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工作的实施方案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下寺小学“两基”迎国检工作简报(第一期)
下寺小学校办公室编
---------------------
剑阁县下寺小学校
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我校“两基”成果,迎接国家对“两基”工作评估验收,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省级实现“两基”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的意见》(教督[2007]4号)文件精神,以及四川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四川省“两基”迎国检材料准备工作基本要求》和《广元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工作的通知》广教函(2009)284号要求,剑阁县教育局《关于做好“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工作的通知》剑教函[2009]270号文件要求,现就做好我校“两基”迎检工作,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统一认识,高度重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两基”为先。申报并接受国家对全省实现“两基”进行全面督导检查,是四川省本届人民政府的重大工作目标之一,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全省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是对我省实现“两基”工作情况的一次全面督导检查和评估验收。省政府是“两基”国检的责任主体,县政府是“两基”迎国检的工作主体,县教育局是“两基”各类档案资料归集整理的牵头实施单位,各乡镇、学校是接受“两基”迎国检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学校各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真组织、精密安排部署,保证迎检档案资料规范、完善、齐整,保证各类数据完全对接。
二、组织领导
1、成立“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
组
负责本校“两基”迎国检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王永芳(***)
负责“两基”迎国检的组织实施。
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张知勇(***)担任办公室主任, 制定“两基”迎国检安排实施意见,协调相关工作。
2、成立“两基”迎国检工作小组
组长:王永芳
全面负责“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的组织实施工作。
组员:蔡伯民(8837525)
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进行重点工作和任务分解。
刘逸(***)
协助蔡伯民搞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并负责数据录入和统计完成情况。
3、实行分工负责制,各负责人抓好自己的分管工作。对学校“两基”迎“国检”工作开展不力,出现过失的,要追究当事人及负责人的责任。
三、工作步骤
我校“两基”迎国检工作具体分为准备、实施、检查、迎检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10月20日--10月25日)
(2)组建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订迎检工作方案。
(3)召开专项会议,分析我校两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和难点。
(4)组织培训。
2、实施阶段(10月26日--11月10日)
(1)作好资料收集整理、登记造册,完成档案的续接工作。(具体建立的档案年度为:07—08学年、08—09学年、09—10学年)
(2)各科室根据迎检指标要求,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弥补。
3、检查阶段(11月11日--11月20日)
(1)学校自查。领导小组对迎国检档案进行专项督导检查。
(2)检查组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3)根据意见继续完善档案和硬件建设。
(4)做好迎接县教育局督察准备。
4、迎检阶段(11月21日--12月底)
(1)根据检查情况进一步抓好整改工作,特别是档案资料的完善以及新学期学生的入学率、巩固率和校园环境等。
(2)全面作好省督导组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
四、严格要求,达成目标
1、分工协作,不推脱责任。领导小组成员,要把“两基”迎国检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做,列入重点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各方支持、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按照领导管理、普及程度、办学条件等几方面进行分类组档,做到既分工明确又协调配合。
2、统一软件、科学组档
根据“两基”迎国检要求,四川省2011年在接受检查时,检查组将重点检查前三年即2008、2009、2010年的“两基”工作巩固情况,经费投入重点检查前四年的情况。省教育督导团将在年底前对县(区)、乡(镇)、学校2008年和2009年度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数据录入和统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各科室必须立即行动,抓紧时间,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本次迎检,全省统一使用“轻松普九统计系统2009版”软件,刘逸负责搞好软件的下载与使用,搞好各类数据的录入。
