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如何从报考的角度了解专业
家长必须要知道的,如何从报考的角度了解专业
一、了解专业的内涵
从《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2012年)》里,考生和家长可以初步了解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设有12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面设有专业类,专业类下是各个专业,约506个。考生家长所要了解的本科专业都包含在这近506个里。在了解某个专业的内涵前,首先要全面了解专业类以及各类中有哪些专业,把握专业的整体情况,才能对所选专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在了解专业类别的基础上,考生家长还要深入了解各个专业培养方向的内涵,不能仅从专业的字面意思揣测专业,多方面了解,最好是从学院招生老师那里获得最准确的解释。所谓专业的内涵,指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以往填报志愿时,考生和家长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混淆专业名称而报错志愿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生喜欢选择那些名称好听、时髦的专业,升入大学后,却对所选专业不感兴趣,产生厌学心理。
每个高校每年的招生专业从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不少专业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出专业的实质和将来的职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这两个专业的名称很相似,但是一个是属于工学电气信息类,一个是属于理学数学类。不论是主修课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领域都是大不一样。还有一些专业名称很难从字面上了解其专业性质的,比如,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属于化学与制药类,化学生物学属于化学类。
另外,有的专业侧重于与就业挂钩,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比如“工业机器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有的专业则侧重基础理论,适合继续深造学习,比如“教育学原理”,“物理学”这些都需要考生家长心理有数。
因此,了解专业内涵,可以避免或减少想当然、望文生义填报志愿所带来的后悔与无奈。
二、课程设置情况
通常某一个专业会有多所高校开设,比如计算机专业在我国有500多所高校开设,而各高校的课程设置情况也不尽相同,但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这些高校中都会开设。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生活工具,基础类的学习已经不能保证高校毕业生有好的就业及发展,需要的更深层的学习,学历的提升。
考生家长在选择专业前,应该先了解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兴趣来确定专业。
因为不少专业的核心课程都是与中学各学科相对应,比如,物理或数学成绩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电一体化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里面的专业;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对生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喜欢文学和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文学、新闻学和外语教育等专业,等等。
除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外,考生家长还要了解各专业的学习年限,虽然大部分专科是三年制、本科专业是四年制,但有少数专业的学习年限有所不同,比如,医学类专业一般需要学习5-8年。了解专业的学习年限,可以在报考时有充分的的心理准备。
三、专业的就业方向
我国的大学教育基本是专业教育,高考志愿时报考的的专业,可以说是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出了第一次选择。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对口工作,既可以将大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也可以更快的适应职场生活。如今出现不少大学生毕业“转行”的现象,往往是当初选择专业时了解不够。在选择专业时,考生家长必须要认真的了解该专业毕业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可以在哪些行业发展,这个行业属于新兴发展中行业还是成熟期行业。
值得考生家长注意的是,喜欢学习专业内容,不意味着喜欢职业工作内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学习力学知识、数学知识,对几何绘图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一个男生在高中阶段擅长这几项,学习土木工程专业自然是得心应手。但是,如果这位同学不喜欢经常到房屋建筑工地、道桥施工地跑现场的话,那么将来他未必喜欢从事土木工程师这个职业。
填报志愿时选择考生感兴趣的专业,并明确专业的就业方向和未来的工作内容,那么,在考生无论是在未来的学习、还是工作中无疑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四、毕业生就业情况
面对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已经成了众多学生和家长填报志愿的导向。
