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凯里市统计局万名干部下基层方案
凯统发(2011)2号
关于印发凯时里市统计局“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方案的通知
局各科室(队):
《凯里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方案》已经局班子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凯里市统计局
2011年8月25日
凯里市统计局“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工作方案
根据凯党办办发(2011)52号文件要求,为做好我局 “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结合我局实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市委和市政府的要求,紧紧围绕做好新形势下群体工作这一主题,切实转变机关和干部作风,集中一个时期,结合开展“四帮四促”、“干部下基层、作风大转变”和“十大民生工程”等活动,有计划、的组织干部深入到基层和群众当中,扎扎实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保稳定、惠民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工作步骤
1、安排部署阶段(2011年8月25日前)
制定下基层工作方案,明确干部下基层的具体时间(每名干部下基层10天以上),选派干部、帮扶范围对象、工作任务、工作要求等,煤安排干部下基层开展工作。
2、组织实施阶段(2011年8月下旬至12月底)
下基层干部要按照这次工作安排,紧密结合“四帮四促”、“干部下基层、作风大转变” 等活动,立足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强化统筹协调,抓紧组织实施,不走过场,不搞形势,确保取得实效。
3、总结阶段(2012年1月)
对这次集中开展干部下基层工作做好自查和总结,迎接市委的考核。
三、工作措施
1、局领导要做好表率。局主要领导要亲自带队深入到工作联
系点和帮扶点,深入到基层,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扎扎实实帮群众。
2、做好干部选派。
这次选派干部要与“四帮四促”、“干部下基层、作风大转变”等活动统筹考虑,要兼顾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一般干部等多个层面。原则上要求局领导人人带队下基层,必须保证有三分之一的领导和干部下去。
3、工作任务
我局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具体 要下到帮扶村旁海
镇基博村和有关企业开展工作,主要任务:一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化解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矛盾。二是对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收集梳理,向市委、政府汇报和向有关部门反馈。三是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当前抗旱救灾、秋播冬种等具体问题。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基层群众和企业办成一批实事,化解一批社会矛盾,在今年十一前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年底前见到明显成效。
4、认真学习
要认真组织干部学习市委、政府有关工作文件,深刻领会这次干部下基层工作的精神实质,扎扎实实开展好工作。要充分利用简报、板报开宣传干部下基层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干部进行宣传报道。
5、及时报送材料
下基层干部要将最新的工作信息动态、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上报局干部下基层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填报《凯里市统计局“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进度表》,实行一天一报。
第二篇:凯里市教育局“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总结
凯里市教育局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总结
根据中共凯里市委办《中共凯里市委关于印发在全市领导干部中开展“四抓四促”活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凯党发„2010‟33号)、《中共凯里市委、凯里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作风建设年、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凯党发„2011‟1号)和中共凯里市委办公室《关于在市直部门开展“干部下基层、作风大转变”活动的通知》(凯党办通[2011]28号)文件精神,凯里市教育局领导干部按本局《领导干部下基层工作方案》从四月份开始,每月选派两名领导班子成员各带一名干部入驻凯棠乡新村村,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紧紧围绕“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要求,深入农户调查民情、访谈民意、为民办实事。
