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共5篇)

时间:2019-05-15 15:2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

第一篇: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

《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

“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他的书可以在很多商学院学生、大学教授、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甚至国家领导人的书架上找到;他的“竞争和战略”理论已经或者正在被全球大部分的国家和企业深入研究;他的学术成果被美国国内的经济会议以及众多世界性的经济学术论坛列为正式的、重要的讨论议题。正如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对他的评价:如果有人能把管理理论变为令人尊敬的学院派原则,这个人就是迈克尔·波特。

惠普公司前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Young认为:“波特教授对战略规划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他帮我们澄清了应如何为客户提供价值,以及我们的组织应如何在市场上创造并维持竞争优势。”没错,这些世界巨头的转型很大程度上都是哈佛商学院“镇校之宝”、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的功劳。

与国外业界人士对波特推崇至极不同,在中国,人们对于波特的质疑却越来越盛。不少人认为波特理论过于生硬和学术化,以至于没有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化。事实上,这种论调对于波特的理论是一种严重的误读。除了在商业管理上有着深刻的洞见,同样作为产业经济学大师的波特对于持续变革有着特别的偏好,如果把波特的理论放在持续变革的大背景下,或许会让中国的学人们有一些新的认识,而中国的企业家们也会有一些新的收获。

五力模型作为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二者的集大成者,波特决意融合二者的精华开创出一片新天地。由此而产生的就是他的代表性理论,也是目前竞争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五力模型”。波特认为,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企业在拟定企业竞争战略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他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企业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五力模型的假设前提是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因此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因为它能够决定产业的获利能力,会影响产品的价格、成本与必要的投资,也决定了产业结构。但值得一提的是,五力模型只是一个时间段的预测。要将“五力”清楚地分析出来,在某些产业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随着风险投资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资本的力量对于产品、竞争对手以及整个产业链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指望五力模型一次应用就可安枕无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柯达就是因为“掩耳盗铃”无视市场变化,而执著于自我判断而走向衰落的。波特也从来没有说过五力

模型可以“包治百病”,更不是“没有保质期”。在这种新背景下,对于市场变化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不但是五力模型继续发挥效用的基础,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

三大基本战略竞争战略的另一个中心问题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位置。竞争位置会决定企业的获利能力是高出还是低于产业的平均水平。即使在产业结构不佳、平均获利水平差的产业中,竞争位置较好的企业,仍能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成本优势和差异化都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擅长利用五种竞争力的结果。将这两种基本的竞争优势与企业相应的活动结合,就可导出可让企业获得较好竞争位置的三种基本战略: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及专一化战略。

在波特看来,竞争优势是所有战略的核心,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做出选择。三大基本战略让许多企业找到了依据。但在具体的应用中,要注意适可而止,当只剩下价格竞争一种途径时,就要适时的退出了。IBM把个人电脑业务卖给联想,飞利浦和西门子都在大幅度的裁减手机、数码和家电业务,也都是处于同样的目的。

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追求成长的同时,往往让自己的独特性变得越来越模糊,而成本和专一也都抛之脑后,从而最终损害到自身的竞争优势。事实上,这种情况往往很难避免,因为高速成长本身就意味着暂时的成功,而成功的企业又往往难以面对各种诱惑。这个时候,如果战略上决策失误,就会满盘皆输。价值链“价值链”这一概念最初由波特于1985年提出,他认为“价值链”是企业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有机整合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企业的产、供、销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各环节既相互关联,又各自具有处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波特将企业价值活动分为5种主要活动(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营销和销售、服务)和4种辅助性活动(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波特认为运用价值链进行战略规划和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以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价值链就是一套分析优势来源的基本工具。它可将企业的各种活动以价值传递的方式分解开来,藉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特性,以及现有与潜在的差异化来源。企业的各种活动既是独立的,也是互相链接的。公司的价值链,进一步可与上游的供应商与下游买主的价值链相连,构成一个产业的价值链。但许多中国企业在实际运用中却往往只注重能产生效益的点,而忽视辅助性活动。价值链是一条链,而非几个点。在企业实际战略运营中,不仅仅要关注某几个点,而要关注整个链条的完整性与组织效率,建立起自己的经营模式,这样才能真正获得竞争优势。目前比较成功的价值链模式并不多,一种是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平台模式,用平台去集结资源,进而产生收益,另一种是联想和HP的渠道模式,把自己的产品放到渠道里去销售,和渠道分享收益。

