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家渡街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查1

时间:2019-05-13 21:2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周家渡街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查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周家渡街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查1》。

第一篇:关于周家渡街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查1

关于周家渡街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查

一.被调查单位的概况

(一)周家渡街道为进一步了解我街道现有的下岗人员、以及有劳动能力的低保户群体的现

状,掌握他们的素质状况,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有无就业要求,有无培训意向等信息,以便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尽快地实现就业创业。近期,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所与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联合开展了“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就业培训意向”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的具体内容

(一)调查问卷设置了待业人员在就业方面的优劣式、再就业的意向、要求培训的项目等四

项内容。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一是了解待岗人员的基本信息;二是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地进行就业安置、就业前培训安排提供依据。劳动和社会保障所与社区教育中心的领导表示:帮扶和鼓励下岗人员、失地农民早日实现就业创业是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街道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大事,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一定要以热心的工作、贴心的帮扶、耐心的服务让更多的待岗人员早日走上自强自立的创业就业之路。

三.问题与思考

(一)问题

1.下岗原因。根据调查问卷设计的10个原因,被调查的下岗职工将其下岗原因主要集中

在:(1)企业经营管理原因。(2)因企业人员过剩而减人增效。(3)因资金短缺而开工不足。(4)因市场变化产品没销路等方面。

2.经过调查下岗职工及其配偶文化程度不高。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有234人是高中以

下学历,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9、66%。被调查的下岗职工的配偶有225人是高中以下学历,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6、2%。

3.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有245人是这个年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3、87%。多数人已经结婚,在被调查的261人中,已婚的223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5%以上

4.自身素质是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最大困难。1.无专业技术、年龄大、身体弱、文化素质较低占多数。这次调查,我们列举了10种至今尚未找到工作的主要原因,从汇总结果看,无专业技术人员占调查总人数的比例最高,为23.3%,“年龄偏大或身体不好”的占20.8%,“工作岗位不合适”的占15.4%,“文化素质较低”的占11.7%,“因为是女性,用人单位不要”的占8.4%,“劳动环境不适合”的占7.2%,“嫌工资待遇低”的和“体力无法适应”的各占6.6%。2.没有参加再就业培训的占多数。对于文化偏低、技能单一的下岗职工来说,参加再就业培训,不失为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再就业的有效途径。但调查资料显示,占调查总数90%的下岗职工并没有参加过各类再就业培训。这些人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劳动技能还停留在下岗前的低下水平上,显然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普遍就业要求。

5.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下岗前,主要工作在集体企业与国有企业,多为企业的生产服务人员。在被调查的261名下岗职工中,有138人来自集体企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2、88%,有111人来自国有企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2、53%。这些下岗职工下岗前有172人是企业的生产服务人员,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5、9%,而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仅17人,占

被调查总人数的0、65%。

6.择业心态是影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无形障碍。

1.“坐等”心理依然存在。一方面是旧体制下形成的就业观念一时还难以更新,另一方面是下岗职工多数没有参加再就业培训,缺乏再就业的竞争能力,因而较为留恋过去的工作环境,偏重回原单位工作,这必然成为他们的重新就业的无形障碍

2.不愿“低就”的择业意向。根据下岗职工的实际状况,调查问卷设计了一组简单劳动岗位(环卫清洁工、家政工、勤杂餐饮工、搬运工)供下岗职工“选择”,虽然大部分人下岗后感到精神负担重,生活压力大,迫切要求再就业,但回答“不愿意从事以上工作”的却占调查总人数的44.4%。一方面是有人无活干,另一方面是有活没人干,下岗职工不愿“低就”的择业意向,不能不使人对他们的再就业前景颇感担忧。

3.“故土难离”的就近择业观。国有企业制度下造成绝大多数职工,既不愿外出就业,也没

有勇气走出去就业。顾虑重重、放不下家庭、害怕陌生环境等心态严重。

(二)对策思考

1.发展社区服务业,实现安置型就业。当前大龄下岗职工是再就业的难点,这部分人由于

技术、文化水平有限、年龄偏大,自主就业能力较差,而家庭负担又较重,特别是夫妻双双下岗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社区服务是适合这个群体就业的主要就业领域。扩大社区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首先要扩大服务供给,开发就业岗位。社区服务主要包括:环卫保洁、保护绿地、保安,尊敬老人教育幼儿、家政服务、文体娱乐、医疗保健、代理配送、车辆寄存、修理服务、餐饮服务、商业服务等。

