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针对上课搞小动作
针对上课搞小动作,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一家之言,欢迎讨论!
我们一年级的新生由于年龄、习惯等各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在入学初级阶段有些不太适应,如注意力不太集中,容易走神,爱搞小动作,上课说话等,我们家长遇到这些问题时,一般总是习惯讲一些大道理:
“上课好好听啊,不然挨老师说啦!”,“再不好好听,功课就落下啦!”,“跟你说多少遍啦,上课专心点儿,听见没有!”
可絮絮叨叨,苦口婆心,自己都感到说烦了,说累了,却收效甚微,问题依然存在,这时,我们家长不如换一种方式: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问孩子:
你特别有兴致地在跟妈妈说一件事,可妈妈一点都不在意,该干嘛还干嘛,你会怎么想?孩子大概会说感到没意思,不高兴,这时你告诉他,对啊,如果你是老师,你在台上很认真地讲,可下面的同学不好好地听,搞小动作、说话、捣乱,你会怎么想呢?
反问他,而且一定要告诉孩子,上课不注意听,会产生三方面的后果:
第一,对老师不尊重,尊师重教,首先就体现在上课专心听讲,而且老师上一堂课,一站就是40分钟,很辛苦,如果让你也一直站40分钟,累吗?再加上底下同学不专心听,你心里会怎么样?
第二,对自己不负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课本没理解,功课不明白,作业不会做,为什么?——自己的原因!自己上课不好好听所造成的!
第三,对同学不负责,告诉孩子,老师正在台上认真地讲,如果底下有捣乱、说话、搞小动作的同学,那么老师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被分散了,她会去教育那个同学,这样就耽误了给你们上课的时间,如果一堂课上,这种事情、同学再多点儿,课还有法儿上吗?其他同学怎么办?影响别人听课,这种行为好吗?
多反问他几个问题,其实有时候反问比直接讲道理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另外,个人认为,现在的孩子缺乏理解,觉得大人为他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懂得家长的辛苦,唉,白天不懂夜的黑啊!可很多事情你没法儿让他来感同身受,所以我们一定要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来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我想,这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普遍存在,很让家长头疼,您有什么高招儿,欢迎讨论!
第二篇:针对上述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经过认真分析,原因剖析如下:
(一)理论学习的自觉性、系统性不够。尤其是日常学习抓得不紧。有时忙于日常工作和具体事务的应酬,只注重现学现用的内容,保证不了足够的学习时间,在现代科技、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学的少,真正弄懂得更少,加之在运用理论去指导工作上还有差距,不能完整适应当前工作的需求。分析思想、工作、作风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不能熟练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因此,也就不能运用理论去很好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很好地做好学以致用的表率。
(二)工作缺乏超前和开拓创新精神。创新不够大胆,其原因就是取得一定成绩后,觉得工作做好做坏,影响不大,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受一些阶段性工作的影响,不能统筹兼顾,使一些工作布置了,没有回音,安排了,没有结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的不够,其原因就是围绕履行岗位职责、积极主动的开展工作做得不够,对机关和农村的一些基本情况还是不能做到了如指掌,决策分析还欠缺第一手资料。密切联系干部职工做的不足,不能经常性的开展谈心活动,尤其与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感情做的还不到位,关心大家的学习生活做的也不够,导致部分干部工作状态出现滑坡,工作岗位责任意识有所松懈。
三、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
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组织部领导班子研究提出,组织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按照县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确保社会稳定,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基层组织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坚持求真务实,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难题,强化落实举措,整体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发展,提高组织工作服务科学发展水平,为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针对问题和原因,我们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如下:
(一)多下基层、调查研究、讲求实效、多办实事,在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水平上再有新提高
四是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带头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带头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对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组工干部“十不准”的具体要求,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同时,加强对组工干部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切实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顾全大局讲政治的表率、公正用人讲党性的表率、严以律已讲正气的表率、谦虚谨慎讲修养的表率。
组织部在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在全县各级组织部门中作表率,切实解决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带头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与服务科学发展相适应的新理念,不断深化对组织工作内在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各项工作。我们将真诚地对待和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批评与监督。相信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组织部门一定能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全体组工干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全县党建和组织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工厂党工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工厂党工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福建漳平电厂项目部认真贯彻落实《西北电建四公司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公司党委的各项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项目部党工委把这次活动作为推动项目部党工委党建工作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项目部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带头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主动查找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初步找出了存在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公司科学发展
1、近年来学习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绩
自2008年初漳平电厂项目部成立以来,项目部党工委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项目部党建工作实际,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充分发挥项目部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党的思想建设得到了强化。一是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项目部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得到了增强,思想觉悟得到了提高,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二是加强党员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根据公司党委党员培训教育计划,结合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实际,联系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坚持每季度开展党员主题教育。三是认真落实学习制度,党工委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项目部党的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抓好落实。
