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页例1,练习十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义,感受方程思想。
2.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构过程,理解等式和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3.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4.体会方程在数学史和人类发展史上的意义,进一步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下面哪些是等式?
23+10=33 100÷4=25 14-x 2m÷6=20 32+x 5y=40
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不是等式的擦去,留下等式备用。
2.根据下面信息,写出等量或等式。
(1)四(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全班共有45人。
(2)天平左端放300g砝码,右端放两袋药丸,每袋xg,天平平衡。
(3)一辆汽车3h行了195km,平均每时行ykm。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等式写在黑板上备用。
二、走进新课
1.根据主题图写等式
师:王大伯家今年水果丰收了。今天,他挑的梨又卖了个好价钱,换回了一大担物品,高高兴
兴回来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说出哪些等量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袋化肥的质量=1台电视机的'质量
1台电视机的质量+1台风扇的质量=3袋化肥的质量
3袋化肥的质量-1台风扇的质量=1台电视机的质量
师:根据这些等量关系写出等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0×2=20 20+n=30 30-n=20 2.建立方程概念
师:请看黑板:
23+10=33 m÷6=20 100÷4=25 5y=40 25+20=45 2x=300 3×4=12 y÷195=3 10×2=20 20+n=30 30-n=20
师:这些都是等式,这样的等式写得完吗?仔细观察,你能将它们分类吗?说明分类的理由。
学生分类。
师:右面这些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谁来说
说什么是方程?哪些词是关键?(强调“未知数”、“等式”。)
3.介绍有关方程的文化
课件出示:我国的算术中很早就在使用方程这个词语了,最早见于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九
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写的一部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书中收集了246个应用问题和其他问题的解法,分为九章,“方程”是其中的一章。方程的概念,在世界上要数《九章算术》中出现得最早。这一成就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才干的伟大民族。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4.方程的'解
(1)师:在20+n=30中,当n=10时,左边20+10=30,右边=30,左边=右边,我们就说n=10
是方程20+n=30的解。
(2)试一试:
①2是4x+2=10的解吗?为什么?
②5是y÷12=10的解吗?为什么?
③方程5y=15的解是多少?
(3)概括小结:什么是方程的解?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三、巩固应用
1.判断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100-x=20 16÷4=40?6n=18 32+2a 48-x>24 m÷2=20 x=255y 98-3x=80 2.你能举出一个方程吗?请和同桌交流。
3.判断:
(1)x=5是方程2x-8=2的解。
(2)m=4是方程m÷4=m的解。()
学生先自己独立解答,再交流汇报。
四、总结评价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你今天表现怎样?
师:我们班有59个同学,老师发现今天有56个同学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
见,有x人暂时还不够积极。你能根据老师刚才的评价说出方程吗?
师: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呢?
五、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十九相关练习。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2
教学内容:西师版xx年级上(下)册xx页
执教者:x
教学课时: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xx,掌握xx。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x方法,体验xx。情感态度:通过感受xx,培养xx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要的知识点)
2、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哪些知识学生比较难掌握)
3、关键:(结合实际,找出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实物、多媒体、一些数学图形
2、学具准备:实物、数学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或谈话引入或情景引入)
1、小朋友,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x内容,今天我再考考大家,看看有多棒。(生说后引入新课)
2、老师昨天遇到一个难题,想到今天我都不知道怎么解决,今天我想叫大家帮老师一个忙,你们愿意吗?(愿意)生说后老师引入新课。
3、出示主题情景图引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小组交流。
(3)、反馈信息:
生1:我觉得xxxx。
生2:我认为xxxx。
生3:我是这样想的xxx。
(4)、师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同学们表现的太好了。刚才我们通过xx方法,了解到xxxx,那老师觉得x—样更好一些。所以我们在做任何事,只要你认真想认真做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一道练习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目意思。
(2)、指明学生答(学生举手回答)。
(3)、师生共同讨论。
(4)、完成练习题。
2、出示第二道练习题。
(1)、学生齐读题目。
(2)、学生独立完成。
(3)、个别展示。
(4)、集体订正。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3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8、7加几。
教学难点:理解8、7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参观了小猴子的水果店,现在老师又带你们去参观茄子老师家开的.乐器店好不好?(课件出示图)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互相说图意。
全班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把的问题。
应怎样计算呢?
