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大赛信号发生器心得总结(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5 15:2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子设计大赛信号发生器心得总结(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子设计大赛信号发生器心得总结(共)》。

第一篇:电子设计大赛信号发生器心得总结(共)

电子设计大赛信号发生器心得总结

电子设计大赛结束了半个月了,也就是我们的培训过去半个多月了。回头想想还是记忆犹新。这一个多月是那么短暂,却又是那么的充实,空前的充实,比奋战高考是还要紧张。归根结底是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特别是实际的动手能力。这是我们平时学不到的,或者说是能学

到但条件是很有限的。

我先从几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1)和老师之间:

和老师难得有这么亲近的机会,指导我们的几个老师只是平时见过,有的教过我们课,只是授课与听课的关系。而这次大赛是我们师生之间有个更深的一层含义—朋友,合作者。每个老师都是给我们掏心窝子的交流,督促我们学习,真的是想让我们学到点东西。老师一再强调要我们和他们交流,有时甚至是老师主动找我们学生交流的。最后做项目的几个晚上大部分老师是陪我们一起通宵的。实际上即便是我们充实的学了一个月,以我们的能力完成电子设计大赛的题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师一再强调要和他们交流。最后完成项目还是靠老师的帮助,关键是我们必须参与进去,过程一定要有。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和老师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最有价值的。

(2)和同学之间

我是计算机班的,最后参赛的共有18人,其中15人是医电班的,三人是我班的。参赛的都是相对比较优秀的同学。有的以前甚至没见过。现在在一起上课,讨论问题,吃饭。象一个大家庭。有问题先和别的同学讨论,解决不了再去找老师。大家共同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自己相处来的好方法和同学一起分享一下,一来别人会说我聪明,二来别人想出来好方法也会和我分享的,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过程。这次大赛是和理工大学的本科生一起上课的。我们是大二-大三,他们是大三-大四,水平也相对比我们高,我有问题还是经常请教他们的。还好他们都挺热心的。我和一个叫张书平的挺熟的,他很聪明,学东西上手很快,和他一起学习也刺激的我反应变快了。

(3)和组员之间

电子设计大赛我是和我班的曲世静刘友平一组的。和他们相对熟一点。现在想想感觉挺亲的。三个人合作一个项目首先要团结,其次才是分工。我们三人就是一个团队,一个整体。一个项目需要一个团队来完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teamwork.。这是我们第一次团队合作的经历,以前只是概念层的teamwork,有了这次经历,就可以说是实践层的teamwork了。再次强调一个团队就是一个整体,首先要团结一致,再是合理分工。团结不只是心理上团结更重要的是向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合理分工真谛是同一时间每个人并行的工作。有时却不得不串行工作。既是下一步工作是在上一部工作必须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开始着手的,因为完成一个项目往往有时间限制的。所以每一步都必须抓紧时间来完成,否则会耽误下一步的工作的。通宵也是常理之中的。这是其他组员在适当的情况下先休息,说不定下一个晚上你就要熬夜甚至

通宵了。

这次培训我是数电组的。我们主要学的是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应用。FPGA是一种集成度很高的PLD(编程逻辑器)。在一块FPGA芯片上可以实现各种数字电FPGA的功能往往不局限与数字电路上,它的强大功能主要用于设计数字电子系统,来优化算法。当然能实现常见的组合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所有工作是在QUARTUS 软件开发平台上完成的。实现过程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或者图形输入法完成软件系统,然后进

行编译,仿真正确后下载到FPGA芯片上,该芯片就能实现所要的逻辑功能。

刚接触FPGA是李丕丁博士给我们介绍VHDL(V-hard description language)硬件描述语言开始的。几乎所有的电子系统都可以用VHDL编出来。当天晚上李老师给我们留的作业是编出一个象五分频,占空比2:3的分频计数器出来。因为是刚接触一天做起来还是有难度的。自己先试着编了一下,结果没能实现,就和本科的同学交流讨论了一下,取了点经验,自己也就做出来了。第二天李老师给我们画了四个D触发器,连接起来是一个移位寄存器,让我们用VHDL来实现,一开始真的是一头雾气水,不知道如何下手。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反映。见到这种情况,老师们商量了一下,再把基础的给我们讲一下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就用VHDL从与,或,非门等基础的开始一一练习,再到编码器,译码器,选择器计数器。一直练习到这些基本的逻辑都能自己独立编出来。这样才对自己有了信心,更进一步了解了VHDL。平时练习的很多还给自己出题目做,例如完成一个并入串出的移位寄存器等等。

