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 学院概况 Brief Introduction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电机系创办的无线电专业,1959年正式成立无线电工程系,1996年更名为电子与通信工程系,2003年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和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组建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2009年更名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经过长期的开拓创新,学院在学科地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及教学科研环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具有明显航天特色的电子信息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设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信息对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五个本科专业。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博士点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信息对抗技术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首批特聘教授岗位学科。经过多年建设,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6500多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460多台套,仪器设备价值9600多万元,并建有威海雷达系统实验站、卫星跟踪测控地面站、空间遥感实验系统、微波天线测试系统等高水平科研试验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师资队伍 Faculty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坦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教授为我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120人,其中院士2人、教授36人、副教授3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1人,硕士生导师70人。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我院现有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
刘永坦院士是我国高频超视距雷达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任哈尔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电子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兼任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等职务。张乃通院士是我国军事通信系统及移动通信领域的著名专家,现任通信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科学研究 Academic Research
近年来学院在刘永坦、张乃通两位院士的带领下,在高频地波雷达、微波成像雷达、超宽带通信理论与技术、抗干扰通信系统、微小卫星通信及测控、空间遥感图象处理、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等方向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国防基础研究课题。近五年共完成科研项目120多项,其中80%为国家和国防高技术研究项目。平均每年科研经费超过6000万元,平均每年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120余篇,每年申请专利20项。
我院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的高频新体制雷达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一项空白,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指挥控制系统数据链是一个抗干扰通信系统的核心,我院通信技术研究所先后完成了多个相关项目,累计研究经费超过1亿元,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院承担了逆合成孔径实验雷达系统研究项目,完成了实验雷达的系统测试和联试,为我国研制实用逆合成孔径雷达奠定了基础,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我院开展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核心技术推广到国内企业并参
与国际竞争,研究成果曾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及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院完成的试验一号卫星测控通信系统是试验一号卫星的重要子系统,2004年卫星
成功发射,圆满完成试验任务,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省科技进步一
等奖。
在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我院先后承担了超宽带通信理论、空间信息系统
体系结构、变换域通信理论、超光谱图像处理、卫星导航定位、空间交会对接、人
工电磁媒质理论与应用毫米波及THz技术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家
高技术研究项目。专业特色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通信工程专业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通信工程专业创建于1958年,目前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热门专业之一。该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主要培养通信与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从事信息科学研究、无线通信系统设计、通信设备研制及电信网络运营管理等方面高级研究及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本科毕业生除了40%在国内外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主要就业方向包括国家航天及电子信息的高技术科研单位,国家电信企业,中外合资、外国独资的通信技术开发和通信设备生产企业,国有和民营通信及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和通信设备生产企业等。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建于1959年,该专业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注重电子信息理论的学习,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在信号分析与处理、电子系统设计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毕业生主要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获取与传输、模式识别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及教学工作,集成电路与系统、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射频与微波技术、航空与航天技术等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工作。
信息对抗技术Information Countermeasure Technology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始建于2007年,为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紧缺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最新建成本科生专业实验室,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保障。主要培养适应21世纪信息化建设需要,具备电子通信系统、信息化战争(军用、民用网络信息对抗)、电子对抗(全信息领域对抗)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能在国防领域、科研单位、信息产业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操作管理和安全防护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到国防科研院所、信息产业部门、公司等从事信息对抗、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传输及安全保障、通信与电子系统、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广播电视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及技术开发等工作。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Remote Sens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08年,为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紧缺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新建成本科生专业实验室,为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保障。该专业是一个遥感信息处理领域的较宽口径的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数字图像处理、微波遥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图像解译、测量学、地图学等。