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4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落实年、突破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推进平安**、法治**、过硬队伍建设的总目标,坚持实实在在、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坚持做实职能、做精主业、做亮品牌、做优管理、做好保障的工作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创新拉动、保障驱动的发展路径,用心把握、科学摆布、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履行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改善民生的职责任务,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亲和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各方面工作:
一、全面提高监狱劳教整体工作水平
二、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
持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落实《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标准》,制定新一轮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部署开展“星级司法所”创建活动,出台“星级司法所”动态管理办法。年内,全市三星级以上司法所达到80个,五星级司法所达到20个。认真抓好司法所业务工作考评,建立季度例会制度,对各县市区业务考评情况进行督导调度、通报讲评,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司法所工作力量,用好用足政法专项编制,并采取机关下派、乡镇补充、义工招聘、法律服务工作者帮助等措施,确保所有司法所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在完成业务用房建设任务的司法局,因地制宜设立综合律服务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法制宣传教育中心、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等实体性机构。在农村、社区建设一批“律师会客厅”、“法律惠民室”、“个人调解室”等永久性阵地。
提高人民调解公信力。以开展人民调解“双争赢满意”活动(即“争当调解能手、争创品牌调解室、赢人民群众满意”活动)为载体,提升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实效。年内,命名表彰市级调解能手100名,推出以优秀调解员命名的品牌调解室30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质量万里行”活动,加强市、县、乡、村四级调处工作平台建设,完善排查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和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健全调解组织网络,依托人民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充实村(社区)、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及调解员信息。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调解工作向物业、环保、城建、经贸、工会等行业延伸,研究探索鼓励法律服务人员参与组建专业性调解组织的措施办法。年内化解矛盾纠纷3万件,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履行率分别达到100%、97%、98%。
推动特殊人群专项组工作。建立特殊人群专项组领导和办事机构,健全专项组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召开专项组工作会议。切实履行组长单位职责,进一步强化综治委特殊人群专项组成员单位和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协调督促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及时通报专项组及各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实施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一体化工程。着眼于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和安置帮教工作水平,研究制定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一体化工作的措施办法,尽快形成“大墙内外资源共享、监所社会良性互动”格局。提升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水平,指导各县(市、区)建立1-2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多渠道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协调落实社会保障和临时救助措施,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安全顺利融入社会。组织开展远程会见和帮教活动。进一步健全信息核查、网络预报、文书传递、重点帮教对象接送等衔接机制,确保济宁监狱、市劳教所新释放解教人员衔接率100%。全市已衔接安置帮教对象帮教率、安置率分别达到100%、95%。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危险性评估体系,确保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保持在2%以下。
提高社区矫正规范执法水平。继续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执法、精细化管理、智能化防控”建设,完善执法体系、细化执法标准、优化执法流程、提高信息化水平。部署开展“两优化、一提升”(优化管理机制、优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能)活动,突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理顺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管理职能。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建设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完善社区矫正组织机构体系。落实风险评估和分级处遇制度,确保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低于1%,确保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完善无缝衔接,加强社区矫正判前社会调查和罪犯假释前社会调查,杜绝脱管漏管现象。适时与检察机关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优化基层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开展“抓管理、强业务、促服务”活动,调整基层法律服务布局,强化司法所对所属法律服务所的指导管理,推动两所结合、力量互补、业绩共创,确保业务量增长30%,基层法律服务所覆盖全市85%的乡镇。加强基层法律服务行业协会建设,强化日常管理监督,加大对违法违纪执业行为的查处力度。指导法律服务所建立学术研讨、业务交流、重大案例研判工作机制。
三、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实效
抓好普法规划牵头组织实施工作。健全完善部门普法责任制,试行单位普法责任制。按照上级统一安排,组织开展“
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完善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法制教育培训制度,推进领导干部、公务员等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增强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决策和执行的能力。部署开展“六五”普法中期督导迎查、检查和表彰工作,做好迎接市人大视察活动的有关工作,适时举办全市领导干部专题法制报告会,更好地发挥行政手段的督导推动作用。
深化地方、基层、行业法治创建三大工程。修订完善“法治济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目标和标准,强化目标责任分解,编制“十百千”法治示范单位创建名录和分年进度计划,建成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工作开展持久的“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遵纪守法光荣校”、“诚信守法企业”、“法治单位”等法治示范点。全年新创建市级法治示范点4个,县级示范点40个,基层示范点300个。