根据回答板书:8+7=□
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实物操作。
用小棒代替喇叭,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
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算法。
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4、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8+7=15
25
10
还可以怎样算?
板书:8+7=15
53
10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朋友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看动物朋友。
(出示主题图)
师:今天森林里可真热闹!你们知道今天是谁的生日吗?
生:是大象过生日。
师:让我们齐唱一首《生日歌》,祝大象爷爷生日快乐!
生:(唱歌,有的还站起来表演动作)
师:我代表大象爷爷谢谢大家的祝福!
二、主动探索,经历过程
1、统计客人情况。
师:你从图上看到了些什么?
生1:大象家来了很多客人。
生2:我看到小狗、小猪和小猴都来了。
生3:我看到两棵大树,有4只小猴子爬在树上。
生4:我看到有一只小狗在妈妈袋袋里。
生5:我看到有的动物手里还拿着鲜花。
……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从图上看,大象家来的客人比较多,排列得有些乱,不容易一下子看出来各有多少。你能想个好办法让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来了哪些客人,它们各有几个吗?
生:我们让小狗家站在一起,让小猴家站在一起,让小猪家站在一起。
师:这个办法好!我们先来把客人分一分类。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这些小客人的头像,我们来给它们排一排队。
(请六个学生上台自由组成二人小组合作排小动物。一个人指着图上的一只动物,另一个人就拿一个它的头像贴在黑板上。)(老师提供的动物头像是有多余的,供学生选择。)
生排列的结果如下:
狗狗狗狗
猴猴猴猴猴
猪猪猪
师:三种小动物的队伍都已经排好了,谁来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几只。
生:小狗有4只,小猴有5只,小猪由只。
师:(根据学生数的结果板书:)
( 4 )只 狗狗狗狗
( 5 )只 猴猴猴猴猴
( 3 )只 猪猪猪
师:看着这张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小猴家来了最多。
生2:我知道小猪家来的最少。
生3:我知道大象家一共来客人12个。
生4:我还知道小猴比小狗多1只。
生5:小猴比小猪多2只。
……
师:象刚才这样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统计。
通过刚才的统计我们比较清楚地知道了大象家来客人的情况。
(板书课题:统计,并注上拼音)
2、统计鲜花情况。
师:在这张图上,我们还能统计什么?
生1:可以统计大象收到的鲜花。
生2:可以统计动物们穿衣服的情况。
生3:可以统计哪些动物在树上,哪些在树下。
生4:还可以统计哪些动物在大象的左边,哪些在右边。
……
师: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大象收到鲜花的情况。
生:(小组活动: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张作业纸,一个1号信封,里面放着大象收到的五种颜色的鲜花。请小组合作,先按照颜色分一分类,再把同一种颜色的花排一排,贴在虚线方框内,最后数一数各有几朵,填在括号里。)
师:(巡视指导,把各组的'作业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作业)
学生作业中有的小组把花横着排列,有的小组竖着排列,还有一个小组是斜着排列的(见下一页),老师也肯定了他们独特的排列方法。
师:经过这样的统计活动,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大象收到黄花3朵,红花5朵,绿花4朵,紫花2朵。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生1:大象收到的哪种颜色的花最多?哪种最少?
生2:大象一共收到多少朵鲜花?
生3:红花比黄花多几朵?
生4:紫花比绿花少几朵?
生5:大象最喜欢哪种颜色的鲜花?
