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邵阳发展大家庭座谈会发言稿[定稿]

时间:2019-05-13 03:2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邵阳发展大家庭座谈会发言稿[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邵阳发展大家庭座谈会发言稿[定稿]》。

第一篇:加快邵阳发展大家庭座谈会发言稿[定稿]

各位领导好:

我叫XX,在蔡锷乡担任综治助理。

在网上看过龚市长的履职感言,龚市长说他不是来做官的,而是来做事的,来抓发展的,我感到深受鼓舞。我想,要推动邵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抓住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这个机遇,通过办交通来盘活邵阳发展,引企业来带动邵阳发展,搞旅游来促进邵阳发展。

首先,要办交通,办大交通,提升区位优势。一是建机场,我们无法和长株潭和相比,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和永州比一比的,永州拥有自己的民用机场,我们也要争取邵东军转民机场,武冈机场等项目顺利实施;二是争取到长沙的城际铁路。娄底已经建成了到长沙的城际铁路,而娄邵以前是一家,我们可以争取将娄底至长沙的城际铁路延长至邵阳,使我们与省会长沙的联系更为紧密;三是争取娄邵铁路扩改早日完工,怀邵衡铁路早日开工。

其次,要引企业,引大企业,带动经济发展。经济要发展,要靠龙头企业来支撑。邵阳之所以发展慢,缺少大型企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要通过引进大民企、大外企、大央企来带动整个邵阳经济的发展,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不仅在硬件上加大投入,更要通过加强管理使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民文明素质等软实力得到质的提升,提高邵阳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竞争力。

再次,要搞旅游,搞大旅游,通过旅游产业来促进邵阳发展。邵阳市是一座建城2500余年的古城,我们有护国讨袁的蔡锷将军,有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除开人文景观,还有城步南山,武冈云山,新宁崀山等自然景观。我们要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属于邵阳的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是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的要求,同时也符合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国际旅游胜地的定位,有利于我们用活用好国家政策,争取资金。

限于阅历、能力,我讲得不好,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志批评指正。

第二篇: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主持词

“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动员大会

主持词

王长忠

(2012年3月6日)

同志们:

为进一步掌握民情民意,凝聚民智民心,振奋全市上下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天起到四月底,在全市上下广泛深入开展“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按照市委常委会的安排,今天召开专门的动员大会。

今天动员会在市委礼堂设主会堂,各县市区、市直机关各单位、各乡镇设分会堂,邵阳电视台对大会进行现场直播。参加今天主会堂会议的有全体在职的市级领导,市直机关各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主席台就坐的有: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龚文密,市委副书记张亦贤,市人大主任赵丽莎,市政协主席杨盛勋,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殿文,市委常 1

委、政法委书记鞠晓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国利,市委常委、邵阳军分区司令员彭亚军,市委常委、组织统战部长李荐国,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王邵刚。

今天动员大会的议程有两项:一是市委副书记张亦贤同志做大会动员报告;二是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代市长龚文密同志讲话。会议议程少、时间短,但内容十分重要,希望大家集中精神,把大会开好。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请亦贤副书记做动员报告,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大会第二项议程,请文密市长做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今天大会的议程基本结束。亦贤副书记从为什么要开展大家谈活动,怎样开展大家谈活动,如何保障大家谈活动的实效三个方面,对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重点内容和相关要求做了全面深入的动员,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文密市长结合全国全省的发展形势和邵阳发展实际,对此次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视野广阔,内容务实。大家务必高度重视,抓好落实。

现在就如何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抓好此次活动的落实,我再强调四点:

1、思想认识务必到位。此次活动不同于一般性的献计献策活动,也有异于以往的讨论活动,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根据邵阳当前发展形势与现状,加快邵阳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决策,是全市上下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大家务必深刻认识、高度重视。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带着对自身、对工作、对邵阳的明天高度负责的态度,主动参与,积极建言。各地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要提出一条以上的意见建议,各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和市直单位班子成员每人还要撰写一篇以上的理论思考调研文章,市委将集中组织评选表彰。

2、组织保障务必有力。市委成立了五大家负责人为顾问,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也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各乡镇要成立专人负责的活动办公室。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做好组织动员工作,不仅领导要带头,还要动员单位干部职工参与;不仅要动员辖区内干部群众参加,还要负责所服务对象意见建议的上门征集;不仅要做好本地、本领域专家学者的服务工作,还要做好在外地的老乡、知名人士的联系工作。各单位至少召开一次干部职工动员会,组织一次基层群众座谈会,举办一次各界人士研讨会。全市各新闻单位要主动配合做