该专业本科毕业后,将有40%以上的学生经保送或考试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其它毕业生可面向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农林、海洋、资源、环境及国防、航空航天领域的公司、科研院所及遥感相关部门,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遥感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系统开发、应用和设备生产、经营等。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Wireless Technology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始建于2009年,为工业与信息化部紧缺专业。该专业方向研究射频无线电信号的产生、辐射、传播、散射、接收、测量和处理的相关理论、技术和工程应用,是涵盖无线通信、雷达、导航及遥测遥控等领域的通用技术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适合于航天航空、通信、信息及国防电子等行业的微波、射频与天线领域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由于近年来电子信息与无线通信技术中微波与天线技术的迅猛发展,哈工大成为国内设置该专业的院校少数学校之一,而该专业的设置还无法满足国内科研院所当前对微波、射频及天线领域硕士博士毕业人才的需要,因此目前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当前在社会上供不应求,而成为热门专业。人才培养 Students Activities
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以研究型人才培养为主,兼顾工程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层次定位是以本科生培养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学院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从本科生到硕士、博士以及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近年来培养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学院坚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校风,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创造性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
建院50年来,我院共培养本科生5200多人,硕士学位研究生1800多人,博士学位研究生
248人,同等学力硕士学位研究生59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365人。目前平均每年招收本科生300人,硕士学位研究生150人,博士研究生40人。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都设有本科实验班和英才教育班,每年选送最优秀的入学本科生到哈工大实验学院或国外知名大学学习,毕业后享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等优厚待遇。
在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下,作为“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我院培养出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我院有推荐保送研究生的资格,包括推荐到本校或外推其他学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对希望出国进行继续深造的同学提供专业咨询。在就业方面,学院一直与各航天单位、中电集团等研究所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都有大批学子被知名的国内外公司和研究所录用。
通过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良好。资料表明,99%的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印象非常好,认为其知识面宽,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对知识掌握扎实,对知识的应用灵活;98%的被调查者认为我院学生素质高,适合从事科学研究和各项管理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我院毕业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与适应能力,能够在各个岗位取得良好的成绩,近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比率在国内仍处于领先地位。学习及校园文化 Study and Campus Life
学院的大学生活是紧张而丰富多彩的,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都是以无线电和电子学理论为基础的信息类本科专业,对数学、物理、外语和计算机只是要求比较高。在本科生的课程体系中,除了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程外,主要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电子线路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软件基础、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原理、移动通信、无线电定位原理与技术、卫星通信、信息对抗技术和遥感图像处理等。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知识结构、先进的实验条件将为学生提供充实和适用的学习氛围和培养环境。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设有“吾创”科技创新基地,专业实验室定期面向同学开放,定期组织培训和专业指导。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学习,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电子设计大赛等一系列校内科技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信息安全技术竞赛等国家级、国际级的比赛,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学院以文化艺术节、体育节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吾思”人文素质
讲坛、“吾行”社会实践、“吾家”寝室文化节等一系列学生品牌活动,深入人心。学生还可以加入学生会、各种社团等学生团体,在锻炼自己的领导、协调、沟通等能力的同时服务同学;每年学院还举办“桃李杯”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竞技中体会运动的乐趣。学院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形成了良好的学院文化传统和氛围。学术交流 Academic Exchange
我院与国内外大学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特别是在超宽带通信理论、微波及天线、新体制雷达、移动通信、新一代无线数据网络等方面分别与日本、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韩国及港台地区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我院聘请国内外兼职博士导师5人,兼职教授10人,招收国外博士研究生10人,与国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8人。近五年来共邀请30余名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本学科讲学,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交流38人次,选派8名教师出国进修。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学科和学校的国际影响,促进了学科发展。奖学金设置及实习机会 Scholarship & Practice
学院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各种奖学金,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光华奖学金、宝钢奖学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CASC奖学金及助学金等等。对于有意向参加实习、接受挑战的同学,学校和各企业联手,在寒暑假期间都给学生提供各种岗位的实习岗位。
学院本科招生咨询电话:0451-86413409 宋新;0451-86403499 张春雷
网址:http://seit.hit.edu.cn/
第二篇: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附件:
工程硕士招生领域介绍
085201机械工程
(所属院系:机电工程学院、媒体技术与艺术系、深圳研究生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威海校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专业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创建于1920年。机电工程学院设有13个系、部、中心、研究所,并设有先进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学院在机械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下的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工业工程、精密与微纳制造6个二级学科和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二级学科招收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并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教授80人,博士生导师87人。学院现有学生2380人,其中博士生406人,硕士生702人,本科生1272人。自1998年以来已连续招收工程硕士1243名,授予学位589名。
