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与社会学法学派的比较

时间:2019-05-15 15:11: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与社会学法学派的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与社会学法学派的比较》。

第一篇: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与社会学法学派的比较

法理中西方三大法学流派的观点在西方三大法学流派中,各学派各有自己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比较而言:(1)、自然法学派的主要内容是:其一,关于法的本质。自然法学派认为,法从本质上是一种客观规律,立法者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以客观规律为基础,这种客观规律是宇宙、自然、事物以及人的本性,是“理性”的反映。其二,法来源于永恒不变的本性、自然性、社会性、理性。真正的法律应当与之相符合,特别是与理性相符合,或以理性为基础,它永恒不变,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其三,法的功能和目的在于实现公意和正义。其四,法律及其观念应当与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相一致,自然法是人类寻求正义之绝对标准的结果。归纳而言,自然法学派特别重视法律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价值目标,即人性、理性、正义、自由、平等、秩序,他们对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和客观基础的探索,对于认识法的本质和起源有着重要的意义。(2)、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主要观点是:其一,着力分析真正的法或“严格意义的法”,即国家制定的法律“国家法”,而不是什么自然法,由于这种法律能为经验所感知和真实存在着,因而也叫实在法或实证法。至于其他所谓的“法”,如自然规律、自然法、荣誉法则,只是有比喻意义,不值得研究。其二,实在法或国家法是由法律规则构成的,是一个法律规则或法律规范的体系。其三,法律是中性和价值无涉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纯粹技术性和工具性的东西。至于政治道德等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与法律并无内在的和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从政治上和道德上对法进行评价,即不存在什么道义与不道义、良与恶的问题。“恶法是法”。其四,一个由立法机关制定的好的法律规则体系,即形式上合理性的法律规则体系是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为宗旨的,执法者或法官只要遵循规则就可以审理各种案件,也就是说,执法者只是法律推理的机器,不应当有任何的自由裁决权。在分析主义法学法律观指导下的西方法律实践活动,使西方在其后的几十年里,法律规则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规则体系,几乎涉及了人的一切生存领域。但是,这种法律观只注意到法与国家密切联系,却忽略、否认和割裂了法与其他事物,特别是政治、道德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揭示了法的技术性、工具性、独立性,却否认了它的价值性、目的性、依赖性。(3)、社会法学派的主要观点社会法学派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工具引进到法学领域,在社会中研究法律,并通过法律研究社会,强调法律的社会作用和效果。其一,法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秩序,真正的和主要的法律不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规则,而是社会立法中的秩序或人类联合的内在秩序。其二,法律与国家之间并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并非一定由国家机关特别是立法机关所制定和实施,在没有国家的时侯和地方也存在着法律。其三,法律绝非仅仅是规则的体系,而是由规则、原则、政策 多种复杂的要素构成,法律的本身必不是单纯的一种规则。其四,法律不仅是一个规则体系,还是一项过程和事业。社会法学派的观点,表明了他们坚持在法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以法的实际运作为对象,揭示了法产生于社会之中,目的是消解彼此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对立和斗争,以平衡各种利益。而且,他们还把法置于整个社会之中,分析各种社会的、政治的、心理的以及文化的诸因素对于法及其运作的作用和影响。应当说,法律社会学有利于对法的内涵的理解,有利于扩展法学研究的领域和视野。

第二篇: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学派咨询理论之比较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及评价

摘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其哲学理论基础.论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贡献、关键词

心理学 人本主义 行为主义 精神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第_ 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木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的精神状态也陷人了更大的危机,人受制于物而无能为力 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急需借助心理学,从而使得临床心理学、心理诊疗、社会心理学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人们开始认识到,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人缺乏对自身内在价值的认识,但是传统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贬低人性和非人性化的倾向, 因此人木主义心理学便应运而生叽人木主义心理学其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 人木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作为心理学核心 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木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阐述 人木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 在心理学的基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 1 9 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有一个较长的酝酿过程。2 0 世纪二 三十年代美国人格心理学、新精神分析和机体论的研究是早期的理论准备。戈尔德施泰因 19 3 9 年《 机体论》 的发表,被认为是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即自我实现论的基石 ,他第一次从机体潜能的发挥出发论述自我实现、用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加强了这一木来是山哲学提出的概念。第一批系统讨论人木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作是在2 0 世纪 四五十年代陆续发表的, 其中主要有:马斯洛的 《 人类动机论 》(19 4 3)《 动机和人格》(19 5 4);罗杰斯的《 患者中心疗法》门9 5 1)、《 论人的成长》(19 6 1);及梅主编的《 存在: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的新角度》(19 5 9)。2 0 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人木主义运动进一步深化。其内部以 马 斯洛和罗杰斯为一方的自我实现说和以梅及其他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为另一方的自我选择说。此外,代表人木主义心理学主流的自我实现理论也有不同的发展趋向。罗杰斯一派仍坚持以个体心理为中心的研究,但另一些人已开始研究超个人的心理学,探讨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而同广阔的世界相融合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马斯洛、罗杰斯把存在主义视 为人木主义心理学思想灵感的重要来源。梅将存在主义视为其整个理论的哲学基础。从研究命题来看,存在主义强人的存在,人的存在价值,主张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个性,这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析学墓础和理论前提。(1)关于人的本质。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前.心理学要 么单纯地强调意识的结构或功效,并由此得出人的概念,要么干脆把人当作狭义的动物或机器,而遗忘了其最根本的一点:人是人、是完移的人。存在主义给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重要启发的一个非常重要思想是:认识人必须运用非理性的内心体验,内在的直观。山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找到了一个重要突破口:探索内部,从经验开始气(2)强调人特有的选择性。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可 以自山地选择并创造出来,并在这一过程巾显出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践一在存在主义者眼中,自山基于个人的选择,他们关注人的生存与展,必然强调人自主地选择与创造叹、由于受到存在主义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始从人的存在出发,关注人关注常人,倡导个体关注 自己的存在。人木主义心理学兼容了科学和理性,提倡折中融合,兼容并蓄的研究态度,而存在主义在强调非理性的同时完全排斥理性。3 2 现象学

现象学通过对.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的研究,进而揭示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从纯粹主观性出发达到 “交 互主观性, ’的世界l匀。其研究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重视主观体验,强调整体的或综合的方法 ,反对简化还原的研究模式‘艇, 捐认为人是自己的主观 世界和客观世 界的能动解释者 因此,现象学,包括还原分析、意向性分析和返回生活世界的分析,直接或问接地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发生重要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历史贡献

4,1 理论贡献

(1)人本主义心理学有力地抨击了传统心理学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把人的木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许多高级精神生活的领域。人木主义心理学的革命性就在于: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的模式;承认 自己的存在,认为生活是主观进行的 ,就像它产生的那样。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利学家l ’ l(2)人木主义心理学批判了传统心理学把人兽性化、非人格 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的价值。其中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级理论是对人类动机心理学的一大重要贡献

(3)在方法论上的积极意义,包括:反对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主张对研究方法采取开放、兼容和综合的态度;反对心理学刁 形洲,的 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主张突出人的主体和主观的作用,实现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的统一;反对心理学研究中的元素主义,强调整体分析的方法论的意义。.2 实践贡献

