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计划

时间:2019-05-13 21:1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计划》。

第一篇: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计划

“十二五”中继教《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

计划

田锦江

为了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师,不断地探索教育教学,不断探索教育教学中的奥秘,特拟定一下《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计划。

一、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直接指导人的言行,好的思想能催人奋进,不思进取的思想往往使人意志消沉,在学习中一定要端正工作作风,端正学习态度,严于律己,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二、加强业务学习

1、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在集中学习中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认真记笔记。

2、在平时的工作中,一边上课,一边学习。

3、认真备课、积极听课,汲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年轻教师的闪光之处。

4、学习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记录教育教学中的困难 及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反思。

5、教学方面多学习,勤动笔,善总结。积极采纳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记录,定期总结反思。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实践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发展长处,提高教学水平,找到自己的教学特色。

6、老师之间相互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做到有问题常讨论。

三、理论联系实际,俗话说:“理论知识是教学实践的指航灯”,这充分地说明了,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光有理论知识,也是永远不够的,教学是一边学习,一边实 践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渐快成长,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研究上一个台阶。

四、时间安排

一 2012 年 10 月《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一

二 2012 年 12月 《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二

三 2013 年3月《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三

四 2013 年 5月《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四

五 2014 年 3 月《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五

六 2014 年7月 《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六

七 2014 年 9月《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七

八 2015 年3月 《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八

九 2014 年 7月《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九

十 2015年 3 月《上好课应知应会》 话题十

第二篇:《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心得

《上好课应知应会》(新知识)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让我进一步认识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

课堂教学的基本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科学性、效率性、发展性、艺术性。其中,科学性意指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充分认识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以及教学的本质,它是教学的最根本品性;效率性意指课堂教学要在有效的基础上关注教学实践的投入、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入与学生最终获得的学习收益之间的比例;发展性指课堂教学中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其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艺术性指课堂教学在教学对象、教学手段、教学功能等方面体现艺术的特点和品质。以上四个方面的课堂教学时间品性是相互联系与促进的关系。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有悖于课堂教学实践品性的现象,如为了追求教学的短期效益,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影响或阻碍学生的发展;由于教师素质的缺失,致使课堂教学出现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现象,教学的艺术性更是无从谈起。为了改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要真正做到从知识论向发展论转化。二是对课堂教学科学化如干内在联系的理性思考。

当然,课堂教学中还要处理好群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指导与非指导的关系,继承传统与超越创新的关系等等。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改什么?如何改?这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

第三篇:《上好课应知应会》培训讲稿(本站推荐)

《上好课应知应会》培训讲稿

话题一 教学品性鲜明

【目标指南】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因此,如何正确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如何克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在实践中体现课堂教学的应然状态等问题是一个永恒的教育研究主题,尤其在教育改革不断深扩的今天,客观地认识和解决课堂教学的实质性问题更成为了推动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理想的关键。课堂教学的基本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科学性、效率性、发展性、艺术性。以上四方面的课堂教学实践品性是相互联系与促进的关系。

【案例感知】第2页至3页。【理论导航】

一、大师观点

(一)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裴娣娜教授认为,实现对课堂教学科学性的把握,要抓住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2.对课堂教学科学化若干内在关系的理性思考。3.研究课堂教学,进行教与学的行为分析。

(二)课堂教学的效率性

有效率的教学首先应该是有效的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关于有效教学,崔允漷教授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全人发展。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习。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4.有效教学须要反思与创新。

(三)课堂教学的发展性

学校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育人任务最基本的途径与方式。因此,课堂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发展。这里的发展,不仅仅指学生的发展,也蕴涵着教师的发展。叶澜教授认为,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可把课堂教学看做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四)课堂的艺术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艺术有着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 1.激励乐学说

法国教育家卢梭指出,‚教学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教他以研究学习的方法‛。

2.创造活动说

李如密教授在《课堂教学艺术通论》一书中论证指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具有独创性的教学实践活动‛。

3.审美说

二、观点举要

(一)课堂教学的科学性 1.课堂教学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2.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 3.教学过程即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课堂教学的效率性

