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中(5篇材料)

时间:2019-05-15 15:1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中》。

第一篇:如何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中

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思想作风建设

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深刻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鲜明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根本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入开展好这项教育活动,坚持用正确的执法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于造就一支 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法队伍,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感到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一定要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要抓住指导性强这个特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党在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借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以及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法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鲜明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为加强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先进的、科学的法治理念。可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做好政法工作的根本思想武器和行动的指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着眼于指导性强这一特点,切实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在学用结合、学有所为上下功夫,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是不是学懂了,能不能正确运用指导工作,是检验学习质量的一把尺子。领会精神、学懂弄通理论是正确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理论基础夯的不实,就会在关键时刻犹豫彷徨,左右摇摆,甚至产生种种消极埋怨情绪,也就难以正确的指导工作。只有养成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切实的而不是表面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而不是彼此脱离的学习风气,在实际上而不是口头上真正掌握了理论,才能始终站稳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法工作方向,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二是要把握理论性强这个特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概括精辟,论述透彻,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服务大局是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党的领导是政法干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等等。要把握好这些重大理论原则问题,必须重视理论灌输。如果我们不在深化理解理论上下功夫,就难以展开思路,难以解决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对理论理解不透,自己“昏昏”,就难以使人“昭昭”。因此,我们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切实把理论弄清,学到位,学到家,回到单位后,才能够把本单位的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好,引导好,才能把教育活动不断的搞深入,搞扎实。

三是要明白实践性强这个特点。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践性强,我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首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它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我们党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法治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实践已证明它是先进的、科学的理念。从实质上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我们政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次,把实践已经证明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为指导政法工作的思想武器,这标志着我们党在法治理论上的成熟,同时,它给我们也提供了实践的依据。第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只有运用这一理念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指导我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才能不断克服前进道路的种种困难,才能不断开创检察工作的新局面。要使这一理念更好地指导检察工作实践,我们就必须透彻理解好、全面正确地学习好这一思想武器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

下面,我就如何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中去,贯彻落实到检察机关思想作风建设中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要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在联系实际中树立好的学风。当前,检察机关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要求,任务是相当艰巨的。检察工作要让党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关键在抓好队伍,抓好队伍的关键在提高素质,提高素质的关键在持续不断地抓好学习。学习要有好的学风。学风好,学习就有成效,学风不好,学习就是一句空话。在学习问题上,我认为,一是要注重实践。实践是学习的第一问题。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只有盯着问题学,着眼发展学,联系实际学,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为。学习不仅要注重书本和教材上的知识,也要注重学习丰富的检察工作实践。向书本学习,不能死抠书本,满足于背词句、记概念,把书本上的东西看作是僵死、不变的教条;向实践学习,要在生动的检察工作实践中总结规律性的认识,多一些对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无论是在实践中学,还是在书本中学,都不能照搬照抄,简单套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一条,就是反对把理念口号化、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这是我们对待学习的根本态度,也是端正学风的基本要求。二是要融会贯通。学习要注重在深钻细研、用心消化、理解实质、掌握精髓上下功夫。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认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是我们改造世界的强大认识工具,是聪明学、智慧学。唯物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等等,说起来都清楚,讲起来都明白,用起来怎么样?我感到不能简单作结论。学习哲学的基本观点,关键是提高“用”的本领,“用”到好处的本领。用到好处,我们就能从形而上学和主观主义中解脱出来;用到好处,就能够提高我们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我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层次;用到好处,就能够促进我们进一步解决好领导作风和领导方法问题。三要言行一致。学习是为了“武装”自己,而不是为了“包装”自己,把学习停留在口头上、文章中、体会里,就是不落实在行动上,这与端正学风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列宁曾讲过一句名言,“一打宣言,不如一个实际行动”;中国有句话,“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可见关键还是看行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让学习进入思想,进入检察工作,指导实践,这才是时代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四是要持之以恒。改进学风要在增强学习的刻苦性、持久性和自觉性上下功夫。近年来,我们在创建学习型检察机关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静不下脑子、耐不住性子、坐不稳身子、心情浮躁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对待学习,没有一点“挤”劲和“钻”劲是不行的。学习是为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工作,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学习上来,自觉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想在首位,摆在首位,抓在首位,下真功,用实劲,使长劲,做到坚持不懈,通过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把学习作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把学习作为人生的最大乐趣,视学习为追求,视学习为动力,视学习为生命,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学习中完善自己,检察事业就一定会充满希望,检察队伍就一定能建设得更加坚强。

