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研究
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研究
选题背景:上海的“二期课改”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了,现在正进入一个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教材”带着追求创新与超越的教育理想,带着崭新的课程理念向我们走来。新一轮的课改提出了转变幼儿学习方式的改革任务,强调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孩子富有个性地学习,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教材”要求幼儿的学习有两个转变(1)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收集资料、梳理资料,主动地解决问题、表达表现。(2)变单一为多元—接受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结合,体验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相连,理解性学习与创造性学习互补,使幼儿的学习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使学习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作为实践者的教师,最为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将幼儿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浸入到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之中,突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新思想。我们知道主题活动的形式很多,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我们的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操作经验。但对于区角环境创设如何和主题相结合却一知半解。教师无法把握主题内容和区角内容、材料投放等如何的匹配,主题目标落实到各区域学习中,各区域的目标如何支撑主题。
选题意义:通过我们对情报资料的汇总、分析对主题背景下教学活动的研究相对较多,本课题将从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的创设这一新视角进行实践研究,在区角活动中融入主题活动内容,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索,从而积累与主题相关的经验,并可以自由地交流分享提升各自的经验。
研究目的:一方面可以带动每一位教师参与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的实践,另一方面我们的成果能不断地补充、完善园本课程。最主要的一点帮助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能进一步地理解、内化,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研究内容:(1)总结主题背景下区角活动话环境创设原则。
1)融合性原则主题内容与区角活动相互渗透、融合的原则。
2)一物多用原则区角活动创设不局限某个主题活动,充分挖掘一种材料多
种的使用价值的原则。
3)多变性原则区角活动创设随主题的推进、发展,进行调整和变化的原则。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思考,一边解决问题,研究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在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中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二.案例研究法——有组织、有目的的根据研究对象、内容的不同,采取了解、分析和指导等方法、对幼儿身上出现的问题、案例进行深入的研究。
研究步骤:
1、情报资料收集。
2、分年龄段进行实践研究。
3、每月一次进行案例分析研究。
4、整理撰写总结报告、案例
技术线路及可行性论证:1)融合性原则: 主题内容与区角活动相互渗透、融合的原则。
2)一物多用原则:区角活动创设不局限某个主题活动,充分挖掘一
种材料多种的使用价值的原则。
3)多变性原则: 区角活动创设随主题的推进、发展,进行调整和变
化的原则。
研究创新之处:
区角活动是一种小范围的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或个别学习活动。因其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充分的自主选择机会,是一个自由发现、探索的过程,对满足幼儿个体化需求、个性潜能开发具有独特作用,是幼儿真正感兴趣、易投入、能持久、有发展的最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区域,选择材料,决定操作的次数,在独立的活动中主动地感知和思考,建立自己表象的概念,并通过语言、动作、图画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蕴含着松散性、愉悦性,顺应儿童求知天性的种种特点,是培植幼儿创造力的土壤。区角活动是幼儿开展学习的有效形式,它与探索型主题活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创设具有良好氛围和不同特点、不同要求的教育环境群,通过幼儿与材料、环境、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区角活动的教育价值在于通过激发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兴趣,引导幼儿个性化的学习,在这过程中让幼儿学会独立自主学习,并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
参考文献目录
上海市“二期课改”学前教育新教材培训读本《走进“新教材”》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编上海教育出版2004年8月版
《走近区角幼儿园活动新样式》 张成明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1月11日
《上海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来自课改研究基地学校的报告》
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12月《区域活动案例》陈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10月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额背景下区角活动的开