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

(三)课堂教学的发展性

发展性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使教师自身得到发展。发展性课堂教学应是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双赢‛。

(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1.教学具有艺术的内涵。2.教学和艺术有近似的对象。3.教学使用艺术的手段。4.教学和艺术的功能相通。5.教学体现着艺术的特点。

以上谈到的四点教学的实践品性——科学性、效率性、发展性、艺术性,是相互联系与促进的关系。

【学以致用】

一、问题表现及诊断

(一)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无力保证 1.漠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2.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3.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地位

(二)课堂教学的效率性无以保障 1.低效教学 2.无效教学 3.负效教学

(三)课堂教学的发展性无法实现 1.课堂活动的异化 2.课程教材的异化 3.学生主体地位的异化

(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无从体现 1.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 2.教学组织缺乏艺术性 3.缺乏利用时间的艺术

二、解决方法

(一)遵循教育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1.学生是有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二)善于将学生的学习负担转化为教师的教学任务 从教学常规入手,要做到以下几点: 1.有效备课,提高教学的前提 2.有效提问,高效教学的关键 3.指导学法,高效教学的保障

(三)践行‚教师愉快教学,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 1.愉快游戏式 2.想象引导式 3.情境表演式 4.讨论探究式 5.巧设悬念式 6.竞赛激励式

(四)勤于优化教师主体

这种多层面、多领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其专业素质的要求上: 1.专业理想 2.专业知识和技能 3.教育智慧

【思考运用】第28页至29页。

话题二 教学理念先进

【目标指南】

思想决定行动,教学理念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案例感知】第30页至32页。【理论导航】

一、大师观点

(一)杜威的教育思想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作为现代教育之父,其教育思想(儿童观、知识经验和课程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1.儿童观

2.知识观和经验课程观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思想

(三)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1.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2.创造性教育思想

二、观点举要

(一)新时期需要教师有新理念

(二)课堂教学理念的含义

含义:‚理念‛源于哲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指‚独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一般概念,是事物的原型,事物不过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了理念,理念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是唯一真实存在的‛。

(三)课堂教学理念的意义 1.指导教学实践。2.引领新课程改革。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应树立的基本理念 1.素质教育思想:基础性、全体性、全面性、创新性(1)关注素质教育内容的基础性。(2)把握素质教育对象的全体性。(3)重视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全面性。(4)实践素质教育的创新性。

2.课程改革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教育思想(1)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2)建立和谐教育思想。【学以致用】

一、问题表现和诊断

(一)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理念问题 1.教师新课程理念‚似有还无‛。2.教师的‚权威‛、‚自我中心‛观念依然严重。3.教师的‚教书匠‛观念依然存在。4.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意识淡薄。5.教师评价意识依然受‚考试‛主导。

(二)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价值取向问题 1.‚知识中心‛价值取向的缺陷。2.‚教师中心‛的价值取向缺陷。3.教师重‚功利性取向‛的缺陷。

二、问题解决

(一)学习新课程理念

(二)案例交流与榜样作用

(三)通过自我反思不断内化新理念 【思考运用】第52页至54页。

话题三 教学目标明确

【思考运用】

课堂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和指南针。【案例感知】第56页至58页。【理论导航】

一、大师观点

(一)结构理论的流派 1.目标的一般性或专门性。2.按学习结果或教学过程来说明。3.以行为或非行为往来说明目标。

(二)布卢姆与加涅理论的比较 两种分类理论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统一的基点不同。

2.结构理论的层次性、连续性、累积性上的差别。

3.布卢姆分类理论侧重于‚问题解决‛、‚原理应用‛、‚分析技能‛以及‚创造性活动‛等高级心理过程的分析,其‚应用‛级就相当于游戏中的‚高级规则‛。

二、观点举要

(一)确立课堂教学目标依据

1.理论依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 2.实践依据-------分析学习需求 3.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二)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维度 1.三维目标的内涵 2.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 1.系统化原则 2.层次化原则 3.具体化原则

