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出听课感想
苏州市教育学会年会——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后记
12月9日,我有幸参加教培研组织的赴苏州听课活动,本次活动是由苏州市教育学会组织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一共分为三个场次,一共听了5个活动,分别是《有趣的房子》、《突然》、《馋嘴的小老鼠》、《抱一抱》、《菊园秋色》。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班音乐《菊园秋色》和大班数学《有趣的房子》,两个活动选材、活动设计及活动组织等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选材独特,有价值。
《菊园秋色》改编于流行歌曲《荷塘月色》,选材大胆、新颖,歌曲曲调优美,歌词经过改编富有童趣和节奏美,紧扣课题本身,给我们呈现菊园里一片美丽迷人的景色。(花儿、阳光、蝴蝶、淡淡的菊花香„„)
《有趣的房子》以数量和面积之间的守恒关系作为活动重点,区别于其他视角,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是活动以小猪造房子为主线,层层递进,一步一步化解难点,积累发展幼儿的数学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设计关注幼儿的发展目标和学习品质的培养。
两个活动都比较关注幼儿的发展目标,不仅仅停留在活动目标本身。在《菊园秋色》活动中,唱完歌曲后,老师的问题是:“唱法有什么不一样”,然后有效运用电子白板,将幼儿的回答呈现出来,幼儿在直观的图谱前很容易自己发现歌词的节奏,总结规律。之后,在接唱环节,图谱被灵活运用,无需老师多说,教师在白板上方便的拖动标记,就会出现新的唱法,孩子的兴趣也越来越高。除此之外,教师在整个活动中都比较关注孩子歌唱习惯的培养,如:“做在椅子的前半部分,把胸听起来,这样唱出来就更好听了”、“集中注意力”等。
《有趣的房子》活动问题设计比较开放,如:“用什么办法数出16块砖”、“房子大小一样,为什么用的砖块不一样”、“房子从哪里造才牢固”„„孩子在这些开放性的问题下,想法很多,在这些不同的想法中,老师进一步总结出更好的方法,提升幼儿的经验。每一次造房子的要求很明确,不断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组织流畅,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两个活动都很流畅,充分显示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特别是《菊园秋色》,教师的音乐素养很高,优美的琴声让幼儿和听课的老师沉醉不已,在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也很好,值得学习。
建议:《有趣的房子》老师显得稍有些急躁,在活动中老师说的比较多,如果能够充分把话语权还给幼儿,多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更好。造好的房子砖块不容易看清楚,影响幼儿的观察和判断,如果能在砖块边缘贴上其它颜色线条以示区别,造好房子之后的讲评和分享效果会更好。
第二篇:外出听课
4月11日上午,我校初二物理组在的带领下,前往兄弟学校听取汇报课。
此次汇报课由校理化组组长讲授,课后立马开展了评课活动。在评课过程中,我校代表张老师认为,本堂课亮点不少,如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教学效果良好,实现了让学生“学会”的层次。尤其是在难点突破上,老师联系生活实际比较紧密,把摩擦力从“性质上”和“对人类的利害”两方面进行分类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抛砖引玉,指出了几点有待商榷的地方,供大家讨论,如在本堂课中,实验仪器几乎没怎么使用,以及在讲解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之间的关系时所举的关于胖子和瘦子的例子这两点大家进行了讨论,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通过此次活动,对于促进我校年轻教师成长,意义重大。同时为进一步推进设,促进两校均衡发展,我校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第三篇:外出听课交流
外出听课交流稿
12月5日,我到中学听取了两位优秀教师的关于电和磁的两节实验课,对比着我的上课经历,我感觉到了两位老师的优秀,对此,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灵活运用各个教学模式,既有整分合补测的教学模式,又有小循环多反馈,还有,3+5模式,各个环节目的清楚,内容丰富。教学流程流利,顺畅,可以看出,作为教师充分的备课是多么的重要。
2两位老师讲对于重点、难点的处理,也是恰到好处,他们采取的是突出重点,步步攻破难点的方法,我在上这两节的时候主要采取的是演示实验,一方面觉得内容多,时间紧,怕耽误时间,另一方面,怕在实验的过程中,处理不好突发的事件,现在,两位老师的做法让我明白,我错了,其实边实验,边练习,这样做也可以做到两全其美的。
3两位老师的教学语言,特别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听了他们的课,我觉得,在以后备课的过程中,我需要把问题也给备出来,仔细斟酌,怎么启发学生,怎么问学生更能听明白,怎么引导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在这个方面,我需要多加努力。
总之,外出听课让我受益颇多,我会以他们为榜样,努力进取!
