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药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中医药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各位领导,大家早上好:
我是渭源县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负责人秦飞,现将渭源县中医药发展以及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中医药发展思路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请批评指导。
2013年,渭源县中医药产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药都”的战略构想,以建设“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产业基地”为目标,以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为基础,以中药材工业化生产为导向,以商贸物流为纽带,着力构筑集中医药生产、加工、研发、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化循环经济发展格局。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达到8.6万吨,产值22.3亿元。
渭源县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是渭源县中医药产业重点招商引资建设项目,是集中药材交易中介、物流配送、电子结算为一体的全县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总投资2.6亿元,占地面积200余亩,总建筑面积11.18万平方米。自2010年5月开业运营以来,市场交易规范、秩序井然。目前,市场入驻经营省内外企业和个体户200多家,交易的中药材品种主要有党参、当归、黄芩、黄芪、甘草、冬花等10多种。各类中药材淡季日交易250吨左右,旺季日交易量400-500吨,2013年各类中药材交易量达到17万吨,交易额14亿元。
2013年3月我中心投资建设了渭源县药材公共服务平台项目,项目覆盖区域内所有中药材种植户、中药材仓储企业、中药材
交通运输企业、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中药材商贸流通企业。在该项目的带动下,本地区信息业、运输业、仓储业、服务业。对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5月,为提升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我中心建设了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项目,该平台采用B2B、B2C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各类中药材的批发、零售以及中药材市场行情信息的发布等功能。为区域内中药材种植户、经销商和中医药生产厂家提供信息服务平台。
我认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点要“抓源头”,抓中药材的质量。应当提高药材质量标准,重视道地中药材的生产。应当加强中药材基地建设,规范药材种植和储存。达到中药材质量可追溯,实现中药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中药材流通追溯链条。为完善我中心市场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中医药可持续发展,解决中药材标准化仓储以及物流服务功能。2014年6月计划投资1.6亿元建设中药材标准化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平台项目。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其辐射全国各大中药材专业市场、中医药生产厂家和大型专业物流服务公司,提供专业、可靠、准确的中药材供求信息。通过标准化中药材仓储库的建设完成,促使西北地区中药材交易模式的转型,实现西北中药材标准化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体系的建设。带动了中药材种植户、种植基地和合作社中药材的规范化储存,延伸中药材产业链条,对中医药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篇:创新、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的新林场风貌
(“创新、发展”座谈会交流文稿)
林盛浪
一、形成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长效机制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为社会提供木材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保护环境、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吸收二氧化碳以及生态旅游等功能。培育与保护森林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天职。我们应采取一些培育和保护措施来确保森林资源的多种作用。我认为要达到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把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力度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深入实施生态战略。二是加速造林绿化,适地造树,提高森林质量,建立一批示范工程,促进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三是全面提升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水平,加大营林抚育工作力度,实现“林分质量、林木蓄积”双提高。四是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五是大力发展科技兴林,加强森林科学研究,积极引进新树种、新品种,加大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力度,形成多种森林经营模式。六是完善森林资源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的评估和核算,确保在森林、树木和林地多种作用和价值方面让公众全面了解和评价。七是开展乡村社会林业的交流与合作,让全社会共同来保护森林资源。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防止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通过以上措施,形成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拓宽森林资源经营与利用路子
森林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林业产业的物质基础,是林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没有森林资源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就不可能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没有森林多功能和多效益的充分发挥,就不可能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因此,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是我场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多年来,我场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始终把林业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来抓,不仅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林业产业也不断得到发展壮大。2008年场林业用地面积达9万多亩,活立木总蓄积量5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9%。林业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产业到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但是强调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同时要重视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森林资源的经营应从传统林产品生产转向现代化立体 林业。在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时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林场、林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应当密切配合,研究制定符合林场实际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市场监管,引导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林权所有者的处臵权和收益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林场的利益。
