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我中心在区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深入开展中医药工作,狠抓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且定期对中心临床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指导和居民中医药健**健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诊疗水平和社区居民的中医保健意识,现就中医药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心辖区共包括7个居委会(**、工农兵、**、越河、立新、新村、清淮),共39258人。
主要开展的业务有:中医临床、针灸、中西医结合临床、西医临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能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普通针刺、灸法等。
二、医疗、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0月底,治疗门诊4503余人次,中医诊疗1123余人次,占门诊诊疗人次的24%。住院治疗958人次,中医诊疗67余人次,占住院人次的6%;业务总收入140万元,其中药品收入占20%,中草药及中成药收入占5%。
三、创建了中医科
按基本标准独立设置了中医科室:
(一)分别设立了中医诊疗室、皮肤科、肛肠科、中医妇科、内病外治科,中医针灸室、中医理疗室、中医推拿室、中医热熨室、中医敷贴室、中医刮痧室、中药房等综合中医治疗室。设备配备有:颈、腰椎牵引床、颈椎牵引器、诊断床、治疗床、推拿治疗凳、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电针治疗仪、火罐、刮痧板、针灸器具、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仪、艾灸架、超短波治疗仪、康复器材、中药雾化吸入设备、中药打粉机、中药饮片厨、治疗推车、TDp神灯(单头、双头)等设备。
(二)设置了中药房,配置包括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品种在内的中成药139种和中药饮片400余种。设备有: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等。
四、强化中医科岗位管理职责,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中心制订了中医科标准、中药房标准、中医科工作制度、针灸室工作制度、中药房工作制度、中药饮片储存和设备管理制度等。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管理规范。建立中医会诊制度,住院病人可根据需要请中医医师及专家进行现场中医查房。制作了重点人群中医药保健方案、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措施等宣传牌,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凸显。
五、重视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加强中医养生健康教育
(一)至目前创办中医药健康知识教育宣传栏8期。中医药
健康养生保健4期。
(二)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3期。
(三)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上门送医送药送健康,共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9次,其中中医健康教育活动3次。
(四)按季度下社区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和咨询及免费体检3次。
六、严抓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及业务能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江苏省卫生厅将中医药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我们医疗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将中医药工作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体要求为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与业务能力,在学习方法上,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撰写读书笔记与座谈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中心十分注重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每季度对中心员工进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七、今后的打算
(一)积极争取建设项目,扩大业务用房建设。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进修,全面掌握中医药知识;挖掘聘请知名中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监管力度,严格遵循中医药各项技操作规范,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发展中医药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深刻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进一步拓展中医药业务,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功效,不断深入挖掘民间单验方,探索更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渠道,使之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节约医疗开支,为辖区居民的健**驾护航。
第二篇: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同溯岐黄古道 共建和谐建邺
建邺区创建江苏省社区中医药工作
先进单位工作汇报
建邺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尊敬的检查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建邺区政府对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区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区卫生工作特别是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区卫生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建邺区概况
建邺区是南京市6个老城区之一,位于南京城区西南部。为加快南京的现代化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2002年,南京市进行了新一轮区划调整,河西新城的主体部分划入建邺区,同时,老建邺区的新街口部分划出。目前,建邺区东临外秦淮河与老城相连,西隔扬子江与江北新市区相望,南迄秦淮新河与雨花台区相邻,北起汉中门大街与鼓楼区相接,下辖南湖、滨湖、兴隆、南苑、沙洲、双闸、江心洲七个街道,42个社区、1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2.7万人。
经过“十运会”、“绿博会”和“世界城市论坛”等多项活动的洗礼,面对迎“青奥”、迎“亚青”的重大发展机遇,建邺人正以“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新建邺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区、产业强区、环境建区、现代化立区”四大战略,坚持国际化标准,把握高端定位,致力建设一个既适合投资创业 1 又适宜居住生活的现代滨江生态新城,一个功能完备、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南京标志区正在崛起。
