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
《中国人的气质》这本书是早期在中国居住的一位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人,22岁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美国公理会教士。他27岁来到了中国先后在天津、北京、山东、河北等地传教,并参加了当地的救灾、医疗等工作,在中国居留了50余年之久。他根据自身在中国的经历和对中国人的了解,先后写了《中国人的格言与谚语》、《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农村生活》、《骚动的中国》等书。
《中国人的气质》一书是史密斯的代表作。1890年,他根据自己二十几年在中国传教士的观察、体验所积累起的生活经验,以“中国人的气质”为总题,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纷纷要求作者集结成书。此书在1894年由美国佛来明出版公司在纽约出版。
世界上的民族特征,固然不能由“优”、“劣”之分,但也没有哪个民族自称是十全十美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勤劳、聪明为世人所公认,但也因长期受封建制度的统治,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存在不少消极、保守的性格特征,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尤其到了清王朝的末期,国弱民穷,备受外国列强的欺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打门被外国列强轰开,西方思想由此传入中国,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了民族危机,纷纷寻求救国之路。有主张文化创造的,有提倡西化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正视我们这个民族“劣根性”的却不多。
史密斯说“中国人并不缺智慧,不缺忍耐、务实和乐天的性格。在这些方面,他们都非常出色。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人格和良知。”但是史密斯说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的气质性格特征,今天的中国已非当年的中国,今天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早已焕然一新。这本书主要是让我们看看我们先辈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生活的,他们身上压着多么沉的精神锁链,多多少少起点“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不能说,现在我们已不存在史氏所公正指出的那些消极的性格和现象了。看看那时社会上那些见死不救的看客,看看那些图财害命的奸商、那些营私舞弊的贪官,看看那些封建迷信活动,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是值得我们深省和羞愧。
鲁迅说:“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林语堂说:“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老百姓说:死要面子活受罪。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爱面子,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一样,托人办事找面子,受人之托考面子,吃喝穿戴讲面子,左右逢源有面子,前呼后拥显面子„„面子贴在我们脸上很薄,我们中国人都难以捅破它。要面子中国是源远流长的,人们讲面子讲了几千年,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第二篇:《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
《中国人的气质》虽然是100年前的书,但是里面所介绍的现象对于现如今的许多中国人来说仍然存在。我看到的内容多是批判中国人的恶俗,所谓无风不起浪,但是里面还是有许多影子般的存在。身为一个外国人,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以自身的亲身体验和经历,对中国人的气质做了个深刻的总结。当时中国落后的面貌难免给人一种不好的感觉,作者也说“这本书三分之一是事实,三分之一是谎言,三分之一是误读。”但是我个人觉得作者的言辞有点偏激,我很不喜欢,偏不能概全,中国人也不是完全都是那样,所以我想针对个别方面阐述一下我个人的观点。这些观点不一定是反驳作者,我只是结合如今现象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
首先是中国人好面子这方面,这方面我同意作者的观点,中国人的确是好面子,而且是非常好面子。甚至不客气的说,这种好面子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的骨子里。一件事如果他能玩完美美的做好,他就觉得脸上有光,有面子;反之则认为,自己的脸上没光,丢了面子。甚至可笑的是,在旧中国有的人以欺负弱小从而获得别人的赞赏为荣,以为自己赢得了很大的面子。我记得鲁迅的《阿Q正传》曾描述过这样一个现象:阿Q在小尼姑的脸上摸了一把,引得旁人哈哈大笑,他没什么内疚反而以为这种行为很光荣。不说现实中有没有阿Q这个人,但我认为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是存在的。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人的视野以及思想都有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好面子”的现象不但没有削减反而更严重。就比如说中国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思想,如果别人的孩子报了什么什么班,自己的孩子没有,他就觉得脸上无光,没有面子,他们就逼迫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如果自己的孩子在某方面比别人强,他们就会大肆宣扬。我不排除父母是为了孩子前途着想,但是我认为“好面子”占了很大的比例。