(三)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管理。对生态公益林,按公益事业管理,以确保森林发挥更大更好的生态效益。对商品林,则按基础产业管理,对林木进行科学经营和采伐利用,以充分发挥最优经济效益。(四)坚持依法治林方针,强化林政资源管理。要高度重视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为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保障。
三、扩大木材营销渠道
现在木材销售价格完全与市场接轨,木材的营销对策,必须采取适应市场的新策略。
1、采取灵活、多样、高效的营销策略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林产品结构。(1)适销对路的林产品,要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看好的林产品要多生产,组织早开发;市场销售不畅的林产品要削减产量;对滞销的林产品要果断停产。(2)确保林产品达到保质保量, 提高林产品知名度,以优取胜。(3)按照市场需求,发展木材延伸产品,搞好木材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研究木材经销特点,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1)开拓市场、强化销售。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要把开拓市场、强化销售放在战略的高度。要抓大户,建立长期可靠的合作关系,稳定供货渠道,增强产品批量销售比重,增强市场变化的抗冲击能力。对特殊规格木材要积极生产,抢占市场,拓宽产品销售领域,增加市场销售的覆盖率。市场供求始终存在着不均衡性,也就是说,产品的滞销与畅销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企业必须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及时发展空隙市场,打好时间差、地域差,以变应变,时时把握市场销售的主动权。(2)搞活营销方式,增强竞争能力。一是请进来,看样订货搞展销;二是走出去,送货上门搞推销;三是利用生产销售淡季与旺季的时间差搞早销;四是发挥行业整体优势,搞联销;五是利用国内外市场差搞竞销;六是利用有奖销售搞促销;七是抓住有利时机的效益差,搞快销。努力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参与竞争,扩大销售。在销售中坚持畅销木材优质优价的原则,好材卖好价,避免销售工作中的短期行为,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3)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提高林产品的综合效益。一是在坚持主业经营的前提下,大力寻求新的经济生长点,开发与主业相关的延伸产品,如锯材、人造板、木制品或半成品、木片、林化、林副特产,以增加企业的发展后劲,增强企业的发展实力。二是吸引资金,合作开发地下矿产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主体开发,逐步形成合理的林产品经销体系。三是发展副业,交叉经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辟第二战场,发展农林间作,农工交叉经营,全方位、多角度向各个领域渗透,提高林场的综合经济效益。(4)推进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在市场竞 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不形成规模经营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规模经营是今后企业发展的方向。首先要对市场供不应求的紧俏产品,可实现企业间的联合生产和经营,变单一优势为群体优势、区域优势,实现规模优势;价格保持基本一致,统一对外销售,增强经营能力,从而实现最佳的规模效益。其次是变企业同类产品的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推动产品上批量,经营上规模,质量上档次,稳定货源,减少盲目竞争的内耗,形成合力,向集团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整体效益。(5)强化信息工作,发挥经营决策的导向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企业必须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依靠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进行决策。因此,信息工作在经济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正确分析形势,加强市场预测,时时把握市场跳动的脉搏。企业要注重市场供求、价格、购买力投向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各项信息的收集、筛选和整理,加强对市场供求形势变化的分析和预测,及时提出适应市场变化的相应对策,避免经营活动中的盲目性,把微观经济放在把握宏观经销形势的基础上,防止决策失误。(6)培养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肯吃苦的经销队伍。好的经销策略,好的产品,最终要靠一支好的经销队伍去实施。因此,要把加强经销人员的培训,提高经销人员的业务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广开渠道、广纳贤才,把懂业务、会经营、肯吃苦的人员充实到经销队伍中去,增加经销队伍实力。要加强经销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经销人员的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使经销人员具备五种能力:熟悉产品,推销产品,宣传企业的能力;收集、综合、分析、反馈信息的能力;做好产品售前售后服务的能力;掌握产品的生产工艺、组织洽淡订货的能力;调剂产品供求、开展多种贸易的能力,真正成为企业营销的专门人才。
总之,林场要紧紧把握市场“脉搏”,随时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木材市场的走势,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积极调整营销策略,使有限的资源效益最大化。
四、搭建人力资源开发与配臵新平台
(一)、我场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
截止2008年底,我场正式职工人数为77人,在岗人数为52人。在岗人员中:
专业技术人员状况:高级职称3人,占人才总量的5%; 中级职称8人,占人才总量的15%;初级职称13人,占人才总量的25%。
学历状况:各类人才中研究生0人,占人才总量的0%;本科学历10人,占人才总量的19%;专科14人,占人才总量的27%;中专、高中及以下28人,占人才总量的54%。
年龄状况:各类人才中35岁以下11人,占21%,36一45岁26人,占50%;46岁以上15人,占2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上有些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从学历结构上看,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没有;本科学历占人才总量的19%。大部分都是高中及以下人员。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人员 仅占21%。
2、人才进出的体制性障碍仍未消除,人员流动不畅
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围绕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事业发展的目标,在人才的引进上没有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身份等限制,人才没法自由流动。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滞后,各部门衔接不畅,人才引进阻力重重。人才聘用合同制改革还没真正到位。
3、人才保障制度不完善,难以吸引人才
