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真情公益之行活动总结(范文)
真情公益之行活动总结
公益活动之风已经在校园内掀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公益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各个志愿者社团也都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的筹谋与举办。在这样的情况下,吉林大学前卫南区的几个志愿者社团发起了以爱心义卖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并向整个吉大征集合作社团,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志愿者社团参加活动,以募集到更多的善款捐献给云南大理泸沽湖达祖小学的贫困学生。
六个社团于2011年4月10日 10:30——15:30在吉林大学前卫南区体育馆北门广场举办了真情公益之行活动。通过举办跨校区的公益义卖活动,扩大我们编织协会的影响力,将我们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播的更远,同时对我们工作人员也是一种锻炼。发扬我协会的精品活动,在南区举办公益义卖活动,募集到一些善款,捐献给云南大理泸沽湖达祖小学。
从活动策划到活动实施,这一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很多工作经验:
1、通知及时,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对活动的进行至关重要;
2、宣传工作要到位,海报吸引力强也有助于活动的开展;
3、维持好会场秩序,严格按照活动计划实施,可以使活动更有效地进行;
4、根据部员的特点恰当安排任务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我们也存在着问题需要正视、改正,如:
1、与其他部门合作时,沟通不够,虽然已各自分配了任务,但由于缺少一定的交流,导致活动中遇到一小问题;
2、由于考虑不周致使活动推迟半小时开始;
3·前期工作不够充分,致使所编成品不够出售;
4、由于未考虑天气原因,致使工作人员在户外工作时间过长而生病;
5、由于部员还缺乏一定经验,工作的质量有待提高;
6、缺乏一定的创新意识与实践
经过这次活动的锻炼,我们编织协会的全体成员之间彼此熟识,工作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不断自我反省,虚心向别人学习,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有新的起色,新的景象。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和积
极的心态投入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为校区社联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活动举办方:吉林大学真情千千结编织协会
2011年4月6日
第二篇:韶山之行活动总结
韶山之行活动总结
3月9日,我们班在老师们的组织下,踏上了红色之旅——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乡韶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陈老师和导游交替介绍韶山风光和注意事项下,我们不觉疲惫,欢声笑语溢满车间。
到达目的地,各宿舍清点人数完毕后,我们开始了难忘之旅。第一站,毛泽东故居。毛泽东故居背倚苍松翠竹,面临清澈荷塘,是南方常见的普普通通的农家住房,里面的雕花木床,书桌,土炉灶等,一切都显得朴实清幽。但正是这清幽之地,孕育了伟大领袖,被人们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轻轻摸了摸土墙壁,虽然这只是平凡人家的平凡住处,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但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神圣和激励。,去到南岸私塾,感受文化的气息,看到密集的书桌,可以想象那时的毛主席和他的伙伴们对求知的热情。一个人的成长与他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这里的典雅和宁静,的确是积累才气和学识的好地方。人杰地灵,是最好的表达。
第二站,瞻仰毛主席铜像。和很多前来学习和旅行的人一样,我们庄重地在铜像下三鞠躬,并留下了宝贵的纪念。在巨大的铜像下,看到毛主席的英姿,很有那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觉。他微笑的注视着祖国和人民,庇佑这一方领土和中华儿女。很奇怪,在我们瞻仰铜像时,天空一扫阴暗,晴空万里。这或许就是毛主席的光芒和他对我们的期望,希望我们可以真真正正努力,为社会贡献处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站,在中午吃完当地特色中饭,短暂休息,清点人数后,我们开始参观毛主席纪念馆。在恢弘的纪念馆内,陈列着毛主席生活的点滴。他的书写,一气呵成,正如他阔达宽容的性格。他的衣物简朴平凡,他的生活更是节俭,这样的毛主席,让我们心生敬佩!看到我们新中国成立的一步一步,看到毛主席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舍小家为大家,他的理想信念和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韶山儿女用韶山精神谱写了一部风云激荡的战斗史,这些闪光的人民将和韶山精神一样永垂不朽!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更要继承这种伟人精神和韶山精神,学着奉献,学着成长,因为我们手上承托的是人们的生命,是他们的生活,不容的我们的轻视。
红色之旅,不是一般的旅行,它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洗礼,是精神的重塑。一座座历史遗迹和纪念馆,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一种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它让我们学会感恩,没有毛主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现在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要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身上担负的社会责任,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医生,为社会服务!