人木主义心理学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动衫瞩次理论、受辅者中心疗法,刘强不 匕 沮织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越 角.重要的应用价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仅成为行为科学的一个理论基石,而月_也是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 的理论支柱。现代新的管理科学的宗旨,不是像传统管理学那样,把人作为物和机器来看待,而是要把人作为人来管理。因为新的管理科学的变革的实质点是还管理学以应有的人性。

罗杰斯 “以人为中心”的理论是人木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核心和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治疗是当代西方心理治疗的下大流派之一,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实践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既有其‘泛的社会背景和哲学根据,又有其现实的科学实验基地。一马斯洛把心理治疗领域称之为一座 “未被开采的金矿” , 人木主义心理学家是第一个淘金者。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是科学人本主义形成和存在的实践王国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则主要是这一心理治疗实践的升华结果 参考文献

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杨立能.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萨特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 陈宣良,译 三联书店出版社,20 0 7 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李文恬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 98 7,1 5 1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 」 二海译文出版社.1 98 6。1 6 1 布勒.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 陈宝凯,译华夏出版社.1 9 90 戈布尔著第三思潮 :马斯洛心理学.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精神分析疗法

一、理论基础

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消失,而是潜伏在潜意识之中,在一定条件下可通过某种转换机制以病态的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各种心身症状或精神疾病。

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假定人格是由3部分构成的,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弗洛伊德认为,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作用是平衡的。如果本我、自我、超我三种力量不能保持这种动态平衡,则将导致心理失常。

3、性欲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有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本能要使生命得以延续和不断发展,而死本能要使生命回复到无机状态,两种本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生命就在它们的冲突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

4、神经症的精神病理学,弗洛伊德把焦虑视为理解神经症的关键所在,为防止焦虑的加剧,就要设法干预、抑制或消除本能的冲动。

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异常行为表现以及他们所意识到的内心体验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真正原因在于来访者早年生活的心灵创伤以及由此遗留下来的被压入潜意识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潜意识中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是日后发病的根源。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

精神分析的工作,就是要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那些童年创伤和痛苦体验挖掘出来,成为意识的东西。治疗者启发来访者重新认识。这些经验,并加以分析、解释,使来访者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的领悟。来访者一旦洞悉问题的根源,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有所了解,特别是明了到潜抑的欲望、隐藏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节等,就有可能去正视冲突和焦虑,摆脱情感的羁绊,理智地对待他们,症状也会随即消失。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1、梦的分析。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2、阻抗分析。阻抗是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其表现多种多样,如正在叙述过程中突然沉默,或转移话题等。阻抗的表现是意识的,但根源却是潜意识中本能地有阻止被压抑的心理冲突重新进入意识的倾向。当自由联想接近这种潜意识的心理症结时,潜意识的阻抗就自然发生作用,阻止其被真实地表述出来。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当病人出现阻抗时,往往正是病人心理症结所在。

3、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梦的解析》中,认为“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冲突欲望的象征,做梦的人为了避免被人家察觉,所以用象征性的方式以避免焦虑的产生”,“分析者对梦的内容加以分析,以期以发现这些象征的真谛”。所以发掘潜意识中心理资料的另一技术就是要求病人在会谈中也谈谈他作的梦,并把梦中不同内容自由地加以联想,以便治疗者能理解梦的外显内容(又称显梦,即梦的表面故事)和潜在内容(又称隐梦,即故事的象征意义)。

4、移情,移情是病人在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将童年期对他人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移情有正移情(Positive transference)和负移情(negative transference),正移情是病人将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负移情是病人将消极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借助移情,把病人早年形成的病理情结加以重现,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进而帮助他解决这些心理冲突。

5、解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的中心工作就是向病人解释他所说的话中潜意识含义,帮助病人克服抗拒,而使被压抑的心理资料得以源源不断地通过自由联想和梦的分析暴露出来。解释是逐步深入的,根据每次会谈的内容,用病人所说过的话做依据,用病人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的心理症结的所在。解释的程度随着长期的会谈和对病人心理的全面了解而逐步加深和完善,而病人也通过长期的会谈在意识中逐渐培养起一个对人对事成熟的心理反应和处理态度。

来访者中心疗法

一、理论基础

1、人性观

人性最内里的核心,人格的最深层面,其“动物本性”的层面,在本性上是积极的——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性的,是向前运动的,是理性的,是现实的。罗杰斯认为,人性的发展和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实现趋向包括两个方面:生物学方面,指一切生物共有的成长、成熟趋势;心理方面,表现为人独有的自我实现趋向

2、自我理论(1)自我概念

在他看来,与其说个体是生活在一个客观现实的环境中,不如说他生活在自己的客观经验世界中。

(2)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最初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体验堆砌而成的,由在个中国情境中区别作为个体的自我和客体的我以及自己的经验构成的。

(3)自我概念的异化与心理失调

当一个人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出现不一致异化时,如果一个人体验自我价值感的欲望非常强烈,那么,这个人首先考虑的是设法保护自我。

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由于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摄入、内化了外在的价值观,自我中的这一部分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个体对经验的加工和评价,当经验中存在着与这部分自我不一致的成分时,个体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同时会运用防御过程(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一致。如果某个经验特别重大,或者由于别的原因,个体无法通过防御机制使之与自我概念协调,而受到威胁的这个自我概念又在自我中具有重要地位,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

三、心理治疗的原理(目的)

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以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使来访者对他的有机体的经验更加开放;养成对有机体这个敏于生活的工具的信赖感;接受存在于个人内部的评价源;在生活中不断学习,主动参与到一个流动的、前进的过程中去,并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经验之流中新的自我的生成与变化。

四、心理治疗的方法

1、真诚交流的技术 2.、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技术

3、促进共情的技术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主要技巧就是倾听技巧:开放式询问、释意、情感反映、鼓励、自我揭示等。事实上,以人为中心的治疗者经常会遇到当事人要求给予指导、解释的压力,尤其在开始阶段当事人还不习惯这种无指导、不引路的咨询方式的时候,面对压力,咨询师一方面表达理解对方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坚持不给予指导,直到当事人终于领悟到别人的指导对自己不起多大作用、或者不再对获得指导抱希望,而必须端正态度,靠自己对探索负责,这个时候的会谈就会比较有效率了。

第三篇:萨维尼的历史与政治:从历史法学派形成机理角度的考察(中)

萨维尼的历史与政治:从历史法学派形成机理角度的考察(中)

而赫尔德和萨维尼代表的则是另外一种历史哲学观念。赫尔德反对启蒙哲学的世界主义,即超验永恒、普世的“理性”标准,认为理性将战胜民族性的历史、习俗和偏见。德国的浪漫主义则以所谓的“民族精神”对抗这种虚无的理性,赫尔德则认为,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超民族、超历史的价值并不存在。他以“历史”反对理性,历史并不是“理性的”,相反,理性则是“历史”的。

按照赫尔德的观点,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凝聚的核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隐秘的精神部分。而且,与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文明发展观一样,民族精神也有生命周期。赫尔德本人虽然是进化论者,但是他并没有给历史预定一个目的。因为民族精神是形成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的,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当赫尔德把民族命运交给民族精神时,当萨维尼把法律的命运交给民族精神时,他们其实是把民族、法律的命运交给了历史的行动者-无数历史和现实中的个人。萨维尼针对的是人类社会最为基本的建制-法律,在这一个领域中,民族精神将拒绝任何乌托邦,拒绝任何现在的蓝图,一切都由行动者来决定,社会的建制最后是由民众的社会交往实践决定的。传统和历史在法律中并不是仅仅作为现代法律进步的一个注脚,相反,传统和历史并没有随着时间而灰飞烟灭,它们被保留到了现代法律中。