二、要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在努力改造中加强思想品格修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要抓的工作很多,但对我们检察队伍建设来说,最突出的是加强检察干警的思想品格修养,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等重大问题。当前,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自觉淡泊名利。名利人人都会想,欲望人人都会有,关键是如何对待,怎样处理。处理好了是动力,处理不好是包袱,搞不好会害了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不谋私利、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从业人员的基本准则。作为一名检察人员,要自觉以工作为重,以事业为重,以检察机关的建设和发展为重,多谋检察机关的名、检察机关的利,少想个人的名、个人的利。要为检察机关的发展去奋斗,不要为了个人的名和利去争斗。有了这样的心态,就能修身养性、处事坦然、无私无畏,就会在待遇面前不争、不跑、不要、不闹;就会多些集体主义、少些个人主义,多些团结友谊、少些疙疙瘩瘩。二是要正确对待权力。领导是服务,职务是岗位,权利是责任。“权力是人民给的”,要把自己手中权力所能发挥出来的一切效能,最大限度地运用到党的事业上,人民的需要上,检察机关的建设上,而不能用到谋取私利、捞取个人好处上。从党性锻炼、思想品格修养上讲,要用权干事,用权干净,用权谨慎。“干事”,就是在其位,谋其政,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干净”,就是要公道正派,特别是在用人上要公、经济上要廉、生活上要俭,堂堂正正做官,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用权;“谨慎”,就是把握住公与私、法与情、对与错、是与非、荣与辱、义与利、得与失等界限,规范自己,节制自己,上下有限,左右有度,方圆有轨。三要经常自省审视。古人讲,常照镜才能衣冠正。要教育广大检察干警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审视,经常反省、经常解剖,在审视反省中认识自己,定位自己,修炼自己,提高自己,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曾提出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四自要求。每一个检察干警都要学会经常想一想、看一看、理一理。想一想岗位要求是什么,看一看自己的差距有多大,理一理今后怎么办。这样才能不断清洗灰尘,陶冶心灵,正好衣冠,树好形象。四是自觉升华境界。演员进入角色,是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检察干警“忘我”更有特定的内涵。只有忘我才能超越自我。“我”是一个载体,也是一个主体,又是一个包袱。在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吸引人、诱惑人的东西很多,拉力也很大。有些东西我们应该得到,也能够得到;有些东西,我们不应该享有,也不能去攫取。常言道,“无私无畏,无欲则刚”,“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做人要有一个很高的标准,站要往高处站,站在时代的高度;看要往远处看,看到未来事业的发展;干要拣重的干,干一番实实在在的事业;修养要修“内功”,修到“忘我”的境界。