半年来,我局领导班子成员7人,带领干部职工共9人次在凯棠新村蹲点90多天,共计走访了新村1-6组247户,征求意见、建议5 条、为民兴办实事9件,向该村捐款两万多元,帮助村两委制定了工作制度四个、发展规划一个。真正做到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为出发点,以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为基本要求,以“下基层、访民情、办实事、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深入贯彻了凯里市委、市政府“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精神。真正使这次下基层的领导干部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基层党建的指导员和帮助发展的协调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为使“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教育局党组专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潘七一同志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组成“万名干部下基层”农村工作队,具体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制订详细活动方案,明确农村工作队职责:协助凯棠乡新村村农户搞好产业调整,修建通村公路,拓展致富渠道。指导村集体做好计生工作,协助村“两委”制订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发展规划,摸清村“两委”班子战斗力状况和班子成员的现实表现,结合村级换届选举,积极发现并推荐农村带头人,建立健全的一系列工作制度,提高农村民主管理水平。制订下基层工作纪律:每位领导干部下基层工作时间必须为10天。进村入户必须召开村两委会、座谈会、村民代表大会三个会议。调查农户要覆盖全村;工作组员要记民情日记。工作队员驻村要严格遵守“七不准”(不准搞迎来送往、招待吃请;不准安排专车接送驻点工作队员;不准接收土特产等物资馈赠;不准搞形象工程;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的事;驻村队员食宿统一由村统筹安排,不得要求基层单位陪同和对口接待;所有工作费用由教育局解决,不得增加村和农户负担);工作队员一律在基层吃住(村、农户、学校搭伙都可以),工作时间不满10天不能回城。
二、结合民情民意,兴办为民实事,切实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
新村有305户,1824人,3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自然条件差,据了解主要是人畜饮水是全村的最大问题。“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落脚点是为民办实事。我局结合所访所 问,针对百姓所期所盼,采取以下措施,为百姓做了以下实事: 1、3月20日,局领导班子亲自到凯棠乡新村“四抓四促”帮扶联系点村,进行调研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亲自对自己的帮扶对象进行亲切的慰问,给五位贫困党员每人100元,共计500元。为帮扶对象送去了温暖和关怀。2、4月12日上午,凯里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七一同志,送教育工会办公室主任龙灵同志到帮扶点——凯棠乡新村村开展“四抓四促”工作,帮扶新寨小学外地教师添臵了日常生活用品、餐具、床上用品等,价值近万元。3、4月21日上午,凯里市教育局副局长杨凯同志送本局教育督导办公室副主任吴丹同志到我局帮扶点——凯棠乡新村村开展“四抓四促”工作,并组织村两委制定村委会工作制度方案,帮助村两委制定了《新村村两委工作制度》、《新村村党支部工作制度》、《计划生育工作制度》、《村务公开工作制度》。为村“两委”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工作制度。4、5月20日下午,凯里市教育局副局长姚文明同志送本局党办杨海荣同志到我局帮扶点——凯棠乡新村村开展“四抓四促”工作,同时为该村两委送去了帮扶该村寨内公路维修款四仟元整(¥4000元),使新村寨内公路维修有了保障。
5、5月31日,我局为凯棠乡新村村独生子女户送去“六一”慰问金100元,新农村建设“三结合”帮扶金1000元。帮助该村开展新农村建设。6、7月10日下午,凯里市人民政府正科级督学杨程同志送本局人事科龙施平同志到我局帮扶点——凯棠乡新村村开展“四抓四促”工作,送去宣传工具高功率功放机一台 和高音喇叭两个,并组织村两委制定村防火池的实施方案。新村宣传工具得到了落实,有利于村里工作的开展。7、7月20日上午,凯里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潘七一同志送本局招生办姚亮同志到帮扶点——凯棠乡新村村开展“四抓四促”工作,同时对新村芦笙队统一服装进行了帮扶,继承和发展了民间传统艺术。让新村芦笙队如期参加了今年的凯棠乡芦笙会。
8、7月29日,我局帮扶凯棠乡新村村计生服务室购臵器材帮扶款1700元,为新村村计生服务室添臵了许多急需的药品和器材。9、2011年8月19日上午,凯里市教育局在教育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教育工会主席舒瑜同志和凯里市人民政府正科级督学黄任劬同志的带领下一行八人到凯棠乡新村村开展抗旱救灾工作。重点帮扶了受灾户7户,送去矿泉水30件,现金1500元,共计人民币贰仟伍佰元整(¥2500元)。此次我局到凯里市凯棠乡新村村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及时为新村村解决了燃眉之急,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三、拓宽活动范围,开展“四查四看”。
我们以“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为契机,在深入新村组组户户了解民情、为民办实事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安排专人,拓宽活动范围,于4月份至7月份,在全村全面铺开,开展“四查四看”察民情活动。
一、查五保对象,看五保供养情况,户户见人,了解他们的吃、穿、住、医以及五保金到位情况,日常基本生活是否得到保障。
二、查低保对象,看家庭成员收入情况,看他们的生活状况、幸福指数,看低保类型准不准,评议是否公开、公平、公正。
三、查优抚对象,看家庭生活状况。全村已享受优抚定补10人,与 他们交心谈心,看他们的居住条件、身体健康状况、优抚资金到位情况以及他们对政府所期所盼。
四、查临时困难户,看致贫原因。对全村21户临时困难户,户户调查了解,分析致贫原因,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次下基层、察民情活动,实现了新村3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入户全覆盖。四个月时间,我局领导干部深入组组户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全面了解了村民的所思所盼。真正实现了访民情、察民情,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把党的优惠政策落实到每一位应享受的对象手中。