在大力发展新区经济城建的同时,建邺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新区民生服务与配套,尤其是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2002年区划调整后的建邺新区,卫生资源非常匮乏,尤其是河西中部和南部地段没有一所医疗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区委、区政府优先考虑卫生公共配套建设,根据新区建设整体规划,制定了“规划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区域卫生资源发展和配臵策略,将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政府重点工作,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到目前为止,辖区内有综合性三级医院1所,三级中医院1所,二级综合性医院1所,二级中医院1所,二级专科医院1所,一级中医院和中医门诊部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区的满足居民群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了“大病进医院,小病回社区”的就医格局,有效缓解了辖区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建邺卫生先后荣获“江苏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江苏省妇幼卫生先进区”、“江苏省卫生应急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建邺区的卫生工作始终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积极借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国家、省、市鼓励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遇,围绕“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服务网络、突出人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等工作重点,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我区中医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滨湖社区卫生服务、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先后获得“江苏省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称号,兴隆、双闸、江心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南京市中医 2 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建邺区社区中医药工作汇报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5000年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和璀璨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全面提升建邺区中医中药发展水平,我们紧紧围绕“提升中医内涵,惠泽社区民众”的目标,着力打造中医特色项目,普及中医适宜技术,营造中医文化氛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完善中医药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2010年,区政府把创建江苏省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纳入了建邺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下面由我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简要汇报我区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有关情况。
1、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建邺区政府始终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原则,把发展社区中医药事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将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社区中医药工作作为政府重点工作,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政府工作目标。为推动“省级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的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和街道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与相关部门和街道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区领导还多次对社区中医药工作进行调研,听取中医药工作情况汇报,并就加强中医药继承创新、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转变中医药服务模式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卫生系统也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并抽调专人成立了创 3 建办公室,创建办多次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基层,进行现场指导、督查、考核、讲评、反馈等,分步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卫生局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也签署了创建工作责任状,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创建工作推进小组,确保组织无缝对接,任务项项明确,责任层层分解,措施步步落实。区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建邺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邺区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各成员单位会议,协调创建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为我区创建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是完善卫生配套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根据河西新城建设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建邺区政府制定了《建邺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臵规划》,按照一个街道设臵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覆盖不到的地区设臵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和要求,重点抓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点建设和改造提档升级工作。06年区级医疗卫生中心(包括建邺医院暨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大楼和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使用,07年新建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诊,08年又调整近30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改建为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9年增建了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大楼和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房楼,明年初,双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沙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将迁入新址。