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5 15:3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

第一篇: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

洛克的全名是约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国资产积极思想家和教育家,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1632年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父亲是一个严格的清教徒,内战中站在议会一边,他们父子关系极好,父亲对他的政治态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响。1644年他入伟士敏士特学校受中学教育,那里的经院主义教育使他十分反感。他在《教育漫话》中反对机械的学习、反对靠文法学语文,就出自他的切身体验。1659年入剑桥大学攻读哲学、自然科学,深受培根和笛卡儿著作的影响,一度爱好化学和气象学实验。他喜神学,因无真正的职业性神职机会,转而习医,打算以医为业。166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论》《论自然的法则》《论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教育漫话》《论基-督教的合理性》《关于理解的指导》《自然哲学基捶。此外,他还为工业和殖民地事务委员会拟了一份《工作学校草案》。

洛克的治学观点有唯物和唯心两重性。他着重研究了认识论。他在他的《人类理解论》第一卷中探讨了观念起源问题。他认为,观念和原则同艺术和科学一样,不是天赋的。心灵原像一块白板入一个暗室、一个空箱,或像一张白纸,其中没有任何字样、任何观念。他的装备和知识材料来自经验。人类的知识都建立在经验之上,发源于经验。人类的观念来源首先是感觉,此外还有反剩人类理解首要的机能是心灵能接受所感受的印象,这是外在的对象通过感官所造成的。或他本身反省那些印象时所造成的,读书笔记大全《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他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感觉论者,又是一个感觉论的二元论者。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见于《人类理解论》和《工作学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教育漫话》先后译为法、荷、瑞典、德、意等国文字,在这部著作中,他详细审定了绅士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和方法。这部著作,反映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要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传统教育,提倡较广泛的、切合实用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体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但也有反人民的因素,他提出的许多具体措施有很多正确的成分。

读书笔记:

一、健康的身体:健全的精神和知识的载体

有健康的身体方有健全的精神,这是对于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身体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有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不善于用心的人,决不能遵循正当的途径;身体孱弱的人,即使有了正当的途径也决不能获得进展。

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有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弱,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根本方向改变;从根源上引导一下,河流的终极流向途径,就会截然不同。

我们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

第一件当心事,是儿童无论冬夏春秋,衣着都不可太暖。初生时,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样娇嫩,因为长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经受得起风寒了。

只有睡眠是儿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进儿童的生长与健康。

早起顶有益于健康。

多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孩子年龄增长,自由便随之而来,无须永远受人监护。这时,学校家长最要紧的是给孩子良好的原则与牢固的好习惯,这是最要紧和最可靠的。一切告诫与规劝及原则的重申,无论如何反复叮咛,除非形成了习惯,全是不中用的。

孩子的饮食宜极清淡简单,两三岁前,应该禁止肉食。三四岁以前完全禁止肉食,一切疾病定可以大大避免,而健康与强壮的体制基础也一定可以确切地奠定下来。

第二篇:《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中洛克从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探讨了教育的手段。基本上,他认为,体育是基础,德育(德行,智慧,礼仪)是核心,智育是前两者的增值。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编辑的《教育漫话》的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你!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洛克的《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而又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感人的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缺点以外,其他主张,如对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好些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时至今日,还是可以发人深省的。因此,本人就花空余时间整理出来某些对我们当今时代有所益处的文字加以斟酌。

教育是慢艺术,也是个复杂的系统,要面对许多的不同,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教育目的、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因而就需要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应该做到因材施教。然而,求同存异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原则,毕竟在众多不同中,也有其相同的地方,把定义的外延放大,皆有相同的东西。即如同为人类,都有七情六欲;同为青春期,都有懵懂即叛逆等现象。这就给我们一个契机,一个可以开展教育的指导原则。洛克的主要观点在于他的“白板说”,其实他是立足于儿童教育的早期,因其可塑性强,所以可以由成人自由塑造,但若在稍年长的青年期,就没那么好塑造了。因而,注重儿童早期教育的家长,可以在本书中得到某些益处。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的作者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在此书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有关名誉的内容。洛克说过儿童的过误有时不能不加以斥责,因而斥责不独应当出之以严肃的、不任情的词句,并且应当被着别人私地里去执行;至于儿童应收赞扬的时候,则他们应当当着别人的面前去得到。儿童受到赞扬之后,经过大家一番传播,则奖励的意义就更大。而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于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去维持别人对于自己的好评。若是你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也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则他们设法维持别人的好评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