四、结合实际,帮助制订发展规划。
“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解决实际问题是短期的,制订发展规划才是长期的发展目标。我们会同村两委,通过与村民代表沟通研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1、加强村班子队伍建设。树立为民服务理念,树立大局观念,增强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建新村芦笙队。在活动中增进邻里互助精神,树立文明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3、利用远程教育开展农科技学习。由新寨小学具体负责安排。
4、对村寨进行整脏治乱。要将整脏治乱纳入村议事日程,当作日常大事来抓,彻底改变脏、乱、差局面。
5、增强对返乡农民工的关注力度。返乡农民工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开阔的眼界,并有相当一部分掌握了一技之长,他们往往是村级致富的带头人,对他们回乡创业要给予关注,争取项目资金的扶持,为他们创造创业的有利条件。
6、加大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造册登记困难群众家庭基本生活情况,结合实际,利用惠民政策进行帮扶,为他们想一条门路,增加一些收入,让他们能共享改革成果,过上富裕生活。
五、严格督查,务求“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取得实效。
通过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工作,促使我局机关把作风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体现到“正在干的事情”之中、落实到工作实际和本职岗位中。教育局党组将采取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对“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通过半年来的“ 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我局干部职工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增进了对群众的感情,激发了对工作的热情,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转变了工作作风,推进了我局机关2011年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深得凯棠乡新村村全体村民的好评。“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的活动是短暂的,为人民服务是永恒的,我局将一如既往的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让老百姓早受益多受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万名干部下基层
万名干部基层下乡活动的安排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干部作风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改进干部作风,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根据县委关于深化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要求,镇政府决定,在全镇开展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为主要内容的“三问三解”干部下基层活动。为确保我镇“干部基层下乡”活动有序推进并取得成效,结合我镇实际,对此活动作出以下意见安排。
一、切实提高对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加快推进基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工作的部署,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镇党委、镇政府在全县统一部署下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站在全镇发展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在认真学习???次会议精神的基础上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加强基层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进领导干部在主动联系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中践行宗旨、争先创优的具体体现。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推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目标任务
以访民情、解民忧、顺民意、帮民富、促和谐为主线,通过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全镇领导、干部中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大兴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真正使干部作风实现转变、基层组织晋位升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具体来说,要实现以下几点目标任务。
(一)加强基层组织。帮助基层组织建章立制,改进工作,建设“五好”党支部,实现晋位升级。帮助“两委”换届后有遗留问题的村组查找问题根源,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向流入(出)地党组织和党委组织部门反馈。