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现有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慢,懂得应用现代新技术、新知识的智能型人才少。
(三)、实施人力资源开发与配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不拘一格,积极引进各类人才
既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又要发掘有潜力的中青年人才。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开辟吸引外来人才的绿色通道。采取多种形式如调动、聘请、兼职、投资入股等方式积极吸纳外来人才,使人才资源达到合理流动、有效配臵。
2、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加强继续教育,鼓励职工终身学习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对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必须改革原有的职业培训制度,由阶段性、被动性、单一性的培训转向长期性、主动性,综合性的培训,抓好培训与考核,培训与分配,培训与竞争上岗的有机结合。一是要突出技术业务培训在全员培训考核中的主体地位,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保证。二是继续开展技术大赛,以点带面,推动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热情,全面带动各基层单位坚持不懈地开展职工培训工作,进行岗位练兵,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三是抓好与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的技术业务培训,提高考核实效,切实发挥考核培训的实际作用。
通过职工在职学习、带薪进修、单位委培等方式不断提高在职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选送有潜质的职工到高等学府深造。单位和进修职工双方签订协议,确保职工学成后服务于单位。还可采取请专家讲学、指导,观摩等短期培训的方式,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重点培养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
3、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用人机制
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解决好如何用人,如何发挥劳动者潜能的问题。
全面实行人员岗位聘用制度。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工作人员竟聘上岗,中层干部三年一聘,其他人员原则上一年一聘,对业务骨干,可确定相对较长的聘用期。在选人用人上,要突出实际水平和能力,打破“三个界限”,即:干部工人界限、职务界限、职称界限,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通过实行岗位聘用制,解决职务能上能下问题。
建立岗位管理制度。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工作任务、发展规划、人才结构等多种因素,合理设定岗位,明确岗位责任、任职条件、聘用期限,做到职责明确、权限清晰、条件合理、待遇透明。
实行解聘、辞聘制度。单位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聘用合同约定解聘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辞聘。通过解聘、辞聘,促进人员合理流动。
试行考试录用制。除安臵国家统配人员和局统筹进行人才储备外,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可公布缺员岗位的用人条件和职责,公开招考,择优聘用。
4、结合林场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类管理的薪酬制度。
全面推行岗位工资制度。根据岗位责任、风险、技术含量等因素,确定各岗位的工资标准,实行一岗一薪,岗动薪变,薪随岗变。将收入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报酬,充分发挥收入杠杆的激励作用。
实行分类管理制度。以岗位工资制为基础,实行灵活多样的内部分配形式,可实行年薪制,专业技术人员可兼职兼薪。
5、积极落实人才政策,努力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各类人才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
实践证明,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人才投资也是所有投资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人才资本高投资、人才总量高增长、人才素质高提升、人才结构高协调,可达到一个集体凝聚力强、辐射力强、竞争力强,快速构筑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五、探索林场发展成果利用与收入分配机制
关注民生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民生,进而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指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成果利用与收入分配问题,将分配财富摆到与创造财富同等重要的位臵,多管齐下地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此,应尽快确立合理、公平、共享的收入分配原则。
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除人们谈论较多的贫富差距拉大以外, 还存在以下几点:(1)职工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2)职工内部收入差距拉大。(3)普通职工对生活水平评价总体不高。十五大提出了“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十六大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的拉大,十七大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基础上,放弃了“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林场发展成果利用与收入分配机制应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分配原则处理收入分配问题。
六、迎接新挑战,维护经营区稳定
新时期的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经营区的稳定是林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应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学技术为支持、以法制建设为保障等多项工作来维护经营区稳定。
1、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经营区稳定的基础。改革的重点是要破除那些束缚林业生产力发展、制约林业生产者积极性的陈规陋习,确立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物质利益原则为动力、以市场规律为指导、以规范管理为保障的新的林业经营机制。
2、要做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林改,对历史遗留和林改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依法依规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积极引导,加强协商,妥善调处,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林改质量,使经营区稳定有保障。
3、进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通过搭建良好的林业经营体制平台,规范林木经营秩序和林业要素市场,使经营区稳定有长久。
4、加强林业综合执法。没有法制约束的林业是不稳定的,我们要整合林业站、检查站、森防站、森林派出所和林场护林队的力量,有效预防、发现、控制和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狠刹毁林歪风。林业执法要相对集中、互相配合、相互监督,从而不断优化执法环境,提高执法效能,维护经营区稳定。
5、科教兴林是新时期加快林业发展的最新标志和特征。离开科技进步推动的林业只能是低水平的林业,甚至是盲目和带有极大风险的林业。积极推广林业新技术新品种,增加林场收入,促进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经营区稳定。
