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县维护社会稳定情况调查报告
我县维护社会稳定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当前维护社会稳定严峻形势分析,尽管不排除境外敌对势力、恐怖分子和分裂势力、突发性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等其他威胁,但从整体上和全局上把握,严重影响和威胁我县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和现实的因素还是来自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新形势下,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努力维护社
会和谐稳定是今后工作中一项长期而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影响我县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县的维稳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群众到市赴省进京的上访总量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各类不稳定群体时时蠢蠢欲动,给我县的维稳信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上访总量居高不下。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县共发生群众上访1241人次,其中到县上访1025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10%,上升幅度较大;到市上访125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10%;赴省上访79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11%,进京上访15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10%,到市赴省进京上访总量虽然有所下降,但在全市排名还是靠前。
全县各乡镇的上访量分布极不平衡:今年以来,有进京上访的乡镇达7个,其中小塘镇和陈家坊镇数量最多,均为3人次;有赴省上访的乡镇有13个,坪上镇(19人次)和新田铺镇(18人次)较多;到市上访的每个乡镇都有,新田铺镇最多(34人次)。而大新乡、迎关乡、雀塘镇、寸石镇等乡镇由于基层基础工作扎实,信访量相对较少,社会局势较为平稳。
二是上访老户和残疾人上访活动频繁。
我县的上访老户共有44人,像酿溪镇的罗玉美、邓罗秀、严塘镇的雷草秀、危家余、雀塘镇的乔宗勤、小塘镇的李军美、潭府乡的莫再大、潭溪镇的周作云和新田铺镇的残疾人上访户邓刚强、邓更强两兄弟、太芝庙乡的李凤新、陈秋阳两夫妇等人都是上访多年的老户,他们所反映的问题都已经得到妥善解决了,但他(她)们仍然频繁到市赴省进京上访,至今不休。为做好他(她)们的稳控息访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花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和精力,却疲于应付,收效甚微,成为严重影响我县社会稳定的一大顽疾。
三是个体上访抱团化。
这些上访户一开始上访是有一定原因的,但当地党委、政府都已经想方设法为他(她)们解决了实际问题,他(她)们仍然漫天要价,坚持重复上访,最后变成无理缠访、违法闹访,甚至不惜触犯法律上访。这些上访户的思想已经十分僵化,精神有些很不正常了,坚持上访已经演变成他(她)的终生事业,甚至是一种精神寄托。我县的上访老户像巨口铺镇的王香华、朱优秀和酿溪镇的罗玉美、邓罗秀、新田铺镇的邓刚强、邓更强等人经常定期串联在一起,互相交流上访经验,互通政策法律信息,甚至抱团组织到市赴省进京上访,呈现出恶性发展的趋势,给我县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我县的形象。
四是涉稳群体的组织化程度提高。
我县目前现有原电影放映员、民办教师、信用代办员、伤残军人等32个不稳定群体,且有进一步增多的可能。这些群体人数众多、涉及面广、聚众规模大、表现形式激烈,有社会政治影响加大的复杂化、严峻化态势。群体人员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越来越多的采取各种过激行为争取经济利益,发泄不满,对抗性加剧,破坏性增大。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的上访群体已由自发松散型向有组织的方向发展,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原电影放映员、信用代办员、伤残军人等群体,其牵头人物和骨干分子对群体的控制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大,像我县原电影放映员群体的骨干分子赵宗亮甚至是全省的牵头人物,在全省原乡镇电影放映员群体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有的群体甚至非法集资、制定活动章程、定期聚会活动等,形成了非法组织,值得我们警惕!