对于洛克的观点,无论从班主任的角度,还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我都是感同身受。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要善待孩子的过失,不要当众批评孩子,伤了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学会宽容学生的无意错误。自尊心强的学生,如果是当着众人的面对他批评,他会感到无地自容;如果只是私下里批评,他会感到教师尊重他,给他提供了改正错误的机会,对初次犯错的同学也应该这样。对于大部分孩子,我们可以尝试给他们一个美名,并使之努力保全。有时候表扬和鼓励的话比起批评和指责的话更有教育效果。作为家长,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一种孩子叫“别人家的孩子”,”我们经常会拿他们和自己的孩子相比。孩子很多的不自信都源于父母的比较,也许父母有口无心,但这些念语像魔咒一样在他们的生命里如影随形。

花开有时,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开放的季节,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亦有快有慢,快或慢没有优劣之别,只是节奏不同。让孩子们在我们的呵护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的主题是所谓的“绅士教育”,其任务是要阐明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这种教育目的似乎不适用于现代。但在书中可以读到的是作者对强调人才培养的原则上,是与现代教育相一致的,尤其是他对于德行和教养的强调、认为德育重于智育,更是表现出数百年前的教育家睿智的眼光。

因为我没有读过洛克的《人类理智论》和《政府契约论》这两本著作,也不太了解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究竟是个什么样,所以对于这本书它在当时的地位如何不太了解,但是如果单单把这本书作为一本家庭教育学的书来看,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与作者相隔三百多年,但是这段时空对话还是蛮愉快的。这本书诞生于十七世纪的欧洲,但在读过之后会发现,古代的教育工作者包括父母们所面对的问题和现在差不多。这也正凸现出这部并不艰涩难懂、甚至只是像本小册子的教育著作的不朽魅力。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教育的手段与重点是什么?洛克在三百多年前的《教育漫话》,清晰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洛克探讨的,是如何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绅士。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的目的,是培养理智的、能克制自我嗜欲的人,要从小极力培养理性与自制的习惯,这是儿童未来能力的基础、幸福的基础。

基于上述的理念,洛克从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探讨了教育的手段。基本上,他认为,体育是基础,德育(德行,智慧,礼仪)是核心,智育是前两者的增值。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洛克对于“幸福人生”最简短而又最充分的阐释,所以健康的身体是教育的基础工作。洛克从衣、食、饮、药、睡、运动多个方面提出培养强健身体的方法,他坚决反对娇生惯养,主张绅士家庭要象小康的农民家庭一样粗生放养,颇有“饿其肌肤,空乏其身”的味道,与现今育儿经相距甚远。

洛克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德行的培养,培养具有“克制理智所不允许的欲望”的能力。而这种理性的获得,源于从小儿童精神最易支配的时候,就要持之不懈地帮助儿童形成“遵守约束、服从理智”的习惯。所以他反复强调,对儿童每个行为,最需要关注的是它对儿童心理产生什么影响?会使儿童形成一种什么习惯?这种习惯会对他长大后造成什么影响?他提倡通过“名誉”去引导儿童遵守规则,这才是永久生效的、能够自我激励的原则,这样“儿童的欲望便反而可以助长他们的德行”。而我们常用的“奖励”或者“惩罚”,往往在暗里助长那些应该“扑灭的嗜欲”,有违德行培养和理性教育的长远方向。所以,在洛克看来,奖惩绝非可以信赖的手段。德行的教育如此之重要和复杂,以至于洛克认为宁可让儿童尽量多一点留在家里,接受父母、有德行的导师的私家教育,因为学校教育的模式、学生间相互的影响,对儿童品质的影响完全不容乐观。

洛克并未否认知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他显然并不认为它们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幸福。相比德行的教育,洛克在知识教育上的态度显得更为开明,手段更为善巧。他坚决反对强制学习,主张尽快让儿童体验到学习到知识后的收益。要充分理解儿童是厌烦任何严肃性工作的,所以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成人应该努力设计有趣的方式,诱导他们感受到乐趣和收获。而阻止儿童把时间精力过多消耗到娱乐上的办法正好相反,那就是让这种娱乐变成他一项严肃的工作。

《教育漫话》给人两点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是教育目的非常清晰:要培养理性的、有德行的青年绅士。反观我们这个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空泛的口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客观的结果可以在市场上标价出售的人。南怀谨说:“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这与洛克的思想多么的相一致,发人深省啊!

