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港好人文化(短)
东港:“好人文化”为“东港好人”点赞
记者 董卿 通讯员 刘惠
本报东港讯“俺那儿媳人人夸,伺候公婆无怨话,久病床前现孝心,勤俭持家数着她……”
1月14日,在东港区三庄镇下卜落崮村村文化广场上,一曲《六个婆婆夸儿媳》说唱节目刚一开场,热烈的掌声便响个不停。让村民们激动的是,舞台上演的正是身边的好媳妇刘海芳十年如一日服侍患病公婆的事迹。“为瘫痪的公公把屎把尿,为癌症婆婆端水喂饭,还得照顾孩子、种6亩多口粮田,太不容易了”,村里的妇代会主任匡丽清说,《六个婆婆夸儿媳》在村里演了3次,村里的姐妹们跟着流了3次眼泪,一些婆媳不和的现象也得到了改变。
2013年3月,刘海芳被评为东港区“身边好人”,随后刘海芳的事迹被编成节目先后巡回各村演出130多场次,场场观众爆满。
把好人故事搬上舞台,让身边好人教育群众,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东港区组织文艺工作者和文化义工将身边的“平民英雄”、“草根好人”事迹挖掘出来搬上舞台,排成三句半、表演唱等传统节目,把好人故事送到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和全社会各个角落,弘扬好人文化,放大好人效应,在使群众受到熏陶和教育的同时,更加擦亮了“美德东港”的城市品牌。
遍布全区的道德讲堂,更是把枯燥的道德概念转化成可亲、可信、可学的“凡人善举”,与此同时,由区委宣传部组织的12名区内“名嘴”深入到9个镇街道将层层遴选出来的“凡人善举”宣讲到千家万户。该区还在每个村居建立“四德榜”,让身边的好人给群众带去感动,影响带动更多的人当好人、做好事、赢好评。
为了把具有正能量的“好人”充分选出来,该区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辟“好人专栏”,每年举办一次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通过网上海选、层层推荐让“身边好人”登台领奖,现身说教。去年以来,全区共评选出五好文明家庭1000户,“和睦好夫妻、互敬好婆媳、孝顺好儿女、教子好父母、友爱好邻居、爱心志愿者”各1000个。
一个榜样,一面旗帜;一群好人,一城春风。曾经被称为“傻子”的日照街道江豪社区居民张凤娟自2009年开始义务为社区高龄、行动不便老人免费理发,如今她已成为闻名于城区的“助老之星”,由她的“粉丝”组成的“爱老助老”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为为社区老人排忧解难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区共组建扶幼助老、医疗、科普宣传等数十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志愿者达到5000余名,去年以来已开展就业技能咨询、医疗服务、环境卫生清理等志愿活动186次,开展各种慈善活动30多次,捐款160多万。
从身患重疾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的葛长娟,到身残志不残倾心农家书屋的周飞;从拖病体照料上百位老人吃住的西湖镇敬老院院长焦自华,到20年如一日守候山里百姓健康的三庄镇陈家沟村乡医陈彦云……一个个好人跃然于东港文明时尚潮流。
第二篇:好人文化2
街道关于好人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子街道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好人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好人,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了我处精神文明建设。
一、主要做法
(一)开设“好人公示榜”“好人文化墙”“好人广场”,将评选出的先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展示出来。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社会正能量,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最美人物”主题系列评选活动为抓手,发现和培育群众身边的典型,建立健全“身边好人”评选机制,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作为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重要载体。
(二)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在街道、社区“道德讲堂”上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身边事感染身边人,通过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积极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
(三)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向社会各界群众介绍各位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大力宣传模范的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气。这些弘扬了时代新风,放大了道德正能量。
二、存在的问题
(一)好人文化宣传阵地不足。在街道、社区好人宣传主要集中在宣传栏,在社会的其他公共场所宣传氛围不 1 足,比如商场、酒店、车站等。
(二)宣传形式缺乏创新。好人文化的宣传好多停留在宣传展板上,形式单一;仅停留在视觉感观上,与受众有距离感,不能让受众感受到真切到好人的感人事迹。
三、相关建议
(一)可以根据不同行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评选行业中好人,用身边的事迹,弘扬“好人”精神,人人争当好人。