目前,建邺区已建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街道覆盖率达到100%。一个网络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基本设备配套、就医环境舒适、服务功能齐全、管理程序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随着青奥会的成功申办,建邺又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契机,社区卫生服 4 务体系建设的速度也将进一步加快,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区还将新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从而更好的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2010年,区政府把创建江苏省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纳入了建邺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按照创建标准要求,又对全区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中医中药业务用房改造、扩建,将中医药诊室相对集中或独立设臵,在装修装饰上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成立了中医氛围浓郁的中医科、中药房、针灸、推拿、理疗等科室,配备了中药饮片柜、药架、调剂台、消毒锅等设备,中药饮片300至500余种,并提供中药代煎、打粉、装胶囊、切片等服务,受到辖区居民的欢迎。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对卫生的财政投入,逐年加大卫生支出,用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投入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区财政平均增长幅度。2009年对卫生的投入是为4800万元,2010年为5400万元,2011年将突破6000万元。同时,区财政加大了对社区中医药工作的投入力度,中医药工作专项投入经费逐年提高,有力保障了我区中医药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工具的作用,加大对社区中医药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发展社区中医药的良好的舆论氛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中医专家和业务骨干深入家庭、社区、广场、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咨询和中医健康讲座、大力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日常科普,展示中医药在卫生领域的优势特色,介绍中医药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享受中医药,使中医药文化逐步贴近百姓、融入生活,为促进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 5 的氛围。2011年全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94次,累计受教育35152人次,发放健教处方和宣传材料9万余份,举办社区宣传义诊咨询16次。
2、普及适宜技术,打造特色专科
一是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医药适宜技术既能体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又能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我们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解决群众“看病贵”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突破口,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区大力推广。区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建邺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单位的职责和推广的内容、方式和实施步骤。依托区中医院较为雄厚的中医优势,在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成立了建邺区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推广专家组,专家组精心筛选了10余项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基层医生使用的中医适宜技术在全区进行推广,分批分次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所有医师展开了专题培训,培训率达到100%,目前,所有中心都能开展拔火罐、中药外敷,中药熏蒸,中药涂擦、按摩、推拿,针灸、温灸,艾灸,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得到群众的认可和信赖。同时,我们还组织专家开展了《中医处方书写》、《中医门诊病历书写》的培训,并将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相关内容有机的融入“三基”培训中。随着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结合《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专家组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 》培训计划,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所有医师展开了专题培训,培训率达到100%,有效提高了中成药合理应用水平。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 6 医务人员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率达到100%,两年来针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全体临床执业人员进行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及相关知识培训累计达1529学时。目前,随着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推广和渗入,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高,部分中心原来西医“一统天下”的局面已明显改观,简、廉、便、验的中医药治疗手段也逐步得到了患者认可和欢迎,达到了“技术得推广、居民获益处”的良好效果。
二是发挥名医效应,打造特色专科。现任区卫生局局长长周秦汉同志,主任中医师,是江苏省333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南京市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每周坚持在社区坐诊,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其科研课题《速效溃结散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江苏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该课题充分体现中医专科、专病、专药的优势,在省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由周局长亲自主诊的结肠炎专科可以说是一号难求。南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拿科李云峰副主任医师从医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独创的指震、点穴推拿法,治疗颈、腰、腿痛及内、外妇、儿科疑难杂症疗程短、疗效突出,结合针灸、拔罐、中药熏蒸等技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深受广大社区居民的信赖。膏方,是中医的精华,既博采了民间传统医药方之长,又融入了历代名医经验的结晶。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冬令膏方门诊”,充分彰显了中医中药治病、防病的优势和魅力,不仅体现了中医的顺时养生观,更是调已病、治未病的有效方法。在辨证施予个性化膏方的同时,也推出补气调血、滋补肝肾等养生保健膏方,满足了百姓冬令进补的健康需求,受到辖区居民欢迎。兴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肛肠科,突出中 7 医特色,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手段治疗内痔、外痔、混合痔、肛瘘、肛裂、直肠息肉等肛肠病变,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中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副主任中医师唐乌香同志,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面瘫和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尤其是她两年如一日坚持“南京党员志愿者”网上健康咨询答疑,为近3万人次进行了回复解答,被网友亲切称为“网上卫生部长”。