二是教育手段和目的的一致。洛克倡导的理性教育,一旦他发现教育的手段,偏离儿童培养的方向时,他就会高度地警觉。比如前面谈到的奖励与惩罚。又如,他反对鞭笞,因为这实际也是在鼓励儿童逃避眼前的痛苦。而当面对儿童的顽梗和决意的反抗而不得不采用鞭笞的时候,他对于什么时候打、谁来打、怎么打,都给出了详细的建议,让人惊叹,原来父母要始终保持如此的理性!即使是在采用这种最不理性的教育方法的时候!看看我们现今的教育,引入了多少所谓的“先进”技术手段?可这些技术手段真的与教育的目的协调一致吗?还是让我们的目的更加迷失?

《教育漫话》不愧是一本流传几百年的名著,尽管过去这么多年,在思想上、方法手段上,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三篇:《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是洛克关于教育问题的思想精髓,其中以漫谈的方式讲述了洛克关于教育的内容、手段、方式等等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尤其是家庭教育,更是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思考。虽然是写在几个世纪之前,但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很大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洛克 《教育漫话》 家庭教育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 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1666 年到1675 年做了长达十余年的家庭教师。这些经历使洛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为他日后写作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奠定了基础。洛克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是《教育漫话》,之所以称为“漫话”,是因为其全部内容是由写给爱德华•葛拉克先生的信件整理而来。全书没有章节,没有标题和目录。整本书源自洛克为他的绅士朋友提的一些关于教育的建议,即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为谦和明礼、举止优雅、品行端正、吃苦耐劳,既热爱知识,又能随时握起枪杆为祖国而战的英国绅士。

(一)、教育作用和目的

洛克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同时他也认为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在《教育漫话》的序言中,洛克说:“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同时他还认为人之好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国家的幸福和繁荣也靠国家具有良好的教育。

(二)、绅士教育的途径——家庭教育

洛克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绅士,培养成谦和明礼、品行端正、举止优雅的绅士。把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当做绅士必不可少的四种品格。同时还认为进行绅士教育的最好的场所不是在学校里而是在家里。认为当时的学校是集合了形形色色被惯坏了的、满身毛病的一群学童的机关,而每个班级里都有很多孩子,老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只有在家里聘用良好的家庭教师才能使儿童避免沾染恶习,并能因材施教,使儿童得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合适的教育。虽然他同时也赞成某些人所说的家庭教育会使儿童怯懦无能和不通人情世故,但他认为相比于学校教育会使儿童学到鲁莽、诡计或粗暴,使儿童丧失德行,家庭教育的错误是微不足道的,是可以改正的。“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再能恢复的。”

(三)、家庭教育的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翻开《教育漫话》,第一句话是“健康之精神寓于教育,这是对于人世幸福的一种简短而充分的描绘。”洛克充分认识到了健康的身体对于生活事业的重要性,他说,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认为不能给儿童娇生惯养的生活,要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艰苦的品格。在具体做法上,首先就是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都不可过暖;并且每天要用冷水来洗他的脚;鞋子应该做得很薄;要睡硬板床;要洗冷水浴;要多过露天的生活,尽量少烤火。同时还认为儿童从小就应该学会游泳,认为游泳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能。他认为儿童之所以受不了寒冷,只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养成一种抵御寒冷的习惯。我们的身体只要从小养成习惯,它们是什么都能受得了的。还有一些在饮食方面的建议。例如不能喝酒或者喝烈性的饮料;要避免吃一切的糖果;水果要有选择有节制的吃等等。这些做法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有的似乎有些极端,但是也是很有启示的。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关注的太少,把大部分的目光都放在了孩子的智育上。殊不知,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是无用的。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核心家庭的出现,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在物质条件上尽最大的力给孩子满足,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于是出现了很多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小王子,而家长的溺爱同时又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而洛克对于德育的重视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洛克看来,德行构成了绅士思想品质的核心:“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今世就都得不到幸福。”“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行,在他的教育思想里有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首先是时间问题,德行的教育要趁早,他认为一般人教养子女有个重大的错误就是精神在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没有习于遵守约束,服从理智。孩子小的时候如果犯了错,就要加以教导,不能认为孩子小的时候过失没有大的损害就纵容他们,这种溺爱必定会使孩子学会打人、骂人、为所欲为,孩子如果在幼年的时候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成年以后是很难改正的。其次是手段和方式,洛克在其中提到了以下几种德育的方式。