每个企业都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之中,任何公司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其他厂商发生联系,企业联盟几乎是企业逃不脱的宿命。企业联盟有两种重要的形式:一

种就是企业收购其他企业或者被收购;另一种是通过颁发许可证、合资及签订协议等方式联合其他企业的力量。

作为一代宗师,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无疑是划时代的。但对于企业家来说,优秀的战略如果不经过思考,不能融会贯通地去应用,只会适得其反。一定程度上,优秀的理论自身在经受实践检验的同时,也在检验着实践者的智慧和能力。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人力0711 胡慧慧

050231136

第二篇:竞争战略读后感

会计1003班林熙宇2101100317

读《竞争战略》有感

最近,我读了《竞争战略》这本书,是迈克尔·波特的著作,以对产业和竞争者进行分析的综合性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开篇,进而逐个剖析了零散型产业、新兴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全球性产业中的竞争战略。书的最后部分介绍了企业面对重大战略决策时所需的分析技巧:纵向整合、业务能力扩展、放弃通讯进入新业务领域等,有助于经理们对竞争者的突然行动、自身产业的新闯入者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化做出预测并做好准备。

这本书演绎了公司管理层最关心的主要问题,全面展示了理解商业和竞争者们的一系列分析技术,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作者给出了行业和竞争对手分析的技术和工具。

对于一个产业来讲,进入威胁的大小取决于呈现的进入壁垒加上准备进入者可能遇到的现存守成者的反击。如果壁垒高筑或新进入者认为严阵以待的守成者会坚决地报复,则这种威胁就会较小。在现代企业主要存在六种主要壁垒源:规模经济,产品歧异,资本需求,转换成本,获得分销渠道,政府政策。

对于资本需求这个主要的壁垒我们从施乐打印机公司中可以很好地明白,施乐公司选择出租复印机的方式而不是销售它们,使流动资金的需求大大增加,从而形成主要壁垒来防止其它公司对复印机业的进入。政府能够限制甚至封锁对某产业的进入,这就是政府政策。

一些业务领域中的政府政策具有直接的社会效益,虽然这个原因可能增加我们的成本,但是它在另一方面带来的无形或潜在收益是相当可观的。

书中列举了很多例子讲商业竞争的特征,在商业竞争中,决定竞争特征基本因素中的行业竞争战略,主要包括成本领先战略,标歧立异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我们熟悉的娃哈哈企业尽管在当前紧迫的国内外环境下仍能长盛不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坚持不懈地实行总成本领先战略。它自身所具有的严谨的企业精神,激励着企业上下的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勇于创新,以更少的成本创造更多的效益和价值。标歧立异战略所适用的目标是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通过这种战略形成在全产业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实现此战略有很多方式,比如:高新技术,外观新颖,不同的销售渠道,独特的客户服务,设计自己的品牌和形象等其他方面的独特性。就像苹果,它出厂的iphone,ipad之所以有现在这么大的成功就是不断追求创新,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产品新颖,技术先进,实用性好。第三个目标集聚战略,就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地区市场。这个战略的前提是,公司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内的竞争对手。

企业不能脱离发展搞竞争,也不能脱离竞争图发展。部队没有只打仗不训练的,也没有只训练不打仗的。企业也一样。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这是先进企业的成功之道。但是企业要发展也不是一