3、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两基”迎检良好氛围。学校要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两基”迎检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两基”迎验工作对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出发,采取有效措施,从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管理等方面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
4、加强自查,高标准建好“两基”档案。各学校要对照“两基”验收标准,组织人员严格按照“两基”建档要求,建立健全统一、齐全、规范、准确的档案,认真作好档案的续建工作。及时进行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整改,强化“两基”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档案材料的连贯性、完整性、真实性和科学性;严禁在“两基”档案建设中弄虚作假,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档案要求:
蔡伯民老师负责迎国检档案资料的整理与归档工作,对组档提出如下要求:
1、档案要种类项目齐全;表册统一,数据准确一致;分类详细,摆放有序;内容详实连续;查纠错页、漏页、错年、错月,有头无尾,无头有尾,倒装错装,内容类同等现象。
2、理清思路、分清主次,紧扣验收评估细则、建档目录、三个补充说明,准确把握建档要求,自查自纠自补完善规范各类档案。
3、档案内容要在紧扣建档目录主杆的基础上,结合各项评估指标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扩大补充范围,使之档案资料可靠、可信,成为应证指标的凭据。
4、每项档案资料要注意收集出处性、过程性、结果性三个环节方面的文字,而且要收录能体现我校工作亮点性、特色性的资料。
5、各建档负责人、责任人对建档建设工作要做到认识、组织管理、培训到位,工作时间、责任、措施、人员要有保证,自查、自纠、自补、完善不放松。
6、各建档负责人、责任人要认真细心、反复检查纠正,档案中套用借鉴、翻版、下载方面文书中出现事件(事情)与时间界限不明或超前滞后;文书内容事件(事情)与人物身份区域、地点、校名、姓名不相符的;错字、措词、错句弄虚造假的成份。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第二篇: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
两基迎国检实施方案
2011年国家将对我省的“两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主要内容有:普及程度、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经费、学校管理、教育质量、扫盲工作共七个方面。为确保我校“两基”各种顺利通过“国检”,依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两基”水平为目标,以“硬件从实,软件从严”为工作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巩固提高”为方针,扎扎实实推进我校“两基”工作的提高。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合作。
为确保“两基”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首先成立了迎“国检”“两基”工作领导组:
组长:徐松(负责迎检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闫接训(负责国检具体业务及分工)
成员:
赵俊睿蒙杰高王卿
三、工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顺利通过“国检”是关系到我乡镇、我县、市乃至我省形象及荣誉的大事,来不得丝毫的马虎大意,我们将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把巩固提高“两基”工作列在学校的要事日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勤勉自励。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合作。
成立领导组,校长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员参与,层层抓好落实,明确目标责任。
3、突出重点,抓好薄弱环节的整改。
4、加强自查,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全面普查,不留死角。
5、认真制定倒计时工作日程表,建立工作责任制,任务到人,按时保质地完成。
四、工作时间安排:
5月:制定学校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对照标准开展初步的自查,收集整理原始资料档案,安排教师入户核实文化户口情况。
6月上旬:各项工作全面展开,尤其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各项硬件的进一步完善。
6月中旬:完成文化户口的公示核实,收集各种资料整理入档,逐项自查,填报有关报表。
6月下旬:写好自查汇报材料,继续完善各项资料档案,进一步做细做实做深做严,高标准要求。
“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是全面普及旧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
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提高认识,以此为契机,加强社会宣传,深化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培养合格的接班人而努力!
第三篇:“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方案
卓尼县柳林小学“两基”迎“国检”
工 作 实 施 方 案