二、产生不稳定因素的原因
人民内部矛盾的多发是由我国所处的独特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经济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社会原有的经济利益格局被打破,很多企业倒闭,导致部分职工下岗失业,生活陷入困境。而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进一步扩大,许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纷纷涌入城市打工,没有实现理想中的生活。社会各阶层人士经济收入差别增大,必然伴生新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问题集中爆发,甚至更加复杂化、尖锐化,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对社会稳定必将造成深远的影响,这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是难以避免的。
二是社会因素。在开放、多元、动态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条件下,社会矛盾很容易交织扩散,经济形势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们的社会心态。在好的环境下,人们对未来有期待、有信心,心态平和,即使有一些困难也能理性对待;而
在差的环境下,人们的心态就会比较敏感、脆弱,一些人因下岗、失业而导致家庭生活困难,产生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遇事容易采取过激行动,造成社会对抗、动荡风险增大。
三是思想因素。当今社会,随着我国民主法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普遍增强,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由于社会上存在着分配不公、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部分群众心理失衡,产生了不满。同时,由于解决问题的法定渠道还不够畅通,法治的权威还没有真正确立,少部分群众遵守法律法规、履行法定义务的意识还不够强,一旦产生经济、社会利益矛盾,往往动辄上访,甚至采取极端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四是行政因素。我县一些乡镇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了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在决策时不注重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出台各种政策及上马重点工程建设时草率行事,未做维稳风险评估,而是过多的考虑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忽视群众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对一些上级方针、政策执行不及时、不到位,不依法行政,不公正执法,由此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引发群众上访。有些党政领导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淡薄,工作作风肤浅,对群众反映的矛盾和问题麻木不仁,置若罔闻,不是主动认真去解决,而是互相推诿敷衍了事,以致矛盾纠纷积累成堆,激化扩散,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三、扎实做好“六”字功夫
笔者认为,从我县社情、民情和维稳工作实际出发,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做做文章:
(一)立足于“早”字,做好预警信息工作
古人尚云:“预则立,不预则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要立足于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置,进一步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研判和预警工作。公安机关要定期上报国保信息、治安信息,维稳部门要定期编发维稳动态,为党政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
一是要健全情报信息网络,加大对全县社会面的控制力度。一方面要不断充实公安国保部门的力量,在派出所落实国保专干或兼干,把收集情报信息作为考核社区(驻村)民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要通过县、镇(乡)、社区(村)各级维稳信息员,广泛收集各类不稳定因素,加强分析判研工作。
二是要坚持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严格落实“五个一”工作责任制:“一月一排查、一月一交办、一月一落实、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对排查的不稳定因素,限期落实化解责任和稳控措施。
三是要强化维稳信息互通共享。县维稳办要建立健全32个涉稳群体重点人物台帐,完善维稳信息调度制度,为各维稳协调小组搞好协调服务,做到维稳信息共享,防止涉稳各群体的相互串联和大规模集体上访。
(二)注重于“访”字,做好基层信访工作,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部署在全国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出击,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注重基层信访工作,并将活动向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和社区、村等延伸,形成三级大接访格局。
我县7月1日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以来,始终坚持将此制度延续下来。一是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每周一在县信访局接待上访群众,及时解决当前发生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今年以来,县委书记伍备战带领其他县级领导亲自接待来访群众521批次567人次,当场为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解决疑难问题29个,取得了良好成效。二是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单位党政负责人做为维稳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每周至少安排一天时间接待上访群众,班子成员每个工作日轮流接访,对本单位、本部门的所有不稳定问题所涉及的当事人全部面对面接访,做到一案一记录、一案一分析、一案一措施。三是认真开展机关干部下访活动。各乡镇、各部门单位严格按照县委、政府的工作要求,选派政治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作风过硬的干部参加下访处访工作,深入到问题多、工作薄弱的地方去主动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三)致力于“调”字,做好矛盾调解工作
抓好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调处,这是最重要的工作。一要依靠各级党政组织、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和调整利益关系。二要注重发挥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着力构建在党委领导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加强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大调解对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三要高度重视调解工作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干部群众把调解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选择。
县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调解工作的领导,认真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研究工作思路和对策,整合公安、法院、司法三家的调解工作资源,在三家之间建立经常性的联席会议制度,将调解作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手段。审判机关要充分运用事前、事中、事后调解的方式,能调就调,多调少判,将调解作为结案的重要方式;公安、司法行政机关要不断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充分发挥调解大军的作用,努力将矛盾调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如龙溪铺镇党委、政府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至连续4年实现“零上访”,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其“三调联动”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值得我们借鉴。
