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魏僧寨镇安雷寨村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安雷寨村因地制宜,借助交通便利条件,采取权利明确的形式,积极稳妥的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健康、有序流转,不断优化土地资源的优化配臵,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农业竞争力,农民得到了增收。
一、基本情况。
安雷寨村位于魏僧寨镇东北5公里,全村有500户,2565人,6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2171亩。
二、具体措施。
1、为响应全县“311”肉鸭扶贫工程,由镇政府牵头发动群众,宣讲政策,提高群众认识,调动群众积极性,在安雷寨村建设肉鸭养殖园区,建设肉鸭大棚20个,占地120亩。
2、在土地流转中,有部分农户不愿意流转,村两委人员以及各队队长耐心地做农户工作或与其他农户调种,为能够连片建设,方便了园区建设。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的各项条款要求与农户签订了长期租用合同,租金为每亩地1000元,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三、取得的成效。
1、保障了农民权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民流转土地后,一部分农户通过肉鸭养殖,不再为种几亩地而操劳,花费大量的劳力,一部分人可以安心在外面打工经商,在家的劳力可以帮助肉鸭养殖园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解决了剩余劳动了,同时也提高了收入。
2、带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致富步伐
每个肉鸭养殖大棚可以容纳5000只肉鸭,38至40天可以出栏,每只肉鸭利润在2元左右,每户每月可收入10000元,每年可以出栏6批,年收入就是6万元,极大地促进农民增收,使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3、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安雷寨村“草莓大王”张宝超在北京学习了草莓种植技术,放弃在外工作优厚待遇,依然回乡创业,在该村成了了香蜜源特色草莓种基地,建设草莓种植温室大棚3个,占地30亩,并成立馆陶县香蜜源草莓种植合作社,带动本村以及周边村农民种植草莓,使农民经济收入大大增加。
四、下一步计划。
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为土地流转提供服务,同时也依法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中的仲裁工作。
第二篇: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典型材料
县纪旭农牧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年3月,其千亩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县东安各庄镇孟家屯村东北部,102国道北侧。合作社坚持走高效、循环、生态环保的可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实施土地规模流转,发展高效设施果菜种植、生态养殖和观光休闲等,走农业集约化发展道路。20**年1月以来,合作社先后流转土地1016.801亩,涉及农户630户,流转方式出租,流转期限18年,流转价格每年每亩1000元,全部签订了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并一次全部付清了18年的流转费用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款。
合作社计划总投资3.5亿元,建设时间2年,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20**年3月-20**年3月,计划投资1.7亿元,建无公害高标准温室93座;建占地15亩的智能温室2座,年产果菜1225吨,年销售入可达1300万元;建占地300亩、年出栏10万头的大型地下生态养猪场1个,年销售收入可达1.3亿元;建占地5000平方米、年出栏5000头的绿色、生态“猪—沼—菜”种养一体化试验场1个,年纯收入可达350万元;建占地150亩的观光采摘园1处;建2880平方米的标准化农产品加工、冷储车间1个;建1个占地50亩的休闲垂钓园;投资400万元建年产沼气16万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1座,配套120kw沼气发电机组1台;二期工程。20**年4月-20**年3月,再投资1.8亿元,建一个占地200亩的园林苗圃区,建设农家院、瓜果蔬菜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基地和商务消费区等。
截至目前,滦县纪旭农牧专业合作社一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4000万元,新建办公室8间,新打机井9眼,新上200kv变压器一台,架设低压线2500米,建成占地300余亩的高标准温室大棚87个,其中培育桃树6000棵,美国大樱桃700株,苹果600棵,葡萄5000多棵,蔬菜苗若干株,寿光代育五彩茄子25000株,彩椒24000株。后续还将栽培黄瓜、甜瓜等新特品种。同时,“绿色、生态猪——菜种养一体化试验场”项目主体工程也已基本完工。建设全地下养猪场1个,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形成了“地上种植,地下养殖”的立体循环发展模式。20**年12月,该合作社生产的蔬菜首次上市,目前已销售40余吨,实现产值30余万元。
一、强化组织引导,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多年形成的传统观念,村民把土地看得非常重,对土地流转产生各种模糊认识。针对这个问题,镇、村两级加大了对土地流转工作的宣传力度,组织占地农户和部分村民代表到规模流转先进典型科技园区进行参观考察,转变观念;镇政府还成立了纪旭农牧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专门工作组,配合村委会的工作,分头入户,通过帮农户算经济账的办法,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宣传土地流转的好处,宣传土地流转将给村民带来就业与增收的机遇,与村民一起分析全村、全镇的发展出路,使村民真正从心里认识到土地流转的必要性。从而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理解和认同,为后来的土地流转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发扬民主,做到流转公开、公正、透明
