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阉割者的救赎影评(大全)

时间:2019-05-15 15:2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个被阉割者的救赎影评(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个被阉割者的救赎影评(大全)》。

第一篇:一个被阉割者的救赎影评(大全)

一个被阉割者的救赎:《搏击俱乐部》

张宗悦09汉

(二)0902401013

一、电影中的“自我”“本我”“超我”

在《搏击俱乐部》中,“自我”“本我”并没有像一般精神分析理论所假设那样在一个个体身上集中呈现,而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展现了出来。“自我”以叙述者的身份出场;“本我”被装进了一个新的肉身——泰勒 德尔敦;而“超我”则是叙述者和泰勒所处的物欲社会。叙述者是一个失眠症病人,他每天最多能入睡一个小时。至于他为什么失眠,影片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原因,不过叙述者在单亲家庭的成长经历(父亲形象的缺位)、他所从事的某汽车公司事故勘察员的单调职业和他被各种物质欲望所驱使的内心世界似乎暗示了失眠的原因。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睡眠可以消解白天所积聚的生物性焦虑,让人们的紧张度在梦中得到缓解。由于叙述者的持续失眠,他不能消释这种由本能欲望所聚集起来的巨大能量。“自我”的职责是调节“本我”的欲望,使其符合周围世界(“超我”)所接受的行为规则。但持续性的失眠使“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本我”以一种极端的、可触摸的形式出现了,它化身为另一个人——泰勒?德尔敦。叙述者在泰勒出场前在多个地方暗示了泰勒的存在,比如在某个航班上看到过泰勒的身影。而叙述者和泰勒的正式相识是在一个天体浴场,泰勒向叙述者问询时间。同时,叙述者多次用“I know this because Tyler knows this(我知道是因为泰勒知道)”这句陈述向观众暗示了叙述者和泰勒其实是一个人。在影片结尾,叙述者把枪管塞进自己嘴里扣动了扳机,而在紧随其后的俱乐部成员眼里倒下的却是泰勒。这个场景明确无误地向读者表明泰勒是“我”的一部分,泰勒就是睡着的叙述者。

泰勒这个角色在心理分析的架构中扮演着“本我”,他代表了人身上的本能欲望。“本我”的追逐感官快感原则(即唯乐原则)在泰勒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泰勒性欲旺盛、崇尚原始暴力、吸食毒品,总之,他和一切外部世界所推崇的价值观背道而驰。泰勒做了一切叙述者在现实生活中所不可能去做的事情。他策划并指挥了一系列的破坏行动,如炸毁信用卡发行公司的大楼以及所有那些象征着

套在叙述者身上的枷锁的客观存在,因为这些东西所搭建起来的社会架构对叙述者来说无异于牢笼。泰勒秘密地在全国组建“搏击俱乐部”这个组织,他们恣意地破坏着现行规则和代表着那些规则的重要建筑。由于叙述者和泰勒是同一个物理存在所延异出来的两个“我”,叙述者总是通过拒绝承认自己精神分裂这个事实来避免知晓泰勒的行为。这种拒绝就是精神分析理论所谓的“防御机制”,它保护“自我”避免受到消极情绪(如犯罪感、焦虑等)的侵扰。此外,叙述者强迫自己认同泰勒的发泄行为,并且通过在搏击俱乐部中获得对发泄行为的集体认同来获得安慰。这种认同形成了一种新的防御机制,是前一种防御机制的第二道防线。在叙述者(自我)两种防御机制的掩护下,泰勒(本我)发起了一场对物欲社会(超我)的战争。

文明所包含的规则体系由人们的“自我”部分所创造,同时,这些规则又反过来约束“自我”。没有文明,“自我”就不需要遵守规则;而没有“自我”的社会化需求,文明也就不会存在。影片中的“超我”以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化身为了一个物欲社会。《搏击俱乐部》所影射的时代为20世纪后半期。这个时期美国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也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超我”体现了物欲时代的所有特征:你已经不是你了。你被你的身外之物所代表,你的工作、衣着、家具、住房、汽车等就是你的身份。“超我”不停地催促“自我”去追求物质上的成功,因为这是文明社会的规则。为了这个成功,你必须去名校接受高等教育,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你得按部就班地处理日常事务,一切均有规程可寻。为了体现这种成功,你必须在一个高档住宅区有一套舒适的公寓,里面装满来自瑞典的“宜家”家具。你开的车一定要是那些被公认了的高尚品牌。总之,在“超我”的压迫下,你早已不是你自己,你必须由某种或某些东西来代表。

二、“自我”与“本我”的搏击——对男权的重申

由于“自我”(即叙述者)深受失眠的折磨,普通的安眠药又无济于事,他的医生建议他去参加一些为绝症患者举行的精神冥想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参加者向大家彻底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困扰,然后互相抱头痛哭以获得发泄后的安宁。在辗转了许多这样的精神冥想活动后,叙述者开始定期出现在睾丸癌患

者那个群体中,因为他发现凡是参加了那个群体的活动后,晚上可以睡得像婴儿一样香甜。然而,当有人发现他并非真正的睾丸癌患者,而只是需要在这个群体中获得精神发泄以治疗失眠时,精神冥想活动对他再也没有疗效了,他觉得自己的“卑鄙目的”被暴露在群体之中。叙述者的失眠又开始了。作者安排叙述者在睾丸癌患者中寻找群体认同是有意义的。一大群男性睾丸癌患者在相互抱头痛哭、相互娘们叽叽地安慰,因为他们被切掉了代表男性尊严的器官,而叙述者作为一个在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人,同时又作为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因处于附庸地位、受外力操纵和文化断层而最先遭现代社会精神异化的白领阶层的代表,他的加入无疑不仅使“治疗”有了象征意义,而且使“阉割”这个词有了更大的解释空间:阉割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是精神与心理上的;作为一个男人最悲惨的莫过于生理被阉,而作为像叙述者这样的现代人,最悲惨的莫过于精神与心理上被阉。他们被阉割成了游荡在幻想、恐惧、麻木中的局外人。