(四)依托于“控”字,做好局势驾驭工作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要抓好维稳工作,必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分级分线负责制和部门负责制,建立健全“党政总揽、属地管理、部门负责、条块结合”的维稳工作大格局,提高驾驭社会局势的能力。将维稳工作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人,多管其下,强化维稳工作责任,确保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作为检验各乡镇、各部门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
全县要坚持设立四道维稳防线,即:基层单位设防、乡镇和主管部门设防、县城设防和统一组织预备接访,以确保我县政治大局良好稳定。今后要加强驻长驻京劝返处访工作,根据形势需要,按照上级要求,县委政法委将适时组织县直政法机关和重点乡镇、单位派出专门工作班子,驻长驻京劝返处访,及时把上访群众劝回当地,对被劝返送返人员,要协调有关单位做好接茬稳控和案件复查处理工作,统筹解决上访群众的实际问题。对无理上访人员,由当地党委、政府负责安排专门工作力量,随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和行踪去向,进行重点稳控。
(五)坚持于“疏”字,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坚持疏导教育原则,做好维稳信访工作。
第一,要尊重上访人,注重工作方法。维稳信访工作不可盛气凌人,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而应以平等的姿态和温和的语言,善意真诚地帮助上访人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融大道理于小道理之中,以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第二,要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疏导能力。我们只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基础,同时注重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才能在开展工作时,做到语言生动,举例贴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使听者易于接受,口服心服。
第三,要善于调查研究,摸准思想脉搏。维稳信访工作要有前瞻性。要将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把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与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掌握可能发生的上访苗头,超前预测、超前介入、超前疏导,避免或减少上访事件。要敢于正面回答上访人普遍关心而又认识模糊,急需解决的问题。既要勇于引导,又要善于引导。要善于研究每个上访人的思想问题,运用心理学原理开展信访工作,根据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疏导方法,工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六)依靠于“打”字,做好依法打击工作
依法打击是做好维稳工作的“铁”的手腕,是十分必要的方法,且行之有效。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组建专门班子,安排专门工作经费,配合政法机关,对各类违法上访人员有针对性的经常调查取证,牢固掌握其违法犯罪的证据,适时依法处置,加大对涉访涉稳违法行为的依法打击处理力度,从而有效规范信访工作秩序。对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坚持慎用警力、慎用武器、慎用强制措施的原则,但为了防止突发性事件事态升级和失控,该出警、该采取强制措施的要果断采取措施,坚决消除于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在这一方面,我县是有工作经验的:
12月11日,黄堂来、李元生等人煽动巨口铺镇大石、李阳、栗坪三村部分村民非法集会市委。巨口铺镇党委、政府和派出所民警在进行劝阻的过程中,李元生等人还手持棍棒对前来劝阻的县委常委副县长周培中、镇党委书记李志耀等人进行人身攻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事件发生后,县公安局组成专案组,经过两个月的缜密侦查,查清了案件的主要犯罪事实,于2月21日以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对9名犯罪嫌疑人予以刑事拘留,沉重的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6月15日,严塘镇江口、溪口两村50余名村民在牵头人物的组织、策划、甚至胁迫下,利用事先准备好的门板拦放在县委大门中间,围堵县委大门,导致县委机关大门完全堵塞,大新街交通一度堵塞。事件发生后,县委政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处置方案,派出公安民警进驻现场维护秩序,对围堵机关大门的人员强行驱散,并将其中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与者强制带离了现场。从而将这两起困扰我县多年的重大不稳定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直接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既定的各项工作部署,努力在完善机制,强化责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规范秩序等方面有新举措、新突破、新成效,才能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关于乡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调查报告
一、当前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的主要方面
1、土地问题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问题作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有了新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征地补偿”。随着道路建设的发展和工业开发、小城镇建设的推进,建设性项目征地范围逐渐扩大,但由于不同期项目的补偿政策不统一,就容易引起农民的不满情绪。征地补偿问题牵扯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民在这个问题上是空前团结的,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如果处理不妥,将可能会激化为群体性事件。从我镇信访形势来看,反映土地方面问题的占相当一部分。村干部在这个问题上基本上没有发言权,因为群众认为他们是政府代表,替政府讲话,因此对他们不信任,有发言权的往往是村中真正德高望重的人。我们在处理涉及征地事件时,一定要千万谨慎。
2、农村村务公开问题
农村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是农民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大多数农民对于这项关系自身利益的事情相当关心。但是,在有些村组,村干部却对这项工作并不热心,所以造成村务尤其是财务的公开不规范、不彻底,甚至是流于形式,引发群众上访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
3、农民法制意识问题
虽然法制建设在农村逐步加强,但受观念影响,部分农民还不习惯用“法”来解决争端,而依靠单纯的“私力”解决,明明违了法,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4、农村干部的工作问题
一方面有些镇村干部工作作风飘浮,群众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激化了矛盾,造成了干群关系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某些考核制度的不合理,逼得下面要么弄虚作假,要么侵犯农民的利益,把干部直接推向农民的对立面。
5、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农村文化的相对缺乏,赌博迷信、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农村地区发展蔓延,已成为诱发多种犯罪的社会毒瘤。
6、劳资矛盾问题
我镇属于工业经济发展镇,基本上每家农户都有人在企业工作,农民与企业主之间因工作、报酬引发的矛盾逐年增多。同时由于目前办企业的门槛较底,“开关”厂比较多,劳动法律制度执行不彻底,企业职工(农民)的权益不能有效保障,导致了群众性事件的加剧。
7、外来人员管理问题
近几年,我镇的外来人口逐渐增多,由于制度和力量的缺乏,我们明显感觉到社会稳定工作的压力,主要包括流氓恶势力、卫生防疫和计划生育等。
二、引发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经济上的因素
经济的发展,拉大了贫富差距,加上外来人员大多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来,巨大的差异特别是暴富的榜样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与此同时,人们的致富能力却显得不足。这种欲望与能力的不相称,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这就导致不讲信用、坑蒙拐骗和偷盗抢劫丑恶现象的增加,引民不稳定因素。
2、政治上的因素
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没有小民主,那就一定要来大民主。群众有气就要出,我们的办法就是要使群众有出气的地方,有说话的地方,有申诉的地方。……总之,要让群众能经常表达自己的意见,使他们有意见就能提,有气就能出。有小民主就不会来大民主。群众把气出了,问题尽可能解决了,怎么还会有在民主呢?”而从目前来看,镇村干部下组入户少了,针对农民的会议也开得少了,与农民面对面的沟通少了,群众直接向干部和组织反映情况的机会也少了,农民参与政治的渠道相对变窄了。这就使得农民对政府的了解下降、信任下降,不寻求正规渠道、手段解决问题,造成群访、围堵公路等群体性事件的增长。