(二)利用新媒体,提升宣传效果。不断拓展新媒体、融媒体宣传平台,进一步打造精神文明建设新品牌。利用移动设备,在官方微博微信以访谈、事迹阐述、社会反映等多种方式展现好人事迹;在公共场所的LED播放器定期播放好人事迹。充分运用各类新闻媒体、行业宣传媒介,组织道德模范事迹巡讲巡演活动,浓墨重彩宣传道德模范,让他们成为社会主角、群众偶像。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引领作用,通过成立爱心团队、志愿服务队、爱心工作室等形式开展“传帮带”,放大好人效应。开展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创新形式、注重实效,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广大群众的生动实践。
弘扬传统文化滋养心灵。青岛市把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引导未成年人守住文化根脉、增强价值认同。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使其与校园常规教育相融合。建好用好社会课堂,推进博物馆、图书馆等进校园,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教 2 育活动,用传统美德涵养未成年人品格。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实践活动,激励广大未成年人争做中华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实践者。
(三)好人评选注重广泛性。不断健全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挖掘选树机制,坚持“群众评、评群众”,真正选出群众认可、事迹过硬、深孚众望的道德典型。
(四)加大扶持好人志愿服务组织。致力于平台的打造和应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良性合作生态圈,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参与文明创建,在共建共享中践行道德、提升境界。建立“四个平台”,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青岛市以注册、培训、孵化、激励四个平台建设为基础,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志愿服务制度化水平。
第三篇:好人文化道德文化培育的几个着力点
好人文化道德文化培育的几个着力点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发现和树立各类先进典型,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党报集团肩负的重要职责使命。近年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坚持正面引导,倡树先进典型,弘扬时代精神,取得了积极显著的社会效果,为推动我省公民道德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以履行职责为引领,传递河南声音
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牢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
一是发扬优良传统,再铸时代强音。我们积极倡导做有温度的新闻,把传递社会正能量报道常态化。除了积极配合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践行价值观、文明我先行”“文明河南、暖暖新年”等主题系列活动,我们还常年开设“我为正能量代言”“大写河南人”“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践行核心价值观”等专栏,推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和普通河南好人。近三年来,河南日报及集团所属媒体先后报道的“河南好人”就有210多人,刊发相关报道700余篇。二是加强正面引导,净化社会风气。我们不但注重正能量的传递,还针对“拼爹”、“炫富”、跑关系、潜规则等不良社会现象,针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主动亮剑,澄清谬误。对一些涉及公序良俗、社会公平等较为敏感的事件,我们积极组织相关新闻报道和评论,进行去标签化阐释和引导,有效淡化了不良社会情绪。
以挖掘典型为使命,叫响河南好人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党报集团积极宣传各类典型,树立社会的精神标杆,营造人心向好、人心向善的道德氛围。
一是树立典型,精神引领。突出宣传那些作出重大贡献、群众认可度高的先进典型,使他们成为引领社会价值的精神标杆。比如对一心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不幸因公殉职的乡镇干部马海明的报道,很多读者称赞马海明是“基层干部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今年,河南日报推出的燕振昌、王振立等优秀干部,同样在全国引起反响。
二是搭建平台,广泛带动。积极组织刊登宣传“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不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感动中原十大三农人物”评选,还是策划“最美村官”“最美护士”“最美村医”“最美教师”等多项活动,报业集团都是积极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以柔性传播为手段,讲述河南故事 如何让先进模范的典型事迹可亲可信、优秀精神可学可用,我们也进行了持续探索和提升。
一是创新理念,自觉遵循传播规律。对新闻舆论工作,赵素萍部长曾经指出,“要改进创新宣传方式,既有漫灌,又有滴灌;既善于组织宣传战役,又善于运用和风细雨;既有宏大叙事,又有百姓家常,不断增强新闻舆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宣传报道中,我们遵循规律,把握节奏,找好节点,切实做到先进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宣传强势与日常浸润相结合,使典型宣传富有实效,成风化人。
