。
三、经教研组全体教师讨论实施办法如下
第一、教案中要有渗透法制教育知识的内容,特别是规定的渗透点必须有法制知识的渗透内容。
第二、教研组通过教研活动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采取示范课、优质课、观摩课、知识竞赛等方式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做好做实,保质保量,有效扎实推进。
第三、学校根据相应的考核办法对教师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情况在教案中进行检查。
VI
第五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吨的认识》教学案例
李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0页的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激发学生节约用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具、学具准备:
重5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大米各一袋、课件
学生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接触过这些数量关系,只是没有概括总结出有关的术语,如果创设一种情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引用故事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听过),曹冲在记录大象的重量时要用到什么单位?(重量单位),那你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千克、克、公斤、斤),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很好!下面我们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 口答:
1千克=()克
3千克=()克
1000克=()千克
5000克=()千克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课件出示曹冲称象)。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看,当曹冲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时发现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都不合适,你们能帮助他找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能,用吨)为什么大象的重量一般是用吨来作单位呢?(因为大象比较重)。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用“吨”来做单位,“吨”和我们以前学的重量单位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 研究问题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让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物体的重量,用什么样的单位合适。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同学掂不同重量的物品,感受它们的重量。
①感受5千克
指名一学生汇报掂5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感受10千克
指名另一学生汇报掂10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受。
③感受25千克
指名同一学生掂25千克的大米,掂不动,需要2个同学才能抬起来。④感受50千克
⑤感受1吨
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
(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 1000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
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即:1吨=1000千克。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
(1)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
(2)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
三、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3吨=()千克
8000千克=()吨
9000千克=()吨
9千克=()克
2、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吨。
3、扩展题: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吨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流掉3--25吨水;一个城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关不紧,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要损失上亿吨的水。
师生共同讨论:
(1)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如何在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珍惜每一滴水?(相机相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相关内容)
(2)说说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如:一水多用,循环用水,减少用水量等。
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帮助曹冲称的大象找到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板书:
吨的认识 千克 = 1 0 0 0 克
1吨 = 1 0 0 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