三、要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在求真务实中改进工作作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教育,只有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中才能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教育的过程,是运用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着力解决在队伍建设和执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仅是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检验和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对这次教育活动,高检院和省院提出了“贯穿四个结合”、“解决八个方面的问题”、“树立七个意识”、“实现六个进一步目标”的要求,这是我们搞好教育的基本遵循。要保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内容和要求真正落实到各项执法活动中,我认为,地市级检察机关作为一线指挥部,起着关键的作用,负有重大的责任,必须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做到求真务实。一是要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情况要实。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是讲作诗的道理,求真务实也是如此。调查研究,是工作方法,也是工作作风。“实”的关键是要在“亲知、真知、深知”上下功夫。亲知,就是要亲自下去、亲自调查;真知,就是掌握真实、全面的情况;深知,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减少应酬,压缩文电会议,摆脱琐碎事务,扑下身子走下去,真正把调查研究作为自己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基本的实践活动。二是为基层院服务、为干警办事要实。要老老实实为基层院服务,扎扎实实为干警办事。布置任务,交待工作,制定计划,提出要求,都要设身处地从基层院的实际考虑,既要给任务,又要给条件,还要出主意。一定要注意克服和防止搞自我“服务”或倒“服务”,要把基层院关注的事当作大事来办,把基层院的需要当作急事来办,想基层院之所想,办基层院之所盼,少搞机关“锦上添花”,多给基层院“雪中送炭”,宁可自己紧一些,也要为基层院创造条件,每年都要为基层院和干警解决点实实在在的问题,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三是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要实。想问题,办事情,抓工作,要端正出发点、找准结合点、搞实立足点,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把长远建设与当前需要结合起来,把有形效益与无形效益结合起来,把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结合起来。要注重做好那些虽然榜上无名,但基层院建设需要的事;做好领导不容易看到,但干警欢迎的事;做好那些虽然一时难以见效,但对检察机关长远建设有益的事,切实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到检察机关的根本建设上。四是勤奋敬业,工作干劲要实。古人说,“将受命之日忘其家,张弓宿营忘其亲,援袍而鼓忘其身”,讲的就是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认清自己肩负的神圣使命,振奋精神,勤奋工作,努力创造一流成绩。要艰苦奋斗,节俭创业,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干工作。要有一个夜以继日、寝食不安、孜孜以求的工作姿态,把工作当成事业干,把单位当成家庭建,恪尽职守,知难而进,踏踏实实干事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在实践中求突破,到群众中找答案,在总结中谋新路,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不断提高改革创新能力,切实以良好的姿态,扎实的作风,努力把洛阳市检察机关的全面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二篇:检察工作中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是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

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具有政治性、科学性、法律性、先进性、人民性等特点。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当前检察工作在理念层面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法律理念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特点,往往并不随着法律制度或规范内容的变化而彻底的改变。虽然我国已经基本确立了权利本位的法治理念,但是传统封建法律思想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依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和法律实践。突出地表现为权力本位的意识和观念并未得到完全改变,对于公民的主体性、自主性地位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尊重。而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一方面,世界现代法治文明成果被我们借鉴和吸收,但另一方面,脱离国情地照抄照搬西方一些法律思想、法律条文,以此来批评和改变我们的法律制度,其影响和危害性也不容低估。这些错误理念反映在执法层面上,表现为执法不公、执法不文明、执法不严格、执法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当前检察机关在执法理念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重实体,轻程序;重协调配合,轻监督制约;重严格执法,轻文明办案 ;重法律效果,轻社会效果;重办案数量,轻办案质量。

二、检察工作中应当树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树立正确接受党的领导的理念

在检察工作中坚持党的领导,是检察机关坚持正确执法方向,准确执行法定职责,承担维护国家法制统一重任的基础。检察机关要充分认识接受党的领导的必要性,增强接受党的领导的主动性,切实把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和监督落到实处。一要坚持重大决策、部署向党委汇报,重要情况、重大案件及时向党委请示,确保检察工作的正确方向。二要切实把党委提出的有关精神落实到具体执法工作中,确保检察工作符合刑事政策,使执法服务于党的领导和社会稳定。三要积极贯彻落实党委布置的各项专项活动,积极配合党委的执法检查工作,并根据相关的意见精神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

(二)树立保障人权的理念

检察执法工作涉及到公民的人身自由、生命、财产等基本人权,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要求检察干警牢固树立保障人权的观念,在刑事诉讼中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一是树立无罪推定观念。不枉不纵,是执法的理想追求,但在执法实践中,我们时刻面临一个不得不作出的两难选择——“有罪推定”可能冤枉无辜,而“无罪推定”又承担着放纵罪犯的风险。化解这一风险,就必须用文明的办案观念引导干警客观地对待发生的案件,用先进的办案手段不断提高干警的办案本领。二是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律师及时帮助以及得到律师有力、有效辩护的权利,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的关键所在。律师一旦介入诉讼,就应当享有“辩护人”的完整权利,经证人或其他有关机关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三是重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无罪辩解。要坚持重事实、重证据、重调查、重程序,认真核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无罪辩解,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坚持不起诉听证制度。被不起诉人可以要求起诉,检察官应当尊重被不起诉人的程序选择权。五是严肃对待被告人的翻供现象,特别要注意充分听取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见。六是确立和贯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坚决把以刑讯逼供、诱供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排除在指控犯罪和定案的证据之外。七是加强对检察工作中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和责任追究,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三)树立程序正义的理念