(二)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基层组织建立矛盾问题台账,设立矛盾问题信息员、建立以村党组织牵头的矛盾纠纷调处委员会,吸收群众信任、威望高的同志进入调委会。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和信访案件,及时调处化解,维护和谐稳定。
(三)推动科学发展。想方设法帮助基层化解一些群众想办、发展有效、作用长远的实事。农村围绕“升级晋档”,推动落实“一有三有”,突出帮民致富、促进和谐。
三、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工作部署
此次“干部下基层”活动,以全镇党员干部为重点,县文体广电局有关同志予以指导,在全镇11个行政村范围内进行。活动共安排11个组,抽调干部40名;活动时间为2012年3月到2012年7月,分三阶段进行,按照“集中进村10天,定期联系半年”的办法,在3月1日前全部到位,每月到基层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3天。具体工作步骤安排如下。
(一)了解民情、建立台账阶段(2012年3月1日—3月17日)分别召开党员座谈会、群众大会或代表会议,介绍来意,听取意见,统一思想。开展一次大走访活动,听心声、拉家常、议发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准确把握群众所需、了解群众所怨、掌握群众所盼;不足100户的全部走访,超过100户的,走访不少于100户。在此基础上,建立矛盾台账,明确帮扶对象,确定拟办实事。
(二)组织实施、深入推进阶段(2012年3月18日—6月30日)根据既定任务,建立挂账销号制度,明确负责人员、实施目标、完成时限,逐一推动,认真落实。带着责任干好工作,带着感情为民办事,把事实办理到位、把矛盾化解彻底、把发展谋划长远。引进的项目、资金必须公开透明。坚持边做边查边改,及时倾听、掌握新的群众诉求,排查化解新的矛盾问题。
(三)总结回顾、评估考核阶段(2012年7月1日—7月31日)组织开展“回头看”,着重查看实事是否办理到位、支部是否晋位升级、矛盾纠纷是否化解、群众是否得到实惠。没有完成的,一律补课,确保取得实效。认真总结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撰写好调研报告和工作总结。以群众评价为基础,完成评估考核工作。
四、加强组织领导
在县文体广电局、镇党委、镇政府的指导下,各工作组要切实加强对“干部下基层”活动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推进对活
动各项任务的落实,确保真正取得实效。
(一)领导带头,深入推进。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深入各个联系点,下基层不少于10天,每人结对帮扶困难群众4户以上。选派干部下基层不少于30天,每人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户以上。各工作组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经常性的联系沟通,加强组内干部的管理与指导。镇政府下派干部要服从工作组的管理,使干部下基层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真正成为群众欢迎和满意的民心工程。
(二)上下联动,真抓实干。干部下基层活动由镇政府统筹安排,指导开展。各小组下基层前,要自觉接受党委的指导。民情台账,工作方案要及时征求党委意见,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和各类不稳定因素,要详细列出单子提供给党委。具体问题的解决,以镇政府为主,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镇政府要根据问题解决进展,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共同演技措施。下基层干部的生活补助、工作用品、交通问题等,一律由派出单位解决,坚决做到“五不准”:不准优亲厚友,不准增加负担,不准收受馈赠,不准娱乐消遣,不准借机徇私。
(三)严格考核,做好督查。镇政府实行督查、考核,其中重点督查后进村、矛盾村活动情况。督查、考核结果作为创先争优、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下基层干部必须翔实记录深入基层工作情况,形成“工作日志”,撰写调研报告。下基层期间,基层发生重大社会问题或重大信访案件的进行问责。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小组不能脱钩,干
部不能撤离,必须继续开展工作。
(四)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宣传部门负责整个活动的宣传工作。要牵头组织协调各类媒体,开辟专栏,编发简报,对活动情况、鲜活经验、取得成效及时报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要重视发展、深化挖掘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形成良好导向。
第四篇:万名干部下基层落实情况
万名干部下基层落实情况(环保科)
2011年初,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访民情、解民忧、送温暖、促和谐“主题活动以来,我局将其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认真对待,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争先创优促和谐为中心,深入基层第一线做到了情况在基层掌握、问题在基层解决、矛盾在基层化解、稳定在基层巩固、作风在基层转变、科学发展在基层体现。
1、为企业发展认真做好上门服务。以宣传贯彻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为主线,促进企业及区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保护辖区环境不被污染,将环境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深入企业、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细致调查,宣传环保法规,督促入区企业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申报、审批22家,使建设项目环评率达到了100%。