大班额背景下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与尝试
富源县东门幼儿园
秦小化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体现幼儿自主学习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活动,已在全国幼儿园内普及,并成为幼儿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各幼儿园也为区角活动更好的开展组织了一次次的学习、比赛、讲座等等。我园也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区角创设、区角活动组织、区角材料投放、区角观察记录、区角讲座等一系列的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区角活动的组织也越来越好,特别是在大班额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区角活动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进、研讨与尝试。
一、充分利用空间,让每个角落都成为孩子的游戏场
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初,我们的理解就局限于把教室分为区域活动的区域和集体活动的区域,导致区域活动窄、挤,集体活动也窄、挤,特别是在大班额的背景下,幼儿的活动总是受到场地的限制,导致效果并不是那么的好。老师也很苦恼,各种想办法,为此幼儿园还安排老师们出去学习。学习过后,我们进行了探索,我们的区域设置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的有限空间,我们充分发掘教室以外的空间,如走廊、教室旁边的空地、幼儿午睡室等,充分利用每个角落,让每个角落都成为孩子游戏的好地方。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活动区角,即玩的时候是区角,把相关玩具拿出来,不玩的时候就把相关玩具材料收起来,用的都是集中活动的区域,例如美工区、操作区、大班的书写区等,这样既不占用集中活动的位置,也可以让幼儿有个宽松的环境来进行操作。经过改进,区角活动和集中教育活动的空间都相对以前宽松了很多,而且区角的数量也变多了,幼儿的选择机会也多了,区角活动也变得更有意义,更大程度的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二、充分发掘材料,让身边简单易得的材料成为孩子们的玩教具 材料是幼儿区角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让投入的区角材料有意义、幼儿又喜欢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且,每个班的孩子又多,让每个孩子都能玩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还是很难的,一是条件不允许,幼儿园经济有限,不可能满足每个班幼儿区角活动的材料;二是材料得让幼儿保持新鲜感,让他们的每次活动都能是积极主动想玩的。为了丰富材料,我们想了很多点子,如收集一些废旧材料,如奶粉罐、易拉罐、矿泉水瓶等收集来放在建构区供幼儿搭建,丰富他们的搭建材料,废旧纸盒、鞋盒、纸筒等收集来放在美工区供幼儿装饰、美化等。这些幼儿身边常见、而且获取容易的材料幼儿都很喜欢,在操作时也表现得更加感兴趣、更认真。
三、充分动员家长,让家长成为我们区域活动的有力后盾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如果区域活动只是老师的事,那老师会每天都在准备材料、帮幼儿计划、安排,那我相信,没有一个老师能坚持,所以,我们得发动家长的力量,让家长成为我们的有力后盾。因很多材料不能重复用,如美工区的操作材料,一个小朋友完成作品后就不可用了,所以需要很多的材料,如果光靠老师,是不可能满足每个孩子的,特别还是在大班额的背景下,但加入了家长就容易多了,每个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份,这一点儿都不难,所以,家长加入是必须的。还有就是,幼儿年龄还小,特别是对于小班的小朋友,他们还不会玩区角,更不会计划,这就需要家长的配合引导,让孩子学着有计划的进行区角活动。所以,家长的加入是区角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教师应利用家长会、微信群等方式,积极向家长普及、介绍区角活动在幼儿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让他们加入其中,让孩子们的区角活动更有意义。
四、注意幼儿计划性的培养,让幼儿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区角活动
因每个区角都有人数限制,所以,我们得让幼儿有计划的选择区角,这样既分散了幼儿,也让每个幼儿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但幼儿计划性的培养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我们也尝试了很多方法,刚开始时让他们自由选,后面出现了有的区角每天都人数过多,有的区角无人光顾;然后我们又尝试了教师安排,即老师把每个幼儿每天要玩什么规定下来,安排你玩什么你就必须玩这个区角,实施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大多数小朋友在区角活动时积极性总是不高,区角活动时也不专心,效果也不好。有了前面的尝试,我在之后的区角活动中,就利用时间,给孩子们介绍各个区角的主题,并让他们自己计划、约伴等,之后的区角活动变得更有意义了,小朋友们区角活动时也更加专心了。所以,必须培养幼儿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活动。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大班额背景下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一些有效的探索和尝试,当然,还会有更多的方法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相信经过我们的不断探索与总结,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会开展得更加的好。
第三篇:主题活动和环境创设.
将主题内容融于环境之中
1、把握主题的内容与要求,创设在同一主题下有联系的环境。
无论是教师预设还是幼儿生成的主题,教师对主题的内容与要求都要有一个总体把握,在目标的引领下考虑将一个个有联系的课程内容呈现于周围环境中,使幼儿与之互动并获得经验。