因为FPGA的输入输出,以及处理的全是数字量,既是逻辑高低电平0,1。所以单独一块FPGA芯片是不能完成项目的。要完成的项目都会有模拟量的,比如再示波器上看到的某个波形就是一般都是模拟量。这就用到A D,DA转换,必须也要把这个掌握起来,第一周的后三天就和单片机组的一起听莫老师讲的相关的内容。是张老师给我们讲的有关下载的知识,下载的应用让我们见识到了它的功能。下载就是把从软件编好的程序下载到FPGA芯片上,下载线

一端接到电脑的并行IO口上,另一端接到FPGA芯片上。操做软件就能实现下载。

卜老师给我们讲了quartus的图形输入法,这种方法很好用,就是在软件平台上搭建数字电路。Quartus 自带的元件库是相当丰富的,常用的,不常用的,有尽有。从元件库中调出需用的元件,然后连接,这种方法比在面板上方便多了。电路连接好后,编译调试,仿真成功

后下载到FPGA上就能实现所要的功能。

印象最深的的是DDS原理的应用。DDS是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通过这种技术能得到任意频率的各种波型。基本原理是频率初始字输入到一累加器,累加器做循环累加,累加器的高N位作为读取ROM的地址。ROM的M个存储单元中存放波型的采样点。读取采样值然后输出。通过改变频率初始字的改变,就能实现输出频率的改变。我们练习国05年电子设计大赛的A题-正弦信号发生器,要求产生100Hz-100MHz的正弦信号频率步进为100Hz。这道题就

是DDS的原理。

电子设计大赛我组是单单数,是六组唯一没有模电学生的。拿到题目后针对我组的情况我们选择了信号发生器这道题目,要去产生方波,正弦波,三角波,频率范围为10hz-10mhz,低频段10hz-khz,高频段1khz-10mhz,步进为1khz,波形发生系统正好我们练习过,和05年正弦信号发生器类似,但也有不同,要求产生3种波形,又要分高低频段,这些在软件上实现难度不大,用选择器高低频段,内涵在于用累加器的选择作为地址信号的选择,波形控制是把3种波形的采样点存到3个rom中,用选择信号来选择波形,难点在于控制字的输入,累加器要接收23位数据。方案1采取23根数据位,与单片机的io口连接,但单片机资源有限,所以不能采取此方案。方案2采取分高低中3位接收数据在fpga内部配置3个8位锁存器,每个锁存器的时钟信号通过单片机做为握手信号来提供,3个8为锁存器的输出再接到一个锁存器上,锁存器的24为输出就能得到需要的频率控制字。

在fpg内部握手信号为hold,波形控制信号为s2(1,0),高低频段控制信号为s1,这几个信号分别由单片机提供。在调试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其中第一个为数据不能读入,最后找出来是hold信号没有起作用,又来又发现高频段波形能出来,但低频段不能出来,这个问题让人头痛,高频段都出来了,低频段不可能出不来,因为原理是一样的,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还是频率控制字的错误,经反复检验,发现问题出在单片机额po口的分时复用上,po口除了发送数据还要进行键盘扫描,fpga把po对键盘扫描的信号也接收了过来,肯定会出错的。因为fpga反应很快,采取措施是修改汇编程序,延长po口对键盘的扫描到1妙,最后得到正确结果,下一步工作是输出的波形信号接到da上,因为输出最大频率要10mhz,考虑采用高速adv7120,数据输入为r(7…0)b(7…0),g(7…0),这块芯片主要用于视频转换,能满足高速要求,但是控制信号太多,再焊到pcb板上很容易出错,最后放弃使用adv7120,采样我们熟悉的da0832,fpga的8为波形信号作为da的输入wr信号由fpga提供,其他信号由单片机提供。Fpga每输出8为波形信号一次,wr信号就接收延时1ms的低电平,就能完成一次转换,输出一位的模拟信号pcb焊接好后,进行统调,可喜的是方波指标全能达到,三角波正弦波的频率能完全符合要求,但波形明显失真,原因出在pcb上电