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城市群众集聚区域,规划建设一批普法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大院、法治文化长廊;在农村(社区)继续抓好普法一条街、法治宣传栏、法制图书角建设,满足群众日常学法用法需要。推出一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创新普法形式,广泛运用公共电子屏幕、公交移动、楼宇电视等阵地,扩大普法覆盖面;打造“圣城说法”政务微博普法品牌。以提高群众依法维权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部署开展“依法维权十佳案例”、“依法维权十佳个人”推荐评选表彰活动。从人民调解、法律服务、辅助信访等工作中优选典型案例,通过新闻媒体公示、发动群众评议等方法吸引群众积极参加,让群众学有榜样、动有标尺,提高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依靠法律途径解决涉法涉诉信访诉求的意识和能力。
扎实开展专项法律宣传教育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坚持法德结合、普治并举,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赡养老人、家庭道德邻里关系等领域专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推进普法向各领域、各行业、各方面延伸,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提高法治济宁建设水平。
四、规范和拓展法律服务
提升律师社会影响力。大力拓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领域,不断提高我市律师法律服务的前瞻性、实效性。积极为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大投资提供专项法律服务。继续开展“百名律师进千家企业”活动,调整充实专业法律服务团队,深入实施“企业法律体检”等专项活动。探索建立服务中小企业工作机制,为广大中小、微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全面提升对各类企业的法律服务覆盖率。组织我市律师全面介入商标代理业务,更好地发挥律师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职能作用。部署开展“律师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完成市律师协会换届任务。进一步加强执业监管,加大律师队伍建设力度,提升业务能力。牵头建立与政法各办案部门的沟通协调平台,形成律师执业监管和执业权利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对律师代理重大敏感性案件和群体性案件的协调指导。推动律师服务向就业、就医、就学、劳动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延伸和倾斜,启动律师履行社会责任宣传推介系列集中活动,有效提升资深律师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全年办理法律事务达到6.2万件。
激发公证行业活力。强化司法局对公证工作的行政领导责任,在尊重和保障公证机构依法享有独立的法人治理权责的同时,把管人、管事、管资产的监管职责落到实处,使公证机构纳入正常的管理轨道。加快市诚信公证处体制理顺和改革工作,逐步建立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公证体制。创新为大项目建设提供服务的方式方法,扩大公证准入领域。部署开展“公证质量建设年”活动,健全公证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公证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巩固扩大民商事、土地、政府采购、涉外等传统公证,恢复金融公证,拓展新特优公证业务,尽快在金融、担保、保险等行业形成支柱性业务类别。全年办证数量达到2.8万件。
推动司法鉴定大发展。科学制定司法鉴定机构发展规划,积极协调争取,在空白县域和交通、建设工程、产品质量等新兴领域增设部分鉴定机构,探索提高中心城区业务集成度,打造“总量适度、分布合理、优势突出、适应需要”的司法鉴定机构发展格局。培育司法鉴定品牌机构,重点扶持、建设一批高资质、高水平的鉴定机构,努力构建科学的不同资质等级的鉴定机构布局。探索市、县两级行政管理和行业协会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司法鉴定人协会作用,加大行业自律管理力度,强化机构自律管理能力。开展司法鉴定规范化管理年活动,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全年办理鉴定案件7000件,鉴定结论采信达到95%以上。
加强法律援助能力建设。推进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建设,完善便民服务措施和机制,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控体系。深化“资深律师法律援助行动”,加强全省、全市法律援助案件受理点管理和案件受理工作,进一步方便困难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改进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在刑事侦查、起诉等阶段及时为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害人、刑事被告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或法律援助。理顺法律援助工作机制,构建乡镇、村(社区)、部门法律援助网络,切实发挥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作用。拓展法律援助资金筹措渠道,加强同残联、民政、工会等部门的联络协调,争取相关部门法律援助资金,积极主动争取当地政府支持,保障“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积极组织开展法律援助专题宣传活动,建立宣传平台,培树宣传典型。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全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000件,法律援助群众知晓率达到85%以上。
完善法律咨询热线服务模式。整合“148”值班窗口,加强律师固定值班力量,强化协调联动和案件分流功能,提高法律咨询的专业性和灵活性。全年接询7000人次。
五、加强以班子队伍建设为核心的综合保障能力建设
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干警职工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确保正确政治方向。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干警职工和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在换位思考中打牢执法(业)为民的思想基础。围绕“跨越发展、争先进位”主题,认真组织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着力解决境界低标准低、怕担风险怕负责任、节奏慢服务差、干事不用心创业没激情等突出问题。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程序、按规则、按集体意志办事,讲团结、讲大局、讲和谐,充分发挥班子集体的领导作用。落实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大培训方案,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着力构筑以视频培训、网上在线教育、调训、自主选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新格局。鼓励和支持各地各单位继续举办“干部大讲堂”、“周末大课堂”等多种学习教育培训活动。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年”活动,全面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
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抓好新党章的学习贯彻落实,推进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围绕建设学习型、服务性、创新性党组织,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机关、监狱劳教系统和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深入实施“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法律服务行业协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机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队伍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突出为民服务,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措施,在法律服务行业建成更多党建工作“示范点”。拓展深化“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全面建立“干警联系农户”制度,继续做好“第一书记”选派、服务工作。加强对系统内各级、各单位推先树优工作的指导,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先进典型信息库,大力培养、宣传不同行业、不同类型有社会影响力的先进典型。