七、推进林场文化建设
国有林场文化是国有林场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所形成的全体职工共同持有的国有林场知识、精神、制度的总和,是几代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家能够遵守和接受的观念、行为规范和信念。对国有林场的建设与经营发挥着导向、规范与凝聚作用。建设国有林场文化就是要提高国有林场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国有林场经营绩效,实现国有林场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一)、我场目前企业文化的建设的特点
我场组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几十年来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林木产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着国家建设。同时林场职工长期以深山老林为家,以造林和采伐木材为业,以艰苦奋斗为荣,为林区林场的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艰苦的工作条件,塑造了以艰苦创业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国有林场的主要工作是采伐木材、植树造林、保护利用好现有的森林资源,这就决定了林场职工的工作场所大多在野外,野外的工作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特别是林业生产管护第一线的职工长年累月在野外工作,战严寒斗酷暑,特别是在林场创办初期,吃住在山棚,四面透风,工作、住宿环境非常差。由于林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都是手工劳动。但老一辈的林业职工,为支援国家建设,推进林业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中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林业职工队伍,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为核心的企业精神。
2、相对封闭的林区,为国有林场企业文化建设提了特定的条件。我场建在远离县城的乡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经济相对不发达。林业职工及其家属、子女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他们的价值观、生活习俗,有许多相同相似的地方,单调而又枯燥。但林场职工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还对于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建设具有林业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林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90年代,国有林场的发展面临“经济危机,资源断档”的困境局面,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活力锐减,经济效益下滑,职工收入减少,下岗职工剧增。由于企业不景气,再加上认识上有“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意识,对企业发展缺乏信心,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因此,如何发挥国有林场传统优势和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具有林业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如何重塑新时期企业精神,调动职工献身林业建设积极性、促进林业企业发展,是我们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
(二)、加强领导是搞好国有林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指包括企业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发展目标、规章制度、企业环境方面的整合,是激励企业员工在激烈竞争中不断进取的内部机制,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诸要素中,企业的领导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核心,他们的言行、喜好对企业员工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不同的企业,企业文化的特色都体现了该企业领导者的思想、人格、作风。所以,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抓好领导这个关键,进一步提高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管理意识和学习意识。
1、要进一步增强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意识。企业领导者的每一项决定都关系到国有林场的发展和兴衰成败。所以企业领导者就要自觉按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位臵上来,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者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自觉承担起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任,建立健全和完善领导机构(工会等),配备精兵强将,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开展。
2、进一步增强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意识。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只有加强企业领导的管理意识,建立健全一套稳定的保障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受企业领导人员更替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党政工团领导各司其职,共同担负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责任,积极开展日常性文化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3、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者的学习意识。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为适应时代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起着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习意识,学习外企、私企的先进管理经验,做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企业领导者,同时企业文化又是全员文化,需要全体职工的广泛参与,党政工团各部门要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参与活动让职工明确自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要从自身做起,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三)、发展林业经济,提高企业效益,为职工提供丰裕的物质生活是搞好林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企业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企业文化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持企业发展方向,在创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位臵上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着力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和工作条件。作为企业领导者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应从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林业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职工收入,为职工提供丰裕的物质生活。