排去中国人不说,我觉得全世界每一个人,上到国家元首下到黎民百姓都好面子。不单单是中国人好面子,只是中国人把这种现象表现的很突出、很醒目。就如欧洲政治家们曾经考虑的力量均衡一样。怎样在不损害双方的情况下把利益最大化的均分,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面子”的问题。
再谈谈节俭方面的。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内更是实行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导致许多人都把一件东西用到极限。比如毛泽东时期,就流行这样一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就比如说本书中关于节俭所提到的一个例子:一位老妇人移动痛苦、缓慢的步履,沿墙蹒跚,一打听才知道她是到亲戚家去,好死在离祖坟更近的地方,这样可以缩短距离,节省抬棺材的花费。我不排除这可能是作者的杜撰,但这个想象却是把中国人的节俭描刻得很成功。这种节俭最容易在老一辈的人身上体现出来:有时候看见一个老婆婆去买东西,再付钱的时候,拿出自己的手帕一层一层的揭开,你就可以看到里面都是一毛一毛的零钱。
但是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中国人的节俭就被许多人丢了。有时候 几个人在一块吃饭,往往叫了一桌子价值不菲的菜没动几口就不吃了。一口烟吸掉一桶油,一顿饭吃掉一头牛,一屁股坐下一栋楼,现在也不算什么稀罕的事了。
我觉得,说到底,中国人的所谓“节俭”的美德,其实是虚假的,是无奈的贫穷的现实环境逼出来的阿Q精神胜利法。绝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其实是想铺张浪费,过穷奢极欲的生活,比富斗富,摆阔心理,并且视之为“成功”人生的标志。而且这种人的浪费的观念中从来只有金钱与物质的观念,而从来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有时,浪费水只是想到这是在浪费钱,而往往没有想到这是珍贵的水资源;浪费纸也只是想着这是钱,而没有想这是十年才能够再生的森林环境。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口口声声说要中庸,其实并非真中庸,而是相反,是很不中庸,确实是一点也没有说错。昨天还在以贫穷为美,今天只是稍稍有几个闲钱,却早已经是在想入
非非了。皇帝自然是三宫六院的娶妻纳妾,今天,一个小老板,靠了权钱交易,弄了几个臭钱,不也想着弄个二奶什么的吗?至今成千上万的贪官污吏纷纷移民国外,在国内做祼官,随时随地准备把搜刮来的钱财弄到国外去享受,此时何偿想过中国人的“节俭”之美德?国有企业的老总去美国澳门豪赌,一掷亿万国民血汗钱,这个时候没有节俭的美德。一谈到教育,一谈到国民福利待遇,一谈到提高人民的幸福与尊严感,立即就有人开始对着国民唱起节俭的老调。在社会主义仕场经济下,人们从道德制高点,一下子就没落到了“笑贫不笑娼”、“劣币驱良币”的道德观了,而且立即成为新时尚了。所以,中国人骨子里其实大多是想过一种奢侈浪费的排场生活的。实在没有钱时,才会想到用节俭的美德来为自己脸上贴金。
当然中国也有一些真正懂得节俭的人,往往真正的节俭的人是那些在经济上有能力讲究奢侈铺张浪费,但是从内心里并不愿意也不屑于这样做的人才是具有节俭美德的,这样的人在中国只有接受过西洋文化价值观念的人,才有可能做到。就据我说知著名实业家陈嘉庚先生是真正的俭朴的,他确实是一个俭朴的人。他一生只喜欢穿布鞋,常常吃豆干小菜之类的食品,从来没有过分的奢侈浪费之举。我在网上查得这样一件事足以证明:他曾经在1929年之前曾拥有过29亿美元的资产。这个数字就是在当时的美国都算是一个大富豪了。但他却把这些钱都用来办学了,一生办学无数,从幼儿园到厦门大学及整个集美学村,都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他仅有一个独生女,却一分钱也没有留给她。而且资料还显示:他把最后剩余的一点钱还想用来筹备建设当时的鹰厦铁路,为家乡人民最后尽一点力,据说,报告打到周恩来那里,却被否决了。且不谈这件事的真伪,单单陈嘉庚先生的这种节俭的精神就值得我们尊敬。我常常想没准儿哪一天,我们又变得还像原来那样贫穷了,我想那些曾经被人们提倡“节俭”的美德又会再次回归神州大地吧。
继续谈论一下中国人的勤劳。我们在不少场合都听到过类似“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这样的自我赞美的词。但是中国人的勤劳具体体现在哪,史密斯先生在这本书中谈到了当时中国各行各业的中国人的勤劳。总的印象就是:“每个人似乎都在忙些什么。当然,也有不少富人,尽管他们在全部人口中所占有的比例微不足道,他们可以不干事而过着富裕的生活。然而,他们的生活并不是外国人在表面上所看到的那种平庸。在中国,富人仍然像他在贫穷时那样专注于他的事业,一般不会放弃。” 他还说中国人的勤劳是一个时间上最能够坚持长久,最能够专注于自己的事业的勤劳,而且这样的勤劳成了一种习惯,并且代代相传下去。虽说史密斯先生赞美了那么多中国人的勤劳,也发表了那么多对中国人不懈的勤劳的赞美之词,但是,他强调的始终只是中国人是依靠习惯风俗来达到勤劳的,特别是没有说到中国人是否勤于动脑筋思考问题。
我不同意史密斯先生的观点,在阐述我的想法前,我想先谈谈中国人为什勤劳。
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小农经济比重最大。小农经济由于生产资料有限,获得财富主要靠辛苦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勤勤恳恳之外,还要靠天吃饭。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勤劳是必然的,否则就会饿肚子。中国古代社会还有一部分人是靠商业获得财富,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商业不能真正创造财富,虽然社会离不开商业,但是,商业的地位不高。小商人也必须勤劳工作,一夜暴富的大商人往往被人看不起,所以不敢露富。总的来说,中国传统社会不管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还是占少数的商人,大都必须一点点地积累财富,古代中国人一般不会做天上掉馅饼的美梦。