好活动的组织动员,整合资源,集中人力,开设专版专栏,及时报道活动动态,专访一批专家学者,访谈一批领导干部,采访一批各界人士代表,推出一批大家谈活动的基层典型,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全市所有媒体、内刊都要开辟“大家谈意见建议”专栏专版,选登播出一批意见建议,充分调动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市委大家谈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时开展督查,对组织不力的进行通报。

3、平台渠道务必畅通。衡量此次活动成效的标准就是广大干部群众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把干部群众的心思和精力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要保障全市上下积极参与,必须搭建各类平台,畅通谈的渠道。市一级要设立信函、热线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座谈会、媒体专访六大平台;县一级至少要设立信函、热线电话、互联网、座谈会四大平台;乡镇一级至少要设立信函、热线电话、座谈会三大平台。不仅要设好平台,还要有专人负责,保证畅通,让广大干部群众能够便捷便利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4、建议采纳务必积极。干部群众参与积极性的高低不仅在于宣传动员是否到位、平台渠道务必畅通,关键是所提的意见建议是被重视还是被忽视。一定要

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做好意见建议的征集整理和提炼利用工作,不论建议质量的高低,都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活动办公室要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将意见整理报送,通过意见建议专报、快报等形式,把社情民意第一时间传送到各级领导和各相关部门手中,做到意见建议整理报送不过夜。特别是要注重加强成果的转化运用,把各类切合当今发展形势、符合邵阳发展实际的意见建议写进会议报告、融入文件政策、纳入规章制度,切实发挥其作用,彰显其价值,成为推动工作落实金钥匙,成为凝聚民心民力的助推器,全力加快邵阳新一轮发展步伐。

大会到此结束,散会。

第三篇:“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稿

“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稿

我市经济的发展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任务。发展我市经济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人的观念对经济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先进科学的观念能带动经济的发展,落后陈旧的观念阻碍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我市经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越解放,经济越发展。为此,需在六个方面取得突破:⑴要破除“等、靠、要”的旧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敏锐地发现经济发展的机遇,靠拼抢精神主动抓住发展机遇;⑵要破除囿于陈规、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旧观念,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敢为天下先;⑶要破除计划经济体制下靠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旧观念,树立运用市场经济运作和管理经济的新观念;⑷要破除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旧观念,树立依法行政,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竞争规则,信守承诺的新观念;⑸要破除狭隘的地方观念,树立大开放的的市场观念;⑹要树立人力资源越丰厚、素质越高,越有利于吸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的观念,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强烈渴望,以更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用人环境和灵活的用人机制,广泛地吸引各种人才。创造唯才是举和人才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才能为经

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二、突出地方特色,培育和发展我市主导产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市经济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从我市内部看,任何一个地方都同时具备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从我市外部看,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也是同时存在的。竞争的压力将更大,发展的阻力也更多。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于找准特色。必须依据自身区位、自然和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确定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提倡一市一业、一县一品,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全面实施经济林果业、畜牧业和种植业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改进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积极培育税源,多渠道增加市域财政收入;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 由于市域经济发展相对水平落后,银行、居民资金积累能力有限,进行建设的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特别是贫困县、山区小县持续发展需要有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供给。

四、千方百计增加市域城乡居民收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市域,增加市域城乡居

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增加市域城镇居民收入,要切实抓好城镇居民就业、保证职工工资、强化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为此,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扩大就业渠道;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激发创业致富的积极性。要按时、足额发放干部、职工和教师工资,兑现工资调整工资;加大分配调节力度,关心弱势群体,解决好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城镇中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生活保障问题。

五、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城镇化可以说是市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工业化是加快市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凡是市域经济发展好的地方,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工作也走在前面。

加快城镇建设,努力推进城镇化。继续抓好市城和重点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对城镇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设施、环境及其他各种资源要素实施资本化运作。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集中计划、建设等部门用于小城镇建设的各项资金。加强县级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形成工业产业集聚效应。

六、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牢固树立抓市域经济主要就是抓民营经济的观念,充分调动民资,集中民智,激发民力,凝聚民心,发展壮大民营经济。降低门槛,放开经营范围和管理限制,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除国家法律明确限制的投资领域外,对民营企业放开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领域,自主选择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

七、营造良好市域投资环境,创造发展条件。

投资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综合体现,是吸引投资,汇集人才的关键。为此,要积极优化投资软硬环境,为资本、人才、项目进入县域投资创造良好的保障机制。

八、提高市域对外开放水平。

对外开放是永恒的主题。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市域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要加强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的扶持,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扩大招商引资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要紧紧把握当前国内外资本流动的趋势,创新招商理念,拓展招商空间,扩大招商规模,提高招商质量。

