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集市-高中作文
天朦朦亮,和着清脆的狗吠声,好不惬意!
一大早,父亲就在楼下开始洗漱了,衣服还是那么地单薄,脸颊还是那么地消瘦,臂膀却依旧是我心目中的伟岸。嗬!家乡的温度还是不会到零下那般冷冽,还是说,家里就有那般地温暖?
近年端了,家乡的集市应该在凌晨就沸腾起来了吧!这不,父亲雄厚温和的嗓音在唤起我对家乡集市的记忆:朴素、清新、自然!父亲给我戴上头盔,叮嘱这我多穿几件衣裳,继而就是悦耳的摩托引擎声蔓延开来… …
拨开薄雾,迎着几滴小雨点儿,集市的景象使我尽收眼底!最是第一景当之无愧的就是早餐店了吧!瞧!那热气腾腾的馒头、豆浆、粉丝、白粥… …小主儿熟练地扳起一个个蒸夹,大的小的馒头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乖巧地躺在暖窝里。听!“卖馒头咯!红糖馒头、刀切馒头,菜馅的肉馅的,咸的甜的辣的… …”“店家,来碗豆浆,白粥外加咸鸭蛋一只。”“好嘞!豆浆白粥咸鸭蛋来咯~”“这边来份… …”一餐两块钱,包你吃的饱饱打小嗝。
挺着鼓鼓的肚皮,每个人都笑着涌入集市中。赶集的人们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疲倦吧!一些七老八十的老爷爷一股的劲儿,他们担着沉甸甸的箩筐摆在了路旁,蔬菜都沾着晶莹的露珠,好是新鲜。老爷爷们总会实打实地售卖他们的劳动产品,天然无公害。家乡的集市是没有限定性的摊位的,自由来自由走。水果摊,蔬菜类的估计时不时就会变成一家子。
父亲走在我的前头,我就这样乖乖地跟在他的后头。他不会去讲价钱,卖家们好像很熟悉父亲这位顾客,多出来的零头总会被省略去。其实我很想问问父亲,为什么不去讲讲价,砍砍价,但我知道他会以沉默答复我。我心里也明白,一些东西不用言语,自在人心,这不是物质性的交情,而是无形的乡间独有的情谊。
近中午了,人反而更多了。有句俗话说得好‘不挑顶尖物,自在响午时’。怎么说呢?这是每个集市都有的特点吧!很多人会在赶集者收摊之际,拣拣‘便宜货’。毕竟家总会唤起人们归依感,为了早早回家吃顿饱饱的中饭,卖完货物就很开心咯!乡间的邻人都是容易满足的,各得其所地买卖,看似简单现实难呐。但是,乡间的集市永远是纯朴的!
我给父亲戴上头盔,自己提起一袋袋的收获品,悦耳的摩托引擎声再次蔓延开来……
家乡集市,父亲的味道,乡人的味道!
这两天啥也没干,完全放空自己,好久没有这么放松了,难得的清闲。突然想起家乡赶集的日子,娘家这边最近的乡集是逢3、6、9的日子赶集,婆家这边是逢1、4、7的日子赶集。每当赶集的日子,父亲总会大清早就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去集市了,我家到集市也就步行半个小时的路程吧!
一路上会碰见很多同样也赶集的乡亲,有的是去买东西,也有的挑着自家的农产品去集市上卖。大部分都是去买点肉啊!鱼啊!豆腐啊等荤菜,也有一些买自家没有的蔬菜或是水果。有时看到中意的小物件也会买回家来。
家乡的生活简单,如今更是清冷,因为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谋生,留在老家的几乎都是老人孩子,就是现在人们口中所谓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父亲与母亲天天除了去菜地里,其它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所以赶集对他二老来说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特别是父亲,他喜欢时不时地走走,买点菜,见见老友,从相亲们口中知道最近附近乡里邻村发生的一些事,谁家娃娶亲了,谁家老人过世了,谁家添孙了,谁家娃考上某某大学了等等。
母亲有时也跟父亲一起去集市,但如果我们在家,她便陪着我们在家,让父亲一人去。一年的菜籽,做农活的工具,扫地的扫把等等生活日用品等都是从集市上购买回来的。
每次父亲一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用家里的秤称一下那些买回来的物件,看份量足不足,一边称一边跟母亲说今天碰见谁谁谁了,还跟谁谁谁说了什么,谁谁谁身体怎么样,谁谁谁买了或在卖什么。
老家的集市不比城里一定要有摊位才能出售物品,老家很多乡亲都是家里有什么多余的菜啊!水果啊!农作品啊!带到集市出售,父母亲也曾经卖过豌豆,辣椒和吊瓜子,都是自家种的吃不完的就拿到集市上出售,换回一些家里需要的物品!