叙述者虽没有像他在睾丸癌团体中认识的鲍伯那样因雄性激素的缺乏而退化成女性,但他的精神与心理上的去势使他服从于软弱与妥协,只好通过精神分裂用一个新的我彻底否定原来的我,用全新的价值观冲击旧的价值观,用一无所有代替原来的什么都有,换句俗话讲就是“自己革自己的命”。这个过程需要一个仪式的洗礼,这个仪式就是暴力。于是,“自我”与“本我”的搏击开始了。“自我”与“本我”的搏击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战争或许是男性表达男权意识的最好机会。他们在军队中服役,通过和各种“邪恶”政权作战来申张英雄主义。二战以后和平时期的美国社会使男权意识逐渐退化,男性迫切需要一种替代品来唤起他们的雄性意识。本来像叙述者和泰勒这一代人也可以从自己父亲或祖父那里听到一些关于战争的故事,但由于美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与男性对女性的遗弃,又由于离异后的小孩多成长在母亲这一方的单亲家庭中,他们身上传统的、以力量和剽悍为表征的雄性意识几乎不见踪影了。男性在幼年时期都要经历一个恋母阶段,这时家庭里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父亲形象来中和这种俄狄浦斯情结,使男孩形成早期的雄性性别认同。早期认同的缺乏会让他们对性别的定义产生困惑,并将这种困惑归罪于父亲的缺位。成年后,他们对于父亲、对于一切父权的象征都带有一种本能的憎恨和摧毁欲望。整部影片里叙述者和泰勒有三次关于打斗的对话。第一次泰勒问叙述者最想跟谁打,叙述者说

要跟老板,泰勒则要跟老爸;第二次叙述者问泰勒跟哪个名人打,泰勒说跟海明威,叙述者则要跟莎士比亚;第三次更是充满亵渎,搏击对阵成了叙述者对甘地,泰勒对林肯。对一般人来讲,甘地与林肯是近乎神的伟人,但在叙述者心中这两位精神上的父亲却成了可以痛揍的对象,到这时,父权的丰碑已经轰然倒下,叙述者不再把谁放在眼里。

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和平年代,在父亲形象普遍缺损的社会环境中,对雄性意识的诉求只有寄身于暴力。“自我”和“本我”在酒吧,在地下室,在街上激烈打斗,他们在鼻青脸肿和鲜血横流中体验到疼痛的快感,正是疼痛让他们找回了久违的“我是男人”这种感觉。叙述者和泰勒的打斗不但让他们自己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激烈的搏击场面还吸引了许多其他男性的注意,他们也要求参加到这种发泄活动中来。随后,叙述者和泰勒干脆把打斗的日程和地点固定下来,逐渐发展成了搏击俱乐部。由于这个病态的社会充斥着大量病态的男人,不久搏击俱乐部便发展到了全国,成员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在搏击的过程中复苏了传统的雄性意识。在搏击俱乐部中,男人通过与其他男人打斗来获得认同,疼痛与伤痕成了他们的纽带。如果我们浏览一下那些刻画“男权”主题的后现代文学作品,就会发现,要解释男性的性别认同危机几乎必然要用到女权主义理论。在大多数这样的作品中,几乎总有那么一个或几个女性角色,她们要么是施救者,要么是受害者。总之,这些作品需要用女性形象来反衬男性形象。而帕拉纽克是少数几个抛开女性角色去探讨男权的后现代作家之一。

三、“本我”与“超我”的搏击——对物欲社会的解构

“超我”对“自我”的压迫无以复加。叙述者在现代社会物欲理性的指挥下,拼命地追求象征身份的物质享受,其思维方式也被物欲理性的关键词“效率、投入产出等”所钳制,完全丧失了人文关怀。在物欲理性的前提下,人的生命并没有特殊的意义。生命已经被赋予经济学含义,被纳入成本核算。当且仅当拯救的成本小于遗弃的成本,生命才会被拯救。生命和其他生产资料无异。人的价值也不在于人本身,而在于你穿的什么衣服,开的什么车,在哪里吃饭,在哪里睡觉。“本我”的使命就是通过摧毁这个物欲世界去实现理想中的救赎。在拯救世界以前,“本我”首先帮助“自我”挣脱了物欲世界的羁绊。泰勒在亲手摧毁了

叙述者的物质居所后,设计了在天体浴场与叙述者的第一次正式会面,进而达到两种人格的进一步交融,而叙述者被泰勒放浪形骸、恣意妄为的个性深深吸引,通过与泰勒两人拳拳到肉的搏击使得叙述者找到了另一种自我救赎,利用痛苦来宣泄、印证自身存在。泰勒还用烧碱在叙述者手背上留下烙印,逼迫叙述者与其在思想上正面交锋,而此时泰勒也第一次完整地把自己的内心呈现出来,他迫使叙述者摒弃了以往的价值伦理道德观念、摒弃了冥想这种逃避自我的催眠方法,正视痛苦,不要上帝,不要一切,只靠自己去寻找救赎。没有痛苦与牺牲,人类就无法进步,这是泰勒与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新价值观,也是泰勒这个人格上的“本我”层面得以存在的价值道德基础。