1、奖惩教育。他既反对用体罚的方式也认为用儿童的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地避免。这也并不就是说他完全反对用奖惩的方式来教育儿童,而是我们要选择得当的奖惩的方法。在奖励的时候不能因为不让儿童做这件事就给他另一个许诺,这样只不过是转嫁了他的欲望,甚至是扩大了他的嗜欲。精神的奖励要优于物质的奖励,这种物质的奖励会使得儿童得到鼓励他们去奢侈、骄傲、贪婪、追逐物质的错误讯息。可以通过赞美、鼓励、尊重的方式来达到奖励的目的。这种精神的奖励目的是为了使儿童懂得尊重和羞辱的意义。如果能够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就会使儿童具备一个真正的原则,而且这个原则会永远发生作用。关于惩罚,洛克认为惩罚首先不宜多使用,“受罚最重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成人的。”惩罚首先要趁早,一旦使用适度,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后,就要放松,采取比较温和的方式。趁早是为了在儿童很小的时候,树立父母的威信,使他们畏惧父母,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管教提供可能的条件。在这中间,他论述了自己关于鞭挞这种教育方式的想法。认为这是一种贪便取巧的教育方式,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办法。会使儿童为了避免痛苦而违心的去做一些事,同时会使我们期盼儿童爱好的事物产生更大的厌恶,还有可能养成奴隶式的脾气。首先要纠正一个观点:鞭笞不是为了使他们感到痛苦,而是为了使他们觉得羞耻。身体的痛苦是短暂的,很快就可以忘记,而羞耻之心才可以真正使儿童避免再次犯错。要制裁他们的德行,而不是要制裁他们的身体。如果又比鞭笞更好的方式能够让他们得到羞耻之心,就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他例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上流社会的人,他的孩子最怕被人脱掉鞋子,正和别的孩子畏惧鞭笞一样。那就可以用脱鞋子来代替鞭笞。惩罚要尽可能地避免,鞭笞是最后的方式,其前提是所有的温和的方式都起不了作用的时候。因为鞭笞如果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自然便会产生极大的害处。在我们现在的教育中,一味地避免和反对惩罚教育,难道真的就是好的教育方式吗?我看并不见得,关键不是要不要惩罚,而是惩罚的手段、惩罚的时机、惩罚的目的是不是正确,“虎妈”和“狼爸”的教育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正确的适机的惩罚教育是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的。

2、练习法。洛克认为儿童不是仅仅能用规则就可以教得好的,规则可以被忘记,要达到长久的教育效果,必须要经过反复的练习,使他们养成习惯。一种动作经过多次练习,可以在儿童身上变成习惯。因为某种动作时时应用被强化的缘故,这种习惯就像是一件与呼吸空气一样自然的事,用不着思考,也无需考虑。

3、榜样教育。在教育儿童的方法中,“ 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办法是:将儿童应该作或避免做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跟前”,“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所以,父母和教师必须重视榜样的重大教育作用。作为儿童的直接教育者,父母和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儿童的伴侣的影响和作用,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儿童如果常常和一些好伴侣在一起,定会受到好的影响,从而为教师的教育起一种辅助作用。

以上是洛克家庭教育思想中比较核心的几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多现代家庭教育的共鸣,对于我们的家庭教育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局限性,不可全盘照般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洛克的家庭教育是一种理想的教育,对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教育需要父母和家庭教师有很高的素质,才能实现这种教育的效果。

u利用暑假的时间,我读了一些书籍,其中《教育漫话》中的很多观点令我耳目一新,他是一本家长的教育丛书,其实我想更算的上是一本老师的教学秘笈,我想摘录《教育漫话》其中的几句,谈谈我因此而想到的浅显看法。