有的人认为中国人只是一味的勤劳不像外国人那样懂的休闲,之所以他们(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尤其是欧洲国家)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经济模式不一样。中国古代社会的典型是农村,农民休闲时间很少,只有在冬天不能够劳作的时候,大家才会热热闹闹地过年,一年之中难得休息一下。而欧洲社会的典型是城市,广场就是为休闲提供的。奴隶主和商人们有大量的空余时间,除了动嘴皮子搞政治外,还有体育比赛、剧场演出等等。因此,古代社会不同的经济模式,决定了中国人比欧洲人要勤劳。
针对史密斯先生所说中国人不懂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我想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正是由于创造财富来之不易,中国人才会更加爱惜财富,注重节约,而且还要动脑筋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技术,所以,中国人往往更加聪明。比方说,农业生产有一个指标性的数据,种子与产量的比例。中国农民很早以前就达到1:10的生产效率。欧洲历史上长期只有1:4,只有到18世纪,欧洲学习了中国农民的生产技术后,才达到这个比例。因此,中国古代社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是整体上比欧洲人富裕。古代欧洲大多数人都比中国人贫穷,少数富人是靠剥削他人劳动而不公平地获得财富。欧洲的休闲传统,也是少数富人的传统,那是一个远离公平的社会。
适者生存是一条必然的规律,那么,未来世界被淘汰的,绝对不会是今天勤劳的人。生于忧患,死于安逸,中国人的勤劳没有错。人人都勤劳,都靠自己的劳动有尊严地生活,是一个社会公平的体现。如果一个社会勤劳的人没有收获,游手好闲的人尽情享受,这肯定不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当然,中国人也应该爱惜自己的身体,如果把勤劳变成操劳,变成过劳,把自己的身体也短暂地消耗掉,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礼节之多之全可谓是冠绝天下,举凡宇宙之大、苍蝇之微,只要人类生活中所能碰见之事,具体到衣食住行、生死嫁娶等,无不有一套周全完备的礼节。礼的要求很多,在生活中,父子间要“上慈下孝”,兄弟间要“兄友弟恭”,夫妻间要“相敬如宾”,朋友间要“谦恭礼让”,邻居间要“守望相助”,等等。西方人之所以很难理解中国人的礼节,虽然西方人也有一套繁缛的礼仪,但却只用在宫廷和外交场合,是因为中国人则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把礼节运用得炉火纯青。中国有一句老话:礼多人不怪。要说中国的礼节,可也到了繁琐僵硬的地步了。莫说经典中保存着“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除了统一的规范外,礼节还因时、因地、因人而表现形式有差异。有时候中国人对于礼节达到了一种变态的心态。据说光绪年间,外国人送给慈禧一辆汽车,慈禧只坐了一回,就再也不肯坐了,因为她觉得让一个车夫坐在她前面是对她不敬,坏了礼数。可能这只是人们谈论的一个笑谈,但从中却可照出部分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的礼节观念根深蒂固,礼节甚至比身家性命都还重要。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礼不可废,礼是一种美德,少了礼节,便是道德败坏。
在中国,礼节 成了一种程序,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一种明确的贴着标签的某种仪式,其本质已经与礼节关系不大。繁琐的、愚昧的、固执的、象征性的、形式的礼节不再在乎其本质是否会给客人带来不便,有很多时候;礼节就是一套僵硬的规则和操守。礼节背后是一种冷漠而又周到的客气,根本无关真诚和关怀。其中作者举的例子有些颇为经典,例如客人不打算让主人生火,主人却执意如此,结果满屋的烟雾熏得客人泪流满面,谈何关怀和热情?简直就是一种执拗的自我中心的客套。
再说说中国人的漠视精确,我认为这是极为真实、深刻的。即使中国人漠视精确的品质现在也很普遍。学术数据的不精确、历史记录的不精确。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就是缺乏计划和严谨。
在本书中作者提到的其他气质,譬如轻视外国人之类的气质,我觉得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自然会渐渐消失。余下的诸多气质,不仅中国人有,其他各个国家的人或多或少的存在,并非独具中国特色,所以我不想在讨论。
虽然中国有许多这样或那样的毛病,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及60年的发展,许多恶习都已经被摒弃了,尽管还有一些残留,我相信随着中国人的不断努力,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人会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人们的面前。
《中国人的气质》以外国人的视角来洞悉中国人的品质,保持着一种“不远不近”的距离,不失客观而且牢牢抓紧中国历史、习俗、文化特征,对于中国人认识自我意识匪浅。当然不可避免的本书也有瑕疵。明恩泽作为一个外国人,其思维习惯、文化信仰、人生理念都和中国人不一样,不可避免的具有西方文化特彩。在西方人的眼中始终存在着这样一个腔调:
中国的形象是灰色的。即使现在,对于许多外国人来说,中国人还是留着辫子的落后的国家。而且,文中许多观点其实是带有讥讽和丑化倾向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客观中的主观”,正好也符合了后记中记载的那样:这本书三分之一是事实,三分之一是谎言,三分之一是误读。所以我们应以一种虚心接纳的心态去阅读这本书,当然对于其中的某些方面我们可以持有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逢增玉动机的善良与装置的不当《中国人气质》的正误及其与启蒙和民族主义的关系广东社会科学2008(6)
2.孔维民论中国人爱面子心理阜阳师范学报1992(3)
3.亚瑟.亨.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学苑出版社1998(263)
第三篇:《中国人的气质》
中国人的气质读后感
《中国人的气质》这本书是早期在中国居住的一位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人,22岁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美国公理会教士。他27岁来到了中国先后在天津、北京、山东、河北等地传教,并参加了当地的救灾、医疗等工作,在中国居留了50余年之久。他根据自身在中国的经历和对中国人的了解,先后写了《中国人的格言与谚语》、《中国人的性格》、《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农村生活》、《骚动的中国》等书。
《中国人的气质》一书是史密斯的代表作。1890年,他根据自己二十几年在中国传教士的观察、体验所积累起的生活经验,以“中国人的气质”为总题,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上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人们纷纷要求作者集结成书。此书在1894年由美国佛来明出版公司在纽约出版。
世界上的民族特征,固然不能由“优”、“劣”之分,但也没有哪个民族自称是十全十美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勤劳、聪明为世人所公认,但也因长期受封建制度的统治,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存在不少消极、保守的性格特征,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尤其到了清王朝的末期,国弱民穷,备受外国列强的欺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打门被外国列强轰开,西方思想由此传入中国,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了民族危机,纷纷寻求救国之路。有主张文化创造的,有提倡西化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但正视我们这个民族“劣根性”的却不多。
史密斯说“中国人并不缺智慧,不缺忍耐、务实和乐天的性格。在这些方面,他们都非常出色。他们真正缺少的是人格和良知。”但是史密斯说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的气质性格特征,今天的中国已非当年的中国,今天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早已焕然一新。这本书主要是让我们看看我们先辈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生活的,他们身上压着多么沉的精神锁链,多多少少起点“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同时,我们也不能说,现在我们已不存在史氏所公正指出的那些消极的性格和现象了。看看那时社会上那些见死不救的看客,看看那些图财害命的奸商、那些营私舞弊的贪官,看看那些封建迷信活动,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是值得我们深省和羞愧。
下面我就看到的想到的说一说我自己的想法。按着这本说所介绍的各种性格气质顺序来一一为大家说说我的想法。
一、面子
就像作者自己说的把“面子”看成是中国人的特性,却是有些荒唐,但是看完之后我倒是觉得这样说中国当时人得性格气质是名符其实的。中国人确实有很大的表演才能,遇到自己不想承担的责任就会装傻充愣这时中国人的表演天赋就会发挥的淋漓尽致。也许是因为中国人对戏剧的热爱。说话的时候也总是拐弯抹角,很会委婉的说出自己的意思。而且听的人也可以听出说话人的弦外之音。
鲁迅说:“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林语堂说:“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老百姓说:死要面子活受罪。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爱面子,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一样,托人办事找面子,受人之托考面子,吃喝穿戴讲面子,左右逢源有面子,前呼后拥显面子„„面子贴在我们脸上很薄,我们中国人都难以捅破它。要面子中国是源远流长的,人们讲面子讲了几千年,是中国人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第四篇:中国人气质书评
中
国
人
气
质
书
评
学号:124130514 姓名:李秋艳
班级:12旅游管理(非师范)
中国人气质读后感
阿瑟·亨·史密斯,中文名“明恩溥”,美国传教士。代表作《Chinese Characteristics》,日本涩江保译为《中国人气质》,中国由张梦阳、王丽娟所译。
