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推进法治中国建设(3)2013-11-20 15:19 来源: 人民论坛11月特(总第424期)作者: 江必新
字号:
关于法治中国
《决定》摘录:
◆改革司法管理体制,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判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健全错案防止、纠正、责任追究机制,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
司法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群众对司法不公的意见比较集中,司法公信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合理有关。司法改革是这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新举措。这些改革举措,对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健全权责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更好保障人权都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期决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如果说,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那么,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必将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更为根本和更加长远的影响。这不仅在于它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一份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更在于这是第一份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具备法治化特征的指南和纲领。可以设想,未来之改革必定滋养于法治,未来之中国必定享誉于法治的成就,未来之人民必定受益于法治中国建设的红利。
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意义非凡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单列,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进行论述,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心议题是改革、发展和稳定,改革是必由之路,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其他问题往往都处于边缘位置,这是我国所处的特殊的历史阶段所决定的。因此,尽管我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就决定走法治道路,尽管在十五大上就正式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略,尽管在1999年就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写进宪法,尽管中央近年来始终强力推行法治,但是在改革发展稳定面前,法治很难被置
于至上位置;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压倒性地位面前,法治很难处于强势地位。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被定格为保障与被保障的关系,人们习惯于讲“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为改革发展稳定保驾护航”。其潜台词在于,当关系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事情与法治发生冲突的时候,法治得服从被保障的事业。
把法治视为绊脚石,这是在改革发展稳定与法治之间发生的一场并不美丽的误会。笔者曾提出,如果说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那么依法办事就应当是第一要求。就法治与改革的关系,笔者还提出,如果改革是最大的时代主题,那么法治就应当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改革。
全会《决定》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进行论述,意味着法治是改革内在的内容,而不只是外在的保障;法治本身就处于时代主题的中心,而不是被忽略的边缘;法治是开展各项工作的轨道,而不是可以随意突破的条条框框。因此,可以这样说,全会《决定》从根本上树立起法治的极大权威,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法治与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传统认识。
对“法治中国”应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诠释
十八大后,总书记就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法治中国”的命题,全会《决定》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有些同志认为,法治中国不过是依法治国的另一种说法。笔者以为,法治中国具有比依法治国更加丰富的内涵:“法治中国”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继承版”,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升级,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治国理政规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成果,是中国政治文明进一步提升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契机。
其一,法治中国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继承版”。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提出的法治概念到亚里士多德对法治的经典论述,从古希腊、罗马到后来的英国、美国及欧洲大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人类法治文明结出了以下累累硕果:(1)规则治理;(2)良法为治;(3)主权在民;(4)人权保障;(5)权力控制;(6)法律平等;(7)法律至上;(8)司法公正;(9)程序正当;(10)人人守法。对这些人类反复甄别并传承下来的优秀法治文明成果,我国都可以充分借鉴。
其二,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建设的“中国版”。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经历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并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其本质特征与基本标志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等等。
其三,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升级版”。中国的法治建设从古至今大体上经过了“以法治国”、“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太重视法治建设,基本上停留于“以法治国”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逐渐地强调法制建设,进入“依法治国”阶段。十八大以后,特别是从法治中国命题被提出来以后,中国开始从“依法治国”阶段向“法治中国”阶段升级,具体表现为:从有法可依向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升级;从强调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向强调体制、制度、机制、规则四位一体的国家治理体系升级;从依法管理向社会治理的升级;从法律面前的平等向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的升级;从规范执法行为向从行为到程序、从内容到形式、从决策到执行一体规范的升级;从事前授权、事后纠错的控权方式向建立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体系的升级;从注重私法权利向不仅注重私法权利而且注重公法权利保障的升级;等等。
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攻坚克难
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攻坚克难:
一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立法质量。正如总书记所说,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也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但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遑论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提高立法质量,必须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二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整合执法主体,相对集中执法权,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问题,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要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三是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优化司法职权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加强和规范对司法活动的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特别是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
四是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五是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健全国家司法救济制度。保障全体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保障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证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依法公正对待人民群众的诉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决不能让不公正的审判伤害人民群众感情、损害人民群众权益。
六是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家有关监督机关要担负起宪法和法律监督职责,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坚决纠正违宪违法行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职权,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
在改革初期,我们更多的是用具有短平快特点的红头文件推进改革。然而这种方式日益显现出弊端和不足:一是缺乏前瞻性,顶层设计不够;二是缺乏系统性,改革方略的整体化配套不够;三是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往往朝令夕改,使人无所措其手足;四是缺少权威性,往往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而一旦遇到难题,常常会因“硬度”不够无疾而终。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的深水区,可供腾挪的空间越来越小,允许试错的限度越来越小,不能再推延的问题越来越多,需要处理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于此背景之下,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这个方法是什么?对此,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给出的回答是要“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换句话说,在当前的形势下,深化改革必须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有人认为,改革就是变法,法治则要求守法,二者明显是对立的,如何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实际上,与自然界、社会和思想领域中遵循对立统一规律的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改革与法治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如果说改革必然要试错,那么法治的作用就在于纠错以防止出现一种全局性、长期性的失误;如果说改革就要付出代价,那么法治的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改革成本,规避不必要的代价;如果说改革就必然有风险,那么法治就是规避风险、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的不二法门。以法治化的方式贯彻落实《决定》,当务之急在于:第一,要尽快使《决定》内容法律化。改革措施中有很多新突破,与现有法律规定不一致。凡涉及国家制度层面的,建议以执政党的名义提出、经最高权力机关作出决定,把执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解决合宪性、合法性问题。第二,要高度重视制度群的构建。从制度学的角度看,核心制度要有制度群的支撑才能落地生根,否则就容易形成“半拉子”工程,改革成果也难以巩固。第三,要高度重视“反向制度预设”。要考虑新制度可能带来的弊端,并针对可能带来的弊端和新问题建立相关制度,这样既可以防止改革“翻烧饼”,又可以抑制改革可能出现的负能量和负效应,使改革的效能最大化。
(作者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第二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3-11-18 08:00今年7月,青海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海省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并于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是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法律武器,对进一步提升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法制化、科学化水平,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条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反腐倡廉建设重大决策部署,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立足青海省情,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原则,建立健全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目标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规定了各地、各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应承担的职责任务,以及不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效解决了以往各地、各单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不清、权利义务不明、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充分体现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新理念、新措施。
长期以来,青海省高度重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对策措施、推进制度机制建设,在加大惩治力度的同时,积极探索总结有效预防的途径和办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各地、各单位通力合作和努力推进下,全社会预防职务犯罪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落实任务措施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合力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工程项目建设、政府物资采购、医药器械购销、土地及矿产资源配置、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职务犯罪仍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十分严重,反腐败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因此,在坚决惩治职务犯罪的同时,更加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确保国家工作人员干净干事、廉洁履职,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一项法律性、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各单位密切配合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努力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各方协作配合、社会整体推进的良好发展环境。