3、文化上的因素
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对农民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农村社会分化带来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农民的社会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亦面临分解与重建的过程。但是由于规范的制定远远落后于变革的速度,旧的价值观念丧失对大众的内在约束力,而随着外来文化和城市文明的传播,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将会不断趋于丰富和多元化,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念也会大量涌现,致使各种观念相互碰撞与冲突频发。社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与实际生活中人们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在许多方面相背离,使得人们在处理集体与个人、公与私、义与利等重大问题上愈来愈向后者偏移,农村各类关系的调节由道德杠杆为主逐步演变为利益杠杆为主,利己主义思想逐渐抬头。于是在围绕宅基地、承包田、农民负担、计划生育、投工投劳等利益,产生了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等诸多矛盾体。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化解,就可能激化,导致经济、民事纠纷上升,不稳定因素增多。
4、组织上的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的改革极大地震撼和冲击了我国的农村社会结构,各结构要素之间恒定的关系不复存在,分化与整合之间难免会出现失衡与失调现象,从而导致农村社会稳定难以持续维持,大量非稳定因素产生。进入社会转型期之后,组织结构也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了大量新型的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其结构模式多样化及异质性特点十分明显。实际情形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仍处于滞后状态,作为国家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组织,及农村自治组织的村,在农村政治结构中仍未健全和完善,特别农村自治还在试验阶段,不能有效地整合农村新兴的各种社会力量,就无法相应提供足够的参与管道,致使冲突和摩擦不可避免,极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的稳定。
5、制度上的因素
村级组织对社会稳定工作重要性缺乏认识,治保会、调解会力量不足、战斗力不强,护村队、护厂队作用没有发挥,各项工作措施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得不到提高。
基层安全措施不能落到实处,重宣传轻管理。许多措施和制度在制定或者评比、挂牌后,就不注意加强经常性工作,出现号召多,过硬措施少,指导、推动、督促、检查的力度更加不够,造成责任不落实、工作没人抓,引发安全责任事件。
三、发挥基层党委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
1、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实践证明,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发扬党内民主,扩大群众参与,深入实践和推进村党组织班子的“直选” 工作,夯实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建立健全村治保会、村调委会等基层综治机构建设,选好配强治保会主任、调委会主任,充实人员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综治工作水平,充分利用他们的地缘、人缘优势,发挥他们在维护基层农村稳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组建治安义务巡逻队,充分挖掘民力资源,利用广大群众参与治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组织志愿者队伍,结合各地实际,开展重点部位、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治安巡逻。要发挥派出所、社区保安队,作为治安巡防的主力军作用,做好本辖区范围内的治安防范工作。同时完善健全农村群防群治网络。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通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和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文明示范户、卫生示范户评选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用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农村,推动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学校教育,注意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预防违法犯罪。
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在民主和法治的社会里,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履行一样,都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人民群众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稳定也就有了保障。而恰恰是当人民的民主权利没有保障时,社会会陷入混乱。我们一定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完善村级组织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深入实施村务公开工作,提高村务的透明度,保障村民的自治权利和民主权利。
3、加强农村法制宣传
要以开展民主法制村建设为契机,针对农村和农民的特点,以普法为先导,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在普法的内容、形式、组织领导等方面都要有所创新。首先在普法的内容上,应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围绕农业、农村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着重抓好五大类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一是民主政治类的法律知识,二是维护稳定类的法律知识,三是民事经济类的法律知识,四是基本国策类的法律知识,五是农业生产类的法律知识。通过这些与农村工作、农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大大提高农村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农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干部和普通村民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可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法进行,对普通村民则可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有线电视、广播、宣传栏、图片展览、印发法制宣传资料,举行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开展经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传教育,寓教于乐,使普法教育渗透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在农村普法的组织领导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应落实相关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如建立村干部定期学法制度、普法考试制度,落实一个固定的普法教育场所,建立一个固定的法制宣传栏,每年要有一定的普法经费等,从而推动普法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加强村规民约的建立完善,从源头上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控制。
4、加大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
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缓解和减轻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推进镇慈善分会和爱心助学基金建设,扩大受益面。
5、深化平安创建工作
推进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效,在创造特色、探索经验上下功夫,努力使每一个地方和单位、每项活动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经验,营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创建过程中要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村(居)委会、调委会、治保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教育管理,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