其一,学生的身体素质如何培养? 《教育漫话》中有这样两个故事,很耐人寻味,其一:从前雅典人看见大月氏人的哲学家在冰天雪地中赤身露体,觉得奇怪,大月氏的哲学家回答的很有深意,他们说:“冬天气候酷寒,你们的面孔为什么受地住呢?”雅典人说:“因为我的面孔习惯了。”“那么你把我的身体都看做面孔好了。”其二:马耳他比欧洲任何地方都热,那热度还在罗马之上,闷得很厉害;加之又不常有凉风,所以更加难受。一般人都黑得像吉普赛人一样;但是农夫们不怕太阳,他们每天在最热的时候还照常工作,一点也不躲避耀眼的阳光。这就使人们相信,只要我们从小习惯了,有许多看去似乎不可能的事情,我们的本性全是可以适应的。马耳他人就是用这种办法去锻炼他们的儿童,使他们不怕炎阳,儿童从出世起,一直到十岁为止,全部一丝不挂,既没有衣服,也没有裤子,头上也没有遮盖。这两个故事说明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我们的身体只要养成了习惯,是什么都承受得了的。也只有经过应有的锻炼,我们的身体才能变得健康起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这种种道理很明显,用不着任何证明。”

当人们举着素质教育的旗帜摇旗呐喊时,我们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是越来越差。恐怕做班主任的对此深有体会,班上头疼发热、鼻子出血等现象时有发生,一有集体户外活动如果时间稍微长一点,全校就会有不少学生晕倒,坐车去春游,一路上全班要有好几个孩子呕吐,这些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应该如何养成呢?现在都是独生子女,那些爷爷奶奶们对孙子辈简直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更不要说让孩子吃一丁点儿苦了。你看,冬天,学生从头到脚,哪一个部位不是被“保护”得严严实实?头上有帽子,耳朵上有耳罩,脸上有口罩,身上有羽绒服,脚上有皮鞋„„如果让他们像洛克所说的那样一年都用凉水洗脚,不带帽子,不穿厚衣服,家长能放心吗?他们一定会不忍心,认为那是折磨孩子,谁知你们精心准备的温室能带给孩子什么?家长又给了孩子多少锻炼的机会?

我们现在常喊要给学生减负,足以说明学习对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一种负担了,而且是沉重的负担,学生还会对学习感兴趣吗?就像上学期我在我们班进行的调查结果,我的问题有一项是你们喜欢上什么课?80%左右的学生会填上美术、体育等课程,只有很少的孩子喜欢数学语文,我专门又和这些学生聊天,问问他们为什么?他们的回答几乎差不多,数学、语文太累了,每天还要有作业,而体育课、美术课让他们喜欢的原因是他们好想放松,试想:你喜欢打球,我规定你每天都必须花4个小时去打球,不管你高兴还是不高兴,照这样下去,你还会喜欢打球吗?除非你想成为球星,必须刻苦练习,而不是仅仅因为兴趣。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的不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不要扼杀学生的兴趣!

其三,惩罚源于心灵的触动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犯下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学校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白犯了错误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就免不了要受到相应的惩罚,但洛克说“极严酷的惩罚好处很少,它在教育上的害处还很大。”惩罚大致可分为体罚和心罚。体罚是什么呢?洛克说“体罚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办法。”采用体罚的方法惩罚学生只不过让他们“爱好更大的肤体快乐,惧怕更大的肤体痛苦而已。”当你威胁、吓唬他的时候,学生会屈服的,是会佯作服从的,可是当没有看见实施,知道不会受到惩罚你只是吓吓他的时候,学生只能是更放任本性,归根结底,体罚没有触及到学生的心灵,“无论受过什么惩罚之后,若是羞于做错了事情的心理不比惧怕痛苦的心情来得重,那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洛克先生关于惩罚的主张是“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这也许是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心罚”的范畴吧。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具有这种心理呢?“儿童对于名誉是极敏的”,他们觉得被人家看得起是一种快乐,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洛克告诉我们如果学生“行为好,便加以赞扬,行为不好便换上一副冷酷和不理会的脸色,同时周围的人都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那么不要多久,学生就会感动这种不同的态度,只要一旦生了气,就不应该放宽对他们的声色,直到学生比平时更好了,补偿了他们所犯的错误,才可以恢复原来的态度,否则,惩罚用得太多之后,便成了家常便饭,完全失去了它的效力。这种办法如果坚持地执行下去,功效一定比威吓或者体罚大得多。

《教育漫话》用谈话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育人的良方,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一把坚锁。改变观念让我们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吧!