2.重视劳务输出,实现输出型就业。各级政府、劳动人事部门应主动加强与输入地政府、劳动部门的联系,获取更多信息,结合需求方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输出人员的培训;应制定有利于劳动力输出的相关政策,为输出劳动力提供社会保障安全网、享受正当的社会福利待遇;还应积极探索向国外输出劳务的形式和途径。

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实现消化型就业。中小企业安置劳动力就业的投入少、周期短、见

效快,可供选择的岗位多。所以应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切实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技术服务和信息咨询等问题。应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对社会的主要贡献是就业贡献,其次才是税收贡献,因此,应切实减轻中小企业负担,而不能加大企业负担。应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对安置人数达到一定比例的,应发放就业补贴,这样就可以变消极的失业保障为积极的就业保障。

4.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调控型就业。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提高就业弹性,扩大就业

容量。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三产业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因此,扩大就业必须与经济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应从产业演进的一般规律出发,在加强第一产业,稳定和提高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大第三产业主渠道就业能力,尤其要大力发展房地产、新型连锁商业、旅游等就业成本较低、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

5.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上海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下岗职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包括免税、免费、小额贷款等,为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环境。

6.注意公益性岗位就业信息。从2002年开始上海市组建的社区巡防队、城市交通协管员

安置了一大批下岗职工。在城市环卫、社区建设和管理、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公共场所维护等领域,将进一步加大开发公益性岗位的力度。对于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安排原属于国有企业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的,市政府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下岗职工要注意有关部门发布的公益性岗位信息,抓住机会,实现再就业。

7.下岗职工要及时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下岗职工凭《再就业优惠证》可以享受相关扶

持政策。一是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税、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并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办证、办执照类的所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二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合伙经营组织起来就业需要贷款的,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三是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求职登记,凭《再就业优惠证》可免费为其提供岗位信息和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四是对公益性岗位,凭《再就业优惠证》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下岗职工等等。可以说《再就业优惠证》是你享受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的通行证。具体办证办法和程序可到各级劳动部门详细咨询。

四.调查总结

(一)结论: 通过对上述自然情况的介绍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被调查的下岗职工具有

共同的特点:

1、大多是已婚的中年下岗职工,文化程度偏低,缺乏适应新岗位的知识结构。

2、劳动技能单一,大多数下岗职工在下岗前从事简单劳动,应用面窄。

3、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与生活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党和各级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要

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关心、帮助下岗职工的氛围,使下岗职工尽快走出困境

首先要建立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将它隶属于劳动部门或政府某个独立机构,以便较好地执行政府的就业政策,从而有利地促进困难群体的就业。经费来源主要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对下岗职工提供免费服务。这个服务应注重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一站式”服务是指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培训申请、鉴定申报、档案管理、职业介绍、社会保险接续、申领失业金等一系列相关服务在一个办公地点就可以完成。这种综合性服务可使下岗职工备感方便。“个性化”服务是指根据不同求职者和雇主的需要,提供不同方式的服务。如对年龄较大、技能老化、下岗时间超过半年的求职者,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对下岗超过一年的长期失业者、残疾人或其它特困群体提供一对一的跟踪服务等。

其次要认真落实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税费减免、资金信贷等。在调查中还发现,个别单位还存在着办证难、登记难、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有关部门在积极安置下岗职工的过程中,要维护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要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建立各种制度,严格各种规章,确保国家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还要提高从事再就业工作同志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使下岗职工不但了解国家对下岗职工的政策,还要帮助下岗职工提高对再就业的认识,积极引导下岗职工更新择业观念,鼓励他们

靠自身努力开辟就业门路。从事再就业工作的同志不仅要热情地对待工作,更要具有相应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

最后还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增加再就业培训基地。上海市现有的劳动力市场与再就业培训基地,已不能适应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的需求,应尽快建设和完善,以便为下岗职工提供便捷周到的再就业服务和培训。一是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及时收集和提供各种就业信息。二是要跟踪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再就业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下岗职工的职业技能。三是创造条件,通过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多种形式,为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提供全面服务,为下岗职工求职登记、档案管理、社会保障接续提供全面服务。