路连接不理想,但当时已经没有时间在修改了,有间的话肯定能做好。

现在已经结束了,收获的结果并不重要,收获的整个过程才是有价值的,我们从这个过程锻炼了很多能力,有的极其深远的意义。这个过程使我对我的将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一个新的定位,也为我指明了方向。因为我对这方面感兴趣,我有兴趣继续研究,有斗志跻身于电子

这个行业。

最后感谢老师。首先,感谢老师给我的这次机会,我很珍惜。

再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栽培,在这里祝愿每个老师有个好身体,每天都有好运气。

第二篇:电子设计大赛:DDS 信号发生器

DDS 信号发生器(1022)

产品应用: 模拟传感器信号 重现实际环境信号 电路功能测试 信号相位调试 科研与教育 最高输出频率 输出通道数 采样率 任意波长度

CH1 CH2MHz 2 100 MSa/s 2 pts – 4kpts 2pts – 1kpts 1 μHzmVpp ~ 10 Vpp(50 Ω),4 mV ~ 20 Vpp(高阻)mVpp ~ 3 Vpp(50 Ω),4 mV ~ 6 Vpp(高阻)14 bits 10 bits

USB Host & Device 无

台式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 宽×高×深=232mm×108mm×288mm 2.7 kg

频率分辨率 幅度范围 垂直分辨率

CH1 CH2 CH1 CH2

标配接口 选配接口 产品类别 尺寸 重量 产品综述

函数/任意波形发生器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设计,能够产生精确、稳定、低失真的输出信号。产品特性

1.采用先进的DDS技术,双通道输出,内置频率计,25 MHz最高输出频率

2.LCD单色液晶显示屏

3.5种标准波形及48种预设任意波形输出,可编辑10组4 kpts任意波形

4.丰富的调制功能:AM、FM、PM、FSK,以及输出线性/对数扫描和脉冲串波形5.丰富的接口配置:标配USB Host,USB Device

第三篇:电子设计大赛心得

电子设计大赛心得

在短暂的大学时光中,总有难忘的青春与记忆。画面定格在2013年的最后一个暑假,32天紧张有序的准备与磨砺,4天3夜的汗水与拼搏。经历了挫折与快乐,质疑与坚持,无奈与渴望也让我们对团队合作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得各自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2013的最后一个暑假,一个值得感谢的夏天。比赛前的准备

诗经中说“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良好的准备,是比赛顺利的最基础的保障。

为了使这次比赛顺利进行,分院领导充分重视准备阶段的工作,为我们开放了通信实验室,并提供了充足的电子元件、仪器仪表以及高速的网络接口。这就方便了我们查阅与下载资料,可以通过焊接设备制作电路并通过仪器仪表进行各项参数的测试。

我们通过积极主动的与老师沟通,最终将准备阶段分为三个部分:资料收集阶段,基础训练与电路模块制作与模拟比赛阶段等。

1.1 资料收集阶段

第1—5天,资料收集阶段。

资料收集阶段包括:基础电路收集、历届赛题收集、基础元器件收集(购买)。通过资料的收集与理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相融合,加深对电路理论知识的理解,也通过对元器件的拼装以实现硬件的正常工作,并最终达到“应用为本、学以致用”的目的。

小组共三名同学,应分别选择自己特长的部分进行资料查阅等工作,勤交流,最后整合成一份完整的资料。1.1.1 基础电路收集部分

除需要熟练掌握桥式整流电路、电源滤波电路、信号滤波电路、微分/积分电路、共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二极管稳压电路、串联稳压电路、差分放大电路、场效应管放大电路、选频放大电路、运算放大电路、差分输入运算放大电路、电压比较电路、RC振荡器、LC振荡器以及功率放大电路等20个基础电路外,还应该掌握常用芯片的作用与引脚定义。1.1.2 历届赛题收集