……
紫 黄 绿 红
紫 黄 绿 红 a
黄 绿 红 a a
绿 红 a a a
红 a a a a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5
教学内容:河北版教材18、1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推想、交流的学习活动过程。
2、会用8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相应的除法试题。
3、指导学生把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计算联系起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小棒、卡片、电脑电视、小黑板。
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交流空间。
谈话激趣
同学们上节课学得特别的.棒,相信这节课表现的会更棒。
复习8的乘法口诀。学生们表现积极。
指生背8的乘法口诀。老师这样相信鼓励他们,学生自然学习积极性就会高
探究与体验
1、老师这里有48根小棒,你能用这些小棒摆成什么图形。
教师适时抓住由6根小棒组成的图形来讲解。可以怎样列式?由8根小棒摆图形方法同上。
2、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的数学的问题?学生动手摆图形,互相交流全班汇报。
学生的摆法可能有很多种。
你是怎样想的?
举例说明。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自主动脑、动手参与知识的整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巩固8的乘法口诀,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实践与应用
1、争夺小红旗,教材18页(同桌为单位)
2、找朋友;(卡片)
你能把这些信准确、快速的投到信箱里吗?
3、电脑出示教材练一练2
问题讨论:小黑板出示:独立完成后,同桌订正全对组获得小红旗。(前5组)
学生独立连线。
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怎样想的?
汇报。
汇报你是怎样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利用多种形式和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孩子们永保旺盛的学习精力。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6
设计说明
“加法”是在学生学习了1~5各数,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计算教学的起始课。加法的知识虽然简单,却对后面的学习计算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共设四个环节,层层推进。
1.直观演示,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通过学生的实际演示(1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走到一起)和课件演示(把1只黄纸鹤和2只红纸鹤放在一起),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情况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合起来”就是“加起来”的意思,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观察画面,体会加法的.含义。
通过观察教材上的气球图,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图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发散思维,理解加法的含义。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列举用加法来表示的事例,增进对加法含义的理解,使学生感到加法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4.动手操作,巩固加法的含义。
让学生动手摆学具,先是看算式摆,再用学具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圆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会叠纸鹤吗?老师这里有几只纸鹤。(课件演示:1名男同学与2名女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黄纸鹤与2只红纸鹤放在一起)合起来能不能用一种简便的方法表示出来呢?试一试。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名男同学和2名女同学走到一起,1只黄纸鹤与2只红纸鹤放在一起合起来都是3,很自然地提出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1)自主探索,同桌相互说一说。
(2)提问:从刚才的方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3)教师强调:1名男同学与2名女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黄纸鹤和2只红纸鹤放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讲解边配以手势表示合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再配以手势,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并引导学生交流,培养与人交流的意识。
2.学习加法算式。
(1)引导学生演示上面的活动,抽象出数1和数2。
师:上面的1名男同学我们可以用“1”来表示,2名女同学可以用“2”来表示。
(2)教师明确: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
师:1+2等于几?“等于”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是等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板书)
(4)教师小结,引出课题,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加法)
(5)读一读加法算式。
①教师范读。
②同桌互读。
③指名读。
设计意图:由直观形象的演示抽象出数的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加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3.进一步加深对加法的理解。(出示教材24页的气球图)
(1)看图,这幅图画了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3个红气球,1个绿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
(3)引导学生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4)学生明确:3+1=4。
(5)师生共同小结:把几样东西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4.发散思维,展开联想。
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能用3+1=4来表示的加法事例,师举例:有3朵小红花,1朵小黄花,合起来是4朵花,即3+1=4。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发散思维,列举事例。
(1)有3名男同学,1名女同学,合起来是4名同学,即3+1=4。
(2)有3块水果糖,1块奶糖,合起来是4块糖,即3+1=4。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得出3+1=4,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5.感受加法算式的多样化。(出示教材25页小松鼠玩耍图)
(1)看图,说明图意,根据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松鼠?
(3)小组之间讨论:应怎样列式计算?
(4)列出算式:3+2=5。
师:3加2等于5,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想,说一说。
(5)出示课堂活动卡,探究多种算法。
(6)师生评价。
师:一道题就有这么多种算法,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理由是什么?
