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设计大赛赛后总结
电子设计大赛赛后总结
***
电子设计大赛终于结束了,然而这经历的一个多月却构成了我大学生活难以割舍的部分,在这一个多月里,经历了挫折与快乐,质疑与坚持,无奈与渴望,也让我对团队精神有了更多的认识,这个夏天感谢电子设计大赛!
此次电子设计大赛我们组投入的精力比较多,因此获益良多。我先着手于大的方向,然后在结合我所负责的方面展开。
在电子设计大赛培训前一阶段会有很多的讲座,接着有一个月左右的自行安排的时间。电子设计大赛的题目一般有五类方向,信号类,电源类,自动类,通信类,控制类。我们首先要根据三个组员的实力,爱好,专业在这五类中选择方向。当时学院在此之前有两天关于信号类题的培训,再加上我们专业也有关于信号处理方面的,所以我们组的主方向是信号类,辅方向是通信类和电源类的。
选好大方向后,对于学院这么多的讲座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听取。刚开始我充满了热情,几乎所有的讲座都去听,PIC,FPGA,PID算法都听过但最后都没怎么用上,学的也不是很好。因此每个组选好方向后组长最好根据组员的情况把各个组员负责的任务分配下来。分配任务时三个人的主要的任务要明确,但还要顾及到其他人的任务。特别是组长,他一定要能胜任各方面的工作,对突发事件能够游刃有余。我们组当时组长是负责大方向的,此外单片机和DSP这块也是他负责的,我负责电路设计和调试,另一组员负责画板和制版。各组员的主方向都很明确,但我们平时也会相互协作。比如调电路,有时我调,有时组长调,有时调不出来时咋三一起上。同时,比赛期间突发状况会很多,这次我们选的是信号类E题,拿到题目后,三个滤波器,曼切斯特编码和伪随机码都得电路来实现,电路实现后才能后续的工作。我当时先选的是滤波器的设计,组长和另一组员就讨论着做其他的电路。因此每个组员的主方向要明确但要灵活,组员之间要有交集。组里成员的任务明确后就可以分工合作,各自选自己负责的方向去听取讲座。这样效率高又不会浪费时间。
讲座是老师讲,我们听,效果不是很大。真正重要的是接下来的一个月的培训,这时没有老师整天监督我们,挤牙膏式的教学不存在了,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管理和安排上。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组的大方向,做3~5道历年的真题,基本上一个星期完成一道。在这一个月期间,各组成员要针对所做的题目把自己负责的方面日臻完美。由于培训时很多组在一个大的实验室里,组与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特别是PIC各个控制的算法,电路设计的细节,以及画板和制版的技巧等。另外,自己要多独立思考,不懂的问题要在网上收资料,或者找老师解决。
在这一个月中要完成的任务有很多。我初步归纳了有五点,第一,完成4道历年电子设计大赛的真题,并参考历年获奖作品,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第二,做一些电赛期间可能做到的模块,比如,直流电源,最小系统,一些比较贵重的芯片插座等。第三,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要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比如示波器,电源,信号发生器。这三个是基本的,若是做通信类的题目的还要熟悉扫频仪的用法。电子设计大赛时,我们拿到题时要用示波器显示眼图,当时我就傻眼了,没听过,这就是基本功没做好。第四,组员要协调配合一下,就像我前面说的,组员之间要有交集。不要等到比赛时出问题,到时就后悔莫及了。第五,要提升各自的能力,不要想着把全部知识都学好,到头来什么学到的都只是皮毛。总之,光阴似箭,一定要珍惜这一个月。
在这次的电子设计大赛中,我负责电路设计和调试。培训期间设计过电源,直流稳压源和无限收发模块,比赛时设计了三个滤波器。感触最深的还是滤波器的设计,那么我就结合滤波器是设计分享下经验。
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提取要求设计滤波器的参数,利用filterlab软件工具设计出滤波器的电容电阻值,然后再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带宽增益积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放大器,这一步非常重要,放大器一旦选错就前功尽弃。在选放大器之前,我们可以先考虑学院现有的放大器,在网上把他们的芯片资料全找出来,认真的读取,特别关注他们的参数极限值,带宽增益积,还有芯片手册上配置的参数图(这一步要在培训期间就做好)。如果学院没有符合要求的放大器,就只能在网上搜,另外电赛期间也会有电子产品的公司来推广他们的产品,到时也可以咨询一下。
选好运算放大器后就开始Multisim仿真,这一步主要是要熟悉Multisim仿真软件的用法,用软件仿真的结果一般都很完美,但理论和实际还是有差距的。但我并不是说仿真没用,其实我每次都是把仿真的好了的电路图交给另一组员去画板的,而且有些不用调试效果就很好了。另外,为了方便调试,建议同学们以后做低通滤波器是,部分电阻用电位器代替。