收集历届赛题、论文的不但是为下一步分析做积累,也是从中为下一步选题重点致命方向。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一般有五类方向,信号类,电源类,自动类,通信类,控制类。通过与老师的沟通,再结合小组乘员实力,初步选择了通信类和控制类作为以后重点的训练目标。1.1.3 基础元器件购买

元器件是电路的基础,因此在备件时出应参考大赛说明书上的指定或推荐元器件外,更应结合每种电路的特点,除电阻、电容和电感外针对性选择元器件,并对重要芯片选取出替代芯片,以备不时之需。

1.2 基础训练与电路模块制作

将三个人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并要做到人手一份,以遍查阅。此时,小组成员内部也应完成各自分工,例如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软件编程、紧急采购元器件与论文编写等不同工作要齐头并进,尽量避免“短板效应”状况的发生。

当上述问题均已解决后,我们小组进入了第二阶段。1.2.1 基础训练

第6—10天,进入到基础训练阶段后,觉得压力大了许多。在本次比赛中,我主管的是电路图的绘制与电路硬件的设计工作。所以,在基础训练过程中,我主要加深自己使用模拟软件Altium Designer13.3.4版本软件的电路设计能力,以及电路图的绘制。通过使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测试要求达到设计指标或设计规定时,进行硬件电路的焊接和测试。经过5天的“魔鬼”式训练,再加上有在课程实训和课外科技团队的基础,虽不敢说自己电路的设计能力达到炉火纯青,但也算是登堂入室。对比赛也更加渴望,同时自己和另外两名队友技术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参加比赛信心大增。1.2.2 电路模块制作

第11—15天,在通过对历年赛题的研究,以及老师的指导。我们小组开始进行电路模块的制作,初步制作了A/D模块,电压比较器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LCD1602显示模块等模块,为比赛时发生意外的情况做了一道“保险”。

1.3 模拟比赛

第16—24天,模拟比赛是锻炼我们团队协作能力与考察我们的电路设计能力的最好的方式,这样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自己的缺点,并在以后的训练中加以改进。

1.3.1 第一次模拟比赛

第一次模拟比赛我们选择的题目是2012年TI杯的E题:声音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两天一夜的硬件电路设计,与硬件焊接工作,基本完成硬件电路。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提取要求设计滤波器的参数,利用filterlab软件工具设计出滤波器的电容电阻值,然后再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带宽增益积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放大器,这一步非常重要,放大器一旦选错就前功尽弃。在选放大器之前,我们可以先考虑学院现有的放大器,在网上把他们的芯片资料全找出来,认真的读取,特别关注他们的参数极限值,带宽增益积,还有芯片手册上配置的参数图(这一步要在培训期间就做好)。如果学院没有符合要求的放大器,就只能在网上搜,另外电赛期间也会有电子产品的公司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到时也可以咨询一下。

选好运算放大器后就开始Altium Designer13.3.4仿真,这一步主要是要熟悉Altium Designer13.3.4仿真软件的用法,用软件仿真的结果一般都很完美,但理论和实际还是有差距的。但我并不是说仿真没用,其实我每次都是把仿真的好了的电路图交给另一组员去画板的,而且有些不用调试效果就很好了。另外,为了方便调试,建议同学们以后做低通滤波器是,部分电阻用电位器代替。

待板子做好后,就可以开始调试了,首先说明一下调试的几个关键,第一,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用法,比如示波器的常见的几个用法,显示波形有三种方式,直流,交流,接地这三类的联系与区别,怎么利用示波器调出信号的波纹电压,怎么远距离使用示波器探头等等。第二,要注意各元器件的极限值。培训期间,我帮另一组调试电路时没怎么注意电容的最大耐压值,结果不禁意间爆了二个电容。还有一次记错了芯片的最大耐压值,结果裂了一块芯片,当时老师都被振住了,专门过来帮忙检测错误。其实这些都是低级错误,只要细心一些就可避免。