社会对不同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并不平衡,这些专业的供求状况,在不同学校、不同学历层次的表现不一样,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那么,考生家长就要对某专业社会需求情况有一个前瞻性的了解,还要着重了解欲报考院校某专业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据调查显示, 2013届毕业生签约人数最多行业是制造业,其次是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其中,高职高专和本科毕业生签约企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硕士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高职高专、本科毕业生签约人数最多的行业均为制造业(高职高专24.8%,本科17.0%);硕士
毕业生签约人数最多的行业是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15.2%)。制造业目前仍是创造就业最多的行业,重要性不容忽视,尤其是机械制造里面的新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焊接技术,受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发展需求未来一定会成为提供就业高行业。反之,目前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在就业时遭遇尴尬,比如,法学、医学、国际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等。
考生家长要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情况,一般可以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就业状况、政策讯息、行业导向;社会调查机构的相关数据、专业所在高校的就业情况、专业行业的统计数据、招聘网站的供求情况。目前,部分学院受国家政策引导,新开设的教改专业可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比如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考生和家长可以考虑。
第二篇:从专业角度分析电梯电梯安全问题
从专业角度分析电梯电梯安全问题
电梯安全问题最近几年持续升温,从专业角度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一般说来,电梯故障率相对高的阶段主要出现在磨合期和老化期。电梯是一个复杂的机电产品,与制造、安装、维保等环节都有紧密的联系。
首先是选择,使用单位需要选择合格产品;其次是安装,安装质量是制造工作的延续,安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梯安全运行;最后是维保,后期的电梯维保不到位,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就大。电梯安全责任体系上都有哪些部门,他们都有哪些责任? 影响电梯安全和质量问题的因素很多,涉及到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护保养、使用、管理等环节,相关部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统计,新装电梯出现故障率较高,原因是什么? 新装电梯刚开始使用时往往面临居民装修,电梯还没过磨合期,就在运送装修垃圾或建筑材料的过程中被渣石、垃圾卡死门厅,甚至进水烧坏电路板等,导致电梯故障频发。物业公司对上述不当行为应加以约束和限制。不管是物业公司,还是广大业主,都是被电梯伤害的受害者之一。为了共同的利益,希望大家携手努力将电梯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如果居民发现电梯故障,应该向谁反映,由谁负责维修,维修资金从何而来?电梯服务管家功能齐全,巡查、维修、保养及细化的具体维修保养类目,从细节监控维保质量,精益求精。
第三篇:从心理学角度探讨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见死不救”现象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基地班黄二艳0941061031
前不久在广东佛山发生了一起“小悦悦事件”,两岁的小悦悦被车两次碾压受伤,18人步行或骑车路过,均未停下进行及时施救或叫救护车,不久医院宣布对小悦悦抢救无效。这一事件的发生引起社会的反思。对此,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专门组织了3场座谈会,探讨如何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甚至有人建议见死不救立法。
事件发生后,18路人受到社会谴责,通过互联网上各网友的积极参与,新闻还被外国媒体报道,指责中国国民的冷漠,而“国民冷漠说”的始祖鲁迅也被大家记起并极力效仿。争相发表对冷漠国民的看法(其实不外乎就是谴责)。在此我们对此事中相关的路人来进行一场心理分析。
遭到众所矢的的路人,为什么会对一个受伤的小孩见死不救,视而不见?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分析他们当时的心里活动,大致不会脱离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二是小孩不是我撞的,我不负有必须救她的法律责任,在可救可不救的情况下,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权衡之下选择不救。三是从这走过的人可能会救的,我装着没看见也没人知道。四是可能存在对生命漠视的情况(较少甚至可能不存在,在此只是为使分析尽量全面而作的假设)。五是这应该是他父母和肇事者的事,跟我无关。
现在我们对上述心里依次做简要分析:
存在第一种想法的人一般做事较为谨慎,考虑周详,同时也有点胆小和自私,不想惹事,怕节外生枝,自我保护心强。
第二种人重视法律规范,但较为忽视道德规范,比较注重荣誉与名分,利益心重。第三种人在生活中责任心一般不强,道德责任感也不强,做事可能总是存在侥幸心里,不能脚踏实地。
第四种,则可能是在生活中长期受到某些暴力对待,或曾受到过重大的心理或生理创伤,对自己及他人的生命采取漠视的态度,生活态度消极,不过问也不关心周围事物(或者是没有能力去阻止而选择不理睬和忽视),活在自己的空间里,生人勿近。
第五种,与第二种和第三种人有相似的特点,即忽视道德规范,责任心也不强,但是非观念分的很清楚,认为一件事情的发生,该是谁的责任就该谁担负起来,旁人没必要参合进去,这种人在生活中比较冷漠。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在路人的大致性格中窥见他们见死不救的部分原因,但我们不该忽视直接促成路人这一行为的具体因素,大家都还记得搀扶摔倒老人反被讹的事件吧,之后还是有许多这样的系列事件发生,我们是冷漠吗?我们只是害怕热心太过反而惹祸上身。我们不能一味谴责路人,当大家对做好事存在风险有共同认识时,我们就会对做好事存在疑虑。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换成你是路人,你会不会毫无顾忌的对小悦悦进行急救?同时,当大家将目光集中在媒体想要制造的舆论方向时,我们是否考虑到父母对孩子照顾的疏忽,肇事司机对生命的不尊重与残忍?法律又为想做好事的人做好被反诬的声援的后盾没?我在此不是想为路人开脱,只是希望大家在关注一件事时,不要被舆论牵着鼻子走,要考虑到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仅此而已。