二是善于表达,用好故事打动人心。在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报道中,我们始终强调要突出柔性传播理念,把故事讲好听讲精彩,让传播更立体更广泛,用核心价值观涵养滋润人们的心灵。今年5月,一张刷爆朋友圈的照片刊登在了大河报上,一个小女孩站在教室门口,露出怯怯的神情。大河报深入挖掘照片背后的故事,真相让无数网友动容:孩子发烧了,没有人照看,身为教师的妈妈只好把她放在教室外,坚持给学生上课,引发了强烈反响。
以凝心聚力为目的,树好河南形象
在宣传报道中,我们努力做到把典型宣传和服务大局结合起来,把崇德向善和凝神聚力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构筑河南形象、汇聚河南力量。一是注重深入挖掘典型的时代价值。我们以焦裕禄精神为红线,努力开掘优秀共产党员群像的时代价值。今年7月,新乡、安阳等地暴雨成灾。集团媒体除了第一时间做好灾情发布,特别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当地党委政府及时有力指挥调度、争分夺秒科学救灾上,投向广大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抢险救灾上,为救灾工作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二是注重全力构筑崭新的河南形象。清华院士施一公、航天英雄刘洋、中国女排重炮手朱婷……对每一位优秀河南人的代表,我们努力挖掘他们身上奋发进取、不懈创新的精神内涵。今年里约奥运会上,河南姑娘朱婷大放异彩,大河报一天推出9个版、河南手机报推送专题、金水河客户端发布“史上第一张”电子号外等等,将这张河南形象的新“名片”一键送达亿万国人手中。⑥5 “好人文化”培育的几个着力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金瑞
近年来,“河南好人”层出不穷,不仅表现在焦裕禄、史来贺、吴金印、李连成、燕振昌等老一辈英雄模范身上,更发扬光大于裴春亮、李学生、许帅、王锋等年轻一代身上;数以万计的“河南好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者和引跑者,他们传递着人间的温暖和温情,让大家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和光辉。“河南好人”不再仅是一个个好人、一群群好人或一种好人现象,她正在孕育一种文化,即“好人文化”。“好人文化”是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是河南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文明河南”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培育“好人文化”需要着力以下几个方面:
夯实“好人文化”的社会认同。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其经济社会发展的背后都有一种重要的人文力在作为支撑,这个力就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孕育了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等为主要内涵的中原人文精神,滋养了侠肝义胆、勇于担当、吃苦耐劳、自尊自强、扶危济困、宽厚诚信、不畏艰难、踏实进取等河南人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已成为一种区域文化性格或者是一种文化基因,不仅深深地植根于河南人的血液里,而且具体表现为代代传承的家训、家教、家风,体现为忠义文化、廉政文化、乡贤文化、孝亲文化等,同时,也呈现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中,如商圣文化、医圣文化等等。这种精神血脉的传承是涵养和支撑“好人文化”的丰富土壤。
伦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高尚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个体对社会道德的内化。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弘扬河南道德精神中优秀的基因,激发社会公众对河南文化的认知和自信;另一方面,让“好人”走下神坛,包括,在“好人”典型选树时,注重大众化、平民化,在渠道运用上,注重多样化、多元化,在培育载体上,注重日常化、普通化。总之,夯实“好人文化”的社会土壤,创造社会公众对“好人”的普遍认可,让老百姓感觉“好人”来自身边,来自基层、来自生活、来自群众;同时,充分发挥非正式组织在信息沟通、个人意愿表达、个人归属感等方面特殊的教化功能。如,针对我省农业大省和农业文化发达的特点,充分发挥家及(宗)族的道德教化功能。再如,除保留村边、大树下、井台旁等的闲言碎语作为道德评价的主要途径外,不断兴起的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也是“好人文化”培育的重要载体。
构建“好人文化”的制度生态。高层次的道德建设必须以低层次的道德建设为基础,德行伦理的实现需要以制度伦理、伦理制度为前提。因此“好人文化”的培育既靠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也需要法律和制度作为底线的约束和保证。一方面,要以顶层制度设计的形式,对“好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关爱,如资助医疗费、提供养老保险等,让“英雄流血流汗不能再流泪”。制度层面的奖励不仅仅是对个体的关心、关爱,还体现着党和政府对塑造公民高尚人格、弘扬社会正气的自省、自觉。这种制度设计中的道德指向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民个体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行业管理、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管作用,依靠法纪政策强大的威慑力和制裁力,制约失德悖德行为,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将人们的行为引入公序良俗、积极向善的健康轨道;同时,用政务诚信的表率促动“好人文化”。
