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大学工程流体力学观摩实验报告(FLUENT软件)(模版)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11机电1班
姓名:XXX学号:2011050131XXXX
实验工程流体力学观摩(FLUENT软件)
一、实验目的1、了解流体重要的物理性质及体现形式;
2、更深入的了解流体静力学基本原理、测压原理及浮力定律等静力学基本知识;
3、掌握流体运动学与动力学基本原理,从实践上理解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了解粘性流体流态的判别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观摩“流体基本物理性质”录像:粘性、压缩性、膨胀性及表面张力。
2、观摩“流体静力学原理”录像:测压原理、压力传递原理和浮力定律、相对静止流体的运动规律。
3、观摩“流体静力学和动力学”录像:流线与迹线、伯努利方程、雷诺实验、流体流态实验、泄流、流谱显示、射流反推力。
4、通过老师讲解,了解计算流体流体力学的发展历史,了解FLUENT和GAMBIT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自行上机练习。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1、流体表面张力是指使流体表面张紧的力。两个圆形铁环中间各连着一根线,表面涂上肥皂泡,用玻璃棒捅破一半肥皂泡,细线向另一侧弯曲;毛细管插入杯中的红色液体中时,管内液面明显上升;毛细管插入水银液体中时,管内液面会呈下降状态。这些现象都是表面张力的做用的结果。
2、流体膨胀性是指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流体温度升高而体积增大的性质。右手握住温度计的液泡,温度计的液柱就会上升;烧瓶口用一插有细管的活塞堵住,细管内有有色液体,用手握住烧瓶底加热,管内有色液体会向右移动。这些实验说明液体和流体具有膨胀性。
3、流体压缩性是指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流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性质。出口端封死的注射器,用手压活塞,注射器管内的空气体积缩小;在注射器内充满红色的水,用力推活塞,即使用力很大也很难压缩;这说明气体容易被压缩,液体不容易被压缩。二者的 压缩性不同是由于分子结构的显著差异造成的。
4、用旋转粘度计测液体粘度。测量低粘度的液体的读数为30Pa·s,测量较高粘度的液体的读数为60Pa·s.5、两台相同的装置中装有20和40摄氏度的相同体积的液体,同时打开活塞后,温度较高的液体先流完;这说明温度越高的液体越易流动,即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对于气体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这主要是气体和液体的分子结构显著差异造成的。
第二篇:海南大学plc实验报告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
实验一
电机正反转控制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和掌握PLC的实际操作和使用方法 ;
2. 学习和掌握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法;
3. 学习和掌握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程序设计方法;
4. 学习和掌握PLC控制系统的现场接线与软硬件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主机模块,电源模板,电机正反转控制实验板,开关、按钮板,连接导线一套。
三、实验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三相绕组接入三相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产生感应电流和电磁力,在感应电流和电磁力的共同作用下,转子随着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转动。因此转子的旋转方向是通过改变定子旋转磁场旋转的方向来实现的,而旋转磁场的旋转方向只需改变三相定子绕组任意两相的电源相序就可实现。
四、控制要求
1、初始状态
接触器KM1、KM2都处于断开状态,电机M1处于停止状态。
2、启动操作(1)正转控制
按下电机正转按钮SB2,KM1闭合,电机M1正转;按下按钮SB1,电机停止运行。(2)反转控制
按下电机反转按钮SB4,KM2闭合,电机M1反转;按下按钮SB1,电机停止运行。(3)正反转切换控制
当电机正转时,按下按钮SB4,KM1断电,KM2闭合,电机M1反转。
当电机反转时,按下按钮SB2,KM2断电,KM1闭合,电机M1正转。
3、停止操作
按下停止按钮SB1,电机M1无论在何种状态电机都将停止运行。
4、过载保护 当电机过载时(按下按钮FR1),电机停止运行。
五、输入输出分配
1、输入
SB1——X001(停止按钮)SB2——X002(电机M1正转按钮)SB4——X004(电机M1反转按钮)FR1——X005(热继电器保护)
2、输出
KM1——Y001(电机正转接触器)KM2——Y002(电机反转接触器)
X001Y001KM1 SB1X002Y002KM2 SB2SB3X004 X005 FRCOMCOM AC
六、实验程序 1.梯形图程序
2.指令表程序
实验二
电机星形起动三角运行
(TVT90HC-1)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PLC的实际操作和使用方法 ;
2.学习和掌握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星形起动三角运行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法;