(四)课堂教学目标的功能 1.导向功能 2.激励功能 3.调控功能 4.评价功能 【学以致用】

一、问题表现及诊断

(一)维度确立上的缺失与偏颇 1.对三维目标理解的错误。2.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偏离课堂教学。

(二)内容表述上的失范与随意 1.课堂教学目标陈述主体不明确。

2.课堂教学目标陈述太笼统,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及可测量性。

二、解决问题

(一)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指导

1.从文本出发,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从整体出发,避免教学目标的淡化。3.从学生出发,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偏执性。4.分层设计,避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体学生。

5.预设与生成结合,避免教学目标的随意性和缺乏灵动性。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陈述策略 1.设计分类分层次的教学目标。2.设计行为目标。

3.设计认知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4.设计表现的目标性。【思考运用】第82页至83页。

话题四 教学方法恰当

【目标指南】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之前,要先明确教学的目的和具体任务,认真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考察教学条件,发现教学资源,熟悉和深入了解教学内容,根据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做合理的调整和组织,然后才能按照教学方法的选择标准选择各阶段适宜的教学方法,并加以合成和整体优化。

【案例感知】第85页至87页。【理论导航】

一、大师观点

凯洛夫观点:教学方法是指导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由教师决定的学生的工作方式。

达泥洛夫、叶希波观点:教学方法是指教师的工作方式和由教师领导的工作方式,借助于这些工作方式,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还可以形成他们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

二、观点举要

(一)教学方法的特点 1.实践性 2.耦合性 3.多样性 4.整体性 5.继承性 6.发展性

(二)教学方法的意义

1.教学方法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2.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

3.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4.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师威信和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5.教学方法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教学方法分类

1.作为教学方式、手段的教学方法,是教学中最经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

2.作为教学活动程序或教学步骤的方法,即教学活动模式。3.作为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学方法,即以启发式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四)中小学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1)科学组织教学内容。

(2)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1)问题教学法(2)探究教学法(3)发现教学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1)练习法(2)实验法(3)社会实践法(4)研究性学习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1)再现功能(2)集成功能(3)交互功能(4)虚拟功能

(五)教学方法的使用原则 1.坚持启发式 2.坚持最佳组合 3.坚持因材施教 【学以致用】

一、问题表现与诊断

(一)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意识问题 1.缺少方法的整体性意识。2.欠缺教学方法层次性的意识。3.遗失动态开放性的意识。

(二)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2.教学方法不够统一。3.教学方法过于死板。

(三)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问题 1.运用教学方法时违背了方法的发展规律。2.静态地运用教学方法。

二、问题解决

(一)运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二)恰当的教学方法的条件 1.认同感 2.参与度 3.综合化 4.时效性 5.艺术性

(三)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 1.内容依据 2.学生依据 3.教师依据 4.目标依据 5.条件依据

【思考运用】第114页至116页。

话题五 中小学课堂教学技能及其提高

【目标指南】

课堂教学技能具体可以分为导课、提问、讲解、结课、多媒体技能等。通过熟练掌握各项课堂教学技能,并且灵活自如地对其加以运用,可以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而对教学技能的掌握、运用以及对课堂教学的反思,都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技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其思维深刻性,陶冶其性情,从而促使其和谐发展。

【案例感知】第118页至119页。

结课是相对于一节课这个特殊的时空单位而言的,结课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同时影响着整堂课的完整性与艺术性。

课堂教学实践为教师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一个无限丰富的舞台,只要教师用心去领悟教学的复杂性和艺术性,定能使课堂教学实践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理论导航】

一、大师观点

(一)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

(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二、观点举要

(一)课堂教学技能的含义。

课堂教学技能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时空,在教学这一特殊活动过程中,教师合理地驾驭各个过程,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系列外显的教学下能够为和内隐的心智活动的整合,它以外显的、可观察的教学行为为外在表现形式。对于此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课堂教学技能是外显行为与内隐心智的整合。2.课堂教学技能是后天习得的。

(二)课堂教学技能的具体项目。1.导入技能。2.讲授技能。3.板书、板画技能。4.提问技能。5.结课技能。【学以致用】

一、问题表现及诊断

(一)技能运用偏离教学目标。

(二)技能运用针对性不强。

(三)与其他技能配合不密切。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多方面,导课、结课、讲解、提问等等无一不需要教师掌握相应的技能,但这几方面并不是单一起作用的。