2、为企业环保工作当好参谋。落实专人,集中时间,开展了开发区污染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工作。从1月至3月,通过认真抓填报与审核的衔接,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了动态更新调查任务,对区内企业污染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心中有数。为企业的整改、提高当好参谋。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落实,推动了环保事业的发展。
3、深入一线抓污染减排。按照市上下达的污染减排任务,督促南化公司挖潜改造,技术更新,委托徐州水处理研
究所对废水末端治理技改工程完成了方案设计,同时,筹措资金,组织力量,紧抓减排工程实施,力争年底完成环保验收,不但确保了减排任务的完成,而且少了污染又将可能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化解在了基层。
4、履行职责,督促环保责任制的落实。狠抓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对照市政府与管委会签订的2011年环保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夯实各级各部门的目标责任,管委会与两个办事处、5个部门、8个重点企业签订了环保目标责任书。通过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的环保责任和任务,并以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帮群众解困。
5、深入田间地头,狠抓夏季秸秆禁烧。认真贯彻落实了市政府秸秆“禁烧令”,加大巡查力度,顺利完成了夏季秸秆禁烧任务。切实为群众出谋划策,既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又改善了居住环境的优良,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突出问题化解于无形。
6、强化环保专项行到督查力度。按照“开发区2011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环保专项行动,共出动120人次,对辖区已建投产项目、在建项目,进行了一次执法大检查,纠正了个别企业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的环境违法行为,限期补办了环评审批手续,环保专项行动初见成效。
7、重点突出危险废物管理。以2011年全国环保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危险废物监管为重点,加大督办、督查力度,对东方仪器厂危险废物的产生、贮存、转移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应急预案制度,加强日常监管,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环境安全。
8、突出重点企业督查。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在环保专项行动中对环境问题较突出的亚华商品混凝土公司进行了重点督查,对检查中存在的废渣、污水蔓延,材料堆放混乱、粉尘治理不到位,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限期整改,并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要求企业提高认识,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义务,对整个原料、生产、运输等工段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调整布局,采取得力措施,尽快改变面貌,为区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9、突出夏季噪声控制。按照上级要求,营造良好高考环境。我局于6月6日向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生产企业,下发了关于加强夏季及高中考期间环境噪声监管的通知,开展噪声治理大排查,与企业法人见面、与施工项目经理见面、与生产车间主任见面、强调禁止噪声干扰高中考的要求,加强巡查,今年高中考期间没有发生噪声扰民举报和投诉,高中考期间环境良好。
10、加强辐射安全监管。为彻底消除辐射污染环境安全
隐患,开展辐射环境专项检查。我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对我区4家涉源单位进行了专项检查,通过排查,摸清了我区放射源的基本情况,进一步落实了监管责任,增强了安全意识,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我区环境安全。
11、按照市危管办工作安排要求,我局转发了市局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方案,近期正在对各企业进行危废管理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水平。
12、认真关注群众利益问题。2011年9月5日群众反映,汉王药业公司废水偷排至西边鱼塘致使塘内鱼苗死亡。我局接到举报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并对鱼塘的水源进行了现场踏勘,通过对所反映偷排水处,围墙内进行开挖查看,没有发现偷排、漏排现象,解除了鱼农对企业偷排污水污染鱼塘的怀疑,对企业也再一次敲响了加强管理达标排放的警钟,及时地、有效地关心了群众的利益。
13、狠抓重点行业监管。根据汉中市环保局《关于开展医药制造企业环境执法检查的通知》(汉环通字[2011]100号)和省环保厅《关于开展医药制造企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的通知》(陕环函[2011]603号)要求,9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医药制造企业环境专项执法大检查。有针对性的促使企业步入法制化轨道,有力的推动了开发区环境保护执法进程。
14、注重环境日常监管。对所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明确了国控、省控、市控企业名单,尤其是对重点污染源企业
进行了跟踪监管,近期对南化公司、东方仪器厂等企业进行了每月一次的定期环保专项检查,确保重点污染源始终保持在监控之中。
第五篇:万名干部下基层调查报告