“本我”用多种途径向“超我”宣战。首先是思想上的宣战。泰勒宣称人们不是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不是他们所穿的衣服;不是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对于处于物欲社会顶端并在实质上通过广告、意识形态宣传和现实生活中的示范效应来刺激着人们消费欲望同时制定着物欲社会规则的上层人士。然后是行为上的宣战。在组建搏击俱乐部以前,泰勒以打散工为生,他一边在餐厅做侍者,一边在一家电影院当放映员。他将烟灰抖进菜肴,往汤里撒尿。他把性器官的特写胶片剪辑进《白雪公主》的动画片中,欣赏着放映厅里父母和孩子们的惊愕表情。在泰勒居住的房子里,《国家地理》和《读者文摘》杂志散乱地扔在各处,有的还被雨水浸泡着。这些杂志不是用来看的,其精美的纸张只是用来吸食海洛因而已。“白雪公主”“国家地理”“读者文摘”是美国文化中传统经典的象征,泰勒用他自己的方式解构了这些经典。搏击俱乐部成立之后,成员们通过相互打斗来获得精神上的发泄。但是渐渐地,这种小打小闹不起作用了。俱乐部成员们开始追问泰勒:“下一步做什么?”为了彻底挣脱现实世界的束缚,泰勒开始策划起一次疯狂的破坏行动——炸毁那些代表物欲社会核心价值基础的金融机构。

四、救赎的回归

“自我”越来越不能忍受“本我”的疯狂,在其心目中传统价值观逐渐回归,最后在传统价值观的强大推力下,“自我”决定与“本我”决裂。在影片结尾,导演没有让泰勒的疯狂行动得逞,他安排叙述者以毁灭“自我”的方式来毁灭了“本我”。叙述者本来以为在搏击俱乐部中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雄性意识,可以颠覆周围这个物欲世界建立起来的既有秩序。然而就像俱乐部成员不停地追问泰勒“接下来该干什么”一样,叙述者也逃不脱对自己的追问——“之后又如何呢?”这样不停地打斗、不停地摧毁是否又成了一种新的奴役?之前我们被传统雄性意识的缺损所困惑,被物欲社会的理性所折磨,但当我们重塑了自己甚至重塑了整个世界以后,下一步又是什么呢?难道我们不是在打破一种旧的奴役的同时在创建一种新的奴役吗?难道我们真地要在洛克菲勒大厦倒下后的废墟中像一只野兽那样觅食吗?“本我”认为只能以一种极端的、无产阶级革命式的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但却逃不出从一个套跳进另一个套的怪圈。作者安排“本我”被毁灭这样一个结局似乎在暗示我们惟一的途径是回归到现实中来,虽然它不如我们理想中那样完美。大多数后现代主义作品只是抛出一堆问题而已,从不企图给出答案,这似乎也迎合了后现代艺术作品的审美需求。然而《搏击俱乐部》这部影片好像要打破这个传统。随着叙述者的一声枪响,随着泰勒的倒下,更深一层的寓意显现了出来:搏击是徒劳的。人生随处是套,你总得钻一个,你永远无处可逃。

五、结 语

影片主人公在兜了一个圈以后向现实妥协了。我们很难说这次救赎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救赎”本来就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其过程本身比结果更重要。社会规则有时候就是病态文化的症状,而社会中的个体对规则的反抗和背叛则意味着对病态文化的防御。从这个角度讲,像《搏击俱乐部》这类影片就成了医生的日志,是一份社会文化病理学档案。以帕拉纽克为代表的一批美国当代作家开始引导起美国后现代文学的一场变革。在他们的作品中,冷漠和歇斯底里的成分少了,对社会的关注成分多了。他们重新拾起文学的社会关怀使命,利用文学对社会的干预功能,用自己的作品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以及人所创造和依存的社会体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篇:肖申克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一位前途似锦的银行副总安迪,由于妻子偷情,便想杀死妻子和她的情人,而恰好那晚,两人死于枪杀,他便成了头号嫌疑犯。他虽然没有杀人但是有杀人动机,由于他的辩护无力和证据不足,他被判无期,接着送入肖申克监狱。作为新人,前两年他受尽折磨,那是咬着牙过日子,打碎的牙往肚子里咽。他主动寻找到一次机会,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帮狱警长躲过税收的麻烦。在和老囚犯瑞德的交往中,两人的友谊也日趋牢固。而安迪在监狱中由于给狱警和监狱长带来了利益,由此他也得到了许多自由空间。汤米的到来,使他无意中发现了杀害妻子的凶手,他要求翻案,但是在监狱长的横加干涉下,他的希望被扑灭。当汤米被害,他便下定决心完成越狱这一壮举。在电闪雷鸣之夜,他爬过自己用十九年挖出的隧道,爬过五百码的化粪道,成功的离开了肖申克监狱。随后,他把监狱长的受贿记录交给了记者,腐败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他选择了新生,好友瑞德也在假释后,来到了他的身边。

故事一点也不复杂,相反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安迪的越狱实录。但是,为什么这么简单的故事反而会产生如此大的效果?我觉得技巧全在影片的编排和人物的设置上。

影片的一开始是交代安迪的“案底”,给大家一个心理暗示,那就是他可能是凶手,也可能不是凶手,使大家能够有兴趣接着往下看。后面便是以瑞德的角度来描述安迪。我觉得这部电影好就好在瑞德这个角色的设定。瑞德作为一位老囚犯,他熟知监狱中的一切,也明白监狱中需要的生存技巧。而以这样一个近似“导师”的人物来描述一个新进的囚犯,在心理上会给观众一种亲切感。这仿佛就是一个故事,而瑞德是讲故事的人,安迪是故事的主角。而这样的安排注定这个故事是带有传奇色彩的。

安迪在狱中最初的生活都是靠瑞德的观察来说明的,接着,影片便制造了安迪遭遇性侵犯的事件,加上新囚犯被狱警活活打死的事件,使每个观众在心理上都开始倾向于同情安迪,这就为影片后续的故事打下了一个基调——安迪以后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反抗这种体制,都是在争取自由。而这种观众和主角之间的默契类似于“斯得哥尔摩症候群”,这是影片最高明之处。