这样,在社会建制方面,萨维尼就明确反对了启蒙思想家忽略国家和民族本身,在国家和民族之外依据抽象的自然规则来构建社会的乌托邦观念。因为国家与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精神,国家只能是民族国家,就象法律只能是民族的法律一样。这种从历史的角度关照下的国家与法律,基本上就摆脱了自然法的纠缠,在国家和法律的建制中,用切实的行动代替了虚幻的空想。按照美国政治哲学家施特劳斯的说法,历史主义本身就是自然法遭遇到危机的产物。[42]实际上,梅因的《古代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用历史真实来反抗社会契约论的一种努力。这或许是萨维尼以及历史法学派留下的伟大的政治遗产:用历史而不是空想(Schwaermerei)-如康德对浪漫主义的态度,[43]用行动而不是思想来建构国家与法律。对于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政治都亟需统一的德国,这无疑是一条现实的道路。毕竟,国家和法律都是用于人类社会的行动体系,而不是思想体系。

对于法律而言,历史法学派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认为法律没有“好/坏”、“优/劣”之分,法律都是从历史产生的,是对民族生活的描述,因而不存在所谓的进步与落后的问题。借用尼采的话说,法律是“超善恶”的。法律是历史的范畴,超越历史之外并没有真理。法律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发展方向,也没有目标,不存在永恒有效的法律,而只有当下的、发挥实际效用的法律。尼采曾用“主人道德”和“奴隶道德”这一对范畴来说明现代与古代:主人道德是建立在对古人和传统深深敬畏的基础上的,全部的法律也是建立在这两种敬畏的基础上的。而现代的概念则信仰进步与未来。[44]按照这种观点,历史法学派体现的是“主人道德”,是古典的表现;而在施特劳斯看来,这种法律中的历史主义恰恰是法律的现代性的表现:在法律中已经不存在永恒的正义和善恶了,一切都是相对的、变动的。施特劳斯就把这种历史观念视为现代性的思潮之一。[45]历史法学派虽然动摇了对普遍性和抽象性规则的信心,其目的在于要使人们重新在法律中获得家园的感觉,而一旦鲜活的、生动的民族精神以凝固在法典形式中时,其结果却可能是使人无家可归。[46]这也许是历史主义法学派与法典化要求之间内在的悖论,也是历史法学派的主张最终与普通法系分道扬镳的原因,而在普通法国家,反而一些人利用历史法学派的观点反对法典化。

三、从Volksgeist到Nationalgeist:萨维尼的历史与政治

历史法学派的提出法律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观点,与当时德国的整个思潮一起,从民族主义的角度看,构成了文化民族主义(Cultural nationalism)的一部分。[47]在这里,我将运用赫尔德提出的另外一个概念,即„国家精神‟(Nationalgeist)“,[48]把历史法学派放在当时的德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以说明历史法学派对德国的作用。

对民族精神的强调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形成“民族文化主义”。这一概念借用了是卡尔。多伊奇的概念。他把民族分为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所谓文化民族是因文化整合、文化标识而显形、推崇文化的非军事扩张、非暴力的民族;政治民族即组成近代意义国家的民族。民族成了政治民族(state-nation)。[49]借用这一对范式,我将表明,在德国当时,这种文化民族主义会必然过渡到所谓的政治民族主义。

德国文化民族主义产生

德国文化民族主义产生的根源是由当时德国的社会背景决定的,直接催生它的因素则是德国与法国的关系。

17到18世纪之交的德国与欧洲强国法国和英国相比,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很落后。英法逐渐走上了产业革命的道路,而德国还保留着农奴制。资产阶级的力量非常弱小。更重要的是,此时的德国仍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国内小邦林立、诸侯割据、战乱绵延、关卡林立、货币不一,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自由政制的建立。这是几乎每一本关于德国近代史的著作都会强调的内容。这里我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

自16世纪开始,德国文化就受到法国文化很大的影响。虽然早在宗教改革时期,路德就已创立了德意志自己的民族语言,但德语一直被看作是粗俗的语言,整个德意志通行的是法语。法国宫廷文化也逐渐成为欧洲贵族上流社会共同倾慕的典范。整个德意志不仅学习和使用法语,同时也倾羡和模仿优越的法国生活方式。就连腓特烈大帝也完全醉心于法国文化,而对德国文化嗤之以鼻。这对德国的知识分子而言,无疑是一种耻辱,会唤起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和精神的无家可归感。1794年,当赫尔德到达法国后,他看到了先进的法国的一切,内心涌起一种混杂着嫉妒、自卑、赞赏、愤恨以及与之对抗的民族自卑感的痛苦情感。[50]

但是,1806年,拿破仑结束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这对奉自己为罗马帝国正统传人的德意志人来说,不啻为一灭顶之灾:国家、民族存在的神圣性和合法性已经当然无存,昔日帝国的荣耀灰飞烟灭,供后人扼腕凭吊、追忆神往的成了历史遗迹,只能在断壁残垣、故纸旧迹中寻找,德国破碎了。与法国的战争中,德意志屡战屡败,国家权力也极其软弱苍白:“再没有什么比普鲁士在1795年开始的与法兰西的战争中更软弱、卑劣和卖国的了。1795年,普鲁士单独和法国订立了巴塞尔和约,在北部和南部德意志之间划了一道分界线。后来,耶拿、奥尔斯塔特和弗里德兰之败。”[51]对法战争唤醒了德意志人沉睡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随着法国的宣战,德意志民族精神逐渐高涨。

这种感情思想领域内的体现,就是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拿破仑战争后,以费希特、洪堡等人批评了“文化的德意志从哪里开始,政治的德意志就从哪里结束”的思想,提出了从文化上统一德意志的主张。事实上,狂飙突进运动和浪漫主义就是“反对法国人、反对法国革命和反对革命精神的思想武器”。[52]因此,德国人致力于从德意志的“民族精神”的诸种具体体现形式中去寻求遥远的辉煌。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文化领域出现了全面的历史主义运动。人们坚信,从历史中可以发现民族的特性,民族的辉煌。在遥远的过去找寻到现在德意志强大的本源、动力和牢固的社会基础。赫尔德指出,远在塔西佗笔下的日耳曼人那里就存在着现在的德意志民族的特性。于是,一批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日耳曼人,他们搜集日耳曼人的民歌,研究日耳曼人的史诗。[53]而神圣罗马帝国是德国人最为向往的黄金时代。在这里,他们发现了骁勇的萨克森奥托、英明的萨利安亨利以及伟大的霍亨斯陶芬的腓特烈,他们发现的是一个民族辉煌的世纪。面对卷帙浩繁的民族历史的记录,普鲁士的改革家组织起“德意志历史学会”,整理和编纂民族整体的历史。他们发现,德意志中世纪的文化史上有一段“辉煌的”时期,特别是12-13世纪的德意志文化的“古典主义”时期,各种类型的诗歌、建筑以及与其相联系的艺术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英雄史诗中的高地德语,罗马式和哥特式的教堂建筑中的审美原则和技术规则、雕刻和绘画中的现实主义因素、修道院文化中的理性推理方法和研究自然的兴趣,以及各个文化领域内保留的古希腊和罗马的影响等,集中起来被认为是中世纪德意志历史上的古典文化现象。[54]这种现象弥漫在整个文化领域。这种强调“历史”正统性和优越性颇有点类似于“祖上也阔过”的心理。事实上,在德国近代的思想中,一股潜流就是以“文化”(Kultur)来反对西欧的物质文化(Zivilization),[55]这种思想质素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康德-黑格尔式的自由主义,尤其是康德的心性自由与英法的经验主义自由,狂飙突进运动以及浪漫主义感性化和“个性”对抗理性和分析等等。在“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这一学科区分中也可以发现这一思想的端倪。而在现实政治中,普鲁士的改革也强调以Kultur和Bildung((教育)来推进改革,洪堡的教育改革就是一个例子。