《中国人气质》作为研究中国国民性的著作,对于外国人而言是了解中国人的窗口,通过著作的解读可以看到中国在那个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气质——缺乏信,缺乏同情心,麻木不仁而又守旧;而对于我们,这部作品则是一面从这外国人处搬来的“镜子”,用它照一照,可以看看我们与作品中有何不同,是变了样、走了形,还是恰到好处。然而,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中国人气质》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必然就带上了时间的枷锁——历史的局限性。中国在历经一个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后,某些生活行为方式、思想观念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由于作者是一名美国传教士,对中国的了解多来源于其生活中所见所闻,其作品便难免些微的脱离中国背景,集中表现在:站在剥削阶级立场上对中国苦力、仆人等劳动人民持轻蔑态度,掩饰和美化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下面,我将从其先进性和局限性两方面谈我的感想。
先进性方面:
第一,指出了中国人的奴性,缺乏个性和现代观念。中国人的奴性表现在对统治阶级的态度上,对他们而言,统治阶级的更替不过是换了一个统治者,封建制依然在延续。百姓所要承担的依然是种田、纳税。对他们而言,生活还是一如既往,并没有实质上的改变。明恩浦所说的“中国人具有快乐知足的气质,而没有说话的神经系统,鸵鸟般忍受屈辱,把话咽进肚里。”便是对奴性的最佳概括。而且在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的联合压迫下,我们民族的人是批量生产的,个性于我们的祖先是从未有过的,《二十四孝》中描写的愚孝行为经久不衰的为人所传颂,先祖们缺乏个性地守旧,乃至于他们会因为旧衣服上有块补丁而在新衣服的同一位置补上相同的补丁!这种行为真是令人匪夷所思。古代人还缺乏现代观念。其有着强大的再生能力、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长寿和恢复能力,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第十六章《生命力》中所描写的三十多岁的有着大烟瘾的天津人,捡废炮弹时丢失了左腿和左手腕,右手腕、右腿胫骨都裸露在外,清朝官和医院都放弃了他。然而他还是存活了。但是,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的民主却不会施行人口控制,即使再贫困也要生下孩子,不管是否能养活。忽视认得生命,也不懂得思考谋划未来,故而后来的中国爆发了人口危机。
第二,点明了中国难以实现现代化的原因。这点有着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因为民众的麻木不仁,缺乏公共精神。在中国,政治上的变革相较于自上而下的形式,自下而上的变革将更具穿透力——因为我们不仅有着欺瞒的才能,也有着柔顺的顽固性。普通百姓信奉的是“在其位,谋其政”,不涉及他切身利益那他便会“守旧”。而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则需要有人尝试,古人有云“枪打出头鸟”,大家擅长的是“依葫芦画瓢”,故而工业革命在中国也是难以进行的。如机械的使用,这种提高工作效率的高科技东西中国人未曾见过,在“八股文”教育的摧残下先辈们是循规蹈矩的,机械这种新奇的东西只会让他们心中产生惧怕。
其次,是封建政体阻碍了现代化。故人有云“上行下效”,中国上至帝皇下肢百姓都有着欺瞒的才能,“上级指示下属说该采取某一步骤了,下属尊敬的报告以及该采取了。事实上这期间什么步骤也没采取,在许多情况下,下属会把上级所给的压力连带责备一起转给更下一级的官员,直到压力耗尽,一切又回复原来的样子”。上下级相互推脱责任的,却也被相互关联——中国有连坐制,故而,“官官相护”是中国官场的常态。当然,这一现象也有着其他的原因——官员薪俸太少,故而官员勾结欺榨百姓。种种的中国式弊端均源自中国“立方体”式的政体,关于中国政体作者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论述“有位工匠建了一堵墙,六英寸厚,四英寸高,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是考虑在墙被风刮倒后,反而比以前增高。中国政府不可能被推翻,这是个立方体,翻到时不过是另一面着地,无论是内涵还是外表都和从前一样。政府演变的结果同猫用两脚走路一样,一切照旧。”
最后,还论述了中国教育对现代化的阻碍。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口号一直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但明显当时深受八股文荼毒的先祖们并不具有这种觉悟。从小扭曲的家庭教育模式使中国妇女遭受了非人的待遇,从小的私塾教育也为民众的思想带上了镣铐,三纲五常约束着每一个封建制度下的黎民百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下成长的他们没有想过反抗。即使偶尔有,也因为骨子里的顺从而再次走上封建君主制的道路,譬如陈胜吴广的起义,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作者有句话深刻的道出了中国的教育“他们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会忘记,有多种学位,刻苦工作,废寝忘食,却不做一件事(教书除外),从而保持身心一体,因为‘圣人非器具’”。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又怎能培养出当时急剧匮乏的拥有现代思想的适用于改革的人才呢。
对中国国民性质有着深刻认识的大文豪鲁迅力主翻译明恩浦的《中国人气质》一书,而且是越到晚年越恳切。他在逝世不久前还在说“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翻出明恩浦的《中国人气质》。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哪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功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怎样的是中国人。”这段话字里行间都表明了鲁迅先生对明恩浦先生这本著作的肯定,即使这本著作中本身就有着一些错误,或者说是局限性。