激发人人成为“好人文化”建设的主体。好人文化是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文化。公民个体对主流价值观的践行程度决定着“好人文化”的建设程度。而高尚道德人格养成的基础是知,关键则是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社会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道德的不可或缺的载体。只有每一个个体都成为道德建设的主体,社会道德素质的提升、“好人文化”的形成才能奠定在坚实的基础之上。对每一个公民来说,一方面要见贤思齐,自觉将爱与善播撒,积小善才能成大善;另一方面是知行合一,防微杜渐,戒小恶才能避大祸,达到“日用而不觉”。一个人从“小善”可积累起比较强的向善心理,一个社会可由“小善”积累起向善的潮流。总之,当做“好人”、行“好事”成为一种习惯,“好人文化”才能真正奠定在坚实的社会基础之上。⑥5 从“河南好人”到人人争做“河南好人”
□河南省委党校教授康来云
面对中原大地上不断涌现的“河南好人”,我们在自豪和感动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和社会机制,以更好地完善机制、优化环境,引导人们赞好人、学好人、做好人,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中原文化携带好人基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南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博大精深、厚重多元的中原文化深深植根于河南人的血脉和灵魂深处,滋养出河南人爱国奉献、古道热肠、忠厚朴实、侠肝义胆、尊礼重义、勤劳勇敢的性格特质。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原大地不仅涌现出像焦裕禄、史来贺、吴金印、李连成、张荣锁、任长霞等一大批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优秀党员干部,还有李雪英、王西广、张秀林、黄伟等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既有红旗渠干部群众、新乡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等先进群体,也有黄久生、马刚、宋清梅、郭春鹏、李相岺等身边好人。这些先进典型铸就的好人群体感动中国、温暖你我。
好人净化了河南的天空。曾几何时,一些妖魔化河南的声音出现,河南人甚至被贴上素质差、不诚信的标签。面对各种抹黑,更多的河南人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近年来,河南人在省内省外争做好事,河南人的名字被“感动中国”等一次次提起。自2002年央视《感动中国》栏目正式开播以来,颁奖舞台上从未缺少“河南好人”的身影:张荣锁、任长霞、洪战辉、魏青刚、王百姓、李剑英、谢延信、武文斌、李隆、李灵、胡佩兰、刘洋、陇海大院、王宽……他们是1亿河南人的优秀代表,是对河南形象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蜡烛。层出不穷的河南好人让河南名片有了爱的温度,让河南形象有了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力量。
厚植好人土壤催生更多好人。人在一定的意义上也是环境的产物、文化的产物。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的自觉自律,也需要文化引领和环境助推。加强道德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存好心、当好人、做好事、有好报”价值取向,营造发现好人、宣传好人、关心好人、争当好人的社会风尚;大力褒扬身边的模范人物,充分发挥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通过典型引导、先进示范,让人们接受先进典型和道德榜样身上所蕴藏的价值观、道德观,让“河南好人”和道德典型在全社会传递“向善向上”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关心好人、回报好人。
每个人都可能见贤思齐成为好人。就像《好人就在身边》歌中所唱的那样:“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老张小李,也许是大叔阿姨,也许是同事邻里,也许就是自己。”好人的事迹告诉我们,当好人不抽象,做好事不遥远。很多好人都是来自民间的草根英雄,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所不同的是他们愿意做小事、行善事,凡人有善举、凡人有大爱,区别只在于他们能把平凡的小事用心做、用爱做,能把一件好事认真做、坚持做。“见贤思齐”其实是道德的一种内在作用机制。宣传学习好人,不能仅仅止于感动,还要在感动的同时,去追随、去效仿、去践行。我们每一个人都认认真真做好分内事,力所能及帮助身边人,在单位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在家中孝敬父母、在社会上诚信互助,这本身就是小善大爱,一次危难中的相助、一次文明的礼让、甚至一个善意的微笑,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好人”。好人温暖我们,好人感动我们,好人也召唤我们加入到好人的行列中来。一个身边的好人就是一面旗帜,千万面旗帜汇集起来就会红遍中原大地;一个好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每个好人的善举汇聚起来就是大爱,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从一个好人到千万个好人,从一座城市到中原大地,“好人现象”必将引发“好人效应”。
从“河南好人”到人人争做“河南好人”是由知到行的过程,也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工程。今天,我们宣传河南好人、学习河南好人,明天,中原大地一定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河南好人。⑥5 注重典型引领打造“南阳好人”