(四)教学技能运用不熟练。

(五)技能运用不灵活。

(六)技能运用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参与。

(七)技能运用时间方面的问题。

对于课堂教学技能运用时间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在运用教学技能时间过长;二是教师在运用教学技能是运用时间不恰当。

二、问题解决

(一)课堂教学技能运用以教学目标为前提和导向

(二)课堂教学技能运用要以学生的已有准备为原点

(三)整合各项课堂教学技能以发挥其合力

(四)教师熟练掌握各项课堂教学技能

(五)课堂教学技能运用以教学实践为生成点

(六)课堂教学技能的运用以师生对话为主体际性的和谐

(七)课堂教学技能运用时间科学合理

一般来说,一堂课的导入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内。因为上课后第5分钟到第20分钟之间是一堂课的最佳时域。

【思考运用】第142页至143页。

话题六 教学模式适宜

【目标指南】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如何优化 课堂教学时教育工作者谈论最多的话题。

新的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精神,提倡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案例感知】第145页至146页。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它是人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实践的重要因素。

【理论导航】

一、大师观点

究竟应怎样定义教学模式?当期国内有关教学模式的界说,大致有下列五种:

1.教学模式属于方法范畴。

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3.教学模式与‚教学结构一功能‛这对范畴紧密相关。4.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5.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理论以简单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观点举要

(一)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要素: 1.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 2.教学功能目标 3.教学结构及活动程序 4.师生交往系统 5.反馈方式 6.支持条件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六个主要特点: 1.参照性 2.操作性 3.针对性 4.整体性 5.优效性 6.开放性

(三)教学模式的功能 1.理论功能 2.实际功能 3.中介功能

(四)国内常用教学模式 1.讲授型教学模式 2.模仿型教学模式 3.自学型教学模式 4.目标调控教学模式 5.讨论研究型教学模式 6.发现型教学模式 7.情境型教学模式 8.合作型教学模式

(五)国外常用教学模式 1.信息处理模式 2.人格发展模式 3.社会交往模式 4.行为强化模式 【学以致用】

一、问题表现及诊断

(一)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意识问题。

1.中小学教师缺乏学习教学模式理论、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采用正确的教学模式的意识。

2.中小学教师缺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构建富有自己个性的教学模式的意识。

教师要想构建富有自己个性的教学模式,应注意以下基本原则:(1)模式变换原则。(2)模式复合原则。(3)模式条件原则。

(二)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化 1.学习与构建教学模式的僵化 2.教学模式应用的僵化

二、问题解决

(一)增强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教学模式观。1.整体优化观 2.主体能动观 3.素质教育观

(二)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教师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一般应依据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1.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

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认知水平4.教学条件

【思考运用】第167页至173页。

话题七 中小学课堂教学师生关系及其构建

【目标指南】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的活动,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结成怎样的关系便成为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

【案例感知】第175页至177页。

第一、相遇:心灵敞开。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遇。第二、相知:对话、理解。相知的过程主要是以对话的方式进行的,通过达到彼此理解而实现相知的目的。

第三、相识:生成、发展。理解的过程同时伴随着心得意义的生成、生命维度的扩大以及文化内涵的丰富过程。

【理论导航】

一、大师观点

(一)中国古代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教师必须绝对服从,只能听而不问,信而不疑。

(二)西方近代的师生关系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的‚教师中心论‛;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的‚教育要把儿童当做太阳‛的‚儿童中心论‛。

二、观点举要

(一)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的含义 1.‚教师中心‛模式。2.‚学生中心‛模式。

3.‚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或‚双主体‛论。

(二)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的意义

1.良好的师生关系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心理气氛。2.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工具。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过程的民主化。【学以致用】

一、问题表现及诊断

(一)中小学课堂教学师生关系问题的类型 1.师德问题

归类为:自然罚、金钱罚、作业罚、训诫、体罚、敌视。2.师生关系的工具理性取向

许多老师为了迎合考试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考试的知识点教学,而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碰撞。