九、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提升市域科技水平。

在当今时代,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科技创新与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种趋势,对于

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市域经济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市域经济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人才强县之路。

十、关于“市域人才的扶持”的问题。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特别是在我市域经济还比较落后的条件下,没有人才经济难以发展,留驻人才又难有财力支持。为此,对人才真正做到在社会上给地位,在政治上给荣誉,在经济上给实惠,在实际工作中给人才更多的关爱、保护和鼓励。通过发挥人才优势,形成邵阳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第四篇: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征文(最终版)

加快邵阳发展要致力抓好五件事

——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征文 邵阳市北塔区茶元头乡党委书记 杨絮飞

1、要围绕“后发赶超”推进思想观念更新。客观讲,近年来邵阳的发展步子是紧了、快了;但跳出邵阳看邵阳,却是慢了、迟了。我们在走,人家在跑;我们在爬坡,人家在冲刺,差距越拉越大。表面上反映的是统计数据上的差距,实质上暴露出来的是思想理念上的差距。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力度决定进度”和“胆略出思路,思路出策略,策略出实效”等等,这些发展理念突出地表现在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上。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重要的生产力。近年来,尽管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但实际工作中经常碰到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形形色色的思想障碍。特别是我们有不少同志总以邵阳基础差、底子薄、财政穷为由头,同人家比,底气不足,自惭形秽,提不起精神,鼓不起士气,缺少一股敢于争先进位的豪气、勇于开拓创新的锐气、谋大局兴大业的虎虎生气。当前,随着中部崛起、湘西开发、武陵山片区战略的纵深推进和“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面对这一战略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处于这一发展关键期,我们失误不起。“失掉一个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在周边地市崛起的阵阵号角声中,我们不高耸为“山峰”则塌陷为“盆地”,不“率先崛起”就会“淘汰出局”。因此,在这咄咄逼人的形势下,在这催人 奋进的战鼓声中,我们必须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大力弘扬“不甘人后的创业精神、负重奋进的拼搏精神、协力同心的团队精神、立说立行的果敢精神、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牢固树立起“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的工作理念,把全市干群的思想统一到实现邵阳加速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以理念的率先崛起推动邵阳的率先崛起。

2、要围绕“兴工强市”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有效平台。实施“兴工强市”战略,园区必先行。要坚持“科学规划、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在完善开发区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大园区的产业布局、功能配置的规划,拉开整体框架,提高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要按照市场化配置资源的办法,通过借鉴和创新投融资模式,着眼于完善开发区功能,强力推进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和配套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园区纵横轴心干道及配套工程的建设,实行全程紧逼、密切跟踪,抢时间、争进度、保质量,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要牢固树立“抓园区就要抓项目,抓资金就要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观念,切准上情,吃透市情,围绕国家投资导向和宏观政策变化的新趋势,认真研究分析,积极主动应对,抢占先机,争取主动,精心策划、包装、上报一批规模大、层次高、牵动性强的项目,争取列入省和国家计划“笼子”;对重点建设项目,要建立有专人负责、专线联系、专门汇报衔接的责任体系,形成统一协调的工作网络,全力以赴进行争取。努力在全区上下形成“千军万马跑项目,千辛万苦争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的浓厚氛围。

3、要围绕“四个突出”推进新农村建设。一要突出农民主体。农民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要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坚持“让群众去做群众的工作、让群众去办群众的事情”,积极组建村民理事会、议事会、监事会,充分发挥农村“三会”和农村“五老”(老党员、老工人、老干部、老战士、老教师)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广泛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二要突出规划先行。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村庄规划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根据城市建设的进程,结合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三要突出产业发展。产业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要根据邵阳农村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紧紧依托国土整理项目的实施,全力推进土地的二次流转,实现土地向业主集中,加速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迈进;紧紧依托湘窖酒业、李文食品、华鹏食品、华湘米业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果、蔬、畜源头产品,形成“公司+农户+市场”的互动互促产业链条;市内三区要紧紧依托近城优势,着力打造都市型现代旅游休闲农业,积极推动“农家乐”式的“双休日”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要突出重点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最大难题,化解资金难题,政府加大投入必不可少。要紧密结合邵阳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整合支农资金,优化资金投向,建立“以奖代补”投入机制,重点对村庄规划、基础 设施、社会事业和“三清四改”等农民最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项目加大投入,放大资金的乘积效应。