(二)项目部党的组织建设得到了加强。一是发挥好项目部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工程开工之初,配齐配强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支委。二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积极开展“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发挥项目部领导班子的整体作用,不断提升班子的整体水平和执政能力。
(三)党员队伍建设得到了提升。一是加强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严格实行党员发展预审制、票决制、公示制,确保了党员发展的质量。二是党工委始终把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项目部党建工作的立足点,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发挥项目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开展“争创”活动。充分调动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争创积极性,人人参加争创,个个争先创优,汶川大地震后,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踊跃捐款,共收到捐款4949元,缴纳特殊党费1100元。
(四)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实效。一是深入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建立了创建工作责任制,把创建文明机关作为项目部外树形象,内强素质重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创建工作的目标、标准和要求,落实具体的工作措施,列入机关党建工作的考核内容,提升了机关的文明水平。二是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规范考评机制,强化工作创新,加强机关部门和工作岗位的日常管理,提高了机关工作效能。三是每年组织机关“六好共产党员评选”工作,把评选工作作为效能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评选工作促进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改进了机关作风,进一步提高了机关部门的服务意识,提升了职工对机关工作的满意度。
(五)党风廉政建设得到了落实。一是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和制度,杜绝了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二是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开展廉政主题教育,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党纪条规知识测试。三是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利用元旦春节期间的重要时点,及时提醒、打预防针,防止不廉洁的行为发生,防微杜渐,警钟长鸣。
二、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前面阶段的学习,项目部领导班子关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共识,在四个方面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把全部工作的重心放在促进项目部又好又快发展上。
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充分调动项目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发展依靠职工群众,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公司发展与职工利益的和谐统一,推进广大职工群众在加快公司改革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公司改革发展中成就个人事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推动公司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
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把握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统筹兼顾各项工作,形成工作合力,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公司和社会稳定,以稳定保发展。正确处理工期与质量、效益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引导项目管理追求质量、效益与工期相统一,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通过认真剖析检查,征求意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还存在很多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抓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理论素养和党务业务水平提高不快。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的自觉性不够,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业务、轻学习的倾向,学习制度坚持不够好,学习计划落实不到位,往往遇到工作忙时,冲淡政治学习,存在以干代学的问题。机关组织的集中政治学习坚持不够好,有时参学率不高,政治学习不能与项目部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针对性不够。二是学习的系统性不够。对理论学习缺乏钻研,知识面比较窄,没有很好结合工作作深入的思考,遇到问题往往不能很好把握。三是理论联系实践不够。不能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项目部工作实践不够有力。
(二)、机关党建工作与工程项目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党建工作为工程建设服务不够到位,没有把项目部党建工作放到工程建设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落实,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意识不够强。二是服务意识不够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够,为基层提供帮助和服务不够,下达任务多,加强指导少,在工作中习惯于听汇报、看材料,没有充分发挥和调动好项目部党组织的积极性。三是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存在安于现状的思想,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作风不实,工作不够尽心,缺乏耐心,随意性较大。
(三)、项目部党建工作的机制和制度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建工作还缺乏有效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少数部门领导对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内在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不能把党的工作作为部门整体工作重要内容去对待,总认为业务工作是硬指标,党建工作软任务,存在着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二是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党建工作的责任机制落实不到位,不能把党建工作贯穿于业务工作始终,存在就党建抓党建的问题。
(四)、党务工作干部的能力素质与机关党建的要求不够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抓好党建工作热情不高,把项目部党建工作作为一种负担,存在重业务、轻党务的现象,对项目部党建工作作用往往以工作忙、事情多为托词,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党建工作上。二是机关党务的工作的目标不够明确,办法不多,缺少亮点,党建工作抓不到点子上。
2、项目部党建工作存在上述主要问题,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主观原因是主要的,主要体现在:
(一)、政治素质、思想水平与肩负的责任不相适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员干部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三个文明建设中,过多地强调了物质文明建设,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大局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围绕项目管理的目标任务,结合项目实际、有针对地开展工作,在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方面的标准降低了,要求放松了,政治的敏锐性有所弱化,没有站在党的建设的高度来充分认识加强项目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隔离开来,就党建论党建,特别是在推进重点工作方面,党工委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认为这是管理部门的事情,号召力不够,没有完全激发项目部党员干部的工作热情,使项目部党建工作不能适应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心、事业心不够强。检查剖析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思想根源上说,主要是工作中存在安于现状的思想,思想因循守旧,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习惯于发文件、提要求,工作主动性不够,工作作风不够深入,存在着等、看、靠的思想,不同程度地动摇了抓好党建工作的信心,影响了工作的执行力。
(三)、理论水平不高,理论功底不扎实。没有充分认识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软任务,不能认真去钻研,去思考,如何提高党务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党员的思想觉悟,办法不多,措施不力,效果不理想。在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相矛盾的情况下,往往以业务工作为主,从而冲淡理论学习,影响了项目部党建工作的开展。