“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
第一阶段工作调查报告
根据局党组的工作安排,9月21日至10月10日,综合监察科和州劳动监察支队在刘大慷副局长的带领下,对挂钩帮扶的龙里县龙山镇16维护村1社区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镇情
龙里县龙山镇地处龙里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辖16个村、3个社区,1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万,距省城贵阳33公里,距龙洞堡机场18公里,贵新高等级公路、黔桂铁路、湘黔铁路、321国道线、厦蓉高速公路和在建中的贵广快速铁路穿过镇境,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极为便利。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50元,财政收入2.13亿元。2010年,该镇被授予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黔南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经济强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该镇社会稳定,辖区内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二)旱情
自今年6月下旬以来,龙山镇遭受了罕见的高温天气,旱情形势异常严峻,受高温气候影响,该镇农作物普遍受旱灾,据调查统计,全镇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共有15个村民组278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4660亩,成灾面积达9280亩,绝收面积3410亩。其中:水稻受灾6300亩,成灾4200亩,绝收面积2030亩;玉米受灾5100亩,成灾2780亩,绝收面积960亩;蔬菜受灾3660亩,成灾2300亩,绝收面积500亩,灾情共涉及全镇16个村98个村民组,3975户,该镇平山片区摆谷
六、桥尾、新水、纸厂和平地、播箕、大竹等村受灾特别严重,绝大部分土地绝收,部分村寨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灾情给灾区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今年粮食产量造成了较大影响。在对该镇新水村
1调查中,村支书龙进友同志告诉我们:由于本村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作物变卖,去年天气好,大部分农户都将主要粮食变卖得了现钱维持生计,而今年受旱灾的影响,绝大部分土地绝收,70—80%的农户缺粮,下半年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二、龙山镇组织抗旱救灾工作的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千方百计保障人畜饮水。为搞好抗旱救灾工作,龙山镇严格按照抗旱“保民生、保稳定、保秋收”的基本要求,以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和搞好农业生产自救为重点,结合该镇实际,成立了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300天农村供水、农业生产恢复和困难群众缺粮供应工作预案。目前,该镇对饮水困难的村寨,因地制宜采取从有水源的地方抽、提、引、挑的方式保证群众用水,对有水源点的村寨,组织群众应急打井。截止9月25日,全镇共打井3口,其中:播箕村毛栗寨群众自行打井2口。8月21日贵州省地矿局在坝上村厉家庄打井一口,日出水量250吨,可以解决800人的饮水问题,目前正待水质检验,水质合格后将修建100立方米水池,同时更换厉家庄、水井湾、养老院、白岩脚等村寨的入户水管,保证群众饮上安全卫生饮用水。省地矿局还将在该镇神奇矿泉水厂、城区四方井、平地村下坝继续打井三口,打井出水后,将缓解该镇部分村寨饮水困难,从调查的情况看,通过村镇两级组织的努力,全镇基本上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
二是真心实意帮,认认真真组织农业生产自救。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该镇为把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投入了20余万资金为群众购买水管、抽水机等农机具,帮助群众抽水灌溉,最大限度地帮助群众生产自救,共为群众安装农田灌溉电表9块,在坝上厉家庄安装
0.4千伏的电路伸延180米,投在余下村、坝上村安装0.2千伏的电路伸延1200米,为余下村蔡家院安装变压器一座,目前正在为大竹村安装0.2千伏的线路130米,大冲村大土0.2千伏的线路130米,投入农机具13台,投入抗旱资金5万余元为群众购买抗旱用油及维修保养抽水排灌机械补助,维修拦河坝1处,清理和维修沟渠8000余米,同时,在莲花片区改种2000亩蔬菜示范点正在进行中。镇村干部积极开展“干部下基层”和‘四帮四促”活动,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深入群众核查灾情,组织群众找水和通水,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为纸厂村坪子上、新水村干坝等村寨解决了饮水等困难和问题。
三是认真搞好调查摸底,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的缺粮调查统计工作。为确保受灾群众灾后生活,该镇在组织群众寻找水源、搞好生产自救的同时,还认真做好了农村困难群众的缺粮调查统计工作,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摸清受灾户数,特别是掌握五保户、孤儿、农村低保户、重病重残人员、缺乏或丧失劳动力等对象在耕地面积、减收产量,人均收入,粮食库存和按300天计划需要救助月数和数量等基本情况,全面掌握了全镇困难群众季节性缺粮底数,对调查出的缺粮对象登记造册,建立分类台帐,按台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供粮计划。
