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倾城之恋书评
倾巢之下安得完卵?
——浅读《倾城之恋》
姓名:李佳霖专业:文化产业管理2班学号:200902120223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倾城之恋》的结局看似是最完美的。然而随着故事的终结,这样的结局却始终难以让读者真心感到欢喜。且不说故事本身,单是看故事中人物的最终归宿,我们恐怕也难以将其当做喜剧来品读。
《倾城之恋》,名如其作,倾覆了一座城池,成就了一段尘缘。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偶然认识了潇洒多金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于是两个情场高手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法。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的,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
白流苏,一个离婚寄居在娘家的落败家族小姐。有那个时代新女性追求自由解放的向往,也有封建家族腐朽的传统思想。可以说,她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矛盾集合体”。她爱面子,爱优渥的生活,然而在那个时代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尤其在白公馆的传统家族中,更是将其当做奇耻大辱。因此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所以说在那个社会背景之下,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于是她成了一个拿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做赌注,来博取范柳原的一纸婚约的赌徒。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而且一向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与白流苏的开始,当然也只不过是他顺理成章的感情游戏。但结局倒应该是让他自己都感到吃惊的——这对乱世间的红男绿女,竟也真的成为夫妻,过着他们“幻想”中的日子了。
艺术特点:故事铺展开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张爱玲的性格。她的性格中充斥着大量的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着装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以至于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换句话说,白流苏身体里本身就流淌着张爱玲“矛盾”的血液。这也难怪乎流苏这一人物性格的悲壮与“孤注一掷“了。
张爱玲始终是擅长于用苍凉灰暗的笔调描写悲剧的,这大概源自她骨子里的清冷疏离——在她的世界里,大概一切都是昏暗的悲悯的调子。有人说张爱玲是个传奇,也有人说她是“没有多少月光的月亮”。没有月光的月亮,遥远地美好地挂在天上,只是清冷,却难以让人窥探。这样天性悲悯凄冷的张爱玲,如何能写出以欢快明亮为主色调的结局呢?
文学历史意义:作为张爱玲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倾城之恋》当之无愧成为“张爱玲时代”的缩影,是对那个时代深刻的诠释。一次,小说首先代表着张爱玲,张爱玲是那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张爱玲的文学也成为影响一阵个时代的精神象征。
像是小说的最后,“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想那胡琴也在读者悲悯的情怀里奏出绵绵如絮的惆怅,这份惆怅在于白流苏与范柳原畸形的凌驾于整座城市沦陷基础上的爱恋,也在于二人终归无法为对方改变的顽固的“个人主义”。总而言之,二者的矛盾预示着他们即使走在一起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乱世只能成全他们无灵魂的婚姻,却无法成全他们惺惺相惜的爱情。