(学生介绍后,教师介绍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语言表述,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这里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渗透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7
十几减8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13页,在课堂练习本试做“做一做”的习题。
教学内容:
十几减8(第13页 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十( )=13
9十( )=15 8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
二、新授
1.出示例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
12—8=4 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
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8个红圆片,再摆出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
提问:
(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个红圆片,5个黄圆片,一共有13个圆片。)
(2)再用虚线套住7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或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13页的“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2.完成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8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复习重难点: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一、基础练习
二、教师指导,学生完成。
三、小结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课时:十几减9练习课(2)
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 )=15 (2)9+( )=18
15-9=( ) 18-9=( )
(3)9+( )=14 (4)9+( )=17
14-9=( ) 17-9=( )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作业设计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左和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难点
体会左和右的相对性.
教学设计
一、初步认识左和右.
(一)活动一:认识汉字.
1.教师:老师早知道你们没上学的时候就认识好多的字,对不对?
出示汉字:左右
2.教师:谁认识?都谁认识左和右?把手举得高高的
3.教师:你们真棒!那么多同学都认识!你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那只手呢?你用右手做什么?
(二)活动二:通过左和右介绍自己
1.教师提问:谁能把你的手举得高高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帮你做什么?
2.教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的身上还有没有这样成对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学们介绍介绍?(眼、耳、脚……)
(三)活动三:找朋友游戏.
1.教师: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的好朋友,下面咱们就来找一找这些好朋友,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不好.
2.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我一说左手,你立刻把左手举起来,一说左腿立刻指左腿,说哪指哪,看谁反应最快,指得最准确.
3.放“找朋友”的音乐,慢到快,由有规律到无规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动四:找位置.
教师过渡语:爱吃水果吧?桌面上每个袋子里都装了一些水果,轻轻倒出来.
1.看见什么了?
2.请像我这样摆上三种水果.(苹果、桔子、梨)
教师提问:最左边是什么?最右边是什么?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苹果挨着,放在苹果的右边.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们说放在哪儿?桔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4.盖住三个水果贴在右边,告诉学生从右数梨是第四个,能猜猜白纸后面藏着几个水果?为什么?现在一共有几种水果?
(五)活动五:找同学家.
教师过渡语:左和右的用处太大了,你们看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1.出示图片:找朋友
教师:小龙到好伙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边,到底是几号呢?他犯难了,你们能不能帮帮他?
二、进一步认识左和右,使学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对的
(一)活动一:讨论.
1.指定学生和老师一起玩.
2.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右边正好反着,到底谁做错了?
3.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判断一下我们俩谁做得对?
4.怎么办?
教师:由于老师与你们站的方向是相对的,所以咱们的右手刚好相反.(玩拍手游戏.)
(二)活动二:帮一帮.
1.出示图片:上学路口
教师:小明上一年级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学,于是,妈妈欣然同意了,妈妈把上学的路线告诉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难住了,你们能帮帮他吗?
2.找人来指一指.像小明这样站好指右边.
(三)活动三:上下楼梯.
1.出示图片:少年宫
1.教师提问:这些小朋友是靠右边走的吗?
2.展开讨论.
3.学生体验.五人模仿上楼,五人模仿下楼.想想靠哪边走.中途停.
(1)老师提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老师提问:(亲自体验上下楼的同学)你们是靠右走的吗?
那你的右边怎么一会儿在这边,一会儿又在那边呢?
4.除了在楼道里行走时我们要靠右行之外,还有干什么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靠右?
(四)活动四:找球.
游戏规则:找一个同学被蒙上眼睛,再找一个同学拿好奖品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游戏开始,全体同学开始告诉被蒙眼睛同学的行走路线,如果你们把行走路线告诉得特别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给你们.
三、小结.
