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全国两会时评分析:媒体应有怎样的“两会态度”(大全)
如实反映代表委员的评价,包括表扬、批评和建议,不能搞一边倒,这才是负责任的媒体态度
进入3月,5000余位代表委员将陆续赴京,2013年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大幕。
每年两会,也是媒体的一场“新闻大战”。今年,国内外各路媒体3000多名记者将参加两会报道。媒体报道是对两会的传播,责任重大。如果说两会是体现中国开放、透明的平台,新闻报道则是展现两会的窗口。及时充分、准确生动的媒体报道,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进公众对重大政治活动的了解和参与,从而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
媒体如何能够以更成熟、更积极的姿态应对两会这场大考,在参与上有更多进步,这是应当思考的重要课题。
两会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果记者带着赶庙会、看热闹,甚至是追明星的心态来采访,即使写出报道,也是表面的、肤浅的。报道两会,应该全面、客观、准确、负责、理性,而不应该像探照灯一样照到哪里算哪里,更不应该为了吸引眼球而只将镜头对准个别话题和明星人物。
两会的新闻矿藏,大多不是露天矿。很多新闻报道,需要俯下身、沉下心去更好挖掘。记者应当把目光更多地转向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委员,充分倾听他们的呼声,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在两会报道中,选好采访对象、取好采访角度,挖掘不同的声音、独特的观点,这是对记者的一次考验。只有冷静观察,才有可能发现各种真正意义上的新闻。
如实报道两会审议、讨论情况,公开代表委员所提交的各种议案提案,以及对这些议案提案的审议、办理和答复,是媒体必有也应有的“两会内容”。也要看到,政府工作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即使做得再好,也还有不足之处,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作为媒体,应该如实反映代表委员的评价,包括表扬、批评和建议,不能一边倒,有的详细报道、有的一笔带过。
两会报道还有一个如何创新的课题。如何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提高两会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如何创新两会报道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形成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态势?只有更加讲究报道视角、报道手法的变化,更加追求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传播两会,完成媒体应有的使命。
作为一个庞大的“新闻场”,两会对媒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传播重大事件、解读热点话题的同时,通过两会报道展示媒体自身的素质,使两会报道既产生强大的新闻效应,又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共识,积攒下未来中国前行的正能量,这是媒体的“两会共识”所在,更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系。
第二篇:两会热点:媒体应有怎样的“两会态度”
两会热点:媒体应有怎样的“两会态度”
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辅导课程
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公益讲座
如实反映代表委员的评价,包括表扬、批评和建议,不能搞一边倒,这才是负责任的媒体态度
进入3月,5000余位代表委员将陆续赴京,2013年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大幕。
每年两会,也是媒体的一场“新闻大战”。今年,国内外各路媒体3000多名记者将参加两会报道。媒体报道是对两会的传播,责任重大。如果说两会是体现中国开放、透明的平台,新闻报道则是展现两会的窗口。及时充分、准确生动的媒体报道,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增进公众对重大政治活动的了解和参与,从而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
媒体如何能够以更成熟、更积极的姿态应对两会这场大考,在参与上有更多进步,这是应当思考的重要课题。
两会为新闻媒体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果记者带着赶庙会、看热闹,甚至是追明星的心态来采访,即使写出报道,也是表面的、肤浅的。报道两会,应该全面、客观、准确、负责、理性,而不应该像探照灯一样照到哪里算哪里,更不应该为了吸引眼球而只将镜头对准个别话题和明星人物。
两会的新闻矿藏,大多不是露天矿。很多新闻报道,需要俯下身、沉下心去更好挖掘。记者应当把目光更多地转向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委员,充分倾听他们的呼声,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在两会报道中,选好采访对象、取好采访角度,挖掘不同的声音、独特的观点,这是对记者的一次考验。只有冷静观察,才有可能发现各种真正意义上的新闻。
如实报道两会审议、讨论情况,公开代表委员所提交的各种议案提案,以及对这些议案提案的审议、办理和答复,是媒体必有也应有的“两会内容”。也要看到,政府工作和法院检察院工作,即使做得再好,也还有不足之处,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作为媒体,应该如实反映代表委员的评价,包括表扬、批评和建议,不能一边倒,有的详细报道、有的一笔带过。