□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富治
南阳历史文化悠久,人文积淀厚重,自古以来就是英雄辈出的地方。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先进典型引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时代风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南阳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呈现出典型迭出、群星璀璨的生动局面。前不久,中央各主要媒体聚焦“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南阳好人再次受到全国瞩目。
彰显先进典型的正向效应 典型是时代的旗帜,是精神的航标。我们积极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放大典型效应,打造典型宣传“升级版”。一是树好好人“标牌”。制作了“好人榜”“好人墙”“好人廊”“好人苑”等宣传版,在城乡设立大型公益广告牌600多块,大型LED屏47块等,打造好人主题街巷20多条,让好人形象、好人故事走进大街小巷、城市乡村、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精神养分,感受道德力量。二是凝聚媒体合力。着力构建声屏报网“四位一体”典型宣传大格局,定期召开重大典型论证策划会,及时向上级宣传部门和中央、省级新闻媒体推介,做到第一时间报纸上有专栏,电视上有专访,广播上有声音,网络上有互动。特别是拥有300万粉丝、20余个公众号的新媒体联盟与市属新闻媒体同步宣传、全媒联动,迅速让先进典型成为群众点赞、热议的话题,好人现象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持续升温。三是塑造艺术形象。先后编印了《卧龙好人》《爱的鸣奏曲》《本色》等图书,制作播出电视剧《好人老马》、拍摄微电影《榜样的力量》《好人亮哥》,创作编排了《南阳好人》《源水情深》等文学、影视、戏剧作品100多部,在全市巡展巡演,让观众在艺术欣赏中实现了思想升华。
构建崇德向善的长效机制
先进典型的发现、培育、宣传、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着力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先进典型持续涌现,让典型持久闪耀着道德光辉。一是健全选树机制,立好标杆。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先进典型推荐宣传机制的意见》,建立了典型报送、研判筛选、推介发布、学习宣传、工作激励五项工作机制,筛选出一批时代气息浓郁、事迹过硬、生命力强的典型,建成先进典型数据库,收录各级各类典型600多人,基本达到层层有典型、行行有英模、个个过得硬。二是完善学习机制,注重长远。坚持把抓学习作为典型引领的重要环节,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评选活动,打造“感动南阳”人物评选宣传品牌。在广大农村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评选出一批“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妯娌”等,引导农民群众遵守村规民约,传承家风家训。三是建立考评机制,强化督查。把典型宣传列入全市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出台《先进典型宣传推荐考评办法》,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做出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对工作开展不力的进行媒体曝光和督查问责。⑥5 以“身边的榜样”营造先进氛围
□焦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书君
近年来,焦作市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创新机制手段,持续选树“身边的榜样”,先后集中宣传290余个榜样人物和集体,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推动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创新机制,打造工作品牌
焦作市坚持选树标准的平民化,群众参与的广泛化,流程运转的制度化,联动宣传的规模化的原则,打造“身边的榜样”工作品牌。
规范选树流程。坚持单位推荐、群众自荐和媒体征集相结合,最广泛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同时,通过资格审察、专家评审、小组审议、社会公示等环节,确保“身边的榜样”事迹过得硬、群众信得过、学得来。
创新宣传形式。组织各类媒体开设“身边的榜样”栏目,每周集中刊播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做到周周有新典型、新事迹,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建立典型数据库。制定《“身边的榜样”典型宣传工作制度》,建立“身边的榜样”典型数据库,融收集推荐、分类统计、典型查询、事迹宣传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搭建先进典型宣传有效平台。每半年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一次,现已征集11批,录入数据库555人,推出了一大批站得住、立得起的先进典型,树立了焦作良好形象。
学习关爱典型制度化。把关爱“身边的榜样”困难群体工作纳入创建文明单位考评体系,设立爱心公益基金。“最美导游”韩滨事件发生后,仅15天就为其家庭筹集社会捐助20余万元。
深化载体,典型宣传常态化
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需要,创新思路、完善载体,不断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