(二)理论:我通过这次的再就业调查感受到下岗职工和街道社区的管理人员都十分的不容

易,近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职工下岗人数呈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为扩大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但由于多种原因,职工下岗的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再就业工作仍十分艰巨。一是下岗职工大多来自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集中分布在老工业基地、传统行业。全国纺织、农垦、煤矿系统的下岗率均超过20%。二是下岗职工中青壮年比例上升,女职工的比例接近60%。四是下岗职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偏低,初中文化水平和初级技术等级者占60%以上。三是下岗周期延长,就业难度加大。四是部分下岗职工收入很少,生活困难。这些问题要得到完善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三)感想:最近读书看报,有一种感觉:下岗职工之所以下岗,好象是他们年纪偏大、技术偏低、素质偏差……,由于此种原因,一提再就业,似乎就是去扫街道,去打扫厕所,去洗碗,去做保姆等等。以中等城市为例,哪一个中等城市的下岗人员不是若干万人,打扫卫生就需要这么多的人吗?更何况,这些岗位原来也并非没有人啊!再说,难道我们是因为缺少打扫卫生的人才叫他们下岗吗?显然不是这样。不难看出,这种宣传法,这种安排下岗人员的思想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于事无益,抑或有害。冷静地考虑一下,作为一个整体社会而言,职工队伍中什么时候没有年龄偏大的,没有技术偏低的,没有素质偏差的?为什么偏偏主要在这个时候下岗呢? 这完全是改革深化的原因。也就是说,是我国经济改革深人发展了,如下棋那样,一步一步走到这里来了。它不是任何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的行为。这一社会的行为就要用另一社会的行为去解决。一味地让个人去摆小摊,去开饮食小店,从长远看这种引导未必完全得当。只有从系统上进行改革才能真正的完善下岗职工在就业的问题。

第二篇:最新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

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

一、调查背景

下岗职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下岗职工的经济状况、精神状况的变化,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了心理危机。要减缓下岗职工的心理危机,国家必须加强对其的健康教育以及引导下岗职工进行有效的自我调适。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

调查时间:2012年2月5号至2012年2月8号

调查人员:邓振宇巫浩伟 谢俊杰 卢百威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主要在30—45岁之间的一百名下岗职工。

调查目的:

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哪些因素会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产生影响,它们是怎么影响的,以及它们的影响程度。问卷中列举了25个可能对再就业产生影响的事件,要求被调查的下岗职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答列举事件对自己再就业的影响程度。调查方式:

本文的调查采用问卷进行。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5份,数量虽然不多,但质量较高。样本的男女比例为52:48;年龄段:40岁以下的占33%,40-49岁的占42%,50岁以上的占25%,基本符合下岗职工的情况。我们注重了发放对象的可靠程度,党员的比例比较高,约占20%。下岗时间我们选择了改制较集中的2009年为界,2009年以后下岗的占63%,2009年以前下岗的占31%。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层次的最多,占45%,初中及以下的占37%,大专以上的占18%。原单位职务,中层及以上干部占16%,一般职工占72%,专业技术人员占10%。

二、调查内容:

一、经调查发现,下岗职工普遍几种心声:

(一)“我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

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下岗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要从阴影中走出来,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得到的是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绝大多数认为,家人支持有利于他们再就业,此工程的启动,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扶持和帮助,但同时家人也应支持。为工作而奔走了一天的妻子,看到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和丈夫体贴的话语,会是怎样的感动。而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调整自我,以积极的心理参加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支持,是其寻找新的岗位,稳定再就业的关键。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在对下岗人员的指导中,也应当有意识的去了解来访者下岗后找工作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根据来访者家人的支持程度确定其再就业的难度,从而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应与来访者家人取得联系,做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再就业培训好,可惜机会少”--下岗职工埋怨说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

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三)“招聘市场也需要打假”--下岗职工呼吁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二、经调查发现,下岗职工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

(一)失落心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旧观念碰撞产生失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生、老、病、死由企业“全包”,企业成为职工赖以生存的家。现在一旦下岗失业,就会感到无依无靠,产生强烈的失落感。二是与别人比较出现心理失衡。在老同志、老朋友、老同事间比较,觉得自己的能力、工作态度、贡献均不差,但人家“在岗”,自己下岗,心理极不平衡,增强了失落感。三是下岗前后生活反差大。下岗职工主要生活来源,依靠企业发放基本生活费或政府救济。职工下岗前后收入反差大,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二)依赖心理。下岗职工大多存在“等、靠、盼”的依赖思想:一是等待国家安置。有的认为,社会主义饿不死人,总会有饭吃。有的认为,进了国有门,就是国家人。既为国家人,就要国家管。还有的认为,下岗是暂时的,国家不会撒手不管。二是依赖企业和亲友。企业办社会的现象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职工一旦离开企业,顾虑重重。有的职工下岗后不找市场找厂长,寄希望于企业的复苏,能够重新回原单位工作。也有的下岗职工靠亲友、家庭资助,对重新就业无所谓。三是对再就业高不成,低不就。有的认为,只有进国有企业才算就业,才有安全感。进集体企业、摆摊、干个体、在外打工都不算就业,小时工、弹性工时等多种形式都不算就业。据调查表明,50%多的下岗职工等待政府和企业的安置,30%多的职工暂时予以考虑自谋职业,但最终还是希望政府和企业重新安置。