近五年,学院承担和完成科研项目58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30余项,每年科研经费达2亿元左右,获得国家科技奖3项、省部级奖38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
学院具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近年来先后与多所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学院每年将选派一定数量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赴美、欧、日本、俄等国外一流大学留学或进行合作研究。历史悠久的机电工程学院将在日益广泛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中再创辉煌。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国内同类学科中最早建立的,也是全国首批硕士点和博士点(1981年)、首批全国重点学科(1988年)、2007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再次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是“211工程”(一、二、三期)和“985工程”(一、二期)重点建设的学科和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首批岗位设置学科(1998年),其所属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一级学科,1987年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批准为首批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本学科现有1个国防科技工业技术研究应用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和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学科现有教职工96人,其中教授32名,博士生导师20名、副教授24名、高级工程师3名。教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跨(新)世纪人才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在国外知名学术组织和学术机构兼职的有12人次、在国内重要学术组织与机构担任正副理事长的有3人次、常务理事5人次、国际学术刊物编委5人次,有15人次获国家或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个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教师的博士化率达到67%。
本学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2)微纳米制造技术;
(3)特种制造技术与特殊材料加工;(4)制造过程自动化与信息化;(5)现代设计理论及应用技术;(6)先进制造工艺及检测技术。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目前是国家重点学科,是第一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首批国家长江学者计划可聘请特聘教授的学科,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居国内领先地位。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随着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学科,哈工大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由原“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学科”和“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于1998年合并而成的。“机电控制及自动化学科”是1992年被批准建立的硕士点,1990年被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博士点。“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 是1981年被批准建立的硕士点,1983年被批准建立的我国第一批流体传动及控制博士点。合并后的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在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并得到快速发展,目前以队伍规模大、研究方向全和学术水平高的优势在全国同类二级学科中名列第一。
学科由机电控制及自动化系、流体控制及自动化系、机器人研究所和现代生产技术中心组成,目前具有优良的教学环境和科研条件,设有先进机器人及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863”智能机器人网点开放实验室和国家“863”CIMS培训中心等一些高水平的实验室。学科现有一支以工程院院士蔡鹤皋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业务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目前有院士1人,教授(含研究员)35人,博导37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54人。目前已形成年招收硕士生500余名,博士生80余名的研究生培养能力。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机电系统控制及自动化;(2)仿真与试验系统;(3)流体控制及自动化;(4)传感与测控技术;(5)机器人技术;
(6)制造系统自动化与系统集成。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机电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机械基础学科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点,1984年被批准为博士点,2002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本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的骨干支撑学科,是“先进机器人及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要支撑学科之一;同时设有国家机械基础工科教学基地、国家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两门。2007年“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教学团队。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共有宇航空间机构及特种机器人,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及其智能控制,摩擦学,机械智能设计及数字化制造,机械系统动力学、振动及噪声控制五个优势研究方向。近年来,结合我国重大科学工程、国防建设和航天领域的需要,承担了一系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防基础预研项目、十一五民用航天项目等科研项目以及与国内大型企业合作的工程技术研发项目。学科已建立了基础研究、应用预先研究和产业开发有机结合的科研体系,形成了优良的教学环境和科研条件,凝聚了一支业务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学术队伍。目前有教授19人,博导2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5人,硕士生导师42人(博士化率90以上)。目前已具备年招收硕士生90余名,博士生20余名的研究生培养能力。具备从事重大基础、工程及装备项目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综合能力。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摩擦学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
(2)特种环境下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3)特种传动智能设计及控制;(4)机械CAD及智能控制;(5)仿生及特种机器人;(6)振动与噪声控制;
(7)工程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机电工程学院)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是具有哈工大为航天事业服务特色的一个学科,它于199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入选黑龙江省重点学科,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同类二级学科前列。该学科被列为“211三期”和“985工程三期”重点建设的二级学科,十二五期间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的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
该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1人(兼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11人(含兼任教授2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10人、博导16人。目前已具备年招收硕士生35名,博士生25名的研究生培养能力。该学科设有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创新引智基地(简称“111计划”)。该学科在国内率先开展月球探测车及其月面转移技术的研究,所研制的新型月球探测车样机被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为嫦娥3号探月任务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正同工程部门联合开展探月三期中月面采样的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空间机械臂,并于2013年7月20 日搭载试验7号卫星成功发射;首次在国内研究成功大型空间伸展臂及其驱动机构原理样机,并实现自动展开与收拢;率先在国内开展ELID超精密镜面磨削技术、超光滑表面磁流变抛光技术的研究工作,已实现了光学玻璃、陶瓷、硬质合金等多种难加工材料的镜面磨削,相关技术已在航天工程中得到了应用;开展了激光加热成型技术、水导激光技术、激光辅助切削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功将激光加工技术应用到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目前该学科在月球探测车、空间机器人、大型空间伸展臂、激光加工、超精密加工及装备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共承担国家863计划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2项,国家攻关及国防预研项目20项,年均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获国家及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4 项。今后将继续依托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大飞机、空间站、对地观测等国家重大工程开展飞行器及空间机构的创新设计、制造、实验等方面的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宇航空间机构及控制;