3.师生关系的主体性失落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师生主体的客体化。这是一种最典型的将师生关系中‚主体——主体‛关系向‚主体——客体‛关系的降格。

其次,师生主体的片面化。一方面师生关系蜕变成知识信息的交流,教师和学生只是作为知识的承载体而交往,失去了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另一方面是教师职能和角色的专门化,使某一学科的教师只对学生某一方面的发展负责,这样师生之间就变成了某一学科、某一领域下的片面关系,从而消解了真正的课堂教学实践所具有的自由和属人的本性。

4.师生关系缺少公正

课堂教学实践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对话以达到共知共识,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公正的,只有这样,课堂教学实践才能在轻松的、友好的氛围中进行。但目前的师生关系存在着严重的不公正现象,表现为:(1)教师给予学生的机会不平等。(2)教师给予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平等。(3)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资源的不平等。(4)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时间不平等。

二、问题解决

(一)树立正确观念 1.相互尊重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2.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融洽师生情感,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二)采用恰当手段

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不但需要教师在思想深处具有科学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知识观以及课程观,而且需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这些科学观念转化为实际行为。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手段、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

(三)多元评价

多元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评价内容要多元,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局限在成绩上,而应关注其整体的发展;另外,评价主体要多元,不能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评价。

(四)成功体验 成功体验能够激发人们做事情的兴趣,也能坚定人们将事情持续下去的信念。

(五)家校一致

【思考运用】第199页至201页。

话题八 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及其优化

【目标指南】

作为课堂活动具体的展开样态,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核心环节。

作为实然状态下的教学过程,一方面是教育规律的内在自我表达,另一方面。教学过程无不渗透了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各种各样的应然的主观期望。

教学过程从学科上看,可以分为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等一些学科的教学过程。从层次上看,可以把它分为:一是学生从进校门到大学毕业的整个的教学过程;二是就一门课程而言,指一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教学过程;三是一门课程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四是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案例感知】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教学案例】

从上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以下指导课堂教学过程的策 略:

第一、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第二、转变教学观念。

第三、制定灵活机动的教学目标。第四、掌握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

对于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1.赋予学生以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2.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3.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4.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展教学视野,完善教育内容。【理论导航】

一、大师观点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教学过程的开展:环节与流程

(三)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二、观点举要

(一)教学过程的特点 1.历史性 2.系统性 3.生成性 4.互动性 5.认知性 6.情感性 7.实践性

(二)教学过程的主要功能 1.育人功能

通过教学过程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发展。

2.发展功能

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乃是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进而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

再次,教学过程也是教给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知识,形成技能,习得智慧和能力,而且发展情感、态度和意志品质。

【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说是教与学的一种统一,那么它外显存在最合理的一种形态就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与‚合作‛的一种活动。

一、问题表现及诊断

(一)有待活跃的课堂环境。

(二)有待优化的教学中介。

(三)有待提升的教学实效。

二、问题解决

(一)科学认识教学要素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1)教师。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2)学生。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学生与教师相比,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 第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3)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学中介。2.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合理安排教学结构 1.理念优化环境。2.设计优化过程。(1)教学环节。(2)教学内容。(3)教学节奏。3.有效优化失效。【思考运用】第224页至226页。

话题九 教学评价有效

【目标指南】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的重要部分。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是时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评价能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做出正确的教学行为。由于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整合了有关教与学和师生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因此,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并在反思中变革自己的教学理念,形成正确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评价能够使其在课程的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孜孜以求的共同目标。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从而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实验工作的推进,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重心发生了转移,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日渐上升为最重要的教育目标。然而,我们的评价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暂时回避倾向,没有及时、明确地提出一个有建设性、主导性的意见来,在实际操作中,依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很大程度上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老路。因此,在教学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的今 天,探寻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反思与提高,促进时限课程改革总体目标的评价模式与方法,是徐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当前研究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评价?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怎样评价学生?怎样的课堂评价才是有效的,才复核新课程的理念呢?本章将从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原则、分类、理论依据等方面予以理论指导,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当前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问题,探索具体解决策略。

【案例感知】

在片段1中,教师关心的是自己教学方案的按计划完成,课堂上只有教师在演‚独角戏‛其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重视不够。片段2中所呈现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包括‚没有被叫到的学生‛,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其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不再是单纯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那么,什么是课堂教学评价呢?