Volksgeist如何改造为Nationalgeist

德国民族与欧洲其他民族也不一样,它缺少作为民族的两大支柱:共同的地域和共同的经济生活。同时,民族的另外两大支柱:共同语言和表现于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却畸形地膨化发展。在世界近代史和现代史上,德意志民族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中心,近现代德意志发生的一切事件,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原因。[56]在法国大革命以后,德国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建立民族国家:“法国大革命使德意志人敏锐地意识到了国家。”[57]在这种背景下,文化民族主义逐渐被改造成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服务于建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部宪法、一个家、一种爱”(费希特语)的政治目标。而这一目的要实现,就必须动员全德意志人,在当时的情况下,通过发掘历史,重塑德国民族的自信心是德国统一的最现实、也是最

有效的途径。在这种背景下,“民族精神”逐渐成为帝国统一的“浮士德动力”,被改造成为一种“国家精神”。普鲁士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以及1871年德意志的最后统一借助的也是这种力量。造成德国文化民族主义向政治民族主义过渡的直接原因是1815年反对拿破仑的解放战争。国家主义逐渐同民族主义结合起来了,形成了民族国家学说。康德的世界和平成了民族国家,世界公民转化到德国公民。

可见18世纪德国的历史主义并不单纯是某种学术主张或者研究兴趣,而是隐含了深刻的政治,甚至本身就是政治在学术上的体现。它的产生,不仅为法国大革命以后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极大地削弱了奥匈帝国的统治,是近代德国民族主义的最初表达。

事实上,德国各学科中的历史主义也致力于这一目标。即使是兰克的历史学,也是以政治史为主干,以民族为其讨论的范围,宣扬民族主义和国家权力观,1841年他还被任命为普鲁士的国家史官。尼布尔治史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使“青年一代生机勃勃,使其能肩负复兴德意志的重任,并为他们提供古代世界的模样。”[58]而在当时的经济学界,也兴起了以弗里得里希。李斯特为代表的、被后人称之为“浪漫主义”的经济学中的“历史学派”,该学派与英法为代表的古典国民经济学相反,不强调自由竞争以及国际贸易自由,但是其理由与英法保守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动机不同,也不同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纯粹技术性动机,而强调民族的独立性以及经济政策中民族目标的优先权。他们强调民族文化的特性、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否认普遍适用的经济模式。李斯特在经济学中引入了民族性观念,以反对当时的国际自由贸易;为了反对世界主义,他提出个人的幸福紧密依赖于民族的政治权利。这一学派兴起的原因在于,1840年的德意志可以购进在国外需要降价的工业产品,交换其更为廉价的农产品,但是不能建立自己的民族工业。这无疑将剥夺民族最优秀的精力。[59]在法学中就是历史法学派的兴起。

对民族精神向国家精神的过渡,一个恰当的例子是关于语言观的变化。在赫尔德和洪堡那里是中性化的语言,现在也被政治化了。虽然赫尔德也承认,一个人讲一种外语将导致一种非自然的生活,疏远其个性的自发的、本能的源泉。而费希特在《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1807-1808年)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讨论语言和政治之间的内在的和复杂的关系。他认为,外国语词在一种语言中单独出现,通过污染政治道德源泉,可以造成巨大的损害。尤其是当涉及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语词被引入时。他以humanity、popularity和liberality为例说明。法国人本身是条顿人,但是他们放弃了德国语言而采取了新拉丁文,正如费希特所言,法国人现在感受到的是“社会关系的轻浮观念、自暴自弃的观念和无感情的放纵观念。”如果法国不这样作的话,他们将不会这样堕落。在《爱国主义及其对立面》中,他认为,普鲁士人和德国人分离是完全人为的,而德国人与其他民族的分离则是完全基于自然。通过一种共有的语言,通过一种联系德国人共有的民族特性,他们可以脱离其他民族。讲一种语言的事实可以颠覆所有的政治安排,建立新的政治。[60]在实践中德国也提倡使用本民族语言。这在德国上层社会和王室普遍使用法语的18世纪是非常可贵的一种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早在1687年,启蒙运动之父托马修斯就勇敢地首次在大学课堂上使用德语讲课。后来的沃尔夫不仅主张用德语讲课,而且提倡用德语思维和创作。在文学领域,许多人都以讲德语为荣。[61]

从“民族精神”到“国家精神”的过渡是通过民族和国家这两个中介完成的。民族和国家必须要相伴而生。国家没有民族(volk)是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人工制品,一个民族没有国家也是空洞的,是一种没有实体的、空洞的幻想。只有民族和国家紧密结合在一起才形成一种国家(Reich)。而且国家必须以民族精神为基础,否则便不能生存。[62]民族精神作为民族的集体身份的标志,是使民族凝聚在一起的力量,也是民族得以把个人整合在一起并超越个人的依据;而民族的利益诉求使国家成为必要。一个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也在于,“国家精神”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民族精神必须要由国家精神来呵护和维持,国家将成为一个新的组织代替民族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文化民族主义可以起到加强对民族起源与民族家园的认同、提供和维系本民族的价值体系、整合民族内部以及对外的关系,确保个体对民族的忠诚,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确定人的归属。而国家也必须以自然的历史发展而来的民族有机体作为自己存在的基础,实质上也就是以民族精神、民族特性作为自己的基础,只有体现这个民族有机体特性与精神的国家才能够存在并延续下去。

这一过渡最后得以完成,除了“民族精神” 的独特性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民族和国家同时都是有机体。德国的浪漫主义和以后的各种历史学派都反对社会契约论者提出的抽象国家、没有历史的国家,是机械的、抽象的、认为的,国家实际上是一个有机体,一个巨人,是活的个体,是许多个人的总和。每个人都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就象人体的手足与整体联系在一起一样。国家和民族一样,是自然生长而成的一种有机体,不是人为的一种创造。有机国家有他的精神,即国家精神就象个人有独特的个性一样。国家民族国家(Volkstaat)。赫尔德常常把民族类比为自然界的植物或动物,常常使用“民族植物”、“民族动物”等词汇来表达一个民族所具有的自然特性。

在向政治民族转化的过程中,在民族精神向国家精神的转化过程中,民族精神这一中性的质素逐渐演化为一种意识形态,成为国家建立的合法性来源之一。民族是国家的民族,国家是民族的国家。

