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胡染林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枞阳镇石岭小学503班胡染林
读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后,我深受启发,它像一个无声的长者,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意思是说:“君子饮食不要求满足,居住不要求舒适,敏捷处事而谨慎言语,向有道德的人和事看齐,可以说是好学了”。几年来,我们的民族就是按照这样的理念,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在为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能丢。
《中华经典诵读》还告诉了我做人要守礼仪,守诚信,要自强不息。我平时也没有礼貌,每次我和爸爸散步遇到了老师,爸爸就让我喊一声老师好,可我偏不喊,就跑到一边玩去了。自从我看了这本书,才明白了以前的做法是不对的,要遵守礼仪,不能没礼貌,从那以后,我见到老师就亲热地喊:“老师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让我知道了学习要勤学多思。我也要学习不懂就问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我有不懂的题目我不问,有几次我弄不明白题目,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答案抄上去。结果到了考试的时候遇到了类似的题
目,就不会做了,最后,那更不用说了,考试卷一发下来,就挨爸爸一顿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一定要牢牢记住这句话。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历经千百年让人百读不厌,我将把这本书当作我的良师,看了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又学了一些新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相信在这本书的帮助下,我会在这个学期有一个更大的进步!
教师评语:胡染林同学从古代经典诵读中学了一些新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从“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知道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道了学习要勤学多思。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情真意切,收获颇丰。此文值得推荐。
推荐老师:王飞虎
第二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而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介丰富,尤其在书中到处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
文体中涵中华文化。从古代到近代的中国文学著作,其文体大多为文言文形式,而这种形式至今仍被人们关注。文言文的文章在教材中增多,而文言文也成为了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方面。书的这一文体,包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无论是《论语》、《史记》还是《红楼梦》、《聊斋志异》都从中渗透出一股源远流长的文化精髓。诗歌也是一个很平常的文体,但中国的古诗另有一番文化的内涵。无论是《诗经》、《楚辞》中的古体诗,还是《唐诗三百首》中的近体诗,都有一股浓浓的中国味道,文化也随之展现于世人眼前。中国的文体多样,在书中,则能尽收眼底,从书中,使人不禁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中艺术涵中华文化。艺术是一个反映文化的重要方式,而其载体之一,就是书。《天工开物》,让人感叹年味的美妙;《衣装秘语》揭开了中国装饰的奥妙。也许,在这些书中,艺术是主体,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华文化暗藏其中,工艺美术是中华文化,年画是中华文化,服饰也是中华文化。不久前,听到一则新闻:一位上海女士,想将其设计的旗袍以及旗袍表演团队带到欧洲、美洲等地区。但她没有考虑到旗袍早已在世界各地传播,唐人街上到处可以看到穿旗袍的蓝眼睛金发女郎。而这一切不仅在于海外华侨的贡献,更多的在于书的`作用。书的传播使中华文化的传播更进一步,而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也会永藏于书中。
文化人传播中华文化。读到文化人,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历史上许多有名的诗人作家。从《小说老子》、《说李白》到《鲁迅评传》、《余秋雨人生哲言》都可领略一代代文化人所折射出的中华文化。人是一个国家的代表,璀璨的中华文化也像这些文化人一样不断发展完善。
中华文化,一个底蕴深厚的名词,而从书中,我们可以不断吸取文化的养料,懂得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修养自己,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从书中,我们感受中华文化,我们理解中华文化,我们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第三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五年级)
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4、《西游记》
5、《繁星.春水》
6、《昆虫记》
7、《世界上下五千年》