3、发挥中医优势,开展公卫服务
中医中药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确有疗效,更在预防保健“治未病”领域有其独到之处。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重心已经从“治病”转向了“防病”,中医药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将更有作为。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指南》(国中医药函[2009]145 号)要求,我区进一步调整医疗服务模式,优化整合医疗资源,探索建立中医药和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将中医药融入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工作中。一是全科团队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中,同时开展中医体质辩识服务,用中医理论对居民进行健康指导;二是将中医药纳入社区康复体系,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三是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人群为重点,利用体质辨识、养生保健、食疗药膳、运动疗法等特色方法,深入开展中医药保健与健康指导服务;四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五是开展3种以上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肿瘤、老年骨关节病等)中西医结合防治一体化的服务,对社区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行为干预;六是利用 8 全科医师团队进社区的机会,以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为骨干,成立健康教育讲师队伍,在各责任社区向群众普及中医药知识,2011年全区印制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达 11 种10多万份。通过将中医药工作融入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工作中,中医药优势得到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中医药服务范围得到拓展。
4、加强人才建设,提升服务品质
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一是制定政策,引进人才。区政府制定了《建邺区卫生系统优秀人才选拔、奖励、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激励政策,设立了每年200万的人才建设奖励基金。向社会公开招聘中高级人才和业务骨干,营造“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围;二是全力吸引名、老中医进社区。充分利用我省名医云集的优势,聘请省、市名中医、名专家来我区定期坐诊、目前,已经有周仲瑛、徐荷芬、陆正兴、金妙文、郭立忠、郭慧红、沈建平、梁明达等名、老中医到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坐诊,不仅带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医名家的优质中医服务,也有效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将中医精湛技术传授给了社区卫生技术人员;三是开展优秀中青年中医药人才培养。通过参加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外派进修、学历教育、在岗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完善中医师培养体系,逐步培养了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精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优秀中青年中医师。目前,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类别医师已逐步完成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四是鼓励西学中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利用全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中 9 医药适宜技术理论和实践培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运用,明确要求中医向专科特色钻研,西医能够合理使用中成药,并掌握部分简易、安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五是和省市中医院联合协作。和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市中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中医院专家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业务进行指导,对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有力提高了我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水平。目前,我区已基本形成老中青结合、高中低搭配的多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体系,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医师总数为193人,其中中医类别人员72人,占医师总人数的比例约为37.3%,中级职称以上45人,达到了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2 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类别医师,服务站配备1 名中医类别医师的要求,有效提升了社区中医药医疗技术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医药事业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创建促进了我区中医药工作由中医院一枝独秀向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百花齐放的方向迈进。