为了认真做好全县“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根据全县“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柳林小学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坚持标准,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巩固提高”的方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国务院扫除文盲条例》为法律依据,以落实学校教育职责为重点,以全面提升柳校义务教育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发动全社会支持教育,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整体水平,推动卓尼县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国检”的内容与要求
“国检”主要检查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育经费、教学质量、学校安全管理和扫盲工作等7个方面的内容。
(一)普及程度。小学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都能按时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0%以上。小学在校学生年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
(二)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职工编制管理,实施教师资格准入、教师聘任和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城镇教师到农牧村学校,全面落实校长公选制度,确保教师数量、结构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学历合格率达到省定标准。
(三)办学条件。按照“四个集中”原则,加快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步伐,实施好学校校舍安全工程、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建设工程等重大项目工程,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生均建筑面积、图书、实验仪器等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或省级标准。危房比例下降至1%以内,消除D级危房。校园周边环境无安全隐患。
(四)教育经费。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建立健全预算、审计和公告制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寄宿生生活费及免费发放教科书。
(五)教育质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依法治校,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行为,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科学管理体制。认真落实小学新课程改革制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学校安全管理。重点检查学校设施的安全,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以及加强师生的安全教育,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应急机制的情况。
三、工作步骤
按照县“两基”迎“国检”工作进度安排,我校“两基”迎“国检”工作2011年1月启动全程分六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1年1月——2月)
1、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完善工作制度。
组长:张建炳(校长)
副组长:靳芳琴(副校长)
成员:胡盛(教导主任)杨淑梅(副教导主任)冯玉川(副教导主任)齐永平(“两基”干事)李大茁(档案管理)扈文华(仪器管理)刘玲珍(图书管理)
领导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导处,冯玉川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
2、召开全校“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2011年2月底前柳林小学召开“两基”迎“国检”工作会议,落实主要领导工作任务和职责。安排部署“两基”迎“国检”各项工作任务。
3、开展宣传工作。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广泛宣传“两基”迎“国检”的重要意义,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甘南藏族自治州实施义务教育法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两基”迎“国检”的内容和要求。
4、开展相关业务培训。按照县“两基”迎“国检”的目标、要求和工作任务,学校及时参加县上举办的有关“国检”培训。
(二)查漏补缺阶段(2011年3月——2011年6月中旬)
1、学校查漏补缺(2011年3月——2011年4月中旬)学校按照“国检”7个方面的内容逐项排摸核实,找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边查边补。重点排摸教育经费、教师数量、危房改造、义务教师普及程度、校园安全隐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自查合格后,向县政府提出复查申请报告。
2、县政府复查(2011年4月中旬——5月)。学校将核实后的各种材料在“两基”办公室中展出,并布置好展室,所展出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按照县“两基”办的工作安排及时写出自查报告,迎接县督查组的指导。
3、州政府复查(2011年5月——6月)。在州政府复查之前,将县督查组复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补救,更进一步将各项工作布置到位,迎接州督查组的检查验收。
(三)省级抽查阶段(2011年7月)。
1、继续抓好各项指标的巩固和提高工作,做好接受省级抽检评估。
(四)申请“国检”阶段(2011年8月)