4、要围绕“扩容提质”推进城市建设。随着发展的深入,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双向互动更加突出,加快江北新城建设进程显得尤为迫切。要按照“扩大城区规模、增强综合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美化城市形象”的总体要求,启动“扩容提质”战略,使城区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一要超前化规划。加快城区道路、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和城区主要区域和重要地段、节点的祥规编制,既要体现功能性又要体现前瞻性,进一步提高规划的覆盖率。二要多元化投入。把城市建设和经营城市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和吸引外来资本、民间资本、非政府资本参与建设,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资新格局。三要精品化建设。要树立城市建设精品意识,坚持走生态邵阳、人文邵阳的路子。采取“腾地造绿、破墙透绿、借地还绿、见缝插绿”等手段,积极构建“以公共绿地为重点、机关校园绿化为补充、道路河堤绿化为骨架、周边山丘绿化为衬托”的城市绿网系统;要挖掘、整合市内人文资源,打出“宝庆”这一历史文化品牌,不断提高城市的内涵和品位。四要规范化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的方针,做到以建带管,以管促建,建管同步。继续深入开展“五城同创”工作,切实解决影响市容市貌的突出问题。

5、要围绕“重点项目”推进机关作风建设。项目是实现邵阳“率先崛起”的“主引擎”,没有项目的拉动,“崛起” 也就无从谈起。要切实转变就作风抓作风的观念,坚持把抓项目作为抓作风的主要载体,把抓作风的着力点放在抓项目上,以项目的进度来检验抓作风的力度。要通过“围绕项目抓作风,抓好作风促项目”,全面建立起科学清晰、奖罚分明的责任体系,切实加大责任落实和干部管理力度,在全市干部队伍中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责任监督、严格责任追究,提高干部队伍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执行力。一是继续实行重点工作由市级领导牵头负责,各相关单位“一把手”具体负责的分工负责制;二是建立起完善的督查制度,明确督查的时间、主体、对象、责任,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通报督查结果,确保真正查出问题,查出积极性。三是对重点项目建设实行月度量化考核制度,按月度分解任务,按任务倒排进度,每月检查一次进度,每季度通报一次完成情况,年终统一考核;四是建立责任奖惩制度,将重点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干部提拔任用、奖惩、晋升的重要依据。同时,各单位对其它工作也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责任处罚,使每项工作职责、每个工作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人。要通过抓促行动,教育那些能干事也惹事的人,请开那些不干事也不惹事的人,处理那些不干事光惹事的人,让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机会、有舞台,努力营造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第五篇:创新、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的新林场风貌

(“创新、发展”座谈会交流文稿)

林盛浪

一、形成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长效机制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为社会提供木材经济价值,而且还具有保护环境、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大气、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吸收二氧化碳以及生态旅游等功能。培育与保护森林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天职。我们应采取一些培育和保护措施来确保森林资源的多种作用。我认为要达到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把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力度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深入实施生态战略。二是加速造林绿化,适地造树,提高森林质量,建立一批示范工程,促进森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三是全面提升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水平,加大营林抚育工作力度,实现“林分质量、林木蓄积”双提高。四是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协调的生态体系。五是大力发展科技兴林,加强森林科学研究,积极引进新树种、新品种,加大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力度,形成多种森林经营模式。六是完善森林资源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的评估和核算,确保在森林、树木和林地多种作用和价值方面让公众全面了解和评价。七是开展乡村社会林业的交流与合作,让全社会共同来保护森林资源。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依法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防止森林资源遭到破坏。通过以上措施,形成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长效机制。

二、进一步拓宽森林资源经营与利用路子

森林资源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林业产业的物质基础,是林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没有森林资源,就没有林业;没有森林资源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升,就不可能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没有森林多功能和多效益的充分发挥,就不可能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因此,开发利用好森林资源,是我场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面临的重大课题。多年来,我场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始终把林业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和重要的基础产业来抓,不仅森林资源不断增加,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林业产业也不断得到发展壮大。2008年场林业用地面积达9万多亩,活立木总蓄积量5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99%。林业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的产业到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

但是强调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同时要重视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森林资源的经营应从传统林产品生产转向现代化立体 林业。在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时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林场、林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应当密切配合,研究制定符合林场实际的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市场监管,引导林业产业健康发展。

(二)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林权所有者的处臵权和收益权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林场的利益。

(三)对森林资源实施分类经营管理。对生态公益林,按公益事业管理,以确保森林发挥更大更好的生态效益。对商品林,则按基础产业管理,对林木进行科学经营和采伐利用,以充分发挥最优经济效益。(四)坚持依法治林方针,强化林政资源管理。要高度重视加强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工作,为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保障。

