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药服务发展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介绍
XX区占地面积272.3平方公里,辖6个街道办事处,2个管理区,1个开发区,38个居委会,211个行政村,全区共有人口35.8万人,其中农村居民16.88万人。现有街道医疗卫生机构7家,村卫生室23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9家,包括4个中心,15个站。街道医疗卫生
机构共有执业医师339人,其中中医执业医师98位,占医师总数的28%;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有执业医师128人,其中中医执业医师32位,占医师总数的25%,其中已有12位中医执业医师接受了中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4位正在参加岗位培训;全区共有注册乡医380人。
二、主要工作
随着各项医改工作的全面启动,随着广大居民对传统医学的认可,为了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区卫生局领导以全面贯彻市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意见》为契机,实施中医药特色建设工程,年内重点建设3-5处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处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力完成市卫生局规定的中医药特色建设任务。
以创建全国中医药示范区为契机,以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为重点,积极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基层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各个环节中,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目前,全区所有的医疗服务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自己的中医专科特色。
为更好的为广大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上级各项政策的引导帮扶下,我区把推行中医药特色服务建设作为基层卫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开展起来,自此项工作广泛开展以来,深受居民的欢迎,在医疗卫生服务功能扩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就医难问题。
基层卫生服务是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主要服务对象,以解决基层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所以能否提供方便的服务就成为衡量基层卫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能让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经济、实惠、便利、有效的服务,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
现在多半医疗机构都有中药房,均备有各种中(成)药400多种,有电麻仪、神灯、红外线考灯、离子导入仪、腰椎牵引床、针灸、拔罐等设备,基本满足居民对中医药的需求。我区近几年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从适宜技术推广以来,病人越来越多,老百姓对中医的需求非常大,现在各服务站日均门诊量提高20%,其中约40%的人是寻求中医药的治疗保健或者康复训练而来的。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觉得煎汤药太麻烦,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条件的单位还开展代煎中药免费送上门的服务,也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许多居民都说“以前不爱吃中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麻烦,现在吃中药也很方便了,有人送上门。”
为了不耽误患者的工作时间,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成立伊始就设立假日门诊和夜间门诊。周六、日也不休息,随时都有值班人员。一些平时上班比较忙的患者可以下班以后就近接受针灸按摩或治疗。因为针灸、按摩需要疗程,所以大部分上班族不可能经常请假去按摩,通过开设夜间门诊,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与工作相冲突的矛盾,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支出。
我们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都设立了留观室和家庭病床,主要针对老人及慢性病人或由医院转回来调养的病人,我们可以上门服务,为他们免费查体和治疗,为行动不便病人解决了后顾之忧,这种服务受到很多家庭的欢迎。
三、目前中医药特色建设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
我国中医药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在养生保健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但目前中医药服务功能发展不平衡,医疗、康复等功能发挥的较好,预防、保健等功能相对薄弱,“治末病”等中医预防保健理念,由于缺乏足够的宣传,未能得到大众认同;当代年轻人对中医药的功能没有充分的认识,致使一有小毛病就乐于服用西药,这不仅无益于“中西医并重”方针的贯彻落实,更会影响中医药服务事业的发展。
四、在基层卫生中推广普及中医药的意见和建议
中医是基层卫生服务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希望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对中医药需求扩大的态势,重视中医药服务建设,鼓励和支持中医药服务的发展。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多形式、全方位向社会,特别是向年轻人宣传新时期中医药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宣传提高各界对中医药的认识度,营造“信中医、用中药”的社会环境,切实推动中医药服务事业的发展。
区卫生主管部门应根据实际,做好加强中医药服务人才引进和现有中医药服务人员的培训,重视发挥名老中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完善新型中医师承的制度。进一步拓展基层卫生工作中医药服务的功能,全面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和12项专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通过建立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档案、中医家庭病床、中医出诊上门服务、中医康复、中医养生保健等,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第二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汇报