如果是做我这方面的,有几点建议和提醒。设计电路不要太局限,多看一些这个方面的资料。举个例子,我们平时接触的给运算放大器供电时要么是单电源,要么是正负电源绝对值一样的双电源供电,也可以有这种情况,双电源供电时正电源是+12V,负电源却只是-5V。此外,模电课本上有很多实用的电路平时可以尝试着做做,比如加法器电路,反相器电路,信号发生器电路(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的)电路,书后面提到的设计电源的电路等。这些都是基础,一定要做好。测试时还规定了使用的仪器,不能使用有存储,记忆功能的仪器,电赛期间我们一直使用的是带有记忆功能的示波器,然后到了测评现场,让我们重新使用一台无记忆功能的示波器,当时不怎么熟悉这个无记忆功能的示波器,调试时就有点问题。还有就是LM393N芯片做比较器时带负载能力不是很强,这时就要加反相器以提高负载能力,这还是通过老师提醒之后才想到的。

在经过紧张的调试之后,终于可以在显示屏幕上显示出声源的坐标了。1.3.2 第二次模拟比赛

第二次模拟比赛我们选择了某届电子设计大赛题目:自动水温控制系统。第二次进行模拟比赛我们小组就显得十分默契了,我主管硬件电路设计与电路图绘制,一名队员主攻C语言编程,另一名同学在购买缺少的元件,并最终完成论文的编写。

虽然在设计中也遇到了些许小问题,例如加热器要求电压过高,我们使用加装电磁继电器解决了该问题,且对系统效果无明显影响。使得第二次模拟比赛的效果较第一次好了许多。比赛过程与收获

2.1 比赛过程

参加比赛的确需要很大的付出。四天三夜,在我们的眼中有的只是努力,拼搏,不服输。在比赛中,我主要负责的是电路的硬件部分设计和电路图的绘制。2013年9月7日上午8:00,赛题在网站上发出,经过短暂的讨论,我们选择了红外光传送装置。

在经过两个小时在Altium Designer13.3.4软件上的设计元仿真,基本完成电路图的绘制与硬件电路的设计。

2013年9月7日下午4:00,对于我,是一个难以忘记的时刻,因为这个时候,红外光收发模块可以正常工作了,使我不由得信心大增,组员们也兴奋不已。或许,是进行的太顺利,连上帝都嫉妒我的好运气。对于测试单片机与电路整体调试时,队友不小心接反了电源,导致LM386及外围电容烧毁,使得前段时间的工作功亏一篑。

我的工作量骤然上升,在之后的三天三夜,我只得加倍努力,再次进行紧张的硬件焊接,中间经历了三极管烧毁和缺少LM386的情况下,再次将电路焊接完成,只不过因为元器件质量不如前面的批次,导致波形有时会有失真。但重新制作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将功率放大倍数减小。从而使硬件电路工作正常。

期间,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的关爱,给我们比赛的队员买水,在外边殷勤的期盼,在这里感谢领导和老师的鼓舞。

2.2 收获

参加比赛的确需要很大的付出,这次比赛的收获不是获得奖项,而是收获老师的指导、队友间的信任,自己团队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第一、初步具备了实践开发能力。更深刻体会理论如何地联系实际,怎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比赛中通过数据,弄懂原理,到电子市场买器件,之后进行仿真,综合各电路的优点,组装成自己的一个电路,最后调试,焊接制板。现在我学会了单片机,对一个任务,一般能通过努力把它解决。比如说前几周制作一个能跟踪轨迹的智慧小车,上网找数据,汇集,通过单片机实现了这功能。也就是说,真正做到“应用为本、学以致用”。这是自己的第一个收获。

第二、极大提高自学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院院长杨仁刚说:“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彻底的素质培养,能极大的锻炼同学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学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从菜鸟变天鹅,或许从这里开始。