三、扩大木材营销渠道

现在木材销售价格完全与市场接轨,木材的营销对策,必须采取适应市场的新策略。

1、采取灵活、多样、高效的营销策略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林产品结构。(1)适销对路的林产品,要扩大生产规模;市场前景看好的林产品要多生产,组织早开发;市场销售不畅的林产品要削减产量;对滞销的林产品要果断停产。(2)确保林产品达到保质保量, 提高林产品知名度,以优取胜。(3)按照市场需求,发展木材延伸产品,搞好木材深加工和精加工,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

研究木材经销特点,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1)开拓市场、强化销售。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企业要把开拓市场、强化销售放在战略的高度。要抓大户,建立长期可靠的合作关系,稳定供货渠道,增强产品批量销售比重,增强市场变化的抗冲击能力。对特殊规格木材要积极生产,抢占市场,拓宽产品销售领域,增加市场销售的覆盖率。市场供求始终存在着不均衡性,也就是说,产品的滞销与畅销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企业必须善于捕捉市场信息,及时发展空隙市场,打好时间差、地域差,以变应变,时时把握市场销售的主动权。(2)搞活营销方式,增强竞争能力。一是请进来,看样订货搞展销;二是走出去,送货上门搞推销;三是利用生产销售淡季与旺季的时间差搞早销;四是发挥行业整体优势,搞联销;五是利用国内外市场差搞竞销;六是利用有奖销售搞促销;七是抓住有利时机的效益差,搞快销。努力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营销方式,参与竞争,扩大销售。在销售中坚持畅销木材优质优价的原则,好材卖好价,避免销售工作中的短期行为,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3)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提高林产品的综合效益。一是在坚持主业经营的前提下,大力寻求新的经济生长点,开发与主业相关的延伸产品,如锯材、人造板、木制品或半成品、木片、林化、林副特产,以增加企业的发展后劲,增强企业的发展实力。二是吸引资金,合作开发地下矿产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主体开发,逐步形成合理的林产品经销体系。三是发展副业,交叉经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辟第二战场,发展农林间作,农工交叉经营,全方位、多角度向各个领域渗透,提高林场的综合经济效益。(4)推进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在市场竞 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不形成规模经营就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因此,规模经营是今后企业发展的方向。首先要对市场供不应求的紧俏产品,可实现企业间的联合生产和经营,变单一优势为群体优势、区域优势,实现规模优势;价格保持基本一致,统一对外销售,增强经营能力,从而实现最佳的规模效益。其次是变企业同类产品的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推动产品上批量,经营上规模,质量上档次,稳定货源,减少盲目竞争的内耗,形成合力,向集团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整体效益。(5)强化信息工作,发挥经营决策的导向作用。在当今信息时代,企业必须在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依靠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进行决策。因此,信息工作在经济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首先要正确分析形势,加强市场预测,时时把握市场跳动的脉搏。企业要注重市场供求、价格、购买力投向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各项信息的收集、筛选和整理,加强对市场供求形势变化的分析和预测,及时提出适应市场变化的相应对策,避免经营活动中的盲目性,把微观经济放在把握宏观经销形势的基础上,防止决策失误。(6)培养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肯吃苦的经销队伍。好的经销策略,好的产品,最终要靠一支好的经销队伍去实施。因此,要把加强经销人员的培训,提高经销人员的业务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广开渠道、广纳贤才,把懂业务、会经营、肯吃苦的人员充实到经销队伍中去,增加经销队伍实力。要加强经销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经销人员的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使经销人员具备五种能力:熟悉产品,推销产品,宣传企业的能力;收集、综合、分析、反馈信息的能力;做好产品售前售后服务的能力;掌握产品的生产工艺、组织洽淡订货的能力;调剂产品供求、开展多种贸易的能力,真正成为企业营销的专门人才。

总之,林场要紧紧把握市场“脉搏”,随时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木材市场的走势,充分发挥各部门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集思广益,积极调整营销策略,使有限的资源效益最大化。

四、搭建人力资源开发与配臵新平台

(一)、我场人力资源的基本现状

截止2008年底,我场正式职工人数为77人,在岗人数为52人。在岗人员中:

专业技术人员状况:高级职称3人,占人才总量的5%; 中级职称8人,占人才总量的15%;初级职称13人,占人才总量的25%。

学历状况:各类人才中研究生0人,占人才总量的0%;本科学历10人,占人才总量的19%;专科14人,占人才总量的27%;中专、高中及以下28人,占人才总量的54%。

年龄状况:各类人才中35岁以下11人,占21%,36一45岁26人,占50%;46岁以上15人,占29%。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力资源结构和素质上有些偏,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短缺