安迪在此之后便开始有了转机,在屋外劳动中,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主动接近狱警长,然后帮助他完成遗产的转移。这是得到监狱中最大势力支持的一种最有效途径。瑞德对他的评论是他向往内心的自由。我觉得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说法,最真实的说法就是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和外在势力做出某种妥协。就如以前网上的一句名言:“生活就像强奸,既然不能反抗不如学着享受。”到此为止,安迪得到了狱友的信任,也得到了狱警的关照。每个人都会面对困境,每个人处理困境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安迪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暗合了我们内心对于困难的一种解决方法,而这种方法又是最常用的。当然,安迪暂时的妥协并不代表完全的服从,这要等到影片结束才能明白他的坚忍。

影片从这开始,进入了一种比较欢快的气氛。身为犯人的安迪成了监狱中的财务总监,他的所作所为更像是反讽这些政府的工作人员。看到这里,观众大概会轻松一下,主角的智慧让他脱离了困难。接着,便是布鲁克斯事件。这位进入监狱五十年的老头被获准假释,一个被监狱同化了的人在外面的世界完全被抛弃,失去希望的布鲁克斯选择了自杀。这一事件的发生促使观众接受了我认为最经典的一句话:这些墙很有趣。一开始你恨它,慢慢你就习惯了,到后来你便不能离开它了,这就是体制化。这句话解释了亘古以来所有政策的本质。而任何一位有生活经验的观众便能从这体会出生活的某些滋味,或酸或甜或苦或辣,一切尽在不言中。影片在这里进一步将监狱渲染成了对立面,而安迪则是冲破这种体制最佳人选。

生活还要继续,监狱生活就是一段一段的例行公事。而安迪则做着另一件事情,他每周给州议会写信,以期望得到图书资助。在他坚持了六年后,他的努力获得了回报。接着,他再接再厉,继续给州议会写信,这带来了最后的成果:他得以建立图书馆,改善狱友的精神面貌,让每个人的内心中充满希望。接着,他便私自放送音乐,让内心的自由得到再次的释放,迎接他的便是禁闭。日子在他不断触动体制底线的反复较量中流失,谁都不会知道他的那把小锤子一刻也不会停下凿墙的步伐,直到汤米的出现。

个人以为汤米这个人其实本不需要出现。不过作为一个可以丰富安迪性格的角色(汤米的教书育人近似于我们古代的圣人),他的出现也带出了十九年前的那起凶杀案,得到内情的安迪自然是兴奋不已,在和监狱长的谈判中,他出口不逊,或者说过于冒进,导致自己丧失了机会。其实,这种机会本来就不可能出现,监狱长不会让他有这个机会,汤米的被杀让安迪彻底的失望,也坚定了他越狱的决心。在这里,估计很多人都会问,既然都要越狱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期望翻案?我个人观点,安迪是一个聪明人,他当然想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摆脱杀人的罪名,以便轻松出狱;另外,越狱是有风险的。两者比较选其轻,他以为已经得到好处的监狱长可能会开恩,这样就没有必要冒险。当然,事态的发展导致他只能选择越狱。

后面的故事就算是点缀了,安迪越狱成功,并带走了监狱长洗干净的金钱;瑞德抱着不被假释之心去应付问答,结果却被假释,他也经历了一段心理挣扎,还好有老朋友的扶持,他也到达了梦想中的地方;而监狱长选择自杀,狱警长被捕,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黑幕落下,观众大概还沉浸在安迪这种完美的结局中不能自拔。导演就是在不断的“破局”和“立局”中完成了这个简单的故事。而导演的精明之处就是在编排上让观众看不到一丝造作的痕迹,任何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决似乎都是自然的。

情节上,导演的高明之处便是我前面提到的让观众在监狱生活开始不久后就同情安迪。而监狱作为一种对立的批判的象征性场景,时时刻刻被各种事件加以深刻,最终当安迪越狱成功,监狱的象征性则完成了使命。安迪成功越狱,对他而言是一种救赎,但是对监狱而言,安迪在监狱中散播下的希望之种是另一种形式的救赎。而影片的片名我想大概就是来源于这两方面吧。

而回过头去看安迪最初的一系列举动,便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他时刻都保持着冷静,都能审时度势。在宠辱不惊的外表之下,我想应该是最初的监狱生活给了他深刻的启发。而这个角色则代表了一般人心中最完美的人格。至于瑞德,他是一个深受体制困扰的旁观者,他能接受现实,并能自得其乐,却少了追求自由的激情,这个角色更是我们普通人的真实写照。用普通人的视角去看完美的人格,这无疑拉近了观众和电影的距离。

如果仔细看看安迪的所作所为,那么这部电影则是一部励志大片,是一部足以温暖每个人的“心灵鸡汤”。而在此层面上,这样的电影更适合在家中观看而不是电影院,更适合一个人欣赏而不是众人观看。

试想,在静谧空间中独自感受那份充满激情的力量,在光影交错中品尝那份包含情感的滋味,这也就不难理解影片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多的支持者。

最后的一晚,外面暴风骤雨,坐在牢房里的他的内心也在波涛汹涌。最后的一晚,当他爬出监狱的下水管道,举起双手徜徉在雨中的时候,他蓄积了20年的对自由的渴望终于爆发了。他用自己的坚持完成了对自己心灵的一次完美的救赎。

第三篇:一个勺子影评

《一个勺子》影评

——善良你如何存在?

