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总结
2010年***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总结 2010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相关科室的通力配合和全院干部职工协助下,中医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顺利建成,在我院名老中医和专家及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在坚持和发扬中医特色优势,为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就我科2010年工作做简要汇报: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
“治未病”工作任务刚一下达,我院领导便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全院职工大会,对有关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并对有关政策进行了深入解析、学习,积极筹备成立“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为我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在组织上给予了保障。
二、构建服务平台,工作稳中有进
2010年03月11日,按省级标准正式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并在业务工作上与专家门诊、检验、传统疗法等科室有机相连,应用“KY3H健康保障模式”的理念,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为核心,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成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同时,在中医传统思想指导下整合为集健康体检、传统疗法保健治疗、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保健中心(由体检中心、传统疗法中心、健康咨询门诊三部分组成),确保了我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有效、稳步的开展。
按照《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要求,我们对东坑镇、青阳岔镇、王渠则镇、杨桥畔镇等多所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推广并设立了“治未病”服务点,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能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的结合,并因地制宜地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三、注重业务培训、建立人才保障
工作中我院适时的成立了靖边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专家小组,完善人才、技术保障,并把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科技兴院、人才培养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建立健全“治未病”服务机制有效地衔接,确保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不出现断层现象。过去的一年,我院先后引进了中医类别研究生2人,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3人,在各科室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共派出9名医生前往陕西中医学院等地进修深造。并利用传统中医师带徒模式及西学中等方式大力培养了一批“治未病”优秀人才,完善“治未病”服务支撑条件。同时培训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人员10人次,有效地保证了基层“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的开展。
四、丰富宣传模式,推广保健知识
2010年,我院中医预防保健专家小组多次深入社区、基层开展义诊和健康教育讲座,面对面的讲授让老百姓加深了对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了“治未病”知识,更弘扬和传播了中医药文化。我们还通过制作影视、多媒体宣讲材料,建立宣传栏,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举办“治未病”健康大讲堂、健康讲座等多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加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宣传,2010年,我院制作宣传栏9期18版,共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各类宣传材料共计6000余份,举办健康讲座6期,以上工作确保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
五、推广适宜技术,发挥特色优势
预防保健工作中,我们还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并开设饮食、运动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进行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了中医“治未病”优势。
六、现存的问题与不足
2010年,我院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和科室的开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并且在“治未病”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资金的投入、中医人才的短缺和人民群众思想认识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发展,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步做实做强。
七、2011年工作计划
2011年整体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及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优良传统,转变服务理念,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独特作用,构建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基于指导思想,2011年中医预防保健科总的工作目标是:以科学的发展统筹观,抓好业务培训工作,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对骨干力量的培养,保证“治未病”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抓好业务培训工作,有效利用中医师承模式加大培养后继人才力度。
2、强化创新意识,开展引进更多有效实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3、进步扩大宣传,增加社会公益活动,提高社会认知和认可度,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广大群众的需求,营造良好的中医“治未病”工作氛围。
4、加强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
2010年12月26日
第二篇:关于成立***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
***中医院发„2010‟131号
***中医院
印发关于成立***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 的通知
各科室: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实施意见》和《***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积极发展我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结合我院实际,经院委会及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成立***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科。人员组成如下:
科主任: *** 专家成员: ***
***
*** ***
科室人员: ***(中医师)
***(护 士)
***(胃镜医师)
***(B超师)
二0一0年三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中医预防保健科 成立 印发通知
抄送:县卫生局,院办、医务科、本院各科室,***院长
***中医院 2010年03月27日印发
第三篇:2010年***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计划
2010年***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计划
根据上级下达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任务和《***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五年规划》、《***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为深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2010年靖边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紧密结合“健康靖边”建设要求,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及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优良传统,转变服务理念,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独特作用,构建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按省级建设标准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在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设立“治未病”机构、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在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推广设立“治未病”服务点。同时,配合上级部门进一步探索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途径、模式、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构建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为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治未病”的服务网络做好基础工作。
三、主要任务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运用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建立“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服务技术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构建中医特色鲜明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按省级标准开设中医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整合体检资源,设健康评估诊室、健康咨询诊室、健康干预诊室。在工作上业务工作与医疗部门有机相连的,应用“KY3H健康保障模式”的理念,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提供载体。在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推广设立“治未病”服务点。指导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丰富“治未病”服务内容。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逐步形成集预防保健服务、传统疗法服务、体检服务、咨询服务、特需服务、文化服务等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链。服务对象面向全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3、完善“治未病”支撑条件。成立靖边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组织保障;成立靖边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专家小组,完善人才、技术保障;加强“治未病”科学研究,大力培养一批“治未病”优秀人才,积极展示和传播“治未病”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推进“治未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完善“治未病”服务支撑条件。
四、工作安排
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要求,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工作目标。工作中丰富形式、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及时总结。
1、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03月—2010年04月):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广泛宣传中医“治未病”工作任务,积极抽调相关专家、人员,购置相关设备,做好“治未病”工作准备。
2、工作实施阶段(2010年04月—2010年08月):按照建设标准,在相关条件成熟完善的基础上,开设中医预防保健科,在业务工作上与医疗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有机连接。
3、工作推进阶段(2010年09月—2010年11月):完善设立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业务工作与医疗部门有机相连的“治未病”中心,逐步在各科室普及展开“治未病”工作。
4、总结推广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根据上级中医“治未病”工作机制和相关政策,科学评价、全面总结“治未病”工作情况,将“治未病”与临床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医文化、健康保障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好特色明晰、效果显著、管理规范“治未病”中心。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成立由名老中医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开展和指导全相关工作。