《条例》作为预防职务犯罪的地方性法规,对构建社会化预防工作格局将发挥重要作用。贯彻落实《条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要加强学习宣传。全省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要率先抓好自身的学习,先学一步,学深学透,尤其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准确把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组织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机
制,明确加强组织领导的职责任务和措施办法,增强运用《条例》指导和推进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地、各单位要在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的统一安排下,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地学习《条例》,深刻领会《条例》的法律精神,准确把握职务犯罪的概念定义,明确个人及相关组织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应承担的职责要求和法律责任,增强法治意识,切实提高贯彻执行《条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各地、各单位应组织新闻媒体和大众传媒广泛开展《条例》的宣传教育,同时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印发民族文字宣传材料,举办双语宣讲和专题辅导等活动,使《条例》精神深入群众,为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所了解、所掌握,打牢落实《条例》的群众基础。
要认真履行职责。《条例》明确规定了各有关单位的预防职责、预防措施及监督保障工作,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要严格按照《条例》的规定,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落实各项任务措施和工作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监督管理,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着力建立健全内部防范机制,扎紧第一道篱笆、把好第一道关口,做好本单位、本系统的源头预防工作。检察、审判、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严格履行《条例》赋予的职责任务,认真落实执法执纪监督职责,强化措施手段,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加强警示教育,完善预防措施,切实提升监督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惩治和预防的综合作用。要深化制度机制创新,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及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社会听证等工作,加快公
共资源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企事业单位党务、事务公开等机制,增强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推进综合治理。
要加强组织协调。全省各级党政组织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高度重视《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要把《条例》的执行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找准切入点,提高融合度,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各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导机构要认真履行组织实施和综合协调职责,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措施办法。重点工作要集体研究,重大事项和问题要民主决策,重要情况要及时通报,着力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的职能作用。全省各级人大要加强对《条例》实施的监督,适时开展《条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对不依法履行职责、贯彻执行不力等问题,要严格查纠整改,通过人大及其常委会强有力的监督,确保《条例》全面得到贯彻落实。
要严格落实法律责任。全省各级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要明确把握《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依法履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职责,坚决防止和避免工作中出现失察失职甚至渎职行为,根据法定的责任和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检察、审判、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依法依纪履行监督职责,坚决在法律授权和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工作,防止和避免违规执法执纪。要畅通群众信
访和网络、媒体举报渠道,认真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加大惩治力度,切实维护《条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多杰热旦)
第三篇:第二章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第二章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1、(单选题)(D)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o A.权力监督
o B.科学决策
o C.权力分工
o D.权力制约
2、(单选题)(C)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o A.行政法
o B.刑法
o C.宪法
o D.民法
3、(单选题)(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贯穿于宪法始终、体现在各部法律之内。
o A.权力制约
o B.保障人权
o C.职权法定 o D.程序正当
4、(单选题)(A)正式引用“小康社会”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
o A.党的十二大
o B.党的十七大
o C.党的十六大
o D.党的十三大
5、(单选题)(B)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标准。
o A.党的十二大
o B.党的十七大
o C.党的十六大
o D.党的十三大
6、(单选题)关于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D)。
o A.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o B.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成为宪法规定的治国方略 o C.2002年党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
o D.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
7、(单选题)第一次提出了我国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的是(C)。
o A.毛泽东
o B.周恩来
o C.邓小平
o D.习近平
8、(单选题)把(A)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o A.法治建设成效
o B.经济建设成效
o C.经济增长速度
o D.城市工作建设
9、(单选题)(A)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行政权力来自于法律的明确授权,而非自行设定。o A.职权法定
o B.保障人权
o C.程序正当
o D.权力制约
10、(单选题)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A)。
o A.调离领导岗位
o B.开除公职
o C.追究其行政责任
o D.记大过
11、(多选题)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要依法自觉接受谁的监督?(ABCD)o A.社会公众的群众监督、相关媒体的舆论监督
o B.上级部门的组织监督
o C.人大机关的法律监督