8、《格列佛游记》
9、《上下五千年》或《中国通史》
10、《童年》
11、《居里夫人传》
12、《小王子》
六年级:(共12本)
1、《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六年级)
3、《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6、《水浒传》
7、《三国演义》
8、《地球上的红飘带》
9、《论语》(选读)
10、《贝多芬传》
11、《夏洛的网》
12、《世界上下五千年》 选读推荐篇(1—6年级)
《长袜子皮皮》、《金拇指》、《白比姆耳朵》、《小鹿班比》、《阿凡提的故事》、《东周列国故事新编》、《希腊神话和传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严文井童话》、《阿伯吹童话》、《叶圣陶童话》、《寄小读者》、《洋葱头历险记》、《一千零一夜》、《青鸟》、《吹牛大王历险记》、《金银岛》、《列那狐传奇》、《椰林风声》、《绿野仙踪》、《堂吉珂德》、《丛林历险记》、《神秘花园》、《八十天环球旅行》、《好兵帅克》
《感动小学生的100篇科幻》、《感动小学生的100个人物》、《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三毛流浪记》、《中外历史故事》、《霹雳贝贝》、《哈尔罗杰历险记》、《雾都孤儿》、《汤姆叔叔的小屋》、《五毛钱的愿望》、《斯巴达克思》、《苦儿流浪记》、《发现科学》(系列丛书)、《资治通鉴》、《契珂夫小说选》、《马克.吐温小说选》、《欧.亨利短篇小说选》、《丘吉尔》、《基督山伯爵》、《永别了!武器》、《威尼斯商人》、《大卫.科波非尔》、《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红头发安妮》、《说岳全传》、《野性的呼唤》、《老人与海》、《小布头奇遇记》、《调皮的日子》、《女生日记》、《非法智慧》(系列)、《热爱生命》(杰克.伦敦)、《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长腿叔叔》、《第十一根红布条》、《草房子》、《我要做好孩子》、《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兰色的海豚岛》、《隐身人时间机器》、《五三班的坏小子》、《哈里.波特》(系列)、《美文选读》(系列)、《朝花夕拾》。
第四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三年级)专题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三年级)
论语
(三)雍也第六 节选一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雍也第六 节选二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第六 节选三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 节选一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第七 节选二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述而第七 节选三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第七 节选四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第七 节选五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第七 节选六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述而第七 节选七
子曰:“奢则不孙(逊),俭则固。与其不孙(逊)也,宁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节选一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泰伯第八 节选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泰伯第八 节选三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孙子
(一)兵者,诡道也。
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上兵伐谋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贻。
胜可知而不可为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者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古诗文选
醉翁亭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白 梅
(元)王冕
题画竹 郑燮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咏兰 余同麓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绝句 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塞上曲
戴叔伦 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雪 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吴兴杂诗 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第五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一年级)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一年级)
拼音版《三字经》
rã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 人 之 初 性 本 善