(四)、结合实际,努力建设具有林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通过对国有林场企业文化特点的分析,我认为,国有林场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林业行业属性,企业特点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建设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应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培育企业精神,尊重职工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密切相联,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了谋求企业的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国有林场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应注意培育和塑造企业精神,把全体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爱岗敬业上来,在实际工作中确认以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为核心的企业精神,把职工的共同追求和向往集中起来,凝聚在一起。赋予企业精神新的内涵,把富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潮流的内容流入企业精神,使新时期的企业精神更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在轰轰烈烈的市场大潮中,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应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让广大职工想主人翁之事,尽主人翁之责,干主人翁之活,为企业做贡献,推动企业工作全面发展。同时,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增加职工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勤劳朴实,爱岗敬业、自立自强、开拓创新”的林业人新形象,逐步实现 “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资源培育集约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发展目标,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使之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和价值观念。
2、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塑造企业文明形象。国有林场职工、家属、子女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应充分到用这些积极因素,积极倡导和弘扬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坏境。首先要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主管部门政策和资金扶持。尽企业之所能,加大职工危旧房改造,建设优美、整洁、靓亮、温馨的环境,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固定场所,着力改善职工作和生活坏境。其次加大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及时把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职工掌握,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职工的头脑,用优秀的思想鼓舞职工。
3、培养企业文化骨干,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职工的全员参与,也需要开展丰富多彩、内容新颖的文化活动。应发挥文化艺术骨干的示范、引导和组织作用,通过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去挖掘文化骨干,了解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加以重点培养,让他们成为宣传林业、推动林业经济建设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中坚力量。
4、经常性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创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开展企业文化活动过程中,时刻注意企业自身实际和特点,采取适当的形式,达到预期效果。一是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文体活动,如春节、元宵、三〃
八、五〃
四、七〃
一、十〃一等举行扑克、下象棋、乒乒球、篮球、比赛和游园活动等。二是创办企业报,鼓励职工把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典型事迹拟成简讯向企业及主管部门踊跃投稿,并给予相应金额的现金奖励。三是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林场职工提供丰盛的精神文化套餐,活跃林区生活。四是引导职工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杜绝涉黄、涉赌等不良现象侵蚀职工的心灵。五是开展奖优评先活动,可采取季评、评等不同形式并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评选先进生产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五一劳动模范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全体职工中营造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总之,国有林场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林业行业属性,结合林业企业自身特点,应围绕发展现代林业,构建和谐林区的大局出发,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篇:中医药事业发展发言稿2016.06 .08
中医药事业发展发言稿
渭源县中医医院院长 单永平
(2016年6月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我是渭源县中医院负责人单永平,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近年来,我院中医药工作紧紧围绕省、市、县卫生工作总体思路,以全县中医药“简、便、廉、验”的适宜技术推广为抓手,健全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就医环境,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努力构建推广网络、大力实施“三名战略”,稳步推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但由于医院基础差、底子薄,整体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在:
一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特别是中医药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制约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二是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我院核定编制54人,实有正式人员130人,临聘人员134人。受编制限制,正式人员在职称晋升中缺岗严重,严重影响了医务人员积极性;三是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素质偏低,特别是乡、村两级中医药人员整体水平不高,还不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四是对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
