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船滩镇东岸村黄家自然村环境整治工程情况说明书
船滩镇东岸村黄家自然村环境整治工程
情
况
说
明
书
一、项目概况
上黄家村自然村属于东岸村六组,共有65户、257人,属库区移民组。该组由于该村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使该村环境出现了恶化的趋势。按照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五美四和谐”要求,积极配合中央农村工作,实施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清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健康的必要条件。
本工程起于船滩镇东岸村,工程投资估算:东岸村六组黄家移民新村环境整治经费共需投资8万元,群众自筹4万元,请求上级扶助4万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本工程建设是积极配合中央农村工作与和谐秀美乡村建设“五美四和谐”的重要要求
黄家村自然村属于东岸村六组,共有65户、257人,属库区移民组。该组由于该村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使该村环境出现了恶化的趋势。本工程建成后,将为本村的环境有效改善。
2、本工程建设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健康的必要条件。
黄家村自然村的环境整治工作是实施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整治工作是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清洁、优美的人居环境,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农民健康的必要条件。
3、本工程建设是改善东岸村原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
我村属于平原地,大面积种植花生,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加上养殖业的发展,地表水污染严重,村民吃水困难,能吃上干净水,已是村民急于解决的大问题,由于我村集体经济困难,一直没有资金为群众解决吃水困难。本工程建设是改善河水环境的必要措施。
4、本工程建设对于提升东岸村环境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程建设对于提升东岸村环境景观的吸引力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武宁县旅游区整体形象塑造。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工程效果显著
船滩镇东岸村黄家自然村环境整治工程的任务为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造清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实现本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工程实施后,对于提高整个东岸村的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为我村建设和开发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环境整治,原水环境和卫生状况大大改善,从而水体中溶解氧上升,加快水体稀释自净,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及水中微生物降解速度加快,改善水质作用明显,改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亲水环境,达到人水和谐,从而提升东岸村的农村品位,提高河道周边土地的利用价值。
2、资金来源确定
工程静态总造价8万元,群众自筹4万元,请求上级扶助4万元。
三、其他
工程建设场地周围无敏感性建设,无国家文物保护区。
第二篇:关于要求扶助船滩镇东岸村体育器材申请报告
关于要求扶助船滩镇东岸村体育器材申请报告 武宁县体育局:
我村共有537户人家,2100人,9个自然村。基于我村文体事业发展有着较好的群众基础,为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体育健身运动,不断丰富和活跃群众参与健身运动,不断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但我村尚未配备有关的体育器械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
为进一步健全全村文体活动阵地,广泛动员村民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村民身体素质,现迫切需要充实一批体育健身器材:太极轮3组,单人漫步机3组,压腿器3组,助木架3组,望体育局给予支持为盼。
船滩镇东岸村委会
2014年7月4日
第三篇:中滩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中滩村2009年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根据《北京市市容管理条例》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执行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实施意见》和昌平区环境建设工作要求及镇东政文【2009】号文件精神。为加强我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切实改变村中环境卫生面貌,及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为目的,切实解决我村环境卫生存在的不足,美化、绿化村民居住环境,提高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确保村民健康生活。结合我村实践情况在全村范围内开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中我村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分工
明确,责任到人。
为使我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张、我村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为副组长,三十二个清洁组长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由村主任抓环境整治工作,三十二个清洁组的全体成员具体落实环境整治的各项工作,支部书记负责环境整治工作的监督和协调,有一名支委和一名村委负责具体工作,其他成员负责协助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张,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战斗集体,为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做到完全彻底,不留死角。