(三)抵触心理。下岗职工丢掉了几十年的“铁饭碗”,意味着利益受到影响,而留岗人员却在减员增效中增加了利益。这种利益矛盾,使下岗职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一是个别宣传媒体出现误导,将职工下岗视为对职工能力缺乏的惩处,引起下岗职工反感。另外,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社会上一些人往往对失业人员产生一种偏见,认为失业就是无能。有的人甚至把失业人员比喻成“社会的累赘”等等。他们认为,企业效益下滑不是自己的错,自己在企业干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有疲劳。二是下岗职工主人翁荣耀缺乏。有的职工下岗前,长时间感受到主人翁荣耀,一夜之间成为下岗者,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产生一种羞耻感。个别的甚至呆在家中不愿见人,更不敢抛头露面自谋出路。三是再就业难度大。职工下岗后,要求就业的愿望非常强烈。但是,由于下岗职工文化水平较低,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就业渠道窄,再就业环境不够宽松。

(四)恐惧心理。一是担心生活没有着落。职工下岗后,生活会受到明显影响,带来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二是担心别人瞧不起,职工下岗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怕社会歧视,担心被人看不起,不愿去从事服务性和苦脏累的活。三是担心难以再就业,有的下岗职工没有技术专长,对下岗后能不能找到饭碗感到担忧。四是担心失去依靠。下岗职工都担心

企业撒手不管,或者企业有了新的转机和就业机会,把他们排除在外。

(五)自卑心理。下岗职工中部分人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偏低,再就业有一定困难,在心理上产生强烈自卑感,悲观,消沉,丧失信心.(六)盲从心理。一些下岗职工不能正确地客观地选择自己所适应的就业点,而是抱着随大流的特点,盲目地结伴外出打工或合伙做生意,一事无成;有的轻信招工、致富广告,不辨真伪,以至上当受骗,陷入困境。

(七)埋怨心理。职工下岗意味着失去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困难,而且也造成心理上的重负。一部分人思想上转不过弯而怨天尤人,无法摆正心态,产生了愤世嫉俗的偏激心理。

(八)攀比心理。一些下岗失业人员在寻找工作就业时,不但与别人做横向比较,而且与自己的过去做纵向比。这时候常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古训,作为座右铭。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心只想找工资、待遇、条件好的工作。但由于自身素质所限,大部分应聘者都会被淘汰。许多下岗职工由于没有选准自己的目标,在多次求职失败以后,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形成恶性循环。

三、建议

(一)下岗职工自我的心理调适:

1.要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下岗失业。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下岗或失业也是这样。旧的岗位不失去,新的岗位也不会找到。兵书上讲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说面临特别困难的处境时,人会不顾一切地去拼搏,反倒常常可以开辟出新天地。许多下岗失业人员总是看到下岗失业带来的坏处,而没有看到在厄运的同时,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多种选择。也许在闯一闯的过程中,会重新发现自己的才能,找到一个新的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遇。此外,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现在社会上似乎是想就业的人多,工作岗位少,但也许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明年或者后年,也许几年后,工作岗位找人也说不定。所以一定不要盲目悲观,困难的时候需要忍耐,忍耐中会等来新的机会。

2.凡事向前看,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些下岗失业人员总是想自己过去如何如何,以此来对比现今境况的不佳。其实,过去只能说服你曾经有过的辉煌,不能表明现在还行。重要的是在过去的基础上重新开始,继续创新发展。这方面,要充分衡量自己的工作经历、经验和技术,不要轻易抛开过去的所长而去选择一个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当然也不能死抱着过去的长处不敢开辟新领地。关键是根据环境的要求而为自己合理定位。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个人失败在于自己丧失了信心,如果不这样,什么时候也有新的机遇。许多创业成功的人,都是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能的地方做出了惊人的成功。当然成功的背后是艰苦的努力。

3.正确总结经验和教训。下岗失业,除了外部的原因以外,从个人方面,一般来说,也有一定的原因。比如可能自己的技术不适应岗位的要求,自己没有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人际关系方面的不足等。当下岗失业以后,一定要冷静地分析一下,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为从事新工作时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如果把下岗失业看作人生的一次失败,其实哪个人在一生中不经历过失败?从失败中接受教训,重新站起来才是生活的强者的表现。坦诚地总结和对待自己的不足,才能改正和发展。