o D.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12、(多选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法治建设的“五项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ABCD)。o A.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o B.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o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o D.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13、(多选题)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ABCD)。
o A.服务公开
o B.管理公开
o C.决策公开
o D.结果公开
14、(多选题)关于我们党长期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表现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
o A.抗战时期,为广泛调动一切抗日力量,各根据地人民政府普遍颁布和实施了保障人权的法令
o B.20世纪80年代末,我们党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中国要把人权旗帜掌握在自己手中
o C.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就将公民的人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用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o D.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其所领导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内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等宪法性文件,明确规定了保障人民权利的内容
15、(多选题)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管理时,除(ACD)外,都应当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
o A.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
o B.未成年人保护
o C.依法受到保护的个人隐私
o D.涉及国家秘密
16、(多选题)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权力的设定充分体现了权力的分工与制约原则,主要表现在(ABCD)。
o A.我国宪法为充分保证执法机关正确执法,还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本系统内实行监督和制约
o B.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o C.宪法在人民代表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关系上,规定人民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人民有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控告、检举等 o D.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7、(多选题)习近平同志曾说过:“我们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ABCD),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o A.有权必有责
o B.用权受监督
o C.违法要追究
o D.失职要问责
18、(多选题)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ACD)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o A.决策权
o B.审批权
o C.执行权
o D.监督权
19、(多选题)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管理时,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BCD)。
o A.监督权
o B.知情权 o C.参与权
o D.救济权
20、(多选题)各级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采取(ABCD)、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和办法,确保决策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切实有效防范因决策违法而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
o A.公众参与
o B.风险评估
o C.专家论证
o D.合法性审查
21、(判断题)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成为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一项重要抓手。
o A.对
o B.错
22、(判断题)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
o A.对
o B.错
23、(判断题)强调程序正义,不仅在于它是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成果,而且在于程序正义的维护和实现有助于增强法律实施的可接受性。o A.对
o B.错
24、(判断题)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所以党的活动不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o A.对
o B.错
25、(判断题)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o A.对
o B.错
26、(判断题)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两者之间属于法治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
o A.对
o B.错
27、(判断题)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o A.对
o B.错
28、(判断题)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o A.对
o B.错
29、(判断题)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是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形势发展,向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提出的新的最高要求。
o A.对
o B.错
30、(判断题)程序正当是社会主义法治对行政活动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
o A.对
o B.错
第四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法治工会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法治工会
冯继波 蒋平
甘肃省总工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立足服务职工、服务基层,注重强化法制宣传、培育法治维权理念、丰富法治维权手段、提高法治维权实效,把握建设法治工会的着力点,切实做好年初确定的“五项活动”、“六件实事”,有力推动工会各项工作健康发展。
一、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是基础
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是传播法律知识,培育法治信仰的重要途径,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本前提。全省各级工会通过向职工群众广泛宣传宪法,普及法律知识,深入宣传劳动法律法规,增强其法治意识,引导其积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是把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始终。实施工会干部最新理论武装活动,制定了《甘肃省总工会法律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规划(2014—2016年)》,用3年左右时间对全省12.5万名专兼职工会干部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武 装。省总工会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完善工作制度,落实经费保障。2014年举办了6期特色培训班和16期主体培训班,培训工会干部1578名,把 “培训千名工会干部”实事落实。在培训中外聘专家学者深入学习与工会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着眼于维护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系统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为依法维权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通过广大工会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护法,自觉做到研究问题先学法、制定决策遵循法、解决问题依照法。