待板子做好后,就可以开始调试了,首先说明一下调试的几个关键,第一,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用法,比如示波器的常见的几个用法,显示波形有三种方式,直流,交流,接地这三类的联系与区别,怎么利用示波器调出信号的波纹电压,怎么远距离使用示波器探头等等。第二,要注意各元器件的极限值。培训期间,我帮另一组调试电路时没怎么注意电容的最大耐压值,结果不禁意间爆了二个电容。还有一次记错了芯片的最大耐压值,结果裂了一块芯片,当时老师都被振住了,专门过来帮忙检测错误。其实这些都是低级错误,只要细心一些就可避免。
对于低通滤波器,调试时主要是看他的频率特性,可以用示波器点频法测试。也因为点频法太麻烦,当时我们就只是测试了截至频率和10倍频程处,如果这二处符合题目要求,我们就认为是合理的。但是到了测评现场,负责我们这组的老师不但要检测这些点还要看一下滤波器的整体的性能,也即全部点都得扫描一遍。滤波器的特性除了要满足截至频率和10倍频程外,还有二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防止低频地方有过冲的现象;第二,滤波器的下降速度,不能太平缓。
如果是做我这方面的,有几点建议和提醒。设计电路不要太局限,多看一些这个方面的资料。举个例子,我们平时接触的给运算放大器供电时要么是单电源,要么是正负电源绝对值一样的双电源供电,也可以有这种情况,双电源供电时正电源是+12V,负电源却只是-5V。此外,模电课本上有很多实用的电路平时可以尝试着做做,比如加法器电路,反相器电路,信号发生器电路(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的)电路,书后面提到的设计电源的电路等。这些都是基础,一定要做好。测试时还规定了使用的仪器,不能使用有存储,记忆功能的仪器,电赛期间我们一直使用的是带有记忆功能的示波器,然后到了测评现场,让我们重新使用一台无记忆功能的示波器,当时不怎么熟悉这个无记忆功能的示波器,调试时就有点问题。
电子设计大赛虽然历时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对我的锻炼却很大。我觉得参加电子设计大赛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会感觉很累,但是很有意义,而且我们在大学里能有几次机会参加这种比赛呢,抓住机会,把握生活。收获了自信,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充满了对未来的展望回顾技能大赛的整个过程,从拿到方案到参加比赛,再到比赛,束后的这段日子,我们专业的每一个人都体会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感受并见证了我们师生的实力。大赛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它散发出的能量却一直在延续,一直在推动着计算机专业的每一位老师不断的前进。拼搏的惯性使我们停不下脚步,一个又一个的创新使我们坚信,我们是有能力的,我们是最强的,我们绝对有信心把本专业打造成一个具有相当实力的专业。
第二篇:湖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赛后总结
关于省赛总结
随着一半月培训的结束,省赛也开始了,这是我们很期待的一天,是我们小试身手的好机会。
8月26日早上8点30分,比赛开始进行,先是发下题目选题。因为之前培训时对AGC电路花的时间较多,所以原本以为到选题时,我们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关于这方面的题,也就是C题。但是我们组成员仔细分析了一下,如果选择C题,除了对自动控制增益电路要做好外,好要把外接的A/D、D/A模块做好,而我们组之前没有准备好A/D、D/A模块的芯片和代码,最后还是选择放弃了该题。
除了C题不选之外,A题要求用得温度传感器我们以前也没有用过,对这个题没有一点把握性。再看看B题,似乎以前有过类似的培训,但题目的要求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不过我们几个分析了原理,感觉行得通,而且用到的芯片我们都有,所以最后确定做B题。选好题之后,接着就是拿元器件,为了以防我们的芯片被烧坏,我们拿了一些提供的元件。
接着就是分工,队员刘素凯主要负责软件,我和另一名队员李显主要负责硬件。
硬件焊接及调试的过程花去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直到第二天凌晨6点我们才把硬件搞定。其中有几个调试环节最让我们纠结了。首先是AD9850出来的正弦波叠加了一个直流分量,我们想把它滤掉,就加了一个103电容,用示波器观察出来的波形确实也滤掉了直流分量,可是同时麻烦也跟着来了,因为出来的正弦波峰峰值只有1V,有点小,我们加了一个比例运算放大器想放大幅值,加了之后出来的波形超乎了我们的想象,是一个很不稳定的信号,全都是正的,后来分析了一下,可能是AD9850经过的那个通交隔直的电容引起的。因为电容放在运放的前面将会和运放构成什么电路很难说,最后由于时间关系,为了把基础模块做好,我们放弃了信号源部分。
另一个很纠结的地方就是李显负责焊接的相位差测量电路,一端口网络输入输出信号经过整形成方波,而且只需要正半部分,我们在输出的交流方波加上一个二极管,利用他的单向导电性,最后只留下正的部分,但是出来的波形老是有很尖的毛刺,我们不断的调试,换二极管,最后总算出来了相对好点的波形,但是也浪费了我们宝贵的两个小时。