如:最近开展的主题活动《交通工具》,这个主题的内容与要求是:了解常见的交通工具的不同外形和功能,感受交通工具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尝试用简洁的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乘坐经验,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为此,我们根据主题创设了相应的环境。首先,在美工区中投放了孩子们自己收集的汽车、飞机、轮船的图片、图书,自由活动、游戏活动时,孩子们都会对着图片指指、认认、说说,在互相交谈中获得与之相关的知识。其次,在教室的一角,我们布置了“交通玩具大集合”的小展台,将孩子们带来的玩具展示出来,通过介绍自己的玩具、和同伴分享、交换玩具的方式,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了解了它们不同的性能。这样,根据教材的“内容与要求”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一个个有联系的点呈现在主题环境中,更有利于幼儿相关经验的整合与运用。
2、推进主题的深入与拓展,创设具有挑战性和弹性的环境。(1)围绕主题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幼儿主动探索。
在主题活动《周围的人》中,我们在组织幼儿讨论小区的人时,我们引导幼儿思考“你喜欢小区里的谁?为什么?”“小区里的工作人员喜欢自己的工作吗?为什么?”并就这两个问题留下两个板块,孩子们通过分组讨论、绘画及老师帮助下的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记录下他们讨论的结果,公布在板块中。当孩子们对警察的服装、工作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时,我们就孩子讨论的焦点问题进行整理,产生了“我们的问题”板块,孩子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就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查找资料,并用图夹文的形式把答案贴在相应问题的下面。(2)创设富有弹性的环境,给幼儿预留生成的空间,诱发幼儿探索、生成新的有意义主题内容。
在《交通工具》这一主题中,在主题进行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对于简单的交换汽车游戏产生了厌倦,于是,我们又在走廊上开辟了一条大马路,设置了十字路口,将汽车游戏搬到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兴趣顿时又浓厚起来,在大马路上兴奋的玩起了开汽车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又发生了撞车事件,产生了“汽车开累了停在哪里?”“撞车后人受伤了怎么办?”等问题,于是,小警察的角色、红绿灯的标记、停车场、汽车医院等场所在孩子们游戏开展过程中不断诞生了。
3、关注主题的延伸,创设展示幼儿成长足迹的环境。
教师在环境的创设中要尽量展示幼儿在主题活动中探索的过程和成果以反映幼儿的成长足迹。
(1)将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探索过程和表达结果记录下来,并呈现在环境中。
在主题活动《交通工具》中,我们在墙面上张贴了幼儿“设计马路”“设计汽车”“制作汽车”时的照片,同时,也把幼儿设计汽车的图纸,制作的各种汽车进行展示和展览,这样既保持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有可以使其他幼儿借鉴他们的经验更好的开展活动。
(2)珍惜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成果,充分运用他们表达表现的作品,形成新的主题内容。
在《交通工具》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在搭建各种汽车,王明宇搭建了一辆可以喷射七彩彩带和烟雾,同时会投射灯光的流动舞台车,王健、王康搭了一辆有两只手的大货车、李萍搭建了一辆会把垃圾变鲜花的汽车„„这些作品展示出来后,孩子们对有特殊功能的汽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生成了新的主题内容“未来汽车畅想”
4、回归生活,重视园内外环境结合 社会环境资源是幼儿园主题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应积极利用社会环境资源组织幼儿观察、调查活动,使幼儿的学习真正回归生活。如:在《周围的人》主题活动中,有一个参观小区的活动,我们带领孩子们来到了凌桥二村,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小区里的各种设施、小区里的工作人员,鼓励孩子们去采访他们,“你们在干什么?”“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吗?”让孩子们体验小区里的工作人员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在社会实践中,在跟社会中的人、事、物的接触中,使孩子们获得了相关的知识经验,也提高了他们与人交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浅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浅谈主题背景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摘要:根据我园《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环境课程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将主题教育和环境创设紧密联系、相互渗透,首先在主题墙的布置中呈现孩子不同阶段的作品和学习的过程,以孩子的眼光审视孩子的创造,教师加以指导和完善,共同制作主题墙;选择家园互动内容,让家长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来。其次围绕主题,创设相适应的区域环境;结合主题,创设孩子喜欢的区域环境;深化主题,引导幼儿自主地创设区域环境;并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体现各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材料库”,让不同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材料进行资源共享。我们还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桌面展台,运用“家园栏”引导家长参与主题活动等多种环境创设方法。重视班级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环境创设为深化主题服务,让幼儿在主题背景下,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为发展孩子富有个性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关键词:孩子、教师、家长、班级环境创设、主题活动、主题墙、活动区角、桌面展台、家园栏、互动、成长、发展、学习。
