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海绵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
2、海绵变化图示两张
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海绵,幼儿交流经验
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议论。
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游戏,感受海绵的特性
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游戏
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考: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孩子捏成一团),马上松开,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2、海绵宝宝喝水游戏
1)教师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
教师肯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教师: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三、联系生活,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引导幼儿把吸水的海绵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桌面的操作材料。
四、活动延伸
1、让幼儿仔细观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
2、数小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收海绵。
有趣的海绵教案2
一、设计意图
水对于每位幼儿来说对非常的喜欢玩,一次幼儿在洗手的时候,发现拿着海绵球在水池边玩。吸引了不少幼儿,于是我将海绵吸水的特性和水联系起来,一方面让幼儿了解海绵的特性,另一方面让幼儿利用海绵的特性来玩水,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2、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一盆水,空盆,海绵
四、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摸起来软软的,坐下去压扁它,站起来变原样。(海绵)
(二)出示海绵,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认知海绵的特性。
1、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认知海绵。
·摸上去不滑,用手捏一捏很软,而且能够压扁,压扁后能变回原样。
·看上去海绵中间有一个个小洞洞。
2、猜测今天拿海绵来做什么?
(三)出示一盆水,幼儿想办法将水注入空盆中。
1、提出疑问,幼儿猜想。
谁有办法把水注到空盆中?幼儿自由讨论。
2、提供材料----海绵,幼儿尝试将水注入空盆。
不可以用手直接将水倒入空盆,只有海绵,你们有办法吗?
3、幼儿尝试操作,并说出办法。
幼儿操作时,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
将海绵放入盛满的盆中,吸足水后,拿出来,放到空盆并用手挤出水。反复操作,水就注到空盆中了。海绵的本领还真大。
(四)海绵的'其他用途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海绵都能帮上忙,比如:海绵拖把,海绵洗洁布等,它的作用可大,可多了。
有趣的海绵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型海绵积木一套。
2、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海绵块若干。
3、广口瓶子若干与幼儿人数同。
4、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毛线每组一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幼儿随意的拼搭海绵积木。
2、教师提示幼儿摸一摸这种积木有什么感觉,它和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二、展开
1、教师:刚才大家玩了积木,谁能告诉老师这种积木和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2、幼儿相互交谈议论。
3、教师:你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吗?(拉开拉链让幼儿观察)
告诉幼儿这叫“海绵”。
4、教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请4—6位幼儿说一说见闻。
5、通过玩一玩,做一做,看一看,让幼儿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幼儿分组,每组桌面上放有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海绵块、彩色颜料盒,广口瓶子、毛线等。
教师巡回观察幼儿操作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6、幼儿活动10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这些物品的.,发现了什么?
7、教师肯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三、结束
教师小结:
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我们能把海绵捏成一团或扎成蝴蝶,但松开后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
延伸活动
让幼儿仔细观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
有趣的海绵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
2、海绵变化图示两张
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海绵,幼儿交流经验
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议论。
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游戏,感受海绵的特性
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游戏
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考: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孩子捏成一团),马上松开,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2、海绵宝宝喝水游戏
1)教师提供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
教师肯定幼儿的做法和语言表述,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教师小结: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联系生活,整理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引导幼儿把吸水的海绵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整理桌面的操作材料。
活动延伸:
1、让幼儿仔细观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
2、数小时后,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去收海绵。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宝宝
设计意图:
生活中的海绵制品也越来越多,比如海绵抱枕、海绵玩具、海绵拖把等等,孩子们对海绵并不陌生,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十分了解。结合“水”的主题活动,我将海绵的吸水特性和水联系起来,一方面让孩子们了解海绵的特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海绵的特性来玩水。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于是就产生了本次活动。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海绵具有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2、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能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重点: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活动难点:能用简短而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
1.海绵每人1块;
2.分别装有水的小盒子10个、大盒子六个; 3.装有小鱼的小盒子6个。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许多“海绵”宝宝,我们每人抱起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揉一揉、捶一捶、掂一掂,大家一起和“海绵”宝宝玩一玩吧。
2.谁来告诉大家,你的“海绵”宝宝像什么?
3.原来“海绵”宝宝可以做成这么多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它们不仅好看,而且还很好玩呢。
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
1.比大小:用我们的手与“海绵”宝宝比一比,是“海绵”宝宝大还是我们的手大?
2.游戏设想:“海绵”宝宝想藏进我们的手心里,谁能有办法? 3.幼儿操作验证:想一想,试一试,看一看。用什么办法把海绵宝宝藏进我们的手心里。
4.师幼一起操作验证:大家看,“海绵”宝宝真的藏进我们的手心里了,为什么“海绵”宝宝可以藏进我们的手心里呢?小结:海绵是软软的。幼儿反复操作,感知海绵的柔软性。
5.操作经验回顾:“海绵”宝宝和我们做躲迷藏的游戏时,藏进手心里变得怎样?当我们把小手松开后“海绵”宝宝又变成什么样呢? “海绵”宝宝藏进手心里就小啦,当我们把小手松开后“海绵”宝宝又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啦。
操作经验巩固: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再试一试,看,“海绵”宝宝真的既能变小,又能还原成原来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小结:海绵有弹性。
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
1.“海绵”宝宝和我们玩了半天,有些口渴了,怎么办?它会喝水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2.自主探索:每个小朋友面前一盆水,让幼儿自由地把“海绵”宝宝放在水里玩。我们把“海绵”宝宝拿起来,看看它们的小肚子喝饱了没有? 操作比较:我们把喝饱水的“海绵”宝宝放在手上掂一掂,喝饱水的“海绵”宝宝与没有喝水的“海绵”宝宝有什么不同?
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喝了水的“海绵”宝宝变得重了。
3.“海绵”宝宝在水里喝了很多水,它到底喝了多少水呢,我们能看得到吗?怎样才能看到呢?
小结:原来“海绵”宝宝会吸水,还能把水挤出来呀!
四、用海绵来运水
外面有一群小鱼,它们池子里的水被太阳晒干了,小鱼们没有了水会很危险的,我们怎样来帮助它们呢?我们可以请“海绵”宝宝来帮助我们运水吗?
幼儿自由用“海绵”宝宝运水。
五、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探索海绵的用途,如:可以使用海绵帮娃娃洗澡、洗碗、洗脸,擦黑板,海面印画,填充沙发,玩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