按照人类学的观点,民族其实只是一种“想像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是一种文化的制造物,并不是一个实在的组织。它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的想像形式,是人类意识在步入现代性(modernity)过程当中的一次深刻变化。这种想像必须具备认识论(epistemological)条件,即中世纪是以后人对世界认识方式的根本性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先决条件,即资本主义、印刷科技等。[63]它是通过共同性,这种共同体包括符号性的文化-精神体系,也包括共同的地域、经济生活等物质性体系。历史法学派等夸大了民族的精神性,将之视为民族的核心。

事实上,“民族”(Natio)在古典拉丁语中的意思是“出生、出身”。西塞罗曾经将其拟人化为生殖女神娜蒂奥。后来演化为“出身所属”的意思,进而有因出生归属的人种集团、同乡集团社会以及更广泛的族源、人口等意思。在古典年代,natio没有任何政治含义。[64]而在国家政权的建设(state-building)中,国家就必然要制造出一个“民族”来,甚至编造民族出身高贵神圣、历史辉煌灿烂的神话,以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成员对民族的忠诚,坚信本族群集团的优越性及使命感。

对于萨维尼,传统的观点都认为他是保守主义者。如博登海默认为“萨维尼是一个憎恨法国大革命平等理性主义的保守贵族,”:“一个反对法兰西世界主义理论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65]茨威格特和克茨也认为,在萨维尼这个有保守倾向的,具有传统等级意识的贵族看来,《法国民法典》因其所具有平等激情和反历史的理念而离径叛道,因而当然是极力反对以它作为起草德国民法典的楷模的。[66]在历史学界,萨维尼应用到法律上、兰克及其弟弟应用到政治上的历史主义观点,“是那个世代用以对抗反动和革命这两个从相反方向袭来的危险的最坚强的堡垒。”[67]

实际上萨维尼的保守是受到现实制约的。我们在前文所述的背景下考证萨维尼与蒂博的争论。萨维尼首先并不反对制定民法典,但是当时的德国是无法制定一部统一的民法典的,因为在近代民法典的制定常常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巩固政权的策略之一。从时间上看,是先有了统一的国家,然后才有了统一的、适用于全国的法典。在18世纪到19世纪,德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典编撰(Gesetzeskodifikationen)工作,如1756年的《巴法利亚马克西米安法典》(Codex Maximilianeus Bavaricus);1794年生效的《普鲁士邦法》;1811年生效的《奥地利民法典》。[68]实际上,即使萨维尼不反对制定德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很大可能也不会被制定出来。因为正如拉伦兹所说,德国民法典实际上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的政治上的一个结果。在德国民法典制定以前,德国法律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除了上述的法律外,还有许多邦法(Landesgesetze)。如1863年的《萨克森王国法典》;在莱茵河左岸适用的以及巴登(Baden),适用的是法国民法典;另外一些地区适用的是古老的城邦法(Stadtrecht),如在卢贝克(Luebeck)和部分石勒苏益格-何尔斯泰因地区适用的是卢贝克法;一些地区适用各不相同的习惯法或者“普通法”(Gemeine Recht)。有的地方单独适用普通法,但是在大多数地方,普通法只是起辅助作用。[69]可见德国当时的法律要统一的话,就必须有一个中央权力;中央权力如果不存在,法律的统一就不可能。德国在统一前制定了一部宪法,但是基本上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德国民法典最后于1896年(德国统一后25年)制定出来,并不完全如萨维尼所说的一样是因为立法科学的不成熟;蒂博想通过制定民法典促进德国统一的目的之所以无法实现,也是因为政治原因,当时的德国不具备法国那样的政治条件。在这次论战中,萨维尼对法国民法典作了相对尖刻的评价,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法国在占领区推行法国文化,推行法国民法典。

从Volksgeist到Nationalgeist转化中的国家主义与集权主义倾向

从萨维尼对法律的见解中,都可以看出德国思想中的这样一种暗流:即赋予民族一个独特的“民族精神”或者“民族性”,并且把它实体化,是民族本身具有的一种特定质素。民族精神最后解决的实际上是个人的归属的合法性问题。对于人类社会而言,个人的生存是没有多大价值的,他必须被统合在民族中,才具有意义,个人的聚集并不是产生了一个没有精神的、松散的群体,民族并不是个人的总和,民族本身也具有神秘的精神,如同个人一样。这种观念将民族视为一个一个有机体,既然是有机体,民族也象自然界其他的生命有机体一样具有一定的变化的法则,决定民族的生命周期和生命形式的就是内在于有机体内部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有机体的中心和根本,民族精神的存在使得每一个民族有机体成为一个单独的存在,一种独特的个体。这种特性凸现在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上。凯利指出:“休漠和柏克思想中通过对历史和传统的重视而暗含的某种历史神秘主义的因素,在近代德国哲学和政治思想中得到了明确的体现,被早期理性主义者赋予个人的理性在德国思想家那里渐渐地被转移到作为一种历史产物的民族和国家身上。”[70]如费希特就极力宣扬强权主义和国家至上的思想,主张“国家就是一切”、“国家至高无上”的极端国家崇拜思想。这种思想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顶峰。黑格尔的历史观念来自于历史,在黑格尔那里,国家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而且是历史生活的本质和核心,即整体。国家中存在最高的、最完善的实在。是“世界精神”代表和化身:[71]“正是在国家中,黑格尔以敏锐的现实感找到了人类历史中最强有力的、最有效的、最全面的力量。”[72]黑格尔的这种国家观与其历史观一脉相承,与浪漫主义思想中的有机体国家观念很相似。正是他的这种国家观和历史观,使他能够成为普鲁士官方的哲学家。

伯林指出,赫尔德本人强烈反对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他不主张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导致侵略和民族自豪感。[73] 但是,后来赫尔德等人的这种观念确实被法西斯主义运用了,将进一步改造为种族优越论和国家集权论:

法西斯主义者所理解和创造的国家,其自身是一种精神道德的事实,因为它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司法和经济组织的一种具体的存在,而且这样一种组织的起源和发展都是这一精神的体现。国家是内外安全的保护者,但是它在数百年间,通过语言、风俗和信仰而获得的发展的过程中,同时又是民族精神的守护者和传递者,国家也不仅仅是存在于祭坛的一种有生命的现实,它同时也与过去特别是未来密切相连,从而超越了个人生命短暂的限制,代表着民族永恒的精神,国家表达它们自己的方式可能会变化,但使它们必须采取这些方式的力量确实永存的。正是国家教育公民懂得公民道德,为他们赋予一种使命感和使他们团结一致……它引导人们从原始的部落生活发展到人类力量最高的表达形式,即帝国。[74]