4.寻求各方面的帮助。下岗或失业后,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要主动寻求包括亲友、朋友、社会上各方面的帮助,以便能重新掌握新的工作需要的技术,找到新的岗位。有的人不好意思向亲戚、朋友说,自认为这样做是坚强的表现。当然如果自己确有能力,找到新的岗位有更多大的发展也行。如果社会关系不是太多,个人能力不是太强,不妨承认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而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有一句成语叫:捷足先登。机会往往是给予那些主动性强的人。寻求亲友帮助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下岗失业后,心情苦闷、痛苦、愤恨、不满等

情绪,都可以适当向亲友发泄,一味压抑久而久之会出问题。当然,一方面要发泄自己的负性情绪,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劝说,要思考别人的想法、说法,吸收他人的意见,以免使自己的思想过于偏激。

5.家庭要理解下岗职工。家庭中一个人或夫妻二人下岗失业,双方都会感到沮丧不安。痛苦的心情有时通过转移来发泄。这样有可能,互相埋怨。再加上确实经济生活上受到影响,更是雪上加霜。但这种时候,也是最需要全家一致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度过难关的时刻。团结则力量大办法多,离心离德会加重困难。家庭是最后的避风港,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时候,社会保障体系还不是十分完善,整个社会风气也还未形成一人有难大家相帮的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夫妻二人、一家人若是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就会使家人感到温暖和安全。人生在世对于什么是幸福,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幸福很多时候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家庭中有人下岗失业,家庭生活暂时受到影响,经济上差一点,但如果夫妻恩爱,子女健康发展,照样享受幸福人生。古语说:贫贱夫妻恩爱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6.必要时通过心理咨询调整心态和情绪。下岗失业人员如果负性的情绪很严重,比如长时间的抑郁、焦虑、愤怒,明显地借酒浇愁或者一定程度上从社会生活中退缩等,就需要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进行调整和治疗。需要提醒的是,长期的情绪不良往往引发躯体方面出现一些不适或直接导致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积极进行身体方面疾病的治疗,同时也不要忽视了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和纠正。心病须由心药治。

(二)政府的帮助

政府就应采取措施,进行相关产业的调整,例如对一些劳动力需求较大的产业实行税收优惠,让其增加员工来扩大就业,以维持社会的相对稳定。所以,就社会就业问题的本质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责是通过救济和政策杠杆来进行调节,而绝不是政府自己来投身社会经济运作创造社会的就业机会。

附: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问卷

说明:本次调查采用匿名形式,我们将严格包迷你的信息,你可以放心作答。

1.下岗待业时最需要谁的理解

A、家人B、亲戚C、朋友D、同学

2.对再就业培训的机会

A、没什么用,也很少B、有用,但很少C、没什么用,但机会有D、有用,但机会太少

3、对招聘市场的关注程度

A、非常关注,而且急B、还好啦C、无所谓D、不管,会好的4.招聘市场的可信度

A、信任B、不怎么信任C、马马虎虎D、不信任

5.你对以前工作单位的归属感

A、很高B、较高C、一般D、很少E、没有

6.对自己以前的工作单位的满意度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很不满意

7.在工作中你的成就欲望

A、很高B、高C、一般D、很少E、没有

8.你一天的工作量

A、超负荷B、满意C、一般D、很低

9.你对自己岗位的工作

A、很有兴趣B、兴趣不浓C、没有兴趣

10.在工作中学校新技能的机会

A、很多B、有时C、视情况而定D、几乎没有

11.你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的发挥

A、充分发挥B、大部分发挥 C、部分发挥D、基本没发挥

12、你对自己将来的奋斗的目标

A、清楚B、较为清楚C、不太清楚D、不清楚

13.你对自己的工作权限

A、明确B、较为明确C、不太明确D、不明确

14.你以前付出的努力和实际收到的报酬相匹配

A、很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

15.以前单位领导能够用人所长,扬人避短

A、非常好B、好C、不太好D、不好

16.组长听取员工意见次数

A、经常B、偶尔C、几乎不

17、以前领导与员工的关系

A、很好B、一般C、不好D、经常吵

第三篇: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下岗”已成为一个涉及众多企业和职工的敏感话题。面对下岗现象和下岗人员的增多,如何实现再就业就成了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最有效的是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以下便是近百名下岗职工的心态。

我们最需要的是家人的支持。

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下岗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要从阴影中走出来,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得到的是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绝大多数认为,家人支持有利于他们再就业,此工程的启动,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扶持和帮助,但同时家人也应支持。为工作而奔走了一天的妻子,看到桌上热腾腾的饭菜和丈夫体贴的话语,会是怎样的感动。而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调整自我,以积极的心理参加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支持,是其寻找新的岗位,稳定再就业的关键。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在对下岗人员的指导中,也应当有意识的去了解来访者下岗后找工作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根据来访者家人的支持程度确定其再就业的难度,从而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应与来访者家人取得联系,做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就业培训好 可惜机会少--下岗职工埋怨说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招聘市场也需要打假--下岗职工呼吁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职业指导是再就业工程的金钥匙