(2)航空宇航高效精密制造技术;(3)空间机器人技术;(4)宇航特种加工技术;(5)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
设备监理(所属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为适应我国工程建设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保证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加强对建设项目重要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等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设备质量和投资效益,须尽快培养一大批高层次的设备监理人才。设备监理专业学位培养的人才是培养掌握坚实的与设备监理相关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宽广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独立担负设备监理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式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将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设备监理专业学位的主要研究方向:生产与运作管理、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项目管理、现代制造执行系统等。
数字产品艺术方向(媒体技术与艺术系)
数字产品艺术方向是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领域和媒体技术与艺术系针对目前机械工程领域发展的需要,利用数字产品设计理论和媒体艺术相结合开展的一个新的学科方向。由机械设计系、工业设计系和媒体技术与艺术系联合培养。本方向主要从事数字影像与虚拟现实产品设计、沉浸式三维网站构造、产品外观设计、人机工程等方面的研究。
该方向现有教授8人(其中博导1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9人。该方向的媒体技术与艺术实验中心为黑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业设计系被黑龙江省教委批准设立为全省唯一的工业设计专业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近3年来,在数字媒体艺术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5项,文化部艺术科研规划基金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项,黑龙江艺术规划基金重点项目4项,黑龙省艺术规划基金一般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16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54篇,其中CSSCI论文57篇,为工业产品外观及界面的研究与设计建立了更加宽广的平台,取得的多项科研成果及发明专利已经转入生产,科研与设计能力得到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
(1)产品界面与外观设计研究;(3)数字化工业产品设计;(3)人机交互界面研究与设计;
(4)影像技术与网络艺术媒介形态研究;(5)电视与复合媒体界面设计研究;(6)数字电影与空间交互叙事研究;(7)工程美学与环境仿真设计研究。
机械工程学科(深圳研究生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机械工程学科是在深圳校区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目前机械工程学科含有三个二级学科: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学科现有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研究中心,并建有深圳大学城先进制造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市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械工程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与自动化、精密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现代设计理论、汽车焊装工艺技术、微机电系统及微(光)电子制造技术、机电测试及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等。学科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坚实的工程学科群体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雄厚科技开发力量为依托,充分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测试、光学、通信和自动控制等领域的新成果,以适应国家及华南地区高新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创新的需要。在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基础上,积极探索国际联合培养、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国际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将机械学科铸就成为新一代高级机械人才培训基地。
研究方向:
1、机器人与自动化
2、精密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
3、现代设计理论
4、汽车焊装工艺技术
5、微机电系统及微(光)电子制造技术
6、机电测试及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
机械电子工程(威海校区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建于1985年。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与校本部共享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该学科包括机械工程系、机器人研究所、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分部等教学科研单位,现有教师2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教学带头人2人,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该学科是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的重要培养基地,山东省重点学科。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9人、硕士研究生79人,本科生近600人。
机械电子学科以机、电、液结合技术为基础,逐渐形成了先进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智能设计与CAD和大型机构设计与寿命预测三大研究方向。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科研项目十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数十项,科研经费近3000万元。在数字化医疗检测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成果,年均科研经费400余万元;在海带打结机器人研制方面,攻克多重难关,研制的第三代样机各项指标满足实用要求;在大型设备监测与故障诊断方面,研制的航空发动机故障监控系统已广泛用于国航各机场,有望在全国推广;在大型机构设计与寿命预测方向,完成了含间隙的航天机构动态行为仿真及其磨损寿命预测研究。
085236工业工程(所属院系: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管理学院)
工业工程工程硕士招生领域,由机电学院和管理学院联合负责学生培养,分方向单独进行招生。
工业工程(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专业面向企业培养具备坚实的机电工程与制造技术基础,同时掌握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和手段,既掌握工程技术、又掌握管理技术的复合型管理类工程技术人才,从事经营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等复杂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改善与创新工作,以及从事管理部门、行业、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技术与工程工作。工业工程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适用面广、社会需求量大,而且是社会急需人才,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工业工程领域工业工程的主要研究方向:生产系统建模、仿真与过程优化、项目管理、物流工程、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人因工程、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等。