提高机关管理服务效能。弘扬勤勉务实、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作风,建立健全“宝塔形、网格化、全覆盖、分线作战”的责任落实体系,进一步形成务实苦干、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完善考核体系,科学设置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方式。修订完善对县市区司法局工作考核办法,将县市区司法局重点工作和自身建设列入考核内容,把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考核手段的“指挥棒、风向标”作用。推进司法业务用房建设,建立按业务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拨付财政经费的制度,形成动态增长机制。加强法制工作,提高执法(业)考评、案件评查效能。认真分析梳理县级司法局对法律服务行业的管理权责,将能下放的管理权限一步到位放到县域。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升执法、服务和管理效能。加强信息调研、老干部、工会等工作,提高机关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树立干净干事形象。突出“心系群众接地气、服务发展促跨越”主题,从严从紧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和省委常委会十条、市委常委会十一条实施办法。研究制定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意见,切实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公务接待。扎实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活动,制止奢侈浪费现象。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廉政教育长效机制、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廉政督查机制以及腐败惩处机制、过错追究制度,全面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打造监所、处所、机关廉政文化品牌,建设以公正廉洁执法、诚信文明执业等为核心内容的司法行政廉政文化。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惩,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树立司法行政机关清正廉洁的社会形象。
第二篇: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4年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落实年、突破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总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围绕推进平安**、法治**、过硬队伍建设的总目标,坚持实实在在、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坚持做实职能、做精主业、做亮品牌、做优管理、做好保障的工作布局,坚持改革推动、创新拉动、保障驱动的发展路径,用心把握、科学摆布、勇于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履行服务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改善民生的职责任务,全面提升司法行政工作亲和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障。重点抓好以下各方面工作:
一、全面提高监狱劳教整体工作水平
二、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
持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落实《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标准》,制定新一轮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规划,部署开展“星级司法所”创建活动,出台“星级司法所”动态管理办法。年内,全市三星级以上司法所达到80个,五星级司法所达到20个。认真抓好司法所业务工作考评,建立季度例会制度,对各县市区业务考评情况进行督导调度、通报讲评,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司法所工作力量,用好用足政法专项编制,并采取机关下派、乡镇补充、义工招聘、法律服务工作者帮助等措施,确保所有司法所工作人员不少于3人。在完成业务用房建设任务的司法局,因地制宜设立综合律服务中心、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法制宣传教育中心、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中心等实体性机构。在农村、社区建设一批“律师会客厅”、“法律惠民室”、“个人调解室”等永久性阵地。
提高人民调解公信力。以开展人民调解“双争赢满意”活动(即“争当调解能手、争创品牌调解室、赢人民群众满意”活动)为载体,提升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实效。年内,命名表彰市级调解能手100名,推出以优秀调解员命名的品牌调解室30个。积极开展“人民调解质量万里行”活动,加强市、县、乡、村四级调处工作平台建设,完善排查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协调联动和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健全调解组织网络,依托人民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充实村(社区)、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及调解员信息。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调解工作向物业、环保、城建、经贸、工会等行业延伸,研究探索鼓励法律服务人员参与组建专业性调解组织的措施办法。年内化解矛盾纠纷3万件,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履行率分别达到100%、97%、98%。
推动特殊人群专项组工作。建立特殊人群专项组领导和办事机构,健全专项组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召开专项组工作会议。切实履行组长单位职责,进一步强化综治委特殊人群专项组成员单位和社区矫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工作衔接,协调督促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及时通报专项组及各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工作开展情况,推动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实施教育改造与安置帮教一体化工程。着眼于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和安置帮教工作水平,研究制定教育改造和安置帮教一体化工作的措施办法,尽快形成“大墙内外资源共享、监所社会良性互动”格局。提升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水平,指导各县(市、区)建立1-2处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动员社会力量多途径、多渠道参与安置帮教工作,协调落实社会保障和临时救助措施,促进刑释解教人员安全顺利融入社会。组织开展远程会见和帮教活动。进一步健全信息核查、网络预报、文书传递、重点帮教对象接送等衔接机制,确保济宁监狱、市劳教所新释放解教人员衔接率100%。全市已衔接安置帮教对象帮教率、安置率分别达到100%、95%。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危险性评估体系,确保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保持在2%以下。