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职工的再就业情况之中,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下岗职工,应采用不同的职业指导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一类是:下岗后能很快适应,感到下岗是一个好机会。他们对再就业要求比较高,希望能得到一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这就应该给他们提出高要求,准确发现他们的优势并鼓励他们在新环境中锻炼自己,推荐又创造性的工作而且使其在原企业中无法发挥的新职业。

第二类是:下岗后心理不平衡,带着情绪找工作,且时常抱怨,爱发牢骚。应给他们说的机会,实在的对待,引导其正视自己,了解人才劳务市场,帮助其学会考虑问题,推荐一份具体性的工作。

第三类是:家里有一些具体困难的,他们对工作选择不挑剔,只要离家近,不上夜班有休息日,能顾家就行。因此他们不难找工作,如保洁工,值班员,他们都能很快接受并干好。

第四类是:比较有传统观念的女性,他们经历比较坎坷,多数插过队,下过乡,素质较高,下岗后家里生活条件随之下降,他们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的自信已被多年的不顺磨掉了,应从其身上找到闪光点,让他自信起来,推荐独立负责的管理工作等。

以上四类是较常见的,还有许多更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解决。因此必须认真总结新经验,不断探索新路子。使再就业指导工作能对症下药,帮助下岗职工尽快找到新的岗位,维持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第四篇: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调查的实践报告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调查的实践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确立,竞争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岗”对我国人民来说已不那么陌生。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也已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我国人民的家庭生活而且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此人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最有效的是对下岗职工进行职业指导。由于职业指导工作刚刚起步,难免有一定的盲目性,为了准确把握住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调查是很有必要的,为了切实了解我市下岗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再就业,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对长期生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中国人来说,下岗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要从阴影中走出来,很需要别人的支持。当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得到的是家人的安慰与帮助。在被调查的下岗职工中,绝大多数认为,家人支持有利于他们再就业,此工程的启动,离不开政府和社会扶持和帮助,但同时家人也应支持。为工作而奔走了一天的丈夫,看到桌上冒着热气的饭菜和家人的关心,会是怎样的感动。而这一切都能让他们调整自我,以积极的心理参加再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否得到支持,是其寻找新的岗位,稳定再就业的关键。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在对下岗人员的指导中,也应当有意识的去了解来访者下岗后找工作是否得到家人的支持,根据来访者家人的支持程度确定其再就业的难度,从而有意识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还应与来访者家人取得联系,做他们的工作,这样可以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就业培训机会少

进行再就业培训,为下岗职工灌输市场经济知识,宣传再就业的先进典型,组织已上岗的人员现身说法,这样能增强他们再就业的本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职业培训作为解决失业的一种积极的就业政策和手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各级再就业服务机构坚持培训后再就业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下岗职工对其已基本认可,他们认为培训对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有很大帮助,但也同时反映,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少数人接受过再就业培训。这表明,我们现在进行的再就业培训没能够真正的把下岗职工吸引过来。因此,以后开展再就业培训工作时,应该注意培训的内容是不是下岗职工迫切需要的,同时,还应注意宣传力度,尽量让大多数下岗职工知道在那进行什么内容的培训。

招聘市场的打假

在下岗职工看来,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他们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比如有些单位并没有招人的目的,他们在媒体上作招聘广告仅仅想利用招聘广告的广告效应,打着招聘的幌子,为自己的单位做广告。这样,来应聘的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了他们单位的义务广告员。这种欺骗行为给下岗职工再就业带来很坏的影响。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更重要的事会给他们带来精神损失。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社会保障工作有待加强

存在的问题一是各类企业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均衡,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养老保险覆盖率已分别达到100%和96%,但是个体私营企业参加养老和失业保险社会统筹目前还基本是空白。二是各项救助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收缴困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由企业承担的部分筹措不到位,多数企业欠费现象严重,致使中心的下岗职工不能按时领到基本生活费。

企业负责人及下岗职工观念有待转变。

调查中发现,有的企业负责人存有重改制轻就业、借企业改制甩包袱、不愿缴纳保险费等思想。部分下岗职工择业观念陈旧,等靠要和职业等级观念严重,有的挑挑拣拣,好的干不好,孬的不愿干,存在有岗不上、有业不就的现象

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一是规范企业用工及下岗行为,严格下岗程序,减少随意性;二是要重视对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协调力度,使其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应有作用。