第四篇: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1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观摩了14节江苏省名师的示范课,他们的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也让我充分领略了课堂教学的无穷艺术魅力。他们的课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我们展示了课堂教学的崇高境界。下面我就参加的这一次活动谈一点儿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感受。
一、老师的引导很到位
在这次听课中我明显地感受到这些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南通吴东东老师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节课,吴老师的精彩之处在于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吴老师先让学生动手切土豆,帮助学生认识“面”、“棱”和“顶点”,学生特别高兴,而且操作起来井然有序,通过这样的切物成形来导入新课。接着带领学生了解“面”、“棱”和“顶点”的数量,并以一句“这节课将从面、棱、顶点三方面继续研究长方体”为学生提供研究角度,逐渐展开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动手操作中,以尝试用小棒制作长方体框架,从中寻找长方体更多的奥秘。
整节课上,吴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任何特征,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自己创造形成知识。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教师随即又引导着提出了新的问题,整节课就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探索、发现新知。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建构新知,发展思维,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师的有效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保证。
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所听的这几节课老师自始至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和经历数学。在体验中丰富经验、获得方法、形成态度、享受快乐、得到发展。在“复式统计表”教学中,南京的王长青老师就是充分让学生体验,她首先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理解感知两个单一统计表不方便,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画一画,展示作业评一评,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复式统计表的画法,接着利用验证,使学生深刻体验复式统计表的好处,在动手中完善对复式统计表的建构,使知识内化。
三、精心独到的课堂设计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他们的教学看似水到渠成,却包含着精心的准备,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是那样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每位老师的课,都设计精巧,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在练习设计方面针对性也很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分层合理得当。课堂效率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几位老师的课,从导入新课到课外拓展,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之处都体现了匠心独到之处。每位老师的课前准备都非常充足,材料也很丰富。课中有可能用到的他们都事先想到了。我想,这也可能是名师的独到之处吧。
四、朴实大气的课堂
纵观名师的课,他们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华丽、课件的精美,更没有摆那些好看而不实用的花架子。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直面学生的教学现实。呈现在听课教师面前的是真实的、不加粉饰的、常态下的课。没有变幻莫测能刺激视觉的课件,没有很多浮躁的、形式上的东西。让人感觉自然,亲切,可看,可学。留给学生的是充足的思考空间,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五、激情饱满的课堂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那么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学生由此会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例如,赣榆吴凌艳老师在执教《观察物体》时,王玉龙老师在执教《认识百分数》时,他们一上课就用饱满的激情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了,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猜一猜、画一画的方法逐层深入,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以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课堂效率很高。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就应让我们的课堂激情饱满、个性张扬。
两天的学习,我学到很多,感受很多,收获很多,名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广博的知识,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以这次名师观摩课为契机,努力向高水准看齐,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通过努力力争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实现新的跨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2
3月16日和17日,我有幸聆听了陈延军老师执教的《威尼斯小艇》和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魅力》,并认真学习和思考了他们的现场报告。虽然周末两天都坐在大会堂里,但是我没有感到一丝倦意,陈老师和窦老师给我带来了丰厚的精神盛宴,让我对小学语文课堂有了新的认识,有种柳暗花明的快感。
一、语文课堂怎样才能高效
陈老师做了《谈有的放矢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报告,他深刻地评论了目前语文教学状态不容乐观。有的老师不重视教学的梯度,存在“两多两少”的问题,即老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默读少,涵咏少。仔细想想我们的课堂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呢?有时我们过度担心学生不理解,把课讲得太琐碎了,低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可取的。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有的放矢更加高效呢?听了陈老师的报告,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掌握语文各学段的学习要求
《语文新课标》对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教学中我们是否都落实了呢?陈老师在报告中举了一些真实的案例,加深了我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感悟。
比如,在教学《乡下人家》这一课时,教师提问:“哪些词句刻画乡下人家自由自在的情景?”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并重点体会“或……或……或……”学生理解课文描写的情景后,也尝试运用这样的句式。有的同学说:“课外活动时,同学们或你追我赶做游戏,或来到花园找春天,或举行激烈的足球比赛。”学生说得多好啊,陈老师还例举了好多课堂句式练习的案例。我不一一列举了,我的感受是这才是有的放矢地把语文落到实处,语文课堂就是发现语言,练习语言和学习语言的过程,只有抓住了语言文字,语文课堂才会具有语文味。
第二、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有价值