2、推广适宜技术。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进行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3、加强人才培养。在实际工作中选拔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医理论造诣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推进“治未病”工作,并根据“治未病”学科的特点,边实践、边探索,并不断总结、提供经验。培养一批具有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4、加强宣传推广。“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开展“治未病”工作,既是继承中医药学术的重要体现,也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专家队伍在医院或社区义诊等,通过制作影视、多媒体宣讲材料、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大众媒体,通过“治未病”服务信息和服务效果的宣传,通过“治未病”健康大讲堂、健康讲座等多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加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宣传,让社会了解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进一步让中医特色“治未病”健康文化转化为促进健康的自主行为。同时,要大力组织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作为“治未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社会的认知和认可度,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广大群众的需求,营造良好的中医“治未病”工作氛围。
2010年03月30日
第四篇:2010年***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计划
2010年沛县中医院
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计划
根据上级下达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任务和《沛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五年规划》、《沛县中医院“治未病”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为深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2010年沛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紧密结合建设要求,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及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优良传统,转变服务理念,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独特作用,构建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按省级建设标准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治未病”中心),在各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设立“治未病”机构、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同时,配合上级部门进一步探索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途径、模式、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构建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为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治未病”的服务网络做好基础工作。
三、主要任务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运用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建立“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服务技术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构建中医特色鲜明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按省级标准开设中医预防保健科
(“治未病中心”),整合体检资源,设健康评估诊室、健康咨询诊室、健康干预诊室。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提供载体。指导乡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因地制宜地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丰富“治未病”服务内容。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逐步形成集预防保健服务、传统疗法服务、体检服务、咨询服务、特需服务、文化服务等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链。服务对象面向全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3、完善“治未病”支撑条件。成立沛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组织保障;成立沛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技术指导组,完善人才、技术保障;加强“治未病”科学研究,大力培养一批“治未病”优秀人才,积极展示和传播“治未病”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推进“治未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完善“治未病”服务支撑条件。
四、工作安排
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要求,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工作目标。工作中丰富形式、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及时总结。
1、宣传发动阶段(2010年11月—2010年12月):召开全院职工大会,广泛宣传中医“治未病”工作任务,积极抽调相关专家、人员,购置相关设备,做好“治未病”工作准备。
2、工作实施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按照建设标准,在相关条件成熟完善的基础上,开设中医预防保健科,在业务工作上与医疗部门密切配合,形成有机连接。
3、效果评价阶段(2011年10月—11月):根据上级中医“治未病”工作机制和相关政策,科学评价、全面总结“治未病”工作情况,将“治未病”与临床服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医文化、健康保障等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好特色明晰、效果显著、管理规范“治未病”中心。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沛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由名老中医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开展和指导全相关工作。
2、推广适宜技术。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进行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3、加强人才培养。在实际工作中选拔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医理论造诣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推进“治未病”工作,并根据“治未病”学科的特点,边实践、边探索,并不断总结、提供经验。培养一批具有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4、加强宣传推广。“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开展“治未病”工作,既是继承中医药学术的重要体现,也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专家队伍在医院或社区义诊等,通过制作影视、多媒体宣讲材料、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大众媒体,通过“治未病”服务信息和服务效果的宣传,通过“治未病”健康大讲堂、健康讲座等多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加强中
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宣传,让社会了解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进一步让中医特色“治未病”健康文化转化为促进健康的自主行为。同时,要大力组织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作为“治未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社会的认知和认可度,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广大群众的需求,营造良好的中医“治未病”工作氛围。
2010年10月05日
第五篇: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总结
卫生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总结
2013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分的正确领导下,在院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相干科室的通力配合和全院干部职工协助下,中医 “中医预防保健”科顺利建成,在我院名老中医和专家及相干职员的共同努力下,我院的中医“中医预防保健”科工作在坚持和发扬中医特点上风,为保障辖区人民身体健康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下面,就我院2013年治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总结以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力
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任务刚一下达,我院领导便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全院职工大会,对有关文件精神进行了传达,并对有关政策进行了深进解析、学习,积极准备成立“中医预防保健”工作领导小组。为我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在组织上给予了保障。
二、构建服务平台,工作稳中有进
我院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为核心,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成了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载体。同时,在中医传统思想指导下整合为集健康体检、传统疗法保健医治、健康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保健中心,确保了我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有效、稳步的展开。
三、重视业务培训、建立人材保障
工作中我院完善人材、技术保障,并把加能人才梯队建设、科技兴院、人材培养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建立健全“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服务机制有效地衔接,确保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不出现断层
现象。利用传统中医师带徒模式及西学中等方式大力培养了一批“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优秀人材,完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服务支持条件。
四、丰富宣传模式,推广保健知识
2013年,我院中医专家屡次深进社区、基层展开义诊和健康教育讲座,面对面的讲授让老百姓加深了对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了“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知识,更宏扬和传播了中医药文化。我们还通过建立宣传栏,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举行“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健康讲座等多形势、多样化的方法,加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宣传,2013年共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各类宣传材料总计600余份,举行健康讲座10期,以上工作确保了“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思想理念深进人心。
五、推广适合技术,发挥特点上风
预防保健工作中,我们还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合技术。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合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点保健方案,并开设饮食、运动进补等特点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展开养生保健指导,充分发挥了中医“治未病”上风。
六、现存的题目与不足
2013年,我院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和科室的开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逾越,并且在“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上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题目仍然存在,特别是资金的投进、中医人材的短缺和人民群众思想熟
悉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中医预防保健工作的发展,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步做实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