二是把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贯穿主题实践活动始终。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结合“双联行动”、深化“进企业、访职工、办实事、促发展”活动,将法律知识送进机关、乡村、学校、社区、企业、单位。叫响“有困难找工会”活动,在抓好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大普法宣传,先后培训困难职工和农民工1.2万人次。开展 “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联合省电视台制作了普法宣传节目。在人群聚集的厂矿、社区、广场,举办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免费发放《甘肃省职工权益保障地方法规汇编》3万册,让职工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各级工会依托各项主题实践活动,为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学法守法用法 氛围,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法治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切实提高了职工法律知识水平。
三是把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贯穿职工法治文化建设始终。全面落实《甘肃省总工会关于在工会干部和职工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结合《劳动法》颁布20周年,广泛深入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全省各级工会开展工会劳动法律知识竞赛,涉及企业1000多家,覆盖职工100多万人。积极发挥企业文化、职工文化的教育宣传功能,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工会情”送文化下基层慰问演出活动,以小品、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更把依法办事、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理念传递给大家。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途径,在“建成职工书屋300个”实事中,及时跟进法治宣传和法治教育,为各书屋配置了大量的法律书籍、法规画册,受到基层欢迎。切实发挥《甘肃工人报》、《五月花》等工会刊物在职工法律文化建设中的优势,构筑起多元化、广覆盖的法制宣传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效果突出的职工法律文化。
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关键
法治思维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对法治的坚定信念来认识事物、判断是非、作出决策的一种思维方式。法治方 式是以法治思维为前提,注重依照法律化解矛盾、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方式。法治思维决定、支配法治方式,法治方式是法治思维的具体体现,二者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是全面落实“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关键。
一是主动督促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落实。组织力量就《甘肃省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政策认真研究并征求意见,及时向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了反馈。由省总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分赴9个市州、8个产业(系统)、4个大企业工会开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规条例贯彻落实情况的专项调研,形成报告,为我省出台实施办法奠定基础。与人大内司委沟通联系,开展《甘肃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的立法调研工作,做好立法前期准备。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以《甘肃省实施<工会法>办法》为骨干,《甘肃省厂务公开条例》、《甘肃省集体合同条例》、《甘肃省职工代表大会条例》等地方性法律法规组成的劳动法律框架,为工会开展工作、切实维护职工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是多方联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修订《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联席会议制 度》,制定《甘肃省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管理办法》,着力解决了劳动关系领域的一些突出问题。深化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开展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调研检查,牵头组织了第八次全国互检,深化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选树全省厂务公开示范单位20个。强化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下发了加强职工代表培训的实施意见、集体协商工作发展规划(2014—2018年)、2014—2016年全省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工作计划等文件,召开全省推进实施集体合同攻坚行动视频会议、保障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加强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建设,聘用专职指导员48名,指导各级工会签订集体合同2.18万份,工资集体协议1.99万份。完善职工群体性事件及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和防范预案,协助党政妥善处置了一些群体性事件,有效维护了职工队伍的总体稳定。
三是积极构建四位一体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落实全总《关于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会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的指导意见》,把建会、帮扶、服务、建家四位一体的工作部署,为职工提供解忧愁、利发展、有实效、高水平的服务。推进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帮扶中心在全省市县两级实现全覆盖,县以上帮扶中心100%设立法律援助窗口,切实加强依法维权的职责,加大劳动争议的调处和职工法律援助服 务工作力度,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明显提高。加强困难职工电子档案规范化、动态化管理,对全省纳入档案的22.6万户、60多万名困难职工实行经常性救助和跟踪服务。认真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慰问,筹措“两节”慰问款物9061.6万元,慰问困难企业823户、困难职工和劳模家庭106309户。各级工会筹集助学金1812.6万元,资助各类困难职工子女入学10480人;实施女职工“关爱行动”,慰问困难女职工2.27万人。大力推动职工互助保障工作,累计参保职工446,392人次,比上年增加157,154人次,为20,056名患病或遭受意外伤害的职工支付互助保障金1,068.3万元。