第四篇:何从人力资源专业角度选择跳槽
如何从人力资源专业角度选择跳槽
我虽做了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在年终员工的流动与异动上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事前控制,但,当几份离职申请流转至我处,仍让我有些局促、有些失落、有些难舍。原以为,这种不稳定的无形压力于我来说更重,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在上周参加完HR沙龙后,才方知,其他公司的这种现象也同样的乐此不疲,他们的这种压力与我来说却是有增无减。
我静静地沉思了两天,一种想要和员工、同事、朋友分享“如何从人力资源专业角度选择跳槽”的激情极具膨胀。于是,我放下手中的工作,在此畅谈一下我对“跳槽”的理解。
员工跳槽的原因不胜枚举,待遇问题、发展问题、环境问题,往往成为多数离职者的主因或用以宣泄的主要借口。其实,当我们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不防多分析个人的原因或多找自己存在的问题。因为,既然走上打工的道路,注定了要碰到种种逆境:业绩的压力、人事关系的困境、上级工作方法的不得当、对薪水和职位的失望、机制的复杂或不健全等等。成熟的员工会尽力去化解这些矛盾、适应这种压力,找到可以着力的地方进行改善,不仅能在工作中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准,更能尽快适应打工的游戏规则——学会建议胜过意见的道理,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说服上级采纳自己的建议,学会合作精神,学会和尽量多的人友好相处使自己的工作阻力更少,学会忍耐今天的种种艰辛和拮据,为明天的发展奠定基础。仅仅由于一些客观的因素,不经审慎思考的离职是一种软弱的表现,因为不管在哪个企业,都有可能碰到相同的问题或者这样那样不同的问题。这世界没有“桃源”,更没有绝对的顺境。
一、员工跳槽的决策
跳槽的诱因之一:薪水。
很多员工都遇到一个难题,终于拿到了薪水更高的新OFFER,却开始左右徘徊。一方面无法预知随之而来的职业风险,另一方面又不舍得放弃手中待遇尚可又驾轻就熟的工作,跳或不跳,往往让你很纠结。我不是专家,在此,我只能提供我自己的想法:如果新工作的薪水是现在的1.5倍以上,其他方面条件相当甚至更好的话,那就大胆地跳;如果达不到,请你千万慎重考虑——跳槽有成本。
因为,千里马需要伯乐赏识,跳槽损失的不仅是人际成本、在原公司辛苦打熬的隐性资历,还要付出开拓新领域的不可测成本。如果你的新老板只多给你500块或涨幅低于20%,相信我,扣除上述成本,你绝对亏了。
跳槽诱因之二:升职。
升职是好事,但要有风险意识。你或许在自家羊圈里苦熬死磕却不见曙光,突然有机会去别家羊圈当带头羊,会顿时感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是,别家的羊圈是否舒服、别家的羊儿是否好带,你想过没有?成熟的老公司,往往不鼓励空降兵,因为他们要给自己的员工升职空间。往往只有新公司,才会大张旗鼓地对外招聘主管人员。而新公司的各项制度往往不够健全,薪酬福利未必比得上原公司,此外还承担较高的市场风险。你总不希望工作没多久就被迫失业吧?你也不希望名为主管实际上却是光杆司令,所有活都得自己干吧?所以不要为一个虚名去跳槽,除非你确定你所得到会名副其实。
跳槽诱因之三:新鲜有趣的工作领域。
俗话说的好,隔行如隔山。如果你实在不喜欢自己从事的职业道路,决心想换个行业重新开始。可以,请你务必先做好心理准备。跳槽之前你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脸皮够厚吗?如果你脸皮薄,就不要随便换行业,因为你做不到不耻下问、忍辱负重。你在现在的行业不是第一名,在新的行业就更不会是。新鲜有趣的东西,往往伴随着挑战和压力。求职靠的不只是努力,你缺乏相关的经验和背景,它们和你在大学所学似乎毫无关系,你底气不足、有时会笨手笨脚、觉得自己像个新人,一切都得从头来过。如果你有职业规划,你就应该像只田鼠早早打洞储备过冬粮食——去结识你想从事行业的人、去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当有一天你真正触摸到梦想中的新鲜职业时,你才会挺直腰板、充满自信地说——我是有备而来。
二、跳槽的理性
明智的打工者应当铭记一点,至少在35岁之前,在没有达到自己的学历、能力、精力所能达到的事业顶峰之前,打工决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如果仅仅得到几百元、几千元钞票而没有迅速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你的打工生涯一定是一个亏本的生意——因为青春无价,你付出的是无法唤回的时间。如果你不想蚀本,不想“单方面被老板剥削剩余价值”的话,就要学会从工作中掠得更多薪水之外的收获:
1、学习:进入一家企业,面对一个崭新的环境和工作岗位,如果你感到可以从目前的工作内容、企业提供给你的培训以及上级同事给你的诸多指导中学到有用经验,就尽量的去“掠取”新知。请记住“用高考补习生的勤奋和心态去工作”。
2、发展:大多数企业用人时,都很关心你的工作年资、职业背景,那么在一个职位上一段时间内的停留也是一种增值,只是不要等太久。同一个企业内,在同一职位徘徊三年以上就是一种低级重复,一种贬值。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工作业绩不能给自己升职提供充分理由,就应该加倍努力;如果在同等职务中已经是佼佼者,仅仅因为管理职位没有空缺或企业的人才选拔机制不科学造成困境,就要权衡一下,下一个升职的机会还要等多久,这种等待还有没有意义,因为——时间的付出才是最昂贵的成本。
3、磨练:我见过不少自以为聪明的员工,总是想办法和公司周旋,钻管理制度的空子,不思进取,对工作得过且过。管理者的疏忽和软弱给了这些人生存的土壤,他们的工作总是轻松而且没有压力。但这些人的结局往往是很少有升职的机会,变成5年工龄的老业代、8年工龄的老主管,最终成为被裁员的对象。有一天他们会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下属成为自己的经理,甚至开始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因为没有人愿意聘请一位 40多岁甚至50岁的老业代。相反,几乎所有成功的打工者,都有一个共性——“庸人自扰”。这种人对待工作永远是主动的,不会推卸责任,永远在寻找、尝试业绩提升的机会而不是找借口为自己辩护。当然这些人有更多的加班和辛苦,做的事多了难免有疏漏,也难免会有扣款,运气不好还会招来非议,甚至不公平的对待,但他们的职位、薪资、能力的提升一定是最快的。因为他们的工作历程中有更多磨练、更多的学习机会,他们的经历有更多的含金量。