程序不仅是实现公正的手段,更是防止、限制司法权被滥用、保障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并提供救济途径的重要机制。一个公平正当的法律程序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作出公正决定的可能性,而不正当的程序恰恰带来截然相反的结果。要树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事,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的理念。一要树立程序优先的理念。要把维护法定执法程序,作为“规范执法行为”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此

来促进执法,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二要加强接受监督制约的自觉性。既要切实加强内部办案监督制约机制,又要逐步完善以人民监督员制度为主的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制约,让检察权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下。三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追究和赔偿制度,提高办案干警的责任心,促使其更慎重地按规定的程序履行职责,防止错案的发生。

(四)树立强化监督制约的理念

一是进一步解决“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要切实增强检察干警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责任感,使干警们认识到检察机关加强法律监督工作不但可以有效地打击犯罪,维护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而且通过法律监督可以实现保障人权,树立检察机关公正执法,维护公平正义的形象。二是进一步解决检察干警“不会监督”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高检察机关收集其他证据的能力,改变过分依赖口供的现象。要找准监督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增强检察干警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自信心。要加强检察干警的业务培训,提高检察干警的业务素质,增强检察干警法律监督的业务能力。

(五)树立文明执法的理念

文明执法,直接决定着检察机关的社会形象和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关系检察事业的长远发展。要加强检察职业道德教育,弘扬检察职业精神,切实落实从严治检的要求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改进检察队伍的纪律作风。要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克服特权思想,以人性化的方式对待案件当事人,充分体现法治的人文精神和执法的人文关怀。要善于和正确运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努力做到及时化解矛盾、消除纠纷,努力减少和消除社会对抗,促进社会稳定。

(六)树立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的理念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是统一的,法律效果决定社会效果,社会效果通常反映着法律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司法工作政治性的突出表现。检察机关服务大局,最根本的着眼点就是要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做到既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又要立足于稳定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要正确处理和合理兼顾国家、社会和公民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多元平衡的价值观,摈弃一元片面的价值观。要把握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扰乱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渎职犯罪必须严厉打击,对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小、犯罪情节轻微的,区分不同情况,依法从宽处理。对检察机关不立案的署名举报案件和群众对处理结果不满意的案件,要耐心做好解释、息诉工作,避免群访、闹访现象的发生。

(七)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检察干警要始终不渝地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永恒的价值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要进一步强化公仆意识,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执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办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个案件。要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根本,把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出发点,从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具体事情做起,努力把群众最关心的事办成群众最满意的事。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理解和支持检察工作。

(八)树立办案质量优先的理念

数量是质量的载体,质量是数量的灵魂。没有数量,质量就无从谈起;没有质量,数量便没有意义。要正确处理案件质量与案件数量的关系,通过办案质量来体现公平正义,来体现服务大局。一方面,必须重视“量”的稳步上升,加大检察执法办案的力度。要承担起法律赋予的职责,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查办职务犯罪的力度,加强对各种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另一方面,要坚持以质量为本,坚决克服和纠正“凑数案”、“关系案”,逐步建立案件质量管理机制,依靠制度确保案件质量。要注意分析总结所办的冤错案件,从中汲取教训,杜绝重复犯历史性的错误。

第三篇: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学以明势 知以践行

把新发展理念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治理之道)