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一个世纪让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特定时代下的文学作品难逃的宿命便是有着历史局限性。中国,正是作者口中那些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武装夺取了政权,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女性的地位早已不复当年,女性也撑起了半边天。“女儿要富养”成了新的历史潮流;中国,守旧的年代早已过去,“科学发展观”作为了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作为时代精神亦促使着中国前进······作者笔下那个贫穷而落后的国度,早已经重新出发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摒弃恶习与陈腐,用改革重新定位自我,探索与实践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之路,这其中有借鉴也有创新。不像作者所说的不愿接受外国文明,相反的,我们倡导的是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总的说来,在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气质》书中所述的某些落后迹象已经被渐渐磨灭,尤其是书中所讲的中国人“不讲舒适和方便”和“智力混沌”。中华民族有着不输于被世界冠以“聪明”的标签的犹太民族,这点从中国的崛起速度上便不难看出。故而,新世纪的外国人不能再以书中所述的中国人形象来对中国进行认知,他们需要寻求新的窗口。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明恩浦也是这样将作品于现实中凝练而成,但他却未能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其最为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对中国的儒教,道教中显现的弊端进行了详尽的描写,这名美国传教士这样写道“本性上对最深奥的宗教真理的绝对淡漠是中国人最悲哀的特性,例如:接受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接受一个没有心灵的灵魂,接受一个没有原因的和谐,接受一个没有上帝的宇宙”,中国人不信基督教,又怎会接受一个有上帝的宇宙呢。同时,他还站在了剥削阶级的立场对中国苦力、仆人等劳动人民持轻蔑态度,说“中国社会风气低下,常大声喊叫命令式地批评别人,犹如狗在激动时非叫不可一样。”明恩浦在书中一再强调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是一个尊崇个性,尊重人权的民族,但显然对中国广大民众的轻蔑不在此类。
国民性质的研究多多少少总会与整个社会风气有些出入,但以外国人的研究作为一面镜子反思自己总是必要的。明恩浦用22年的中国生活经历及观察与思考才提炼出他眼中的中国人气质,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即使《中国人气质》有着一些缺陷,对上个世纪的中国落后面貌的描写与如今出入甚大,但对中国人而言依然有着用于反思的作用,例如:是什么让守旧而又轻视外国人的中国人崇洋媚外了;即使有着法律法规的限制,有着民众的监督,捧着高薪的政府官员依然为何还在贪污受贿;勤劳节俭的中国人在经济水平上升后怎么会产生“只图最贵,不图最好”的思想观念······鲁迅先生在《随感录六十一·不满》中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第五篇:读中国人的气质有感
读“中国人的气质”有感
《中国人的气质》这本书是由阿瑟·史密斯所著
先说说作者 阿瑟·史密斯
阿瑟·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 1845—1932),中文名明恩溥。明氏于1845年7月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22岁毕业于比罗耶特大学(Beloit College)。他于1872年偕妻子来华,在天津为传教师,时年27岁。后来不久即到山东,从事传教与救灾等工作。自1880年后,他久居于恩县之庞家庄,从事于农村布道、医药、慈善、教育等事业,有25年之久。明氏的著作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尤其是《中国人德行》一书,被译成法、德、日等国文字,使他在国际上得享盛名。主要作品有《中国人的格言与谚语》(Proverbs and Common Sayings from the Chinese)、《中国人的人性》(Chinese Characteristics,另有译为:中国人德行,中国人的性情,中国人的气质,中国人的性格)、《中国的农村生活》(Village Life in China;A Study in Sociology,另有译为:中国乡村生活)、《骚动的中国》(China in Convulsion)。
对于中国人的气质这本书,虽然我已经度过,但对其中深刻的意义和启示却只是停留在很肤浅的地方。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少地反省自己,因为当今中国所存在的社会是物质化的,急功近利化的社会,很多人都迷失了自己,渐渐地,自己就会变得麻痹了。偶尔,在一安静的时候,自己一个人沉思一下,我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客观地讲,自己也是一个碍于面子的人,即使自己存在着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自己总会给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来原谅自己,比如懒惰,自私,贪婪。当今的很多人都在这个生活周期里循环着,直到老去,很少有人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为了什么,哎,或许是迫于生活的压力,很多人都在忘我的工作与付出,为了父母,为了家庭,更为了自己的生活质量。我相信中华民族是知足常乐的民族,很多人的生活要求都不高,只要求吃得饱,穿得暖,有个温暖的家和幸福的家庭,以及偶尔的旅游。我也深深地相信中华民族是一个能忍且韧的民族,总是默默地忍受着诸多的不幸,例如自然灾害和政府的税收,很少会有人肆意地去反抗,这点跟欧美人常常罢工示威游行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们也是一个很爱面子的民族,所以我们这个民族身上固有的劣根性,我们很少去触及,我们很少去改正它,我们更很少地去批判它,理论上,中国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不开放的社会,从外国人在华居住不多这点上来讲的。我们也通常只在繁华都市的闹市区和热门的旅游景点处能寻觅到外国人的身影。我们学生所学习的英语事实上也很少去跟外国人沟通,最多也或许是问路和买买东西吧。