第三、提高了团队意识 比赛三个人为一组,我们团结协作,分工明确,互相促进而发展,比赛时我基础较好,设计基本电路,另一同学焊接调试技术过硬,还有一个知识面广,知道如何选用好的器件,如何写好报告书,总揽全局,没有同学的配合,根本不可能圆满地完成任务。其中取得的经验,使我更加出色的担任电子协会竞赛部部长,在电子协会里创造了相互学习的环境,大四培训大三的,大三培训大二的,大二培训大一的,如此形成人才梯队,这样每一次比赛都有一批训练有素的队伍。在这种环境里,自己碰到问题时,别人往往能给自己很大的启发。比如比赛我在调试实现频率步进的实验时,调试了3个小时都弄不出来,同学提醒了一句,会不会接地有问题,我马上得到启发,结果很快解决了问题。第四、加强了创造的欲望、信心和勇气 这次比赛我们学校的成绩比北大的强两倍,跟北航比也不相上下,从一开始的拿不到奖,到现在的一年参赛的十个组同时获奖。这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达到的,十多年来,我们学校一直坚持参加电子设计大赛,不畏挫折与困难,在校教务处、学院、老师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功。北航、北大实力比农大强的多,但只要肯努力,并不比别人差。我们组是这次比赛最特殊的,三个队员都由大二的组成。其它的队都有两个大三带一个大一的,我们并没有失落,任何时候都乐观、积极、向上。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最后取得好成绩。

信息与控制学院院长刘平教授在讲述电子设计大赛成功背后的故事时说:“信息与控制学院凡是参加过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等此项赛事的同学,由于具备了出色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很快的融入到公司企业的工作当中去,所以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被录用。因为,梦想成就辉煌”希望院里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放在教书育人工作的首位。鼓励同学积极参加类似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机械设计大赛这类真正检验同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比赛,并为参加这类竞赛的选手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并每年从院长基金中拿出一部分用来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师生,为同学们的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在信息与控制学院教学楼专门开房多间创新实验室,并配备了大量实验器材,供电子协会同学学习交流用。

电子设计大赛虽然历时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对我的锻炼却很大。我觉得参加电子设计大赛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会感觉很累,但是很有意义,而且我们在大学里能有几次机会参加这种比赛呢,抓住机会,把握生活。

第四篇: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心得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心得

短暂的大学生涯总有令人难以忘却的青春与记忆。画面定格在2015年的暑假,60天紧张有序的准备与坚持,4天3夜的不眠战斗,这些画面至今令自己都很难忘。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与挫折,有过无奈,面对过质疑,也有遗憾但却从未有过后悔,因为我们是在为梦想而拼搏!同时我们也收获了许多,比赛让我们对团队合作有了真正深刻了解与体会,也使得各自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2015年的暑假,我们在努力!比赛前的准备

诗经中说“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良好的准备,是比赛顺利的最基础的保障。

为了准备这次比赛,作为队长的我,为了能把单片机C语言尽快熟练掌握,我放弃了考试复习时间,在期末考试前3天我依然还在实验室写单片机程序。而我的两个队友也放弃了暑假的休息时间,每天呆在实验室或者寝室看书,研究电路,写程序等来为比赛做准备。

为了使这次比赛顺利进行,分院领导也充分重视准备阶段的工作,为我们开放了空调实验室,使得我们可以有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并提供了充足的电子元件、仪器仪表以及高速的网络接口。这就方便了我们查阅与下载资料,可以通过焊接设备制作电路并通过仪器仪表进行各项参数的测试。

在经过团队之间的商量之后,我们最终将准备阶段分为三个部分:资料收集阶段,基础训练与电路模块制作与模拟比赛阶段等。

1.1 资料收集阶段

5-6月因为平时绝大部分时间在上课,所以就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资料收集的内容包括: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内容、历届赛题和优秀论文收集、基础电路收集。通过资料的收集,来了解如何充分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

小组共3名队友,因为我本身对互联网很了解又擅长收集整理资料,所以资料收集阶段主要都是我来完成的。1.1.1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内容

主要是在网上查找下电赛的比赛内容和往届参赛人员分享的经验与总结,从而让自己对电赛的性质与内容有个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1.1.2 历届赛题收集

收集历届赛题、论文的不但是为下一步分析做积累,也是从中为下一步选题重点致命方向。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一般有五类方向,信号类,电源类,自动类,通信类,控制类。通过与队员的沟通,再结合小组乘员实力,初步选择了仪器仪表类和放大类作为以后重点的训练目标。1.1.3基础电路收集

