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上海司法行政工作30年历程(精选)

时间:2019-05-15 15:12: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与上海司法行政工作30年历程(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与上海司法行政工作30年历程(精选)》。

第一篇:我与上海司法行政工作30年历程(精选)

我与上海司法行政工作30年历程

2008年11月26日 17:2

2来源:东方网 作者:徐宏祥 选稿:实习生 张楠奇

我内心常常自诩是上海司法行政工作法律援助战线上的一名普通士兵。

我出生于1934年10月,1955年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参加工作,做过政治教员,但主要职业是法律教师为社会培养法律人才;1999年退休后做专职律师,衷心热爱法律援助工作。截止目前,虽已年过七旬,你依然可以在上海市或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看到我活跃的身影。可以说,30年来、甚至50年来,我与上海司法行政,特别是近10年来,与法律援助工作,风雨同行。

1955年,我从华东政法学院毕业,是新中国早期培养的法律专业大学生,被分配到复旦大学刑法教研室做助教,第二年便开始一边教学一边做兼职律师。那时的我,青春作伴、意气风发,决心用自己所学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尽一份力量。然而事与愿违,社会政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在人治环境下,很难施展抱负和才华。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公检法”被“砸烂”,1968年实行军事管制。1974年撤销军管后,恢复公安局及人民法院,但检察院被取消,直至1979年才恢复重建。司法局也是直到1981年才恢复组建。眼看着身边的人们对法治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毫无认识,我内心痛苦。但是必须保持谨慎、安静等待春天生机到来,否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批斗。从反右到十年浩劫,我参加的政治运动一场接着一场,历尽坎坷,颇多凶险。特殊的年代,让我怀有一身法律知识、法律精神无法施展抱负,只能烂在肚皮里。1959年我被下放到安亭师范,继而又到嘉定一中做了政治教员。虽然无论做什么工作,对我来说,都是为人民服务。但我无法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来维护人间公道,为人民群众和法律公正服务。这是我整整二十五年里,内心最大的遗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1年为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各区县纷纷成立司法科,3年后改为司法局。1985年,国家恢复了律师制度。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让律师这个行业焕发了第二次青春。大家都知道,律师是一个高收入的阶层。但我因为有二十五年的内心痛苦,明白走向开放、法治的国家最最需要的是很多很多的法律人才。文革十年不讲法律,更不讲法律教育,熟悉法律的人才稀少;开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但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中懂法的人少。怎么办?身心皆受其痛二十五年的我还需要考虑经济收入吗?我毅然决然又回到讲坛做了一个法律知识传播者。因为我觉得,中国在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之后,真正走上法治进程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培养出更多的法律人才,我们的法治进程才可以加快。基于这样的出发点,我到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当了一名教师,在教师的岗位上又默默耕耘了十三年,即使在1994年退休以后,我仍然舍不得离开学校,因为我深深懂得社会要实现法治、法治要锋芒毕露,法律知识、法治精神的传播是最最重要的基础。

1999年,六十五岁的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讲坛,到上海大众律师事务所做了一名专职律师。但我仍然不想为了赚钱而做律师。我想,儿女大了,生活过得都不错,我自己又有退休工资,生活足够了。而党培养我的恩情如何报答呢?我已经树立了为党奋斗一辈子、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的价值观,眼下只想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为那些真正需要我帮助的贫困、弱势群体做一点事情,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没有经济收入,这对某些律师来说是一种负担,我却多次要求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多给我一些援助案子。我对他们说,别考虑我的身体,我身体好着呢!

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呢?这全都因为文革中社会对人权的践踏与目前法治条件下法律援助制度保障人权作用发挥让我不断作出的反思。文革中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我们不能自觉地把社会主义同尊重和保障人权相联系,最终导致了我们在民主法制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不重视人权必然会轻视人的自由和权利,1954年宪法被压缩为4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人权原则也被取消。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人权进行再认识。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一次谈话中肯定了社会主义与人权有着本质的联系,第一次公开阐明了对人权的态度。

2003年9月1日起《法律援助条例》正式施行。作为中国弱势群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法律援助制度在中国正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法律援助是国家通过设立专门机构,给那些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实现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又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公民,义务提供法律服务等方面的帮助,是人权保障的一项基本制度。

我认为法律援助工作最适合我了,因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因为我发现法律援助工作可以扶弱帮困,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体现社会人权观念。我内心常常以法律援助战线上一名普通士兵自诩。