加强司法所建设,强化为农服务的法律援助职能,做好重点人群管理,主要包括做好“归正”人员、涉毒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防范控制措施,防止、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心建设,做到“底子清、台帐齐、责任明”。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农村恶势力,坚持从重从快的的“严打”方针,对农村各种黑恶势力团伙及其成员,进行全面及时的打击,彻底摧毁农村黑恶势力犯罪分子及其残余分子。提高防范水平,特别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技防促防范,通过安装电子监控装置等高科技手段,对要害部位和要害部门实行全天候监控,提高专业防范水平。
6、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要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预案,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摸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坚持集中排查和经常性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握新问题、新矛盾。加强司法信访联动中心建设,完善调处网络,发挥综合优势,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稳定评估预警体系。
创新解决矛盾的体制改革技术手段,探索建立纠纷双方自主谈判协商制度,由乡镇或村为纠纷双方提供一个平台,鼓励农民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并使之形成制度(章程)。探索从法律服务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即政府面向社会将纠纷作为标的进行招标,由中标的社会法律中介机构负责解决纠纷。
总之,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既是保一方平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对我们基层党委执政和工作能力的的检验,我们一定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好维护农村稳定各项工作,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三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总结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防范和处理“FLG”邪教组织的文件要求,镇综治委结合全镇实际,成立了防范邪教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措施方案,严格落实,积极开展反“FLG”等邪教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果。
结合“综治宣传月”、“法制宣传月”和“平安创建宣传周”等大型宣传活动,加大了对反“FLG”等邪教的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挂宣传条幅、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向全镇广大人民群众宣传“FLG”等邪教的反科学、反社会、反人类的邪恶本质,全年共发放各类反“FLG”邪教宣传品7000余份,宣挂宣传条幅15幅。通过这些宣传,让广大人民群众认清邪教的本来面目,自觉抵制邪教,形成全民共同预防“FLG”邪教的良好态势。
一、加强领导,落实措施,确保镇内不发生“FLG”非法事件。为加强对“FLG”邪教组织的防范工作力度,镇防范邪教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全镇实际,拟定并下发了《xx镇反“FLG”电视插播工作预案》,每季度组织综治成员单位召开一次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工作会议,分析反邪教工作形势,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严格要求xx电视转播站认真落实反“FLG”电视插播工作,镇派出所在各村委会的大力配合下,加大了对“FLG”重点人的监控,全镇上下,形成了对“FLG”邪教的严密防范的高压态势。通过开展“回归”工程,对“FLG”重点人员进行了走访,深入了解这些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并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目前,3名重点人的行为稳定,没有发现异常。通过开展“FLG”反动宣传品清查,共收缴了各类反动宣传品270多件,彻底地清理了电线杆、墙壁等处的固定喷涂反动宣传口号17条。
二、今年以来的社会稳定和矛盾纠纷排查情况
一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镇综治战线广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稳定工作和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社会治安状况良好,营造了和谐平安的社会氛围。
突出工作重点,严格落实社会治安各方面工作。一是结合“严打”斗争,以各村为单位,加大对镇内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管理力度,对暂住人口逐一登记造册。二是建立了由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邻里监督和干警包户的四级监控网络,做好治安预防工作,做到未动先知,防患于未然。三是严格落实治安巡防制度,特别是在春、秋农忙季节,各村组织村民治安巡逻队加大了对田间地头的治安巡防,有效地遏制了针对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的偷盗。四是加大重点场所的治安力度。派出所加大对学校周边及网吧、市场等人群聚集场所的治安整治。五是加强日常的治安管理,派出所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驻村民警经常深入各村,随时维持村内治安。通过上述工作的扎实开展,全镇的治安形势良好。截止目前,全镇共发生治安案件35起、刑事案件24起、火灾13起,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各类案件的发生量与去年相比都有所下降。
三、充分发挥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优势,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将民间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综治排查有机结合,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处理在萌芽之中。截止目前,民事纠纷调解32起,完成调解31起,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7%,由于各类矛盾处理的及时,全镇没有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四、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实行“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一把手”责任制,分管领导具体抓,严格执行《信访工作条例》,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在重要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加强重点信访人的监管力度,避免了这些人员在敏感时期进京上访事件的发生。我镇信访的重点人共有3人,其中xx、xx已经完全息访,xx近期表现稳定,已基本息访,镇里将继续对其进行教育,最终达到完全息访。
以上为我镇2014年以来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主要情况,下步将按照县委和县政法委要求,进一步落实好社会维稳工作,确保xx镇的长治久安,为全县稳定大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计划
xxxxx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计划
为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以加快我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我镇2011年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计划。
一、切实履行责任
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严格落实维护稳定的责任制度,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维稳工作格局。
1、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着力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实现我镇“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稳定”。重大政策出台前充分考虑稳定因素;具体工作实施时,要做到稳定工作与具体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实,同检查,同推进”。