而所谓的集市也不过就是用两张简单的凳子搭着铺上一块木板,放上出售的东西,家庭日用品,小物件,鞋子等等,还有的乡亲就是用挑菜的菜篮、箩筐装着东西摆在集市两边的路上,摆成一条不长不断的集市,每逢赶集的时候,那路上几乎挤满了人,汽车要通过几乎不可能,人们就在路两边讨价还价,挑选物品,成交买卖。
有时碰见熟人也会送一两斤给对方,别的乡亲也是一样,这样的事在老家再自然不过了。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似乎很传统很落后,但也给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宜和方便。
而且乡亲们自家种的农产品相比大棚里的菜更好吃。有些在外工作的人回到老家,还特意在赶集这天开着车去集市上买一些家里的鸡蛋、蔬菜、水果或是米粉等等带到城里,总觉得那味道跟城里卖的不一样,青菜更像青菜,鸡肉更像鸡肉的味道。其实在很多游子的心里,那些都是妈妈的味道,家乡的味道。
集市从清晨刚天亮就开始,要持续到午饭前,乡下午饭时间比城里晚,大概到13:00点,不过集市也就在中午12点左右就接近尾声了。人们陆续拿着购买的东西或者挑着已经出售已空的箩筐、菜篮子回家了。有的老人牵着孩子,孩子手上可能拿着刚从集市上买回的玩具,有的老人家可能就买了几斤肉,年轻一点的骑着摩托车,后面也载着购买回的东西或是亲友回家。
孩子们有的来集市来得少的,可能今天特意跟着爷爷奶奶或是爸爸妈妈到集市上吃一碗汤粉,或是几个包子,几个饼子,有的小男孩趁着赶集来理发,小女孩跟着来买一件新裙子一双新鞋,或是吃几根冰棒等等。对他们来说赶集就是来吃的,玩的。就算某一天他们长大了,去到大城市生活了,当有一天他们回忆起小时候赶集的日子,仍然会觉得那样的日子里有着很多的欢乐很多的回忆。
我总记得自己儿时有一回跟着姐姐去赶集,那应该是春节过后没多久,碰见集市上唱大戏,姐姐带着我看戏,看戏时姐姐碰见了同学,其实她家也就在我们邻村没多远的地方,只是她家离赶集的地方稍近一点点罢了,她们买了零食给我吃,我边吃边边看戏还边听她们聊天,看完戏那个姐姐就邀请我们俩姐妹去她家玩。
姐姐竟然答应了,于是让隔壁的云婶带话给母亲,说我们去谁家玩了,晚上再回家。其实就是想多看会儿戏,晚点回家罢了。我那时还小,不就跟着姐姐一起了。当然看戏也是我喜欢的,这时候妈妈的话也就不记得了,反正跟着姐姐有戏看有东西吃,其它什么也不记得了。后来我们还在那个姐姐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回家。
如今回忆起赶集的时光不免感叹,岁月不饶人,一去又几十年了。此刻想着在家乡生活的父母亲,他二老平日里也就只有二老相伴,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常年在外,不能相伴左右,赶集的生活也给二老带来了欢乐和便宜。
明天又是逢3的日子了,此刻父亲一定准备了明天赶集要带的钱,好一大早起床去赶集吧!也或许早就准备好了,此刻已经进入梦乡,鼾声一片了。而远在异乡的我,想着赶集的场景,还有赶集的故事,那些回忆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成为故乡很多的风景里独特的一道风景,一种难忘的回忆。
生活的故事还在继续,赶集的故事也在不断上演,每一个游子的心里梦里,总有父母远去的背影,亲切的关爱,也有故乡集市里那份热闹和喧嚣。家乡如今越变越好了,但在游子的心里乡亲们互相寒暄问候,讨价还价的场景也是故乡记忆里难忘的画面。
等有一天我们老了,一定要回到家乡,再体会那日出而作、日落而熄的生活,偶尔赶赶集与相亲们叙叙话唠唠嗑,回归最初的本真。那样一种生活,与我而言,就是神仙般逍遥的日子。悠哉游哉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