你喜欢上这节课吗?为什么?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10
第1课时十几减5、4、3、2
设计说明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多种计算方法,本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所以教学设计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1.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以后,教师不再参与学生的活动,让他们自由选择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充分发散他们灵活的思维,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2.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口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能够理清思路,熟练思考,在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1.填空。
7+()=128+()=14
6+()=139+()=15
2.口算。
16-7=15-6=12-9=17-8=
16-8=12-7=11-6=13-6=
3.请学生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学习新课之前,针对新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帮助学生回顾前面掌握的计算方法,方便学生迁移类推,顺利地掌握新知。
⊙掌握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
1.课件出示例4。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我发现这些减法算式的减数都比较小,不超过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例4中的题。
师:请你从这些算式中任选一道,先算出得数,再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预设
生1:12-5=7,想10-5=5,5+2=7。
生2:11-4=7,想4+7=11,所以11-4=7。
生3:12-4=8,想4+8=12,所以12-4=8。
……
(教师板书学生的计算方法)
3.观察比较,哪种方法更实用,更简便?
师:同学们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实用,更简便呢?
预设
生1:我觉得“破十法”更实用,因为先算10减几比较容易。
生2:我觉得“想加算减法”更实用,因为只需要一步就能算出结果。
生3:我也喜欢用“想加算减法”,因为用一道加法算式能算出两道减法算式的得数。
生4:“想加算减法”虽然简便,但有时要很快想出另外一个加数比较困难,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用“破十法”。
……
师:运用什么方法计算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只要能迅速、准确地算出得数即可。
设计意图:计算十几减5、4、3、2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只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自主体会每种算法的优越性,达到熟练计算的目的。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11
课题:
加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2、培养加法验算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在原竖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片)
4+9 9+4 7+8 6+9 3+7 40+10+10
30+70+10 50+60+10 800+500+100 200+300+100
2、坚式计算例3:809+3764
3、竖式计算,把例3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相加。
4、计算下面各题,然后再调换两个加数位置相加,从中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5、同桌同学编题练习,说一说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使学生明确: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计算,可以知道原来计算得对不对。
教师说明:为了使我们知道计算是否正确,就需要检验。我们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结果一样,说明我们计算的正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验算。板书:加法的验算。
今后我们进行加法计算时,要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养成好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出示例4。
(2)教师板书竖式,并注意巩固计算法则。
(3)提问:要检验加法算得对不对,怎样验算呢?(启发学生说出验算方法。)
(4)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结论调换加数位置并列出竖式计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5)引导学生比较两次运算的结果。指出:如果两次运算的结果相同,说明计算正确;如果两次结果不同,则需要重新计算一遍。
在验算时,要注意调换加数位置后,一定要重新算,不能照抄前次的结果。
2、认识用原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1)向学生指出:在题目没有要求验算时,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把每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看得数与计算出的答案是否相等。
(2)教师口述利用原竖式从下往上的验算方法。
3、教师小结加法的'验算方法及要求。
验算加法,可以用调换加数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检验,也可以利用原来竖式从下往上加一遍的方法检验。
做练习的时候,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就用原来的竖式验算。
4、反馈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三)全课小结
教师明确:今后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觉地验算,可以在原竖式上验算。
随堂练习
1、新华书店运来一批故事书,卖了326本,还剩547本,运来了多少本?
2、学校体育组购进27个足球,购进的小皮球比足球多135个,购进小皮球多少个?