兴国县中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专家:上午好!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实施江西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与《关于实施江西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院结合调结构、控费用、保增长的新医改目标和医院“五大工程”发展战略,扎实开展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
兴国县中医院是集医疗、急救、科教、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8万m,业务用房面积1.5万m。现有职工351人(编制内231人),其中卫技人员304人,占86.6%,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88人。国家中管局113工程培养人才2人,县级学科带头人6人。医院编制病床200张,实际开放347张,设有急诊科、内一科、内二科(肿瘤科)、外科、骨伤科、针灸科、肛肠皮肤科、眼科、妇科、产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12个一级临床科室,9个住院病区,急诊科、骨伤科、针灸科、眼科、中风病是江西省特色专科(病),肛肠科是江西省在建特色专科。医院拥有螺旋CT、全自动生化仪、彩超、DR、血液透析仪等大型设备,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十类30余种,建立中医综合治疗室5个,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项目40余种。2014年门诊人次 13.5万,比2013年上升11.8%,住院人次14515人, 比2013年上升23.7%,业务总收入8702万元。今年1-4月,门诊人次 5112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5%;住院人次 442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6.5%。
22二、多措并举,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打好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基础。首先,我院加大中医诊疗设备资金投入,近两年,投入200余万元购进毫米波治疗仪、中频电疗仪、干涉波疼痛治疗仪、微波治疗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等一批较大型中医诊疗设备,为开展中医药诊疗新项目奠定基础;其次,我院重视中药房建设,在业务用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调整了中药房的设置,让中药房使用面积符合要求且布置更为科学合理,在药品配备上应临床需要增加了抗肿瘤类中药饮片,配备中药饮片种类增加10%以上,达680多种;添置了3台新煎药机,专人负责煎药服务方便患者;另外,我院在现有条件下,改建、增设病区病房,全力满足群众就诊需要,目前开放病房增至347张,大大改善就医环境和广大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我院随医疗业务的增长和服务水平的提高,院内血库和ICU室正在筹建中,为此我院综合服务能力和后继保障能力将大幅提升。
2、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中医药管理现代化
我院重视信息化建设,先后投入220余万元采购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软硬件,完善门诊收费挂号、住院结算、药房药库管理、医生护士工作站、功能科排队叫号系统。规范了收费管理、费用查询、日清单,药品管理,住院患者管理。系统功能涵盖了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绩效考核及综合业务管理等,并与医保系统互通,实现即时结报。同时,建立健全远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础设施,2013年,我院拨付专项资金20余万元,用于开通远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平台,为中医药人才培训、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保障。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 我院从加强人才配备、人才培养方面来打造中医药人才队伍。我们不等不靠,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进中医人才。一是抓住统一招聘机会,尽量招到中医类别人员,将中医药方向作为基本要求;二是到各乡镇物色中医人才,争取县卫生局出面调入;三是招聘合同工,根据各科室中医人才需要自主寻找合同工。从2013年至今我院引进了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医人才1名,招聘本科学历人才15人。
在加强人才配备的同时,医院十分重视中医药人才的培训,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了全院学习培训制度,每年制定学习培训计划,有全院系统化培训、科内业务学习、请上级专家来院指导、外出短期培训和进修学习、师承培养等多种形式,2013-2014年,派出270余人次外出短期培训,选送50多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同时,我院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提取年业务总收入的2%专项列支,2014年基金提取达108万元,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近3年我院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科研课题完成 3 项,引进中医药新技术项目 10余项。
4、全面开展学科建设活动,打造专科优势品牌
学科建设是医院的生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今年是我院的“学科建设年”,把特色专科(专病)打造成优势品牌,促进医院快速发展,我院在巩固好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急诊科、中风专病等现有省级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学科优势的同时,落实好省级基层特色专科—肛肠科的建设,不断完善发展创新肿瘤内科、脾胃病科、风湿病科、外科(微创)、糖尿病等专科建设。达到每个学科有1-2名学科带头人,有2-3名技术骨干,确保“院有专科、科有专病、病有专药、人有专长”。医院即将出台学科建设指导意见,要求各科继续完善学科建设方案,按验收考评,预算100万元经费用于奖励学科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科室和个人。
5、积极开展对口支援,指导基层中医药发展
作为全县中医药龙头单位,为促进基层中医药发展,我院成立了中医基层指导科,积极开展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和对口支援工作。近3年来共开展了5批共600多人次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了15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治疗技术。免费接受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进修、培训,同时,我院每年下派6名医务人员到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在乡镇卫生院坐诊、指导门诊、查房、手术、开展学术讲座、免费培训专业人员,提高了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和中医药服务能力。