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结局了,张爱玲的时代,却开始了。
第二篇:《倾城之恋》书评
《倾城之恋》书评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不得不说,张爱玲笔下的女主人公流苏是个性的,细腻的,敏感的,是深谙世故却不世故的,这一点像极了张爱玲本人,当面对自己失败过的婚姻与娘家人的冷嘲热讽,她表现出的厌恶,不屑与多多少少的叛逆。当娘家人企图将她逐出家门时,就连她的母亲也表现出不理会的沉默,就像她所说的:“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由此不难体会出她被现实逼到走投无路的境地又无处呼救的那种无奈与悲凉,或许正是这样一个在现实中输得一塌糊涂的人才敢用自己作为赌注放手一搏。
她与范柳原的相遇是偶然的,张爱玲在此特意设计一个流苏妹妹宝络与被介绍人范柳原的见面的场景,借此让流苏的意外插足给了那些瞧不起她的亲戚一记闪亮的耳光,正如她所说:他们以为她这一辈子已经完了?。早哩!由此,一个叛逆的,个性十足,不甘悲苦命运的流苏便跃然纸上。或许这出戏正如流苏所说只是为了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然而正是他们有意或者无意的邂逅,预示了这场赌注的开始,也预示着这段不为旁人所欣赏的爱情的萌芽。或许流苏自己也不知道真正倾心与范柳原是什么时候,或许一开始就是佯装做戏罢了,呵……真真假假,谁又知道呢?或许爱情的初衷可能是各种邪恶,但爱情本身却盛大而美好,《倾城之恋》之所以倾城的地方或许在于男女主人公之间那种言语和动作流露出来的高度默契。在某种程度上,流苏与范柳原可以划为一类人,他们都是会对周围污浊环境过敏的人,也同样都是为了生活不得不迎合着周围世界自导自演的人,就如范柳原对流苏所说:“我知
道你是不快乐的,我们周围那些坏事,坏人,你一定是看够了”。是的,现实中那些根深蒂固的三纲五常,伦理道德与封建思想令他们作呕,然而正是这种周围的种种杂质让他们互相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悯,也让他们渐渐的了解了对方。范柳原说过:“是的,都怪了,我装惯了假,也是因为人人都对我装假。只有对你,我说过句把真话,你听不出来。”流苏道:“我又不是你肚里的蛔虫。“他们之间的言语总会透漏出一些轻佻的如同在灯红酒绿的酒吧里伴着骚动的灯光音乐所散发出的韵味,却正是这种感觉才会让那种情人之间的若合一契与温婉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张爱玲笔下那种相知相惜的情调才会慢慢的浮出水面,美得恰到好处。
随着两人感情的升温,那种恋人间的冲动,矛盾,小情绪在张爱玲笔下细腻而真实的体现着。爱情里的流苏是喜欢低头的,是喜欢扑哧一笑的,是喜欢故作镇v定的,她在与范柳原的对话中故作高姿态,以此来掩饰自己心中那种不安与躁动,然而当范柳原故意冷淡她时,她故作伤风,又在故意花园里兜圈悄悄的等范柳原与别的女人回来……这一切的一切把女人的那种细腻敏感与对心上人的在乎体现的淋漓尽致。全书真正的高潮是在香港陷落这个社会大背景下展开的,在战争打到激烈关头之时,流苏与范柳原顾不上自己的淑女风范与绅士风度,也顾不上迎合着现实伪装自己,甚至顾不上与对方说上一句调侃的话语,他们只是互相扶持,共同躲避激烈的炮火,正是这么一段共患难的经历,让他们懂得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难能可贵,或许至此,才是他们真真正正爱情的开始,正如范柳原所说:鬼使神差的,我们倒真的恋爱起来了!”流苏道:“你早就说过你爱我。”柳原笑道:“那不算,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谈恋爱?”呵,或许,流苏的赌注也以赢者在此告一段落,而又如张爱玲所说: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呢?生活不就是这样么,悬念永远在我们无法预知的下一刻,或许这才是生命的绝妙之处。
张爱玲秉持着一贯的风格,让故事在胡琴咿咿哑哑的声音中来开帷幕,也在胡琴咿咿
哑哑的声音中落下帷幕,正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胡琴拉出的音韵,或者是《第一炉香》里一鼎霉绿斑斓的铜香炉里散发出的沉香,奠定了整个故事那种三四十年代大上海雍容华贵别具一格的基调。也同样,每每到了故事末端,她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结局,就如胡琴一样拉过来又拉回去,苍凉的故事既然说不尽,那么———不问也罢!
第三篇:倾城之恋书评
城倾,恋何以相随?