3、填空。
4、在下面的方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5、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字。
布置作业
1、用原来的竖式检验下面各题,把做错的改正过来。
2、新华书店运来一批《十万个为什么》,卖了247本,还剩103本。运来了多少本?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12
预习要求:
看课本第8—9页,然后试着算一算:6+9= 7+4= 6+8=
15-9= 13-9= 12-9= 14-9= 16-9=
教学内容:
第8—10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 9十7 9十4 9十6
9十9 9十2 9十5 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 )=12 9十( )=13
9十( )=14 9十( )=15
9十( )=16 9十( )=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2)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3)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4)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5)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作业设计: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板书:十几减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丰富对减法意义的认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5,4,3,2的退位减法,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特技表演吗?动物园正在举行一场精彩的跳伞表演,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
二、探究新课
1、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红伞14个,黄伞6个。
2、哪种颜色多?多几个?红伞比黄伞多几个?你是用什么方法指导哪种颜色多?a.数一数b.画一画
3、为了使我们看得更清楚明白,我们一起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图中的信息。用○表示红伞,用△表示黄伞。一个一个对齐。
○○○○○○○○○○○○○○
△△△△△△
说明:要求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只要把红伞和黄伞一样多的部分拿走,剩下的就是多出来的`。就是要求14个比6个多几个,也就是从14个里面去掉6个。求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可以用减法来计算,怎么列式?14-6=8(个)
4、黄伞比红伞少多少个?从图上看一看,少的部分也就是刚才红伞比黄伞多出来的部分。因此,“红伞比黄伞多几个”和“黄伞比红伞少几个”是一样的意思,都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
5、蓝伞比红伞少几个?画图,再列式。14-7=7,并说说各数表示的意义。追问:蓝伞比红伞少几个?也就是红伞比蓝伞多几个?
6、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把大数减小数。问法虽然不同,但表示的含义一样。
7、你能再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11页:试一试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两数相差的实际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用大数减小数”,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红伞比黄伞多几个?
○○○○○○○○○○○○○○
△△△△△△
16-6=8(个)蓝伞比红伞少几个?
○○○○○○○○○○○○○○
△△△△△△△
14-7=7(个)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掌握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并把十几减8、减9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十几减5、4、3、2、当中去,在教学中创设动物跳伞表演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两数相差多少的计算方法。通过让学生画图,将具体情境转化为图形比较,再进行抽象,多数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其次,应多让学生讲,明白“谁比谁多”,反过来,即“谁比谁少”,仅是说法不同,但意义是一样的。由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对逆向思维仍不能很好的掌握,故在教学中形象的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实践活动,体会前后的概念和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描述和表达事物。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确定物体的前后位置。
教学难点:
体会物体所在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主题挂图、动物卡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们的好朋友淘气遇到难题了,想请你们帮帮他。我总是忘记自己站队的位置,聪明的.你能帮我想个办法吗?
师:哪个热心、聪明的孩子来给淘气出个主意?
生: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不会错了。
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助我们记住自己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跟小鹿导游一起进一步认识前后。
(教师出示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今天动物们正在举行一场热闹的森林运动会。(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教师在挂图中没有呈现出动物。)
师:咦,运动场上怎么没有运动员?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参加比赛?别着急,请翻开书56页有一张小动物比赛的'照片。
(指导学生看第一幅图) 师:谁愿意按顺序介绍一下正在参加跑步比赛的运动员?
生:长颈鹿、小白兔、小乌龟、还有小松鼠和小蜗牛。(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出示各个小动物,但是没有按顺序出示,随意粘在图上。)
生:(学生发现顺序不对,纷纷举手发言)不对,老师把它们的顺序弄错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说说正确的顺序应该怎样呢?
生:小鹿跑第一,是排在最前面的。
师:你来摆放吧。
生1:小松鼠在小鹿的后面。(学生边说边摆)
生2:小白兔在小鹿的后面,但松鼠是排第二,小白兔排第三。
生3:蜗牛在最后。
2、小组竞赛。
师:老师真佩服大家,能用这么多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小动物们的位置与顺序。每个小组选一种你们最喜欢的动物,然后讨论一下这个动物的位置有哪几种不同的说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说法最多。
一年级数学最新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认识左右
(一)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左右吗?哪是左,哪是右?
1.学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写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课题:你们说的真好,说明你们对左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左右.
教师板书:左右
(二)在游戏中初步认识左右
教师:我们来一起做个游戏好不好?