拓宽宣传途径。在“微”字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新媒体优势,用好图表图文、音频视频等形式宣传先进典型;依托全市“百姓文化超市”网络及手机服务平台,设立“身边的榜样”栏目,在群众点单淘文化的同时,学习典型、传播正能量。
丰富学习载体。把先进典型宣传融入“百姓宣讲直通车”“道德讲堂”等活动,让先进典型可信、可学;在传统模式基础上融入新元素,创新先进典型人物访谈式报告会,增进感染力。
把握宣传时机。主动围绕重大主题、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先进典型宣传,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焦作市先进典型干部宣传,围绕建国60周年开展焦作“双30”人物及“百名楷模”评选等重大典型宣传活动,围绕建市60周年开展“时代丰碑”焦作英雄人物评选等。
鼓励基层创新。我市博爱县组织开展“典型+志愿”情暖好人活动、“典型+信念”树典型铸党性活动、“典型+正气”关爱礼遇先进典型活动、“典型+奉献”青年创业导师进校园活动等系列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大力推动“典型+”节庆品牌培育。
第四篇:参观东港心得
学习东港—上新台阶
今年元月22日公司基层骨干以上人员在潘总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台州椒江的东港工贸集团所属工厂,对比先进,感受良多。综合大家的总结发言,主要有:
一是制度管理,落实到位。东港工厂在人事管理,设备管理,仓储管理,后勤管理等诸多管理上都制定了严格而又符合具体实际的规章制度,并且在各个环节紧紧相扣,落实到班组一线每个人。确保了工厂工作规范化,有章可循,做到令行禁止,井井有条。
二是岗位考评,提高素质。东港工厂着重员工的培养培训,定岗定员,让每一名员工都知道本岗位的职责,通过考评,使敬岗爱业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我们也切实看到了工厂员工的岗位值班,打扫卫生等工作状况,也被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而深深折服。三是优化设备,清洁生产。东港工厂在设备的选型及管理上等多方面,力争做到优化、强化,管理的诸多方面做到精细安全,比如对升降机、叉车、吊机等管理不放过任何安全措施,确保安全,高效,清洁生产。
综观东港工厂的方方面面,值得我们员工学习的还有很多。有比较,感到我们的不足。我们要让这次参观学习东港工厂为契机,提高全员素质,增强岗位责任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学习东港,迎头赶上,使公司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宁波美琪化工有限公司2011-2-12
第五篇:徐州市好人文化的形成及建设研究
徐州市好人文化的形成及建设研究
[摘 要]徐州好人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秉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义,全面提高徐州人的道德素养,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有助于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徐州好人文化存在“好人园”效果有限、未形成长期影响、立法工作滞后的问题。徐州好人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好人园”、建立巨大宣传攻势和开展好人讲堂、建立奖励救助制度。
[关键词] 徐州好人文化 好人园 建设
在追求利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受到冲击,一些人开始利益至上,麻木的对待其他人和事,“小悦悦事件”在拷问社会的良知,扶不扶的讨论反应出社会好人文化的缺失。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要致力于建立好人文化,弘扬好人文化,传递正能量,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好人文化概述
好人是社会的优秀组成分子,是精神和道德的模范,他们源于平常的生活,既平凡又伟大。好人的内涵往往被烙上时代的烙印,古代称好人为“君子”“善人”“贤者”[1],指品德高尚,守孝悌,重信义的人,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美德精神是好人文化的源头。毛主席认为好人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雷锋精神一直影响着社会文化,要做好人就要做好事行善举,社会呼唤雷锋精神,也是对好人文化的一种宣扬。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遵守社会道德,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孝顺父母,关爱他人就是好人。好人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通过好人好事表现出来,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的融和,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精神高度,是一种道德风尚,是一种利他行为,讲求真善美。好人文化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爱心济困。
二、徐州好人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