这一次红色之旅,顺利且难忘,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准备,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可以真正感受到伟人的力量,鞭策自己,发愤图强!
凌加云
2014年3月10号
第三篇:疗养院之行活动总结
活动时间: 2010年11月29日
活动地点:唐山市截瘫疗养院
活动背景:
为了加强学生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了响应校领导鼓励大学生献爱心的活动,同时也为了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燃心社组织成员到位于唐山市南新道的截瘫疗养院开展了“情系疗养院”这一活动。1976年唐山大地震是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伤痛,很多人在这场灾难中受伤而残疾,有的甚至失去了亲人。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正是收容这些人的地方,现在,疗养院中共有80多位截瘫病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了30多年。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用我们的热情去关爱他们,去帮助他们。燃心社的每一位成员都是热心善良的,都非常积极的加入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实践燃心社“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升华自我”的宗旨,为了使截瘫病人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与温暖,也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自身道德素养,发扬爱心、奉献的精神,我社特举行了此次活动。
活动内容:
11月29日上午8点45,我社成员在四教门口集合,社员们热情很是高昂,全部按时到达。经过一些简单的安排与介绍,我们于9点整出发,并于9点15到达唐山截瘫疗养院。全体成员自由结成2组,分别在第3、第4区活动。很多社员已经是第二次来截瘫疗养院,所以大家都很熟悉的和爷爷、奶奶们打招呼,同时大家很快进入状态。帮爷爷打瓶水,帮奶奶擦一擦桌子,力气大一些的男生则负责给爷爷奶奶的车子打气……不大一会,我们就把爷爷奶奶需要办的事全干完了,老人们对我们热情周到的服务很是感激。这时我们便围在爷爷奶奶周围和他们聊天,多才多艺的同学们还唱起了歌、跳起了舞,给他们解解闷。10点半的时候,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疗养院,爷爷奶奶也再三的祝福我们常来。
活动总结:
经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看到那些爷爷奶奶们能够快乐的面对每一天,我们为他们高兴,他们乐观面对生活的态度更值得我们学习。同时,我们也知道了社会上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关爱。那就点燃我们的爱心,去尽自己的力量去照亮一片土地。
第四篇:敬老院活动之行总结
敬老院之行活动总结
我们班委会为了丰富大家的生活,也为了给老人们送去快乐和温暖,在11月23日举行了一次“关爱老人
从我做起”的活动。
11月23日下午1:20左右参加该活动的全体便在笑门口集合完毕。大家一个个个面带笑容,头戴统一的帽子,充满着激情前往石峰区敬老院。大概1:35我们整装出发。一小组一小组的分开坐车,最后到达终点站,整队集合,一路上怀着激动地心情来到敬老院。
进入敬老院,受到了敬老院老人和负责人的热烈欢迎,随后我们负责人相应安排人数,大概到下午2:30我们同学便把老人都请到到院中就坐,便开始了期待已久的活动。
首先是第一个节目,寝室合唱《军中绿花》大男孩子还是很害羞的,头一个上去虽然很紧张,但还是很流畅的把祝福爷爷奶奶的话说了出来,最后唱完了很获得了爷爷奶奶的掌声。
第二个节目也是大合唱《走进新时代》可能老一辈的人对这一首歌都很有感触吧,大家都一起合唱了起来,还有一位老爷爷按耐不住性子,主动的走上去给他们做指挥员,打拍子。
大家看着老人的举动都开心的笑了。随后在大家的吆喝下,我们班的刘雨健的独舞,自唱自跳。第四个节目合唱《感恩的心》也使老人非常的感动。
接着大家的热情都上来了,老人跟我们一起跳交谊舞,大家看了又笑又跳的,开心无
最后呢,女生合唱《最浪漫的事》
在这种欢快的气氛下,一位老爷爷给我们带来了几首老歌,我们拍手配合,大家都非常快乐。
最后是书法表演。
大约3:40我们表演活动都结束,随后由负责任安排,一部分的同学去打扫卫生,另一部分同学去和老人聊天。同学们兴致勃勃的拿起扫帚、簸箕、抹布就开动了,爬上爬下的。
随后放眼望去,看看大家,都握着老人的手,或蹲着,或坐着,那幅画面,看起来好安详。如果那一刻,时间是凝固的,该是多么美好,世界上又会减少多少的孤单。