提高社区矫正规范执法水平。继续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执法、精细化管理、智能化防控”建设,完善执法体系、细化执法标准、优化执法流程、提高信息化水平。部署开展“两优化、一提升”(优化管理机制、优化管理平台、提升管理效能)活动,突出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理顺各级社区矫正机构管理职能。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试点建设社区矫正管理服务中心,完善社区矫正组织机构体系。落实风险评估和分级处遇制度,确保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低于1%,确保重新违法犯罪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完善无缝衔接,加强社区矫正判前社会调查和罪犯假释前社会调查,杜绝脱管漏管现象。适时与检察机关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优化基层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开展“抓管理、强业务、促服务”活动,调整基层法律服务布局,强化司法所对所属法律服务所的指导管理,推动两所结合、力量互补、业绩共创,确保业务量增长30%,基层法律服务所覆
第三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江西省司法厅关于印发《2010年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赣司基字[2010]12号)
各设区市司法局:
现将《2010年全省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
二○一○年三月十九日
2010年全省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要点
2010年全省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契机,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工作为重点,以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平安江西,实现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一、着力抓好司法所建设
一是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任务。司法所办公用房是司法所开展工作的基础条件,也是司法所建设的一个基本平台。通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省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前四批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第五批,也是最后一批司法所国债资金项目也已下达。各地要进一步强化措施,抓紧最后一批司法所办公用房的建设工作,按照省厅的要求,今年六月底前全面完成第五批建设任务。各地在强化第五批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的同时,必须查漏补缺,对前四批还没有完成的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采取领导包干解决的办法,逐个加以督查落实,彻底完成所有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工作。届时,省厅将对办公用房建设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二是规范达标,提升司法所建设水平。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是基层司法行政一项长期、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地要按照司法部2009年11月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司发[2009]19号)和省厅下发的《江西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赣司基字[2009]6号),深入开展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创建工作,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完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达标细则,加强检查督导,促进创建活动的不断推进。今年省厅将采取奖励措施,进一步推动我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步伐。
三是争取支持,切实解决司法所建设的实际问题。解决司法所建设的一些重大而实际的问题,关系整个司法行政的基础,是提升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能力,提高司法行政地位和形象的重大问题,也是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必须把进一步解决落实司法所职级待遇、理顺管理体制、强化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工作,作为今年司法所建设的主要任务,进一步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花大力气,下真功夫,切实解决阻碍司法所建设的困难和障碍,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扎扎实实推动全省司法所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尤其是没有解决副科级别的设区市,今年必须解决,解决了的要争取全部落实到位。各地还要结合公务员招录及公益性岗位配备工作,或用事业编制进一步配齐配强司法所人员,同时把司法所建设的装备款用好,强化司法所基础设施建设。
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第一道防线的积极作用
一是健全网络,强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在巩固原有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对没有建立调解组织的地方和单位,加强业务指导,尽快建立健全调解组织,配齐配强人员,扩大人民调解的覆盖面。要适应新时期人民调解改革发展的要求,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整合多种资源,探索建立劳动争议、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物业管理等领域的调解组织,健全完善医患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做到哪里有矛盾发生,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为矛盾纠纷调处打下扎实的组织基础。
二是深入推进,夯实“三调联动”工作机制。要总结经验,加强协调沟通,完善有关制度,进一步推进三调联动工作,切实形成衔接有序、紧密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格局。要按照司法部的有关部署,强化与人保、城建、土管、环保等部门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的协作联动,促进人民调解在解决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环境污染、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一般性治安案件及轻微伤害案件和简单民商事案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对热点、难点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