2、建立健全维稳领导小组,落实维稳责任。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其它领导为副组长,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维稳领导小组;各村、社区要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维稳工作组。落实好维稳工作人员,保证维稳工作经费。把维稳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要充分履行好维稳工作第一责任。
3、加强督查考核。镇党委政府将维稳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在重大会议,重要时期,重大活动期间,镇维稳领导小组要对各部门,各单位,村(居)委会进行重点督促检查,对
全年维稳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年终对维稳工作先进进行表彰,对维稳工作出现重大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二、切实抓好排查调处
1、改进不稳定因素排查调查机制。继续完善“一把手”责任制;继续坚持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责任制;继续完善重大工作项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机制;继续坚持理论调研机制;继续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做好预警通报,定期分析总结,做到家底清,情况明,措施到位。
2、认真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镇维稳工作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不稳定因素排查例会。对排查出的问题,要“定领导、定单位,定责任人、定时间”认真落实,并及时搞好信息的收集和上报。各单位,村(居)委会,要定时或不定时地搞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要落实好解决措施,并及时向镇维稳领导小组反映;要抓住不稳定问题的苗头,掌握问题动向,分析问题的症结,落实解决措施。
3、认真化解不稳定因素。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谁管理、谁负责”的处置原则,从关心群众生活出发,强化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可能的依据现有政策、法律法规,及时妥善地认真解决,不留任何隐患和死角,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处理问题不过夜,特殊问题处理要有时间规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责任不推委,问题不回避,一案一结,要有记载。
三、切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各单位要通力合作,发动广大群众参与,认真搞好我镇
社会治安治理,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命案侦破”,“打击两抢一盗”,“打黄扫非”,“禁毒”等专项斗争,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搞好整体联动,平安创建等工程,加强社会面巡逻控制,切实改善治安秩序。抓好消防、道路交通安全,防止发生各种重大安全事故,严厉打击邪教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优化校园及周边环境,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确保我镇治安环境良好。
四、切实做好特护期稳控工作
为确保各敏感时期我镇的稳定,保证各级重大会议的正常及我镇重大节日的稳定和谐,在各重大会议和节日之间将排查出各种不稳定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稳定措施。要与对象见面,天天寻踪,确保盯死看牢,稳控在当地。对敏感时期的上访人员要及时拦截和劝返,对缠访对象要组成专门法律宣讲服务小分对,对其进行法律宣传教育,使其思想转化。在敏感时期非正常上访的,一经出现必须及时劝返,并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对相关单位、部门、村(居)委会实行“一票否决”。
2011年2月28日
第五篇: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民族团结 维护社会稳定
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维稳工作
全国及自治区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深入推进反恐严打斗争、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四项重点工作。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政法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站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高度,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去深刻理解、认真贯彻落实。
分析形势 用开阔的视角谋划工作
只有对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全面分析,才能准确把握工作重点。从境外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和以热比娅为首的世维会和三股势力,绝不会放弃把**从祖国怀抱分裂出去的企图,其分裂破坏活动必将长期进行。从境内看宗教氛围浓厚,重点人员情况复杂,伊扎布特、伊吉拉特组织渗透形势严峻,因各种利益诉求引发的矛盾纠纷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致使影响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工作情况看,政法工作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还存在工作理念、工作机制、队伍建设与维稳形势不相适应,政法部门驾驭复杂局势、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水平不强等问题。
同时,政法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有利条件,是当前做好稳定工作的前提。中央对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各级党委、政府对稳定工作的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盼稳定求发展的共识,中央、自治区对边境县市政策倾斜,各对口援疆省市大力援助,在奥运安保、国庆安保、应对7·5事件中积累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等,都是我们做好稳定工作的有利条件,要充分利用。
理清思路 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近年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央、自治区的关心支持下,在内地省市的对口援助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些重大水电项目、矿产项目的开发,油气田勘探,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也为做好维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保稳定与保发展、保民生的关系。深入思考,实事求是地确定维稳思路。不断加强军警民三位一体守防力量建设,强力推进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使边防一线的稳定更加牢固。切实把基层组织建设、基层配套组织建设和公安、安全的基础工作结合起来,始终纳入维稳工作的大格局中来谋划,从根基上夯实维稳工作基础。着力构建州、县、乡、村四级平安建设、综合治理、情报信息、覆盖各项工作的网络。
在学习贯彻全国、自治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中,我们必须善于把会议精神与本地本部门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总目标、总要求,制定出强有力的目标措施,抓好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绝不能以喊口号、下发文件、召开会议的形式代替贯彻落实。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围绕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集中力量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努力开创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稳定工作新局面。
落实措施 在提高标准上常抓不懈
制度措施是做好维稳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确立新标准,打好五个仗。
一是打好主动仗。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和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重拳出击,敢下狠手,坚决铲除三股势力、伊扎布特、伊吉拉特组织的生存土壤。进一步强化情报信息网络建设,在专门机关抓情报的同时,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增强敌情观念,主动搜集上报敌社情动态、舆情信息、信访苗头等一切涉及稳定的情报信息。对所有涉暴涉恐线索要一追到底,坚决消灭在预谋阶段。