四、加快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主要举措
1、按照公司党委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党工委认真分析检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使我们既看到了问题的根源,又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要按照边学边干、边干边整的要求,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坚持工作标准,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各项工作中。
项目党建工作的发展思路,概括起来就是要紧紧围绕项目施工管理中心任务,在四个方面发挥好作用:一是要在促进项目管理又好又快发展上发挥好作用。把项目党建工作积极融入到项目管理工作大局中去谋划,要抓住项目党建为工程建设服务的结合点,切实履行好协调、监督、保证的职责,扮演好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的角色,承担好抓党建、带队伍、促发展的任务。要把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作为项目党建工作的关键。二是要在提高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上发挥好作用。要树立党要管党的理念,用新的理论武装项目部党员干部的思想,大力加强教育培训班工作,针对不同时期不同任务的特点,加强对党员的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要在倡导精神文明,构建和谐项目上发挥好作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更加自觉地履行为民服务的宗旨,紧扣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项目部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和谐项目的氛围。四是要在改进机关作风、服务、发展上发挥好作用。要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机关效能管理机制,要创新督查机制,把提高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作为督查的重点,切实改进机关作风。
2、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理论学习。要把理论学习放在首位,加强学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系统性,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要完善党工委的学习制度,坚持“双重”学习制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
(二)、加强党性修养。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清清白白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杜绝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三)、加强作风建设。党员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转变工作职能,由领导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为基层和干部群众提供优质服务;要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要端正工作态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服务对象创造方便条件,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用实际行动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四)、加强调查研究。要立足项目管理工作的需要,从职工最关心、最需要的问题入手,联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要结合党建工作所肩负的任务,针对党建在优化发展服务方面、在体制机制等方面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制订具体的落实措施,增强机关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总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永恒的主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工作,引导项目部干部职工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着力转变影响科学阀展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牢固树立起争先创优、开放创新、以人为本意识,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同时,要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将项目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引导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争取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创新加快发展的机制体制,为福建漳平电厂工程建设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理论学习不够主动、深入和系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不够深刻。始终借口于忙医院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占用了时间和精力,很少静下心来钻研深层次理论的学习。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对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没有全面理解和把握;没有很好地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导致在医院发展工作中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宽阔,创新不够有力。第二、思想观念,工作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医院急需要发展的形势的要求。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制机制的创新源于思想观念的转变。面对医院急需要发展,急需要解决沉重的债务负担,急需要均衡持续跨越式发展,部分干部的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的要求和医院快速发展的需要,仍习惯于凭经验工作,按老方法办事,缺乏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勇气。观念和知识更新不快,工作能力和水平与医院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有明显距离。
第六、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尤其是在机关后勤部门。突出存在重业务轻学习、重利益轻奉献、重经验轻创新、重表面轻实干、重眼前轻长远、重关系利益轻大局利益、重表面政绩而轻实质发展的问题。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流程规范,但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决策和会议上,抓具体落实和执行的力度不够,使制度和规定成了摆设,也使“人人想做事,人人能做事,人人敢做事,人人做好事”的氛围缺乏制度的保障而难以形成。与高标准、严要求相比,领导班子在思想建设和党性锻炼方面存在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现象。
第三篇:关于针对2008工作汇报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2008工作汇报
姚树人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借此机会,向同志们汇报一下警官培训中心和我个人2008的工作情况,不当之处恳请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警官培训中心2008完成工作情况汇报。警官培训中心在过去的一年里,严格按照公安部有关文件精神和《2008—2010年全国森林公安大轮训规划》以及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森林防火办公室下达的各类教育训练任务要求,在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森林防火办公室的领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任课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全体参训学员密切配合下,圆满地完成了2008教育训练任务。
2008年共完成各类教育训练班35期,培训学员3138人次,其中森林公安计划内12期,1584人次;计划外3期,162人次。森林防火计划内8期,512人次;计划外7期,290人次。函授 面授590人次,2008年招录285名本科新生,25名专科新生。
一是领导重视是各类教育训练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 保障。
在职民警的教育训练工作是落实“三基”工程建设,全面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在职民警执法办案水平的重要保障,是“三个必训”和构建“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格局、工作体系的具体要求,也是各级森林公安机关中心工作。