树立扶弱帮困、公平正义理念,认认真真服务群众、切切实实维护人权是我退休后一切快乐的根源。我以法律援助事业为荣,热衷于义务提供法律咨询,乐于办理援助弱者的案件,也精于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而且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1999年,我给自己定下要求,每个星期一到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供一天咨询,每周两天到嘉定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供两天咨询,每周到区总工会提供半天法律咨询,其余时间用来办理法律援助案件和学习充电。9年来,我就这样不停的穿梭在市区、郊区的法律援助机构,风雨无阻,靠的其实就是我对法治精神的崇尚和践行、人权保障的反思和理解、对法律援助工作的满腔热爱。顾不上路途遥远、顾不上年老体衰,顾不上面子体面,拖着一身疲惫、趁着夜色乘公交车在市区赶回家的路上,我的心里却只有充实与欣慰。

按照要求,一名律师一年需要办理一至两件法律援助案件,而我每年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都在10件以上,并因此获得了司法部和上海市律师协会颁发的法律援助先进个人荣誉证书。当我站在领奖台上,手捧鲜红证书的时候,我的心中不是喜悦,不是自豪,而是惭愧。我在想,针对弱势群体维护权益难的现状,法律援助案子我还是办得太少了。2008年上半年,老当益壮的我又接了20多个刑事案子,截至目前有15个案件已结案或在开庭审理中。此外,我还关心下一代法律人才的培养。从1999年至今,我每年资助多名司法院校贫困学生求学,至今已捐资助学11.7万元。我不想以“人权卫士”自居。“人权卫士”有高高在上的意思,也有西方价值观的阴影。我只想深入群众,用法律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虽然做过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的传播者,且已耗费我半生精力。退休后,我仍做法律援助战线上一名普通士兵不想停歇下来。因为法律援助工作一方面可以继续传播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另一方面可以维护弱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正义。通过我的努力,让弱者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公平正义,帮助他们实现司法公正,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爱,让他们体会到社会民主法治的进步,这是我一名党员律师应该做的,也是法治建设的不可缺少的一环,更是上海司法行政工作切实推进社会实现法治的关键一环。我想,中国的法律决不能仅成为有钱人的武器,法律要切实保障人权,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人权。这或许是我与上海司法行政30年

风雨同舟的收获和切身体会,而且上海的司法行政工作一直在全国领先,我真心为上海司法行政工作的快速发展和与日俱进开心、自豪!

第二篇:我为司法行政工作作贡献

我为司法行政工作作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著名诗人艾青曾在他的诗中写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而这份深沉正是源于一份责任,来自一片真情。作为司法行政工作的普通一员,当我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也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感到骄傲!

在基层工作,与我们打交道最多的是普通的百姓,有耄耋的老人、年青力壮的青年,也有刚刚刑满释放的特殊人群,面对形形色色的面孔、千头万绪的问题,我最大的体会是,工作既要有热心又要有耐心。举个例子:2009年3月9日,*镇*村发生一起历史遗留了20多年的山林纠纷案件,陈某和周某因山林问题产生矛盾,并致一方轻伤。对此,我和镇里的调解员多次寻找双方当事人谈话,并多次作双方当事人的亲戚朋友的思想工作,使双方当事人及亲戚朋友一致认识到都是本村本土本心人,人不亲土还亲的感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于2009年8月4日,双方当事人及各方亲戚朋友30多人进行调解,是日,从上午8点多一直调解到晚上8点多,镇调解中心的几位同志饿了吃块饼干、渴了喝口水、中饭和晚饭都在镇调解室里解决。经过马拉松式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和解,同意不再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最终防止了一起“民转刑”案件。虽然案件和解了,但我们并没有因此落下心,在本案后续工作中和同事一起爬了3000多米的山路到山林上拍照制作山林界址,协同双方当事人到*办理山林权证、支付赔尝

款等事宜。并及时跟踪回访,了解当事人的思想状况及对调解协议的态度等情况,排除妨碍协议正常履行的各种隐患,督促调解协议的履行,巩固调解成果。

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这需要我们用心工作,用心服务。正如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转变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关键在于“用心”。

工作中与特殊人群交往的过程中,特别是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的面对面接触过程中,我最大的体会是要相互的尊重。为什么说要相互的尊重呢?首先,我们要真心实意的为他们服务,排除对这部分人固有的偏见,引导他们走向正途;其次在管理他们的过程中又要让这部分人理解我们的管理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他们着想,使他们能够积极配合我们的管理工作。