势性宣传有待深入,部分群众特别是边远山区群众对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认识不足。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就进一步促进我县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几点建议,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1.加强中医药阵地建设。在医疗卫生单位基础设施建设中,优先建设中医医院和科室,积极扶持社区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就医环境和服务流程。2.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二是加强继续教育和师承教育,强化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人才成长规律,培养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三是加强中医药专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中医药应用水平,临床类别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乡村医师培训率要达到90%以上。
3.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抓好品牌建设,顺应市场经济的取向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大力推进名医、名科、名院建设,突出抓好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争取5年内,我院建成3-4个省级特色专科,打造中医药品牌,增强发展的活力。
4.加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争取两年内在我院建成名中医工作室,努力传承弘扬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积极挖掘整理名老中医的典型医案,开展名老中医擅
长治疗的常见病、疑难病系统研究。鼓励年轻医师积极跟师,充分发挥名老中医药专家作用,培养后备人才。
5.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广工作。抽调高年资中医专业人员对全县各医疗机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县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
6.营造良好中医文化氛围。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和认可程度。通过开展流动义诊、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大对中医药疗效和诊疗方式的宣传力度,充分展示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中医药在预防、医疗、保健、养身等方面的实际功效,使大家都信中医、用中医。同时以中医医疗机构为主阵地,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动形成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文化、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7.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社区卫生服务中,要把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疗保障定点范围,把更多有利于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价格适当、使用方便的中医药诊疗项目和中药品种纳入医疗保障报销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
8.进一步发扬传统技术。牢牢把握中医药的核心理念,总结
推广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诊疗技术,巩固发展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疑难病防治以及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领域,注重加强对民间祖传偏方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保持发扬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的特色特点。
9.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我县中药材资源丰富,且自然生态良好。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相信中医、使用中药,特别是老年群体对中医药有着深厚的感情。要把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优势。
以上就是我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不妥之处,敬请领导们评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四篇:建筑业发展座谈会发言稿1
建筑业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2012年即将过去,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淮安市政府领导班子的亲自指导和关怀下、在董事长的直接领导下,圆满完成了2012年的工作任务。今天我们公司能参加全市建筑业发展座谈会感到很荣幸!在这里,我代表翔森公司领导班子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向一年来关心支持翔森公司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江苏翔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组建于一九九三年,省一级资信等级,国家一级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市政总承包二级;钢结构专业承包二级;装饰、装修设计与施工一体化二级;是一个以建筑安装为主,集房地产开发、市政道路、消防、土石方、装饰装璜、智能化设计施工、机械设备安装、租赁、地基基础施工等多种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施工企业,公司注册资金6000万元,下辖六个职能部门,四个直属厂、站,十一个分公司,十五个工程处,共有员工一千八百余名,近年来,公司全体员工在各级组织领导下,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在十二五末力争达到特级企业标准。
近年来,先后承建了长江西路道路工程、承德路二期道路工程、淮海北路道路工程、泗阳解放北路改造、宿城区建局的黑海路、威海花园1#-2#楼、盛祥苑1#—8#楼、淮阴区实验小学教学楼及办公楼、御花园小区一期、三期;淮阴区中医院(优质结构)、淮阴师范学校科技楼、音乐楼、礼堂(市优),区广电大厦(市优)、区国税大厦(市优)、市一院综合楼(市优)、市快鹿牛奶公司厂房(市优)、张家港 花园小区20000M2的住宅(市优)、、阳光小区6#楼(优质结构)、锦绣家园二期、佟洼小区17#、18#、24#、25#楼、淮安国际汽车城、刘 1
老庄卫生院病房楼、沈阳雨润农产品全球采购中心一期工程(40万平米)、西安雨润星雨华府项目一期工程(16.5万平米)等一大批较有影响的工程。
一、2012年的主要成绩1、2012年完成合同签订额43亿元。
2、翔森在市政府、市局的领导关心与帮助下参与特级资质申报工作,为特级申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2013年我们需要市政府、市局帮忙解决以下几项工作:
1、省级工法及国家级工法申报工作望领导多指导,并帮忙安排翔森公司外出学习、调研。
2、研发中心和发明专利申报工作,希望领导帮忙在2013年上半年解决。
3、在申报特级工作中,技经人员严重不足,恳请领导协调解决。
4、明年公司计划新开工200万平方米,需要领导协调、指导备案工作。
5、翔森公司承接的工程大部分在外省,是否可以请领导协调让一些工程参加市优、省优工程的申报。
6、淮安雨润星雨华府项目已经开工,请市局领导给予支持与帮助。
7、恳请市局领导帮助、协调兄弟单位(一到两家特级企业)帮扶对接,指导翔森公司特级资质申报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翔森公司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有你们关切的目光、鼎立的支持和辛勤的汗水。在未来的创业征途上,有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关心和支持;有我们建设集团董事长的坚强领导;有我们全体同事的拼搏实干,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一年比一年做得更好。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谢谢!
