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三问于民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告
中共**乡委员会关于**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
县委:
根据县委办发[2008]202号文件精神,**乡党委高度重视“三问”活动,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促增长,集中突破上水平,改善民生保稳定”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谋划2009年工作思路,采取召开座谈会议、发放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群众等
方式,深入开展了“三问”活动,由领导干部带队,进村入户到企业,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积极谏言献策,广泛征求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针对群众当前所想所盼,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交乡党委集中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为推动当前工作,进一步优化明年工作思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全面完成了“三问”活动的工作任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新载体,全面动员,激发干部职工群众参与全乡重大决策的积极性
全县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县乡村三级干部培训班结束后,乡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乡机关干部大会,传达了会议精神,对认真贯彻落实樊书记讲话精神和深入开展“三问”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为了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乡党委、政府就“三问”活动提出了“三不、四查、四提高”的总体要求。“三不”就是问政于民不能走过场,问需于民不能躲避矛盾,问计于民不能忽视群众智慧;“四查”就是查工作思路的错于否,查群众生活的困难程度,查矛盾纠纷的产生规律,查干部作风的虚与实;“四提高”就是提高工作思路的科学性,提高稳定工作的长期性,提高群众救助的针对性,提高干群关系的协调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调研活动。一是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精神及“三问”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指导思想,指导全体干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并结合实际,深入分析乡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体干部开展“三问”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组织召开了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学习宣传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县乡村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开展“三问”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主要内容,全面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三问”活动当中来,鼓励群众建言献策,共谋发展。三是结合乡情实际,按照活动要求,围绕2009年发展思路,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切实做到了四个深刻理解,深刻理解全乡“退二进一,退二进三”转型发展战略,深刻理解全乡“以强带弱,以企带村,东西互动”工作机制,深刻理解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干部能力新标准,深刻理解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服务经济、环境经济、知识经济”的新的发展理念。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统一了全乡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三问”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合理安排,深入调研,深入开展“三问”活动
按照活动要求,结合全乡实际,乡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抽调工作人员,组建了由包村领导为组长,全体包村干部为队员的2个调研工作小组,按照乡“三不、四查、四提高”的要求,进村入户,深入企业,认真开展了“三问”活动。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村各企业在中心位置刷写标语20条,办墙报9期,并利用村级电教设备、广播喇叭等媒体,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使活动精神在全乡宣传覆盖面达到了100%。二是发扬民主,纳言谏策。组织召开了由村社干部,农民群众代表,县、乡人民代表,退离岗位老干部,老党员和企业职工代表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参会代表覆盖面达到30%以上。围绕工作思路、群众生产生活、乡村干部工作作风等三个方面,听取了不同阶层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了关于塌陷安置、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等6个类别10条建设性意见、建议,极大地丰富了全乡科学发展思路。三是深入群众,倾听民生。调研组深入村(企业)、社(班组)、农户(工人),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面对面地与农民、职工交心谈心,共谋发展,并结合宣传富民政策、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鼓励农民积极踊跃发言,集中民智,集思广益,发放问卷调查表258份,收集到13条意见、建议,为乡党委、政府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三、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全面优化2009年工作思路
调研工作结束之后,各调研组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解决办法,并提交乡党委集中研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召开班子会议,通过认真研究讨论,制定出得力的措施、办法,并将其纳入2009年工作计划,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提出的“抢抓机遇促增长,集中突破上水平,改善民生保稳定”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富民强乡为目的,壮大“煤炭、商贸、核桃、劳务”四大产
第二篇:乡镇三问于民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告
乡镇三问于民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三问于民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告2010-06-27 23:01:36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三问于民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告乡镇三问于民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报告(2)中共**乡委员会关于**乡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 县委:
根据县委办发[2008]202号文件精神,**乡党委高度重视“三问”活动,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抢抓机遇促增长,集中突破上水平,改善民生保稳定”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谋划2009年工作思路,采取召开座谈会议、发放问卷调查、上门走访群众等方式,深入开展了“三问”活
动,由领导干部带队,进村入户到企业,发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积极谏言献策,广泛征求村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针对群众当前所想所盼,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提交乡党委集中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为推动当前工作,进一步优化明年工作思路奠定良好的基础,全面完成了“三问”活动的工作任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创新载体,全面动员,激发干部职工群众参与全乡重大决策的积极性
全县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县乡村三级干部培训班结束后,乡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乡机关干部大会,传达了会议精神,对认真贯彻落实樊书记讲话精神和深入开展“三问”活动进行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为了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乡党委、政府就“三问”活动提出了“三不、四查、四提高”的总体要求。“三不”就是问政于民不能走过场,问需于民不能躲避矛盾,问计于民不能