江泽民同志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见基层司法工作确实重要。特别是基层司法所“基层工作很繁杂,百姓的法制观念参差不齐,工作起来并不轻松。”虽然每天接触的无非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在我们基层司法工作者眼里“百姓无小事”,每一件不起眼的小事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为此,我们虽工作在基层,却用最高的标准严格自律。在接待的每一件案例中,认真履行一名司法干部的职责,为人民调解纠纷,提供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相信今后我们司法所在百姓的心目中更是“少不了,离不开”。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第三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主要由基层司法所来完成。司法所的工作人员称司法助理员。司法所是区县司法局职能系统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所履行的各项职能是区县司法局职能在乡镇(街道)的延伸,是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与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构成我国乡镇(街道)一级政法体系,共同担负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

司法所的主要职能和业务范围包括:

1、协助基层政府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和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工作;

2、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

3、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4、代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处理民间纠纷;

5、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

6、组织开展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和帮助工作;

7、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8、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其他有关工作。

第四篇: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4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落实年、突破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推进平安**、法治**、过硬队伍建设的总目标,坚持实实在在、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坚持做实职能、做精主业、做亮品牌、做优管理、做好保障的工作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创新拉动、保障驱动的发展路径,用心把握、科学摆布、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履行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改善民生的职责任务,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亲和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各方面工作:

一、全面提高监狱劳教整体工作水平

二、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

持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落实《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标准》,制定新一轮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部署开展“星级司法所”创建活动,出台“星级司法所”动态管理办法。年内,全市三星级以上司法所达到80个,五星级司法所达到20个。认真抓好司法所业务工作考评,建立季度例会制度,对各县市区业务考评情况进行督导调度、通报讲评,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司法所工作力量,用好用足政法专项编制,并采取机关下派、乡镇补充、义工招聘、法律服务工作者帮助等措施,确保所有司法所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在完成业务用房建设任务的司法局,因地制宜设立综合律服务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法制宣传教育中心、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等实体性机构。在农村、社区建设一批“律师会客厅”、“法律惠民室”、“个人调解室”等永久性阵地。

提高人民调解公信力。以开展人民调解“双争赢满意”活动(即“争当调解能手、争创品牌调解室、赢人民群众满意”活动)为载体,提升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实效。年内,命名表彰市级调解能手100名,推出以优秀调解员命名的品牌调解室30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质量万里行”活动,加强市、县、乡、村四级调处工作平台建设,完善排查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和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健全调解组织网络,依托人民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充实村(社区)、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及调解员信息。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调解工作向物业、环保、城建、经贸、工会等行业延伸,研究探索鼓励法律服务人员参与组建专业性调解组织的措施办法。年内化解矛盾纠纷3万件,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履行率分别达到100%、97%、98%。

推动特殊人群专项组工作。建立特殊人群专项组领导和办事机构,健全专项组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召开专项组工作会议。切实履行组长单位职责,进一步强化综治委特殊人群专项组成员单位和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协调督促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及时通报专项组及各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实施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一体化工程。着眼于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和安置帮教工作水平,研究制定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一体化工作的措施办法,尽快形成“大墙内外资源共享、监所社会良性互动”格局。提升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水平,指导各县(市、区)建立1-2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多渠道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协调落实社会保障和临时救助措施,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安全顺利融入社会。组织开展远程会见和帮教活动。进一步健全信息核查、网络预报、文书传递、重点帮教对象接送等衔接机制,确保济宁监狱、市劳教所新释放解教人员衔接率100%。全市已衔接安置帮教对象帮教率、安置率分别达到100%、95%。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危险性评估体系,确保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保持在2%以下。

提高社区矫正规范执法水平。继续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执法、精细化管理、智能化防控”建设,完善执法体系、细化执法标准、优化执法流程、提高信息化水平。部署开展“两优化、一提升”(优化管理机制、优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能)活动,突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理顺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管理职能。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建设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完善社区矫正组织机构体系。落实风险评估和分级处遇制度,确保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低于1%,确保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完善无缝衔接,加强社区矫正判前社会调查和罪犯假释前社会调查,杜绝脱管漏管现象。适时与检察机关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优化基层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开展“抓管理、强业务、促服务”活动,调整基层法律服务布局,强化司法所对所属法律服务所的指导管理,推动两所结合、力量互补、业绩共创,确保业务量增长30%,基层法律服务所覆

第五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思考

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发展,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人民利益的发展,它的集中体现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司法局是全市司法行政管理机关,担负着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三项主要职能,具体承担着组织、指导全市法制宣传、依法治理工作;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工作;管理、监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工作职责。全面履行好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职能职责,对于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推进我市平安建设、促进公平正义、服务科学发展、保障和谐稳定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