从学历结构上看,硕士以上学位的人才没有;本科学历占人才总量的19%。大部分都是高中及以下人员。从年龄结构上看,35岁以下人员 仅占21%。

2、人才进出的体制性障碍仍未消除,人员流动不畅

现行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围绕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事业发展的目标,在人才的引进上没有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身份等限制,人才没法自由流动。在实际工作中,政策滞后,各部门衔接不畅,人才引进阻力重重。人才聘用合同制改革还没真正到位。

3、人才保障制度不完善,难以吸引人才

高素质、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现有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慢,懂得应用现代新技术、新知识的智能型人才少。

(三)、实施人力资源开发与配臵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不拘一格,积极引进各类人才

既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又要发掘有潜力的中青年人才。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开辟吸引外来人才的绿色通道。采取多种形式如调动、聘请、兼职、投资入股等方式积极吸纳外来人才,使人才资源达到合理流动、有效配臵。

2、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加强继续教育,鼓励职工终身学习

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对职工技术业务素质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必须改革原有的职业培训制度,由阶段性、被动性、单一性的培训转向长期性、主动性,综合性的培训,抓好培训与考核,培训与分配,培训与竞争上岗的有机结合。一是要突出技术业务培训在全员培训考核中的主体地位,为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提供保证。二是继续开展技术大赛,以点带面,推动职工学技术,练本领的热情,全面带动各基层单位坚持不懈地开展职工培训工作,进行岗位练兵,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三是抓好与职业技能鉴定相关的技术业务培训,提高考核实效,切实发挥考核培训的实际作用。

通过职工在职学习、带薪进修、单位委培等方式不断提高在职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选送有潜质的职工到高等学府深造。单位和进修职工双方签订协议,确保职工学成后服务于单位。还可采取请专家讲学、指导,观摩等短期培训的方式,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重点培养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人才。

3、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用人机制

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关键环节,是解决好如何用人,如何发挥劳动者潜能的问题。

全面实行人员岗位聘用制度。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一般工作人员竟聘上岗,中层干部三年一聘,其他人员原则上一年一聘,对业务骨干,可确定相对较长的聘用期。在选人用人上,要突出实际水平和能力,打破“三个界限”,即:干部工人界限、职务界限、职称界限,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通过实行岗位聘用制,解决职务能上能下问题。

建立岗位管理制度。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根据工作任务、发展规划、人才结构等多种因素,合理设定岗位,明确岗位责任、任职条件、聘用期限,做到职责明确、权限清晰、条件合理、待遇透明。

实行解聘、辞聘制度。单位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聘用合同约定解聘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可以按照聘用合同辞聘。通过解聘、辞聘,促进人员合理流动。

试行考试录用制。除安臵国家统配人员和局统筹进行人才储备外,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可公布缺员岗位的用人条件和职责,公开招考,择优聘用。

4、结合林场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类管理的薪酬制度。

全面推行岗位工资制度。根据岗位责任、风险、技术含量等因素,确定各岗位的工资标准,实行一岗一薪,岗动薪变,薪随岗变。将收入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挂钩,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报酬,充分发挥收入杠杆的激励作用。

实行分类管理制度。以岗位工资制为基础,实行灵活多样的内部分配形式,可实行年薪制,专业技术人员可兼职兼薪。

5、积极落实人才政策,努力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对各类人才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

实践证明,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增值潜力最大、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资源,人才投资也是所有投资中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人才资本高投资、人才总量高增长、人才素质高提升、人才结构高协调,可达到一个集体凝聚力强、辐射力强、竞争力强,快速构筑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机制,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五、探索林场发展成果利用与收入分配机制

关注民生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改善民生,进而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指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发展成果利用与收入分配问题,将分配财富摆到与创造财富同等重要的位臵,多管齐下地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为此,应尽快确立合理、公平、共享的收入分配原则。

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除人们谈论较多的贫富差距拉大以外, 还存在以下几点:(1)职工收入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2)职工内部收入差距拉大。(3)普通职工对生活水平评价总体不高。十五大提出了“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十六大提出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的拉大,十七大提出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基础上,放弃了“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林场发展成果利用与收入分配机制应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分配原则处理收入分配问题。

六、迎接新挑战,维护经营区稳定

新时期的林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经营区的稳定是林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应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科学技术为支持、以法制建设为保障等多项工作来维护经营区稳定。

1、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是经营区稳定的基础。改革的重点是要破除那些束缚林业生产力发展、制约林业生产者积极性的陈规陋习,确立以生态效益为基础、以物质利益原则为动力、以市场规律为指导、以规范管理为保障的新的林业经营机制。