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始终高度重视在职民警教育训练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对教育训练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杜永胜局长亲自抓教育训练工作,在百忙之中两次到警官培训中心接见参训学员,检查教育训练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潘世学副局长出席全国森林公安机关新招录民警首次授衔仪式,标志着森林公安在职民警的教育训练工作步入了更加规范的轨道。崔洪浩处长多次到警官培训中心检查指导工作,组织召开九省区市和三个培训基地领导参加的研讨会以及部分参训学员、任课教师、培训中心管理人员座谈会,分析形势,制定办法,征求各省区市对教育训练的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教育训练工作,指导教育训练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教育训练工作,对教育训练的课程安排、任课教师的聘任都有明确的批示,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党委书记王海忠同志上任伊始就深入到警官培训中心调查研究,组织召开工作人员座谈会,听取汇报,并作了明确的指示,要求把警官培训中心一定要做强做大,全校都要全力支持培训中心搞好以培训为中心的各项工作。苏惠民校长、王邱文副书记、张治平副校长也多次到警官培训中心现场办公,解决实际问题,使教育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二是以质量为中心,贯彻落实三项制度。坚持专家组听课制度、参训学员测评制度和举办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制度,确保收集到的教育训练信息及时、科学,分析、查找不足准确,反馈信息及时到位。警官培训中心牢牢把握教育培训质量这个中心,总体上看2008教育训练质量有所提高。
三是按岗施训,分类施教,不断增强教育训练的针对性。在2008的教育训练中,我们第一次在领导干部专业法律知识训练班和新录用民警初任训练班中尝试了按岗施训,分类施教,根据参训学员的岗位采取了按岗施训,分类施教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是2008年底开班的新录用民警初任训练班,参训人员结构比较复杂,有部队军转干部、有公务员考试统一招录的、有的已经在森林公安机关工作了多年的,等等。为加强教育训练的针对性,在学员报到后就着手摸清参训学员的经历情况,对不同经历人员设置不同的课程实施教学,例如:对军转干部人员我们就缩短了军训的时间,组织他们较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如进行刑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法学的学习;同时,根据参训学员的不同工作 岗位,既安排合班课,又安排分班课,将学员分管理岗和执法岗分班授课。这样组织教学,加大了我们的工作量,但是却增强了教育训练的针对性,使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了各岗位必须掌握的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训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一步注重实践技能教学,少理论教学;重前瞻性教学,少照本宣科;重问题型教学,轻结论型教学。
在教学形式上,进一步注重参与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轻灌输式教学方式方法;重发散式,轻封闭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挖掘实践知识,归纳总结一套具有独到之处的实践教学方法,同时大力开展案例式教学,以案释法,组织开展学员讨论、交流活动和教官对热点问题、焦点问题进行点评,进一步加强学员与教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以进一步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力加强警察意识培养力度的同时,不断加强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讲座力度,增强前瞻性知识的传授,拓宽参训学员的视野。
五是“抓养成”,从严治训、从严治教。警官培训中心将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相结合,从严治训与热情服务相结合,干部管理与学员自我管理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确保教育训练计划全面落实。在各类教育 训练班中始终坚持以制度管人,按照《公安机关警察内务条令》规定,制定了《学员管理规定》、《学员量化考核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强化一日生活制度,对学员出操、训练、上课、考勤、就餐、就寝等都做了具体规定,严格落实内务制度、早操制度、请销假制度、队列训练制度和上课排队制度,不断强化学员的警务化管理工作。用制度来规范行为,确保训练、生活秩序的警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警官培训中心每年训练在职民警三千多人,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训练班在警务化管理上要求都是一样的,逐步形成了一个上有中心领导,中有带班老师,下有班委这样的一个有效的管理网络,同时狠抓各项制度的检查和落实,从而确保了各项训练任务圆满完成。
在做好学员管理工作的同时,警官培训中心还想方设法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通过优质服务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学员管理人员经常深入到学员之中,了解学员的需求,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今年5月12日福建省漳州市学员叶秋光在参加专业法律知识训练班培训期间,因鼻窦囊肿压迫视神经引发双眼睑不张,眼压过高,有失明危险。警官培训中心得知情况后立即将其送到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必须立即手术治疗,术后又组织安排了陪护,并去医院看望,了解其病情,出院时安排专车送至机场,使该学员和家属深受感动。培训期间,坚持开展班级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员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使学员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牢记责任。同时还组织了登山、篮球、乒乓球、卡拉OK等比赛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使学员之间加强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六是从森林公安工作实际出发,更新教育训练理念。以贴近实战,突出实用,追求实效的教学训练理念为指导,立足森林公安工作实际,服务森林公安实战,为提高森林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队伍建设服务,不断探索森林公安教学训练规律,向教育训练三项标准的要求迈进,即效用标准,教学内容要求“有用”;数量标准,教学内容要求“够用”;质量标准,教学内容要求“好用”。深入研究探讨森林公安涉足的法律法规,着重森林公安机关主要涉及的林业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程序,使参训人员弄清管辖、搜集证据、采取强制措施、立案、侦查、破案、起诉等环节应注意的问题,解决实际办案过程中易混淆的概念、程序等,达到科学、实用,操作性强的目的。
七是承办(举办)研讨会,推动教育训练工作健康、持 续发展。
警官培训中心在2008先后承办了全国森林公安机关部分省区教育训练工作研讨座谈会、“三考”试题库审定会、全国森林公安机关新招录民警首次警衔授衔仪式以及全 国森林防火典型战例评析会、全国森林防火培训教材审定会,组织召开了6次由专家、教授参加的教育训练研讨会;参加了宁夏银川和江西南昌全国森林公安机关政工会议;还参加了全国部分公安院校在职民警教育培训工作交流座谈会,学到了好的经验、找到了不足之处,为不断探索森林公安教育训练又好又快发展拓宽了思路。
八是加强培训教材和教官队伍建设,使教育训练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为全面贯彻落实公安部“三考”工作部署和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三考”工作方案,警官培训中心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相关老师的极积配合下,经过一年多的调研、收集、研讨,在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的具体领导下,编辑出版了《森林公安机关“三考”法律知识习题集》。
还编辑了《安全扑救森林火灾常识》和《典型战例评析》两本森林防火培训教材,并已将其内容应用于森林防火的教育培训之中。
与此同时,为适用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警官培训中心已着手编写《森林公安理论与实践对策》、《森林公安实用法律读本》和《森林公安典型案例解析》等具有森林公安特色的培训教材。
教育训练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序上依赖于一支高素质的教官队伍。针对森林公安教育训练的特点,警培训中心严格 按照学校领导的指示精神,依托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遴选教师,聘请德才兼备、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授课,同时也邀请了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江苏省公安厅、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专家、教授来授课,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适应森林公安在职民警教育训练要求的相对稳定的教官队伍。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官队伍的管理,在国家森林公安局的领导下,组织撰写了《教官评聘和管理办法》。
二、个人在2008工作情况
一是编写了《安全扑救森林火灾常识》,编辑了《典型 战例评析》;此两本书将在2009年第一季度出版发行。
二是组织编写了《2008—2010年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大轮训规划》和《国家级教官评聘管理办法》;通过了“三考”题库的审定,出版了《森林公安机关“三考”法律知识习题集》;
三是基本完成了《全国森林防火考核指标体系研究与制定》的研究工作,争取到了国家林业局《森林消防专业队建设和管理标准》的科研立项。
第四篇:如何上课
如何上课_教师应该怎样上好课
如 何 上 课