6点钟的时候,我们开始把硬件和单片机接上进行软件调试,这时,一个致命的问题又来了,我们做的电源模块,经LM7805出来的5V电源带不动单片机,反而把直流源给的12V电压拉低到7V,很无奈,我们只好焊个USB母座,用DC充电器供电。
软件的调试也不是很顺利,我们的功能没有实现完,阻抗模测得不准,不过阻抗角测得误差还是挺小的。
8点30分,我们被撤离赛场,在一楼教室休息,接着就是等待验收了。
在这次比赛中,我深刻领悟到了团队的重要性,三个人的活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是忙不过来的。必须默契的配合,同时相互鼓励队友支持到最后。
第三篇: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赛后总结
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赛后总结
听过一个段子,有人说爱一个人,让他去参加电赛。比赛的四天十三夜是短暂的,但真个过程却是漫长而值得回味。大一暑假第一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我想从这个角度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这次电子设计大赛,我们选做的题目是本科组D题—增益可控的射频放大器。这是一道关于高频的题目,而整个大一期间我们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并不多,对于我们来说也确实是一个挑战。在初步确定整体设计方案以后,我们每个人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便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从到硬件电路的搭建调试,软件系统的控制修正,以及最后整个系统的联合调试,团队中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在到理工大学现场测评时,连接好电路以后突然发现电路发生了自激,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如果这个问题早点出现,我们还有时间进行调试或者再做一块新的电路板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在测评现场出现这个问题想在十几分钟内解决它简直是天方夜谭。可是如果现在放弃,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就在这个时候队友想出把最初作为拓展部分的电路模块作为系统的第一部分接入电路,或许可以解决。说做就做,我们立即对电路做调整,随后的测评,基本完成了题目基础部分的技术指标。测评结束后,走在理工的校园里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好在最后的结果并没有那么糟糕。我想,这个小插曲,对每个人的心理素质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虽然测试的结果远没有之前那么好,但这期间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没有白费,经历的种种辛酸乌云终被胜利的阳光所驱散。
经历这次比赛我们增强的不仅仅是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更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的比赛奠定基础。对于团队合作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三个人是在学校二轮测评之后才组的队,经过暑假训练的磨合,我们对彼此比较了解,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彼此信任,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出现问题,没有人埋怨,没有人言弃,取而代之的是三个人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共渡难关。这种真挚的团队情谊是我之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也是参加电赛的意外收获。
很多人觉得大一的学生参加电赛为时过早,但我觉得只要你足够勇敢,足够努力,大一参加电赛也不是不可能。只是大一时基础薄弱,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学习起来更为吃力,但是如果你有对它兴趣愿意主动去学习,动手调试电路,我相信不会逊色通过课堂上学习它们学长学姐太多。与此同时,课余时间多到实验室,多和高年级的学长学姐请教学习,那么你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少走弯路,会收获到更多的东西。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积累,在比赛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机会在你面前时,不要犹豫,倾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去做吧!