1、2011年8月,继续抓好各项指标的巩固和提高,做好接受“国检”的全部准备工作。
(五)迎接“国检”阶段(2011年9月——10月)。
完成汇报材料和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认真做好“国检”的各项工作。
(六)整改完善,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11月——12月)。
1、制定整改方案,扎实做好整改工作。
2、总结表彰。通过国家检查验收后,向县“两基”办选送“国检”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学校召开总结大会,表彰校级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继续部署“两基”巩固提高工作。
卓尼县柳林小学
2011年1月
第四篇:“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建设目录
“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建设目录
“两基”档案资料是国家审查我省“两基”工作是否达标的重要基础。根据国家教育督导团的要求,迎接国家评估验收,省、市、县、乡、学校都应准备相应的档案资料。
一、省一级应准备的材料(重点)
1、省政府关于“两基”工作的报告;
2、“两基”主要文件汇编(包括省级领导有关“两基”攻坚讲话、省级近年出台的“两基”攻坚、巩固提高政策,包括分类政策,如控辍保学、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质量、扫除文盲措施等,省级评估验收办法以及对办法的解释和说明,省地图、省情简介、省有关经济指标、省有关教育其他信息等)
3、省财政、发改委、编制、物价、工商、税务、审计、统计、监察、劳动保障等有关职能部门的“两基”工作汇报材料;
4、一部“两基”报告文学集;
5、一个“两基”电视专题片;
6、一本“两基”宣传画册。
二、市(州)一级应准备的材料
1、市(州)政府关于“两基”工作的报告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汇报;
2、市(州)政府对各县“两基”检查、复查报告;
3、市(州)出台的“两基”重要文件。
三、县(市)区一级应准备的材料(重点)
1、县(市)区政府“两基”工作自查报告;
2、县(市)区有关职能部门的“两基”工作汇报;
3、“两基”文件汇编(包括本地实施义务教育的规划、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下发的有关“两基”的通知、会议纪要、决定、意见等重要文件);
4、上报国家教育督导团的“两基”评估验收情况登记表(表样及填报要求以教督办[2004]10号文件为准)和“两基”自查表;
5、县(市)区与市(州)政府签订的“两基”目标责任书;
6、近三年县(市)区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教育经费统计报表;
7、初中(完中、一贯制)分校分年级在校生数;
8、县(市)区2000年人口普查及近三年年鉴。2005年1%抽样人口数据和文盲档案;
9、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鉴);
10、县志和县(市)区地图。
四、乡镇一级应准备的材料
1、乡镇政府“两基”工作自查报告;
2、乡镇政府有关控辍保学的责任书等;
3、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布及服务范围划分图;
4、有关“两基”的专刊、录像、照片以及荣获的各种奖状、奖牌等资料。
五、学校应准备的原始档案资料(重点)
(一)校情简介
(二)普及程度类
1、学校服务区范围内0—20周岁儿童少年文化户口册;
2、在校学生花名册及册前统计表(按分年级、班级);
3、服务区外适龄儿童少年在本校就读花名册;
4、服务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在外地就读花名册及就读学校证明;
5、适龄儿童就读初中花名册;
6、学龄前儿童、适龄少年在小学就读花名册;
7、在校学生变动情况表及佐证材料(佐证材料主要包括转学证明、休学证明、转入、转出、休学学生名册等);
8、辍学学生名册及辍学原因分析;
9、残疾儿童少年入学花名册;
(三)师资水平类
1、教师花名册(包括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资格证书、职称、学历、毕业院校、专业、培训情况等)
2、教师个人档案(包括教学业务档案和师德建设档案以及资格证书、学历证书、职称证书、继续教育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测试等级证书、校长岗位培训证书等原件或复印件)
3、教师队伍管理:规章制度、师德建设、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计划、总结等
4、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典型教案、教学科研论文、获奖证书等
(四)办学条件类
1、理、化、生等各类实验仪器登记表、实验记录和学生实验报告
2、图书登记表、图书借阅情况记录本
3、计算机设备登记表、计算机使用、维护情况记录本
4、文、体、卫、劳技等器材登记表
(五)教育经费类
1、学校财务收支情况报表(包括预算、决算、月、季报表、原始会计凭证和记帐凭证等)
2、教师工资发放表册
(六)教育质量类
1、毕业生名册及毕业证存根
2、各学期、各学科考试成绩册及质量分析报告
3、学校德育、科技文化活动、体音美及劳技教学活动等情况记载
(七)扫盲情况(由各乡镇中心学校负责)
1、青壮年(15-50周岁人口)文盲人员名册
2、青壮年丧能人员名册
3、近三年脱盲人员名册。
第五篇:学校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目录
学校“两基”迎国检档案资料目录
一、普及程度及扫盲
Ⅰ类:0—17周岁儿童少年统计表、名册
①0—17周岁儿童少年统计表
②0—17周岁儿童少年名册
Ⅱ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
①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初中阶段正常少年)入学情况统计表
②就读学生名册
③学生在外地就读名册、证明
④适龄儿童、少年在校外毕业已升学人口名册
⑤五岁及已下儿童在小学、10岁以上在初中、12—14岁尚在小学就读人口名册 Ⅲ类: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①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统计表