三、跳槽是一种手段
在我身边,也不乏有太多没有太高职业理想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对工作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吃饱、穿美、玩爽就够了。老板不喜欢我,我就换个老板;同事排挤我,我就换帮同事;或者压根不为什么,干腻了就走人。我也羡慕这样洒脱的人,但我自己绝不会这样想。25岁时这样想没有问题,年轻人多换几家
单位也可以丰富阅历。30岁时还这样想,只能说你童心未泯。如果你35岁了还是没有方向,对不起,你该找个职业顾问了。
跳槽是个人职业发展当中的一种手段。既然是手段,就应该有较好的目的性,而且是一种清醒、理智的选择,仅仅因为不能适应这个环境或者有另一家薪水更高的企业在招手就跳槽,那是失败的。尤其对年轻人而言,路还很长,跳槽应当是深思熟虑的选择,是转折点,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提升,更高的职位、更高的待遇固然重要,但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才是选择跳槽的根本。
当你已经在目前的岗位上出类拔萃,工作已经游刃有余,可学习的新知已经不多,短期内仍看不到升职希望时,可以从这份工作中获得的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就不多了,这时候的跳槽才是理性的,才是正确的。
第五篇: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
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交流
岳秀芝
摘要:饮食文化是一种特殊而又普通的社会现象。说它特殊,是因食物、加工方式的不同,或地区、民族差异,产生不同的饮食风味;说它普通,是说不分人种、地位、国家和民族。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的对比分析,来探讨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并对中西饮食文化融合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饮食文化;中西差异;交流与融合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先哲有云“民以食为天”(《管子》),《尚书·洪范》提出治国之“八政”,亦以“食”为先。西汉司马迁在《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写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在人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离开饮食,人类无法生存,当然也就谈不上社会的存在和各种文化现象的产生。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观念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
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同自然界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由于物质丰盈和文化底蕴不同,中西饮食文化存在着明显差异。中西饮食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在传播、交流中不断的碰撞、融合。因此,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如何在差异中寻求融合很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饮食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笔者仅根据自己所了解的知识,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对美味与营养的不同追求
中国饮食文化源自东方古老的阴阳学说,这种哲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中国的烹调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务,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在加工过程中。中国人从来都把追求味觉感受放在首位,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虽然人们在赞誉美食时,总爱说“色香味惧佳”,但那是由于人们感色香味的感觉器官“眼、鼻、口”的上下顺序如此。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由于中国人非常注重饮食审美的艺术享受,传统饮食中甚至不存在营养的概念,只谈饮食养生。包括“辨正施食”与“饮食有节”两方面的内容,体现五行的相生相克。中国的饮食,以浪漫主义的态度追求饮食的精神享受,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然而西方饮食观念则是一种理性的、讲究科学的饮食观念。它的形成受近代科学文明影响极大,发达的科学精确的分析食物的成分含量,掌握身体的营养需求,对于饮食,首先讲营养、热量,而并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为了保全营养,生食也是饮食的重要一部分。西方人把饮食当作科学以现实主义态度注重其实效性,这是西方饮食文化的特点。
他们吃的是营养,很少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适,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被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这些是烹调的首要问题,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一等的要求。
(二)中餐的随意与西餐的规范