两会报道还有一个如何创新的课题。如何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提高两会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满足不同受众的信息需求?如何创新两会报道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形成多媒体、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态势?只有更加讲究报道视角、报道手法的变化,更加追求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传播两会,完成媒体应有的使命。
作为一个庞大的“新闻场”,两会对媒体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传播重大事件、解读热点话题的同时,通过两会报道展示媒体自身的素质,使两会报道既产生强大的新闻效应,又凝聚起改革发展的共识,积攒下未来中国前行的正能量,这是媒体的“两会共识”所在,更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所系。
第三篇:2013全国两会时评分析:人民需要什么样的两会会风
“民众呼声、会有所应”,这同样是人民需要的两会会风。相较节约、不扰民等具体举措,公众可能更关注与自身权益相关的议题,更关注政府层面的改革等重大问题
两会在即,践行中央“八项规定”,切实转变会风成了今年全国两会的热词。最新消息称,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精简纸质文件材料的印制和发放,此项无纸化办公措施可节省会议支出200万元人民币。此前,全国人大、政协已经出台改进会风的若干条具体措施,其中包括,“坚持代表统一乘坐大车制度,尽可能不封路,合理控制交通管制的规模和时间”等。
公安部日前也明确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妥善处理好保安全与保民生、维护秩序与文明执勤的关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社会活动的影响。
公众有理由相信,因为有全国两会这个绝佳的展示平台,这些变化会切实推动会风、作风的转变。不过,这些变化,不仅应该体现在节约公共财政、方便民众生活等方面,还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内容上,要让两会更好地成为一个表达民意诉求、推动国家进步的政治舞台。
减少封路,控制交通管制,当然值得期待,此举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民众也可以一如既往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样,全国两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活动,无疑更能深得人心。
控制会议预算,简朴办会,也符合现代政治运作的趋势。公众的钱,能节省的当然要节省,既然有了更迅速、更便捷的电子政务,那些费事费钱的纸质往来显然应该有所改变。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理应更多走入国家政治生活。
除此之外,从更深的层面看,公众的注意力其实还在于会议本身的实效上面。“民众呼声、会有所应”,这同样是人民需要的两会会风。
相较上述的节约、不扰民等具体举措,公众可能更关注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议题,更关注政府层面的重大改革,更关注房地产调控、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城市化、教育公平、司法公正、反腐倡廉„„等公共话题。毕竟,两会是这个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如何开出实效更为重要。
其实,两会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面孔。每年的两会,都会激发出代表委员高度的参与热情,也会动员起全社会的诉求表达。代表委员畅所欲言,充分交流,说真话、说实话,尽管其中可能会有利益的博弈,理念的争执,而这恰恰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程序。事实上,也正是两会这个开放的舆论场的优势所在。
此前,全国政协委员葛剑雄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需要破除的是那些不必要的、过分的形式和排场,以及由此造成的对民主自由、生动活泼会风的压抑。”确实如此,转变会风不能仅仅只是形式上的一些变化,还应该体现在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实效上,以及相关部门对民众呼声的积极响应上,如此,才能让民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第四篇:2013全国两会时评分析:地方两会:“面子”薄了,“里子”厚了
一位呼和浩特市民,刚刚在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团的驻地酒店里请朋友吃了顿晚饭。他发现,这个曾经一到两会就闭门谢客的地方,如今只需通过一道简单的安检门,就能轻松进入。
一位浙江省政协委员,头一次在通往会场的大巴车上遇到了红灯。曾经的封路、交通管制措施被取消了,乘车赴会的代表委员们和出租车、私家车一起等待红灯,半路还遭遇了一场小小的“堵车”。
一位上海网友,无意间在新闻里发现,市人大分组讨论的场景变得“完全不一样了”。会场没有鲜花、红毯,也没挂横幅,代表委员的桌面上,除了姓名牌和会议材料外,没有摆放矿泉水、茶杯,以及其他任何装饰品。“光看照片,简直不知道在开什么会。”他在自己的微博上说。
据北京的一家媒体报道,截至1月29日,全国31个省份均已召开地方两会,全部不摆鲜花、不铺红地毯、出行不封路。
从外在的“面子”来看,地方两会,比以往显得朴素简单。
一位记者开玩笑地评论,以前报道中常用“花团锦簇”来描述会场,现在可不行了。在中央“八项规定”颁布后,节俭新风已经吹遍了各级政府,而现在,它又改变了代表委员吃、住、行的各个方面。在上海,半数代表委员选择搭乘公共交通前往会场;在宁夏,整个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只在集体听报告时用过一次车,其他时候,他们每天只能步行从会场回到驻地。甚至,那些家在银川的代表委员,还要自己想办法回家——为了节约经费,大会没有为这些代表委员提供食宿。