这些文字对于德国的历史主义来说,也许多少有些亲切和似曾相识,虽然他们不会想到,这种光复历史的信念在一个民族国家建立后会造成如此大的恶果。事实上,宣扬民族精神的费希特就已经将国家视为民族精神的保护人了。对于强调法律中的历史主义的萨维尼来说,也只是在强调只有符合民族精神的法律,才能够顺利地适用,才能够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统相融合,甚至萨维尼还反对立法上的国家主义:法律完全是“由沉潜于内、默然无声而孜矻的伟力,而非法律制定者(a law-giver)的专断意志所孕就的。”[75]而且,法律经过了两个发展阶段:开始存在于人们的习俗和信仰中,然后经过法学家而成形。但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谁来发现这种民族精神呢?法学家是代表谁来发现法律的?有权宣布“法律”的主体是谁?在萨维尼的文字中,似乎法律是被“发现”(finding)的,而不是被“制定”(making)的味道,但是这与普通法的传统依然是判若云泥,普通法并不是成文法,因此可以说它能够随着民族精神的成长而成长,但是一旦法典被制定出来了,民族精神是不是就一成不变了呢?而且,法典在全国统一的适用必然会抹杀和夷平法律的地方性区别,前文所引的默泽尔所说的“地方性理由”在国家统一的法制体系中的合法性将荡然无存。可见,在萨维尼的理论和德国当时的制定民法典任务(萨维尼也赞同制定统一的德国民法典)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悖论,可以引申出国家主义。这种悖论在我们讨论萨维尼的“历史”中更为尖锐和剧烈。

四、萨维尼的反历史主义的倾向及其解释

“法学上的叛徒”:萨维尼的法律史中的“历史”

萨维尼的法律史研究的主要是罗马法史。这一点是受了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尼布尔(Barthold Georg Niebuhr)研究的影响。萨维尼曾说,尼布尔的《罗马史》鼓舞了他。[76]

1803年他出版了享誉欧洲的成名作品:《论占有》(Das Recht des Besitezs),1815的《中世纪罗马法史》以及晚年的巨作《现代罗马法体系》。而且,萨维尼要研究的罗马法并不是经过中世纪注释法学派和评论法学派加工后的罗马法,也不是经过实践改造过的罗马法,而是《国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中的原典罗马法,他的著作从来不引用日尔曼人的历史文献和地方习惯。[77]从史学观点看,萨维尼这部伟大的罗马法学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强调的两种观点。首先,这部著作强调了从最早期时代到近代国家的建立(16世纪)这段时期罗马法律史的连续性;其次,萨维尼强烈的反驳了当时流行的观点,即认为法律是和民族史毫无联系的任意创造出来的东西。萨维尼的总命题是罗马法甚至在蛮族入侵那样的**中仍未完全被摧毁,法律还是在人民的风俗和诉讼中继续存在。[78]

对萨维尼的这种观点,美国学者巴克这样评价到:

“毕竟,在经过罗马法的继受之后,德国法既包括罗马法,也包括日尔曼法。为什么学术上不能同时和谐地研究两者的历史呢?但是这样做存在着固有的困难……如果法律是民族精神的表达,德国法一定是德国人民族精神的表达;如此一来,对德国的罗马法该说些什么呢?难道它不是外来的吗?在德国人获得了它的遗产后,难道它不应当被清除吗?罗马派采取了法律的民族史观(national-historical view),这使他们在逻辑上有些站不住脚;他们越多的依附没有被中世纪后期注释法学派通过增益改动、后来也没有为德国现代实用法律汇编(usus medernus)增加的罗马法,就越站不住脚。纯粹的罗马法应该是已经死去的罗马人的心灵的表达,而不是德国人心灵的表达。萨维尼可能会辩解说,德国人的天性决定了他们要吸收和运用罗马法,他的追随者也可能辩解说,罗马法,至少在私法领域,是为整个人类设计的,超越了国家的边界;但是萨维尼的边界是危险的,是为特殊性的辩解(special pleading);他的追随者的辩解则与他们所属的历史法学派的基本原则相抵触。”[79]

凯利也指出,德国已经继受了罗马法,那么在德意志的法律中能否分离出来罗马法的大量因素?这一制度似乎推翻了他的公理:“人们容易看到,这一切距离最初关于研究,以及确定伴随民族有机成长和根植于民族精神的原则的浪漫主义的观念有多么遥远。……[80]对于历史法学派而言,如果真的象萨维尼宣称的那样,要研究的问题是法律的民族精神,那么历史法学派的真正任务是要研究日尔曼法,何以会研究罗马法呢?虽然德国全面继受了罗马法,但是,正如赫尔德所说,日尔曼人自塔西佗记载依赖就有了自己的独特风俗,[81]何以追溯到罗马法呢?耶林因此说萨维尼是法学上的”叛徒“。事实上,真正能够坚持萨维尼观点的人不是萨维尼,而是以爱希霍恩和基尔克为代表的日尔曼法学派。[82]这里问题就出现了:萨维尼何以会在历史主义法学派的旗号下,行反历史法学派观点之实?

萨维尼反历史主义观念的解释:神圣罗马帝国

对萨维尼的这种作法,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罗马法本身具有的品质让萨维尼痴迷。陈爱娥指出,事实上萨维尼之所以关心罗马法,并不是因为它的实用性,毋宁是它古典式的清晰庄严与优美。他研究罗马法的各阶段,视其为欧洲文化基本秩序的反映。它赞赏古典时期罗马法学家的卓越典范,不仅认为他们的作品有重大的历史贡献,甚至认定他们表达了超越历史局限的法律真理,因此才能逾千年仍被肯定、适用。对于萨维尼而言,罗马法根本就是欧洲文化世界的法制。[83]如果这种解释成立的话,那么也与萨维尼一再坚持的历史主义观点矛盾:因为罗马法同时也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法制。萨维尼可能会认为罗马法与德意志的法更具有亲合性,德国对罗马法的继受也较其他国家更为全面和彻底。但这种解释实在比较牵强,甚至背离了萨维尼对罗马法的历史考证的结果,因为萨维尼考证的结果是,罗马法在中世纪也并没有湮灭,而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欧洲各国。

最可能的原因还是政治上与文化上的,与萨维尼在反对法国民法典时流露的爱国主义情绪一样,萨维尼对罗马法的偏爱的真正原因在于德意志和罗马帝国的神秘的联系。所以萨维尼拒绝中世纪以及后来德国发展了的罗马法,而坚持要回到古典的罗马法。

罗马帝国在欧洲的正统地位渊源久长。奥古斯丁著名的《反异教徒的上帝之城》的前10卷都在辩解异教徒有关罗马帝国的观点,认为在基督教成为国教之前,罗马帝国就受到了高卢人洗劫等灾难,并进一步划分了世俗的权力(civitas terrena)与神圣的权力(civitas divina)开始分离,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形成了泾渭分明的鸿沟,并从这一理论出发,认为罗马帝国最终也会烟消云散。但此后,基督教徒则认为,在欧洲,罗马教会代表着正统,罗马帝国是地上之城,罗马教会则是上帝之国在地上的体现。[84]因此,在罗马帝国衰亡后,正统的欧洲理念也并不认为罗马帝国就消失了。如果不是发生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那样的事件,就不会有人想到罗马帝国的脉系应该终止了。这是欧洲的传统理想和道德观念。

第四篇:邮政速递与社会快递的比较分析

邮政速递与社会快递的比较分析

邮政速递曾有过辉煌的业绩:邮政速递集实物运递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于一身,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强大优势,是任何一家社会公司无法比拟,拥有编布城乡的投递网络,速递业务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物流市场对外开放,社会公司异军突起,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邮政速递业务市场占有率从95%下降到目前的30%左右,其中原因有很多,笔者从终端、网络等方面进行以下比较分析。