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接触最多的就是班级活动室,班级活动室的环境创设无疑对孩子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用于欣赏,而且隐性地为孩子身心发展、个性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纲要》指出:“创设与幼儿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环境,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与条件。”根据我园《主题背景下幼儿创意环境课程研究》的课题研究,我们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将主题教育和环境创设紧密联系、相互渗透,从主题墙、活动区角、桌面展台、家园栏这四方面的环境创设入手,以孩子、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环境创设的方式,努力将班级环境创设成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场所。丰富和深化主题教育,使环境发挥潜在的教育功能,最终使每一位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用主题墙体现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园互动”。
1、让主题墙来呈现孩子不同阶段的作品和学习的过程。
陈鹤琴先生说:“室内布置应以儿童的成绩为主,儿童画的图画、剪的剪贴、做的纸工、泥工和其他手工,都应该陈列出来,这样才可以鼓励儿童。”每次选择主题墙布置内容时,我们不是将主题所需要的内容用同种方法展示,而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来展示他们不同阶段的作品,记录他们的学习过程。如小中大班主题中都有关于“吃”的主题活动,对“糖果”的展示方法各有不同:小班的孩子动手能力差,我们提供糖纸让他们自己动手包“糖果”;中班的孩子则用橡皮泥捏“糖果”、给糖果涂色;大班的孩子能力强,则让他们用绘画的方式画出“糖果”或用萝卜雕“糖果”等等,这样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呈现出由易到难不同的作品。他们既体验到了一起参与布置环境的快乐,又体验到在同个主题 的学习中自己成长的快乐。
其次,我们提倡给孩子自己支配的空间,让他们利用自由的时间去整理、布置活动室,使孩子们置身于环境之中,让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去布置主题墙。我们积极采纳和吸收孩子们的建议,并请他们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不仅给孩子提供参与活动的机会,发展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愿望,增强幼儿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动物怎样过冬》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一起参与布置教室,在一面墙上布置冬天的景色,在大树上挖许多可开关的洞,并让幼儿自己选、剪一些旧画书中的各种动物图片或添画一些动物。教师再按过冬的方式把各种动物分别摆放在不同地方,这就为幼儿寻找答案设置了情景。在这个情景中让幼儿寻找动物。他们发现了蚂蚁、松鼠、蜜蜂的房里堆满了食物,它们躲在家里“又吃又玩”;在洞里找到闭眼的熊、蛇、青蛙、刺猬等。幼儿通过寻找、观察、讨论,总结出动物“存粮食”、“冬眠”、“换皮袄”等过冬方式。由此可见,孩子活动后的成果,随时都呈现在眼前,成就感得到了鼓励和增强。
2、以孩子的眼光审视孩子的创造,教师加以指导和完善,共同制作主题墙。
在整个创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以自己的审美观或标准去衡量幼儿的作品,在我们的眼里,幼儿的作品都是完美的,我们与幼儿一起根据作品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工修饰,如:衬托背景、创意组合、边框装饰等,引导幼儿的审美观,然后展示全体幼儿作品。在小班的主题活动《我爱我家》中,我们设计了亲情树,由教师画出树桩,让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水粉来印小手印做成树叶,然后把收集到的全家福请孩子们自己粘贴在“手印叶子”上,再由孩子和教师一起布置亲情树,孩子们在制作、布置活动时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这棵亲情树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是幸福的笑容。
其次我们在布局上采用平面图、立体图、实物相互搭配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幼儿对认识事物的直观作用,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班级的墙面布置,我们结合教育目标,与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牛皮纸、小麦秸、瓜子皮、玉米秸等,经过剪、贴、涂色、拼、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天》主题图;各班的墙面布置也一改过去老师剪、贴、画等装饰的做法,而是用师生捡来的树皮、树叶、松果等,大家齐动手,一棵枝叶茂盛,硕果累累的果树就被“移”到了活动室的墙上。不但形象逼真,美化了活动室,而且变废为宝,还在操作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同时还满足了幼儿感受秋天、了解秋天的愿望,亲身体验到秋天的特征等。
3、选择家园互动内容,让家长参与到主题墙的布置中来。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他们成为促进孩子发展的成功者。在主题墙的展示中,我们会有目的的安排一些让家长参与的内容,如制作各式调查表请家长进行填写、由亲子共同参与完成的手工作品、请家长帮忙收集的图片资料、代幼儿用语言表述的文字撰写等等。这些活动都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配合,正是有了家长的参与,主题墙的展示内容更加丰富,孩子们获得的知识更加全面。如中班主题《漂亮的衣裳》活动中,我们利用“三八”妇女节在班级开展了“巧手妈妈服装秀”活动,我们提倡环保,让家长们通过自己收集的各种环保材料如一次性桌布、方便碗、塑料袋、包装纸、蛋糕盒盖、彩带、废旧床单等,充分发挥家长的聪明才智,通过她们的精心设计、巧妙制作,一件件风格迥异、颜色亮丽的幼儿服装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现场让孩子试穿,并播放走秀音乐让孩子进行时装秀表演,最后请家长一起动手,把这些既环保又精美的服装挂在的展示架上布置成了一道独特的主题墙饰。每每孩子经过,都会指着上面的衣服自豪地说:“这是我妈妈
做的,可漂亮啦!”