西方人于饮食强调科学与营养,故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规范化的烹调要求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菜品多为固定搭配尤其主菜更是突出重点,牛排和土豆永远分区放置,不论烹饪还是装盘很少出现中式土豆牛肉的混合交融。西方菜肴制作规范化,使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
中国的烹调与之截然不同,不仅各大菜系都有自己的风味和特色,就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其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据厨师的个人特点有所不同。就是同一个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依据时令、场合,用餐人的不同身份,加以调整。此外,还会因厨师自己临场情绪的变化,做出某种即兴的发挥。因此,中国烹调不仅不讲究规范化,而且还特别强调随意性,使烹饪充满了创造性。
对食品加工的随意性,首先导致了中国菜谱篇幅的一再扩大:原料、刀工、调料、烹调方法的多样,再加以交叉组合,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十种菜肴。因此,在盛产某种原料的地方,常常能以这一种原料做出成桌的酒席,如北京的“全鸭席”、“全羊席”及“全猪席”,延边的“全狗席”,广东的“全鱼席”,长沙的“全牛席”等,皆体现了中国烹调的随意性所派生出来的琳琅满目的菜式。
(三)西餐的“分”与中餐的“合”
作为一种异质文化,西方饮食文化的传入,对我国传统饮食方式也产生了影响。中国传统饮食多为“合餐制”,这种方式,在饮食行为上重情感交流和精神体验。西方饮食文化以“分餐制”为标志,在饮食行为上强调独立、高雅,注重文明礼仪,其情感交流主要是在群体活动,如举办一些简便或大型的西式酒会中进行。
中国文化崇尚“和”“合”理念,故饮食方式采用“合餐”。作为中国人饮食行为的思想心理依据,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是分不开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需要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发展,聚族而居是其主要的生活方式,人们常常互相帮助,容易形成集体活动和比较浓厚的群体观念,推崇群体的意志、力量和作用。因此在文化精神上,中国人历来以“大合”作为人生际遇的至高境界,表现在饮食方式上,以“群享”为乐,以“众乐”为乐。这也是中国人表达情感、协调和增进人际关系的方式之一。大家热热闹闹地围成一桌,一起享用丰富的美食佳肴,自然其乐融融。
西方人的进餐方式与中国最大之不同,在于“分餐制”。所谓分餐,是指将菜点分别放在每个人的面前,每个人只吃属于自己的一份而毫不混淆。这种饮食文化传统是建构在西方民族的社会历史与生活习性之上的。西方国家早期大多以畜牧业为主,后来以工商业为主,以畜牧业和工商业为主的社会需要经常流动才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人们为了利益和财富便择地而居,流动性强,容易形成相对独立的个体观念,以个体为本,推崇个体的意志、力量和价值。文艺复兴以后更进一步提倡个体观念,注重个体思维,要求个人自由、实现个人价值,并尽可能多地不受群体的限制和约束。这种观念对西方人日常饮食生活的最大影响就是自始至终的分餐而食,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他们虽然围坐于一桌,但每人一套餐具、每人一套菜点,各自吃自己的,互不影响,互不干涉,“吃什么”与“吃多少”以及“怎样吃”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个人拥有饮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如对于牛排,制作者常常要先问客人喜欢烤的还是煎的,要几成熟?五成、八成或全熟?然后根据客人要求制作,送上餐桌。餐桌上放着胡椒、盐等调料,供食者自行调味。
此外,中西方在宴会礼仪上也存在着很多差异。比如:座次上,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而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餐具上,中国人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进餐礼仪上,中餐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表示宴会开始。而主人一般先给主宾夹采,请其先用。而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美”的精神。要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庄,而且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1. 传统文化的差异
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五味调和,西方的饮食观念是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哲学思想及因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而产生的。
1.1哲学思想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是农业,农业生产要求人民居住相对稳定,生产过程不间断,这就使得中国古代农民养成安土重迁的心理和质朴厚重的性格。由于这一社会存在的作用,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哲学观念上崇尚中庸,少走极端,主张调和。这亦贯穿于中国饮食文化之中,中国的烹饪方法,就十分注重整体效果,丰富而又和谐,多样而又统一,带有浓郁的中国哲学的调和色彩和宽容性。
而西方文化,广义上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她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里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因此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所以西方人的饮食多从理性角度出发,注重营养和卫生的合理搭配,对味道之美反而不大讲究。各种调料都分的清清楚楚,很少有原料之间的多种配合,呈现出味道单一,营养价值一目了然,较少艺术氛围的特点。1.2哲学思维的差异