我认为,教师主要应具备三种能力,即更新自我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这三种能力都会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今天,我们教师应该怎样上课?应该怎样使教师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出来?应该怎样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下面,我从教学管理的角度,谈谈我的认识,供教育管理者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时参考。
一、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有一次,我问一位很优秀的教师:“你上课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那位教师告诉我:“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与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成功!”这位教师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师生之心相融,才能实实在在地获得教学的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融呢?我提倡,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哭声(不是感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对某些知识是必需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学习缺乏激情。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课堂教学中的“三声”,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时的教学定能迸发出成功的火花!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六个度” 随着我们对课堂教学认识的提高,教师们正在改变过去那种“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的做法,正在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教学怎样面对全体学生,怎样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已成为教育管理者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教师对我说:“现在的课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会教了!”这是一种教学观念还未更新的现象。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更新自我,用现代教学理念来构建高效课堂。一节课上得好不好,课堂教学质量高不高,用什么来衡量呢?我提出,课堂教学要体现六个“度”。
1、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教师上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为本,这首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上。第一,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而不是只领着少数几个“优”生围着教师的教学“转”。课上得好不好,先要看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学生有多不多,要看有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有没有“差生”发言和参与教学活动。第二,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要看学生能不能向教师提问题,同学之间能不能争论问题。如果一节课上下来,学生都“懂”了(经常有教师在下课前一分钟问学生:“同学们都懂了没有?”学生齐答:“懂了”),这要么呈现出的是教学的假象,要么就是教学没有深度。
2、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心理的调适度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教师精心准备的课,教下来效果不好”的现象。有的教师常找的原因是“学生不配合”。其实,任何一次教学的不成功,原因都应在教师自身上找。教师备课,要“备学生”,要备知识技能以外的东西。其中,怎样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心理调适,是教师重点备课的内容之一。课堂上,教师是否激发学生饱满的情绪;是否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紧张的心境;是否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的干扰因素等,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当一名学生回答问题错误,如教师一句“就你笨!”那么这名学生这节课的学习便会就此停滞。相反,如果教师引导激励恰当,学生心境会出现积极兴奋状态,这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都会增强。
3、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思维的有效度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得训练,从而产生思维共鸣。因此,教师要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适时提出问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少提“是什么”的问题(许多事物一见便知,用不着去探讨它的概念);要多提“为什么”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要精提“做什么”的问题,通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智能的积淀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这样的思维才有效度。
4、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情感的内化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三维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培植和内化。专家研究证明:学习的成功,情感因素占80%,智力因素只占20%。这充分表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知识的迷恋,被教学内容所感动,为探索真知而追求。。。这是学生情感内化的表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创设情境、启迪心智等方式,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情感的迸发和内化。没有情感推动认知的教学、不是真情实感的教学、不能引起师生心灵共鸣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
5、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语言的鲜活度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课堂教学的智能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因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鲜活度,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课堂上,有的教师只注意学生答问的对、错,而不太注意学生答问语言的流畅性和表达方式的鲜活性。这样的教学,是 “应试”的教学方式,是不完整的教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答问知识的正确性,而且要评价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性、规范性、流畅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倡导学生发言、说话:大声、大方,敢说、敢问、敢争。中小学正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课堂教学千万不能忽视学生语言训练这一重要内容。
6、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形成度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学生能力形成的程度是教学检测的终结指标。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教师长期科学施教、求实训练、充分落实上述五个“度”的结果。教学中,教师能够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看准疑点、突出特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地转换成学生能持续学习的能力。要努力消除学生只能“纸上谈兵”、“高分低能”、成为“考试机器”的现象。我们不排除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考试心理素质、记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言简意赅表达的能力、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习惯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应试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标。课堂教学的“六度”应成为教育管理者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基本标准。