宋 亮

《 人民日报 》(2016年08月03日

07 版)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遵循。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征,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努力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征。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特点。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准确把握这些基本特征。一是正确看待速度变化。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步入增速换挡期,增长速度下降到中高速。这是正常的,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正确看待结构优化。在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的情况下,检验经济工作的成效要从主要看增速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效益有多好,要从拼规模、拼消耗的粗放增长方式向可持续发展的集约增长方式转变。三是正确看待动力转换。动力转换不是推倒重来,也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旧中育新、以新改旧,实现新老动力混合发力、有序衔接、平稳转换。

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的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 1 律的包容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和把握规律中认识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不搞整齐划

一、大干快上,而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新发展理念以问题为牵引,直指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要切实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实现新发展。同时,新发展理念贯穿着鲜明的民生导向,反映着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凡是为民造福的事情就要千方百计做好,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就坚决不做。

自觉运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实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本地实际,着力强化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在创新引领上施策,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科技同经济对接,强化创新扶持措施,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在整体协调上统筹,把农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作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总抓手,努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文化多元、开放合作的现代化城市和新农村。在绿色生态上攻坚,抓住自治区统筹推进乌海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的有利时机,持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把环境污染的压力转化为发展环保产业的机遇。在合作开放上深化,落实自治区促进乌海及周边地区协同发展战略,主动融入呼包鄂经济圈,实施一批跨区域产业延伸升级合作示范项目,推动区域产业错位、共赢发展。在共建共享上推进,鼓励和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工程,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实现责有人担、事有人管,确保一户不少、一个不落地如期脱贫。

(作者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委书记)

第四篇:把群众路线落实到干部工作中

把群众路线落实到干部工作中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们党的干部工作制度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坚持扩大民主的基本方向,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是《干部任用条例》的一个鲜明特点。学习贯彻《干部任用条例》,必须充分认识在干部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准确领会扩大民主的精神和内涵,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干部选拔任用的实践中去。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最核心的内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那些人民群众满意和拥护的干部选拔上来,以进一步推动我们的事业。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党的干部工作最本质的要求。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有利于我们选准用好干部,克服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弊端,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同时,坚持干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是近几年改革干部选任方式、方法的科学总结。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到干部工作中去,关键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和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四权”,即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不断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群众参与度。具体讲,要把好“四关”。一是把好民主推荐关。要始终坚持没有经过民主推荐程序的,不能列为考察对象;所推荐人选得不到多数群众拥护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二是把好干部考察关。要把换届考察、考核与平时考察结合起来,把组织部门的考察与经济监督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了解掌握的情况结合起来。三是把好讨论决定关。党委讨论决定干部前,应多方听取意见,充分酝酿。四是把好干部监督关。要不断扩大干部监督中的民主,重视群众对干部选任工作过程和结果的监督,积极推行差额考察、考察预告、干部任前公示制度,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必然有着一个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与时俱进,善于发现和解决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民主推荐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基础性环节,如何准确把握民主推荐,既充分尊重民意,又防止以票取人,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课题;又如,在干部考察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有时工作做了,程序过了,却难以了解到干部的真实情况,如何全面准确地考察干部,防止考察失真、失实,这也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课题;再如,为增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干部任用条例》规定了考察预告、讨论决定前的酝酿和征求意见等要求,如何处理好干部选任中的公开与保密的关系,也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因此,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干部工作水平。

第五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伐谈社套盆义法治理套与公安执法实线程保华刘刚 摘要:我们可以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定义为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决定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规律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根本特征的,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关健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公安执法实践 通常所说的理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价值和宗旨的承认和认可,并且在人们的主观世界形成了高度的信念。法治理念,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法治原则的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属性、价值、作用等的科学理论、系统思想和基本观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法治思想领域的具体反映,也是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法治思想领域的具体反映。人们对法治理念的研究与探索其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按照这种理念回答并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出现的理论和现实的问题。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深 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系统地反映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核心观念、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公安机关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深化“执法为民”思想,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社会主义法治们执法的一个根本问题。对此,若没有深理念对于指导当前公安执法工作有着十刻的认识,就会出现一些欺压百姓.藐视分重要意义。群众利益,对群众报警求助麻不仁,敷衍。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塞责的事件发生,这些事件在人民群众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中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念的核心,是公安工作根本。胡锦涛总书记形象,降低了人民政府和我们公安机关记在首都各界纪念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的威信,伤害了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也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党的领导是人民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根本要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求。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