2、要做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林改,对历史遗留和林改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依法依规的原则,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积极引导,加强协商,妥善调处,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林改质量,使经营区稳定有保障。

3、进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通过搭建良好的林业经营体制平台,规范林木经营秩序和林业要素市场,使经营区稳定有长久。

4、加强林业综合执法。没有法制约束的林业是不稳定的,我们要整合林业站、检查站、森防站、森林派出所和林场护林队的力量,有效预防、发现、控制和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狠刹毁林歪风。林业执法要相对集中、互相配合、相互监督,从而不断优化执法环境,提高执法效能,维护经营区稳定。

5、科教兴林是新时期加快林业发展的最新标志和特征。离开科技进步推动的林业只能是低水平的林业,甚至是盲目和带有极大风险的林业。积极推广林业新技术新品种,增加林场收入,促进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经营区稳定。

七、推进林场文化建设

国有林场文化是国有林场在经营管理等活动中所形成的全体职工共同持有的国有林场知识、精神、制度的总和,是几代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大家能够遵守和接受的观念、行为规范和信念。对国有林场的建设与经营发挥着导向、规范与凝聚作用。建设国有林场文化就是要提高国有林场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国有林场经营绩效,实现国有林场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一)、我场目前企业文化的建设的特点

我场组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几十年来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的林木产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着国家建设。同时林场职工长期以深山老林为家,以造林和采伐木材为业,以艰苦奋斗为荣,为林区林场的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艰苦的工作条件,塑造了以艰苦创业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国有林场的主要工作是采伐木材、植树造林、保护利用好现有的森林资源,这就决定了林场职工的工作场所大多在野外,野外的工作条件是非常艰苦的,特别是林业生产管护第一线的职工长年累月在野外工作,战严寒斗酷暑,特别是在林场创办初期,吃住在山棚,四面透风,工作、住宿环境非常差。由于林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大都是手工劳动。但老一辈的林业职工,为支援国家建设,推进林业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中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林业职工队伍,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为核心的企业精神。

2、相对封闭的林区,为国有林场企业文化建设提了特定的条件。我场建在远离县城的乡村,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经济相对不发达。林业职工及其家属、子女长期生活在这样一个小社会里,他们的价值观、生活习俗,有许多相同相似的地方,单调而又枯燥。但林场职工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还对于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蚀、建设具有林业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林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90年代,国有林场的发展面临“经济危机,资源断档”的困境局面,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活力锐减,经济效益下滑,职工收入减少,下岗职工剧增。由于企业不景气,再加上认识上有“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意识,对企业发展缺乏信心,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因此,如何发挥国有林场传统优势和自身优势,努力建设具有林业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如何重塑新时期企业精神,调动职工献身林业建设积极性、促进林业企业发展,是我们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

(二)、加强领导是搞好国有林场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指包括企业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发展目标、规章制度、企业环境方面的整合,是激励企业员工在激烈竞争中不断进取的内部机制,一个优秀的企业,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诸要素中,企业的领导者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核心,他们的言行、喜好对企业员工有着极大的潜移默化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不同的企业,企业文化的特色都体现了该企业领导者的思想、人格、作风。所以,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抓好领导这个关键,进一步提高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识、管理意识和学习意识。

1、要进一步增强企业领导者的责任意识。企业领导者的每一项决定都关系到国有林场的发展和兴衰成败。所以企业领导者就要自觉按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必须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位臵上来,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领导者要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自觉承担起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任,建立健全和完善领导机构(工会等),配备精兵强将,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开展。

2、进一步增强企业领导者的管理意识。企业文化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只有加强企业领导的管理意识,建立健全一套稳定的保障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才能不受企业领导人员更替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党政工团领导各司其职,共同担负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管理的责任,积极开展日常性文化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3、进一步加强企业领导者的学习意识。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为适应时代需要,我们必须加强学习,不断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术。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起着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学习意识,学习外企、私企的先进管理经验,做一个学习型、创新型的企业领导者,同时企业文化又是全员文化,需要全体职工的广泛参与,党政工团各部门要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开展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参与活动让职工明确自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要从自身做起,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三)、发展林业经济,提高企业效益,为职工提供丰裕的物质生活是搞好林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反作用”。企业文化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企业文化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持企业发展方向,在创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把企业文化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位臵上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着力提高职工收入,改善职工生活和工作条件。作为企业领导者以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应从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林业经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职工收入,为职工提供丰裕的物质生活。