二、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企业职工下岗是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也还是要靠改革、发展。通过大力推进企业兼并联合、股份制改造、拍卖、合资嫁接等方式,尽快盘活劣势困难企业的存量资产,激发企业活力,扩大吸纳就业能力。

三、健全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尽快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功能,健全服务网络,提供一条龙服务,最终使下岗职工通过市场实现再就业。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推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根本保证。一是加大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基金收缴力度,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二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特别要做好个体私营企业及外资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解除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非国有企业的后顾这忧。三是确保下岗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政府财政承担部分要坚决落实到位;有下岗职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工落脚于一个“挤”字,再难也要把职工的“保命钱”挤出来;社会筹集部门要多渠道拓宽资金来源,动员全社会都为下岗职工提供支持。此外,要积极实行劳动代理制,搞好劳资代理服务等。社会保障做好了,就可以起到减压阀、缓冲器的作用。

五、以发展个私经济为主大力拓宽就业渠道。个体私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成为安置下岗职工的主渠道。要鼓励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劳动密集、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劳服企业、中小企业和社区服务业。努力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如商品配送、劳务输出、以工代赈、城市环保绿化等,也可以下乡承包土地开发农林牧渔业等。

通过调查,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到处都充满了竞争,我们必须勇于接受优胜劣汰的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和择业观,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至4月10日 调查地点:萨依巴格社区辖区 调查对象:萨依巴格社区下岗职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人:XX、XXX、XXX.XXX等

调查主题:①了解下岗职工当前的生活状况及对再就业工作的适应情况。

②了解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促进下岗职工就业的尽快实现。

③分析当前的就业保障机制,分析下岗职工的困境与出路。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民生之本,是落实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再就业具体指中国在新时期出现的因为企业倒闭等原因而使部分工人下岗无工作做,然后又重新找到自己合适的工作。这是一项国家的世纪工程。下岗职工再就业事关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关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职工下岗及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本人于近日就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就业形式

根据社区就业指导部门的数据显示,下岗职工中,有将近一半是初中以下文化,没有专业技术职称和职能的更是高达70.5%。下岗职工的平均年龄约43岁,年龄段分布相对集中,40-50岁人群,成为下岗职工群体的主体。他们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而且体力和精力仍然处于最旺盛的阶段,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劳动力本应是拓展事业的黄金阶段。

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再就业结构为,转向第三产业的占89.5%,继续从事加工制造业的占9.8%,转入第一产业的占0.7%。在自营就业方面,从业的门类主要有:以商业零售为主的个体摊贩、店铺,占到一半以上;以家庭住所为经营场地,从事居民服务业和家庭手工业,如卖早点、开办小饭桌以及从事裁剪缝纫等,约占29%;以自有简易交通工具,从事运输服务业,如客运、送货、收购废旧物品等,约占6.8%;从事各种修理服务业,如修鞋、修锁、修表、修理各类车辆和家用电器约占5.6%;兴办文教科卫服务业,如计算机软件销售业务、收藏品中介、美容美发培训、婚庆

晚会主持等,约占3.6%;少数个体劳动者已开始走向合伙联手,共同承揽大宗劳务,如建筑装修、清洗服务、大件搬运等,有的已准备向正规小企业过渡,约占1.5%。以上情况表明,下岗再就业能再度进入国有、集体企业等正规部门,并获有相对稳定职业的,只是很少数。

二、再就业后的主要境况和心态

为了准确把握下岗职工心态,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促进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对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心态调查是很必要的,以下便是近几十名下岗职工的心态调查:

(一)化危机为机遇者

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下岗职工,职业的变动并没有让他们自暴自弃,而是在在困境中磨练了自我,重新自我定位,找准了今后事业发展的方向。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和一腔热血,自主创业,自己给自己打工,当上老板。更有少数下岗再就业员工成为了社区中的模范代表,给同伴们树立了榜样。

(二)有就业,但也有精神负担

这类群体他们虽有工作和收入,但多处于不稳定和低收入状态。从本次调查看,这类群体多为短期临时就业工,他们是一批生活在底层的有工作的穷人。因而他们最大的心理负担是怕被炒鱿鱼,再次下岗失业;担心买卖蚀本。

(三)再就业难,难以适应社会

他们是最缺少精神关怀和组织保护的人群。在调查中,发现他们中有些人流露有消沉、孤独无助甚至不满情绪。从以上情况能感受到他们在职业流动和生活变迁中的艰难。对这部分下岗再就业人员,我们应大力相助。