充分发扬民主,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是减少误解,澄清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各涉及流转的村,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土地流转工作中都坚持充分发扬民主,努力做到办事公开、公正,彻底打消了村民的许多疑虑。一是召开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有针对性的逐一加以解决。二是坚持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增加工作透明度。做到公开土地使用去向、公开土地补偿办法、公开土地补偿标准,打消村民的心理顾虑。由于做法深得民意,合作社先后流转的1016.801亩土地,全部顺利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
三、坚持合理补偿,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和方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而补偿问题是工作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局。在对占地农户的补偿问题上,特别是地上附着物的补偿问题,所在村和合作社多次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探讨,先后谨慎拟定了几套可行性方案,并一一征求农户代表意见,最后经过协商,达成了在由合作社一次付清18年流转费用的同时,适当多给付农户地上附着物补偿款的共识。目前,合作社土地流转630户涉及总款项2160万元已经全部送到每个农户手中。
第三篇:永平镇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典型材料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永平镇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典型材料
永平镇地处景谷县城西南边,距离县城53公里,东与本县的威远镇、益智乡相连,南与碧安乡、勐班乡、半坡乡毗邻,西与临沧市的临翔区、双江县隔江相望,北与民乐镇和临沧市临翔区平村乡接壤。全镇下辖30个村、1个社区,453个村(居)民小组(其中自然村376个),共20491户,其中农业户数为17792户,2017年末全镇总人口72843人(常住人口),非农业人口5954人。镇内居住着汉、傣、彝、拉祜等2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37188人。全镇国土总面积1465.66平方公里,是景谷县面积最大的乡镇。2017年末,永平镇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73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919元。气候四季不分明,干湿季明显,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7℃;年积温6630—7360℃,最冷月为1月,温度是11.7—13℃;最热月为6月,温度为22.3—34℃。全年无霜期约340天,年降雨量1450毫米。全镇最高海拔2304米,最低海拔831米,平均海拔1080米。全镇共有水库、坝塘65个,设计蓄水量2759万立方米;耕地总面积15.2408万亩,其中水田59421万亩、旱地9351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09亩。镇内土壤、水利、光热等自然条件充裕,适宜发展种植烤烟、甘蔗、茶叶、芒果、西番莲、西瓜等经济作物及林果,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民素养较高,人力资源充沛,具备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条件。非常有利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程。
截止2018年6月30日,永平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6695亩,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数达1235户,签订耕地流转合同132份。其中:流转入合作社面积260亩,流转入其他主体(种植大户,如西番莲、西瓜、火龙果、重楼等)面积6435亩。流转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公司+农户,典型代表为永平镇岔河村的景谷保林西番莲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200万。经营范围:西番莲种植及销售。该合作社依托普洱景谷多上果汁饮品有限公司,并与普洱景谷多上果汁饮品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合作社地处永平镇岔河村,该村距永平镇政府驻地21公里,全村国土面积37.58平方公里,海拔1317米,是典型的山区村落,属深度贫困村。岔河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91户,1004人,2017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3938元,其中贫困户153户共505人,未脱贫76户234人,已脱贫77户271人。全村耕地总面积1677亩,其中水田996亩,旱地681亩,人均耕地1.67亩,林地面积36122.2 亩。该村的土壤、光热、水分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西番莲、甘蔗、烤烟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其村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茶叶、烤烟、甘蔗、西番莲等经济作物;主要养殖的农畜主要有猪、牛、羊、鸡、鸭等。目前合作社西番莲种植面积共有563亩,采取公司+农户的模式,目前共有种植户113户,其中建档立卡户69户,非建档立卡户44户,合作社均与农户签订协议,现示范地已投产55亩,2017年产量也达到46吨,实现产值101200元。目前合作社种植的西番莲正处生长期,产量还没有起来,产生效益也还不明显,但就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合作社种植西番莲规模大(并且在进一步扩大),涉及贫困户较多,后期收购有保障,这无疑是一条潜力巨大的脱贫致富路。