三、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思想、落实教育目标的主阵地。既要“落实”,就不能做“虚功”。我常对校长和教师们说:“教育千万不能搞形象工程,贻误学生,几乎无法挽救。”课堂教学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做实。一次,我问一位获竞赛课一等奖的教师:“你平时都能像这样上课吗?”这位教师回答说:“平时教学很难做到这样。”这位教师得回答是真实的。今天,课堂教学要坚持改革的方向,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但是,课堂教学的“实”不能丢。怎样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怎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广大教师都能实施呢?我强调,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
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由教育本质所决定,教学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教材、教辅、音像、补充案例等)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自己,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些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只是为了使教学“好看”,上课成为了一种“表演”,这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容易产生对教师的误导。我听过一些特别“精彩”,特别“顺利”的课,课后,一些教师就提出质疑,这个班的学生怎么这么聪明?”。教育要强化真实,只有真实,才有真知。教师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去启迪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我不提倡上“豪华”课。“豪华”课多半只能“看”,不能“用”。特别是在公开课、竞赛课上。一是多种现代化手段都用上,如录像、录音、课件演示、图片道具、师生表演等等,课堂教学使人眼花瞭乱(当然,必要的、能够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现代技术手段,要恰到好处地用),这样的教学反而给人“哗”而不实的感觉。另外,这样的教学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学校教师也只能是个别课点缀一下。二是在展示课、竞赛课中,教师往往将一课书(一节内容)的最精彩部分都集中在40分钟里拿出来,这样的课平时常规教学不能复制,同样给人不实的感觉。难怪许多教师在观摩学习课后感叹,“课上得很精彩,但我们上不起,学不了。” 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以实效为根本,还是朴实为好。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但不要“画蛇添足”;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但不要“买椟还珠”。
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激发思维活力,提高认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课堂教学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因此,教学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课讲得很好,“有看头”,“有听头”,但学生最后学习成绩不好(当然这里面还有应试的原因);有的教师上公开课、竞赛课“花样”很多,但落实知识、技能、方法不够,课上完后,教师还要给学生重讲一次。这种做法,有违教学规律,容易贻误学生。我们要坚持课堂教学的“扎实”,这种扎实不是死记硬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单纯的复制知识。这种“扎实”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要有过程方法训练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不断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扎实课堂,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教育管理者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倡立“三实”导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上课要实事求是
一、“实”,就是课堂教学要朴实、扎实、真实。朴实就是纯朴无华,就是原生态,就是要剔除浮华、摒弃浮躁、返朴归真,就是要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要走出过分追求形式与“方法”的误区,用科学与文化本身的魅力去照耀课堂、去吸引学生,就是课堂一定要素净。扎实就是结实有分量的意思,就像两块大小相同的钢铁和泡沫,而钢铁一定比泡沫有分量,泡沫一定比钢铁轻飘一样;就是要挤干水分,要尽可能的是“干货”(有价值的东西)。干货越多,课堂的容量越大,而不是看起来做的事情越多课的容量就越大,关键要看做的是一些什么事。可是当前不扎实的课越来越多,矫揉造作、哗众取宠、挤眉弄眼的课越来越多。课是否扎实,是对教师水平与能力的一种检验。扎实是一种品德、一种力量、一种成功的基石。真实就是不要搞假、不要说假话、不要研究假问题、不要搞假探究、不要得出假结论、不要逢场作戏、不要无中生有、不要煽情做秀,就是不虚伪、不巧言令色、不道貌岸然、不说大话使小钱;要用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行为,真实的生命态度去构筑真实的课堂,造就真实的人。实,还有老实、本分、厚道的意思。课必须老实,不要耍小聪明,不要用雕虫小技获得一时的快感。老实是山,不仅巍峨,而且环保;大地是他的视野,天空是他的胸襟,河流是他的思想,森林是他的语言。课必须厚道,厚道不是具体的方法,它应该是人性的本质,课的本质。厚道不是愚钝,尽管很多时候看起来愚钝,它实际上是一种大的智慧;厚道在很多时候就像河流,它的力量在深处,一般情况下表面并不起波澜;厚道实际上是很有主张和个性的,就像我们看到生活中的厚道之人一般都很倔强,宁可舍中取得,也不投机取巧。厚,是孕育万物的大地之厚,厚德而后载物。我们的课堂,就应该有这样的厚道。
二、“事”,就是课堂上师生要有事情做。在课堂上师生双方都要有事情做,有事做才会有效率,才会有效益。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有的教师却忽视了教师的主导,在课堂上无所事事。这出于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生怕一做事就钳制了学生、束缚了学生,所以课堂上就显得束手束脚,少言寡语,该指导的不指导,该讲的不讲,该合作的不合作。二是不深入钻研教材,导致在课堂上无事做。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深入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事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要求更高了。比如:有的老师认为“放手”让学生做的时候就是老师轻松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教师不仅要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学生究竟做得怎么样,而且还要适时提供一些语言和动作上的支持,同时还要从他们的神情状态中读出他们内心深处的东西,还要思考掩藏在学生表情后面的真实原因,然后还要快速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高效率地思考进一步的教学对策。所以越是“放手”的时候越是老师不轻松的时候,因为越是这个时候老师的眼、耳、口、手尤其是脑越是处于紧张的时候。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要有事情做。表面上,现在的课堂上学生确实有事做,而且越来越有事做。但现在有必要弄清什么是真正的有事做,什么是真正地做事了。如果学生的事不是在围绕“三维”目标进行,而是在搞形式走过场,甚至是虚假的,那么这样的事情做得再多也不叫真正地做了事。很多人现在都在批评表面热闹的课,我想“热闹”是新课改的一个必然过程,热闹过后是平静,平静的心态下我们的老师一定会带领学生努力追求做真正的事、真正做事。事,还指事情的度,密度、难度、准确度等。什么事情都有度,课堂教学中事情的度尤其重要,这个度与课堂的成功度直接相关。密度,即课堂中的事要有一定的数量保证。这个密度有显性的,比如:教学内容的多少,学生活动的多少等;有隐性的,比如:学生思维的多少、强度、难度等。思维也叫做事吗?不仅是事,而且是更重要、更为本质的事。关于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地注意。怎样的课才是有密度的课呢?至少那些松松垮垮、精神萎靡、悠闲有余,能10分钟解决的内容硬是拖到20分钟解决的课就不具有密度,不具有密度的课不是好课。当然并不是说密度越大越好;物极必反,密度的度也必须把握好,以学生能够接受但又并非轻而易举的密度为最佳。难度就不用多说了,缺乏合理、合适难度的课肯定是低水平的课,因为这种课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准确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师生在课堂上做的事要有准确的方向,要能够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要有目标意识。老师在构思一节课时,不论内容也好、方法也好、手段也好,都必须紧紧围绕“目的”进行,不能无限“拓展”,甚至信马由缰。开放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但开放的前提是准确,只有在准确原则下的开放才是有效的开放,否则,就是乱来。由于老师的不准确,课堂上学生的行为与思想就肯定准确不到哪儿去。所以对课堂“准确度”的追求应该成为老师们的一种职业习惯、一种专业思想。只有自己准确了,课堂才可能准确,教师才可能有意识地对课堂、对学生行为的准确度进行有效干预。
三、“求”,就是教学要追求一种精神状态。在课堂教学中,要追求一种奋发向上、求索不止的精神状态,一种团结协作、攻克难关的精神状态,一种充满智慧、思想飞扬的精神状态,一种以学习为内心需求、以探究为心灵幸福的精神状态,一种“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状态„„这就是有追求之课堂的标志。这样的课堂,是好课堂、有意境的课堂、有理想的课堂。可是,我们现在的课堂,缺乏追求的真是太多了,其主要表现是:
1、不追求境界。课堂缺乏一种大气,一种宇宙观念,一种生命的光辉。我们的老师不能有意识地教育学生如何对待这个世界,如何关照生命,如何幸福地生活,以及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等;不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爱心。
2、不追求品味。品味是什么?品味是味道。味道是什么?味道就是思想含量,就是含金量。课的品味从哪儿来?最主要的就是来自老师的个人修养,包括老师的品行修养,知识修养,专业修养,个性修养,文化修养。这些修养是来之不易的,是需要苦练内功、精心修炼的。