二、主题背景下的活动区角环境创设。
《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而区域活动正是游戏化的小组教学活动。主题下的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由教师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材料、玩具和学具等,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通过操作、摆弄、发现、讨论、拼搭等活动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区域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幼儿发展的需要,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1、围绕主题活动,创设相适应的区域环境。
在活动区创设中,作为老师首先要依据《纲要》,定位大目标,对各区作整体布局,如发展社会性的、激发艺术热情的、科学探索的、促进语言能力发展的等等,保证在区角活动中孩子有一个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然后自然融合主题目标,投放相关的材料。如大班主题活动《绿色家园》,首先我们在语言区投放新旧城市的照片、图片,让幼儿谈论城市的变化,感受创建和协美好家园的重要性。收集有关建筑师的书籍及家装书籍,激发孩子们创造绿色家园的愿望;然后在建构区提供积木、纸箱、木板、各种瓶瓶罐罐让幼儿搭建各种建筑物,如高楼、小区、健身器材、各种花草树木等,让孩子们创造出一个环保家园;在美工区,鼓励幼儿用画、剪、贴等多种方式来设计未来我们居住的环境,将改造环境的想法得到进一步升华。活动中,每个区都有密切的联系,如美工区和语言区中,孩子们分工合作,有的找图片,有的作画,设计了多幅既环保又节能而且整齐美观的家园设计图,我们老师再给作品加个边框就成了一幅幅极具艺术气息的壁廊画,挂在班级的走廊上既赏心悦目又体现孩子的创作。有了区角活动的相结合,整个主题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2、结合主题活动,创设孩子喜欢的区域环境。孩子对区域活动的参与程度,无疑显示着设置的区域是否能够吸引幼儿。能吸引孩子,孩子就会很好的进去活动,相反这个区域就是空虚的,毫无价值。小班幼儿表现得尤为明显,根据小班主题《我爱我家》创设了角色区角“娃娃家”。在区域环境布置中,我们将娃娃家的布置上营造出一种家的温馨感觉:精心制作了小床、窗帘、台灯、镜子,在床上摆几个漂亮的娃娃,小厨柜里放几件好看的服饰;再给小沙发配上带花边的沙发套,桌上摆放电话机、花瓶中插些五颜六色的小花,卧室和客厅的氛围就营造出来;我们将不同环保材料制作的各种食物如饺子、包子、羊肉串、藕片、香肠、海带串、汉堡、署条等用精致的塑料盘装好,一一呈列在孩子们的小餐厅中,再配上整套的厨具、餐具,做几顶厨师帽,几个小围裙,宽敞明亮的厨房就布置好了。此外我们还在墙上贴几幅全家福,在吊顶上做一个小摇篮,窗台上摆几样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和毛绒娃娃。这样丰富的布置使孩子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个区域活动。孩子们在娃娃家里扮演着各种角色:爸爸、妈妈、宝宝、客人等等,尽情地享受着游戏带来的快乐。再如,我们根据幼儿园开展的“阳光阅读”活动,在图书角的环境创设上首先我们一改传统的挂式书籍,用花布制作了层次多样的书袋,把它们安在靠窗户的地方以便幼儿取放,摆几张靠背椅,放一个小圆桌,或者直接投放几个可爱的靠垫,墙面上制作新颖的阅读图画和设计各种读书标语,书袋里分门别类地放上如动物类、水植
物类、汽车类、科学探索类、诗歌类、故事类等这样的书籍,最后与孩子们共同为图书角取上好听的名字,如《宝贝书屋》、《快乐书吧》、《阅读长廊》等等,让图书角的环境创设也营造出“书香满园”的浓郁气息,孩子们在这里感到既舒适又休闲,从而达到轻松、安静阅读的效果。
3、深化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地创设区域环境。
我们教师还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把区域创设的主动权交给孩子,激发他们创设环境的积极性,并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如当一个主题结束,孩子们的兴趣慢慢转移,我们又和孩子们一起根据新的主题目标及孩子所关注的内容收集材料,着力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已有知识水平,引导幼儿主动地创设相关区角。我们在开展“ 绿色家园”这一主题中,幼儿对自己所居住社区的环境比较熟悉,讲到社区附近的超市时,孩子们很兴奋,都喜欢逛超市,于是和幼儿一起商量,决定创设一个超市,我先引导幼儿讨论这个区角需要什么材料?孩子们纷纷举手抢着回答,有的孩子说喜欢逛超市去买吃的东西(署片、饼干、酸奶、面包等);有的孩子说去超市买学习用品(水彩笔、橡皮泥、油画棒、彩纸等);有的孩子说去买玩具,还有的孩子说和妈妈去超市买洗发水、作料等。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材料、进行制作,并将材料归类摆放,和幼儿一起完成了区角的布置,设立了售货员、收银员和顾客这几个角色,接着又和幼儿一起讨论区角的名字,很快,“开心超市”就诞生了。在自己创设的区角里,幼儿显得格外主动,自由创设角色进行游戏。
4、区域环境的创设,体现各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孩子的知识建构是呈网络状的,他们从四面八方接受信息,不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才能逐步累积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在各个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并不是互相割裂,孤立存在的,它们都和实际生活相关联,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实践中,我们发现可以以区角活动为纽带,保持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中班主题活动《生肖真有趣》中,孩子们在自然角饲养了、小白兔、小鸡、小狗、小金鱼、小乌龟等,教师请孩子们观察它们的成长过程,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作好记载,孩子们兴趣特别高。他们在对动物饲养经验的总结中惊奇地发现,动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并提出“人离得开水吗?”的疑问。,我们并不是立刻终止上一主题的活动,而是顺水推舟:水对动物很重要,对我们人类同样很重要,所以要节约水资源,那么水是怎么样的呢?自然引出了下个活动题《水的世界》。我们在科探区开展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操作实践活动,在冰箱中取来冰块装入实验烧杯中,提供钳子、布块、棉花、搅拌器等多种辅助物让孩子们尝试使冰块溶化的有效方法,再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小酒精炉给水加热,从而观察液态水转化为气态的过程。由此可见,一个主题的结束可能意味着另一主题的开始,旧主题中可能蕴涵着多个新主题,正是在主题的不断融合与渐进中,知识才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5、建立“材料库”,将不同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材料进行资源共享。