6、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我院是省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根据国家《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要求,结合医院实际,确定了医院的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徽、院歌,在2010年全省组织评比中,我院院徽、院歌均获得了二等奖。2014年我院定为“中医药文化建设年”,按照“忠诚、精业、厚德、仁爱”的院训和“中国梦、国医情、健康行”的要求,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仁、和、精、诚”的价值理念,积极唱响中医药文化主旋律,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让人们感受到中医药的魅力和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增强医院的发展潜力,力争把我院建成“中医品牌显著,服务能力突出、科室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完善、百姓满意放心”的示范医院。
同时,我院每月开展 “科室之星”、“红旗科室”评选活动,树榜样、评标兵,形式了后进赶先进,先进帮后进的良好赶超氛围。为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我院开展“服务家乡人”活动,所有住院患者均有同乡职工对接帮扶,全面了解患者实际困难帮助解决、了解对我院诊疗服务意见加以改进、回访出院后身体状况带去问候。体贴入微的服务,形成了医患一家人的良好局面。
三、不足之处
各位领导、专家,虽然我院通过努力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工作是全面系统的工程,对照标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如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中医药人才相对短缺、医院整体环境布局受条件限制等。希望各位领导、专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我们一定会虚心接受、理性对待、持续改进,并以此次督查评估为新的起点,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扎实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懈奋斗!
谢谢!
二0一五年六月六日
第三篇: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汇报
XXX县民族医医院
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推进我院民族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我院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循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为主线,质量、安全与和谐为主题,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医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开创医院工作的新局面。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中西医结合,突出民族特色,民族内涵,加强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院民族医药诊疗水平,带动全县民族医药工作的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族医疗、预防和保健的需求,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
二、基本原则
1、科学发展,统筹协调原则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业务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业务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力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
尊重维护全体医院职工的根本利益,群策群力,通过业务建设来不断提高医院职工生活水平,力促医院业务建设和谐发展。
3、实事求是,突出重点的原则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找准重点,突出中医民族医药特色,努力走符合民族医发展规律的道路。
三、基本情况
1、我院现有卫生技术人员 xxx 人(含临时职工),占职工人数的14.9 %,副高职称 5人,中级职称10人,在职(含外聘、返聘)的名老中医2人,医院设有7个临床科室,5个医技科室,住院部病床xxx床,其中针灸推拿科、壮医科是(区级重点专科),2009年业务收入突破xx 万。2、2009年,全院各项医疗指标完成情况如下:中医疾病诊断符合率97.5%;病房中医治疗率达70.5%;门诊中医治疗率65.5%;病床使用率65%;危急重症抢救成功率92.3%;治愈好转率95.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6%;甲级病案率达到85.5%。
3、截止2009年12月30日,中医科累计接诊门诊人次4885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的23%。
4、截止2009年12月30日,全院执业注册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人数10人,占全院执业注册的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是27%。
四、发展目标
(一)到2015年,医院业务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
新建一憧业务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xxx 7000平方米 ──
开放床位 xxx 张 ──
人员配备 xxx 人
──
年诊疗人数
xxx 万人次 ──
年业务收入 xxx 万元 ──
病床使用率
% ──
中医药参与治疗率
% ──
2012年创建二级甲等民族医院
(二)五年内医疗指标要求
1、入出院诊断符合≥95%;手术前诊断符合率≥95%;
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3、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8%;
4、麻醉死亡率≤0.02%;
5、医院感染率≤8%;
6、甲级病历率≥95%;处方合格率≥97%;
7、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0.5/10万(门诊住院人次);
(三)主要任务
1、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
(1)、是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我院占地面积小,布局不够合理,扩增空间局限,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到2015年,我院要 克服一切困难,选定新地点新建一憧业务综合楼,总建筑面积为7000平方米。按楼宇智能化、流程人性化、功能合理化的要求为病人提供舒适、快捷、高效的特殊检查医疗服务,保证有足够的业务用房,以满足病人的需求。