(四)法律法规不完善,招聘市场不规范

劳动市场上招聘和用工行为的不规范,特别是招聘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再加上缺乏法律保护意识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让他们更是投鼠忌器。因此,在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中,职业指导员要让下岗职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求知应对技巧,以便避开招聘的陷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三、下岗职工再就业存在的问题

1、失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给再就业带来诸多困难。

2、失业人员普遍没有技术,失业前所学和所做的工种跟再就业挂不上

钩,因而再就业难。

3、两有人员就业十分困难,即有就业能力,没有就业愿望,有就业愿望,没有就业能力。这部分人大多数都属于弱势群体,存在着宁愿吃低保,不愿就业的思想,靠国家救济度日。

4、下岗失业人员,对用工信息闭塞,不畅通,就业只有找体力笨重,时间长,工资极低的工作,所以不愿意再就业。

5、某些下岗职工,心理状态没有摆正。面对下岗的惨痛经历,只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没能从中吸取深刻教训。不少下岗工人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从而失去一些再就业机会。

6、女性在就业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多数企业一般都不喜欢招录女员工,因为企业在使用女性员工时的成本高于男性,妇女出来和男性一样参与社会竞争,还要承担生育、养育和照顾家庭的责任。

7、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是制约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因素。

8、再就业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改进。

9、企业对职工的思想工作不到位增加再就业的困难。在调查中发现,有些企业对下岗职工的就业工作不够重视,对企业员工缺乏关心,不管不顾,致使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对再就业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

四、对策研究

1、就下岗职工本身来说,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首先下岗职工应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博览群书,为择业储备丰富的知识;再次,下岗职工应该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落后的就业理念,树立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理念、新就业思维。树立职业平等观,破除高低贵贱观等。

2、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要整合政府培训机构、高校、技校等职业技能培训资源,规范社会培训机构、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行为,开展丰富灵活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对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缝纫,计算机应用、家政服务、保安、按摩、面点制作等技能培训。鼓励自谋职业,培训后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3、组织辖区内的失业人员参加大型招聘会,失业人员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要扎实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要积极开展“春风

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为就业困难群体免费服务。要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妥善安置就业困难群体。

4、发挥政府的行政调控能力,制定有利于再就业的政策。积极和辖区内的企业沟通用工信息,使失业人员重新走向工作岗位。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对辖区内的两有人员实行重点帮扶,了解其家庭情况和生活现状,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积极扩大再就业工作,挖掘辖区外的就业岗位。给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加大劳务开发,与用工需求量大的地方签订合同,定期向他们输送劳动力。加大女性在就业中的地位,鼓励她们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再就业培训,实现女性的就业再就业。总结:再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解决就业特别是城镇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改制的长期成果,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我们仍面临着沉重的失业和就业压力,但我们要解放思想,增强发展信心,克服困难,众志成城,共同实现中国梦。

下载关于周家渡街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查1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周家渡街道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调查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下岗职工再就业演讲

    文章标题:下岗职工再就业演讲今天,我要说的话题,也许在座各位都已经非常的熟悉了,但是,在面对这纷纭繁复的大千世界,面对这企业不景气,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深化的年代,面对这下岗大......

    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事迹

    一个普通下岗女工,在命运的挑战面前不甘屈服沉沦,勇敢地挑起生活重担,凭着自己吃苦耐劳、坚毅执著地艰苦创业,她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赢得了一片属于她自己的天空,还光荣地当选为荆......

    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事迹

    一个普通下岗女工,在命运的挑战面前不甘屈服沉沦,勇敢地挑起生活重担,凭着自己吃苦耐劳、坚毅执著地艰苦创业,她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赢得了一片属于她自己的天空,还光荣地当选为荆......

    下岗职工再就业先进事迹

    一个普通下岗女工,在命运的挑战面前不甘屈服沉沦,勇敢地挑起生活重担,凭着自己吃苦耐劳、坚毅执著地艰苦创业,她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赢得了一片属于她自己的天空,还光荣地当选为......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于某县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

    大学社会实践总结关于某县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调查调查目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心态的问题调查地点:某县调查时间:2013年5月调查形式:电话访谈调查内容:下岗职工就业心态随着改革的不......

    周家渡街道2017年工作总结

    周家渡街道2017年工作总结 (务虚会讨论稿)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化之年。周家渡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七中全会和十九......

    浅谈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制度

    浅谈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制度 职工下岗是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计划经济长期积累的矛盾在就业问题上的集中反映。目前,在我区,随着......

    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1目前我国下岗职工的现状 1 1从年龄上看,以中年人居多 据有关部门调查,在16—24岁年龄段的占11%:在25 44岁年龄段的『与70.5%;45岁以上的占18.5%。下岗职工的绝大多数都是上有老,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