味地等待,坐等良机,所谓笨鸟先飞就是要先于别人做出努力,然后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发展的情势做出合理的产业预测,做到未雨绸缪。中国制表业虽然相比起来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却是惊人的,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钟表行业生产大国,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产品品种也呈现多样化和系列化,从过去的几十种,发展到目前的几百种,基本上满足了我国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基本上满足了我国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能有这么快速的发展,归功于这些企业依靠强大的研究和调查团队,对钟表行业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钟它的的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企事业单位深入细致地认知钟表产业的市场情况提供具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成果。

我认为对于现在的我们最先要学习的是波特缜密的思路,对于学术严谨的态度,创造性的思维和前瞻性的经济眼光,基于此受益匪浅。

第三篇:竞争战略分析

近来,“手机定位”这个关键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几天前,全球知名的SiRF公司宣称,“5年内大多数手机将装上全球定位芯片。在未来5年内,它将成为大多数手机一个必备的原件,除了那些非常低端的,只能用来语音通话的手机之外。”今年年初,中国移动决定在北京、天津、辽宁、湖北四个省市进行“手机地图”业务的试点运行。

现在在美国和亚洲等通讯市场,许多手机都正在配备GPS定位器,因为它们可以为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带来方便。除了手机产业需求不断增长之外,GPS也将被使用在汽车甚至消费电子产品中。整个市场的潜在需求非常巨大,在中国将存在更大的潜在市场。

如今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这也是导致竞争不断升级的原因。以中国手机市场为例,目前市场上总共有600多款产品,其中大部分型号的产品配置雷同、应用功能类似。只有出现新的杀手级应用,才能为整个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在短信、彩铃等业务趋于饱和的状态下,手机定位被视为无线增值新业务的重要突破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而且越来越不确定。这种移动性和不确定性给手机定位业务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手机定位被业界认为是移动增值业务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增长点。近几年来,手机定位在日本、韩国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手机定位业务也十分重视,相继推出了手机定位业务。

这套手机定位软件主要由GIS浏览器、引擎和电子地图三部分组成。现阶段,我国可选择的试用服务包括“我在哪里”、“城市搜索”、“行车探路”、“你在哪里”、“城市热点”、“特约商户”等。事实上,中国移动很早就对手机定位业务进行了探索。早在2001年5月,北京移动就基于移动梦网推出位置服务,随后各省陆续推出。

中国联通也早在2003年7月就推出了手机定位业务,用户在使用这项服务时,只要在手机上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就可以查到开车路线;如果用语音导航,还能得到实时提示,该项业务还能够实现5米到50米的连续、精确定位,并已经实现了全国漫游。为了能实现这一系列的功能,联通做了很多前期准备工作。从2003年开始,历时一年多针对定位模式的网络优化,对全国4万余个基站进行了测试、改造、优化和升级。目前,中国联通的网络已经能够全部满足手机导航的需求。

“国外手机定位已经发展成熟,尤其是韩、日在手机定位上有很多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借鉴,缩小差距、弥补不足,使我国手机定位快速发展。产业合作将是手机定位发展及市场共赢发展的最快途径。”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研究专家王成虞表示。在目前国内的移动位置服务大环境下,手机定位的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要想在短期内获得突破并不容易。

首先,我们应该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提高定位精度。其次,联合SP建立移动位置门户,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为推动位置服务业务的发展,韩国和日本的运营商建立了门户网站,吸引众多SP,推出丰富的位置服务内容。如NTTDoCoMo推出的基于i-Mode品牌的定位服务“iArea”,提供的内容包括WNI气象信息、iMapFan电子地图、美食家、ATIS交通信息、Zenrin携带式地图以及住宿信息6项服务;KDDI推出的定位业务已达100多种,如电子地图、餐馆指南、火车时刻表、城市指南、天气和紧急信息等。最后,应注重与终端的配合。日本KDDI很好地团结了终端制造商,甚至芯片制造商,为位置服务提供了丰富的终端选择。截至去年6月,在KDDI发售的所有手机中,就有高达70%的手机支持GPSOne移动定位技术,而且价格普遍在200美元以内。