二是打好防御战。以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专群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行整体联动,全面提升打、防、控一体化的能力,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对社会面的有力控制。三是打好攻坚战。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以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为主的三大调解工作体系和信访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包案机制,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其次,要以四知四清四掌握为抓手,以深入开展三查和两个摸排为手段,强化重点人员的盯防管控,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全面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和一站式服务,坚决做到流动人口、重点人口和出租房屋登记率达到三个100%。第三,要进一步强化宗教三个环节的管理,认真落实少数民族领导干部联系清真寺制度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决打击一切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和分裂破坏活动;第四,要重点抓好基层派出所、司法所、警务室、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加强民兵组织、治保会、调解委员会、十户联防组织等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使基层政法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真正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坚固防线。
四是打好思想战。通过强化对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宣传教育,进一步筑牢反分裂斗争的群众基础和思想防线。进一步加强抵御空中渗透和网络监督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建立完善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受教育的长效机制,消除宣传教育的死角和空白点。
五是打好阵地战。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扎实开展好三下乡活动,进一步提高对文化市场的依法监管。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以五观、四个认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治本措施来抓,使城乡基层组织真正发挥作用,使社会上所有的人和事都有人来管,各种敌社情都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学习**历史,谈谈如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证。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相连,各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回溯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自秦汉以来,凡是历史上的盛世,无一不是在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凡是人民流离失所,城镇被毁,田园荒芜,生产凋敝,民族生存面临严重威胁,无一不是国家分裂、社会**、矛盾尖锐造成的。历史一再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和谐。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一百多年的近代史,就是各族人民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共御外侮,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共同致力于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
各民族大团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最高利益,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源泉,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很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很重。我们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上来,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必须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分裂破坏活动,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坚持党的民族政策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保证。党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根据中国国情和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所确立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进步、繁荣发展的法宝。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和发扬,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各族群众生活稳步改善。实践证明,党的民族政策符合国情、顺应民意、顺应时代,推动了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内容的民族政策,就能不断发展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繁荣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牢固基石。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是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要求,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和谐、维护祖国统一的要求。这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财政、金融、税收、人才培养、资源开发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和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设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制定少数民族事业专项规划、组织发达地区对民族地区实施对口支援等扶持政策,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滞后的状况依然存在。面对新时期民族地区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调动两个积极性,把民族地区自我发展与中央和其他地方支持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向民族地区投入更多的资金,又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帮助民族地区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帮助其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既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区各部门的对口支援。通过民族地区自己的艰苦奋斗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实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夯实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社会物质基础。