第四篇: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最近翻开教育名著《教育漫话》,里面夹着购书发票上面的日期竟是2003年2月21日,真正是应了“书非借不能读也”,原来我已经将它“束之高阁”这么久了。翻开这本装祯极其简朴的教育名著,一下便被他的语言所吸引,他的娓娓道来,亲近平和,似乎是在与每一位读者谈心,话家常。《教育漫话》的作者约翰·洛克也说到这些“漫话”全出自与他与爱德华·葛拉克先生的书信,这些漫话,与其说是一篇公诸与众的论文,不如说是一段朋友间的私人谈话。那深入浅出的描述,常常拨动我的心弦,让我不由自主地去反思;那饱含哲理的文字,又时常不经意间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让我的眼前豁然开朗„„

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主要阐述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虽然已经经过几百年的沉淀,时至今日,对于我们仍有很多的指导意义。洛克尤其重视早期教育的关键作用。一是因为儿童少小时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为幼小时的印象“都有极重大极长远的影响”,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极微极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弱,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根本方向改变;从根源上引导一下,河流的终极流向途径,就会截然不同。因此,越是早期教育越要谨慎从事,因为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中国不是也有句古话叫“幼学如漆”吗?今年我担任的是一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身感责任的重大。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进入学校环境,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事物都是新的,我认为一年级的新生教育的首要任务并非是知识的掌握而是习惯的养成,上课时的习惯,作业中的习惯等等,一点一滴,都要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对于知识的获得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反之不良的学习习惯就会成为学习上障碍,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文中还提到教师应该考虑到,自己的责任是让儿童养成习惯,而不是怒气冲冲地向儿童灌输规则,规则对人生的指导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至少对儿童没有用处,因为儿童根本记不住规则。这就给了我们提示,想使学生养成某种习惯,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并喜欢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洛克在他的书中将体育放在首位,作为一个攻研过医学的人,他实质是在谈健康教育。他提出了“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的号召,这是非常有远见的。现代人的健康标准是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健康,而身体健康是精神健康之本,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之本。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人们的苦难或幸福,大部分是自己造成的。不善用心的人做事决不能够遵循正当的途径,身体孱弱的人,就是有了正当的途径也决不能获得进展。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忍耐劳苦,要在世界上做个人物,也必须先有强健的体格。作为新世纪的人才,既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更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为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如果没有了健康的体魄,怎么能够为孩子基本的学习提供保证,就更别说一些更高的抱负了,学校里那么多的“豆芽菜”和“小胖墩”,难道不值得我们为之担忧吗?著名的薛瑞萍老师时常对他的儿子说这样的话:“赢得了世界失去了自己,那又如何?孩子,请你记住,永远不以健康为代价,去作所谓拼搏。”2008年国家实施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方案,目的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于学生的个人人生而言,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都是具有很深远的意义。在我们学校除去体育课外每天都有两个时段让学生进行室外体育活动,一是上午的大课间,二是下午的活动课,并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形式。针对我们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更多的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孩子们学习的时间少了,但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对于我们广大教师而言,体育锻炼不也是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吗?健康的体质,是我们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也是我们获得幸福人生的保证。体育锻炼应该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主题,它会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更为快乐,更有质量。

在洛克的《教育漫话》中,他将他主要谈的三个话题安排了这样的次序:体育、德育,最后才是智育。他认为德行和智慧比学问重要的多,前二者有助于学问,而徒有学问但无德行与智慧则反而无用。洛克在文中用形象的比喻阐释了德育的重要性。孩子的一切恶习仿佛是莠草,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逗爱他们,把他们的本性弄坏了,让莠草生根发芽了,等到孩子渐渐张大,他的年岁把他的错误表现地愈显著的时候,父母才愿意拔除自己手植的莠草,可是莠草的根已经深了,这时才想拔除也许已经晚了。所以让孩子亦从摇篮的时候就应该习惯于克