总之,手机定位产业链由移动运营商、系统设备提供商、终端厂商、GIS开发商、应用提供商、中间件提供商等多个环节组成。而且,手机定位综合运用了移动通信、卫星导航、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综合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技术和应用,是多个产业、多项技术融合的产物。在移动定位产业合作中,运营商应当解决好各环节的利益分配问题,确保产业各方在合作中获得共赢。

策略:

无论全球还是中国,诺基亚仍是2007年手机市场最大的赢家。2007年,诺基亚在全球销售了4.37亿部手机,销售额为510亿欧元,利润率15.6%,市场份额从去年的约34%上升到40%。与竞争对手相比,2007年三星电子销售1.61亿部手机,销售额约221亿美元;摩托罗拉手机全年销量为1.59亿部,销售额为190亿美元,亏损3.88亿美元;索尼爱立信销售1亿部;LG电子销售0.8亿部。2007年,诺基亚在中国地区(含香港和台湾)手机销量达7070万部,年增长率为38.6%。2007年,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和出口总额超过120亿欧元,其中,销售额达64亿欧元(包括2007年4月1日成立的诺基亚西门子通信公司的收入和此前诺基亚网络业务集团的收入);出口额达62亿欧元,较2006年增长30%。诺基亚已连续4年居中国市场份额第一,中国成为诺基亚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销售额占诺基亚全球的13%,员工数占诺基亚全球的12%。

诺基亚的成功没有秘诀,只是能够“做好自己”。手机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众多手机厂商处于困境,老牌劲旅摩托罗拉业务亏损,而诺基亚却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常胜将军表面看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创新,像当年摩托的V3或者今天苹果的iphon只是始终如一地奉行“科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满足客户对于手机基本价值的诉求,扎扎实实做好产业链整合,做好研究、做好设计、做好产品、做好质量、做好供应链,做好渠道、做好品牌,这是诺基亚基业成功的根本,也是我们国内众多品牌手机要从诺基亚学习的精髓。中国手机企业困境在于其业务盈利能力降低,赢利空间大幅缩水。主要原因是产业链建设先天不足,忽视了手机的研发、设计、质量等核心环节的建设,上游利润被芯片、手机设计、模具等企业控制,下游的利润被渠道商剥夺。做低端,亏损;做高端,卖不出去;做大众化的,竞争又太激烈。当诺基亚高、中低手机档手机全线覆盖,当黑手机以更新快、价格低的产品充斥市场时,中国的品牌手机企业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盈利能力,不是一朝一息的事情,诺基亚在中国市场已经耕耘二十几年,而我们的企业呢?大多不超过十年,还因为各种短期利益的诱惑或者盲目的多元化,错过了做强产业的黄金期。

诺基亚在手机产业链上控制整机和关键核心环节。诺基亚自己做研发、芯片研究、设计、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与品牌;诺基亚不自己做操作系统软件,但控股;诺基亚与手机芯片厂商和其他零部件厂商是供应链合作关系,但控制基带芯片的核心环节;诺基亚外包制造环节给富士康、伟力创、比亚迪等企业。

诺基亚核心价值观始终如一。诺基亚的核心价值观,妇孺皆知,“科技以人为本”,二十几年没有变过。

诺基亚业务单元紧紧围绕专业化战略。诺基亚原有业务单元包括移动电话、多媒体、企业解决方案和网络设备。诺基亚的网络设备业务部门和西门子的通信部门合二为一组成新公司,总部设在芬兰。2008年,诺基亚将加快向互联网公

司转型的步伐。从一家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传统通信手机公司,向以增值和服务为主的全新互联网公司转型。为配合此次转型,诺基亚首先在公司组织架构上做了全面调整,将原有五大事业部——移动电话事业部、多媒体事业部、网络事业部、企业解决方案事业部、客户及市场运营部,调整为终端部、服务与软件部、市场运营部3个部门,其中主要体现互联网增值部分的服务与软件部门史无前例地被提升为一个独立部门,并和终端部门成为并行重要的位置。