应当承认,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哲学思维的发展,都含有辩证法的内容。但中国哲学的辨证思维更早熟,并且丰富而深刻,突出表现在“和”字上。“和”在饮食文化中是适中和平衡。《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晏子曾云:“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就是强调烹饪要求“和”而不要求“同”,“同”是单一也必然单乏味。“和”是谐调,是把多样而丰富的物质加以增减配合,使其适中。值得一提的是,孔子在《论语·子路》中以此区别了“和”与“同”,并由此提出“中庸”观念,他认为“过犹不及”,朱熹解释说:“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1中庸观念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饮食讲究五味调和,而这五味之说也源于中国哲学中的五行学说。《尚书》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2五行学说认为,水、火、木、金、土在口味上的属性分别是咸、苦、酸、辛、甘,合称五味,五味受五行统辖。烹饪者要使五味调和,做到从多样的差异到适中的平衡,就必须掌握好“调”的本领,3以达到“和”这一饮食的最高标准。
古人还讲究不同季节的饮食,偏重不同的味道,这也谓之“和”《周礼·。天官》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古代以五行配五味,是以味在人体中起的作用为求“和”的先决条件。而且实际上,这种“和”寓有饮食治疗的含义,并为后世药物医疗和营养调理的中医学治病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和”还体现在宴席活动中,俗话说:“饮食所以和欢也”。虽然从卫生角度来看不太妥当,但它符合我们民族的心理,便于集中交流感情。在这个因素的主导下,如中国古代朝堂祭祀的宴飨,农村百姓的“乡饮酒礼”,及其他喜庆节日,无不都推行饮食和欢的活动。可见,通过饮食来促进上下、左右关系,和睦感情,已经成为中国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而其目的还是“和”。
而西方的文化更加开放、融合,生活中比较随意、简单,表现在吃上,他们更多的是把吃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林语堂先生曾说:“西方人的饮食不同于中国,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保证其正常的运行,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健康、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其它皆在不足道中。” 可见,吃只是西方人维持生命的一种方式。此外,西方的传统文化中的“天人相分”、重“器”轻“道”、重视科学实证等观念对西方人的饮食文化也有深刻影响。在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
2.地理环境的差异
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与该民族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所处的生活方式等因素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即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上的,而由农业产生的饮食正是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
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种植的作物和饲养的牲畜与家禽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的食物组成也有所不同。西方许多国家都位于北纬 35°~60°之间,位于北温带的西风带内,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不利于农作物的成熟,却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因而他们的主食以肉类为主。而中国 12 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尚书·周书·洪范》。3 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2版,第281页。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使我国长江以南的南方地区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从而形成了中国以大米或小麦为主食的饮食风格。这显示了东西方民族各自依据一定的生态环境所进行的物质文化创造,以及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
3.民族性格的差异
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中比较倾向于含蓄、和谐,强调“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喜欢安居乐业、和平稳定。西方民族起源于“狩猎民族”,畜牧业、商业比较发达,更需要强壮、易动和勇于冒险等特点,在长期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他们执着追求和乐于冒险的民族性格。这两种性格体现在饮食上,具有明显的不同。中国人对待食物是亲切的、温和的,强调“五味调和”,以筷子为主,并且用筷子时温文尔雅;西方人则不同,餐桌上他们习惯用刀用叉,又切又割,体现了强烈的征服感。
4.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西方,影响力最大、渗透面最广的文化是基督教文化。人们将基督教文化对圣母的虔诚尊敬扩展和延伸,加之社会民主、开放,便产生了尊敬世间妇女的社会风尚。法国人塞尔在《西方礼节与习俗》中自豪地说:“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连续影响把妇女置于社交生活的中心地位,使妇女成为受尊重的对象,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而中国无论是儒教、道教、佛教中,女性的地位都不可和西方国家同日而语,传统的中国女性一直处于“三从四德”的教育中,基本上丧失了自己应有的地位和权利。