制自己的欲望,父母要不屈不挠地使子女的意志变得和易近人,然后使它自然成性,不致发生反抗和怨恨,这样孩子长大后便可以运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德行。这就说明德育要趁早,一旦发现一定要严厉加以纠正,否则时日一长,再想纠正,那困难是非常大的,而且不一定就能成功。有些小孩在家庭中受到溺爱、娇宠从而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性格习惯,在我们班上有个小朋友,刚开学时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这样一来就有一些小偷小摸的迹象,班主任前前后后采取了很多方法,可以说是不屈不挠,让他从内心认识到这是错误的行为,是应该为之感到羞耻的,最终成功地帮他改掉了这个毛病。如果老师没有坚持不懈地将他这种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也许这个孩子长大后没犯什么大事,但是如果就这样放任自流,发展下去他的人格肯定是不完善的。

洛克还在书中向我们提供了教育工作中的种种具体措施,不论是对为人父母者,还是为人师者都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要从教育大师们身上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也会更多去亲近这些大师,不单为自我的成长,更为那些可爱的花儿!

第五篇:《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即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首先,在身体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在他看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这正应了现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确实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成功,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书中,洛克还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可贵的建议。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益于健康;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孩子的卧床,应该是坚硬的,宁可用絮绒,不可用羽绒。将身体习惯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这些思想即具体意见对我们现今的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因为洛克的绅士教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智慧、教养、学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因此,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你要想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洛克对儿童的德育也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如榜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结合等。

此外,我们也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沮丧颓唐,失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而放荡的青年,常生龙活虎一般,精神饱满;一但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所以,关键是如何把握好教育的适度适宜性原则,对于儿童,我们需要敏锐的观察,坦诚的沟通。同时,洛克还告诫年轻的绅士:“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 我认为,这个道理对我们任何人也都同样适用。

关于智育,较之德育,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洛克主要强调了两点:其一,强调了功利的原则,即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对未来的生活有用。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实用主义,应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其二,他强调了教育方法,要点是要懂得儿童的心理,要激发儿童兴趣,使学习变为一种游戏;学习要循序渐进,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决不挫伤好奇心,并培养其动手能力。

这些道理其实是我们一直接触,放在嘴边的。但洛克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用大量生动的事例语言作了深入的论述,令人信服。例如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他说:“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别种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于要使儿童去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他告诫我们,强迫只会使幼儿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失去长远发展的潜力,所以必须方法得当,坚持寓学于乐。相反地,对于儿童的一些不良嗜好游戏等,您尽可以像任务一样要求他一直不停地玩,直到他因为受不了这种任务强迫而厌恶这种嗜好;而对于您要他做的有益的事,则可以作为他完成某些任务的奖励。这无疑是大胆创新的教育措施。

下载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漫话 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合集5篇)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一 简介约翰·洛克 (一)生平介绍 洛克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1646年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古典文学基础训练。1652年洛克到牛津......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2013年12月18日.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作者: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出自作者与爱德华·葛拉克先生的书信,这些漫话,与其说是公诸于众的论文,不如说是一段朋友间的私......

    《教育漫话》

    攻“心”为上 ——读《教育漫话》之德育篇有感 《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教育漫话

    读后感…………….4830字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它主要论述“绅士教育”。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2010级思政四班罗琼英 摘要:《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本书主要阐述了洛克对家庭教育的一些心得,反......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与现代教育 张捍东(294790389@qq.com) 《教育漫话》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政治教育家、教育思想 家约翰·洛克的主要著作。 约翰·洛克(1632--1704)生于英国资......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读后感 ——我心中的德育 李泓宇(长坝乡中心完小)我国乃至世界将孔子的《论语》视为经典教育著作,孔子用简洁凝练的格言警句从思想、道德、行为、政治等多方面对我......

    教育漫话心得

    姓名:陈艳 学号:专业 专业:2011级英语师范2班读《教育漫话》心得体会《教育漫话》是体现洛克主要教育思想的著作,也是世界五大教育名著之一,这本书详细阐述了洛克在教育目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