1.解决村内、村外的生活污水排放。
第一,对村内地下污水排放管线进行改造使每户村民生活
污水实现地下管道排放,做到污水不上街。
第二,对村外排水沟进行封闭,彻底解决村外污水露天排
放的现象,有效治理我村群众生活污水排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2.有效治理村内、村外垃圾。
第一. 投资20万元全面彻底清理村内街道两侧,村内空闲的及村外的垃圾不留死角,清除积存的垃圾。进行植树。第二. 清扫人员年投资500万元对村内的街道、胡同进行
清扫。
2009年共投资520万元对村内垃圾进行明天清理一次,做到了日产日清。
3.集中整治乱堆乱放。
对村内街道两侧杂物进行清理整治,强化门前“三包”责任制,禁止商户排放商品侵街占道,影响村容,有碍村容的私搭乱建限期拆除。
三.加强管理,监督和维护,确保环境整治长期有效。
1.宣传动员。利用广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广泛宣传,深入动员,营造浓厚的环境整治氛围,对村民进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村民和外来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觉维护
环境卫生。
2.建立环境卫生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有效合理利用清洁小组成员,进行责任分工,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环境卫生责任区进行划分,确保环境卫生维护到位。
3.加强监督,成立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小组,检查小组每天进行检查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巩固深化环境整治成果。
回顾2009年一年的环境整治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在村两委人员,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对村内责任和村外环境整治后以基本达到环境卫生要求。村两委人员有决心,有信心一定要坚持继续保持下去,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针对一年来我村环境整治工作还存在不足,对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还需进一步提高。
中滩环境整治小组
2009年3月1日
第四篇: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为加强我镇文明创建力度,全面落实村庄清洁行动,提升全域人居环境水平,针对镇村环境清理不彻底,尤其是集镇背街小巷,中心村庄和自然村庄房前屋后卫生整治不到位情况,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全面开展“整治房前屋后,清理河道路边”乡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攻坚战,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整治时间
X月X日至X月X日,为期半个月,时间服从任务。
二、清理内容。
X、开展全域卫生盲点的整治。重点清理群众房前屋后垃圾、乱堆乱放和松树疫木疫柴及公路沿线疫木疫柴,尤其是村部周边、中心村庄和自然村庄的乱搭乱建和陈年垃圾。结合河长制,加强辖区内河道管理,清理河道内白色及建筑垃圾,拆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清除随意种植的菜地,确保河道整洁,河水清洁。清理时间长久、破损、不合时宜的宣传标语。结合改厕整改行动,对公厕加大管理、维护,做到所有到公厕道路硬化、水电接通、每天保洁,重点整治农村公厕“长流水”现象。对辖区内水体、村庄内所有河道及周边坑塘、沟渠的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治理。同时镇直各单位、各村要搞好自身办公环境的垃圾清理和卫生保洁工作。各村要广泛发动群众,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进行本次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发放垃圾袋给公益性岗位和群众,发动群众收集垃圾后由村统一运送至主干道堆放,中航环卫公司负责及时清运处理。对疑难问题和重点整治对象,联系村班子成员和村书记要统筹使用镇工作组和村干力量,采取集中攻坚形式予以整治。对村级确实难以攻坚的,上报镇后,镇统一组织力量集中整治。
X、持续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一是结合防疫要求由防疫领导组牵头,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分局、派出所、中小学校等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力量对辖区内学校周边食品经营摊点按防疫的要求开展整治。二是加大校园自身和周边卫生整治,重点是学校内外的卫生盲点和卫生死角,消除蚊虫生存环境。
X、集镇持续开展集镇文明创建活动。一是镇执法分局结合防疫工作需要,重点整治出店经营和占道经营,有序科学管理小摊小贩。对不按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经营的,并造成交通拥堵的,一经发现立即责令摊贩业主进行整改,对拒不整改或无法达到整改要求的坚决予以处罚甚至取缔。二是街道配合中航环卫公司重点加强对集镇背街小巷、广场和公厕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小河道和人工湖等水域卫生整治。三是镇执法分局要加强对集镇和镇区范围内小广告的打击力度,要建立健全小广告整治机制,对重点的小广告制作者、张贴者重点打击。
三、经费保障。
各村在此次环境整治中所需人员、车辆、机械等经费由各村自行解决,整治过程中大额支出由各村严格按照“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原则,按程序支出。四、工作要求X、高度重视。
环境集中整顿是建设美好的需要,各村要高度重视,联系村班子成员是此次环境集中整治第一责任人,村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本次集中整治由各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不断提升环境整治效果和水平。X、人员安排。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结合防疫和脱贫攻坚工作,抽调如下人员参与本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X、加大宣传。各村要强化环境整治宣传,通过广播、条幅、党建大屏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度,组织农户开展房前屋后的垃圾清扫,全面开展自查自清活动,力争全覆盖、零死角,积极引导农民垃圾入桶,转变生活习惯,改变生活方式。同时,各村、镇直单位要紧紧结合创建县第二届文明村镇、新文明实践活动、“五色”志愿者服务等因地制宜联合开展相关活动,并做好档案资料收集。X月份各村必须在红黑榜评选评出将家庭内外卫生较差户且不积极配合本次整治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黑榜,镇将在整治活动结束后,对此项工作进行督查。