(2)、是床位设置。在原有90张床位的基础上增设60张,总计为150张床位。使之能满足我院中西医临床需要,根据疾病的变化和学科发展需要合理安排,科学调整,努力提高病床使用效益。
(3)、是人员配备。按照床位1:1.4计,150张床位总计人员配备为210人,在我院原有xxx人的基础上增加xxx人,其中:中医本科20人,护理20人,放射科医师3人,B超医师3人,检验3人,中医执业医师药逐年增加,到2010年达60%,西医学中医培训到100%。
(4)、是医疗设备配置。根据医院发展需要,每年从业务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设备,按国家中药管理局规定将中医方面设备备全,在原有设备基础上新增双排螺旋CT一台、DR一台,四维彩超一台,C臂X光机一台,全自动生化仪一台,高配置救护车一台等设备,以适应医院发展及病人需求。
(5)、是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健全医院“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管理制度,探索建立起有利于发挥中医民族医特色优势的医院管理和服务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不断满足社会对中医民族医药的服务需求,重点突出:“名院、名科、名医”力将在2013年完成壮医、针灸推拿科的建设、技术推广项目。
(6)、是以《广西二级中医民族医院评审》为标准,创建二级甲等民族医院,做好以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为重点的医院内涵建设。
(7)、是对西医人员制定确实可行的西医学习中医民族医的工作计划,三年内努力达到上级规定的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的学时,2015年全体医生能够运用中医治疗常见病、多发病。
(8)、是推进创新机制。通过创新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加强责任心,培养科学严谨的医疗作风,完善 二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落实医疗规章制度,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积极探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法,创新人事、分配、人才激励机制;进行科技创新,通过有效激励机制支持开展科研、新技术、新项目;进行管理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营造稳定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稳定职工队伍,实现医院人、财、物及各种资源科学配置,以发挥最大效益。
2、努力扩大中医药服务范围和社会影响,发挥中医民族医药作用积极参与和扩大中医民族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社区卫生以及预防保健服务中的作用,认真做好各项中医民族医药指标和任务的落实,增强中医民族医药服务功能。积极做好中医民族医药知识普及宣传,充分利用医院的庭院、大堂、走廊墙面、橱窗、候诊区、诊室、候药区、病房等区域及医院标识等,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还有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进一步扩大和培育中医药需求市场,扩大中医民族医药的社会影响,营造良好的中医民族医发展环境。
3、加快中医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和加强中医民族医药临床应用研究:
第一个五年规划,医院人才培养重点围绕中医民族医药人才和必须适应中医民族医药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医院继续教育制度,尤其是高层次中医民族医药人才的建设培养,为医院发展提供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是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中医民族医药进修培训和自修学习,重点(培养针灸推拿科、壮医科人员)。
(2)、是遴选优秀中青年临床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是认真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4)、是做好专科专病人才的建设培养.(5)、是加强中医民族医药临床应用研究,通过对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慢性病的中医民族医药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提高疗效,同时加强中医民族医药在临床疾病的诊治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研究。
五、总体目标
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按照医院等级评审验收新标准开展迎检工作,确保各项指标全面达到综合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继续实施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落实各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工作取得新的发展;继续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巩固地位;在学科建设、技术创新、经营理念、扩大外延服务、分配方案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服务态度进一步好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职工待遇进一步提高。全院业务收入增长20%,达到xxx万元。
六、工作重点
1、加强医疗质量建设。在认真贯彻基本医疗制度,基本诊疗规范、常规和标准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全面落实“管理年活动”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
2、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抓好学科配套设置和学科建设规划,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按照《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加强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工作,积极申报国家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工作取得新的发展。
3、提高运营效率。抓好开源节流工作,以培育新的技术服务为引擎,带动医院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严格控制医院运行成本,多渠道筹集建设发展资金,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
4、务实硬件设施,加强基础建设。
七、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医疗业务工作
1、是强化质量管理: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抓好教育,要强化重点人员,重点科室的管理意识,提高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 岗位职责,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的自觉性。