xìng xiāng jìn xí xiāng yuǎn 性 相近习相 远
gǒu bú jiào xìng nǎi qiān 苟 不 教 性 乃 迁
jiào zhī dào guì yǐ zhuān 教 之 道 贵 以 专
xī mâng mǔ zã lín chǔ 昔 孟 母 择 邻 处
zǐ bù xuã duàn jī zhù 子 不 学 断 机 杼
dîu yān shān yǒu yì fāng 窦 燕 山 有 义 方
jiào wǔ zǐ míng jù yáng 教 五 子 名 俱 扬
yǎng bú jiào fù zhī guî 养 不 教 父 之 过
jiào bù yán shī zhī duî 教 不 严 师 之 惰 zǐ bù xuã fēi suǒ yí 子 不 学 非 所 宜
yîu bù xuã lǎo hã wãi 幼 不 学 老 何 为
yù bù zhuï bù chãng qì 玉 不 琢 不 成 器
rãn bù xuã bù zhī yì 人 不 学 不 知 义
wâi rãn zǐ fāng shào shí 为 人 子 方 少 时 qīn shī yǒu xí lǐ yí 亲 师 友习礼 仪
xiāng jiǔ líng nãng wēn xí 香 九 龄 能 温 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 孝 于 亲 所 当 执
rïng sì suì nãng ràng lí 融 四 岁 能 让 梨
dì yú zhǎng yí xiān zhī 弟 于 长 宜 先 知
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ãn 首 孝 弟 次 见 闻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ãn 知 某 数 识 某 文 yī ãr shí shí ãr bǎi 一 而 十 十 而 百
bǎi ãr qiān qiān ãr wàn 百 而 千 千 而 万
sān cái zhě tiān dì rãn 三 才 者 天 地 人
sān guāng zhě rì yuâ xīng 三 光 者 日 月 星
sān gāng zhě jūn chãn yì 三 纲 者 君 臣 义
fù zǐ qīn fū fù shùn 父 子 亲 夫 妇 顺
yuē chūn xià yuē qiū dōng 曰 春 夏 曰 秋 冬
cǐ sì shí yùn bù qiïng 此 四 时 运 不 穷
yuē nán běi yuē xī dōng 曰 南 北 曰 西 东
cǐ sì fāng yìng hū zhōng 此 四 方 应 乎 中
yuē shuǐ huǒ mù jīn tǔ 曰 水 火 木 金 土
cǐ wǔ xíng běn hū shù 此 五 行 本 乎 数
yuē rãn yì lǐ zhì xìn 曰 仁 义 礼 智 信
cǐ wǔ cháng bù rïng wěn 此 五 常 不 容 紊
dào liáng shū mài shǔ jì 稻 粱 菽 麦 黍 稷
cǐ liù gǔ rãn suǒ shí 此 六 谷 人 所 食
mǎ niú yáng jī quǎn shǐ 马 牛 羊 鸡 犬 豕
cǐ liù chù rãn suǒ sì 此 六 畜 人 所 饲 yuē xǐ nù yuē āi jù 曰 喜 怒 曰 哀 惧
ài wù yù qī qíng jù 爱 恶 欲 七 情 具 páo tǔ gã mù shí jīn 匏 土 革 木 石 金 sī yǔ zhú nǎi bā yīn 丝 与 竹 乃 八 音
gāo zēng zǔ fù ãr shēn 高 曾 祖 父 而 身 shēn ãr zǐ zǐ ãr sūn 身 而 子 子 而 孙
zì zǐ sūn zhì xuán zēng 自 子 孙 至 玄 曾
nǎi jiǔ zú rãn zhī lún 乃 九 族 人 之 伦
fù zǐ ēn fū fù cïng 父 子 恩 夫 妇 从
xiōng zã yǒu dì zã gōng 兄 则 友 弟 则 恭
zhǎng yîu xù yǒu yǔ pãng 长 幼 序 友 与 朋
jūn zã jìng chãn zã zhōng 君 则 敬 臣 则 忠
cǐ shí yì rãn suǒ tïng 此 十 义 人 所 同
fán xùn mãng xū jiǎng jiū 凡 训 蒙 须 讲 究
xiáng xùn gǔ míng jù dîu 详 训 诂 明 句 读
wãi xuã zhě bì yǒu chū 为 学 者 必 有 初
xiǎo xuã zhōng zhì sì shū 小 学 终 至 四 书
lún yǔ zhě âr shí piān 论 语 者 二 十 篇
qún dì zǐ jì shàn yán 群 弟 子 记 善 言
mâng zǐ zhě qī piān zhǐ 孟 子 者 七 篇 止
jiǎng dào dã shuō rãn yì 讲 道 德 说 仁 义
zuî zhōng yōng zǐ sī bǐ 作 中 庸 子 思 笔
zhōng bù piān yōng bú yì 中 不 偏 庸 不 易
zuî dà xuã nǎi zēng zǐ 作 大 学 乃 曾 子
zì xiū qí zhì píng zhì 自 修 齐 至平治
xiào jīng tōng sì shū shú 孝 经 通 四 书 熟
rú liù jīng shǐ kě dú 如 六 经 始 可 读
shī shū yì lǐ chūn qiū 诗 书 易 礼 春 秋
hào liù jīng dāng jiǎng qiú 号 六 经 当 讲 求
yǒu lián shān yǒu guī cáng 有 连 山 有 归 藏
yǒu zhōu yì sān yì xiáng 有 周 易 三 易 详
yǒu diǎn mï yǒu xùn gào 有 典 谟 有 训 诰
yǒu shì mìng shū zhī ào 有 誓 命 书 之 奥
wǒ zhōu gōng zuî zhōu lǐ 我 周 公 作 周 礼
zhù liù guān cún zhì tǐ 著 六 官 存 治 体
dà xiǎo dài zhù lǐ jì 大 小 戴 注 礼 记
shù shâng yán lǐ yuâ bâi 述 圣 言 礼 乐 备
yuē guï fēng yuē yǎ sîng 曰 国 风 曰 雅 颂