②残疾儿童、少年花名册
③残疾儿童、少年认定证明
Ⅳ类:在校学生辍学率
①在校学生年辍学率统计表
②复学插班学生名册及休学证明
③转入学生名册、转学证明
④休学学生名册、休学证明
⑤转出学生名册、转学联系单
⑥死亡学生名册及证明
⑦辍学学生名册及辍学学生登记表
⑧学生学籍名册(上学年、本学年分班报名册、点名册、成绩册等)⑨事业报表
Ⅴ类:毕业率
①小学、初中毕业率统计表
②小学、初中毕业学生名册
③小学、初中毕业学生毕业证存根
④小学、初中毕业学生成绩册(含补考)
⑤小学、初中毕业班年初在校学生花名册
Ⅵ类15、17周岁人口中初等(中等)教育完成率
①15、17周岁人口中初等(中等)教育完成情况统计表
②15、17周岁人口中初等(中等)教育完成义务教育人口名册
③15、17周岁人口中尚未完成初等(中等)义务教育名册
④15、17周岁人口中尚未完成初等(中等)义务教育补考成绩册 ⑤17周岁人口非正规教育学员名册
⑥15、17周岁人口中初等(中等)教育完成义务教育成绩册或毕业证存根 Ⅶ类:青壮年非文盲率、进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15周岁文盲率 ①扫盲基本情况统计表
②15—50周岁人口名册
③15周岁人口名册
④近三年脱盲人口花名册
⑤成人学校、扫盲机构、工作计划安排、扫盲教师、扫盲教师备课、脱盲试卷、巩固提高试卷、脱盲人员成绩册、巩固提高人员花名册
二、教师队伍
Ⅰ类:教师学历合格率、生师比、教师职称比
①小学、初中就教师花名册
②小学、初中就教师学历档案(毕业证复印)
③小学、初中就教师学历情况统计表
④年初学校事业报表
⑤小学、初中就教师职称情况统计表及相关证件
⑥小学、初中就教师编制情况
⑦小学、初中就教师继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文件、计划、培训的过程资料、总结等
⑧教师获奖情况:学区、教育局及以上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教师论文获奖、教师公开课获奖;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成长图片等。Ⅱ类:新补充教师学历合格率
①新补充教师名册
②新补充教师学历证书复印件
Ⅲ类: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
①校长岗位培训名册
②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
三、办学条件
Ⅰ类:生均校舍建筑面积
①学校校舍报表
②房产证
Ⅱ类:设备设施
①小学、初中设备设施配备目录(实验【理化生仪器账本】、电教设备登记册、音、体、美、卫、劳、图书登记册【名称、单价、数量、金额、备注】。小学科学、数学仪器登记册)②小学、初中设备设施使用情况记载(计划、使用记录【理化生分组实验记录、演示实验记录、仪器借还记录、仪器损坏记录、电教器材借还记录、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播放室使用记录、总结等)
③小学、初中设备添置登记表
④小学、初中仪器保管室、实验室各种制度以及布置等情况
Ⅲ类:班额及教学附属设施
①学校班额情况统计表
②小学、初中宿舍、食堂、厕所等附属设施达到国家的分类标准要求的佐证资料
四、教育经费
①学校经费预算编制、决算报表、财务分析
②学校公用经费、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情况
③“两免一补”落实情况
④普九债务化解情况
⑤收费管理情况
五、教育质量
Ⅰ类:规范办学行为
①上级有关规范办学行为文件
②学校执行上级文件精神的相关计划、方案、责任制度、组织机构
③学校、班级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小组活动安排表、教师分工情况、活动过程记载、学校考核、评奖、总结等资料
④课本及教辅资料情况
⑤反映教育质量的图片资料
Ⅱ类:学生德育工作
①学生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工作职责
②学生德育活动方案、计划、活动过程资料、活动考核、评奖、总结等资料
③德育工作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④反映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图片资料
Ⅲ类:学生体育、卫生工作
①上级有关体育卫生工作的文件通知
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③学生体质健康登记表
④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健康教育的相关过程资料、影像资料等
⑤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体育大课间活动安排
Ⅳ类:毕业班学生毕业率(在普及程度类中复印)
六、学校管理
Ⅰ类:常规管理
①上级有关学校常规管理的文件、通知、方案(“三六”常规)
②学校关于常规管理的计划、方案、制度、职责、学校简介
③学校常规管理的过程资料、考核情况、奖惩情况、工作总结等
④反映学校管理的图片资料
Ⅱ类:校园文化建设
①学校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情况
②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学校的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办学特色、校本研修、办学方向等情况的佐证资料
③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图片资料
Ⅲ类:学校安全管理
①学校安全工作组织机构、工作职责、人员分工等资料
②学校安全管理、隐患排查等情况记载
③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情况
④反映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图片资料
七、领导管理及其他
①镇乡有关“控辍保学”的工作措施
②学习贯彻“两基”文件精神的有关记录
③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学区“两基”会议精神的情况记载
④学校“两基”组织机构、工作方案、人员分工、工作安排等情况
⑤各项规章制度入镜上墙
以上目录仅供各校在“两基”迎国检资料组挡中参考,还望各校认真研读上级文件,一切按上级文件要求和指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