忽视群众智慧;“四查”就是查工作思路的错于否,查群众生活的困难程度,查矛盾纠纷的产生规律,查干部作风的虚与实;“四提高”就是提高工作思路的科学性,提高稳定工作的长期性,提高群众救助的针对性,提高干群关系的协调性,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调研活动。一是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精神及“三问”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指导思想,指导全体干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并结合实际,深入分析乡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全体干部开展“三问”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组织召开了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学习宣传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县乡村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开展“三问”活动的重要意义及主要内容,全面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三问”活动当中来,鼓励群众建言献策,共谋发展。三是结合乡情实际,按照活动要求,围绕2009年发展思路,开展了热
烈的讨论,切实做到了四个深刻理解,深刻理解全乡“退二进一,退二进三”转型发展战略,深刻理解全乡“以强带弱,以企带村,东西互动”工作机制,深刻理解能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干部能力新标准,深刻理解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服务经济、环境经济、知识经济”的新的发展理念。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统一了全乡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增强了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三问”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合理安排,深入调研,深入开展“三问”活动
按照活动要求,结合全乡实际,乡党委、政府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抽调工作人员,组建了由包村领导为组长,全体包村干部为队员的2个调研工作小组,按照乡“三不、四查、四提高”的要求,进村入户,深入企业,认真开展了“三问”活动。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村各企业在中心位置刷写标语20条,办墙
报9期,并利用村级电教设备、广播喇叭等媒体,对活动内容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使活动精神在全乡宣传覆盖面达到了100%。二是发扬民主,纳言谏策。组织召开了由村社干部,农民群众代表,县、乡人民代表,退离岗位老干部,老党员和企业职工代表等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参会代表覆盖面达到30%以上。围绕工作思路、群众生产生活、乡村干部工作作风等三个方面,听取了不同阶层的意见和建议,收集了关于塌陷安置、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等6个类别10条建设性意见、建议,极大地丰富了全乡科学发展思路。三是深入群众,倾听民生。调研组深入村(企业)、社(班组)、农户(工人),围绕三个方面的内容,面对面地与农民、职工交心谈心,共谋发展,并结合宣传富民政策、科学技术、法律法规,宣讲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鼓励农民积极踊跃发言,集中民智,集思广益,发放问卷调查表
258份,收集到13条意见、建议,为乡党委、政府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三、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全面优化2009年工作思路
调研工作结束之后,各调研组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和解决办法,并提交乡党委集中研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召开班子会议,通过认真研究讨论,制定出得力的措施、办法,并将其纳入2009年工作计划,基本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县委提出的“抢抓机遇促增长,集中突破上水平,改善民生保稳定”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富民强乡为目的,壮大“煤炭、商贸、核桃、劳务”四大产
第三篇:三问于民心得体会
三问于民心得体会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是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对人民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公仆意识、忧患意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说群众想说的话,做群众想做的事,向群众问计,关心群众疾苦,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与群众融为一体。
要做到“三问于民”,就得有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工作模式。不论是来自何方的意见,不论顺耳或逆耳,都得坐得住,听得进。要做到“三问于民”,就得及时整合采纳社会各阶层建议的有效途径,与群众多接触,多交流,利用一切有效快捷的渠道,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不回避,不含糊其辞,允许争论,在争论中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从而作出符合多数人意愿的正确决策。
“三问于民”,就是听民愿,汇民智,帮民富。我们搞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只有让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都能够随着发展得到提升,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得到保障,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感。由此凝聚人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更为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经济的发展。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工作成效应该给予肯定。但不可否认,还有许多不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极少数单位干部职工作风松懈,长期的岗位优势,养成了“让人求、被人敬、受人宠”的劣习;一些职能部门办事烦琐,环节多,效率不高;部分干部政治上缺乏敏锐感,对上级方针政策的学习、把握和理解存在一定差距,工作思路不明,工作重点不清楚;少数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的情况仍然存在。
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思路与主要预期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围绕“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和“四三二”工作重心,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以扩大开放为先导,抓住关键和重点环节,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着力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全民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发展环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力求经济发展有新突破、发展环境有新改善、发展活力有新增强、社会和谐有新进步、执政能力有新提高。
号角已吹响,这需要我们广大干部在工作中做到“三问于民”,坚持把加快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真抓实干上,鼓实劲不务虚功,求实效不图虚名,开拓进取不自满,脚踏实地不浮躁,埋头苦干不张扬,在狠抓落实中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
第四篇:乡镇问计于民活动总结
为了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实效,切实达到“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科学发展上水平”的总体要求,近日,xxxx镇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中,创新活动特色,抽调100名机关干部进村到组入农户,集中开展“问计于民”活动。
一是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以村为单位组织开好村支“两委”会和党员、村民代表会,广泛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的。在充分征求党员、代表建议的基础上,指导制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确保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传到位、学习资料送到位、学习笔记做到位。力争通过“百人问计”活动的开展,达到学习讨论要有心得、调研走访有总结、氛围营造有看的、规定动作检查的。