这是一个发生在甘肃小镇上的故事,时临春节之际,主人公拉条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讨饭吃的傻子(勺子),这个傻子一直跟着他,到了他家里。拉条子和他的妻子心地善良,不忍心看他冻死,于是就让他睡羊圈里。拉条子贴出了招领启示,不久就有自称是勺子亲弟弟的人过来将他领走,结果之后又来了两拨人自称是勺子的亲人。此时的拉条子陷入了困惑,一个傻子为什么这么多人都来抢他呢?他扮演起了傻子,不知不觉,他也成了傻子。

作为演员的陈建斌,《勺子》是他的处女座,作为一个追求艺术的演员,人到中年,此时得他们没有经济上的担忧,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这时的他们最适合表达自己内心的艺术,表达自我。就像《老炮儿》一样,算是冯小刚的勇气之作,这正是这种作品,清新脱俗,抛弃了商业大片的俗套,变得更有味道。浓浓的方言,弄浓浓的乡土„„

整部影片,都在讨论“傻”与“非傻”的关系,追索谁是“傻子”的问题,其实影片处处有“勺子”。

用喜庆音乐烘托悲伤的心情,影片的第一个镜头就奠定了影片的主题词:黑色荒诞。影片第一个镜头,便是一个镜头拍摄正在看表演的群众,机位不在观众的身后,而是出现在了演员的身后,“难道摄影师是勺子吗?”舞台上的表演是十分喜庆的儿童舞蹈,年儿味儿十足。可就在这喜庆的舞台底架子底下,拉条子在哪里吃饼。这时的背景音乐响起了喜庆的流行歌曲《爷爷奶奶和我们》(这是一首很适合在春晚上表演的歌曲),与拉条子此时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为此时拉条子的儿子坐了牢,本想花钱帮儿子减刑的他却被大头哥黑了五万块钱。这时,傻子(在当地的方言中“傻子”的发音和“勺子”一样)出现了,他向拉条子要吃的,拉条子便给了他。拉条子的手里抱着一个小羊羔,在影片的结尾部分,我们知道这个羊羔也被他炖了,羊羔的命运也就揭示了影片的结局。

在第一场戏中,导演还安排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场景。主持人为介绍下一位,念了一段毫不相关的主持词,并且为体现下一位歌手的“腕儿”,有冠以各种头衔,以为能糊弄观众,可从台下的反应就能看出来“他要将一首《山里人唱山歌》献给大家,掌声啊~”——台下一片寂静,歌手上台了,大喊“各位观众朋友,大家中午好!”——台下依然寂静。到底是主持人是勺子,还是观众是勺子呢?

勺子跟着到了拉条子的家里,善良的拉条子和妻子不忍心将勺子赶出去,便让他住到了羊圈里。拉条子也是好几次想甩掉他,但都失败了,不管多远,勺子都能找回来。就这样,拉条子和妻子金枝子收留了勺子,这种行为之后却成了拉条子成为“傻子”的资本。在杨警官、卖瓜子的女店家、村长、大头哥看来,拉条子整天围着个傻子转,为他跑东跑西的,甚至勺子被骗走后他又贴寻人启事,这些行为都是非常愚蠢的,村长说“你又不傻,你还甩不掉一个傻子?”但事实确实是,拉条子怎么都甩不掉。

拉条子为了帮助找勺子的家人,竟然贴上了“失物招领”,让人啼笑皆非,出了拉条子的淳朴,后来当勺子的“第一个亲人来”时,他连问都没问就将勺子放走了。之后第二波“亲人”显然是骗子,拿走了拉条子家收的感谢费还有他们自己家的钱,拉条子想都没想就把自己家的钱拿出来了。

拉条子和金枝子都是善良的,他们的淳朴、善良却成为了他们被骗子骗钱,被大头哥欺负的原因,好多次拉条子在大头哥车上谈事情,结束后,大头哥便随时随地让他下车,在大头哥看来,拉条子就如同一只羔羊。在拉条子看来,“勺子”是傻子,可在大头哥看来拉条子是傻子(在剧中有多次大头哥说拉条子是“傻子”)。每个把别人当“傻子”的自己却成了傻子。在这里,让我想起了看过的另一个电影《塔洛》,如果说把他人的善良和信任当作“傻”来利用,可以被称为“聪明”的话,那么这些以欺骗为荣的人,难道不是更傻的人吗?

影片最后的潜台词是:“每个人,当看到‘傻子’时,都觉得自己不是‘傻子’”。当我看这个电影时,毫无疑问,觉得拉条子、勺子、花枝子都很傻,可是呢?最后,岂不也成了那个带着破烂太阳帽的“勺子”吗„„

第四篇:影评《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史蒂芬·金编剧、蒂姆·罗宾斯和摩根·弗里曼主演、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的第一部银幕作品。在现在看来似乎都是鼎鼎大名的这些人们,在这部电影公映的1994年的时候,最著名的也许只有史蒂芬·金和摩根·弗里曼。在当年来说,这部电影不敌同年问鼎奥斯卡的《阿甘正传》也许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这是一部极其轻缓的电影。我喜欢这部电影那种娓娓道来的语调以及这种大气的节奏。这种感觉似乎只能在某种伟大的作品上才能看到;比如之前说到的《阿甘正传》。最好的电影在节奏上来说似乎只有两种,类似这种轻缓的或者那种快节奏以营造紧张气氛见长的。

说这是一部不朽的电影也许一点也不过份,就算它在奥斯卡的角逐上失利了,可是同样改变不了这种现实。至少这是一部在你看完了之后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电影。电影用第三人称的旁白描绘了肖申克监狱二三十年间所发生的所有事情,以瑞德的视角描绘了安迪的作为和因为他而得到救赎的肖申克监狱。

大量的旁白和第三人称的视角赋予了这部电影既主观而又客观的叙述角度;而不管任何一种叙述角度都好,只要运用得当其实并没有优劣之分的,可是在我的个人喜好来说,我相对比较喜欢这种叙述方式。因为很安静,一直很安静,不带半点狂躁的味道。讲述者在安静地诉说,而我在安静地倾听。这就是我所说的那种轻缓味道里最安静的味道。