第五篇:煤化工产业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辰龙化工创业基地 企业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划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通知精神及要求,现将辰龙化工创业基地企业发展情况和企业发展规划汇报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辰龙集团为了实现战略发展以及产业拓展,于2008年10月开始投资建设辰龙化工创业基地,截止到目前已累计完成项目投资近20亿元。在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多的艰辛努力和团结奋战,已完成四套生产装置的施工建设和试车调试工作:一是中盛化工公司5万吨/年醋酸乙烯项目;二是开元生化公司6万吨/年环氧乙烷项目;三是奥克化学公司5万吨/年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学品项目;四是龙川化工公司10万吨/年乙烯储运项目。现有的四套化工生产装置正常稳定生产后,每年可生产化工产品实物量约21万吨,可实现销售收入约23亿元。
二、存在问题
1.环氧乙烷产能过剩严重,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据行业统计,到2014年底,国内环氧乙烷有效产能将要达到318万吨,产品产量约215万吨,产能利用率(开工率)为67.61%,过剩产能将超过100万吨。预计2015年国内EO产能将达到398万吨,而环氧乙烷的下游产品如乙醇胺、聚羧酸减水剂单体等也已达到过剩状态,且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点,预计过剩产能将超过160万吨。
2014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环氧乙烷市场需求也表现的异常低迷:一是今年国内整体经济形势持续低迷,环氧乙烷下游产品需求乏力,库存积压开始显现。二是10月份以来乙烯价格暴跌了185美元/吨,下游企业意识到乙烯暴跌后EO价格将下调,在普遍库存较多的情况下,为规避EO跌价风险,下游企业多选择停产避险。特别是进入11月份,EO将迎来传统淡季,从目前下游需求看,今年淡季将呈现出“来临早,恢复晚”的严峻形势,加之11-12月全国将有42万吨/年新建EO装置将陆续投产,必然会给原本就供大于求的市场雪上加霜。2014年底到2015年初,以价格战为特征的EO市场份额争夺战即将拉开序幕。
2.醋酸乙烯短暂景气已过,价格竞争将更为激烈
今年上半年,受欧洲两套醋酸乙烯装置50万吨产能永久性关停以及美国陶氏36.5万吨/年和利安德巴塞尔38.5万吨/年两套醋酸乙烯装置停车检修影响,欧美市场需求缺口巨大,国内VAC行业在出口补缺的带动下,迎来一轮短暂利好的市场行情。而随着美国两套主要装置恢复生产,欧美市场需求缺口减小,市场价格回归,套利空间逐渐缩小,包括国内VAC产品在内的亚洲货源流出减少,多以本地供应为主。国内供应方面,2014年国内VAC产能已达304万吨,纯商品量约100万吨,产能明显过剩。随着10月份中石化长城能化45万吨/年装置的正式投产,加之西部电石原料低价优势,以及需求面未有明显增长点,都将对东部VAC装置及市场造成很大冲击,VAC市场形势存在很大竞争压力。
3.受市场不利因素和行业快速变化影响,EO和VAC行业形势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转机,企业将继续经受着市场的煎熬,面临着非常痛苦的洗牌过程。
4.企业的技术底蕴还比较薄弱。
5.VAC装置改造效果还未经过正常稳定生产的检验。
三、近期目标和远期规划
1.根据目前市场变化的新情况,为有效化解市场急剧变化及同业竞争者对我公司生存的挤压,一是与奥克公司加强合作,提高产能、产量,扩大对我公司产品的消化能力。二是急需开拓新的途径,实现全部EO产品就地消化。这应该是下一步应对残酷市场竞争的主要支撑途径和有效办法。
2.积极开拓联系原料乙烯采购渠道,尽可能降低乙烯采购成本,这将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通过分析来看,假如这项工作能够解决好,企业就能具备迎接最艰难、最残酷竞争条件下自身生存的能力。
3.加强内部管理,狠抓成本和绩效管理,狠抓费用管控,一丝不苟抓好特殊阶段生产成本管控、安全管控工作。
4.加快EO装置乙醇法技术路线工艺完善工作,尽快形成装置所应具备的“双原料”工艺路线独特优势。
5.按照全产业链成本管控思路和要求,积极推进交流与合作,筛选和论证下游项目,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储备和准备。
辰龙化工创业基地 二0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