二是问三项教育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搞好全民法制教育。将教育活动与五五普法、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信访矛盾化解等有机结合,通过教育达到全民法制意识普遍增强、重大社会矛盾有效化解、民生问题有效解决、民众诉求渠道进一步畅通的目的;搞好党员党性教育。重点围绕强化宗旨意识组织好党员的党性教育,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讲宗旨比党性、讲学习比创新、讲正气比能力、讲奉献比服务、讲发展比实绩“五讲五比”活动,切实把讲党性变为每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搞好干部能力教育。重点围绕干部的学习能力、谋划能力、落实能力、带领能力、廉洁能力五种能力建设展开教育,以州、市各级关于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相关要求为准则,全面宣传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干部积极加强能力建设的自觉性。
三是问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实效。扎实搞好农业产业发展调查。对照全镇秋冬季农业产业发展计划表,逐村、逐组、逐户、逐田块查看计划落实情况,了解群众发展意愿,收集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锁定差距,倒排时间,限时定责予以落实;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计划调查摸底。以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调查了解各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积极主动收集群众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真实意愿,拟出详细清单(计划表),为党委、政府集中谋划、统筹解决制约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居住环境改善难)提供准确的现实依据。
四是问工作责任目标的完成。主要是对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平安建设等内容,按照年初签订的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目标责任状)搞好回头看,督促各村(居)委会、镇辖区各单位(部门)认真开展自评、自查、自纠,找出差距,制订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分项制定时间表,倒排时间节点,细化措施,明确责任人,确保后三个月各项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为全年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夯实基础。
第五篇:宣传文化工作“三问于民”意见建议
浅谈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东庄镇 刘金凤
近年来,我镇不断提高文明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创建内容,改进工作方法,保证了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深化,农村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全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快速发展,使全镇上下呈现出一派祥和文明、和谐繁荣的发展景象。
一、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镇农村文化建设总体上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待和衡量,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
1、农民群众素质偏低。全镇6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小学文化程度还占有一定的比例,大专、大学文化程度的比例还是较小。就农村来讲,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如何提高农民素质,这是农村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最大课题。
2、部分乡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当前农村事务多、矛盾多,农村干部的主要精力用于处理矛盾纠纷、发展经济上,部分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 要意义认识不够,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没有经济效益,是软任务,无关大局,存在着应付抓、被动抓的现象。
3、文化基础设施滞后。全镇建成的农家书屋比例还是比较小,建成的文化广场还不到一半,只有南故城等几个村还是比较齐全的村,有60%的村建成的文化活动场所没有达标。“无文化阵地,有阵地无器材,大部分器材十分陈旧”的状况还普遍存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4、文化产品供应不足。大部分农村受场地、经费、人才的限制,文化活动手段简单、形式陈旧、内容单一,群众参与率不高。每年相关部门都要组织送戏、送图书、送电影下乡,但覆盖率不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一些地方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对“留守”的老年人、妇女、儿童,如何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特别值得研究。
5、农村文化发展失衡。村与村之间,因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建设差异较大,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同样的发展趋势。总体上看,经济相对好的村,文化建设相对较好;经济发展稍弱的村,文化建设也处于相对的贫困状态。
二、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针对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我们剖析根源,查找问题,并认真整改。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清思路。
1、加强队伍建设。充分认识宣传思想文化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镇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力度。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出发,配齐配强精神文明建设队伍,通过举办培训班、骨干示范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农村文艺人才,发展一批小剧团、秧歌队等群众性文艺组织,鼓励引导他们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
2、加快阵地建设。文化阵地是农村科学、教育、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和依托,也是衡量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要抓好宣传舆论阵地。利用标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提高群众的精神文明素质。二要完善文化设施。鼓励各村建立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各种公益场所,形成以镇文化站为龙头、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并使其发挥重要作用。
3、建立一套体制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正常增长的保障机制,设立农村文化发展资金,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建立政策推动机制,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工程,解决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管理力度,建立农村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把文化投入、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农民受惠、队伍建设等具体指标,列入重点工作考核范 围,把农村文化建设列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的评价体系,激发社会各界的文化自觉意识。
4、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紧紧围绕生产发展,开拓致富门路,提高致富本领,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放到引导广大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上,通过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开展告别陋习系列宣传活动。特别要通过改水、改厕、改善生活环境的“三改”活动,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提高。不断改善农村的饮水、卫生、医疗条件。
总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紧迫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我们应把镇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课题,解决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构筑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带动全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全镇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为我镇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