hào sì shī dāng fěng yǒng 号 四 诗 当 讽 咏
shī jì wáng chūn qiū zuî 诗 既 亡 春 秋 作
yù bāo biǎn biã shàn â 寓 褒 贬 别 善 恶
sān zhuàn zhě yǒu gōng yáng 三 传 者 有 公 羊
yǒu zuǒ shì yǒu gǔ liáng 有 左 氏 有 谷 梁
jīng jì míng fāng dú zǐ 经 既 明 方 读 子 cuō qí yào jì qí shì 撮 其 要 记 其 事
wǔ zǐ zhě yǒu xún yáng 五 子 者 有 荀 扬
wãn zhōng zǐ jí lǎo zhuāng 文 中 子 及 老 庄
jīng zǐ tōng dú zhū shǐ 经 子 通 读 诸 史
kǎo shì xì zhī zhōng shǐ 考 世 系 知 终 始
zì xī nïng zhì huáng dì 自 羲 农 至 黄 帝
hào sān huáng jū shàng shì 号 三 皇 居 上 世
táng yǒu yú hào âr dì 唐 有 虞 号 二 帝
xiāng yī xùn chēng shâng shì 相 揖 逊 称 盛 世
xià yǒu yǔ shāng yǒu tāng 夏 有 禹 商 有 汤
zhōu wãn wǔ chēng sān wáng 周 文 武 称 三 王
xià chuán zǐ jiā tiān xià 夏 传 子 家 天 下
sì bǎi zǎi qiān xià shâ 四 百 载 迁 夏 社
tāng fá xià guï hào shāng 汤 伐 夏 国 号 商
liù bǎi zǎi zhì zhîu wáng 六 百 载 至 纣 亡
zhōu wǔ wáng shǐ zhū zhîu 周 武 王 始 诛 纣
bā bǎi zǎi zuì cháng jiǔ 八 百 载 最 长 久
zhōu zhã dōng wáng gāng zhuì 周 辙 东 王 纲 坠
chěng gān gē shàng yïu shuì 逞 干 戈 尚 游 说
shǐ chūn qiū zhōng zhàn guï 始 春 秋 终 战 国
wǔ bà qiáng qī xiïng chū 五 霸 强 七 雄 出
yíng qín shì shǐ jiān bìng 嬴 秦 氏 始 兼 并
chuán âr shì chǔ hàn zhēng 传 二 世 楚 汉 争
gāo zǔ xīng hàn yâ jiàn 高 祖 兴 汉 业 建
zhì xiào píng wáng mǎng cuàn 至 孝平王 莽 篡
guāng wǔ xīng wãi dōng hàn 光 武 兴 为 东 汉
sì bǎi nián zhōng yú xiàn 四 百 年 终 于 献
wâi shǔ wú zhēng hàn dǐng 魏 蜀 吴 争 汉 鼎
hào sān guï qì liǎng jìn 号 三 国 迄 两 晋
sîng qí jì liáng chãn chãng 宋 齐 继 梁 陈 承
wãi nán cháo dū jīn líng 为 南 朝 都 金 陵
běi yuán wâi fēn dōng xi 北 元 魏 分 东 西
yǔ wãn zhōu yǔ gāo qí 宇 文 周 与 高 齐 dài zhì suí yì tǔ yǔ 迨 至 隋 一 土 宇
bú zài chuán shī tǒng xù 不 再 传 失 统 绪
táng gāo zǔ qǐ yì shī 唐 高 祖 起 义 师
chú suí luàn chuàng guï jī 除 隋 乱 创 国 基
âr shí chuán sān bǎi zǎi 二 十 传 三 百 载
liáng miâ zhī guï nǎi gǎi 梁 灭 之 国 乃 改
liáng táng jìn jí hàn zhōu 梁 唐 晋 及 汉 周
chēng wǔ dài jiē yǒu yïu 称 五 代 皆 有 由
yán sîng xīng shîu zhōu shàn 炎 宋 兴 受 周 禅
shí bā chuan nán běi hùn 十 八 传 南 北 混
liáo yǔ jīn dì hào fēn 辽 与 金 帝 号 纷
dài miâ liáo sîng yïu cún 迨 灭 辽 宋 犹 存
zhì yuán xīng jīn xù xiē 至 元 兴 金 绪 歇
yǒu sîng shì yì tïng miâ 有 宋 世 一 同 灭
bìng zhōng guï jiān rïng dí 并 中 国 兼 戎 狄
míng tài zǔ jiǔ qīn shī 明 太 祖 久 亲 师
chuán jiàn wãn fāng sì sì 传 建 文 方 四 祀
qiān běi jīng yǒng lâ sì 迁 北 京 永 乐 嗣
dài chïng zhēn mãi shān shì 迨 崇 祯 煤 山 逝
qīng tài zǔ yīng jǐng mìng 清 太 祖 膺 景 命
jìng sì fāng kâ dà dìng 靖 四 方 克 大 定
zhì xuān tǒng nǎi dà tïng 至 宣 统 乃 大 同
shí âr shì qīng zuî zhōng 十 二 世 清 祚 终
dú shǐ zhě kǎo shí lù 读 史 者 考 实 录
tōng gǔ jīn ruî qīn mù 通 古 今 若 亲 目
kǒu ãr sîng xīn ãr wãi 口 而 诵 心 而 维 cháo yú sī xī yú sī 朝 于 斯 夕 于 斯
xī zhîng ní shī xiàng tuï 昔 仲 尼 师 项 橐
gǔ shâng xián shàng qín xuã 古 圣 贤 尚 勤 学
zhào zhōng lìng dú lǔ lún 赵 中 令 读 鲁 论
bǐ jì shì xuã qiě qín 彼 既 仕 学 且 勤
pī pú biān xiāo zhú jiǎn 披 蒲 编 削 竹 简
bǐ wú shū qiě zhī miǎn 彼 无 书 且 知 勉
tïu xuán liáng zhuī cì gǔ 头 悬 梁 锥 刺 股 bǐ bú jiào zì qín kǔ 彼 不 教 自 勤 苦
rú náng yíng rú yìng xuě 如 囊 萤 如 映 雪
jiā suī pín xuã bú chuî 家 虽 贫 学 不 辍
rú fù xīn rú guà jiǎo 如 负 薪 如 挂 角