诺基亚的设计追求精益求精。诺基亚总部拥有设计部门,负责从概念化到产品开发各方面的设计工作,设计部有来自很多领域的人才,包括工业设计、用户界面与交互作用设计、人机工程学、通讯设备设计、包装设计、颜色与用料设计、传感技术、消费者透视以及设计管理等。诺基亚全球有6个设计中心,负责进行5-10年产品的设计。诺基亚设计追求的是对品牌核心、恒久价值的诉求,不跟风,不落俗。诺基亚是始终把设计控制在自己手里,而我们国内很多企业既无研发也无设计。

诺基亚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客户品味追求。诺基亚有四个产品类别,一是关于时尚类的Live(“至尚”)产品;第二是Connect(“乐享”)产品,即关于快乐分享,强调产品的易用性,给你一揽子简单实用而又刚好够用的功能;第三个是Achieve(“智成”)产品,通过这个智能手机取得事业上的成功,让你的工作和生活更有效率。第四,多媒体事业部专注于一个叫Explore(“前锐”)的产品系列。

诺基亚的星网工业园模式打造手机产业生态体系。星网工业园已形成了目前全球最完整、最具规模的手机产业生态体系,诺基亚与星网工业园内合作伙伴一起在北京打造了集研发、销售、市场、服务、生产、物流和地区总部于一体,世界一流的通信产业基地。就近完成研发、设计、开模、采购零部件、产品组装。诺基亚芯片供应抓高端放中间。从手机通信芯片来说,需要基带芯片、射频发送芯片、射频接收芯片与电源管理芯片等,芯片的集成是趋势。诺基亚芬兰总部调整芯片发展战略,以前的模式是在手机通信芯片上多由诺基亚自行开发设计再交由德州仪器(TI)定制的模式,现在采取的是“在其芯片战略中引入授权许可和芯片来源多样化模式”,其主要精力放在通信芯片中最核心的基带IP部分研发与授权,并与4家芯片供应商合作,德州仪器(TI)仍是涵盖所有协议技术的供应商,博通(Broadcom)成为诺基亚EDGE技术的供应商,英飞凌被指定为GSM技术的供应商,意法半导体是诺基亚3G技术的供应商。

诺基亚控制手机操作系统开发。诺基亚的智能手机采用Symbian系统,Symbian是专门研发手机操作系统的一家独立的盈利性合资公司,诺基亚既是Symbian公司最大的股东,同时也是Symbian公司的用户。目前,Symbian操作系统在手机市场上的占有率已达7%。

诺基亚采取多元化渠道策略。诺基亚有全国分销商、省级直控分销商、全国和省级的直供商、运营商平台等多种渠道。对全国分销售策略是精简总代理的数量、改进对总代理商的管理,包括蜂星、中邮普泰、长远通信、神州数码、首信、爱施德等全国总代理;省级代理体系,有效地扩大在二、三级城市的分销渠道和铺货面,增强了渠道渗透能力;直供模式利用直营店的销售网点、规模、售后服务、大量客流等,来迅速增加诺基亚手机销售量,直供的零售商包括手机专卖连锁店如迪信通,家电连锁商场如苏宁、国美等; “省级直控分销”混合渠道模式,目标指向是当时仍未完全渗透的三线以下的城镇市场,“省级直控分销”渠道中,诺基亚全权负责和零售终端接触,省级分销商只提供物流和资金流平台;运

营平台也是诺基亚重要渠道。

诺基亚向互联网公司战略转型。2008年,诺基亚将加快向互联网公司转型的步伐。在此进程中,塑造全新的互联网公司文化和互联网公司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有助于整合全体员工的力量、加速公司愿景的实现。诺基亚收购了数字媒体发行商Loudeye、媒体共享站点gate5、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等,推出了一个名为Ovi互联网服务品牌,作为开启互联网的大门,它包括音乐商店、地图和N-Gage游戏,同时也是开启网络社区的大门,用户可由此从诺基亚手机或个人电脑直接接入互联网内容、社区和联系人。

未来手机市场的竞争可能发生在诺基亚、微软、谷歌、苹果这些厂商之间,但诺基亚一贯的竞争战略将使得诺基亚能够一直笑傲江湖!