三、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则注重以人为本。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而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从古至今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使饮食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的部分。如何使中西饮食各自取长补短,有机结合,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西饮食交流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据《史记》、《汉书》等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引进了胡瓜、胡桃、胡萝卜、石榴等,也把中原的桃、李、梨、茶叶等物产及饮食文化传到了西域。各民族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都在择善而从,不断完善自己。
从世界范围来看,受中国饮食文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日本4。公元8世纪中叶,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大量的中国食品及烹饪技术。与此同时,大批日本留学生还几乎把中国全套岁时食俗带回本国,如元旦饮屠苏酒、正月初七吃七种菜、五月初五饮菖蒲酒、九月初九饮菊花酒等,在日本都十分流行。此外,粽子、面条、馒头、饺子、酱油、醋、豆腐等,甚至筷子,都是来源于中国。日本学者木宫泰彦也认为:“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首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也。”“中国乃东洋文化之母国„„倭人来自中国,目睹其情形,必赉往若干新知识,而对中国文化作极热烈之倾慕。”5
参见中山时子主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8页。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上卷,商务印书馆1932年版,第20页。中国和非洲也有近千年的交往,近年来在索马里等东非国家出土了唐、宋、明三个朝代的瓷器和钱币。另外,今日非洲的烤全驼和唐代宫廷菜肴浑羊殁忽在形状和烹饪方法上惊人的相似,据《食珍录》记载:此菜“最为珍食。置鹅于羊中,内实粳、肉、五味,全熟之”。而烤全驼的做法也是将鸡蛋塞入鱼肚中,然后把鱼放进鸡内,再把鸡放进烤羊的肚里,最后把羊放入骆驼的肚子里烤制而成。我国烹饪研究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中国与非洲历史交往在饮食文化上的一个见证6。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同中亚、西亚以及欧洲的经济交往日趋密切,通过这条道路,中国饮食文化源源不断地被介绍到西方。据《宋会要》记载:熙宁三年(1070年),大食国(今伊朗)“谴使来员,赐器服,饮食”。这种互相往来的例子还有很多。至今在希腊——地中海文化圈内,中式饮食仍占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文化在长达数千年里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十五六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文化的领先地位逐渐丧失,唯有饮食文化却不断走向世界。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7毛泽东也曾说:“我相信,一个中药,一个中国菜,这将是中国对世界的两大贡献。”8凡是吃过中式菜肴的外国人都赞不绝口,从而激起对中国文化的崇敬。菲律宾《东方日报》曾写到:“在巴黎,用中国菜招徕顾客的餐厅,最保守的估计有一千多家,每家都生意兴隆,有一定的主顾,每逢星期假日,还有大摆长龙的镜头。让法国人排队等饭吃,只有中国菜才有这魅力„„”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交流的加速,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在潜移默化地进行。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和必然的发展趋势,“中西合璧”的餐饮文化正日益被大众所接受。广东菜肴(如咕噜肉等)在制作上吸取了西菜烹调的一些手法,在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深受国内外食客的欢迎。肯德基的中餐店也放弃了对传统洋快餐的坚持,开始采用煮、凉拌等中式烹饪方式,全力打造健康“新快餐”。
当然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换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人们将会享受到食更美味、更快捷、更营养的食品。
既然中西饮食交流已成为一种趋势,那么交流后的路该如何走呢?其实就是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基础上,做出符合人们口味的菜点 更好地服务于国人。如在晚清时期,为了符合当时国人口味而推出的 “中式西餐”就是这一模式,现在我们称这条路为“中菜西做”。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交流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为了满足他们的饮食需要,我们也可以做出“西式中餐”来填补。
在饮食方式上,虽然近世中国对分餐制之接受与在中国一定范围内普及起来。但人们多数还是选择合餐,尤其是在传统佳节的时候,大家一起吃“团圆”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所致。中国人以“大合”作为人生际遇的至高境界,67 参见王中兴《中国饮食谈古》,轻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106页。
孙中山:《建国方略·心理建设》,人民出版社1956年。8 转引自《卫士长的回忆》,《解放日报》1989年9月1日。9 转引自《中国菜征服了巴黎》,《东方日报》1977年11月21日。喜欢和乐融融、团团圆圆的氛围。但近世以来,分餐制在学校和幼稚园、工厂企业等场所广为普及,确是文明与进步的体现,其一方面方便了大家的用餐,另一方面也有效的保证了卫生。这种两种餐制并存的格局,以合餐为主体的餐制形式反映了近世中国饮食方式的一个重大转变,对近世之后中国人的饮食生活起了一定程度的规引作用。