二、坚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理念的价值取向,是公安执法工作的重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要准则。社会主义的法律是体现广大人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民群众共同意志的规范,是社会公平和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 的经骏,借鉴现正义的表现。社会主义法治既是公平正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本理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法律要机制。只有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利至上的有机统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益关系才能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国体和政体的特点和要求。我们只有全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才能得到正确处理。面把握这一核心理念,才能真正理解社解决公正问题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会主义法治的本质内涵。济、行政等手段,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

我国的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逐步建立并从法律工具,是党的“刀把子”、“枪杆子”,其任上保障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务是巩固执政党地位,维护社会治安秩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序,预防和打击犯罪,保护国家、集体、个公平正义要求同样的事情按照同样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安的规则来处理,而且这种规则应能适用全和其它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于一切人,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当明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可以讲,公安机关是确,任何法律都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才国家政治社会大局稳定的“保护神”,是能真正得以实施,法律程序包括实施执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护航员,只有在法行为时的方式、方法、步骤、顺序和时党的领导下,强化大局意识,政治意识,限等,其公正价值 则体现在它的独立、中群众意识,法制意识,才能切实担负起巩立和公开、公平_L。无程序即无法律,亦固共产党执法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无法治,如果说实体不公是个案正义的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政治和历史责任,泯灭,那么程序不公则是全部司法制度广大公安民警在执法的各个环节都应当正义性的普遍丧失。保持执法公正必须明确“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一方从执法规范抓起。公安机关应以深化“规面我们要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巩固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活动为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用法律武器打击专体,以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岗位和环节政对象;另一方面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为重点,坚持实体与程序统一、公正与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执法,即打击率相统一,不断完善执法制度、严密执法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生程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率。产力的发展和先进文化的繁荣,这是我三、执法为民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2006"4 理念的精髓,是公安执法工作的灵魂。从公安执法活动的角度讲,执法理念直接左右和影响执法者的执法方式、行为规范和执法目的的实现;执法行为则直接反映执法者在组织实施执法时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态度立场。但由于我国封建传统的影响,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及民警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特权思想,残留着过去那种只强调国家公权力而轻视公民私权利的做法,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随意扰民甚至侵害群众合法权益,一些公安民警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认识模糊,役有弄清楚到底是“为了治安管人民”还是“为了人民管治安”,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答为谁掌权、为谁执法的问题。

要解决公安执法过程中的上述问题,首先必须解决执法思想、执法观念问题,这是前提和基础。执法为民思想是涉及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关系到公安机关党的先进性建设,关系到公安机关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的履行,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公安机关和人民替察在执法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的思想和具有的意识。就现阶段而言,树立执法为民思想就是要深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把“执法公正、一心为民”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落实到一切执法活动中。公安机关应当认真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真正做到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执法活动,使“执法公正、一心为民”思想成为广大民警的政治信仰和自觉行动。要深人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关于推进依法治国等论述,全面、准确地把 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始终坚持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与对法律负责相统一,坚决纠正重处罚、轻服务,重打击、轻保护,重权力、轻监督,重实体、轻程序等错误认识和做法,力争通过教育和制度建设,有效克服根深蒂固的特权思想,有效消除粗暴执法、侵犯人权的现象,有效防止执法不严不公、扰民害民的 行为。

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公安工作的指导,把公正执法,一心为民思想真正落到实处,我省公安机关将突出强化五项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公安民警政治思想教育培训,落实执法为民思想。我们将结合公安一「作面临的形势,向广大民警讲清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他们自觉投身于法治理念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学习热情,并将公安民警中的先进典型作为深化执法为民