丰富活动区材料的方法就是要不断的收集和积累,运用资源共享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发挥材料价值的有效途径。
我们通过尝试,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小型材料库”,以园为单位建立“大型材料库”。每个班均有一个大柜子和几只纸箱作为存放材料的“仓库”,“仓库”上贴有《材料进库登记表》,上面注明材料名称、数量、所属主题及使用记载。一个主题活动结束后,教师对该主题的区角材料进行整理,然后根据下一主题内容,将有联系的材料保存下来,暂时不用的材料放入“材料库”。这些材料可以是师生共
同收集的半成品、课堂中的教具、也可以是幼儿的作品,日积月累,“材料库”会变得越来越充实。随着主题的不断更换,各班可以根据主题之间的联系对“材料库”中的材料反复加以利用。主题之间的资源共享使新主题显得更为生动有趣。同样道理,还可以实现班级之间、年段之间直至整个幼儿园内部的资源共享。如小班主题《可爱的宝贝》中用纸杯制作的娃娃可在大班主题《娃娃看天下》中配上世界地图来呈现;小班角色区域《娃娃家》中的厨房布置及制作的各种食物,又可以用来大班的主题活动《小饭桌》生成的角色游戏“小餐厅”中等等。到学期结束时,各班对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将有价值的材料放入幼儿园“材料库”进行保存,到下一学期又可利用,大大提高了区角材料的利用率。
三、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桌面展台。
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桌面展台是我园在环境创设中的特色之一。我们充分发挥家园配合,积极调动家长和孩子参与到桌面展台的布置中。我们每班根据幼儿对主题喜好的选择,制定展台的布置方案,让孩子、家长与教师一起选择各种材料进行剪纸、彩绘、陶艺、布艺等制作,呈现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桌面展台装饰。如中二班《汽车总动员》他们师生同样利旧利废,用收集的旧瓶盖,牛奶盒、药盒、包装盒、牙膏盒、巧克力盒、塑料纸、塑料饮料瓶等建造各式汽车,并模拟生活情境,制作了马路、斑马线,红绿灯,交通警察等,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通过模仿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各款创意“汽车”在外形上夺人眼球、在材料上出人意料,而在可玩性上又让幼儿爱不释手,幼儿主题学习中材料的丰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中三班的《 和谐的大自然》,阳光下,可爱的娃娃,美丽的仙鹤,飞舞的蜻蜓,温顺的乌龟,机灵的蛇……相聚一堂,引亢高歌,翩翩起舞。和谐的动物家园,温馨祥和,其乐融融。孩子们置身其中,尽情呼吸这甜美的空气,快乐满满……你一定意想不到,它们都是用一次性纸盘,废旧瓶盖,牙刷,奶瓶刷,软管,小勺,一次性碗筷,贝壳,等物品,通过教师的巧手制作而成。大三班的《娃娃看天下》,瞧!不起眼的纸杯、铁丝、灯泡、废旧的娃娃等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合作下,变成了一件件可爱、美观的艺术品:美丽的公主、淘气的小女孩、滑稽小人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这就是娃娃们眼中的世界。大二班的《社区——我们的家园》,家长们巧用牛奶盒、药盒、包装盒、牙膏盒、蛋糕盒、皱纹纸、泡沫等物品与幼儿共同创意制作了“高楼”,“心中美丽的花园”,孩子们在此感受了社区生活的便利、社区环境的整洁和美丽,萌发了热爱社区的情感。大一班的《书香满园》,观赏着这组用各种形状的玻璃瓶以及一些辅助材料制成的作品:用国画手法绘制的灯罩;用蜡染的方法印制的蓝底白花衣衫;用拼搭方法组合制作的案台;用手工雕刻的笔座;还有儒雅俊郎的书生„„浓郁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在这里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创作的美和快乐,更把主题的升华用艺术的形式得到更好的展现。
四、运用“家园栏”引导家长参与主题活动。
班级环境创设应为家园提供信息与经验交流。家园栏是班级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家长关注了解参与主题活动的窗口,它承担着班级信息来源站和主题活动资料库的任务。
在家园栏的创设中,我们设置不同版块,如“主题报道”、“热点观注”、“亲子互动”、“资源共享”等,利用家园栏宣传主题,指导家长全程参与主题活动。“主
题报道”包括让家长了解主题的目标、主题网络的构建、每周具体活动的安排、主题活动结束时对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四个内容;“热点观注”是介绍主题活动进展,征集家长对活动的建议;“亲子互动”是提供幼儿活动的情况和亲子互动信息;“资源共享”提示和指导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材料。如在《绿色家园》的主题中,家长送来了幼儿天南地北旅游的照片,名胜古迹的图片、旅游录像、纪念品等主题相关资料,为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结合主题的需要,带幼儿参观黄鹤楼、长江大桥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参观前,教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在家园栏中公布计划,共同引导幼儿作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参观后,在“亲子互动”中设计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相关的经验。在主题活动中家长的共同参与能促进家园联系,实现真正的家园互动。
总之,班级环境主题化是发挥环境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我们要重视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环境创设为深化主题服务,让幼儿在主题背景下,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从而积累经验,提高水平,为发展孩子富有个性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学前教育研究》