一节课短短35分钟,我们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应当十分精简,抓主干,去枝节。如果提一些无需动脑筋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就是低估他们的智商。比如学习儿歌《做操》,有的老师提问:“小朋友们,谁在做操?在哪儿?怎样做操?”这样的问题,不用老师说孩子都知道,还怎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呢?我们不妨可以这样问:“为什么小露珠在荷叶上就滚来滚去做操呢?”通过“滚”字让学生体会小露珠的调皮可爱,也符合小露珠圆圆的特点。也可以继续追问:“为什么小鸟在树枝上跑来跑去做操?小鸟是什么心情呀”学生会展开丰富的想象,课堂上也会有更多可爱的“小露珠”,快活的“小鸟”积极参与进来,我们的课堂怎能不活跃呢?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含有技术性,比如讲比喻句时,有时会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句?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其实,我们可以换一种提问方式:“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语句的生动形象,而不是把技术性的知识强加给孩子们。
二、我们要回到教学的原点
窦桂梅老师是我一直崇拜的名师,今天我终于走进窦老师的课堂,我用心聆听她的讲课和报告。窦老师身上爽朗的个性、风趣的语言、超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语文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一、什么样的文本还它什么样的味道。
窦老师反复强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上好一节课必须反反复复研读教材,深刻把握文本,才能把不同文章读出不同的味道。比如窦老师执教的《魅力》这一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处是理解“卡佳嚷道要出二百买了汤姆”时卡佳的心情。窦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正如她所说教师要在课堂上放得下。通过与学生反复朗读句子,让学生品味人物的语言,学生体会到卡佳坚定、决心、请求、自信……这所有的感受都是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的,而不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自主的充满语文味的课堂。
当然,不同体裁的课文教师所讲授的情感味道也是不同的。《魅力》一文是一篇小说,窦老师抓主要情节描写去研读,文章结尾十分耐人思考,学生也是带着思考离开课堂的。而像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评书体小说《林冲棒打林教头》等文章就不用今天的授课形式。正如窦老师所说:“不是所有文章都当课文去讲,不同文本要有不同的味道。”
第二、孩子是课堂的中心
窦老师在执教《魅力》一课时,通过“预学——共学——研学”过程推进学生走进文本。整个过程都是以每个孩子为核心,尊重每个孩子的发言。预习的提问从小组合作中来,又从同学回答中提升。在共学的环节里,窦老师让学生质疑问题,她瞬间记住学生提出的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编织排列,并在学习课文时见缝插针,帮每一个学生推进解决,一节课下来,每个孩子提出的问题窦老师都一一解决。要知道这些孩子窦老师之前都不认识啊,窦老师超强的驾驭课堂而不是控制课堂的魅力,深深把我折服了。
第三、回到母语,回归原点
在窦老师的报告中,她大力号召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因为我们是教母语的,我们是教人学母语的,我们是用母语教人的。是啊,读书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他的阅读息息相关;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窦老师还幽默地说:“男老师们,你们一定要读书啊!如果一个男老师不读书,就好像一个空麻袋,被人一踢就扁了!”台下哄堂一笑,她继续调侃:“女老师们如果不读书,就好比一个大瓷碗,还是掉了齿的瓷碗。”玩笑之余,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是阅读势在必行。
两位名师精彩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为我的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听课虽然结束了,但是我的学习还在继续,我的努力不能停止,我将不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更上一层楼!
第五篇:外出听课体会(模版)
外出听课学习体会
2012年4月2日,我同其它学校老师一行3人前辽阳二中听课。在整个上午的时间里,三堂不同类型的观摩课让我们受益匪浅,讲课的教师以其巧妙的课堂构思,流畅的结构设计,优秀的个人素质和良好的教学效果赢得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也为我们的政治课教学奉献了一堂高质量的观摩课。回来以后我们通过认真总结和反思,认识到上好政治课的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基本保障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备课的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课虽然是初一年级的孩子,在教师引导下,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素材,巧妙设疑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知道了什么是法律以及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从而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当中教师的语言是那么的亲切,照顾到全班同学,给每位学生表达的机会,老师随机出现的练习题又符合学生实际,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是以教师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方法,却处处得以体现。
二、课堂生成是课堂生命灵性的体现
课堂实施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必须在课程实施过度中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就如魏老师在报告中说到的“注重课堂中与学生的对话,使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使问题不断产生与整合,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和集中,方法不断选择与求新,从而使课堂高潮迭起,产生了一个又一个不曾预约的精彩!”这就说明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捕捉教育的契机,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让政治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思辨的氛围。
三、饱满的激情是课堂的师生情感的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把真挚的感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体现出是一个有个性的课堂,同时学生的情感也会被感染。由此,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为“营造绿色生态课堂”提供了条件。例如,王老师的《特殊保护》一课中,虽然是法律内容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些陌生,但王老师一上课就用饱满的激情、幽默的语言就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了,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通过自主思考探究、说一说、猜一猜的方法逐层深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总结出了法律的特征,整节课教师的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悦。因此要让我们的课堂是绿色的生态课堂,就应让我们的课堂激情饱满个性张扬。
总之,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我想,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吗?今后我们会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让政治课焕发出新的活力!
外出听课学习体会
汤 河 学校
郝 桂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