一、什么是评价

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本质上是一个判断的处理过程,是人类思考和认知过程的等级结构模式中最基本的因素,它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评价的过程则是对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进行分析、衡量和判断的过程,评价过程一般包括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二、教育评价的含义

关于教育评价的概念,大体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着眼于信息,强调通过评价收集信息,为教育决策服务;二是着眼于方法,强调评价是成绩考查或调查的方法;三是赵燕与效果,强调通过评价判断教育目标或教育计划的实现程度;四是着眼于过程,强调评价是信息收集的过程、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判断效果的过程、教育优化的过程以及价值判断的过程等;五是强调价值,强调教育评价的关键在于价值判断。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有关的测量与评价的总称,它是指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的教学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价。在市级应用过程中,对教师、学生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价之间相互有所包含,特别是那些测量和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工作通常也会包含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理论导航】

一、大师观点

由于课堂教学评价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并涉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两个维度,因此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比较丰富。

(一)目标理论

包括20世纪30年代美国教育家泰勒(R.W.Tyler)提出的行为目标模式(泰勒模式)和其后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提出的目标分类模式。

行为目标理论强调把学生行为目标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目标分类模式理论则认为,教育目标是教育教学评价的基础,而教育目标从整体上可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每个领域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目标体系。

(二)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e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有美国哈弗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结构至少由七种智力因素组成,即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识的智力。多元智力理论给教育教学评价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从评价观念来说,对学生的评价应是多元化的,应兼顾学生智力的各个方面。

(三)替代性评价

替代性评价(alterntive assesment)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种评价是传统纸笔标准化测验的一种替代方式,由于多数评价任务比较接近真实的生活,故又称为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这种评价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

(四)有效教学的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研究的最初目的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并由此对教师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观点。

伯利纳(D.C.Berliner)等通过阅读和数学教学,总结出了有效

的教学行为和无效的教学行为。

盖奇(N.L.Gaga)等提出了四类课堂评价中要重点关注的教师行为:组织、提问、探究、奖励。

二、观点举要

(一)教师课堂评价的类型 1.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的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个体为基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绩效混进行比较,确定每个评价对象在集合中所处的相对位臵。此方法曾一度成为教师评价学生 的主要方法,按考试成绩对学生排队就是这一方法的典型代表。

绝对评价实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客观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也称教学前评价或前臵评价,一般实在某项活动开始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事事而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账和改进教学工作。

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一般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为把握最终的教学活动成果而进行的评价。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对评价资料作‚质‛的分析,是指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评价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四位加工。

定量评价则是从‚量‛的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在复杂纷乱的评价数据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结论。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阶段 1.教学前评价

这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想弄清学生是否具备即将开始的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2.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主要被用于监测学习进步,检测学习中的错误,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反馈。

3.教学结束时的评价

在一个教学阶段(如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结束时,我们关心的是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能否达到和达到的程度如何。要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我们必需使用相应的评价。即教学结束时的评价。

(三)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性原则

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第二,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即是既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34 又要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主体性原则

是指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的对象和评价的内容要体现的一个原则。在评价的对象上,主体性原则则是指被评价对象对评价活动和观察的参与;在评价的内容上主体性原则是指评价中要体现互动和学生的发展。

3.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与所付出的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的比率。这往往是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适宜性的一个重要标准,课堂教学活动本身是为了完成相应的课堂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相应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存在的,不同的教学处理,效果和效率是不一样的。

4.艺术性原则

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这是依据公认的名言,但教学艺术本身也是课堂教学评价最难以把握的一个内容。应该说,教学艺术体现出了教学的生命力,它是教师素养的综合体现,不仅体现在教师的各种能力之中,也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5.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评价针对的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即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直接针对的是课堂教学互动及其历程,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的目标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二,它是与发展性原则相伴的一个原则。评价既要体现教师教学经验的发展过程,35 又要体现学生信息经验的发展过程,它不是用某一时间评定某一结果,而是要体现个体发展的连续性。