[3]《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五篇:主题活动中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研究
主题活动中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研究
课题论证报告大丰市明达幼儿园 张婷婷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其中环 境在幼儿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价值。幼儿心理学研究表明,对 岁的幼儿来说,不具备成人对环境具有的那种选择、适应、改造的能力,这决定了幼儿对环境具有广泛的接受性和依赖性。对现 代儿童教育来说,如何利用环境来刺激教育儿童,来激发儿童的活动 动机,促进儿童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家所重视的教育研究 问题。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环境,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 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理论意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 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 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如何将 《纲要》中、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有关环境创设的新理念渗透在 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是大多数幼儿教师所缺乏的,因为理念的滞后,在创设良好育人环境的过程中,导致一些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 特点的教育行为。
(二)实践价值 我国传统的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臵,存在 着追求美观而忽视教育功能的形式主义;有些幼儿园半年或一年搞一 次环境布臵,设臵高出幼儿视线,固定的多、变化的少,普遍存在着 一劳永逸现象,失去了环境育人的教育功效;存在着教师动手动脑多、幼儿动手动脑少,教师设想计划多、幼儿设想计划少的问题,缺少环 境与幼儿的互动;我园在环境创设中进行了前期的摸索实践,但是,由于教师的新老交替,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以上不同程度的问 题。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成人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 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失去了环境影响和促进幼儿发 展的教育价值。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外幼儿教育在环境创设上给幼儿自由发展的空间较大,注重幼 儿的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瑞吉欧的教育工作者还十分强调将环境视 为“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并把环境创设 作为一切方案活动的基础,突出环境创设教育的实践性和创造性,让 环境创设和生活紧密联系。从幼儿美术作品可以看出孩子们用他们的 表现方式表达对真实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绪的再现。他们更尊重幼 儿,相信幼儿的能力。纵观我国,目前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发展现状,我们发现近年来幼 儿教育虽然发生了重大的改革,但是从观念到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 上,尚存在着不足:如目前,在教育环境创设中,特别是在班级墙饰 的创设上,教师全包全揽的现象虽然减少了,注意了幼儿的参与,但 却存在着为了环境创设而创设的现象,使环境创设的教育功能不能充 分显现,还有不少教师因为嫌幼儿共同参与环境创设不美观,因此把 精力放在“我怎样布臵、我怎样创设环境”上,而不是放在“我怎样 启发、引导幼儿怎样参与”上面。这样创设出的环境虽然美观、完整,但却导致幼儿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不能充分体现幼儿在环境创设中 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课题立项后小组成员经过一番查阅,发现全国很多园 所对幼儿园乃至班级环境创设方面的研究非常之多,但他们的研究相 对单
一、独立。因此,我们认为《主题活动中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有一定的创新价值,且能够在一定程度 上弥补当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研究的空缺。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实 现幼儿园环境整体中见统一,统一中见和谐,和谐中见独立,独立中 见合作,合作中见创新的愿景,从根本上让幼儿在环境创设的互动中 怀有强烈的兴趣和表现热情,从而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和谐 的发展。
三、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环境总的来说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幼儿园环境”则 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两部分。其中物质环境是指幼儿园园舍、各类设施设备、教室、寝室、区角、墙面的装饰及美化,而精神环境 包括校园文化、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家园关系等和谐的温馨的精神 氛围。环境创设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 1.通过主题活动下的环境创设,启迪幼儿心灵,增长智慧,激发 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参与创设环境的活动中体验到表现美、创 造美的乐趣,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2.