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本色,以此次创建活动为契机,以创促建,充分开发利用中医药这一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努力推动中医药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一是加强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积极发展中医医疗康复与预防保健服务,提高我区“中药饮片”使用能力,推动中医药服务进基层、进社区、进家庭,把中医“治未病’理念更多地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强居民健康意识,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的目的;二是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 10 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专科人才;三是进一步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力度,抓好培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培训,实施分层分类推广,强化工作督导和效果评估,探索鼓励运用适宜技术的激励机制,提高推广应用效果;四是着力繁荣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及建设,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通过语言、文字、图片、多媒体及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宣传中医药的健康理念和养生保健的独特优势,倡导中医药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广泛普及中医药知识,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的良好环境。
创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有圆满结束的一天,但我区的中医药工作不会停下脚步。我们将共铭悬壶济世,上下求索;我们将同溯岐黄古道,传承经典。我们有决心,在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的有力指导下,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不断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和领导对建邺区中医药工作的关心和爱护,请专家在现场检查中予以批评指教。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
茶埠卫生院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2011年10月
茶埠卫生院中医药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我院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统一安排部署下,以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保障,以卫生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中医药工作,狠抓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并且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加强中医药健康教育指导和居民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宣传,不断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诊疗水平和社区居民的中医保健意识,现就中医药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茶埠镇位于岷县北部距县城7.5公里212国道旁,全乡总人口24313人,辖19个行政村,6670户,以种植粮食,洋芋,中药材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1446元。茶埠卫生院位于茶埠镇沟门村临街,面积96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职工总数14人,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内科主治医师1人,中医执业医师1人,中医保健按摩技师1人,共卫助理医师1人,口腔助理医师1人,执业护士2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人7,中专学历5人。开设床位12张。
主要开展的业务有:中医临床、针灸、康复、理疗、中西医结合临床、西医临床、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及口腔等。能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有:普通针刺、温针、电针、灸法、推拿、按摩、拔罐、刮痧、牵引、磁疗、敷贴、手指
收入必须达到总收入的5%,否则年终考核定为不合格等次。
(二)选派中西医结合人员1名到中医院进修学习,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中医药知识培训班3次。
(三)于中医院协商联系,争取了中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苟学理对我院中医药工作进行帮扶,每月坐诊3个工作日,举办一次中医药知识讲座。
(四)今年9月份招聘了一名中级保健按摩技师,9月份中医药收入大幅增长,中医药收入已达到总收入的1/3。
五、强化中医科岗位管理职责,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 制订了中医科标准、中药房标准、煎药室规范、中医科工作制度、针灸室工作制度、理疗室工作制度、中药房工作制度、煎药室工作制度、中药饮片储存和陈列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管理规范。建立中医师查房制度和中医会诊制度,住院病人进行现场中医查房和辨证施治,病例中无中医查房记录视为不合格病例,安绩效考核方案扣分。制作了中医养生格言、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预防保健措施等宣传牌,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氛围更加凸显。
六、重视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加强中医养生健康教育
(一)创办健康教育宣传栏9期,其中中医药健康知识宣传期。
(二)举办居民健康知识讲座期,其中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期。
(三)深入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上门送医送药送健康,共开展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次,其中中医健康教育活动次。
(二)人力资源比较缺乏,尤其是中医护理和中医康复保健人员匮乏。
(三)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的打算
(一)主动克服困难,压缩职工宿舍,3-4人共住一间宿舍,举办职工大灶,做饭形成住宿拥挤。积极争取建设项目,扩大业务用房建设。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进修,全面掌握中医药知识;争取中医药专业新分配大学生;挖掘聘请知名中医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三)、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监管力度,严格遵循中医药各项技操作规范,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持续提高。
虽然,我院中医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发展中医药工作放在首位,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深刻贯彻落实国家政策,进一步拓展中医药业务,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功效,不断深入挖掘民间单验方,探索更多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渠道,使之为广大患者解除痛苦,节约医疗开支,为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茶埠卫生院 二O一一年十月六日
第四篇: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XXX县创建全国
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汇报材料