三是开展矛盾调处攻坚活动,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今年全国、全省政法工作会议将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作为主要任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重大责任。要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今年人民调解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任务,结合司法部部署开展的矛盾纠纷化解攻坚活动和省厅部署开展的“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争当矛盾纠纷化解能手”竞赛活动,扎实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要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已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强化领导、精心安排,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把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作为今年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特色和亮点工程,形成氛围,抓出成效。尤其要注重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发挥其独特优势,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我省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做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今年《人民调解法》将出台,这将给人民调解工作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各地要配合人民调解法的出台,大力做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人民调解的影响,尤其要把人民调解员的先进典型和动人事迹积极宣传推介出去,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树立司法行政部门的良好的形象。各地还要利用人民调解法出台的机会,进一步争取做好人民调解的经费保障工作,促进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入发展。
三、深入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是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一个重要和不可或缺的部分,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抓规范。
一是要进一步促进基层法律服务的发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在我省整体还比较薄弱。各地要按照做实、做强、做大的要求,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基层法律服务人才状况,进一步谋划好基层法律服务布局,全面整合基层法律服务资源,切实推动本地基层法律服务市场扎扎实实地发展。要注意发展培育基层法律服务人才,以人才为品牌,带动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发展。各地要认真总结近几年的经验教训,切忌滥竽充数。针对近几年我省基层法律服务发展的现状,今年各地必须把整顿现有的基层法律服务所作为工作的重点,有针对性对辖区内的基层法律服务所进行一次全面的调研分析,对那些挂名、空壳以及没有开展多少业务的所,一律予以裁汰合并。届时,省厅将专门部署开展这一工作。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管理。由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特殊性,强化对基层法律服务的管理势在必行。尤其是近年来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的投诉较多,反映出不少地方在管理上较松、漏洞较大,更要求我们充分正视基层法律服务的管理问题。今年,各地要进一步强化管理措施,加大管理力度,积极推动管理工作由粗放到精细,由面上向底里深化,从而保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更健康的发展。各地要借鉴律师工作的成功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日常监督,尤其要深入基层法律服务所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省厅在今年的基层法律服务管理中将采取四项措施:
1、进一步严格年检注册制度,严肃年检纪律,细化年检步骤;
2、完善两结合的管理体制,力争在短时间内成立江西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
3、严肃查处基层法律服务执业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违纪、不讲诚信等行为;
4、抽查各地基层法律服务的管理情况。请各设区市积极配合省厅的工作部署,切实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三是要大力提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要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政治理论教育,基层法律服务所要建立定期的政治学习制度,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讲政治、讲大局、讲诚信。要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培训,今年省厅将开展对基层法律服务所长和近两年新办证人员的培训。今后,除新办证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要接受上岗前教育培训外,每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年至少要接受一周的脱岗培训。同时,各地还可以采取在岗交流、集中观摩等其它措施,促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以娴熟的政策法律知识和业务技巧,更好地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
四是积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创业服务年活动是今年省政府部署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法律服务工作既是司法行政部门参与创业服务年活动的主要部门,也是司法行政部门服务保障我省经济建设及民生工程的主战场。作为法律服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各地应认真组织基层法律服务所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按照省厅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改造,充分发挥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参与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工程中去,全力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同时,要主动协助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做好人民调解、普法宣传、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第四篇:2015年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一、深化人民调解工作,坚持调解优先,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着力完善三位一体调解工作体系。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建设,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互动的意见》,发挥人民调解的基础性作用,完善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联动机制。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纠纷、交通事故、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行业性调解组织,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调解委员会建设,完善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行业协会的民调组织建设,努力实现人民调解工作全覆盖。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着力提高矛盾纠纷研判能力,积极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专项攻坚活动,集中力量化解一批多年积累的矛盾,消除陈年积怨。
二、积极构建三位一体大帮扶工作体系,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健全三位一体大帮扶工作体系。认真落实中办发5号文件精神,全力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形成综合优势,整体推进对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和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大帮扶工作。依托石家庄市蓝天职业培训中心和我市安置基地,为三无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过渡性安置;全面实施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和流浪儿童、困境儿童的保护教育。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率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效果提高,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教育质量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下降的三提高一下降目标。