此外,宴请社交方式上。西式的冷餐会、鸡尾酒会是西方人普遍使用的社交方式之一,随之传入中国,进入了中国人的饮食活动范畴后便逐渐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宴客社交习惯,使得待客餐饮礼节得到了简化和改良。在当时主要影响政界与知识界。西式饮食文明礼仪是西方人在饮食活动中行为规范的一种文化表现。举止优雅、尊重妇女、积极交际等原则是西方人的饮食文明礼仪。随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人逐渐了解了西方饮食中的餐饮方式和行为规范。对西式文明饮食礼仪表示了肯定与尊重,表现出中国人的文化包容的心态。学习西餐文明饮食礼仪,是中国文化的开放性与进取精神的体现。
当然,在交流的道路上必然会有曲折和挫折。因为中西饮食是不同民族在不同的自然、人文等环境下所创造的不同饮食。所以我们在这一过程中,首先是不能“邯郸学步”丢了自己的特色。其次,不能“买珠还椟”要选择其长去其短,即做到“洋为中用”。另外,更不能“削足适履”生搬硬套,犯教条主义的错。应以中餐为体,以西餐为用,依托中餐的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发展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审美情趣,适当地吸收西餐的科技元素,使两者取长补短、有机融合。
结论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不同民族创造性的体现。从中西方饮食观念、饮食内容及饮食方式等方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饮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且各有所长。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的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但是,这种种中西饮食方面的差异似乎在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得模糊起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信息流通高度发达的今天,中西饮食开始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朝着中餐的色、香、味、形、质、意的艺术境界发展。中西饮食将在文化和语言的交流中共同发展!
可以预料,世界饮食文化将在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中相互吸收,不断完善发展,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而且随着中外饮食文化的融会贯通,也必将促进中国饮食文化会在更深层次和广泛的领域弘扬光大。
参考文献 :
[1]徐文苑.中国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2]姚伟钧.中国饮食礼俗与文化史论(第2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3]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2.[4]李鑫.“感性”与“理性”——浅谈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5).[5]李洁,翟朝,秦烨.从跨文化角度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群文天地,2008,(09).[6]黄丽.从饮食文化看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J].安徽文学,2008,(01).[7]刘立新,王东.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2007,(08).[8]蔡华.试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9]车志红.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J].管理观察,2009,(02).[10]林丽端.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2009:231.[11]鲁莉,曹诗图.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及文化地理分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12]汪清囡.农业结构不同导致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方农机,2006,(06).[13]周静.与时俱进 话中西饮食交流[J].烹调知识,2005,(04).[14]蒋艳.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分析及其研究意义[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04).From the Diet angle analysis the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e exchanges
Name:Yue Xiuzhi
Abstract: The diet culture is one kind special and the ordinary social phenomenon.Said it is special, is because of food, the processing way difference, or the area, the national difference, have the different diet flavor;Said it is ordinary, is said does not divide the race, the status, the country and the nationality.This article mainly through to China and the West diet culture difference, and forms the reason the contrast analysis, has discussed China and the West diet culture fusion, and has carried on the forecast to China and the West diet culture fusion tendency.Key words: Diet culture;China and the West difference;Exchange and F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