徐州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崇尚道德,重情重义,在当代做为苏北重要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也应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徐州好人文化秉承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义,全面提高徐州人的道德素养,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知行合一,从抽象的理论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徐州好人文化建设,弘扬凡人善举,在全社会营造好人氛围,让人们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好人品德的重要性,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理念[2]。
徐州好人文化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徐州正在高速发展,作为苏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要重视文化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好人文化的精神推动力。好人文化可以坚定人们的信念,激发人们的热情,使人们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社会道德共识,激发好人的文化的凝聚力和活力,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3]。
有助于更好的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对品德的培养,好人文化引导人们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指引。
三、徐州好人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1、“好人园”效果有限。2013年9月14日,在徐州市云龙湖的珠山风景区,建成了主题园区--徐州好人园,该园区分为好人雕塑和好人广场两部分[4]。根据对市民和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现在超过60%的徐州市民和大学生并不知道好人园,但是了解好人文化。市政府花费巨资打造的好人园,却并没有起到作用,没能与徐州的好人文化建设好好融合,共同提高影响。面对现在徐州还有很多人不清楚、不知道好人文化和好人园,不仅要依靠传统媒体,更要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吸引徐州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扩大好人园影响力,为好人文化建设提供助力。
2、榜样作用不凸显,徐州好人的事迹没有深入人心,未形成长期影响,后继乏力。如“抡锤哥”虽一时反响很大,大家纷纷赞扬,但由于当事人本身无意宣扬,媒体也没有持续关注,很快就淹没在其他新闻中。虽然不断涌现好人好事,但是榜样作用不凸显,三分钟热度,难以产生长期深入的影响,媒体也多关注新的热度新闻,好人好事的新闻被不断发掘然后淹没,继而被人们遗忘。
3、立法工作滞后,社会上存在做好人反被诬陷讹诈的事件,有很多人想做好人而不敢做好人。近年来关于扶不扶救不救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好人没好报的事件刺激着大众的神经,有些好人做了好事,但是自己人身受到伤害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因为被救人不愿作证或其他问题,无法得到救助、奖励,造成生活困难,好人心寒。怎样从法律制度上让好人做了好事能有保障,对于好人文化建设有重要推动意义。
四、徐州好人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1、充分利用“好人园”,将现实的雕塑,好人事迹配合起来,让参观者形成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加深好人事迹的冲击力,提高影响力。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高校宣传组织人员参观,安排志愿者给参观者讲解,提高“好人园”品牌效应,一传十十传百,吸引更多人关注好人园和好人文化建设。
2、调查问卷分析大多数人还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来了解好人事迹,而通过宣讲、微信、微博等方式则很少。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介宣传,通过广告、路牌、LED屏、横幅标语、微博、微信、手机APP、社区宣传栏,建立巨大宣传攻势,产生公益群体效应。将好人故事编成相声、小品、话剧、公益广告,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加深影响。开展好人讲堂,让好人典型定期(如每月一次)在好人讲堂讲自己的事,参会人员讲身边好事,由志愿者定期接受报名,安排组织群众参加。
3、建立奖励救助制度,对善举给予大力肯定,精神和物质上都奖励,为好人提供人身保险、健康体检、法律援助,免除好人后顾之忧。健全评选制度。评选类型多样,从群众中来,平时宣传发动,基层推荐或自荐申报,经过整理汇总后由大众通过网络等方式评选,然后由徐州市委组织表彰,最后进行宣传并解决好人的实际困难,形成好人有好报的风气。
66%的市民和大学生都表示愿意做好人好事,但是87%的人觉得做好人好事存在风险,只有加大好人文化的宣传教育效果,提高大众对好人文化的认同度,建立完善的好人奖励救助制度,才能让大众没有后顾之忧,争当好人,争做好事。
参考文献
[1]于师号,《“好人”现象的历史参照与现实思考》,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5.6
[2]田旭明,《民间“好人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有效探索》,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
[3]金光磊,《中国好人文化研究》,广东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4.6
[4]刘芳铭,《徐州好人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深层解读》,世纪桥,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