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重要纽带。历史上,我国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生活上互通有无,经济文化上互相学习,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各民族早已结成了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就要紧密联系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就要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滋润各族群众的心田,打牢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要牢牢把握和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主题,大力宣传阐释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60年来民族地区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党和政府为广大民族地区进步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巩固和强化民族团结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宪法和法律是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的基本保障。法律是打击暴力犯罪、保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不容践踏。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团结,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任何破坏民族团结、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境内外三股势力煽动、策划的**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严重违反了我国宪法和法律,严重破坏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伤害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国法律决不容许的。只有在社会主义法制的框架下,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益,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民族团结才有坚实的基础,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理念才能真正落实,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才能不断巩固。
民族团结的精神历经千年沧桑,已经深深植根于各族人民心底,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今天,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发展的宝贵机遇和复兴的美好前景。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始终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团结稳定,更加自觉地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不动摇,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坚定不移地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得更加艳丽多彩。
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的民族宗教问题
**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并存发展的地区,近代更形成了维吾尔族、汉族、**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等十三个民族共同生活,伊斯兰教、佛教、道教、萨满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东正教)等多种宗教共同存在的局面。在**的历史上,民族宗教问题一直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历代中央政府十分关心重视的一个问题。
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下,**的民族、宗教均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同时,经过历史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伊斯兰教在**社会文化和群众生活等诸多方面,深刻地影响着**。
**的民族与宗教问题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还有内部和境外因素相互交织、互为影响,形成了特殊而又复杂的民族与宗教局面。**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由来已久,**问题背后有着十分复杂的国际背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的危害依然存在。
**经济发展快慢是处理与解决**民族与宗教问题的重要条件之一。必须保持对周边国家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比较优势,只有搞好**的经济,才能使我区人心稳定,解除周边国家对**的经济压力和政治压力。
针对**的民族与宗教问题,在解决好地下学经人员问题的前提下,必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关注宗教的发展和未来,用比它更高的信仰去对付宗教信仰,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逐步清除宗教赖以生存的根源,把经济搞上去,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宗教必须积极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民族与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夸大**民族与宗教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是不对的,忽视问题的存在和复杂性,掉以轻心,听之任之,也同样是不对的,要进一步树立做好民族与宗教工作的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辱感,在思想、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现阶段,**只有稳定,才能推进改革和发展,才能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相互勾结,破坏民族团结,煽动宗教狂热,妄图把**从祖国的怀抱中分裂出去。这不仅严重危害了**的经济建设和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对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维护**的团结和稳定,不仅是**的大局,也是全国的大局。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对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采取了严打的高压态势,采取了主动进攻、露头就打、先发制敌的方针,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应当看到,西方敌对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宗教极端势力绝不会放弃他们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我们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7?5事件的发生正说明了这一点。这一严峻的现实,对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特殊的要求。当前,我们特别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的工作,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疆各族群众。要认真、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让各族人民都充分认识到,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是最好的,我国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最成功的。
二是认真做好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这一工作要经常做、反复做,长期不懈地做下去。要教育各族干部群众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牢固树立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自觉地做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促进派。
三是对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深层次的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再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不论哪个民族的干部,都首先是党的干部,是各族人民的公仆,必须心里始终装着各族老百姓,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作为每一个领导干部须臾不可忘却的天职。
四是围绕团结稳定的大局,做好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族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与宗教极端分子的工作。处理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必须依靠政策,同时也要依靠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当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时,要通过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团结大多数,争取大多数,解脱大多数,从而暴露和孤立极少数,化解矛盾,维护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