五、工作考核。
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为确保工作持续推进,各村、街道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并对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立即整改,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X月X-X日、X月X-X日镇将对村组织两次督查,两次督查成绩作为最终村级考核成绩。本次人居环境整治采取一事一奖,按照考核结果设置奖励。农村片设第一名X名奖励X万元,第二名X名奖励X万元,第三名X名奖励X万元;集镇设置三个考评等次,优秀等次奖励执法分局和街道全体干部共X万元,良好等次奖励执法分局和街道全体干部共X万元,一般等次不予奖励,街道、镇直单位考评由镇班子成员组成检查组X月X日实地考评后打分。此奖励可直接分配到人,由驻村班子成员和村书记考评工作组和村干表现合理分配上报镇后打卡到人。本次村(街道)、镇直单位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评,对工作不力、进度缓慢、成效不明显的村实行通报、考核扣分,严格兑现奖惩,对镇直单位的成绩纳入满意站所分值。
第五篇: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汇报提纲
镇村环境综合整治汇报提纲
全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农办(农业局)积极行动,强化领导,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县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改观。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科学规划,明晰思路
一是先易后难,梯次推进。按照先净化后美化,先实用后美观,先卫生后文明,先治理后管理的思路,利用3年时间,分批打造三条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备美丽乡村示范线路,29个美丽乡村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面推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已申报储备2014年三条示范线路项目97项,将整合各类项目资金集中投入,高标准打造。为迎接好今年五一前后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流动现场观摩会,按照县委县、县政府率先打造东部示范线路的要求,我们对东部示范线路又作了进一步谋划,从规划设计、沿途绿化、节点打造、环境提升、示范点建设五个方面确定了建设项目50项。
二是分类指导,明确工作思路。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社区建设村、拟合并建设社区村和文化生态保留村三个层面梯次推进,社区建设村按照示范社区建设标准进行配套完善提升,拟合并建设社区村,根据基本生产生活需要进行通水、通电、通路、通信及净化、绿化、美化、文化等“四通四化”建设,打造“一点一街”不再进行大的基础投入,文化、旅游和产业特色需保留村,高标准规划设计,按照“一村一景、一村一特、一村一品”模式,分期分批打造。
三是科学规划,搞好顶层设计。按照“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的理念,加快构建“县城-中心镇-特色镇-中心社区-特色村”梯次衔接的空间结构体系,尽快形成“覆盖全县、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传统古村落保护协调同步推进的良好格局,确保整治成效。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是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农村一事一议范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涉及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当前农村的一件大事,我们通过开展一事一议,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交给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意识、主人翁意识,指导帮助农民开展桌有成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好家园。我们计划3月中旬召开一事一议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会议。
二是加快镇驻地立面改造。镇驻地国道两侧、主要街道两侧立面改造工程,是镇驻地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按照整体规划,体现地方特色要求,各镇都在聘请有经验的规划设计单位对镇驻地立面改造进行整体规划,找有经验的施工队进行施工,先试验观效果,后铺开全面改造。
三是加快镇村绿化进度。镇村绿化是当前开展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首要工作。镇驻地绿化,我们把开展镇驻地绿化作为提升小城镇知名度和竞争力,树立品牌和形象的一项重大举措,结合小城镇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实行乔灌花草科学配置,立体多层次绿化,形成一批绿化景观和绿色长廊。村庄绿化,利用房前屋后空隙地、闲散地,见缝插绿,做到乔、灌、花、草结合,庭院、街道、景点绿化相融合。在树种选择品种配置上,做到随形就势,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对主要街道、校园、广场等绿化,由专业技术人员设计,村委会统一组织,村民出工营造;农民房前屋后空隙地,提昌群众自觉栽植。争取3月份绿化工作全面完工。
四是加大向上争力度。农办(农业局)始终把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重点手段。13年向市农办争取了三个项目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今年已上报7个项目,目前正在审批过程中。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加大工作力度,创新举措,狠抓落实,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2014年镇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成功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线路示范点,为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取得经验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