我们应当去从外面的人哪里来审视我们自己呢?主要是通过那些从小在欧美国家长大并受过欧美国家的教育的知识分子或是传教士之类的人,他们的成年时光在中国读过很多岁月,该从他们身上去理性地寻找自己的民族身上所固有的劣根性来反思自己。我一向认为这种劣根性是我们个人发展当中所遇到的瓶颈,从而大大地阻碍了我们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投入了如此多的精力,但却没能恰当地用在刀刃上。我想,人不是十全十美的,那么正视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局限,这点是应当极力肯定的。
很幸运的是,这次的毛概老师提出了读一本好书之明恩溥所著的《中国人的气质》,也算是和名著的不解之缘吧。
根据我读到的这本中国人的气质 大体分为
一 保全面子
二 节俭持家
三 勤劳刻苦
四 恪守礼仪
五 漠视时间
六 漠视精确
七 易于误解
八 拐弯抹角
九 顺而不从
十 思绪含混
十一 不紧不慢
十二 轻蔑外族
十三 缺乏公心
十四 因循守旧
十五 随遇而安
十六 生命力强
十七 能忍且韧
十八 知足常乐
十九 孝悌为先
二十 仁爱尚善
二一 缺乏同情
二二 家长里短
二三 株连守法
二四 相互猜疑
二五 缺乏诚信
二六 多元信仰
二七 中国的现实与时务
这二十七个部分
其中个人认识到且理解比较深的有 保全面子 下面就根据中国人的面子谈谈我的感受: 其实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两千年儒家思想的熏陶造成的一种现象,儒家思想教导人们要重视“礼、义、廉、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既张,国乃富强”。面子,是中国人考虑最多的一个话题。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知道时时处处爱面子。面子问题既然如此重要,那么,面子是到底是什么呢?翻开词典可见,“面子”原意为物体的正面、表面、外表等含意,后引申为脸面、票面等,通常被理解为名誉、声誉、威望、商誉、信誉等。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面子”一词的含意特别复杂,“给不给面子”有时只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人爱面子真可说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往往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外国朋友有时看了直摇头,叹说:不可理喻。中国有句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说的就是中国人爱面子,遇到有损家族或家庭的不名誉之事(大而言之,甚至国内的不名誉之事,有时也被称为家丑),如子女不孝、妻子被虐待、丈夫怕老婆、女儿被人欺辱等,宁可憋在心里头,也不愿说出来,生怕别人知道了会丢面子、遭人齿笑。甚至有时都到了只要面子活受罪的程度。常听中国人在劝解家庭纠纷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打破门牙往肚里咽。你想想,门牙打破了都不愿让吐出来,害怕丢面子,还有什么事不能忍受的呢!真是可悲、可笑极了。中国人爱面子,有时也表现为一种气节或骨气。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爱这样的面子是可敬的。不过,中国人爱面子,通常只是爱自己、家人或朋友的面子,对人家的面子有时非但不照顾,而且故意毁损。正像有句话说的那样: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事实也确是如此:有些人无聊到以损坏别人的面子为消遣。俗话说:凡事总有个度。中国人的面子问题也是如此。曾听说一个近似荒诞的故事:一对老夫妻,几十年来从没见到红过脸,除了没孩子,也没人见过他们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和睦夫妻,日子过得一定很幸福,并被作为模范夫妻称颂着。实际上,老两口从结婚时起就没同过床,感情一直无法交流。但由于双方虚荣心太强、太爱面子,谁也不愿别人知道他们夫妻间的事,更不愿带头提出离婚,就这么一拖再拖。为了面子,他们在人前强颜欢笑,背地里淌眼抹泪。这也是中国人的面子问题在作怪。何苦呢?为了面子,中国人请客,总要打肿脸充胖子,不管是请一个人还是几个人,都要满盆满碟的往上端菜,一摆就是一大桌,还口口声声地说“没菜!没菜!”;为了面子,中国人可以摔锅卖铁地去出人家的礼金,不是有句话说:人情大似债,头顶着锅儿卖。但中国人的礼数似乎也太多了点,什么结婚礼、小孩十二天礼、满月礼、抓周礼、过十岁礼、过四十礼、升学礼、参军礼、乔迁礼、过寿礼、丧礼等等,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加上中国人本来就多,真是没完没了;为了面子,中国人吃了亏、上了当常常自认倒霉,唯恐别人说三道四;为了面子,中国人有时甚至可以去违法犯罪掉脑袋……中国人都知道一句话:鬼迷熟人。并不是真有什么鬼去迷惑什么人,只是打个比方而已,意思是说消费者在购买熟人的东西时经常吃亏上当,不是缺斤少两就是价钱贵了,还有就是买到次品、劣品、不合格品甚至危险品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因为中国人太爱面子了,宁可让人坑了,也不愿当面计较,以免让人觉得这人没涵养、没品位、没修养。