认真审视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虽然“五五”普法工作进展顺利,司法所建设全面完成,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全面开展,政风行风建设逐年进步,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离党和人民的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还有较大距离。因此,我们必须要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解放思想抓机遇、科学发展破难题、建设滨河新**”学习实践活动的载体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理清司法行政工作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把各项工作纳入到全市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紧密联系司法行政工作点多面广、面向基层的客观实际,着眼于和谐,致力于稳定,让司法行政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司法环境、维护人民权益中真正起到“助推器”、“稳控器”和“润滑剂”的作用。按照市委、政府的总体工作部署,我们确定“开展法治进村(社区)活动,促进基层和谐稳定”为主题实践内容,以更好地为农村改革发展、基层和谐稳定和法治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加快依法治市建设进程为目的,努力实现“八个加强八个提高”的工作目标。

一是加强农民普法工作。进一步健全普法工作指导、督查、考核、评价体系,创新方法,丰富形式,在突出抓好重点对象法制教育的同时,通过建立法制讲座、法律夜校、进村入户讲法等制度,不断完善和拓展农民普法载体和平台,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提高农民遵纪守法、依法维权的能力。

二是加强村级依法治理工作。全面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创建标准,加快依法治理示范村的创建步伐,通过点的积累达到面的覆

盖,量的积累达到质的转变,提高基层组织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的能力。

三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加快规范化调委会建设进程,全面落实人民调解责任制、“以案定补”及矛盾纠纷定期排查机制,深化“三调联动”机制,协调全社会力量,形成大调解合力,并不断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切实调动人民调解员义务调处矛盾纠纷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优势、发挥作用,提高人民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基层稳定的能力。

四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完善“一人一档一卡”、“四位一体”帮教机制和定期谈心回访制度,提高衔接帮教率,降低重新犯罪率。积极协调建立安置帮教过渡性基地,帮助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安置,提高刑释解教人员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是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不断完善和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建立和扩大法律援助工作者队伍,依法维护经济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努力做到应援尽援,重点加强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引导农民工依法表达利益诉求,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高维护经济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能力。

六是加强法律服务工作。加强党对律师工作的领导,探索建立律师管理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切实加强法律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行政监管,保护律师权益。围绕当前农村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大量法律需求,建立农村法律服务团,拓展服务领域,采取接对帮扶的形式,开展法律服务,提高法律服务人员服务社会的能力。

七是加强公证工作。深入开展“公证为民”活动,采取巡回办证、上门办证、现场办证等方式,建立“进村入户”服务机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引导群众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能力。

八是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积极开展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宣传,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逐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确保刑罚的顺利执行,提高司法行政机关对非监禁刑罚执行人员教育改造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行动指南。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审视当前司法行政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工作不足,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标准,自加压力,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各项职能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局中有所作为并大有作为,才能在经济社会全局中确立起不可或缺的地

位,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从而实现司法行政事业的持续、健康、全面发展。

下载我与上海司法行政工作30年历程(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与上海司法行政工作30年历程(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司法行政工作服务指南

    司法行政工作服务指南司法行政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司法体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和任务主要有:一、法制宣传。司法局承担着区委普法......

    司法行政工作论述

    利益平衡与权利保护司法行政的终极目的是维护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是一个社会资源与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必然导致社会各阶层利益冲突加剧,人......

    司法行政工作事迹材料

    一、学习上孜孜不倦说起学习,有人曾经说:“你是南京林业大学专科会计毕业,又是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本科毕业,学习工作可以放一放,又不调工资。”可他却说:“学习一方面是我的爱好......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2014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落实年、突破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要求是:认真......

    司法行政工作简介

    司法行政工作简介司法行政机关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司法体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于1949年10月30日设立中央人......

    司法行政工作浅谈

    司法行政工作浅谈根据“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要求,结合工作实际,作为一名乡镇司法助理员,我对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谈谈几点初浅的看法:一是要调配充实人员,满足基层需求。根据我......

    司法行政工作简讯

    一网鱼带走一条生命 一场调解送去一份安慰 ——大坡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意外死亡纠纷 四月的大坡天气持续干旱,大河小溪早已断流,水库储水不断减少,但农村仍然在客服困难忙碌于......

    XX年司法行政工作总结暨XX年工作安排

    XX年司法行政工作总结暨XX年工作安排 XX年,全州司法行政系统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司法厅和州委政法委的安排部署,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各项工作得以持续、稳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