——浅读《倾城之恋》
在张爱玲为数不多的小说中,《倾城之恋》中“大团圆”的结局看似是最完美最皆大欢喜的。然而,随着故事的终结,这样的结局却始终难以让读者真心感到欢喜。且不说故事本身的悲剧性,单是看故事中人物的最终归宿,我们恐怕也难以将其当做喜剧来品读。
《倾城之恋》,名如其作,倾覆了一座城池,成就了一段尘缘。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小姐白流苏,“从一个梦被推向另一个梦,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她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潇洒多金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江,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博输了的。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在生死交关时,两人才得以真心相见,许下天长地久的诺言。
白流苏,一个落败家族家的小姐,一个离过婚寄居在娘家的女人。有那个时代新女性追求自由解放、独立自主的向往;也有封建家族腐朽溃烂的传统思想。可以说,她是那个时代典型的“矛盾集合体”。她爱面子,爱优渥的精致的生活,然而在那个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是要受道德谴责的,尤其在白公馆那样“古老”的几大家族中,更是将其当做奇耻大辱。因此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当钱财被盘剥净尽之后,她的存在无疑就成了拖累和多余。所以说在哪个时代那个社会背景之下,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恐怕再无其他了。于是,她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赌徒”。她唯一的赌注是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她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却又把自己交给命运。当她处于似乎不可挽回不可更改的生命悖论中时,只有从白公馆的时间轨道中挣扎出来,开始她个人生命的时间——将自己当做赌注,来博取范柳原的一纸婚约。
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商人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虽是庶出,却因着俊逸不凡的外表和继承的万贯家财而成为有名的“黄金单身汉”。加上纸醉金迷的众星捧月般的萎靡生活,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在他的世界里,女人不过是个感情的身体的玩物。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与白流苏的开始,也只不过是他顺理成章的感情游戏。当然结局倒应该是让他自己都感到吃惊的——这对乱世间的红男绿女,竟也真的成为夫妻,过着他们“幻想”中的日子了。
故事铺展开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作者张爱玲的性格。她的性格中充斥着大量的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着装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换句话说,白流苏身体里,本身就流淌着张爱玲“矛盾”的血液。这也难怪乎流苏这一人物性格的悲壮与“孤注一掷“了。
张爱玲说:“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子。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我们且不说男女主角的而无处容身的个人主义,单单是两人小小的单纯的“自私”,恐怕也不会就这样轻易成全一段圆满无邪的爱恋罢。
张爱玲始终是擅长于用苍凉灰暗的笔调描写悲剧的,这大概源自她骨子里的清冷疏离——在她的世界里,大概一切都是昏暗的悲悯的调子。有人说张爱玲是个传奇,也有人说她是“没有多少月光的月亮”。没有月光的月亮,遥远地美好地挂在天上,只是清冷,却难以让人窥探。这样天性悲悯凄冷的张爱玲吧,如何能写出以欢快明亮为主色调的结局呢? 《倾城之恋》中讲述的战火纷飞中的乱世姻缘,题材并不新鲜,男女主人公也并非权倾朝野容颜倾城的王侯将相才子佳人,他们只是乱世中一对普通自私的男女。然而张爱玲却用精致的语句充分展现了张爱玲极富特色的语言文化。张爱玲语言中最为可贵的,是精巧华丽之中透出的朴素生动,以及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
小说的最后,“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想那胡琴也在读者悲悯的情怀里奏出绵绵如絮的惆怅,这份惆怅在于白流苏与范柳原畸形的凌驾于整座城市沦陷基础上的爱恋,也在于二人终归无法为对方改变的顽固的“个人主义”。总而言之,二者的矛盾预示着他们即使走在一起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乱世只能成全他们无灵魂的婚姻,却无法成全他们惺惺相惜的爱情。
归根结底,他还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还是一个自私的女子。
第四篇:《倾城之恋》读后感
Thu, 08 Dec 2011
书籍:《倾城之恋》——张爱玲
这两天花了点时间看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以前没留意中国的文学,一直比较多的关注外国的文学,《倾城之恋》读后感。
《倾城之恋》里面描述了流苏和范柳原的一段爱情故事,一直影响最深刻的爱情故事是《傲慢与偏见》。
中国式的爱情是否和外国不同呢?毕竟中国的一些观念和以前,特别是外国的以前不同。
我受到很大的冲击,虽然故事不长,但话里往往有话。
1.爱情观