三、实现法治维权和法治工会是目标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工会是党领导下的重要人民团体,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力量。依法治国必然要求依法治会,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会工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法治维权法治工会的目标。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工会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及时汇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进展情况和总体思路,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对工会工作的重视支持。省委、省政府领导专门就做好 新时期工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五一”前夕,省委书记王三运来到省总工会机关,同劳模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这让全省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倍受鼓舞、倍感振奋。省长刘伟平主持召开第十四次政工联席会议,出台了联席会议《规则》,帮助解决了省级劳模生活困难、基层工会力量薄弱、市州县区工会机关编制紧缺等突出困难和问题。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出席省总重要会议活动,为工会工作水平提升给予了悉心指导和帮助。各级工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加强经常性请示汇报,推动解决突出问题,工会工作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是依法建会,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吸引力凝聚力。制定下发了《基层工会建设攻坚活动实施方案》,确定2014年为夯实基础年、2015年为创新发展年、2016年为巩固提高年。制定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分工方案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2014—2018年),提请省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党建带工建工作的意见》,把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规范工会组织员管理,从改善待遇、激励引导入手,发挥他们在组织职工入会、企业建会和维护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联合基层工会组建,以投产5年以上、职工50人以上未建会企 业为重点,开展集中建会行动,加强督查督办,使职工50人以上企业建会率达到了98.7%。以县为单位,对尚未建会企业摸清底数、列出清单、定出时间表、责任包干、挂牌销号。以乡镇、街道为重点,加强“小三级”工会和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建设。目前,全省基层工会数达到3.59万个,会员数达到357万人。
三是依法构建职工法律维权服务的长效机制。变“职工上访”为“送法上门”,就近就地为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农民工提供及时的法律服务。加强与司法行政部门、律师事务所、高校的协调配合,37人次的法律专家、学者、律师以不同形式开展职工法律服务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工会法律工作的影响。加大工会法律援助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从政府人社部门、企业劳资部门和工会机关退休人员中聘用熟悉劳动法律和社会保障、集体协商、法律维权等方面工作,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协商谈判能力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人员,指导基层企业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法律维权。按照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三个条例”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体系,致力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群监网络。目前,全省基层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车委员会已经发展到1.24万个,车间(分会)工会劳动监督检查委员会发展到3.91万个,工会小组劳动保护检查员3.76万人,劳动保护 专兼职干部4893人。2014年全省各级地方、产业工会和各类企业工会参加安全生产检查7.89万次,共查找出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数2.19万个,整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1.92万个。(作者系甘肃省总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室干部
联系电话:0931—8825841)
第五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宪法实施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法律的实施
“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将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法治理念付诸实施的认识过程,直接关系到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效果。法治能否取得成功,直接依赖于该社会的公共决策者和私人决策者是否普遍接受了与法治理念相适应的法律思维,是否能够承认并尊重按照这种思维思考问题所形成的结论。
“法治方式”是要将法律真正置于各项权力之上,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绝对的权威,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应归于无效。“法律之外”的任何言论都不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更不能限制法律或者是否定法律。因此,宪法作为根本法成为治国理政的制度依据和法律基础,宪法法律至上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价值和社会公理。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内涵是“依法治国”,归结起来就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以促进法律的实施。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律不能仅仅有一个文本,更重要的是作为根本法能否在实践中真正落到实处,其规定的公民权利能否得到实现,国家机关的特权能否得到真正约束。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法律的实施,这需要全党、全国家机关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法律作为根本法其本质特征是执政党“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执政党要切实履行保障法律实施的职责,与此同时,法律实施工作要从发挥法律解释制度的功能角度入手,通过明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法律监督方面的职责来全面和有效地推动法律实施工作。
二、反特权和反腐败。法律第五条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法律。”由此,包括执政党在内的任何人都必须尊重法律,而任何特权行为都是对法律、法律的挑战。
三、审判独立和违宪审查。“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法律明确赋予人民法院的权力,但是人民法院还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义务。在某些情况下这二者是相互冲突的。作为人民法院的法官,其首要义务是维护国家的法制统一,对于法律法规冲突的情况,法官尽管没有决定权,但是他有发现权和怀疑权,而且他也有通过程序提交争议的义务,这是法官应有的“法律思维”。法官们一定要树立法律思维,认真对待法律,廓清自己的职权边界,更好地行使自己的职权,促进法律的实施。
四、行政机关“依宪执法”。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需要贯彻以下思维方式:
1、“合法性思维”,即任何行政措施的采取、任何重大决策的做出都要合乎法律“;
2、”程序思维”,要求权力必须在既定程序及法定权限内运行;
3、“权利义务思维”,即以权利义务作为设定人与人关系及人与公共权力关系的准则“;
4、公平正义思维”,即公权力要以追求、维护公平与正义为价值尺度。
五、营造法治氛围,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制教育,使全体公民习惯于法治思维,习惯于用法治方式消除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习惯于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宪法的实施。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宪法的实施,需要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真正实现了时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消弭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实现“依宪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