熟不知,一些商人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故意蒙骗熟人,赚取昧心钱。中国的三角债令人头痛,与老总们看面子有很大关系(国企的老总更多点,反正不是自己的钱,做个顺水人情,不愿撕破脸皮得罪人);熟人之间借钱,也是看面子;以至于有些面子软的人,钱借出去了,却不好意思去要,遇到自觉点有点良心的还能早些归还,要是遇到不自觉或耍赖的人,只好吃了暗亏。中国的传销屡禁不止,其根源也是在于中国人太爱面子。谁都清楚传销是个骗人的玩意儿,且早就被国家作为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予以取缔,却怎么也杜绝不了,为什么?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传销就是靠面子运转下去的,没有面子也就没有传销。靠面子?靠谁的面子?靠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一切熟人的面子。这么说来,我们咬牙吃了暗亏,给了别人面子,却不一定是在做好事,或许就是在协助熟人违法犯罪干坏事。呜呼!做人真难。看看人家国外是怎么做的:有时即使是到一些很富裕国家的很富裕的人家吃饭,主人也只是挑选客人喜欢(有时只是主人喜欢)的几样饭菜端上桌,并不为夸耀富有而铺张浪费。邓小平同志当年到英国访问,报纸上也只是报道撒切尔夫人拿三四样简单平常的东西招待他的。在国外经常能看到许多老外(包括一些有钱人)到饭店吃饭后,把吃不完的东西打包带走。看人家老外多实在。说真的,中国人有必要在这方面多学习国外的经验,以改掉这些虚荣爱面子讲排场的坏毛病。中国人爱面子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临潼斗宝的典故;到了东晋,有了石崇和国舅斗富;到了隋朝,因为爱面子,隋炀帝命人用丝绸裹树、免费供应外国人用餐;近现代爱面子的例子也太多了,举不胜举。中国人爱面子,有些外国人又何尝不是?不信你看,在英国小说家毛姆的《午餐》中,主人公„我‟就曾因为爱面子而打肿脸充胖子,结果一顿午餐整整花去了„我‟一个月的生活费。古代日本的武士每当比武失败,就觉得极度的没面子,往往以自杀了结自己。表面上看,给不给面子是单方面即可决定的事;事实上,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情况下,面子总是双方面的事,给不给面子也必然是双方面的事。任何一方不管、不顾、不看对方的面子,另一方也就没有必要给面子,更没有必要受所谓面子的拘束。单方看面子,最终吃亏的总是看面子的人。吃了亏不要紧,别人还要说你笨、说你傻、说你呆。吃亏、上当并不是福,不是吗? 这样看来,现在中国人爱面子的程度早已远远超过了自尊自信自强的程度,而已经接近一种畸形的爱面子了,纵使这本书写了很久依然让我们看后唏嘘不已„„
其次,对于书中缺乏诚信的解释,我个人觉得不完全,因为中国人现在缺乏诚信的行为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一切向“钱”看导致的,从中国人的本性来说,缺乏诚信绝对只是个别现象从一些中国古代故事来说就可证明着一点:
明朝嘉靖年间,有人在江苏清河县(今淮阴县)衙门口建了一座“状元楼”,这是为当地一位状元修建的,这位状元叫丁士美。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清河县的丁士美到京城赶考。途中,一位姓刘举中见丁士美衣着寒酸,就十分看不起他,当着丁士美的面说:“瞧你那穷酸样,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你要是能中进士,我刘举人就从你跨下钻过去。”
丁士美知道那个姓刘的举人是个狂妄的人,不愿意和他费口舌,只是笑了笑。刘举人见他不说话,还以为他胆小,不敢还嘴,于是就更加放肆地嘲弄他。丁士美这个人涵养很好,也不生气,只是笑笑。
丁士美从小家境贫寒,十年寒窗苦读,已经是个才华横溢的书生了。只是他性格内向,不喜欢当众表现自己,大家都不怎么了解他,以为他只是一个懦弱的穷书生。
可是丁士美对自己很有信心,他胸有成竹地参加了当年的科举考试。在三月初的殿试时,丁士美的文章被选为“十佳”文章之一,这十篇文章被送到皇上那里去审阅。皇上看了这十篇文章,觉得都很不错,很难定论,于是就决定把这十个人召到金殿上,进行口试。丁士美声音浑厚,口才出众,当着皇上和文武百官司的面滔滔不绝地讲他的治国良策。皇上听了,龙颜大悦,当时就把丁士美定为头名状元。
再说那姓刘的举人,虽然在那一年也考中了进士,可是他看见丁士美中了状元,想起当初自己狂妄的举动,既羞愧又害怕。羞的是当时的狂傲,怕的是丁士美伺机报复。于是他请同窗好友作陪,找丁士美赔礼道歉。丁士美很客气的接待了他,而且一点儿也没有记恨他的意思,那个姓刘的进士放心的回去了,为此他十分敬佩丁士美状元的为人,于是他决定履行当初的诺言。
不久,这位姓刘的进士被派到清河县任知县。上任后,他立即让人在衙门口修了一座“状元楼”,意思是:状元住在上面,我出入衙门都要从状元身下经过。这既算是履行了当初的诺言,同时也告诉后人:做人要谦虚,比自己才能高的人有很多,不要无端地取笑别人。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中国人信守承诺还体现了爱面子的特性。
这是一本100多年前的书,如今看看很多仿佛就是现在的写照,不得不说这个美国人还是挺了解中国人的,虽然这本书里面基本上都是讲中国人的坏话,但是很多东西还是有影子的,这本书成书于1890年,当时的中国正是弱和受外国人欺负的时候,他能写成这样我估计他对中国还是很有好感的,总的来说这本书 写的不错,前面尤其好,后面两节有点糙。据说来自连载,写文章的难道都这样,前面的仔细,后面的草草收场,是跟前面的章节比起来。能够说明中国人的品格和行为特征,可以深入了解自己出生的这个国家。
看这本书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希望借一个外国人的眼光看待我们的民族,因为那句当局者迷,我们可能总是沉迷于自己的幻想或是根本就不习惯对自我和国民性格进行审视。可我认为只有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才能促进个人和国民的进步,中国人缺乏时间观念、缺乏公共精神、责任心、同情心等等都是至今我们能明眼看到的,难道不应该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