通过主题教育下的环境创设,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和创新 能力,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育理念,增强创设教育环境 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利用家访、家长讲座、日常沟通等形式指导、鼓励家长参与主 题环境的创设活动,有效利用家长资源,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可 以互动的生活和学习空间,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理念和教育 能力,达到家园同步教育的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从幼儿园主题活动下物质环境的创设方面出发,提出三个 具体需要研究的子课题问题: 一是如何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主题墙 二是如何开展主题活动下的区域活动;三是幼儿园主题教育下的环境创设中,如何发挥家长的教育资 课题组将围绕这三个问题,有效探索主题活动下环境创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解决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理念问题和实践问题。
五、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发放小班、大班家长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和幼 儿对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认识及理解。2.行动研究法。我们坚持学习—实践—反思—创新的行动研究 过程,以实践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形成学习共 同体,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创造性地 开展研究。3.文献法。搜集整理有关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的教育理论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13(1)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环境创设研究状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相关人员的分工,搜集与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2)做好课题实施的相关物质准备。(3)采取自学与专业引领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不同形 式,对教职员工、家长进行培训,学习、领会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提升保教人员对环境创设方面的理 论素养及技能,提高家长对环境育人理念的认识和理解。(4)在先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具体情况,形成幼儿园主 题教育活动下的环境创设研究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
2、初步探索阶段(2013(1)根据幼儿园主题教育下的环境创设研究实施方案,遵循全面性原则、效用性原则、主体性的原则、安全卫生性原则,结合幼 儿年龄特点,教师预设各年龄段班级主题教育下的环境创设研究 实施方案。(2)开展主题下的环境创设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引导幼儿 共同生成或预成主题教育,形成主题墙涉及到的几个版面内容或 主题网络图;从幼儿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内容中创设与之相应的活动 区;在温馨提示栏中贴出主题教育邀请书,邀请幼儿、家长共同 收集主题墙图片、资料,创设主题墙。(3)研究人员对实施过程做详细记录(包括文字记录、摄影记录),积累资料。
3、深入研究阶段(2013 月——2013年10(1)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如课题组教师培训班、实地观摩环境、论文和案例评比、主题下的环境创设评比和其它研究交流活(2)定期进行课题的阶段性小结、资料收集和成果总结工作。
4、总结阶段(2013 年11-12(1)整理本课题相关的文字、照片、录相等各种资料。(2)在课题开展中,整理与主题相关的文字、照片、录相等各种资(3)整理总课题组和子课题组课题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进行课题结题工作。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幼儿园主题教育下的环境创设照片集
2、幼儿园主题教育下的环境创设论文、反思集
3、部分课题实施中形成的论文、案例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领导重视: 园长高度重视,亲自参与重点实施部分的研究与指导,并能切实 保证研究经费及时到位,研究时间的合理、充分。
2、准备充分: 本园教师积极主动参加课题研究,对平时的主题教育工作中 发现的有关环境布臵的问题能及时反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课题 研究。
3、课题负责人的科研水平: 课题负责人张婷婷自工作以来一直在教学一线,本科学历,平时 团结好学、开拓、创新,又多次参与课题实践研究的经验,具有一定 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
4、骨干教师专研好学: 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研究力量、实践能力很强,都具有良好的 专业素养及团队研究实力,课题研究中青年教师挑重担,骨干教师肯 钻好学,有完成实验研究的经验,能承担了课题研究的任务。
5、专家上门指导: 我园多次邀请市、区各特级教师、教科研专家来园进行课题研究 指导;送骨干教师到上海、南京、苏州等地进行考察培训,并及时传 达培训内容,以带动其他教师共同进步与成长。
九、课题组成员与分工 长:张婷婷副组长:朱晓青 专项负责人:张婷婷、朱晓青负责课题立项申请、开题与结题报告、调研与理论学习;陈小梅、季月红负责年级组方案制定、活动小 结及组内资料收集;陈莹、周艳负责资料收集与制作指导。本课题的预计完成时间为2013 年12 月,一年的时间相对较为充 足,此外,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相关资金、设备也已配备,鉴于以上这 些条件,能保证该课题的顺利展开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