(二)社区矫正工作全面试行,力求新突破。认真落实中办发46号文件精神和两院两部《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按照省司法厅和市司法局安排部署,3月底前实现全市社区矫正工作全覆盖,对符合条件的矫正对象接收率达到100%;严格执行各项管控措施,制定工作规划和目标,实施分类管理,强化重点人员管理;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帮教协议书制度,防止脱管失控,确保不发生重新违法犯罪。
(三)安置帮教工作创新机制,着力上水平。认真落实中办发5号文件精神,根据危险性评估,确定帮教分类,为安置帮教打好基础;进一步完善与看守所、派出所和单位、社区、家庭的衔接机制,防止脱管、漏管;加强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做好对三无人员的培训和帮扶;加强与社区矫正工作的衔接,探索共同教育管理新模式。
三、融入大局,贴近民生,深入推进法律服务工作上水平
(一)普法宣传着力上水平,实现三加强、两深入、一确保。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加强对社会矛盾多发领域的专题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当事人依法有序表达利益诉求;围绕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流动人口、青少年群体、刑释解教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要围绕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加强对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和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和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法律八进活动和订单式普法,为三年大变样、工业发展攻坚战、平安建设、法制乡村、社区创建、整治治安重点提供法律支撑,营造法制环境;深入推进普法方式创新,延伸平台、扩大阵地、丰富载体,方便群众学法问法;扎实做好五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查漏补缺,圆满完成规划任务,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同时研究我市六五普法规划意见,启动六五普法工作。
(二)律师、公证工作着力上质量。在突出重点、团队攻坚、延伸基层、参与调解上实现新突破;积极介入全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现代化服务业、改善民生和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等重点领域,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推进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把服务三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落实惠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提供法律服务;大力推进律师、公证服务进社区、进乡村,广泛开展法律服务志愿者活动;积极担任政府、职能部门、重点企业法律顾问,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经营进行法律体检;积极参与调解工作,服务社会稳定。加大公证服务的证前、证后调解力度,巩固调解成果;积极参加三级干部大接访活动,建立律师在市涉法涉诉联合接访服务中心值班制度;加强法律服务监督管理工作,完善工作机制,使广大法律服务工作者严格依法办事。
(三)法律援助工作着力求成果。深入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服务主题活动。加强法律援助与审判、仲裁、信访等工作的对接;理顺工作机制,为当事人提供一对一法律援助;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提高受援人满意度。
(四)司法鉴定力求突破,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着力强化监督管理、杜绝假鉴错鉴。
四、以三化为载体,落实三年规划,深入推进基层基础建设
研究制定三化建设三年规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市各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司法鉴定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各级调委会中,开展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活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研究制定三化建设三年规划,列入工作考核目标,强力推进;加大政法网建设力度,按照省、市要求按时完成任务。
五、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深入推进司法行政班子队伍建设
(一)强化教育培训。在全系统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确保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切实做到四个在心中;在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工作者队伍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主题教育和警示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政治素质,积极组织司法所长参加省厅轮训,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分别对以上人员及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基层法律服务所、司法鉴定中心、全市普法骨干和机关科室负责人等,组织专项业务培训;认真组织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考试。
(二)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生机活力。深入学习贯彻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大力推进行政权力透明机制、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建设,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扎实开展信访工作质量提升年活动,集中力量化解涉法涉诉信访案件。
(三)完善干部选拔工作和管理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在系统内努力培养和造就优秀年轻干部,确保事业后继有人;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岗位交流、工作考核奖惩等方面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关心和爱护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继续抓好市委政法委2号文件的落实,充分发挥政工部门和政工干部的职能作用,带动干警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四)大力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继续开展创建三型机关、实现三个引领主题教育。
(五)强化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宣传力度。围绕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发挥,加强宣传工作力量,加大司法行政工作自身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先进经验的宣传报道。
第五篇:2012年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东兰县2012年司法行政工作要点