3、不追求探究。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一个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的过程,可是我们的课堂上到目前为止“流行”的还基本上是“传授法”,偶尔来点什么花样,实际还是变相地灌输,那种真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的课堂犹如凤毛麟角。
4、不追求生成。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好几年了,可是我们的课堂在“常态”下依然还是照本宣科,还是“规规矩矩”,老师听教材的话,学生听老师的话,所以我们的课堂就很少有精彩的。
四、“是”就是真理、规律、法则、概念,是目标。我们的课堂,40分钟下来,学生究竟得到了什么,是怎么得到的,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一种追问习惯。现在的课堂大都很热闹,但只要我们一追问便会发现,学生有可能获得甚少或者根本就没有获得什么。本来,现在有不少的课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老师们大都在下课之前套用了这样一个环节,即老师们问学生“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或者“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等,但我发现老师们大都把这种追问仅仅当成了一个“栽上去”的时髦环节而已,并没有真正有意识地把“是”装进大脑里,然后在这个环节之前去有意识地追求这个“是”,所以学生回答的“是”也就往往游离于本节课的主体目标。现在有一种过激的倾向,就是我们的老师片面地或过激地甚至错误地理解新课程强调的“体验”,于是在让学生努力体验的时候就忘记了同时应该从中获得什么,忘了体验、经历的目的是什么。还有一个缺失“是”的原因是因为老师们对“淡化”知识传授的误会,所以就不注重知识了。这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新课程并不是不注重知识,只是强调要改革知识传授的方法,即灌输的方法;二是狭隘地理解知识这个概念。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把知识这个概念理解成我这里所说的“是”。所以,体验、经历实际上只是实现“是”的策略与方法,而不应该是最终目的,它始终应该指向“是”,因为无“是”就会生非。
第五篇:关于针对2007年工作总结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2007年工作总结
(钟楼区统计局)
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统计局的具体指导下,我局以省、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和任务,严格按照省、市统计部门的工作重点和要求,团结拼搏,克难求进,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和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各项任务。
一、2007年主要工作总结
(一)、认真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全面完成各类统计调查任务。
1、切实抓好2006年统计年报和2007年统计定报工作。全面、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了2006年年报任务,积极稳妥地开展对2007年定报制度的贯彻落实。全市在今年全面推行在地统计工作,部分专业根据市局统一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行了在地统计,在地统计的推开为我局增加了新的困难和压力。局里认真分析2007年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积极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总体思路和具体实施方案,针对统计工作任务涉及面 广、工作量大等特点,采取措施,周密部署,加强培训,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年定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全面完成上级布置的各类抽样调查任务。
根据省、市各类抽样调查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确实抓好全区各类抽样调查工作的组织落实。
一是认真做好全区服务业的抽样调查工作。全区2007年共抽中服务业法人单位76家,服务业个体户150家,经过全区各级的努力,抽样调查工作已经全面落实到位,按服务业抽样调查定期报表制度顺利推进。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全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调查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科技部及省统计局、省科技厅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对全区共抽中的80家工业企业实施了科技创新情况调查,全面完成了调查资料的收集、审核、录入整理和资料上报等工作,通过此项调查对全区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
三是认真做好“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调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专项大检查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19号)精神和省政府的要求,为切实了解我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基本情况,为迎接国务院检查组的大检查做好相应准备工作,我局对我区龙祥钢铁、林洪金属、风帆有色金属3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并完成了相应调查数据的整理、审核、分析、上报工作。
3、做好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新增基本单位调查登记,进一步完善基本单位动态名录库。
为认真贯彻《国家统计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民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建立全国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制度的通知》(国统字„2005‟91号)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全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与更新工作,我局认真组织部署,加强工作指导,通过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配合,全面完成了2006年和2007年新增、变动、剔除基本单位等工作任务。全区2006年新增法人单位797家,产业活动单位190家,变更单位2297家,剔除(注消)单位486家,另外,规模以上工业、资质建筑业、劳务分包、房地产、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单位的名录变动整理共689家;2007年上半年新增法人单位449家,产业活动单位97家,变更单位918家,剔除(注消)单位616家。
4、积极做好2007年全区投入产出调查前期准备工作。根据省、市第三次投入产出调查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区共抽中20家单位,按全省投入产出调查的统一进度安排,我局对抽中的调查单位进行了核实等工作,并对有关基层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进行了指导,要求建立健全统计台帐,规范统计基础工作。
5、认真做好人口变动、劳动力和群众安全感调查工作。随着统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每年二次的人口变动、劳动力和群众安全感调查形成了定期报表制度,今年我区共抽中4个街 道,9个社区,18个小区。前期的小区地图绘制及业务培训等工作在上级的指导下有序开展,目前,已经全面结束,入户登记和数据处理等工作在11月份进行。
(二)、进一步加强全区统计法制建设,大力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
为了大力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区统计法制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以来,我局在统计法制方面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工作:
一是明确全年法制工作思路。为此专门下发了《常州市钟楼区2007年统计法制工作要点》和《钟楼区统计局2007年统计监审工作计划》;
二是专门召开了全区统计法制工作会议。根据省、市统计部门要求开展统计督查和统计监审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专门组织召开了全区统计法制工作会议,会上就全区今年统计督查和统计监审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和明确,今年计划对永红、西林2个街道进行统计督查,对8家基层单位进行统计监审,并对涉及统计督查和统计监审的地区和单位提出了要求;
三是制订了《钟楼区“五五”统计普法规划纲要》。为继续指导全区“五五”统计普法工作的有序开展,我局专门制订了《钟楼区“五五”统计普法规划纲要》,以指导、督促全区“五五”统计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认真开展统计督查和统计监审工作。按照年初的统计督查和监审计划,今年对西林、永红两个街道进行了统计督查,对8家基层单位进行统计监审,全面完成了年初的计划任务。通过统计督查和统计监审较好的规范了全区统计工作,优化了统计工作环境。
五是大力强加统计法制宣传工作。借国家对江苏省进行统计巡查,省局对常州市进行统计监审的机会,我局在钟楼区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统计执法检查宣传周活动。在宣传周活动中利用各种媒介对统计法律、法规进行了大力宣传。