(2010年12月6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今天,我们十分有幸迎来了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XX检查评估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在此,我谨代表XXX县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XX县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XX县情及医疗卫生基本情况
XX位于XXX中部,地处XXXX等大中城市中心结合部,有1500年的悠久历史,幅员面积1518平方公里,下辖21镇4乡,总人口94万,是XXX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县。国道主干线XXXX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境内,从XXX出发,1个小时可到达XXX两个大城市;40分钟左右可到达XXX等7个区县。XXX境内蕴藏天然气、盐卤等资源,盛产丹皮、半夏、黄柏、青蒿、厚朴、川芎、天麻等中药材,是著名的“丹皮之乡”。
近年来,XXX县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00个,病床2147张,卫生人员2097人。其中中医医疗机构50所(中医医院1所、中医个体诊所49所),中医药人员718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4.2%;病床626张,每— 1 — 千人口拥有中医病床数0.67张。
二、创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政府统筹,狠抓行政推动,为创建工作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创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纳入县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公室分管领导和县卫生局局长为副组长,县政府办、卫生局、财政局、城乡建委、发展改革委、人力社保局、文广新局、食药监分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卫生局,全面统筹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县卫生局成立了创建工作组和中医科,县中医院和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了领导主抓、专人负责创建工作的格局。
二是制度保障。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XXX县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规划》、《XXX县建设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推进中医强县建设的意见》;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了创建工作动员会、推进会、工作会,2008年12月组织相关人员赴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创建工作会议,研究具体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县卫生局与各乡镇卫生院还分别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各医院的创建工作任务,实行考核和问责机制。县创建— 2 — 办公室每年2次到各单位开展督导检查,技术指导组每月下乡开展技术指导,促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经费保障。县财政实行中医经费单列,保证本级财政对中医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2008年以来,全县共投入中医事业费1186.15万元,占卫生总经费9507.56万元的12.48%,超过评估标准2.48个百分点。
四是政策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县政府以无偿划拨方式供给县中医院土地7.4亩,并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各乡镇政府无偿提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用地,发展改革委、规划局、城乡建委等部门在医疗机构建设中费用从优、手续从简,时间超前,便捷服务。在医疗保障上,将县中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把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作为定点的必备条件,把中医药服务项目和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药适宜技术及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纳入新农合补偿范围,其住院报销比例在原新农合补偿的基础上再提高10%。
(二)坚持基础先行,狠抓网络建设,夯实基层基础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我县始终把加强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放在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首位,突出工作重点,优化中医资源,强化中医药网络建设,基本形成了“龙头领先,枢纽中联,基础扎实”的格局。
1、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加快县级中医工作阵地建设。一是
— 3 —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1.35亿元,新建住院大楼2.6万平方米、制剂室2000平方米、煎药室90平方米,添置和更新了全套中药制剂设备、自动化煎药机、骨质疏松治疗仪、中药薰蒸床等一大批中医药设备,编制床位由原250张增加到了400张。二是加强中医特色建设。以国家级针灸推拿和市级骨伤、心脑血管、风湿专科建设为重点,引进和自主开发了蜡疗、刺络等新技术、新项目11项,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项目107种。三是打造中医药文化。县中医院设计了规范的院徽、院标、院训,制作了院歌,开辟了院报,新建中医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从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文化特点。四是在县人民医院开展中医特色诊疗。县人民医院专门设置了中医科、针灸科、推拿科等临床一级科室3个,开设中医病床108张,长期聘请全国名中医座诊,有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2个、市级1个,有中医类别医师33名,是全国综合性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2、以国债项目建设为契机,全面规范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设。一是扩大中医科规模。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通过改扩建,新增业务用房面积2.99万平方米,其中中医业务用房5125平方米。二是规范中医科设置。全县25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中药库房、中药煎药室,共有中医诊室149个、中医其他诊室65个,并按照“相对集中,统一标识,打造中医文化”的原则,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三是完善中药房设施和中医诊疗设备。乡镇卫生院新配置针灸治疗床、推拿— 4 — 治疗床、针灸器具、火罐、TDP神灯、电针仪等中医诊疗设备768台(件)。
3、以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村卫生室网底建设。一是规范村卫生室设置。我县把加强村卫生室网底建设作为农村工作重点,依托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国债项目建设,规范设置村卫生室,全县共建村卫生室248个,新建规范化村卫生室40个,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的目标。二是配置中医诊疗设备。投入56.5万元,统一配置中药橱269台;投入8万元,统一配置中医治疗箱742个,电针仪、TDP神灯534台。三是大力开展中医药服务。村卫生室配备中药饮片达100种以上,中成药50种以上,基本满足了当地村民中医药服务需求。