2、是完善医疗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医疗不良事件预警和防范措施。建立医疗缺陷管理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处理医疗缺陷当事人和科室。
3、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为重点,定期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工作,确立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点目标,组织开展经常性专项检查,针对存在问题落实持续改进措施。
4、是充分发挥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的作用,强化科级质量管理组织的职责,落实环节质量控制的各项措施。
5、是根据管理年考评标准和医院等级评审验收新标准,完善有关制度及相应考评体系。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对医师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提高应急能力。
(二)、加强门急诊管理:加强专科科建设,对针灸推拿科、壮医科、妇产科、内儿科门诊严格实行规范管理。在努力改善门诊设施条件,优化服务流程,落实便民设施,增强服务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1、是加强急诊急救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和突发事件的应急能。
2、是落实首诊负责制,提高急诊科能力,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完好,急诊会诊迅速到位。
3、是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三)、加快技术建设。首先要抓好检验科实验室建设,增加投入,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增加医疗技术服务的经济含量。二是做好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技术服务体系。三是强化对技术建设的管理力度。医院将拟定技术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遴选鼓励技术建设项目清单,成立由院领导牵头的技术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并出台与重点学科建设相匹配的奖励政策。
(四)、提升护理质量:
1、是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坚持执行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质量可追溯机制,确保各项护理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2、是重点监督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加强对管理,定期对 护理缺陷、护理投诉进行归因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提出防范和改进措施。
3、是重点加强对新上岗护士、低年资护士的技术考核。制定出护理人员培训考核计划和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采取各种措施认真组织落实。
4、是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告知程序和沟通技巧,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5、是充分发挥临床护理人才的优势,提升护理队伍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五)、教学工作
(1)实施人才战略,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计划,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加强医务人员临床进修学习,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和参观考察学习将逐年增加
(2)大力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全院性医疗新技术、新业务及临床科研动态研究继教学习或培训每月至少1次(含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规章培训、病历书写与规范管理培训),为医务人员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及资源。
(六)、行政后勤工作:
2010年行政后勤工作的重点是管理创新。主要有以下任务:
(1)开展管理创新活动。各职能科室要围绕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就强化管理、提高执行能力、节约和整合资源以及突破医院发展瓶颈等专题开展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职能科室工作报告”和“制度”等工作制度。
(2)继续落实平安医院创建任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要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教育,完善个人保科室,科室保医院的安全工作管理责任制。在重点关注医疗安全的同时,全面抓好药品、消防、设备、车辆和财物等安全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督导检查,预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医院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总之,医院管理评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医院质量和安全服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应当长抓不懈。为此,我们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进一步浓厚学习氛围,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法律法规、学习规章制度,学习诊疗规范,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综合 素质和技术水平。
2、进一步强化各项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责任制的落实,扎实搞好各项工作。
3、狠抓医疗服务质量,要继续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用优质服务来赢得患者的满意和社会的放心。
4、进一步加强中医专科建设,推广应用中医民族医适宜技术,发挥中医民族医特色和优势。
5、通过“创建二级优秀中医民族医院”为契机,把握标准,逐项落实、发现不足,及时改进,逐步完善,进一步促进两个效益明显增长,医院各项工作全面提高。
回首往昔,励精图治、革故鼎新;放眼今朝,硕果累累、杏林芬芳;展望未来,壮志雄心、豪情满怀!在上级部门领导正确指导下,富川县民族医这艘中医药界的航母,会在医院管理年的浪潮中继续乘风破浪,医院将继续秉承“继承、创新、求实、仁爱”的院训,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拼搏进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再续写新的篇章!