6.多元性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原则主要之两个方面:一是参与评价者的多元性,二是指评价角度的多元性。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对教学的基本环节和过程进行评价,还要对教师在教学工程中所体现的基本教学能力要素进行评价,对教学效果、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等进行评价。

(四)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相反,它更是激励教师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改进、提高的过程。简单地说,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1.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改革。2.课堂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功能,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3.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4.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以致用】

一、问题表现及诊断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误区

(一)评价功能的甄别化

(二)评价目的的功利化 1.评价是为了考核教师。

2.评价是为了证明学校。

3.评价是为了控制学生(吹毛求疵、表扬过当、简单含糊……)。

(三)评价主体的单一化

二、问题解决

(一)树立正确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2.强调教师成长。3.重视以学论教。

(二)追求最佳效果

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2.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资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4.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思考运用】第257页至259页。

话题十 教学反思深入

【目标指南】

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师获得职业满意感以及

高认可度的关键,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反思意识及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被称为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

【案例感知】

针对案例中教师反思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策略:

(一)及时有效地反思课堂细节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

(三)不断完善自我 【理论导航】

一、大师观点

(一)关于反思内涵的理解

1.将‚反思‛理解为内省,是一种元认知过程。

2.将‚反思‛看做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是一种特殊的问题解决。

(二)国外关于教学反思内涵的研究 1.肖恩的观点 2.其他研究者的观点

(三)我国学者对教学反思内涵的研究

(四)格里菲斯与坦恩的五种反思维度 1.快速反思 2.修正 3.回顾 4.研究 5.理论的重建

二、观点举要

(一)课堂教学反思的内涵

(二)教师进行课堂反思的内容 1.反思课堂教学指导思想 2.反思课堂教学目标 3.反思课堂教学行为 4.反思课堂教学情感(1)反思师生之间的爱。(2)反思教师对知识的渴求。(3)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成功的期望。

(三)课堂教学反思的特征 1.超越性 2.主体性 3.创造性 4.自主性

5.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四)课堂教学反思的意义

1.课堂教学反思可以加速教师由初任教师迈向专家型教师的进程。

2.课堂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课堂教学反思能够培养教师的思维能力,激发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9(2)课堂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逐步提升自己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深化自身的实践性知识。

(3)课堂教学反思可以沟通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迅速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学以致用】

一、问题表现与诊断

(一)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盲目‚跟风‛现象严重。2.缺少自觉性和主动性。3.问题意识淡薄。4.责任意识有待加强。

(二)中小学教师课堂反思能力方面存在问题 1.反思教育理念的能力。

2.反思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3.反思教学方法的能力。4.反思教师外显行为的能力。

二、问题解决

(一)增强反思意识,形成反思习惯。

(二)自我剖析,增强教师内在动机。

(三)以教师为镜,借鉴别人的长处。

(四)以学生为镜,听取真实的心声。

(五)养成写教学后记的习惯。

(六)加强反思指导。

【思考运用】第285页至287页。

第四篇:2011年上好课应知应会小结

2011年《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小结

班继宽

上好每一堂课既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心愿,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本次培训学习了《上好课应知应会》,感触很深。

要上好一堂课,教师除认真备好课,做好授课计划,收集相关资料以外,还需多参与实践,做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这样授课的过程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内容才能更加丰富,讲解才能有说服力。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从小就帮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懂得终身体育与他们人生幸福的关系,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坚持学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健康成长。

兴趣对于学生来说相当重要,作为教师我们每节课都应该精心设计教材内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节课设计得当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比如说:我在教授羚羊飞度时,设置情景,以带动学生关爱生命、热爱生命为线索,带领学生命习兴趣。奉献生命这种情景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十分喜欢。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我们在实践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多一份鼓励,多一份关心,把语文学习成快乐的活动。我们应该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加以引导、指导,养成学生终身体学习的意识,使之终身受益。我们应该通过示范,表扬激励,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引导学生观看羚羊飞度在模拟游戏中引导学生穿越独木桥、穿越大