比赛至始至终,我们没有太看重结果,清楚自己的水平有限,不能和高年级的学长学姐相提并论,取而代之的是报之以平常的心态,这或许也是我们在出现问题的最后关头没有手忙脚乱的原因。现在看来,比赛过程对于自己的心态又何尝不是一种历练。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第四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赛后总结
电子设计竞赛赛后总结
2010安徽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于9月7日圆满落下帷幕。在9月12日完成答辩演示之后,组委会评审结果我院本科组参赛队荣获本届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初次参赛,毫无经验可循,而且培训时间只有两个月,能够获得如此殊荣,实属不易。现对本次比赛进行总结,积累经验,解决问题,弥补不足,自我完善。对于本次比赛的总结,我们分获得的经验以及需要改进完善两个部分。
一、本次比赛获得的经验:
1、通过参加安徽省电子设计竞赛,初步了解了此类比赛的竞赛流程,大概掌握了比赛的规则,为明年参加国家级竞赛,赛前各项的准备工作提供了一个指导方向,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2、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获得荣誉的同时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3、浓厚了学习氛围,激发了同学们思考、动手、创造的兴趣。电子设计竞赛前后,已经有不少同学对比赛产生了兴趣。可以从中选拔优秀人员。
4、比赛作品根据比赛规则适当的采用一些现成的模块,节省时间。如果全部采用现做模块,时间就显得有些紧凑。
5、参赛队员明确各自的角色分工,可以明显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作品质量。
6、良好的后勤保障是比赛成功的关键。赛前准备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所以能否有效快速及时的获得比赛所需物品,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不容忽视。
二、需要加强改进和完善的:
1、参赛作品的美观设计需要加强。本次比赛因为参赛作品的美观问题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使得答辩演示的时候失分不少。
2、提前了解熟悉比赛场地的环境,避免作品在演示的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今年在现场演示的时候,因为没有考虑到白色瓷砖墙壁反光较强的这一现实情况,对作品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小车演示时候出现了异常。
3、有关比赛指导方面的资料书籍稀缺,需要更多搜集和购买。在进行赛前培训的时候,因为对于竞赛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知识的系统性不强。在做课题的时候遇到了不少的麻烦。很多知识都是临时性的现学现用,“只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虽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技能的提高的。
4、参赛队伍的选拔和培训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今年由于时间较紧,经验不足,对参赛学生的选拔和培训进行的也较为简单直接,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工程。比赛结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参赛人员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员的选拔应该注意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不仅只关注其专业技能。而且根据个人特长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适当的准备参赛预备队伍,为比赛补充后备力量。必要时候可以直接组队参与比赛。培训可以适当的吸收校外资源为我服务。聘请从事电子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并赋予其相应的报酬。从事应用电子产品开发的人员,有着较强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基础,一方面可以弥补我们实践经验的不足,及时获悉当前的先进的主流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整体提高指导老师的知道水平。