熟练掌握基本电路包括常用的电路,如:直流稳定电源电路、电源滤波电路、信号滤波电路、二极管稳压电路、串联稳压电路。

基础运放电路,如:差分放大电路、同相与反相放大电路、积分与微分放大电路、信号变换电路、选频放大电路、电压跟随器电路、阻抗匹配电路、电压比较电路、差分输入运算放大电路。

振荡电路,如:RC振荡器、LC振荡器。

三极管放大电路,如:共集共射共基放大电路、小信号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等30个基础电路外,还应该掌握常用芯片的作用与引脚定义。

1.2 基础训练与电路模块制作

将三个人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并尽量做到人手一份,以遍查阅。此时,小组成员内部也应完成各自分工,例如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软件编程、紧急采购元器件与论文编写等不同工作要齐头并进,尽量避免“短板效应”状况的发生。

当上述问题均已解决后,我们小组进入了第二阶段。1.2.1 基础训练

7月12号,比赛前30天,此时已进入了炎炎夏日,天气愈发显得闷热与躁动,在基础训练阶段后,觉得压力大了许多。在本次比赛中,我们队员的分工如下:

我:硬件电路设计+协助熊软件程序设计。

蔡:电路图绘制+论文报告+协助我完成硬件电路的设计与调试。熊:软件程序设计+FPGA最小系统板的设计与焊接。

因为我擅长写单片机C语言程序,所以暑假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训练单片机,同时研究模拟电路这块,经过将近1个月的学习,自己的模拟电路和单片机C语言这块的技术能力得到很大提升。1.2.2 电路模块制作

比赛前12天,我们花了完成了直流稳压电源的准备工作,单片机最小系统板的制作和一些基础运放电路设计的仿真图。

1.3 模拟比赛

最后12天冲刺阶段,模拟比赛是锻炼我们团队协作能力与考察我们的电路设计能力的最好的方式,这样我们可以直观的了解自己的缺点,并在以后的训练中加以改进,同时也让我们电赛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模拟比赛我们选择的题目第八届(200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题目(C题):数字示波器。可惜因为题目选择难度较大,准备过程不充分等原因导致最后作品没有完成,打击队员间的自信心。这次教训告诉我们:只有经过实打实的团队配合完成作品才能真正加深团队间的合作。虽然模拟比赛最后没有完成,但也让我们得到了许多经验与锻炼。比赛过程与收获

2.1 比赛过程

参加比赛的确需要很大的付出。四天三夜,在我们的眼中有的只是努力,拼搏,不服输。在比赛中,我主要负责的是电路的硬件部分设计和协助另一名队员完成软件程序的设计。2015年9月12日上午8:00,赛题在网站上发出,经过短暂的讨论,我们选择了(F题)数字频率计。

在比赛过程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队员的是熊,他为了完成FPGA最小系统板的制作和软件调试部分连续3个晚上都没怎么睡觉,尤其是最后一个晚上连续通宵到凌晨6点半才微微休息了2个小时,在这点我很佩服她。

在比赛过程中,我应为仿真软件经常卡断和电脑卡机的原因,显得有点急躁和不安,还是另外一名队员蔡及时安慰和帮助了我,我才微微安下心来再度投入到作品的制作中去,最后我们相互配合,我在网上查阅资料确定好所选芯片然后设计出电路方案后由他负责在Proteus中仿真,然后我负责动手焊接调试。

尽管中途困难重重,但我们还是把作品实现了信号幅度范围10mv-1V和频率范围50hz-50Mhz的测量且相对误差基本小于0.0001,并且也能测量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数据显示和刷新时间也符合要求。

虽然说最后测频的时候出了点意外-FPGA控制板短路,导致比赛中途夭折,很遗憾,但是我们真的努力了、和拼了,所以我们不后悔。比赛已经完全过去了,但我们依然会继续完善这个作品,争取把题目所有的要求全部做出来。这一刻我们不为荣誉,只为青春和梦想而拼!