一、网点建设和上门揽收的对比分析

观察其他速递公司和邮政速递的区别,首先是没有营业网,如顺风公司基本没有营业网点,但是业务规模超过邮政;联邦速递在各地都没有营业网点,但是业务在飞速增长,快件全部依赖于揽收人员的主动销售,同时,他们除了销售网络和投递网络外,更重视收件网络的建设,将之和销售网络配套,取代了营业网点的作用。

实行揽投合一上门服务,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顺风、申通公司的目前的上门取件水平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半个小时内上门的水平,实现客户足不出户就实现交寄,一对一的贴身服务。实行揽投合一上门服务,可以减少对现业局营业窗口的依赖,目前,现业局营业网点速递业务收入比重较大,2008年窗口速递收入占速递收入比例在 30%左右。

二、最后一公里的思考

通过调查,了解了一些社会快递公司的情况,如泰州顺丰快递、申通快递公司、韵达快递公司,现将了解的情况和邮政速递的投递终端实施情况进行四个方面的对比,重点是与申通快递公司的对比。

1、覆盖范围

从覆盖范围上考虑,申通公司覆盖泰州四市二区城区及重点乡镇,市区投递段与邮政速递的投递段设置基本相同。

2、揽收投递人数

申通公司全区有150多名上门服务人员,邮政速递在全区有揽投人员有130多人,在上门服务人员人数上,超过邮政速递。

3、服务频次和投递时限

申通公司市区投递有三个频次,早上、中午、下午三个频次,其投递频次明显多于邮政速递规定的二个频次。邮政速递因农村投递力量的不足,大部分还依赖现业局农村投递段道进行投递,投递频次、妥投达不到要求。

申通公司的收件有两个频次,中年11:00和下午6:00。其揽收频次和邮政速递类似,邮政速递以下午揽收为主。

4、揽收投递人员的薪酬制度和薪酬水平

社会快递公司普遍实行计件薪酬,顺风、申通公司公司的投递人员月薪可达到2500-3500元,邮政速递的投递人员相对薪酬较低。

综合四个方面,邮政速递在城市区域的覆盖密度、投递频次、上门服务人员规模、薪酬等四个方面都不再具有优势。

三、吸取社会快递公司经验,促进邮政速递业务发展

国内民营速递公司的发展达到目前的规模,是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一步步形成的。这些公司的市场化程度超过邮政速递,市场运作的经验也比邮政速递多,他们的制度、流程是我们必须要认真借鉴的。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要充分认清存在的不足,吸取经验,促进业务发展。

1、计件工资,多劳多得

社会快递公司普遍推行了计件工资,每次收件、投件都有统一的费用标准,以调动收件、投递人员的积极性。为此邮政速递要科学测算,尽快制定计件标准,将揽投员的利益和公司利益直接挂钩,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让揽投人员多揽、多投、多得,充分发挥揽投人员积极性。

2、优化揽投网络,提高速递物流自营能力

邮政速递要提高自营能力,加大城区、重点乡镇揽投能力建设,优化作业流程,从而加大邮件的上门揽收率和进口邮件自投率,减少对邮政现业局网点的依赖度,3、营销揽投,各有分工

我们学习社会快递公司营销、揽投各有分工的运行模式,揽投员以上门揽收、投递为主要工作,网格经营、客户经理(专职营销员)以发展客户、维护客户为主,分片分区域负责,网格经营、客户经理(专职营销员)收入与该区域快件收入挂钩,网格经营、客户经理(专职营销员)自己不许收取快件,不许收取快件费用;揽投员不许收取非指定信息外的快件,并负责收取快件费用。这样将营销和揽投进行分工,杜绝了跨区域揽收和低资费揽收的问题,也使网格经营、客户经理(专职营销员)不必忙于揽收,而是专注于开拓客户。

4、投递分拣,一人双岗

社会快递公司都没有专门设置分拣员,都是由投递员兼分拣员。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分拣人员的工作时段相对集中,每天固定2—3个时段,而且作业时间要求尽量减少,便于投递。基本上分拣投递两个工作是相连续的两个环节,不可能同时发生;速递邮件也不允许挤压,分拣完毕,要求立刻投递,如果分拣完毕没有及时投递,则分拣也属于无效劳动。这样就使得利用投递员做分拣工作成为可能。

5、利用科技手段,促进业务发展

申通、顺丰公司充分利用手持终端这一通信手段,成功地建立了收投信息处理平台,实现了终端的信息化。揽投人员上门揽投件后,借助手持终端将邮件编号、收件时间、寄达地及时发回公司信息平台,使后台及时处理揽投信息,加快了出口邮件内部

处理时限和进口邮件及时投递率、妥投率,从而促进速递业务的发展。

第五篇: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的比较分析

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的比较分析

政府采购(Government Procurement),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需要,在有关财政部门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的管理制度。

(2)政府采购的特点

政府采购具有以下特点。

• 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 采购主体的特定性;

• 采购活动的非商业性;

• 采购对象的广泛性;

• 政策性;

• 规范性;

• 影响力大。

此外,财政部门实行全方位的监督,也是政府采购的一个重要特征。

(3)政府采购的目标

政府采购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 加强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宏观调控手段;

• 保护民族产业;

• 保护环境;

• 稳定物价;

• 促进就业;

• 促进国际贸易; • 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此外,规范交易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也是政府采购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

(4)政府采购的原则

政府采购必须坚持下列原则。

• 公开、公平、公正和有效竞争原则,这是政府采购的核心原则;

• 物有所值原则(Value for Money);

• 推动国内竞争和促进产业发展原则;

• 防腐倡廉原则;

• 支持政府其他政策的原则。

此外,国民待遇和非歧视性原则是己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政府采购协议》成员必须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

(5)政府采购的程序

国际经验表明,各项采购无论采取什么方式,也不论涉及多大金额,都要按规定的步骤进行。一个项目的完整采购程序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 确定采购需求;

• 预测采购风险;

• 选择采购方式;

• 资格审查;

• 执行采购方式;

• 签订采购合同;

• 履行采购合同;

• 验收;

• 结算; • 效益评估。

在以上10个阶段中,前6个阶段构成合同形成阶段,后4个阶段构成合同管理阶段。

(6)政府采购的方式

• 按招标范围划分为:公开招标采购、选择性招标和限制性招标;

• 按是否具备招标性质划分为:招标性采购和非招标性采购;

• 按采购规模分类划分为:小额采购方式、批量采购方式和大额采购方式;

• 按运用的采购手段划分为:传统采购方式和现代化采购方式;

• 按招标所经历的阶段划分为:单阶段招标采购和两阶段招标采购。

(7)政府采购的分类

• 按采购对象的不同划分为:货物采购、工程采购和服务采购三类。

• 按供应商所在地域划分为:国际性招标采购和国内招标采购。

前者的适用条件是:采购实体所在国家或地区已加入国际或区域性政府采购协议,按协议规定必须采用国际性招标采购的;采购实体所在国家或地区虽未加入国际或区域性政府采购协议,但国内供应商不能满足采购需求的。后者的适用条件是:采购实体所在国家或地区未加入国际或区域性政府采购协议,凡是在本国或地区能够组织生产或承建并能满足采购需求的项目:或采购实体所在国家或地区虽已加入国际或区域性政府采购协议,但预期国外供应商对采购项目明显不感兴趣,或国外供应商在国内没有相应的售后服务机构的。