第四篇:肯德基竞争战略

肯德基的差异化战略

作为西式快餐的肯德基,与中式快餐的较量当仁不让的是产品差异化,而与同时西式快餐并且是头号敌手的麦当劳所采用的竞争战略又是什么呢?从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是,产品上的差异是存在的,一个主打鸡肉,健康饮食;一个主打牛肉,营养丰富。但更大的差异化体现在战略本身。经过资料搜寻,他们所走的差异化路线其实是“水涨船高”式营销VS“量体裁衣”式营销的差别。肯德基提价在于追求销售业绩的增长与利润率。麦当劳的目的在于低价吸引消费者,赢得市场。在这里介绍一下肯德基的差异化战略

1、终端人员本地化、职业化;注重培训,志存高远

肯德基的飞速发展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目前,肯德基在全国共有员工50,000多名,餐厅及公司各职能管理人员5,500多名,从在中国的第一家餐厅起到现在的850多家餐厅,肯德基一直做到了员工100%的本地化。在近16年的发展里程中,肯德基不断投入资金人力进行多方面各层次的培训。从餐厅服务员, 餐厅经理到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公司都按照其工作的性质要求安排科学严格的培训计划。这些培训不仅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同时还丰富和完善员工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发展。许多有志青年在肯德基成长, 成为企业出色的管理人才。

为使肯德基的管理层员工达到专业的快餐经营管理水准,肯德基还特别建有适用于餐厅管理的专业训练基地——教育发展中心。自中心建立以来,每年为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多名餐厅管理人员提供上千次的培训课程。

2、本土化管理,知己知彼

一家国际讯息公司近日在中国大陆所做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最喜爱的十大外国名牌中,肯德基家乡鸡高居榜首,而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仅屈居第四、五位。调查显示,愈是接近中国文化的外国品牌,如果在市场策略方面适当地推行本地化,则愈有可能在大陆消费市场扎根。《联合早报》报道,AC尼尔森公司最近公布,根据他们在30个中国城市发出共1万6677份问卷调查所得,肯德基是中国人最喜爱的外国商品牌子,最大原因是中国人本身就喜欢吃

鸡,而肯德基的主打产品就是炸鸡。相比麦当劳的汉堡包,鸡肉自然较易为中国人接受。去年,肯德基耗资760万元人民币(约152万新元),把位于北京前门的全球最大的分店重新装修,将北京四合院、长城作为壁画的主要基调,再将泥人张、风筝、皮影等传统民间技艺来点缀各餐区。

此外,肯德基位于不同城市的分店都会因应各地社区的需要,举办不同类型的公益活动。例如,开办英文教学班及设有大学奖学金;举办残障儿童奖学金等,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形象。报道指出,肯德基对中国的本土文化如此了解,是因为整个中国业务部清一色都是华人,当中决策部门更大部分是留学海外的中、港、台学生。

3、渠道通路管理:“从零开始特许加盟”到“非零开始特许加盟”

如世界上其他著名品牌的连锁业一样,肯德基以“ 特许经营 ”作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在全世界拓展业务,至今已超过了20年。在中国,肯德基于1993年在西安授权了第一家特许经营的公司,2000年8月,中国地区第一家“不用从零开始经营”的肯德基特许经营加盟店正式在常州溧阳市授权转交,至今,已有11家“不从零开始经营”的肯德基餐厅被授权加盟。目前肯德基在中国95% 的餐厅都是餐厅直营的,只有5%的加盟餐厅。必胜客在中国也设有100多家餐厅,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餐厅是由特许加盟者来管理的。加盟商在加盟肯德基的同时,他们也同时开始了与肯德基平等互利、同舟共济的合作。为了促进肯德基在中国稳步发展,让更多城市的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够品尝到与世界任何一家肯德基餐厅一样的肯德基美食,肯德基于1993年就在中国开始了加盟业务,1998年年底肯德基再次在中国市场寻找加盟伙伴,并公开宣布了特许经营的加盟申请条件。