2.2 收获

参加比赛的确需要很大的付出,同时也收获了队友间的信任,团队协作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第一、初步具备了实践开发能力。更深刻体会理论如何地联系实际,怎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比赛中通过数据,弄懂原理,到电子市场买器件,之后进行仿真,综合各电路的优点,组装成自己的一个电路,最后调试,焊接制板。现在我学会了单片机,对一个任务,一般能通过努力把它解决。比如说比赛前30天制作一个能显示万年历时间的时钟,上网找数据,收集分析,然后设计电路和写程序,最终通过单片机实现了功能。也就是说,真正做到“应用为本、学以致用”。这是自己的第一个收获。

第二、极大提高芯片数据手册的阅读能力和实战能力,刚开始过分依赖于仿真软件,设计了几个方案都是在Proteus中验证结果,导致前期阶段浪费了大量时间在仿真上,等最后电路焊好之后完全傻眼了,因为跟仿真结果完全不一样。因此最后我们明白一个道理:理论永远理论,只有真正通过实战做出来,通过现象才能表明方案的正确性,不能过多依赖于虚拟的仿真。最后只能连夜改方案才把要求做出来了。由于比赛要用到大量以前没用过的芯片,所以自己不得不独立查找芯片资料并且阅读研究,有时碰到英文资料也得读下去,这使得自己芯片数据手册的阅读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第三、我们还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任何事只有协调好团队才能赢得双赢,获得最大的成就。团队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做信号放大与整形部分电路的和做控制显示部分电路的队员应该要加强交流,这样才能弄清楚调试时问题出现的根源!第四、极大提高自学能力,比赛阶段大部分用到的知识与技术都是课堂上从未有接触到的,但是我们利用网上与书籍资源来学习,从而极大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四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比赛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也很难忘同时真的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东西,不仅仅是知识,经验,还有团队间的合作与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奋斗的默契。

第五篇: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设计任务与要求

⑴ 设计并制作能产生正弦波、矩形波(方波)和三角波(锯齿波)的函数发生器,本信号发生器可以考虑用专用集成芯片(如5G8038等)为核心实现。⑵ 信号频率范围: 1Hz∽100kHz;

⑶ 频率控制方式:

① 手控通过改变RC参数实现;

② 键控通过改变控制电压实现;

③ 为能方便地实现频率调节,建议将频率分档;

⑷ 输出波形要求

① 方波上升沿和下降沿时间不得超过200nS,占空比在48%∽50%之间;② 非线性误差≤2%;

③ 正弦波谐波失真度≤2%;

⑸ 输出信号幅度范围:0∽20V;

⑹ 信号源输出阻抗:≤1Ω;

⑺ 应具有输出过载保护功能;

⑻ 具有数字显示输出信号频率和电压幅值功能。

下载电子设计大赛信号发生器心得总结(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子设计大赛信号发生器心得总结(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DSP-任意信号发生器

    任意信号发生器 实验报告 姓 名: 学院(系): 专业: 组员: 指导老师: 学 号: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通信工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 DSP 硬件开发平台; 2.熟悉 DSP 集成开发......

    函数信号发生器论文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系别:电子工程系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届:XX届 姓名:XXX 摘 要 本系统以ICL8038集成块为核心器件,制作一种函数信号发生器,制作成本较低。适合学生学......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二、已知条件...................................................

    信号发生器设计(推荐)

    模拟课程设计题 信号发生器设计 设计一个能够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矩形波的信号源电路,电路形式自行选择。输出信号的频率可通过开关进行设定,具体要求如下: (1)输出信号的频率范......

    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简易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一)、设计目的 通过设计简易信号发生器,完成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及维护工作的实践......

    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一 绪论 1.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应用意义 函数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或仪器。根据用途不同,有产生三种或多种波形的......

    低频信号发生器2

    低频信号发生器 目录 产品简介:低频信号发生器采用单片机波形合成发生器产生高精度,低失真的正弦波电压,可用于校验频率继电器,同步继电器等,也可作为低频变频电源使用。以单片机......

    DSP音频信号发生器

    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音频信号发生器 设 计 人: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二零一四年 付路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111501 201115020104 宁爱平目录 一. 引言-------------第2页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