2012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第三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五大工程‛以及自治区司法厅的工作安排,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服务为民,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目标,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强司法行政文化建设,认真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提质发展、赶超跨越‛大讨论、‚富民强县我先行‛主题实践‚三项活动‛,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稳中求进,上档进位‛,努力为建设和谐平安东兰,实现富民强县新跨越作出新贡献
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全面提升法律服务保障水平
1、为加快经济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继续鼓励引导律师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法律顾问,指导律师、公证员等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及重大工程建设,开展专项法律服务。大力加强农村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开展法律顾问进乡村活动,更好地服务‚三农‛。
2、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法律服务。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转型升级等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和控制经营风险、依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公证预防减少纠纷、保障交易安全的职能作用,拓展经济公证业务领域,认真办好招标、拍卖、产权转让等公证业务,改进服务方式,确保公证质量。充分发挥律师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律师依法代理经济和金融领域犯罪案件,积极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治理活动,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认真做好经济纠纷案件代理工作,引导当事人尽可能通过调解、和解等方法解决纠纷,促进案结事了。
3、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紧紧围绕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为民创优年‛主题活动,狠抓《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律援助条例》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加快建立政府领导,1法院、检察、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门参与的法律援助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继续深化六项惠民便民措施,推行12348法律援助电话值班制,打造‚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法律援助‛三位一体服务平台。全面推行法律援助工作的律师事务所受理点和司法所工作站初审制度,拓宽法律援助申请渠道,简化程序、手续,扩大受援面,努力使更多的群众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加强法律援助检查监督,提高办案质量。
二、以‚温馨之家,贴心服务‛平台创建活动为抓手,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4、深入开展‚温馨之家,贴心服务‛平台创建活动。按照自治区司法厅、河池市司法局要求,扎实开展‚温馨之家,贴心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与人事、民政、社保等职能部门链接,建立联动机制,便捷服务群众。
5、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深入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全面加强人民调解工作,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以加强人民调解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水平。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专项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继续深入开展‚争当人民调解能手‛活动,努力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创新调解组织形式,提高调解工作质量。进一步加强村(社区)等传统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从实际出发,大力加强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努力实现全县人民调解组织全方位、全行业覆盖。大力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通过在离退休人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中聘任人民调解员等途径,在乡镇以及社区逐步建立起一支懂法律、懂政策、知民情的专兼职结合的人民调解员队伍。抓好人民调解员的岗前培训和集中培训,确保调解工作质量。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充分发挥公证、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在更高层面拓展民生问题的调解领域,积极参与城乡建设、土地承包、环境保护、劳动争议、医患纠纷、征地拆迁、‚三农‛问题等社会
热点、难点纠纷的调解。建立并完善矛盾纠纷信息反馈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网络优势,做好矛盾纠纷预测、预警、预防工作。
6、进一步加强特殊人群管理。组织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年‛活动,继续深化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衔接机制,确保应收全收,防止脱管漏管。今年8月底前,必须开通‚司法E通‛并正常使用。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帮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社会力量的作用,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管理服务机制,制定完善针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社会适应性帮扶政策,促进社区矫正人员顺利融入社会。要大力推进社区矫正组织机构建设,加强社区矫正队伍建设。要在今年10月底前落实好公益性岗位,打造一支由专职队伍、社会工作者队伍和社会志愿者队伍组成的社区矫正队伍,促进社区矫正队伍规范、有序发展。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经费全额保障制度,提高经费保障水平。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办发[2010]5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安置帮教工作,落实必接必送政策,做好刑释解教人员教育帮扶和服务管理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落实安置帮教工作经费保障政策,建立工作经费动态增长机制,加快推进社区矫正中心和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
三、深入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夯实司法行政工作的根基
7、深化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司法所干部队伍、业务能力、所务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司法所建设成果,杜绝无人所现象。全面落实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各项措施,切实增强司法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开展‚五好‛司法所创建活动,今年要创造条件申报一个‚五好‛ 司法所,并力争通过上级验收。
8、力争解决部分司法所用车困难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基本业务装备配备指导标准(试行),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多方筹措资金,配好业务装备,满足日常工作需要,提升物质技术保障能力,年内力争解决部分司法所用车困难问题。