xx民族医院
2010年 1月20日
第四篇:中医药服务工作总结
泸西县中医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于人民群众,提高中医药诊疗水平,提高广大基层医疗技术人员运用新技术的能力,从中医药特色推荐技术中筛选出本县城病源性广、适宜性大、实用性强、操作简便,并结合我院中医特色,针灸推拿、肛肠疾病的治疗等为我院重点主持推广项目。
现将我院近几年来开展的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业务及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搞好管理协调,保障工作落实
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下,于2009年1月我院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加强了领导小组成员,由副院长李冬黎为领导小组组长,医务科、肛肠科、针灸科等各科室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医务科,由李冬黎带领几位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中医药业务指导及适宜技术的培训、推广工作等,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每月1次轮流到各乡镇进行中医药知识的宣传,并免费为老百姓诊治发药。
二、积极开展中医药指导培训及技术推广工作
(1)中医基层指导工作情况:
我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对乡镇卫生院及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培训时间为:2010年8月31日至210年9月4日。培训内容:中医理论基本知识、中医诊断基本知识、方剂基本知识、拔罐刮痧操作、中药煎服、中医处方书写规范、常见病症的主要诊断与治疗。
(2)2009年2月、2010年8月,2011年3月,2012年1月至12月我院组织骨外、普外、妇产、针推、五官、内儿等临床科室到各乡镇为当地农民开展中医药卫生宣传、诊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
(3)下乡业务指导情况: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中医主治医师段虹到三河卫生院下乡一年,中医主治医师冯晓现到三塘乡下乡一年;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中医主治医师梁永春到舞街卫生院下乡一年;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外二科医师唐永东到三塘卫生院下乡一年; 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肛肠科医师段志伟到三塘卫生院下乡一年。
三、不足及今后工作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克服走过场思想,对引进、推广卫生适宜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2、利用各种适宜的宣传方式与工具,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部分基层医生对中医药适宜技术掌握还不熟练,应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结合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专家与上级医院也要加强技术指导。
4、提高基层医生的使用意识,调动学习应用积极性,要加强对各乡镇卫生院的考核与指导,并与各开展适宜技术的乡镇医院紧密联系,做好相互间的协调工作和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5、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督和后续管理工作,并协助上级主管部门总结和摸索出一套效果明显、能结合基层实际情况的推广方式,建立卫生科技成果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的长效机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群众。
第五篇:中医药应用汇报材料文档
澧县澧阳镇卫生院
中医药应用现状汇报材料
澧阳镇卫生院位于澧阳镇解放中路,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现有医务人员234人,主要担负澧阳镇近20万人口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任务。近几年来,医院业务迅速发展,2010年,门诊达10万人次,住院6500人次,全年手术1300多台次,医疗收入1249万元,药品收入1185万元。同时,医院中医药应用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壮大,现将我院中医药应用现状汇报如下:
一、我院中医科、中医药现状
我院现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4人,其中中医药专业人员25人,占12.2 %,现有中高级职称 63 人,其中中医药中高级职称12人,占19.0 %。医院开设有中医内科、外科、妇产科、眼科、中西医结合,中医针灸理疗门诊,并开设有中医疼痛科住院部。2010年中药销售711638元,占药品收入的6.0 %,中医疼痛科开设病床10张,占医院开设病床的7.7 %,2010年医院中药加工收入12742元,药品代煎20776元,理疗按摩收入57200 元,疼痛科住院收入95万元,加上中药药品收入,占医院全年业务收入的7.2 %。