(三)坚持人才之基,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整体素质 一是充实中医院领导班子,增强组织领导能力。新增副院长2名,现6名领导班子成员中,有5名是中医专业,占班子成员总数的83.3%。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在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人才引进上,畅通绿色通道,引进研究生不受编制限制,招录本科生可直接到重点医药院校现场招考。3年来,全县共引进中医专业研究生27人、招录本科生8人、专科生38人。全县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270人,比创建前增加38人,增长16.4%;新增乡村医生153名。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基本素质和业务水平。县卫生局制定了《XXX县中医药人员培训计划》,编写了《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手册》,承办
— 5 — 全市中医学术会议3次,举办县内中医学术会议5次。三年来,全县共有187名在职中医人员参加中西医结合专科学历教育,选送114名城乡中医药人员赴上级单位进修学习,对240名医务人员开展了“西医学中医”培训活动;对968人次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人员和乡村医生开展了中医药知识培训和适宜技术培训。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活动,培养中医业务骨干18名。目前,全县中医药人员中,有硕士27人、高级职称41人(正高4人)、中级职称8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市级名中医1人、县级名中医10人。承担市级中医药科研项目3项,占科研成果总数的75%;发表中医(药、护)论文60篇,占总数的36.2%,有效提高了全县中医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
(四)坚持服务为本,狠抓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药参与率
1、着力提高中医药治疗参与率。县中医院成立了“中医外治小组”,分别在心脑血管病科、脾胃病科、风湿科、呼吸科等科室积极开展中医非药物疗法,把针灸、火罐、推拿按摩、穴位埋线、小针刀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手段运用于病人,并广泛推广中药小包装,使用院内中药制剂5个剂型10个品种,不仅增强了疗效,缩短了病程,而且降低了医疗费用。全院中医门诊处方占门诊处方总数的63.6%,其中中药饮片处方比例达34.7%;中医药业务收入由创建前的3548.5万元上升到4952.8万元,增长— 6 — 39.57%;中医门诊人次从9.86万人次上升到16.42万人次,增长66.56%;中医住院人次从9390人次上升到14173人次,增长50.94%;骨伤科由创建前的2个病区发展为3个病区,床位由60张增加到120张,心脑血管病专科连续两年业务增长超过200%。县人民医院聘请研究员、国家名中医XXX长期座诊,医院开展了中医药饮片、中成药、针灸、推拿、理疗、康复等中医药服务,使用院内中药制剂15个品种,中医临床科室病床使用率达132%、日门诊中医处方占94.5%,全院日均中医药门诊人次占总门诊人次的21.7 %,中医业务收入从创建前的1171万元上升到1895万元,增长61.83%。乡镇卫生院中医药门诊处方占处方总数的42%,村卫生室占30%以上。目前,全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门诊人次由创建前的39万人次上升到55万人次,增长41.03%;中医药业务收入从6069.3万元上升到8108.1万元,增长33.6%;中医住院从17654人次上升到35912人次,增长103.42%,中医药治疗参与率由32%上升到42%。共建成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3个、市级重点特色专科3个、重庆市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1个。
2、严格规范中医药业务管理。县中医院制定并实施了临床科室常见病及中医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定期进行分析、总结、评估和完善。全院住院病历甲级率达99%,中医处方书写合格率达91.5%。
3、广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2009年,我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单位,县卫生局出
— 7 — 台了《XXX县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了《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方案》,确定县中医院为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实行集中分层分级培训指导。全县集中培训乡镇卫生院师资36人,举办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31期,累计培训1416人次,培训参与率100%,合格率100%。同时,遴选1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全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推广应用,并组建专家指导组8人,深入开展技术指导,指导面100%。目前,全县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开展和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4、全面开展中医业务协作。县中医院设置了基层指导科,由专人负责定期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开展中医药技术业务指导,分别与25个卫生院和134个村卫生室建立了业务协作关系,占乡村医疗机构总数的58.2%。同时对4个卫生院实行对口帮扶,3年共派出技术骨干37人次,接收乡镇卫生院中医专业人员临床进修36人次,为3个乡镇卫生院各捐赠救护车1辆,提高了当地卫生院的急救能力。县人民医院在实施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工作中,将中医药纳入帮扶的重要内容,定期下派中医业务骨干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应用示范,3年共接收中医临床进修14人,提高了乡村中医药服务能力。
5、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一是大力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制定出台了《XXX县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案》,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重点人群健康保健。县中— 8 — 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医治未病试点单位”,与中国人民大学健康管理学院和北京中康集元健康科技公司协作,运用红外热成像扫描系统和亚健康综合检测系统,开展健康人群或亚健康人群检测、指导。结合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各乡镇卫生院根据居民健康体检情况,开展了中医体质辩识服务,并根据不同体质开展健康指导。同时,积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慢性病患健康管理服务,对农村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中医药行为干预。二是广泛开展中医药健康宣传教育。通过印制《中医科普知识》、在电视台、XXX报开辟中医科普知识专栏、在公路沿线制作宣传标语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广泛普及中医科普知识。三年来,全县共印发《中医科普知识手册》9期5万册、中医中药专刊12期2.4万份,举办中医药科普宣传专栏243期,制作《中医药健康教育》光盘50张、永久性宣传标语75幅。各乡镇卫生院结合实际开展了公众中医药健康知识咨询、中医药健康教育讲座和中医药预防保健宣传,引导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健康素质。三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印制了中医药预防甲流感、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宣传资料和预防处方。各乡镇卫生院积极参与,深入到人群集中的学校、厂矿等,进行预防技术指导,提供中药大锅汤等,切实为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创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以