第三篇: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哈尔滨工业大学于1952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和研究生班,开始从事结构工程、地震工程、风工程等以及地下工程和防护工程的研究,是我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1981年力学学科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结构工程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7年被批准建立力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1年被批准建立土木、水利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成为全国首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
1.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岩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
3.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国家重点学科)4.工程力学(国家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包括: 1.结构工程 2.岩土工程
3.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4.工程力学 5.固体力学
学院拥有博士生指导教师28名,硕士生指导教师51名,境外兼职博士生指导教师1名。土木工程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 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 2.岩石与环境地质工程 3.大跨空间与高层结构 4.钢结构与组合结构
5.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结构
6.砌体结构与木结构 7.工程结构诊治与改造技术 8.桥梁结构与海洋平台结构 9.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10.地震工程与风工程
11.重大工程安全防护与城市防灾减灾 12.高性能混凝土、智能材料与结构 13.现代结构试验技术
力学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 1.结构振动、冲击与控制 2.结构损伤、可靠度与健康监测 3.计算结构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 4.土木工程智能材料与结构系统 5.土木工程结构与系统设计理论
学院具有良好的实验研究和计算条件,实验和计算条件包括:
1、结构与抗震实验室(建设部重点实验室)
2、大气边界层风洞与浪槽模拟实验室(在建)
3、结构智能监测实验室
4、岩土与地下工程实验室
5、国防抗爆与防护实验室
6、土木工程低温实验室
7、寒区混凝土工程病害与防治实验室
8、高性能并行计算中心
学院长期以来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省部级和工业界的科研项目,相继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七五”重大项目“工程结构系统优化与专家系统”课题,主持了“八五”重大项目“城市与工程系统减灾基础研究”,联合主持了“九五”重大项目“大型复杂结构的关键科学问题和设计理论研究”,参与规划和论证了“十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先资助领域“重大工程灾害与防治”,主持承担了若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批面上项目以及国家“863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
欢迎全国优秀毕业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报告我院研究生!
第四篇: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3名博士生导师,1987年起与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拥有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湖北省特色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点,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以及面向中职教师招生的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硕士点;电工电子实验中心是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是武汉电工技术学会、全国电气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湖北分会挂靠单位,主办有《电气与电子工程》杂志;现聘有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继集团、湖北省电力总公司等知名高校和国家重大企业的专家和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教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湖北省品牌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电力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从事运行维护、试验分析、研制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现代电气控制设备、电力工程、电力系统分析等。
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自动化专业相关的运行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理论、微机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及仪表、过程控制工程、运动控制、智能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等。
电子信息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从事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电子线路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高频电子电路、通信原理、数字电视、电子测量与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
通信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生产组织和经济管理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设计训练和技能训练,能够从事通信系统领域中的研究、设计、开发、管理和运营等方面工作并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电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数字电视、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各种电子系统、电子器件及电子材料的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各种集成电路、集成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元器件设计开发和光电功能材料研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电子线路、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基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基础、PLD原理及应用、IC测试技术、光电子器件与技术、数字系统仿真VHDL设计、物理电子与电子学及微电子学等。
第五篇: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学历层次:三本 艺术类三本
学校级别:普通院校
招生范围:
录取规则:
美考科目:素描 色彩
单科要求:
考试次数:初试
招生人数:-人
文化课提档线:200-300分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艺术类录取规则
⑴ 录取原则
① 德、智、体全面考核;
② 我院艺术类专业在辽宁省只录取参加辽宁省招生考试委员会组织的艺术专业统考成绩合格的考生。在辽宁省外,只录取参加考生所在地区的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组织的艺术专业统考成绩合格且报考我院的考生;
③ 对文化课成绩高于考生所在省普通文理类二批本科控制线者优先录取;
⑵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
在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补充以下规定:艺术类各个专业不予录取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或色弱的考生。
⑶院校志愿及专业志愿录取办法:按照考生院校志愿顺序综合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在第一学校志愿报考我院的考生满额情况下,按公布的招生计划,从综合分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第一学校志愿的考生,不再录取其他志愿考生。在第一学校志愿不满的条件下,按学校志愿顺序及综合分数高低依次进行录取。
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进行专业安排,专业志愿间有专业级差,专业级差10分。
⑷艺术类专业招生情况说明:
各专业均制定文化课总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外语单科最低控制分数线,在此基础上按专业课成绩和文化课成绩折算后的综合分由高至低录取。各艺术类专业综合分折算方法为: 综合分 = 专业课考试成绩×2.5 + 普通高考文化课总成绩
注:文化课总成绩为考生高考原始分数 更多学校的录取信息就到辽宁美术高考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