当老人讲到激动的时刻还会仅仅握住我们的手,眼角的泪花若隐若现。她们不希望我们看见她们的眼泪,有的时候在不经意见,用手抹去自己的眼角的泪。这些我们都知道,她们看见我们就会想起自己的孩子,虽然老人家对我们说没事,她们的孩子在外面忙,没有太多时间,告诉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身体,天冷了多穿衣服。老人家不说,但是我们从她们哽咽声音中知道她们的心永远都在系自己的而女身上,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儿女。而我们能做的也就是在仅有的时间里紧紧地握住她们的手,陪着她们快快乐乐的度过这一个下午。
在聊天中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同学们把敬老院的卫生打扫的仅仅有条。当我们把东西都收拾好之后,老人们还是依依不舍的握着我们的手。当要和老人道别了,为了留纪念我们在室内照了一张集体照。临走的时候有的老人说:你们还要再来呀!我当时就被这句话感动了,一些同学也默默的流下了眼泪。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当时的时间已经不早了,虽依依不舍,但我们也无法选择
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有很多同学是第一次参加敬老院的活动,也是第一次这么多老人近距离的接触,所以我们能够尽最大的能力把快乐与温暖送给了他们,我们感到十分的的高兴。作为组织该活动的一员,活动这么成功,这么有意义,我又真的很欣慰.活动举行的有好有坏,不能避免的是这次活动中也是美中不足,存在着一些瑕疵:第一,开始分配任务的时候有一些杂乱,没有头绪。不过能很快的调整过来也是不错的。第二,舞台的气氛不是那么的活跃。第一次参加这种类型的活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会继续努力,继续纠正,丰富自我内涵,完善自我定位,但是不足之处有我们负责任的过失也有大家的过错,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下次活动办的更加成功!
通过活动,我们不仅表达了我们对老人们的关心,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了青春的短暂。青春终究要消逝,我们要把握住现在,通过读书,思考,艺术,写作等充分充实我们的内心世界。活动中大家还了解到了老人们的诸多不容易,我们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们自己的父母,大家都表示一定要努力读书,来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运输管理系309-5班
2010年11月
第五篇:兵马俑之行活动总结
兵马俑之行总结
本次参观兵马俑意在让同学们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下了解古老灿烂的秦文化,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借这次机会增强学生会内部团结,使同学间的关系更和谐、融洽。活动的整个过程给同学们带来了欢乐,但也有不足之处,下面是具体总结:
一.前期准备
实践部联系兵马俑管理单位,向学院领导申请推荐信,联系旅游汽车,商谈好车费,联系导游。
二.开展阶段
学生会通过宣传板,海报的形式向有意的同学发出邀请,接受报名,由秘书部统计人数和人员名单,并与团总支和法联合的名单进行汇总,确定最终人选。2010年5月18日下午2点乘车,3点到达,6点返会。
活动期间,实践部成员做到了以下几点
1、安排人员对去兵马俑的同学进行提醒,确保18日中午 2时无人迟到,准时发车,发车前核对人数,保证无误。
2、安全是重中之重,要求所有同学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原则上集体出行,跟随导游,单独游览的同学务必在4点前在指定的地点集合。
3、实践部成员做好纪律维持工作。
4、返回时核对好人数,确保人员齐全。
三.后期工作与不足
后期前去参观同学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分享,同学们对本次活动那个表示满意,但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如:
1、所去同学少数不准时,迟到,影响其他同学。
2、参观时团队较松散秩序。
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在游玩中了解西安,学习历史悠久的兵马俑文化,增进同学们彼此间的友情,为理学院于其它组织合作举办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0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