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味道和这部电影的救赎主题是如此相得益彰的。所以,是不是也可以因此说,这部电影的这种叙述方式和主题是如此统一而给了这

部电影有了那种足以让人迷醉的光茫呢。至少说,这是一部把这种叙述方式运用得当并且成功的电影。

一部伟大而不朽的作品似乎只要在我们谈及某种东西的时候就能让我们立刻联想到这部作品。比如监狱、救赎、希望、努力……我们会想到这部电影。在很多人的定义里,这首先是一部嘲讽美国司法制度和狱政制度的电影。因为如果不是因为司法制度上的错判的话,安迪是不会进入肖申克监狱;而如果不是因为狱政制度上阴暗腐败的话,安迪也不会成为诺顿的洗黑钱机器也不会有了后面的整个故事。然而在我的定义里,这部电影首先定义上应该是一部有关人性黑暗以及救赎的电影,如果把它定义在司法制度和狱政制度上的讽世之作的话反正局限了这部电影本身的那种更深一层的意义而让这部电影显得肤浅了。

在我看来,不论是司法制度上的漏洞或者是狱政制度上的阴暗腐败,其根本依旧还是人性上的阴暗和贪婪。如果说,安迪的错判入狱还仅仅只是因为司法制度上的错判,那么后来安迪得到了一个推翻错误回归到自由社会的机会,可是这个机会却威胁到了典狱长诺顿的安全和洗黑钱系统的整体流程的话,那么,这个机会被诺顿的彻底扼杀就完整地体现了这种人性上的黑暗。

人性是所有一切社会规则和法规的根本。不管多健全的制度最终依旧只能靠人去操作运转,而如果操持着整个制度的人本身依旧带着贪婪的欲望去观摩这一切的时候,他们总能找到可乘之机或者错漏之处。

安迪的入狱也许还能说是司法制度上的的漏洞以及客观证据的指证。可是他的出逃却只能是一种极其无奈的选择。因为除了这样的方式来完整他高洁的灵魂,他已经找不到其它的任何方式去完成本该就属于他的自由和梦想了。

可以说,所有左右这一切的仅仅只是诺顿的一念之善或者一念之恶罢了。当一个人身陷于冤狱而诉求无门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所面对的是一种怎么样的绝望。黑暗也许并不是最可怕的,而真正可怕的是这种绝望带来的对于人生一眼所看到的没有光亮的前路。我也不知道在瑞德平静的语调里所讲的安迪呆在他狭小的牢房里沉默不语的第一个夜晚里他是如何度过的,他的思索中的那些又会是什么。他即将开始的是一种永远也没有光亮的生活,他即将在这个黑暗的夜里开始他漫长而没有前路的人生。

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从此将他笼罩并且永远将他紧紧地包裹住了。希望和梦想从现在起都将离他而去了。他只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爱意和情感的内敛男人,所以他永远失去了不知道如何向她表达情感的妻子,所以他在妻子出轨之后将她赶出了家门并且死在了情人家的床上。对他来说,这一切构建成了他心安理得地生活在牢狱里的心理基础,他在赎罪,对他来说他并没有杀害妻子可是他的行为间接或者直接地导致了妻子的死亡。

沉重的负罪感和胶着的漆黑沉沉地包裹着他。不再有希望和光明。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多沉重的黑暗,也许,我们就能明白光明和希望带给我们的快乐。

也许正如瑞德所说,希望是个可怕的东西;尤其对他们来说。他们不是死囚,所以他们必须抛弃任何希望地活着。一次或者多次的终身监禁让他们永远也

只能生活在这四面高墙之内了。从一开始对高墙的恐惧到逐渐的适应,以及最后形成了对高墙的依赖,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逐渐摒弃希望的过程。

没有希望,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在这里面活着,一直到死去。所以托马斯会在离开监狱获得他50年牢狱生活之后的第一个假释带给他的那种有限自由感觉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惊惶,然后自杀身亡。他说,他没有办法适应这个自由的社会,他小时候只看过一次汽车,而现在到处都是汽车。自由给了他的是希望,这一点是无须置疑的,然而却正是这样的希望带给他的却仅仅只是担忧和惶恐不安的生活。每次在半夜里做着恶梦醒来却还必须是想一想之后才能明白自己身在何处。这样的生活也许反而不如他在监狱里来得自由和安心。

在托马斯的心里其实一早已经忘却了自由的感觉。所谓希望,对他来说已经一早已经彻底死去了。虚妄地承诺给他一个自由的希望,他反而不知所以了。相比之下,安迪体现了另外的一种心态。“要么忙着生存;要么忙着死去”;一句话道明了安迪对生存的渴望和那些从不曾熄灭过的对希望的热诚祈盼。电影用一种晦涩的表达故意让我们以为安迪会在得到希望以及失去希望之后自杀,这种表达方式非常巧妙地用了瑞德的角度,而因为瑞德正是这样以为的,所以我们也就跟着如此以为了。

瑞德以为将要用600年才能掘通的希望之路,安迪仅用了20年不到的时间就挖通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他从不曾熄灭过的强烈渴望。没有尽头的牢狱生活太过无聊,总得找点什么事来消磨时间。托马斯和瑞德等人选择了听之任之的绝望,而安迪则选择了希望和自由。

冤狱的错判赋予了他出逃的正义之名,他的希望并不是越狱逃避自己应有的罪责;相反他仅仅只是为了争取属于他的自由和梦想。他曾经以为可以用一种更光明正大的方式得到他的自由光明磊落地走出肖申克的四壁高墙,而且因为这样的希望而变得疯狂躁动,而当这种渴望被诺顿彻底地枪杀了之后,他唯一的选择似乎只有这种极端的方式了。