在最近的两年中,肯德基计划对加盟申请者开放中国境内非农业人口大于15万小于40万,年人均消费高于人民币6000千元的城市(有肯德基合资企业的城市除外),即经过肯德基公司对加盟申请者从融资实力,到经营管理等各方面非常严格的审核,加盟者可以买下肯德基一家或几家包括餐厅经营场所、所有配套的设备、设施和经验丰富的餐厅管理人员在内、正在营运并赢利的肯德基餐厅,一家不用“从零开始”经营肯德基餐厅。

4、利基市场定位准确,公益促销目的明确

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分子,肯德基以“回报社会”的企业宗旨来积极关心需要帮助的人们,尤其是近年来当肯德基自身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中国的公益事业,尤其是中国儿童的教育事业的投入已成为肯德基“回报社会”的一个核心内容。

据统计,十多年来肯德基直接和间接用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及社会公益方面的款项已达6000多万元人民币,这些款项均用于帮助聋哑弱智儿童,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以及需要帮助的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

除了基本的竞争战略,还有特殊行业发展阶段战略。分为新兴行业、对峙状态的、分散状态的竞争战略。

根据定义,所谓新兴行业,是指技术不稳定,缺乏完善的社会协作体系,缺乏统一的产业标准,对资本的需要较大,规模冲动,战略不稳定的行业阶段。

而对峙状态的定义是,由市场规模较大,产业技术成熟,退出障碍较大而引起的。最后分散状态的特征是进入障碍较低、缺乏规模经济或经验曲线作用,交通运输成本较高,较高的储存成本或较大的销售波动,企业不具备与客户或供应商相抗衡的规模,市场需求的差别较大,较高的退出障碍,新产业,政府对规模的限制。

经过三种特殊行业发展阶段的定义,相信都可以知道,肯德基所处的快餐行业以及其自身并不在这三个之内,因此不作分析。

所以说,肯德基的竞争战略主要是采用差异化战略与中式快餐抗衡,与强力对手抗衡。

第五篇:竞争战略读后感

1969年,波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大气与机械工程学位;1971年,波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商学院;1973年,波特荣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并入主哈佛商学院,成为哈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当年仅26岁,竞争战略读后感。最有名的一部作品《竞争战略》便出自这段时期,出版这部令其登上世界管理思想领域巅峰的作品时,麦克尔·波特年仅才33岁,这部作品也使得波特成为哈佛炙手可热的教授,他的理论更是商学院必修的课程。在学校,他为大企业新任经理人开大师班;出了校门,他的竞争理论影响了全球的跨国公司及世界各国的政府。

《竞争战略》一书以一组用以对产业和竞争者进行分析的综合性方法和技巧的介绍开篇,进而逐个剖析了零散型产业、新兴产业、成熟产业、衰退产业和全球性产业中的竞争战略。书的最后部分介绍了企业面对重大战略决策时所需的分析技巧:纵向整合、业务能力扩展、放弃通讯进入新业务领域等,有助于经理们对竞争者的突然行动、自身产业的新闯入者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化做出预测并做好准备。

波特竞争战略的基础是产业分析,他认为行业的竞争情况由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决定: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方的议价能力和产业内对手的竞争强度。要对抗这些竞争力量,企业就要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实行低成本或者产品差异化的策略,二者必居其一。这套理论的逻辑性比较强,在实践中也被证明是有效的,尤其是运用在比较传统的行业时,读后感《竞争战略读后感》。比如,鼎盛时期的长虹的竞争优势就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基础上。