— 9 — 来,我县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群众的需求和上级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此次检查评估为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添举措、再鼓干劲,努力改进、积极创新。一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把县中医院打造成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二是以人才为支撑,科技为动力,经费为保障,实施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努力建设中医强县。三是落实工作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为提高农村居民中医药常识知晓率,保障群众健康,推进健康XXX建设再作新贡献,再创新辉煌。
第五篇:中医药应用汇报材料文档
澧县澧阳镇卫生院
中医药应用现状汇报材料
澧阳镇卫生院位于澧阳镇解放中路,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现有医务人员234人,主要担负澧阳镇近20万人口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任务。近几年来,医院业务迅速发展,2010年,门诊达10万人次,住院6500人次,全年手术1300多台次,医疗收入1249万元,药品收入1185万元。同时,医院中医药应用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壮大,现将我院中医药应用现状汇报如下:
一、我院中医科、中医药现状
我院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4人,其中中医药专业人员25人,占12.2 %,现有中高级职称 63 人,其中中医药中高级职称12人,占19.0 %。医院开设有中医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中西医结合,中医针灸理疗门诊,并开设有中医疼痛科住院部。2010年中药销售711638元,占药品收入的6.0 %,中医疼痛科开设病床10张,占医院开设病床的7.7 %,2010年医院中药加工收入12742元,药品代煎20776元,理疗按摩收入57200 元,疼痛科住院收入95万元,加上中药药品收入,占医院全年业务收入的7.2 %。
二、我院中医科发展方向与前景
祖国医学是一座伟大的宝库,值得发掘与研究。我院是一所基层卫生院,历来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现中药品种达405种,从事中药加工炮制、调剂的中药专业人员有8人,为我院中医药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当前西风东进,中医药市场日益萎缩的情况下,中医药发展要调整方向,要针对中医药有确切疗效的疾病进行诊治,针对病人易于接受的治疗项目进行拓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医临床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既是患者的热切期盼、也是医院中医药
发展的诊治方向,更是传承和开拓中医药文化的迫切需要。另外,现代生活中的亚健康状态是围绕医学的一大难题,中医药在这方面可以所作为。中医理论阐示治病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与当前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殊途同归,也可以加以研究。相信中医学能在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有更大作用。
三、我院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中医药人才后继乏力
上世纪80年代出现医疗机构和市场化的倾向后,中医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难以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中医药工作者收入微薄,愿意从事中医药的人越来越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周期长,中医西化严重,真正的中医药人才没有培养出来。
2、临床上医药脱离,西化严重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看起来不少,但真正能掌握中医理法方药运用的人不多,中药讲的是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和中医的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八纲辨证相呼应,正确辨别证候,确定治法治则,合理用药,对疾病才能凑效。但现在很少以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去诊治病人,望闻问切形同虚设,看病时切脉,开出的却是输液,抗生素,激素。西医检测手段高超,精细化制药技术规范,手术或急救时疗效直观。中医药在某些疾病治疗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但不能将有效药物成份集中作用于病灶,使疗效较慢,为追求疗效、满足病人需要,中医西化不可避免。
3、中医药在群众中的信任度下降
中医药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劣,当前医疗市场上,打着中医旗号进行非法医疗活动的广告铺天盖地,专治不治之症,这些多是伪中医,完全依靠群众的善良和对中医的信任,进行坑蒙骗,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相当部分医务人员应用中医药以病索方,致方不对症,服用中药疗效不显著,病人中医药失去信任;中医药以治疗慢性病见长,有时服中药疗效会长达数月方可见效,基层患者的经济条件或认识意识根本跟不上;现代人生活节奏增快,中药的服用方法仍停留在煎汤口服
方式上,没有跟上时代步伐。传统中药剂型如蜜丸是用蜂蜜作为粘合剂制成,仅仅是中药材的粗制品,存在服用量大,吸收不完全,携带不方便等不足,久而久之,人们对中医药也就失去了信任。
4、中药材质量退化
中药疗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中药的炮炙方法,药材的产地。当前中药炮炙未能完全遵循标准,随意性大,人工栽培药材多,道地药材少,不法商人唯利是图,以次充好,以假当真时有发生,医院的中药加工人却因为不准生产加工饮片不得不改行,这些也是中医药发展的障碍。
四、中医药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中医,让人们了解中医药的历史渊源,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肯定的疗效及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优势。
2、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家要落实一系列的倾斜政策,一是明确规定中医事业费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二是引导扩大中医药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如农合将全部中医药治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增加报销中成药品种,比西药治疗报销高出百分比;三是财政支持基层中医药队伍建设,委培代培中医药人员,保障中医药人员福利待遇,师带徒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培养方式,应予以支持。
3、对疗效确定的中医药治疗项目要制定标准,全国推广。与西医治疗效果无法比拼的中医治疗方法应该舍弃。
4、在中医广告审批,医疗机构设置,行医监管和管理上,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中医药的健康有序发展。
5、活跃中医药学术空气。如成立中医学会,经常开展中医药交流活动,组织中医药技术比武和观摩活动,抓紧抓好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和传承。
澧阳镇卫生院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