可以说,安迪的成功出逃成了整个肖申克的救赎。从他的第一次为了所有参加户外劳动的狱友们争取一瓶冰冻的啤酒,从他利用自己的特长获得了狱警的信任之后用监狱的广播室给所有的人们播放意大利音乐,从他每周一封信去为整个监狱争取几本图书馆退化的旧书,从他把一间破烂的小房间改造成一个硕大的图书馆,从他开始帮助一些刑期较短的囚犯们学习并获得学历以便他们出狱后的改造……所有的这一切都带给他们一种救赎的感知。

而这一切,归属于希望。因为安迪对未来抱着不灭的希望,于是他开始散播希望,开始救赎大众。每一个在肖申克里的人都是清白的,因为他们都被律师骗了。这样的自欺欺人的思想带给他们一种圣洁的光芒。就算他们真的是罪有应得,可是这个世界是否还应该给他们一点希望呢。救赎的寓意在于,安迪的存在净化了他们的灵魂和思想。

这部电影曾经被定义为现代版本的《基督山伯爵》;然而在我看来,大仲马也许并不比史蒂芬·金或弗兰克·达拉邦特伟大多少。毕竟《基督山伯爵》仅仅只是一个稍显复杂的复仇故事,而《肖申克的救赎》更多的是在于救赎。

我不知道多少人能在蒙受了不白之冤并被判两次终身监禁之后还能如安迪那样平静,那样思索并且那样有所作为。至少我们总会愤愤不平,总会想着如何去复仇,如何向那些让我们身陷囹圄的人们讨回公道。在安迪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宽恕的光,一种包容和逆来顺受。宽恕吧;千丝万缕,都宽恕了吧。

把希望隐藏在心里深处,在赎去自己心灵的罪责时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与其把时间花在如何消磨光阴上,不如把这些时间都运用到自己应该去做的最本份的事情上。救赎,仅仅只会为了那些已经准备好了的灵魂。

瑞德也许是整个肖申克监狱里获益最大的一个。因为安迪在通往一条自我救赎的路上,带着瑞德一起通往了他最美的那个梦境。电影最后的那个拥抱给了我莫大的安慰,至少,在救赎了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提被实现了的希望和自由。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只赖于一个人自我的选择和努力。

第五篇:《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希望不灭,路永在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但凡有人推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永远不会缺席,但我一直没看这部电影。直到最近心理学老师花了三节课给我们播放这部电影,我才真正认识了这部电影。

整部电影看下来,感觉镜头的转换挺自然。以瑞德为视角娓娓道来整个故事,让电影的结构不落俗套,并显得更有味道。演员们的演技也是一流,安迪的扮演者蒂姆将安迪诠释得很好。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安迪坐在屋檐上看着狱友喝啤酒以及翘着二郎腿坐在典狱长办公室里放音乐的神态,特别是脸上的笑容,幸福又享受。而恰到好处的音乐更是为电影增色不少。电影一开始就有两个场景,一是安迪接受审讯,然后穿插着安迪欲要行凶的镜头。两个场景的音乐都不相同,审讯时的背景乐是Shawshank Redemption,曲风紧张压抑,营造出令人不安、阴郁的氛围,加深观众对安迪此时内心的慌乱与无助的感受。挣扎着犯罪时的背景音乐是1940年代著名组合the Ink Spot的歌曲If I Didn'T Care,歌曲的年代符合故事背景,而歌词更是契合安迪的心境,不安的愧疚的恐惧的种种情绪。

但是在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设置上,我个人觉得不满意。鲨堡监狱里囚着的犯人大多曾经都应是些穷凶恶极之徒,但是电影展示出来的犯人更多的是本性不坏、讲道义看重友谊的人,而像包格斯“三姐妹”那样的坏人反倒成了少数。另外,时间的变化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瑞德四十年、安迪二十年的监狱生活感觉不够明显,时间的概念明显被弱化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让人觉得不过一眨眼而已,除了海报上明星的变化,其余的变化都不大。但时间却又是把故事推向高潮的一个因素。例如安迪花了十几年时间用鹦鹉锤开凿通道、写信给州议会建图书馆、老布在鲨堡监狱中几乎渡过一生获释之后见到狱外截然不同了的世界等情节,这些情节因为时间跨度太大了而电影的表现不够会让人觉得突兀和过渡不自然。

看完整部电影后,不少人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电影的名字是肖申克的救赎?而不是安迪的救赎?或者是肖申克监狱?我的想法是,安迪对自己的救赎是成功了的,他从入狱初就清楚自己没有犯罪,但是他甘愿入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是间接害死妻子的杀手。入狱对他而言是对自己的惩罚。当他知道了妻子被杀害的真相的时候,他的心彻底被解放了,他终于可以摆脱心中的阴霾,而二十年的监狱生涯足以为他自己赎罪,所以他终于可以下定决心离开鲨堡监狱。而当他无法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离开的时候,他决心不再逗留,决意踏上自己开凿的通道离开。安迪得到了救赎,但是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并不指他一个,还有许多需要救赎但并没有得到救赎的人,影片为什么还起名为肖申克的救赎呢?也许是因为安迪在狱中努力为囚犯带来改变,请狱友喝啤酒、建监狱图书馆、放歌剧音乐给囚犯听、利用自己的知识让作恶多端的典狱长诺顿和卫队长海利罪有应得等情节。安迪没有让肖申克监狱里的每个囚犯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救赎,但是他改变了这个监狱。他制裁了两位道貌岸然的恶人。他为囚犯架起了通往光明的桥梁,如果囚犯们愿意改变愿意学习,这个世界终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路和光明的钥匙,在他们的手上。安迪就像一盏灯,指引着囚犯们。他用行动告诉了众人:知识、希望、坚持的力量。“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就在自己的心中,就在肖申克的监狱中。安迪救赎的,并不仅仅是他自己,而是肖申克监狱。而且他对自己的救赎,离不开肖申克的监狱。