有细心的记者发现,1月23日,江西省长鹿心社和其他代表委员一起排队,吃起了自助餐。省长当天的午餐包括一杯白开水、一个窝窝头、一些素菜,还有一小碟水果。
据报道,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超过七成的省份提出缩减餐饮支出,17个省份明确会议餐饮形式为自助餐,河南更明确,取消了小火锅。
一位媒体人用“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的回归”来评价今年地方两会的会风转变。据媒体报道,上海两会的纸质文件简报印发数量比去年减少10%,陕西两会的工作人员比去年压缩了30%——显然,地方两会的“面子”变薄了。
不过,如果把目光移到会议的“里子”上就会发现,会议的内容不仅没有因此缩水,反而变得更加厚实了。
香港《文汇报》记者在28日的报道中记录了四川两会的几场讨论:代表们不再用“表态式发言”应付差事,而是深思熟虑、有备而来地讨论,如何破解微型企业融资难题,如何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或者如何促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这位记者随后评论说:“一个切身感受是,花架子少了,实在内容多了,代表委员们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行使职责的热情也高涨了。”
在宁夏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不再长篇大论地发指示、提要求,发言内容变得更加务实。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山西两会中:代表发言不再“穿鞋带帽”地表示感谢,而是简单深入地讨论农民看病难、改善矿区环境等民生问题,并且坦率提出改进意见。
这些扑面而来的会场新风,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在河南,政协委员高九思发现,原本书面提交的委员提案,今年全部改以电子版的形式提交。他算了算,单这一项,就能节约3万多元。在北京,市政协没有打印上百页的大会发言文集,而是把它们刻成光盘发给参会委员,为会议节省开支两万元。
一组公开报道的数据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会议、山东省人大会议的经费都比去年压缩20%,宁夏政协会议的开销,减少了14.5万元。
和这些“面子”改善同步的,还有会议“里子”实实在在的提高。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丁祖年透露,本届浙江省两会,人大共收到35件议案,669件建议、批评和意见;政协收到了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860件,经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立为提案822件。他特别强调:“这在历次浙江省人代会中是最多的一次。”
山东省人大代表于安玲更为直观地描述了自己感受到的变化:今年的山东两会没有任何宴请,没有集体会餐,也没有联欢活动。
她说:“两会没必要太注重形式,把建议带到会上,把会议报告审议好,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职责。”
第五篇:·2013全国两会时评分析:两会上的“作秀”理应坚持下去
2013全国两会时评分析:两会上的“作秀”理应坚持下去 1月20日上午,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在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会上说,过去五年来,全省生产总值由7360.9亿元增加到17212亿元,年均增长13.2%。对数字特别敏感的省政协委员沈端良,通过前后数字这么一算,增长率着实不止13.2%。他把疑问反映给大会秘书组,省统计局很快给出了详细的答复。张宝顺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特别表扬了沈端良“敢于建言、认真履职尽责”的精神(1月21日《安徽日报》)。
此消息被《安徽日报》“走漏”风声后,立马引发网民关注。有人拍手称好,也有人斥之为“作秀”。笔者以为,即使是领导同志或政协委员“作秀”,只要能坚持下去,就值得赞赏。无论从政府广开言路的角度,还是从满足百姓知情权的角度看,此举都具有破冰意义。众所周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是发展民主政治的前提。过去,各地表达诉求渠道的深度和广度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有些地方公布了信访、举报电话,但是形同虚设,没人值班,电话没人接。特别是一些地方公布的、为农民工维权的“追薪热线”都是值班员在接听,甚至无人接听。正常表达意见的渠道不畅通,群众就会寻求不正常的诉求渠道,就会上访甚至采取集体下跪、跳楼、自残等过激行为,造成党群、政群关系恶化,从而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另外,很多事情,也请老百姓参与了监督,但效果不佳。一是说了也白说,被监督者只是口头表态,付诸行动的不多;二是不能实现同步的有效监督,往往都是在事情发生以后公众才知晓。如在正常的劳资纠纷中,面对企业主,普通农民工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能力,因此,农民工的生存环境差,工资久拖不决等等都是此类问题的反映。
正如宝顺书记所说的那样,很多事情,无论是百姓的疑问,还是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我们都要及时解答。“两会”是发扬民主的大会,只有充分尊重代表委员的参政权、知情权,更好地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作用,才能推动各项工作不断改进。
总之,保障人民民主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领导干部只有把不该“保密”的事尽可能透明地摆在人民面前,才能真正让监督权利回归民众,提高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以此推动全社会形成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