二、我院中医科发展方向与前景
祖国医学是一座伟大的宝库,值得发掘与研究。我院是一所基层卫生院,历来重视中医药的发展,现中药品种达405种,从事中药加工炮制、调剂的中药专业人员有8人,为我院中医药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当前西风东进,中医药市场日益萎缩的情况下,中医药发展要调整方向,要针对中医药有确切疗效的疾病进行诊治,针对病人易于接受的治疗项目进行拓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医临床治疗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既是患者的热切期盼、也是医院中医药
发展的诊治方向,更是传承和开拓中医药文化的迫切需要。另外,现代生活中的亚健康状态是围绕医学的一大难题,中医药在这方面可以所作为。中医理论阐示治病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与当前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殊途同归,也可以加以研究。相信中医学能在康复医学、老年医学有更大作用。
三、我院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中医药人才后继乏力
上世纪80年代出现医疗机构和市场化的倾向后,中医简便廉验的治疗方法难以得到合理的经济回报,中医药工作者收入微薄,愿意从事中医药的人越来越少。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周期长,中医西化严重,真正的中医药人才没有培养出来。
2、临床上医药脱离,西化严重
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看起来不少,但真正能掌握中医理法方药运用的人不多,中药讲的是四气五味,性味归经,和中医的脏腑辩证,六经辩证、八纲辨证相呼应,正确辨别证候,确定治法治则,合理用药,对疾病才能凑效。但现在很少以中医辨证施治的理念去诊治病人,望闻问切形同虚设,看病时切脉,开出的却是输液,抗生素,激素。西医检测手段高超,精细化制药技术规范,手术或急救时疗效直观。中医药在某些疾病治疗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但不能将有效药物成份集中作用于病灶,使疗效较慢,为追求疗效、满足病人需要,中医西化不可避免。
3、中医药在群众中的信任度下降
中医药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劣,当前医疗市场上,打着中医旗号进行非法医疗活动的广告铺天盖地,专治不治之症,这些多是伪中医,完全依靠群众的善良和对中医的信任,进行坑蒙骗,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相当部分医务人员应用中医药以病索方,致方不对症,服用中药疗效不显著,病人中医药失去信任;中医药以治疗慢性病见长,有时服中药疗效会长达数月方可见效,基层患者的经济条件或认识意识根本跟不上;现代人生活节奏增快,中药的服用方法仍停留在煎汤口服
方式上,没有跟上时代步伐。传统中药剂型如蜜丸是用蜂蜜作为粘合剂制成,仅仅是中药材的粗制品,存在服用量大,吸收不完全,携带不方便等不足,久而久之,人们对中医药也就失去了信任。
4、中药材质量退化
中药疗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中药的炮炙方法,药材的产地。当前中药炮炙未能完全遵循标准,随意性大,人工栽培药材多,道地药材少,不法商人唯利是图,以次充好,以假当真时有发生,医院的中药加工人却因为不准生产加工饮片不得不改行,这些也是中医药发展的障碍。
四、中医药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中医,让人们了解中医药的历史渊源,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肯定的疗效及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优势。
2、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家要落实一系列的倾斜政策,一是明确规定中医事业费增长比例高于卫生事业费;二是引导扩大中医药业务的进一步开展,如农合将全部中医药治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增加报销中成药品种,比西药治疗报销高出百分比;三是财政支持基层中医药队伍建设,委培代培中医药人员,保障中医药人员福利待遇,师带徒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培养方式,应予以支持。
3、对疗效确定的中医药治疗项目要制定标准,全国推广。与西医治疗效果无法比拼的中医治疗方法应该舍弃。
4、在中医广告审批,医疗机构设置,行医监管和管理上,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中医药的健康有序发展。
5、活跃中医药学术空气。如成立中医学会,经常开展中医药交流活动,组织中医药技术比武和观摩活动,抓紧抓好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整理和传承。
澧阳镇卫生院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