• 按采购手段的先进性划分为:传统采购方式和现代采购方式。

传统采购方式是指依靠人力完成整个采购过程的一种采购方式,如通过报刊杂志发布采购信息、采购实体和供应商直接参与每个采购环节的具体活动等。适用于网络化和电子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现代采购方式也称网上采购或电子采购,是指主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来完成采购过程的一种采购方式,一般通过因特网发布采购信息,网上报名、浏览、下载标书和网上投标等。适用于网络化和电子化程度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 按招标阶段的不同划分为:单阶段招标采购和两阶段招标采购。

单阶段招标采购是指要求供应商一次性提交包括技术标和价格标在内的投标文件以确定中标供应商的采购方式。一般招标采购均属单阶段招标采购。两阶段招标采购指采购方在不可能拟定有关货物或工程的详细规格,或不可能确定服务特点的情况下,要求供应商在第一阶段提交不含价格的技术标,在第二阶段提交最终的技术标和带报价的投标书的采购。其适用条件是:大型复杂或技术升级换代快的高新技术产品和特殊性质的工程。

• 按政府采购的集中程度划分为:集中采购、分散采购和半集中半分散采购三种方式。

在规定限额以上或采购目录范围内的采购应采用集中采购方式。在规定限额以下或采购目录范围之外的采购一般由采购实体分散采购。目前各地推行的定点采购实际土属于半集中半分散采购。

• 按政府采购机构的参与程度划分为:政府采购机构直接组织的采购和委托招投标机构采购两种方式。

前者适用于技术规范和要求相对稳定,批量大,规模效益显著的商品、服务和小型工程采购:后者适用于技术性能复杂且升级换代快的大型设备、专用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以及大型建筑工程的采购。

(8)政府采购法与招投标法的关系

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在我国虽然都已经具有各自的法律体系,但两者在总体上却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首先,从法律角度的界定来看它们的基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招标投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规范采购程序和采购人的行为。

其次,它们最终完成的任务大体相同。即用比较通俗的解释是,采取规范的程序,在尽最大努力节约资金的前提下,选择理想的供应商。

再有,它们的工作所采取的方式很相似。一般都是运用法律规定的固定方法,按照一定的运行模式,在有关方面的监督和制约下,完成既定的采购任务。

但是,作为不同规范范畴的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两者是有严格区别的。

我国的《招标投标法》规定了招标投标应当遵循的程序,也规定了违反这些程序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并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招标投标活动都应当遵守该法的规定,当然也包括政府的招标采购行为。这就决定了《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国际上看,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政府采购法》的立法,在《政府采购法》中规定一般情况下政府采购应当招标采购,并且规定招标的具体程序,不再单独制定《招标投标法》。对我国《招标投标法》产生重大影响的世界银行招标程序也是这样处理的,规范世界银行招标行为的最高文件是《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采购指南》,该指南规定世界银行贷款项目采购可以采用的方法。当然,一般情况下应当采用国际竞争性招标(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idding-ICB)进行采购,并且具体规定了招标的程序。因此,《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确实容易产生混淆。但我国采用了《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分别立法的模式,使两个法产生了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分清两者的关系。

①规范的主体不同 《政府采购法》规范的主体是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政府部门用于自身消费的采购和政府投资用于公共事业的采购都应当由《政府采购法》规范。具体地讲,“政府部门自身消费”是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建立的各类饲坝、机构及服务性企业 对办公设施和物品的购买。“用于公共事业的采购”是指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和经营的项目、企业等,如电站、供水、供电和通信等企业的开办和经营。1999年财政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财预字[1999]139号)第2条规定:“各级国家机关、实行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下统称采购机关)使用财政性资金办理的政府采购,适用本办法。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所称财政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因此,《政府采购法》规范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机关,如果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则也应受该法规范。

而《招标投标法》规范的主体则无限制,任何主体在进行货物、工程、服务采购时都可以采用招标投标的方式。依照《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是依照本法规定提出招标项目、进行招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此,凡是在我国境内进行的招标投标活动,包括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业、私人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其他非法人组织等,都可以成为招标人,受《招标投标法》的规范。我国《招标投标法》虽然对强制招标做了规定,但应当认为强制招标是一种特殊的情况。除强制招标的项目以外,采购行为是否采用招标方式,由采购人自己决定。因此,所有强制采用招标的建设项目管理单位和自愿采用招标采购的其他民事组织部受《招标投标法》的规范;并且,《招标投标法》不但规范采购(招标)主体,也规范销售(投标)主体,这也与《政府采购法》规范的主体不同。

②规范的行为不同

《政府采购法》规范的是政府采购行为,而《招标投标法》规范的是招标投标行为。两者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 行为的性质不同

政府采购,是指采购机关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用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而招标投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时,愿意成为卖方(提供方)者提出自己的条件,采购方选择条件最优者成为卖方(提供方)的一种交易方式。政府采购行为是一种行政行为,在一般情况下,招标投标行为被视为民事行为(因为政府的招标采购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招标行为),政府的干预应当是非常有限的,我国《招标投标法》对此有许多规定。

• 行为的范围不同

《政府采购法》只规范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的采购行为;而《招标投标法》则规范所有的招标投标行为,既包括政府的招标采购行为,也包括投标的销售行为。《政府采购法》规范的采购行为,也包括采取其他的采购方式,如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等。因为招标虽然是政府采购制度要求的最主要程序,但是,它并不是政府采购唯一的程序。事实上,哪种方式最为经济有效,哪种方式就应成为政府采购的方式,但需要规范和限定,同时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行为的运行过程不同

招标行为的起点是发出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通过投标、评标和中标,授予合同标志着中标过程的结束。而政府采购行为从管理采购计划开始,通过规范采购计划的审批,合同条件的审查,采购方式的确定和采购程序的操作,签署合同,履行合同,最终到采购结果的审查。因此,政府采购制度所涉及的范围更广,管理的实践更长,对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要求也就更高。

③强调的法律责任不同

虽然《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都涉及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规定,但两者的侧重点是不同的。由于《政府采购法》规范的是政府的采购行为,强调政府机关如何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因而它强调的是行政责任:而《招标投标法》将招标投标行为视为是民事行为,因而强调的是民事责任。

④采购机构设置不同

对招投标而言,国家批准设立的有建设、水利、公路、电力、医药甚至专项设备等方面的各类招投标机构,分别负责各项工程、材料及设备的采购。而政府采购仅在每一个行政区划单位成为一个机构,并且担负所有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

⑤采购包含具体内容不同

必须进行招投标的内容主要包括各类工程和重要设备、材料,而政府采购明确规定把货物、工程、服务纳入自己的采购范围。

⑥组织形式有区别

招投标组织是由业主、代理机构和投标人组成的,有时甚至是两方组织完成采购活动。而政府采购则是由政府采购机构与其他三方共同组织采购工作。

⑦结果不同

政府采购资金节余全部归财政并充分实现了反腐倡廉(其中主要是对国家行政和具有事权人员的职务犯罪而言)。这些情况通常的招投标是没有的。

下载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与社会学法学派的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自然法学派、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与社会学法学派的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