(1)、利用政府网站进行统计法制宣传。钟楼区统计局与区委宣传部信息中心进行沟通联系,利用钟楼区人民政府公共信息网的《统计公告》栏目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在该栏目中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江苏省统计管理条例》、《江苏省统计管理奖惩办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全国农业普查条例》、《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常州市统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国家、省、市的法律和法规,目的是使社会各界在通过区政府公众信息网浏览统计信息的同时,对有关的统计法律、法规有所了解,从而起到宣传统计法律、法规的作用,在全区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依法统计工作氛围。
(2)、利用宣传横幅标语进行宣传。各街道根据区政府统计执法检查宣传会议的要求在钟楼区主要道路悬挂宣传横幅标语,大力营造宣传氛围,全区共悬挂了37条横幅标语。(3)、利用广场电子屏幕进行法制宣传。区南大街街道利用南大街商业步行街中的电子广告屏幕,分上午、下午、傍晚三个时段对统计法律法规进行了260多条次宣传。
(4)、社区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张贴标语等形式宣传对统计工作和统计法律、法规进行了一系列宣传,出宣传栏22期,板报16期,张贴标语78条。
(三)、切实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1、切实抓好对统计人员从业资格换证的组织、培训和考试发证工作。
统计队伍的建设对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和提升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区今年共组织107名统计人员参加了统计从业资格的报名、培训及考试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统计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库,为全面提高了在职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2、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网上直报工作,加强业务培训和指导。
为贯彻落实市统计局关于固定资产网上直报工作的要求,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需要,确保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人员能熟练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提高报表效率。我局专门组织全区街道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固定资产投资报表基础业务知识以及网上直报程序操作应用要领,并结合以往基层报表填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 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还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各街道进行业务指导。
3、加大对基层统计工作的指导力度,围绕当前工作重点和热点有序展开。
我局把当前各级领导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作为我们统计工作业务指导的重点。一方面认真组织内部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与时俱进,提高统计工作业务的驾驭能力,不断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各专业统计人员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工作调研,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并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今年以来,我局组织专业人员对街道的能源、科技、固定资产投资、服务业等统计工作开展了大量针对性的业务指导,以各专业统计制度为准,明确了相应的工作要求,这一系列业务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专业的统计数据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4、大力推进规模工业网上直报和能源统计工作。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规模工业网上直报工作,并以钟楼经济开发区为试点单位,进行了试点,效果明显,开发区80多家规模工业全部实现了网上直报,报表报送正常;另外根据全省能源统计工作的要求,对全区16家重点耗能单位的能源统计进行了业务培训,为全区进一步规范能源统计基础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和推广价值。
(四)、认真做好全国农业普查的各项工作。
根据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整体进度安排,上半年全区农业普 查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认真组织做好入户登记填表工作。根据上级农业普查部门的统一部署,2007年1月1日起,全区全面进入填表登记阶段,全区500多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齐心协力,放弃休息时间,在登记一线艰苦奋战,经过近十天的努力,全区5个涉农街道,41个社区(居)委会,432个普查小区的农业住户登记和单位登记工作全面完成,共登记填报了5个涉农街道,41个涉农的村(居)委会,17个法人单位和1个产业活动单位,住户23295户,集体户364户。
二是做好普查表的审核、复查和编码工作。随着全区农业普查入户登记全面结束,紧接着又立即投入到登记复查和普查表审核、编码工作中,为确保登记复查和普查表审核、编码的工作质量,区普查办还专门组织了一期普查表审核和编码培训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三是按要求完成快速汇总工作。入户登记工作结束后,区农普办按省、市要求组织全区进行快速汇总,并对快速汇总所取得的数据与清查摸底的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对比分析,从分析情况来看,入户登记质量较好,与清查摸底数据基本吻合,共处理普查小区341个,涉及住户23656户,其中:家庭户23292户,集体户364户;涉及填表人数112583人,其中:家庭人口81693人,集体户人口30890人;法人单位17个,产业活动单位1个;乡镇(街道)5个;行政村41个。四是组织街道进行普查表的光电扫描。从4月27日起,钟楼区进入农业普查表的光电扫描阶段,在市农业普查办专业人员指导下,区普查办认真组织乡镇(街道)数据处理人员密切配合,积极参与,加班加点,做到休人不休机,连续作战,全区25633多张农业普查表,经过4天紧张扫描、审核、修改等工作流程,全面结束了光电扫描工作,并一次性通过了扫描质量检查,普查表的填报规范性和扫描的准确性质量都符合国家农业普查方案的规定范围。
五是组织街道在aPRAS系统中进行逻辑审核改错。在农业普查表光电扫描结束后,区农普办又及时组织涉农街道在内网aPRAS系统中开展农业普查数据的逻辑审核工作,数据处理工作人员对审核出来的必要错误进行了全面修改,对部分确认审核错误也进行了严格的核实,在国家、省、市逻辑审核的基础上,区农普办还专门通过查询等手段对部分不合逻辑的而系统中又未审核出来的错误进行了全面修正,确保了全区农业普查的数据质量。
(五)、全方位、多层次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我局历来把统计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满足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我局在统计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积极与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沟通,相互交流信息,及时发布《常州市钟楼区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二是组织力量编印了装帧精美、内容翔实的《钟楼区2006 统计资料手册》;三是以“短、平、快”的形式,将当前领导关注的各类热点信息、重点指标数据及时传递到区委办和区政府办;四是组织力量及时发布和更新钟楼区统计信息网上的各种信息,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五是加强统计分析工作,我局今年专门加强了对统计分析的考核工作,鼓励各专业人员多调研、多挖掘数字内涵、多思考、勤动笔,撰写出高质量的统计分析,前三季度共编辑了12份统计分析专刊,另外配合区重点项目督查组的重点项目督查活动,编辑了4期重点项目督查专报。
(六)、强化内部管理制度,树统计部门新形象。在“区机关作风效能年”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结合我局统计工作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机关作风效能年活动,建立了每月“学习日”制度,“学习日”制度的建立一方面通过同志之间交流工作和心得体会,可以起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作用,增强工作责任心,既可以更新业务知识,又可以拓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水平,明确今后努力方向;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全局营造积极向上的讲贡献、比奉献氛围,牢固树立“人人讲效能、处处重效能、时时创效能”的观念,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与此同时我局进一步完善了岗位责任制度,建立以“八要八不要”和“五不准”为内涵的统计局内部考核制度。希望以全区机关作风效能年为契机,塑造统计部门“三个新形象”,即:进一步塑造“统计部门优质服务的新形象、诚实信用的“阳光统计”新形象、吃苦耐劳的统计干部队伍新形象”。除此以外,我局顺利完成了办公场所的搬迁工作,在这次搬迁过程中,我局内部统计网络的移机工作是我们搬迁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由于整个网络移机搬迁涉及到市电信局、区委宣传部、区投资管理服务中心筹建处、区政府办公室等部门,区统计局为此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在2天内解决了内网的搬迁与调试工作,保证了全局搬迁后的顺利办公需要。5月底在市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市统计局赞助了我局1台服务器终端,保证了我局内部信息网的正常运行。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