5、暑期培训的时间适当更改,将每天的培训时间延长至每天晚上九点。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完成各项培训课程。集训时间较短,时间宝贵,需要充分利用。
6、创新实验室和电子协会的筹建以及举办系级电子设计竞赛。对实验室和电子协会的章程,管理,运行,组织结构,应尽早出台详细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通过协会和创新实验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竞赛中发掘人才,培养人才,为竞赛吸纳新人,储备后备力量。
第五篇:机器人大赛赛后总结
机器人大赛赛后总结
机器人大赛结束了,每个科协人都缓和了一下自己忙碌的节奏。在比赛这段时间里,大家都辛苦地准备了很久,尽管在比赛中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赛也落下了完美的帷幕。
赛后我们认真总结了此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我们来谈谈赛前准备。(1)报名表中有的信息没有必要,例如学院审核,这会增加其他学院参赛队的麻烦;只需保留学号,姓名,联系方式,和队名,作品名即可,还应注意的是灭火类队名和作品名的区别。(2)一旦报名截止,就不能让参赛队再更改信息。(3)调试场地值班问题,由于值班时间过长,开始时极少有参赛队去调试,因此我们可以缩短调试场地值班时间并将比赛时间适当提前;值班时还应注意保护场地清洁,以身作则。(4)搬运场地也出现了问题,有的队因场地搬运和更换新场地,会导致地面变滑,小车的部分参数需要更改,因此可以在搬运场地后给参赛队6,7个小时去调试,使机器人适应场地,此间还应注意保护场地,禁止踩踏。(5)今年比赛时话筒紧张,以后要注意。
然后,是比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1)此次比赛做得比较花哨,没有侧重参赛队的需求,而是更像鼓励性的比赛,现场的秩序比较混乱,比较拥挤,不受控制。下一次,要将比赛做的更正式些。(2)比赛场地有点挤,观众大部分都尽可能的挤到靠近比赛场地的地方,导致现场的混乱,我们可以考虑换用更大的场地,同时布置成阶梯型,体育馆是比较合适的选择。(3)媒体的采访也是导致现场混乱的原因之一,建议抓好媒体签到的工作并将媒体采访集中到比赛结束后,这样也可以为媒体采访提供较好的平台。(4)谈及自主创新类比赛,普遍的问题是5分钟的介绍时间太紧,很多细节不能展示给评委,就此我们可以考虑下一次将自主创新的比赛做成全封闭的答辩式,方便参赛队和评委的沟通。(5)裁判和参赛队的沟通很重要,因为裁判放置机器人的方式和参赛队自己是否一样,将影响到比赛能否成功和最后成绩。(6)鉴于裁判自己要熟悉比赛规则,和比赛中出现的不少机器人不能正常参赛和没有成绩的问题,我们考虑增加预赛,并将预赛成绩作为一部分计入最后成绩中,这样可以一举两得。在预赛结束后建议开一个小小的总结会,为正式比赛做准备。(7)灭火比赛中有人质疑比赛规则中的“赛前3分钟调试”,因此我们考虑下一次细化比赛规则时将这一条去掉。(8)由于部分参赛队怀疑工作人员取放机器人时对部分线路有所损坏,可建议他们为机器人增加外壳保护装置。(9)比赛时可允许每个队有2个人进入场地,一个负责提示裁判如何控制机器人启动,一个人在旁边介绍自己队的设计。(10)由于灭火的蜡烛的位置有很大的可变性,裁判在放置蜡烛时要严格按照比赛规则。(11)立项时要求每个队的机器人都要完工,包括程序。比赛后在收回立项的机器人时将他们的程序一起收上来,方便后人的学习。(12)此次比赛的视频制作不是科协自己的人做的,这展现了科协还缺少一些必要的技术人员,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人才,尽量减少去求助比别人。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相信我们的比赛将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越办越好。
宋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