思想教育的生动材料,切实作好宣传;把在专项整改活动中查摆出的反面典型案例进行深刻剖析,搞好警示教育,以塑造公安队伍道德高尚、作风优良、爱岗敬业、执法公正的良好形象。同时,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层层建立督查指导联系制度,不断推动法治理念教育在基层民警和办案一线得到落实。为我们进一步提高执法水平,更好地履行维护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的职责,推进平安龙江、法治龙江建设,构建和 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进一步加强培训、考核,着力提高全警法律素质。

我们将紧紧抓住提高执法素质这个关键,建立一整套领导干部和民瞥主动学法、苦练内功的教育培训机制,使队伍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维护稳定和指导工作,切实履行好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要以全警参与、重在基层、立足岗位、注重实效为原则,深人贯彻公安部《公安机关领导干部法律学习培训规定》,结合各自实际,采取领导集中培训、一线执法民警分期培训及远程教育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科学安排、精心组织培训考核内容,着眼于法律法规、办案水平的提高,着眼于现代法治理念的确立,进一步建立培训考核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执法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我们要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完整和统一的基础上,在制定制度和完善机制中,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精神落实到具体的条款中,创新思维,跳出执法看执法,把公安执法活动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思考,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去谋划,放到维护稳定的大局中去落实,建立一种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公安执法工作新机制,通过不断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努力把各项执法活动纳人制度、规范的有效约束之中。同时,立足制度层面解决执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积极探索和建立规范民警执法行为的长效机 制,有计划、分步骤地健全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并根据新形势的需要,深人调研,积极创新.努力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解决执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遇到的新问题,从源头上保障执法质量,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四、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我们将按照公安部“狠抓基层基础建设,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坚持不懈,一抓三年”的总体部署,把基层公安机关和科、所、队执法质量建设作为重点,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打牢执法基础,苦练执法基本功,使基层民警的每一个执法环节、每一个执法行为都有章可循,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整体执法质量和水平。一是把执法质量、执法水平作为考核班子、衡量基础业务工作、检验基层基础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使各级公安机关领导重视执法基础建设。二是完善统一考录选用制度,在省级公安机关统一考录民誓和选调民警工作中,加大法律知识的考试、考核力度,鼓励民替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不断提高执法能力。三是提高公安决策水平,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公安机关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实行决策论证制和责任制,推进公安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四是深人基层所队调研,积极提供法律服务,广泛听取执法一线民替、管理相对人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执法需求,面对面的指导,手把手的帮教.帮助解决基层执法疑难问题,建立健全调研制度,切实提高调研质量。五是帮助、培养、创建“执法示范单位”,发现、推广执法先进典型,以点带面,引导、推动基层公安机关抓好执法工作。

五、进一步强化执法检查考评工作,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我们将把执法质量考评、案件审核测评、执法档案、个案监督作为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的重要抓手,加大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将执法责任及质量考评与执法责任追究相结合,实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使民警对执法违法、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不愿为、不敢为、不能为,以保障各项制度、机制真正落实到位。同时,认真总结完善公安机关自2001年建立执法质量考评制度以来的工作,摸清基层执法基础工作、执法基本功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执法工作的突出问题,积极主动围绕提高执法质量开展考评工作,把执法工作的好差、执法质量的高低、执法效果的优劣,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坚决落实法制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凡是执法质量考评不达标的单位,一律取消评选先进的资格;凡是对公安执法工作抓的不力、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领导不能被提拔重用;凡是连续两年执法质量考评不达标的,单位主要领导要引咎辞职。

下载如何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中(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中(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本题20分) 材料:2011年元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在会见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时指出:“法学是治国理政的大学问,是政治性很强的学科......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精神实质 (一)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 (二)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是全心......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做出来的重大决策。自从党中央确定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国策......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国民义局导、心质价命证)(国民一起捣乱)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核心内容、本质要求、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干部法律知识读本》上篇阐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 【概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考试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概念(法治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特征(政治性人民性科学性开放性)社......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要内容; 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内涵;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内涵;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加强组织领导,着力于措施落实今年2月在全州检察长会议上,薛献斌检察长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06年要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进一步端正执法思想。4月下旬,高检院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