三、还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查走访,龙里县龙山镇在抗旱救灾过程中深得群众好评,也确实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把损失减少到了最低程度。但由于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城区附近明显好于高山村寨,还有不少急需解决和关注的问题。
一是人员缺编公益性岗位需求大。据龙山镇反映,该镇下辖16个村、3个社区,1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万,还有2万多流动人口,工作人员少,工作压力大,现镇上的工作人员有的身兼数职,尤其在当前抗旱救灾的特殊时期,工作人员不足也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进度。从走访龙山镇16村和1个社区的情况看,这一种情况确实存在。西山社区共有16个小区,辖区内驻有60多个单位,户口登记10068人,还3000多流动人口,而该社区除书记和社区主任外,仅有工作人员3名,繁锁的社区内部工作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仅仅迎接检查这一项工作就需2人。该镇所属各村虽然各类组织都已建立健全,但村干部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虽有工作热情和干劲,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方面没有新意,拿不出实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村的发展。
二是抗旱救灾生产自救资金缺口大。龙山镇根据今年旱灾情况,拟决定转产1000亩土地用于种植洋芋,目前还缺种子钱20多万元;该镇新水村有一水库,因当年在水库旁开挖煤矿,使这一水库受到严重污染和损坏,如果将这一废弃水库维修后重新启用,完全能解决该村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可要维修该水库,目前还缺资金5万余元;该镇平地村,每个村民组均已修通公路,但由于缺少后续维修维护资金,时间一长,经过雨水的冲刷,现公路通行较为困难,要改变这一面貌,还有不小的资金缺口。
三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还需完善。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龙山镇新水村一户孤寡老人(饶天培、倪月珍)无儿无女,现已70多岁,体弱多病,生活主要靠民政救的每月60多元的补贴,根据据村支书龙进友的介绍,这户孤寡老人又不属于政策范围内的五保户,只能享受农村低保每人每月30多元的待遇。类似的情况在平地村也有3户,这些
孤寡老人不是残疾就是体弱多病,生活十分困难。同样,在该镇西门社区走访贫困户时,情况较上述两村好多了。我们走访的贫困户叫岳菊成,46岁,腿脚不方便,丈夫已去世,有一姑娘在黔南医专读书,现居住在社区一低矮破旧的民房内,平时靠捡垃圾生活和供孩子读书。该社区在了解这一情况后,通过多方联系为岳菊成解决了50个平方的廉租房,同时让她在社区做保洁员,还为她购臵了相关工具,在工作之余还可以烤包谷和红薯卖,目前能保障基本生活。
四、几点建议
根据调查了解的实际情况,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大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从我们走访的莲花村、新水村、平地村的情况来看,莲花村地处城郊结合部,地理环境和地势条件相比其他两个村都占据很大的优势,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都比较齐全,像今年的大旱,就很方便找到水源。而新水、平地两个村的地理环境相对较差,地势较高,除了人畜饮水基本能保证外,农田灌溉基本靠“望天水”,一旦出现今年这种大旱,庄稼便颗粒无收。虽然这两个村的公路已通行,但由于没有后续维修维护资金的支持,时间一久经过雨水的冲刷,现在的通行状况太差。
二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我们在加快推进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同时,在政策范围内找到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结合点和平衡点,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从调查的情况看,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很大,特别是部分劳动能力丧失的孤寡老人,仅靠民政每月几十元的救济金实在很难维持生活,而他们居住的村落大部分又是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贫困村,大部分村民自身难保,更不可能去救助这些老人。
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民维持生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新水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寨,总人口756人,外出务工的仅有103人,而其他人因为没有相关技能,仅靠在家种粮食和卖点蔬菜维持生计,去年的粮食已卖完,今年由于大旱庄稼无收,该村到下半年就有70—80%的家庭缺粮。
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缓解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
五、下步工作打算
由于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在前期的调查工作中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只走访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寨,在下步的工作中,我们还将按照局党组的统一安排,深入一线,切实掌握了解民情,为局党组的帮扶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一是继续走访未走访的村和社区;
二是力所能及的解决群众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龙里县龙山镇帮扶组长:刘大慷
组员:罗庭学
王小平
黄泽明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