1.游戏(师说生做)
(1)请举起你的左手,右手……
(2)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举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请你们看一看挨着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教师提问:不知你们看出没有,这个同学怎么一会儿在左,一会儿在右呢?
二、活动二:动手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学要去看电影,他们准备带上一些水果,我们快看看他们都带了哪些水果,并把水果摆整齐.(小组拿出水果图片)
(二)老师说,小组合作摆.
1.中间摆一个梨,梨的左边摆一个苹果,梨的右边摆一个草莓,在这三个水果的`最右边摆一根香蕉.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1
2.桃子摆在从左数的第二个.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2
(2)观察这五个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3.把糖摆在梨的左边(体验不同的摆法)
(1)出示图片:水果图片3
(2)出示图片:水果图片4
(3)出示图片:水果图片5
4.讨论:为什么这三种摆法都对?
(三)练习
1.教师:观察你座位的左边都有谁?右边都有谁?
2.自由活动
还有一块饼干,请你们把饼干摆个位置,摆好后说一说饼干的位置在哪.
三、活动三:在生活中进一步认识左右,体会左右的相对性.
(一)出示图片:找朋友
1.教师:我们帮同学们整理好水果,准备出发了,可是一检查还少小明没有来,于是
就派小刚去请,但小刚却忘记小明家是几号房间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楼的左边,我们快帮助小刚找一找吧!
2.集体反馈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左右,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2)拍手游戏
小组两人相对,用自己的右手拍对方同学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对方同学的左手.
(3)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4.做一做,动动脑
(1)教师:认识左右,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2)出示图片:练习3
(3)小结:由于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作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
下楼时,都要向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图片:练习4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愉快的40分钟,你们喜欢这节课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认识左右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帮助,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吧!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观察插图,理解图意,提高观察能力。
2.通过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牢记前两个数计算结果,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减。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65页的金鱼图、鸽子图、口算卡。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2.口述
二、探究新知
1.教科书65页左上方金鱼图。
(1)引导学生观察理解图意:
①同学们先互相说说这两幅金鱼图表示什么意思?
②[引导]鱼缸有几条黑金鱼?几条红金鱼?一共有几条金鱼?怎样列式?
4+3=(板书)然后再从鱼缸里捞出几条鱼金?(2条)还剩几条?
(2)指名把图意完整地叙述一遍。
(3)该怎样列式?
4+3-2=(板书)
(4)出示课题。这个算式里有加法还有减法,这就叫加减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
加减混合(板书)
(5)理解运算顺序。
①这种加减混合运算式题,该怎样计算呢?先算什么?(引导看第一幅图,鱼缸里有几条黑金鱼,几条红金鱼,一共有多少条金鱼?)
因此要先算4+3并连线,写7.再算什么?(引导学生看第二幅图,从7条里捞出2条)因此要再算7-2,最后得5.
②指名完整地叙述计算过程。
2.教学65页右上方鸽子图。
(1)理解图意
①原来有几只鸽子?飞走了几只?又飞来了几只鸽子,现在有几只鸽子?
②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说说图的意思。
③列式
4-1+2=
(2)引导计算。
①这道题有加法又有减法,是加减混合运算。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1下面连线,并写上□再把□+2连线,最后得□,写上=,□
②把算式填写完整。
3.观察比较,总结算法。
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加法在前,要先算加法,减法在前要先算减法,然后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减。
4.课堂练习
65页“做一做”。
[提示](1)这道题加法在前,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填完整。
(2)这道题是减法在前,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填完整。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十三第1题。理解图意并列式计算。订正结果。
2.练习十三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3.练习十三第3题。指导书写。要求认真规范。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加减混合运算。知道了加法在前先算加法,减法在前,先算减法。)
五、布置作业
3.在○里填上数,使每一条线上三个数相加得10
六、板书设计
注:安排的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借助直观的具体、形象的事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建立数学概念,并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2、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本册安排的三个实践活动,分别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三个单元后。
三个实践活动是:(1)数学乐园、(2)活动园地、(3)我们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