二是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典型代表为景谷嘉禾大棚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潘于文,成立时间2010年7月,成立初期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蔬菜、西瓜的种植、销售;化肥、农药、零售;农副产品购销。合作社在永平镇芒东、芒费村采用租赁的形式流转农户耕地820亩,用于大棚果蔬种植基地,起始期2010年7月,至长期。流转的土地均与农户签订了流转合同,土地流转期限3年—10年不等,期满后根据双方意愿,续期或终止合同,涉及农户数300余户,人口近900人,劳动力240个,流转土地年租金1500元/年,合作社共需支付流转农户承包土地租金123万元/年,租金或按年付、或分期支付。合作社建成标准化大棚种植基地后,主要种植葡萄、西瓜,其中:葡萄420亩,西瓜400亩。大棚基地年产量达到葡萄840吨、西瓜800吨,实现年产值葡萄840万元、西瓜320万元,平均每亩产值1.6万元—2万元。合作社基地农闲的时候每天至少有20个农民工,农忙的时候基地上的农民工每天多达150人,基地平均每天需要工人约40人,工人平均每天工资为80元。基地所处的芒费村、芒东村是坝区非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户12户,目前该合作社正准备与当地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并准备向周边辐射,根据基地发展,至少可以带动40户贫困户脱贫。但据合作社反应,此项工作还需要政府及扶贫办的支持。
永平镇农村承包土地通过流转后,通过合作社的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效益比流转前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不但可以让农民得到高于以往的租金收入,还能释放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创收,能为出租土地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水平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体现了流转土地的规模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永平镇农业服务中心
2018年07月13日
第四篇:芦集土地流转典型
加快土地流转 增加农民收益
——芦集乡种粮大户刘希彬典型事迹材料
土地流转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淮滨县芦集乡种粮大户刘希彬自2002年开始承包土地,至今所包土地达到2300余亩,先后获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及国家农业部颁布“绿色小康户”荣誉证书,同时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为芦集乡农业产值的增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产生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为农业生产提高提出了许多惠农政策,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和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更是开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壮年农民都进城务工。由于进城务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土地生产的收入,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农村出现了大量土地闲置、撂荒。刘希彬是一名普通的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生活,这种难忘的经历,激起了他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生产方式,改善农民生存现状的决心。多年在外经商的经历,使他目睹了发达地区农业从传统耕作向机械化转变的全过程,以及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实惠。尤其是去过刘庄、南街村后,目睹集约规模经营带来的巨大效益,让一向敢闯敢试的刘希彬不禁跃跃欲试。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抢抓机遇促发展。一是政策扶持机遇,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积极鼓励种养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扩大生产。政府贷款贴息奖励、公共财政建设投入、项目资金捆绑使用,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蓄积了后劲。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设立,更是机遇难求,为今后土地流转和合作化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二是政府服务机遇。政府服务不再是一纸空文,而是直接介入流转双方的具体权利,让双方合作共赢。三是银行信贷机遇。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涉农贷款手续简化,数量增加,贴息奖励成为种养大户的坚强后盾。
(二)多种形式搞流转。根据“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一方面充分尊重地方农民的意愿,对一些要求继续从事种植的农户,可采取互换地块的办法满足农民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有偿原则,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合理补偿。采用反租倒包、委托承包、农户之间相互流转和土地承包使用权入股等形式,从2002年开始承包项营村700亩,尹营村600亩,王家空村700亩,吉庙村300亩,共有2300余亩闲置撂荒土地,并与农民们签订了6年或8年不同期的承包合同。当时刘希彬所承包的土地都是遍生杂草的荒地,且土地零星,后来经过协商,将土地转换,连成大片土地,方便机械耕作,并通过对土地进行整理,结合土地特征,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因地制宜。其中900多亩宜林地种上了杨树,1400多亩宜粮地种上了优质的粮食作物。