(四)、结合实际,努力建设具有林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通过对国有林场企业文化特点的分析,我认为,国有林场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林业行业属性,企业特点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建设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应通过以下途径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培育企业精神,尊重职工主人翁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密切相联,企业精神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了谋求企业的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的群体意识。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国有林场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应注意培育和塑造企业精神,把全体职工的思想统一到爱岗敬业上来,在实际工作中确认以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为核心的企业精神,把职工的共同追求和向往集中起来,凝聚在一起。赋予企业精神新的内涵,把富有时代气息,符合时代潮流的内容流入企业精神,使新时期的企业精神更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在轰轰烈烈的市场大潮中,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应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让广大职工想主人翁之事,尽主人翁之责,干主人翁之活,为企业做贡献,推动企业工作全面发展。同时,在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增加职工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勤劳朴实,爱岗敬业、自立自强、开拓创新”的林业人新形象,逐步实现 “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资源培育集约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企业发展目标,并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使之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和价值观念。

2、营造企业文化环境,塑造企业文明形象。国有林场职工、家属、子女对企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应充分到用这些积极因素,积极倡导和弘扬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一个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坏境。首先要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主管部门政策和资金扶持。尽企业之所能,加大职工危旧房改造,建设优美、整洁、靓亮、温馨的环境,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固定场所,着力改善职工作和生活坏境。其次加大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广泛深入开展岗位职业道德教育,及时把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职工掌握,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职工的头脑,用优秀的思想鼓舞职工。

3、培养企业文化骨干,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职工的全员参与,也需要开展丰富多彩、内容新颖的文化活动。应发挥文化艺术骨干的示范、引导和组织作用,通过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去挖掘文化骨干,了解他们的爱好和特长加以重点培养,让他们成为宣传林业、推动林业经济建设和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中坚力量。

4、经常性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创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开展企业文化活动过程中,时刻注意企业自身实际和特点,采取适当的形式,达到预期效果。一是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文体活动,如春节、元宵、三〃

八、五〃

四、七〃

一、十〃一等举行扑克、下象棋、乒乒球、篮球、比赛和游园活动等。二是创办企业报,鼓励职工把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典型事迹拟成简讯向企业及主管部门踊跃投稿,并给予相应金额的现金奖励。三是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为林场职工提供丰盛的精神文化套餐,活跃林区生活。四是引导职工树立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杜绝涉黄、涉赌等不良现象侵蚀职工的心灵。五是开展奖优评先活动,可采取季评、评等不同形式并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如评选先进生产工作者、工会积极分子、五一劳动模范等,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在全体职工中营造力争上游,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总之,国有林场企业文化建设应把握林业行业属性,结合林业企业自身特点,应围绕发展现代林业,构建和谐林区的大局出发,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

下载加快邵阳发展大家庭座谈会发言稿[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邵阳发展大家庭座谈会发言稿[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医药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中医药发展座谈会发言稿各位领导,大家早上好: 我是渭源县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负责人秦飞,现将渭源县中医药发展以及渭水源中药材贸易中心中医药发展思路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请......

    感恩奋进加快发展座谈会主持词

    广元市“感恩奋进、加快发展”座谈会主持词中共广元市委副书记、市长马 华(2011年3月12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在全国“两会”隆重召开之际,我们相聚在首都......

    县财政局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论文(范文)

    县财政局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论文企业基建财务管理研究 新邵县财政局副局长:刘明 2012年3月18 企业要想建设成为一个高质量、高速度、低造价并且合理分配和使用人力、物力......

    建筑业发展座谈会发言稿1

    建筑业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2012年即将过去,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淮安市政府领导班子的亲自指导和关怀下、在董事长的直接领导下,圆满完成了2012年......

    煤化工产业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辰龙化工创业基地 企业发展情况和发展规划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根据通知精神及要求,现将辰龙化工创业基地企业发展情况和企业发展规划汇报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交易市场规范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交易市场规范发展座谈会发言稿 尊敬的x处长、x局、x局: 各位领导和同行,大家上午好! 首先感谢各位领导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组织大家召开这样的会议。 自从去年38号......

    邵阳发展大家谈(大全五篇)

    “加快邵阳教育发展大家谈” ——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收入不公平影响人一时,教育不公平影响人一生。党的十七大把社会公平正义提到了......

    关于落实“加快邵阳、新邵、邮政发展大家谈活动”的建议

    谈关于“加快邵阳、新邵、邮政发展大家谈活动”的认识和建议 “加快邵阳发展大家谈活动”是市委、市政府极力推动的重要党政工作之一,发动此项活动原因是通过打造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