森林横跨悬崖,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对学生语文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动态,理解学生需求,掌握学生心理。遵守一名教师的职业道德,按照教学的规定和要求,做好教学常规,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教师的职业良心,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上好每一堂课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2011年《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小结

班继宽

2011年12月

第五篇:2012年《上好课应知应会》心得体会

“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学习《上好课应知应会》

心 得 体 会

纳容明德小学

吴顺良

学习《上好课应知应会》心得体会

纳容明德小学 吴顺良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思想、落实教育目标的主阵地。既要“落实”,就不能做“虚功”。今天,课堂教学要坚持改革的方向,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但是,课堂教学的“实”不能丢。

怎样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怎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广大教师都能实施呢?暑假期间我读了《上好课应知应会》这本书,我觉得教学要做到“三实”:

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由教育本质所决定,教学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教材、教辅、音像、补充案例等)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自己,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些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只是为了使教学“好看”,上课成为了一种“表演”,这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容易产生对教师的误导。我听过一些特别“精彩”,特别“顺利”的课,课后,一些教师就提出质疑,这个班的学生怎么这么聪明?”。教育要强化真实,只有真实,才有真知。教师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去启迪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我不提倡上“豪华”课。“豪华”课多半只能“看”,不能“用”。特别是在公开课、竞赛课上。一是多种现代化手段都用上,如录像、录音、课件演示、图片道具、师生表演等等,课堂教学使人眼花瞭乱(当然,必要的、能够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现代技术手段,要恰到好处地用),这样的教学反而给人“哗”而不实的感觉。另外,这样的教学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学校教师也只能是个别课点缀一下。二是在展示课、竞赛课中,教师往往将一课书(一节内容)的最精彩部分都集中在40分钟里拿出来,这样的课平时常规教学不能复制,同样给人不实的感觉。难怪许多教师在观摩学习课后感叹,“课上得很精彩,但我们上不起,学不了。” 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以实效为根本,还是朴实为好。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但不要“画蛇添足”;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但不要“买椟还珠”。

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激发思维活力,提高认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课堂教学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因此,教学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课讲得很好,“有看头”,“有听头”,但学生最后学习成绩不好(当然这里面还有应试的原因);有的教师上公开课、竞赛课“花样”很多,但落实知识、技能、方法不够,课上完后,教师还要给学生重讲一次。这种做法,有违教学规律,容易贻误学生。我们要坚持课堂教学的“扎实”,这种扎实不是死记硬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单纯的复制知识。这种“扎实”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要有过程方法训练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不断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扎实课堂,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

教育管理者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倡立“三实”导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

2012年12月25日

下载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上好课应知应会个人自培计划

    狗场小学十二五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达标计划 科目:上好课应知应会 教师:王勇 时间:2011年10月 爱党爱国遵守法律法规,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工作,关心集体发扬奉献......

    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总结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上好课应知应会》学习总结 上好课是每一位教师永远的追求,通过学习了《上好课应知应会》后,我受到了很深的启发,从中我学到课许多,现将总结如下:一、精心钻研教材 教师要在认......

    上好课应知应会培训讲稿一

    2012年继续教育培训讲稿 培训课题《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一 ——教学品性鲜明 培训内容: 明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形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

    上好课应知应会培训讲稿话题一

    培训课题《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一 ——教学品性鲜明 培训时间:2011年11月10 培训地点:格江小学 培训教师:吴科广 培训内容: 明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

    《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二培训教案

    《上好课应知应会》话题二 ——教师课堂教学理念问题 培训时间:2012年5月8日 培训地点:格江小学 培训教师:李兴荣 培训目标:明确理念及教学理念对于教师的意义,了解现行中小学教......

    应知应会

    销售基本能力培训 置业顾问应知应会 置业顾问代表了易居公司的形象,也是开发商信誉、楼盘品质对外的窗口,是楼盘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我们向顾客介绍楼盘、提供信息、提供服......

    应知应会

    应知应会 1.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

    应知应会

    1、理解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病、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