(三)规模化经营出效益。针对芦集乡实际乡情,刘希彬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将零星、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土地,归并整合,集中布局,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合同租赁农民土地,支付租金,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其主要做法是:一要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高效优质农业品种。二要发展特色农业,我乡蔬菜业、花卉业,有着极其适宜的土壤条件和便利的交通,大有可为。三要实行农科教紧密结合,重视对农村专业户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刘希彬从2002年起租赁土地,在行洪滩地实施退耕还林,在岗地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整体效益非常明显,受到省、市、县表彰。在他的带动下,全乡承包耕地50亩以上种植大户有65户。
(四)合作组织创双赢。2008年,刘希彬与邻村其他几个种粮大户成立了芦集乡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组织,现在发展会员13家,通过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和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将粗放经营和闲置的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用工业的理念指导农业生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公司+农户”。基本形式是围绕某项农产品生产的农户群体,与销售及加工、服务企业(公司),相互以合约(合同)形式实行产销衔接的一体化生产经营体系公司基地的农民根据公司的需要,签订生产购销合同,这样农民可以放心大胆地种植,企业每年从农民手中购买预定产品,还经常派技术员指导农民种植和生产,农民则从这里得到比较丰厚的经济回报。
2、“合作组织+农户”。是一种拥有独立财产权利的农户在分户经营基础上的合作,以土地作为加入组织的基本物质基础,大家在播种前,统一大量购买种子,耕种期间、施肥、喷药季节,则大量购买化肥、农药、柴油等物品,由于购买量大,可以直接从厂家或者经销商处购买,这样比单独种植的农户少付很多钱,节约了生产资料成本。还可以集体购买小型联合收割机等其他农具,这样大大节约了人力的成本,生产资料的单位成本降低,相对效益增高。
三、现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土地流转有效遏制了土地撂荒,农民既可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又可从二三产业中获得收入,实现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双赢。二是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土地流转实现了集约化经营,解决了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的问题,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土地流转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及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益,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四是解决了农村闲置劳力就业,促进了农村稳定。刘希彬承包土地以来,聘用农民工及管理人员200余人,为不宜外出的农民找到出路,使他们既能照顾到家,也能挣到钱。
第五篇:土地流转合同
土地流转合同
甲方:
(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
(以下简称甲方)
为了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双方经过协商就乙方租赁甲方土地使用权等相关问题达成一致。甲方同意将自己土地使用权转让包给乙方。为使甲乙双方合法权益能得到应有保障,甲乙双方经充分的协商,订立本合同。
一、租赁土地的地点、面积
甲方将位于的土地,共计
亩土地权使用权出租给乙方使用。
二、租赁年限以及租金计算标准及交付方式
租赁期限为
年,从
****年**月**日起至
****年**月**日止(以公历为准).水田每亩每年租金为
元整,旱地每亩每年租金为
元整,租金每年支付一次,乙方自租赁期限开始之日起交付租金。
三、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乙方对租赁的土地拥有所有权,甲方需要保护乙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维护乙方的合法权益,租赁期内如遇国家征用或征收土地,土地补偿款归甲方所有。地上物补偿及经营损失补偿等归乙方所有。租赁土地的所有权属于乙方,甲方有权向乙方收取租赁费。租赁期限界满后,乙方有优先的承租权。
四、违约责任
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规定条款,均视为违约,甲方违约,必须赔偿违约给乙方千万的一切经济损失。
五、其他
在合同执行期间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变或解除合同。双方协商一致可另行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六、本合同一式叁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证明人留存一份。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证明人(签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