我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它能引发人对自由、希望、体制化、善恶评判的思考。关于自由希望,已经有很多人发表过评论,我就说一些自己不同的想法吧。

电影故事发生地是在监狱,无疑是离观众比较远的题材。而《肖申克的救赎》燃起了我对监狱的思考。什么是监狱?囚着一群坏人,不让他们危害到整个社会,并让他们在监狱中为自己的恶性受罚。但是在肖申克监狱里,黑暗的事情并没有停止,反而是以各种形式进行着。并且作俑者不仅是犯人,还有典狱长和卫队长。监狱长和卫队长的杀人行径、“三姐妹”的奸污行径„„仿佛监狱只是一种为了维护社会安全而努力将伤害减到最低的笼子,用来囚着这样的一群坏人,但是没有人去关心牢狱里的世界,那是一群被抛弃了的人,那又是另一个黑暗的世界。曾经干坏事的人继续在这里拉帮结派继续他们的行径,只不过偶尔必须要屈服在警棍的威胁下。真正的坏人没有得到改变。他们继续钻着空子做坏事,不过对象被限制为监狱里的人。监狱里的人远离了社会,被社会遗忘,他们的权利被剥夺被蔑视。他们的性命可以被随意拿走,杀他们的人还用不着付出代价。例如第一天到监狱报到便被海利打死的胖子、被诺顿下令杀死的汤米、被海利狠揍一顿失去行走能力的包格斯„„监狱好像是与社会脱轨的一个地方,法律对此地无效,外世界的变换不会影响到这里。

最让我慨叹的便是布鲁克斯的死亡。监狱就是个笼子,囚禁着这群人,“杀”死他们的激情与勇气,让所有人屈服于警棍和规章。外面世界的变换与他们无关,他们是生活在一个与时代脱节的笼子中。到最后完全习惯这个牢笼再也无法离开它。40年的光阴,他们曾经的熟人已经离开和消失;而尚在的人谁又愿意和呆过40年牢狱的人在一起?谁又还记得他们?他们脱离了牢狱,却又陷入了另一个牢狱中,这里没有他们的朋友,没有熟悉的一切,没有需要他们的人,自由仿佛成了另一种框架束缚着他们、折磨着他们。他们活得可有可无,活得无足轻重,他们活得恐惧活得惶恐。刚入狱的那些年曾经多么怀念渴望离开的日子,当这一天终于实现,却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哪怕自己想要努力融入其中,但是年迈的躯体做不到。一切一切都已经蹉跎在牢狱之中。假释有什么用?这时候的假释仿佛是另一种刑罚,让人愈加无望与痛苦。最后终于无法忍受,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其实我对老布的感觉更为深刻。一个一无所有的老人,他的死亡,不也是一种反抗?抗议着社会对他的漠视„„

另外就是这部戏处处充满着讽刺。一开头便是如此。神圣的法律、正义的法官律师没有制裁到真正的罪犯却把无辜的人拉进了监狱;监狱的狱警和典狱长在外人看来似乎刚正公正,但暗地里却为了自己的私欲杀了许多人。杀人如此轻易甚至不需要接受制裁可以逍遥法外。而曾经的大银行家安迪在入狱前为人正直不做歪事,但入狱后却帮着典狱长洗钱敛财。看似解放的假释却没有给囚犯带来解脱,而是加速了他们的死亡和崩溃,例如老布。

影片最后是安迪和瑞德在太平洋的边缘上相遇,那片深蓝的大海和安迪手下蓝色的油漆是希望的颜色。他们的拥抱和会心的微笑是观众最大的慰藉。非常美好的结局,恶人收到了惩罚,好人和无罪之人得到解放开始新的生活。正如影片所说:“Hope is a good thing, and maybe the best thing of all.”

下载一个被阉割者的救赎影评(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个被阉割者的救赎影评(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影评-肖克申的救赎

    最喜欢的电影之肖克申的救赎 剧情介绍:1946年,年青的银行家安迪(蒂姆•罗宾斯 Tim Robbins 饰)被冤枉杀了他的妻子和其情人,这意味着他要在肖申克的监狱渡过余生。 银行家出身的......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2010~2011上半学年《影视鉴赏》期末考查论文灵魂的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系别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班级 :08通信工程 1班姓名 :冯 阳学号 :200802050025指导老师灵......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真正不灭的希望在哪里。也许,仅仅只是在我们自己心里的那一念之善罢了。 当我们心存着仁慈,以平常之心去对待所有对我们公平或者不公平的事情。 不管我们遇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一部揭露美国司法黑幕的巨片,一幅用友谊和希望描绘的生命画卷,寓含人生哲理的喻世之作。片中没有华丽的布景,绚丽的特技和耀眼的明星,却......

    肖申克的救赎_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奥斯卡经典之作《肖申克的救赎》主要描述的是一群在肖申克监狱中的服刑人员,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上的变化,从中感受到的是多样的人生,完成了肖申克监狱内的......

    肖申克的救赎_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影片鉴赏记得一位习惯黑衣寸头的中国著名导演曾经说过:“一部好电影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美女。”然而很多堪称经典的电影却不尽如此。雄性荷尔蒙的碰撞照样可以引......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姓名 黄潇班级 环艺一班学号 20111107128《肖申克的救赎》影评“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这句台词是在这部......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卢老师: 您好! 我是市场营销班的邱文俊,这是我在看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后写的影评,请您批阅。学生: 邱文俊学号:0710011252012/3/10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看《肖申克的救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