9、全面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系统,大力
推进全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为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四、进一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司法行政文化建设
10、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大力宣传宪法,大力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宣传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分类指导,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结合我市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特点,丰富法治活动载体和形式。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联系点工作,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扩大法制宣传效果。加强农村、社区法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乡村公共活动场所法制宣传教育设施。深入推进‚法律六进‛活动,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及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重大任务,结合实际,精心设计和组织实施‚法律六进‛活动。结合‚深化‘法律六进’,服务科学发展 ‛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进行广泛的法制宣传,把法律直接送到群众中。抓好法制宣传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建立一支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覆盖城乡、有所作为的法制宣传队伍,努力实现一村一名法制宣传员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法治县‛创建和‚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11、大力开展机关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党风廉政建设文件,观看廉政教育片,撰写学习心得,实现廉政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效能文化建设,提高效能意识,促进机关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推进会风、文风转变,开短会、写短文,提高机关工作效率。强化亲民文化建设,优化服务群众软环境,开展阳光司法活动,贴心服务群众。强化学习文化建设,把学习作为提升干部能力的重要途径,营造‚书香机关‛的氛围。强化绿色文化建设,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降耗建设,不断完善节能降耗工作制度,打造节能型机关。积极开展文娱体育活动。
12、切实开展律师文化建设。加强律师事务所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文明形象和文化品位。充分挖掘、宣传先进典型,做大做强律师事务所,扩大知名律师和事务所的影响,凸显律师品牌文化标识功能。加强诚信建设,建立完备的律师诚信制度体系,实现文明管理。组织律师开展社会
公益活动,倡导和树立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律师文化,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律师文化的内涵。
13、全力开展和谐文化建设。突出团结、促进和谐。引导司法行政干警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平等友爱、同心同德谋事业、一心一意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促进司法行政事业健康科学发展。
14、加强司法行政文化阵地和新闻宣传建设。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将新闻宣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品位,深挖新闻线索,创新报道形式,提高宣传质量。进一步完善与新闻媒体合作长效机制,依托媒体的专栏阵地,广泛宣传司法行政干警公正执法、文明服务、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及司法行政部门开展文化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典型案事例,进一步扩大司法行政工作和司法行政干警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提高社会各界对司法行政工作的认识,树立司法行政队伍的良好形象。
五、扎实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富民强县我先行‛主题实践‚三项活动‛,进一步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素质
15、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今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忠诚‛教育,进一步净化思想,保持忠诚的政治本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围绕‚为民‛教育,进一步树立服务群众观念,确保每一位干警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围绕‚公正‛教育,进一步提高执法公信力。树立公正之心、恪守公正之德、践行公正之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围绕‚廉洁‛教育,进一步转变作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抵御各种诱惑。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实现人人参与进来、人人受到
教育、人人得到提高的目标。
16、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着眼于提升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和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培训,突出抓好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细化教育培训工作。委派干部参加各类业务培训,支持和鼓励干部在职学习,提高学历层次。
17、强化领导班子和干警队伍建设。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广泛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掀起新一轮思想解放热潮。坚持学习制度,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完善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制度机制,规范人事工作制度机制,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六、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促进司法公正廉洁
18、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道德防线。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完善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惩防体系。着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建立廉政风险预警平台,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形成预防腐败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坚持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督促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廉洁自律,率先垂范。加强对中央政法转移专项资金和业务用房建设资金、法律援助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司法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继续抓好行政监察和行政效能工作,以绩效考评为抓手,推动各项工作的贯彻执行,提高执行力。
二〇一二年四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