与上面的五力模型相比,波特更具影响的贡献是在本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

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

1、总成本领先战略;

2、差异化战略;

3、专一化战略。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一些产业中,这意味着企业可取得较高的收益;而在另外一些产业中,一种战略的成功可能只是企业在绝对意义上能获取些微收益的必要条件。有时企业追逐的基本目标可能不止一个,但波特认为这种情况实现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要贯彻任何一种战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并且要有一个支持这一战略的组织安排。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不只一个,则这些方面的资源将被分散。

但是,随着技术的变革和各行业竞争情况的变化,主要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增加,波特的竞争战略也表现出一定的不足。在逻辑上,当我们在一个更加宽阔的视野内考察时,可以发现,波特理论的中心是“产品”——顾客是因为低价格,或是某种独特之处,才选择这种产品的。在实践上,仔细观察当今成功企业的战略,就能够发现有些是波特理论所不能解释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软公司。微软可以说是当今最伟大的公司之一。但是微软的成功并不是源于“最佳产品”,不是因为它便宜,更不是因为它独具特色。实际上,从MS-DOS到WINDOWS,微软的大多数产品都不是最好的,至今还有不少人宣称,苹果公司的产品是最有个性的。尽管如此,微软还是牢牢的占据了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它的竞争优势既不是因为低成本,也不是产品差异化,而是源于整个系统的支持,我们可以称之为“系统锁定”。

另外还有一类公司,它们在每个具体产品的市场份额都不是最大的,成本不是最低的,产品也不是最有特色的。但是,这些产品可以很好的集成在一起,给目标顾客提供最完备的解决方案。结果这些企业同样取得了成功。这种战略选择的重点在于顾客,可以叫做“顾客解决方案”战略。

因为波特的理论分析是基于已经比较成熟的行业进行的,所以,在技术、产品,客户、企业竞争合作关系变化越来越快的经济环境中,像上面所说的例子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和使用波特的竞争理论,不能有“唯大师论”的想法。

下载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竞争战略的读书笔记(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竞争战略读后感 (共五则范文)

    企业生产的产品,从表面上看,是具有一定外观形状的物质品,但抽象地作一下分析,它们是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或功能,竞争战略读后感。产品的使用价值或功能相同,能够满足的消费......

    战略管理读书笔记(共5篇)

    大象之樊笼—— 寻求战略管理的箴言 ---明茨伯格《战略历程》读书笔记 摘要:明茨伯格把战略管理分为了十大流派,这十大流派的观点都有自己的合理之处,但是也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它......

    电信竞争战略选择

    4.2.1竞争优势来源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的放开,电信市场已逐步由静态竞争环境向动态竞争环境转变。从竞争优势来源看,在静态环境下: 1)企业优势主要靠业务高差异或低成本(规......

    《企业动态竞争战略》观后感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内外政治经济凸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面临当前金融危机、股市楼市变局,企业该如何应对?后奥运时代我们的机遇在哪里?管理者的成......

    富士康竞争战略分析

    富士康企业战略分析写作日期:2012-4-25 班级: 姓名:学号文章内容 一、富士康公司简介 1、 发展历史 2、 公司类型 二、富士康成长期内外部环境分析 1、 企业外部环境 2、 企业......

    竞争战略读后感范文

    读《竞争战略》有感 今年寒假,我拜读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首先我对竞争、对战略有了一定的认识。什么是竞争战略?竞争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又称为业务层次战略,它......

    论企业竞争战略

    论企业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又称为业务层次战略或者SBU战略,它是在企业总体战略的制约下,指导和管理具体战略经营单位的计划和行动。烽火猎聘专家认为企业竞争......

    《竞争战略》读后感 [推荐]

    哈佛《商业评论》取得卓越业绩是所有企业的首要目标,运营效益(operationaleffectiveness)和战略(strategy)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关键因素,但人们往往混淆了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