shēn suī láo yïu kǔ zhuï 身 虽 劳 犹 苦 卓
sū lǎo quán âr shí qī 苏 老 泉 二 十 七 shǐ fā fân dú shū jí 始 发 奋 读 书 籍
bǐ jì lǎo yïu huǐ chí 彼 既 老 犹 悔 迟
ěr xiǎo shēng yí zǎo sī 尔 小 生 宜 早 思
ruî liáng hào bā shí âr 若 梁 灏 八 十 二
duì dà ting kuí duō shì 对 大 廷 魁 多 士
bǐ jì chãng zhîng chēng yì 彼 既 成 众 称 异
ěr xiǎo shēng yí lì zhì 尔 小 生 宜 立 志
yíng bā suì nãng yǒng shī 莹 八 岁 能 咏 诗 mì qī suì nãng fù qí 泌 七 岁 能 赋 棋 bǐ yǐng wù rãn chēng qí 彼 颖 悟 人 称 奇
ěr yîu xuã dāng xiào zhī 尔 幼 学 当 效 之
cài wãn jī nãng biàn qín 蔡 文 姬 能 辨 琴
xiâ dào yùn nãng yǒng yín 谢 道 韫 能 咏 吟
bǐ nǚ zǐ qiě cōng mǐn 彼 女 子 且 聪 敏
ěr nán zǐ dāng zì jǐng 尔 男 子 当 自 警
táng liú yàn fāng qī suì 唐 刘 晏 方 七 岁
jǔ shãn tïng zuî zhâng zì 举 神 童 作 正 字
bǐ suī yîu shēn yǐ shì 彼 虽 幼 身 已 仕
ěr yîu xuã miǎn ãr zhì 尔 幼 学 勉 而 致
yǒu wãi zhě yì ruî shì 有 为 者 亦 若 是
quǎn shǒu yâ jī sī chãn 犬 守 夜 鸡 司 晨
gǒu bù xuã hã wãi rãn 苟 不 学 曷 为 人
cán tǔ sī fēng niàng mì 蚕 吐 丝 蜂 酿 蜜 rãn bù xuã bù rú wù 人 不 学 不 如 物
yòu ér xué zhuàng ér xíng 幼 而 学 壮 而 行
shàng zhì jūn xià zé mín 上 致 君 下 泽 民
yáng míng shēng xiǎn fù mǔ
扬 名 声 显 父 母
guāng yú qián yù yú hòu 光 于 前 裕 于 后
rén yí zǐ jīn mǎn yíng 人 遗 子 金 满 赢
wǒ jiào zǐ wéi yì jīng 我 教 子 惟 一 经
qín yǒu gōng xì wú yì
勤 有 功 戏 无 益
jiè zhī zāi yí miǎn lì
戒 之 哉 宜 勉 力
诗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采葛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 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诗经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 黍离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 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风雨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问刘十九 唐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秋夜寄邱员外 唐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哥 舒 歌 唐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塞 下 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秋 浦 歌 唐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塞下曲 唐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秋浦歌 唐 杜甫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易水送别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惜时
无名氏
三春花事好,为学须及早。
花开有花落,人生容易老。
明日歌 清 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大风歌 西汉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歌 南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送灵澈上人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竹里馆 唐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终南望余雪 唐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渡汉江 唐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风 唐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辛夷坞 唐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长安秋望 唐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书窗即事 南宋 朱淑真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秋日湖上 五代 薛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池 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