古典爱情,重视结果;现代爱情,重视过程
两者有正反面。古代爱情是一种执着的追求,追求平淡;现代爱情没有父母过多的干涉。古典爱情,需要门当户对为前提;现代爱情来匆匆去匆匆,留不住人们长久凝视的眼光。
即使爱情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点,但不要认为我们就必须按照规则办。为了区别,两种观念放大了其中的的区别。(中西方也有区别)
《倾城之恋》放大了其中的一些影响。面包与爱情?面包往往在现代生活中不需要过分重视,反而现代生活中的人却过分重视面包。
《倾城之恋》在故事的前半部分强调的是爱情,后半部分强调面包。辩证的分析两者的关系。
我们在过程中的时候全心体验过程,以最终结果为目的,那大概是古典爱情和现代爱情的圆融结合。
精神爱恋,注重的是结果;现实爱恋,偏重的是过程,读后感《《倾城之恋》读后感》。
如果现代爱情是感情快餐,吃完就走,这样的感情是不负责任的。虽然人生是个试错排错的过程,但是一旦认定了一种关系,就拥有这个关系带来的愉悦。生活不仅是由正面组成,认识它的反面是应该的。
2.感情与现实
不难发现,在范柳原在三次打电话给流苏后,流苏已经爱上了范柳原。流苏也知道范柳原的爱是精神爱恋,需要的是肯定的是范柳原是一个有承担的人。(似乎范柳原有风流史)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些手段递进的。比如说话技巧,心理琢磨。感情是否需要这些额外的因素来组建?虽然我认为不需要,并且觉得这是虚华。而似乎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手段成了必须品。
最后,他们认定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在战火之后。他们在战火之后把对方看做是唯一。我很疑惑,如果没有战火的发生,那么这段感情是否有变淡的可能性。如果变淡的,他们的轨迹就发会有很大的不同。
用事情来证明一段感情,是一个说服自己的借口么?流苏是的——我这么认为。要知道一个人的有没有肩负,是否一定需要一些手段,或者说一些事情?也许在我的意识里,太多童话或者片面。我认为最直白的沟通,是最好的方法。
感情,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感情的存在不需要证明,因为感情不是一门充满理性的学科。
3感受
我读完了《倾城之恋》。“传奇里的爱情大抵如此”是否总结了整文?人们之间的感情加入了非常多的其它成分,最终也不过回归到最简单的感情。
现实生活中不会出现那么多的倾国倾城的情况,感情依然存在。
还是那句话:绚丽归于平淡。
第五篇:倾城之恋读后感
这场恋,倾了城,乱了情
————《倾城之恋》读后感
这堵墙,不知为什么使我想起地老天荒那一类的话。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憧憬着一段美好的爱情。你,在心中的那堵墙下,等到你心中的爱情了吗?
爱情老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上下团结自私的女人之间。各自为了保卫那一点儿自由还算计着互相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神魂上的寻求再寻不到事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你我亲密而接近。但到底与爱情不大相干了。这会儿各自面临的人儿都成了品类物,可以调换的。如果是换了些时刻,换了个景况,他对面或许是另一个女人,她对面也或许是另一个男子。
《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
《倾城之恋》是彻头彻尾的大悲剧---倾城之悲哀!她从人的劣根性与道德观的残缺揭示了这个彻底的大悲剧。城之将倾,国将不国,一个封建的离过婚的女人的生存又要建立在一个不想缔结婚姻的自私男人的不长久的爱情里,一切的一切危如累卵,可竟还有人羡慕,视流苏为榜样。悲哀的年代!悲哀的城池!悲哀的男人和女人!
也许,这场邂逅与暧昧等了好久,终于,那场战事催化了结果的到来。“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她确实知道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一面墙,一定还屹然站在那里。风停了下来,像三条灰色的龙,蟠在墙头,月光中闪着银鳞。她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她终于遇见了柳原。”“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此时,她终于真正的靠近他,有些懂得他了。一瞬间,他们达到了某种契合。“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这种彼此妥协终究是短暂的,后面掩着的平淡、琐碎、粗鄙的生活留给观者的是一串省略号。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儿的销毁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或许还余下这堵墙假如我们那一个时刻在这墙根儿下面遇见了或许你会对我有一点儿真心,或许我会对你有一点儿真心。流苏柳原如此,我们何尝不是。或许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只有一切都消失了,没了所谓的金钱,所谓的功名、地位,一切都没了,我们才开始想起爱情,这时候,唯有爱情在我们心中有一点痕迹。
我们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
一个有着圆满结局但透着悲凉的成人童话,体味生存于人世的艰辛和命运的荒谬无常。
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完了;炸死了我,你得故事还长着呢。多么美好的结局。
生死挈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希望我们终有一天能拥有爱情,没有世俗的逼迫,没有现实的压力,唯有我与你。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