3.学习和掌握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星形起动三角运行的程序设计方法;
4.学习和掌握PLC控制系统的现场接线与软硬件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主机模块,电源模板,电机星形起动三角运行实验板,开关、按钮板,连接导线一套。
三、实验原理
对于正常运行的定子绕组为三角形接法的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来说,如果在启动时将定子绕组接成星形,待起动完毕后再接成三角形,就可以降低启动电流,减轻它对电网的冲击,这样的起动方式称为星三角减压启动,或简称为星三角启动(Y-Δ启动)。星三角起动法适用于正常运行时绕组为三角形联接的的电动机,电动机的三相绕组的六个出线端都要引出,并接到转换开关上。起动时,将正常运行时三角形接法的定子绕组改接为星形联接,起动结束后再换为三角形连接。
四、控制要求
1、初始状态
接触器KM3、KMY、KMΔ都处于断电状态,电机M2处于停止状态。
2、启动操作
按下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3、KMY闭合,电机M2接成星型连接,实现降压启动,3秒钟后KMY断开、KMΔ闭合,电机接成三角型连接,投入正常运行。
3、运行过程中发生过载(按下按钮FR2)或按下停止按钮SB1时,无论电机处于何种状态都将停止运行,其它设备恢复初始状态。
五、输入输出分配
1、输入 SB1——X001(停止按钮)SB2——X002(启动按钮)FR2——X003(热继电器保护)
2、输出
KM3——Y001(电机星型连接接触器)KMY——Y002(电机角型连接接触器)KMΔ——Y003
SB1X001Y001KM3 SB2X002Y002KMY X003Y003KMFR COMCOM
AC
六、实验程序 1.梯形图程序
2.指令表程序
实验三
天塔之光(发射型闪烁)
(TVT90HC-2)
一、实验目的
1.用PLC构成灯光闪烁控制系统;
2.熟悉掌握日本三菱公司PLC的硬、软件功能和性能后,练习PLC的实用接线; 3.学习和掌握三菱PLC控制系统的现场接线与软硬件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主机模块,电源模板,天塔之光实验板,开关、按钮板,连接导线一套。
三、实验原理
本次毕业设计是应用三菱PLC天塔之光设计的硬件电路,并利用梯形图控制程序设计。通过控制定时继电器的功能来实现各彩灯按一定的规律点亮和熄灭。接通延迟定时器SD的特点(如果RLO有正跳沿,则接通延迟定时器启动指令,以设定的时间值启动指令的定时器)。这种控制电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应用性强;软件程序适应范围广,对各彩灯按一定的规律点亮和熄灭的控制,只需要改变相应的定时器的时间接通即可。
四、控制要求
1、初始状态
灯塔上的各个灯均为熄灭状态。
2、启动操作
按下启动按钮SB1,L1亮,1s后灭;接着L2,L3,L4,L5亮,1s后灭;随之L6,L7,L8,L9亮,1s后灭;如此循环。
3、停止操作
按下停止按钮SB2,灯塔上的各个灯全部熄灭。
五、输入输出分配
1、输入
启动按钮--X000 停止按钮--X001
2、输出 L1--Y001 L2--Y002 L3--Y003 L4--Y004 L5--Y005 L6--Y006 L7--Y007 L8--Y010 L9--Y011
3、灯的布局
单个小绿灯为L1;黄灯从左至右为L2、L3、L4、L5;红灯从左至右为L6、L7、L8、L9。
六、实验程序 1.梯形图程序
COMSB1SB2FRX001X002X003Y001Y002Y003Y004Y005Y006Y007Y010Y011COM L1L2L3L4L5L6L7L8L9 2.指令表程序
实验四
交通灯自控与手控
(TVT90HC-3)
一、实验目的
1.用PLC构成交通灯自控与手控控制系统;
2.熟悉掌握日本三菱公司PLC的硬、软件功能和性能后,练习PLC的实用接线; 3.学习和掌握三菱PLC控制系统的现场接线与软硬件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
主机模块,电源模板,交通灯自控与手控实验板,开关、按钮板,连接导线一套。
三、控制要求
1、初始状态
东西、南北两路交通灯及人行道交通灯都处于关闭状态,路面交通灯数码显示区显示00。
2、操作顺序
当按下“开始”按钮,交通灯开始工作。首先东西向绿灯亮4秒后闪2秒,然后东西向黄灯亮3秒,接着东西向红灯亮9秒,同时在数码显示区用倒计时方式显示东西向指示灯的剩余时间。与东西向交通灯对应的是南北向红灯亮9秒后,然后南北向绿灯亮4秒闪2秒,接着南北向黄灯亮3秒,在此过程中南北路交通灯无对应的数码显示。在此运行过程中人行道指示灯L1红灯亮表示禁止行人通过。
当按下人行道通行按钮“S1”,此时东西向、南北向交通灯均显示出红灯亮,表示十字路口的车辆都禁止通过。与此同时人行道红灯L1灭,绿灯L2亮表示行人可以通过此路口,时间为10秒钟,同时数码显示当前人行道的剩余时间,当时间为零后立即返回到原来的路口状况,交通灯接着正常运行。
3、停止操作
当按下“停止”按钮交通灯都停止运行。数码显示牌显示00。
四、输入输出分配
1、输入
启动——X000; 停止——X001; S1——X002(人行道通行钮)
2、输出
东西绿——Y010; 东西黄——Y011; 东西红——Y012; 南北绿——Y013; 南北黄——Y014; 南北红——Y015 L1——Y016(人行道红灯); L2——Y017(人行道绿灯)SEG接法
A0——Y000; B0——Y001; C0——Y002; D0——Y003; A1——Y004; B1——Y005; C1——Y006; D1——Y007 启动SB1SB2停止S1人行通道X000X001X002Y000Y001Y002Y003Y004Y005Y006Y007Y010Y011Y012Y013Y014Y015Y016Y017COMCOM A0B0C0D0A1B1C1D1东西绿东西黄东西红南北绿南北黄南北红红灯绿灯
五、实验程序 1.部分梯形图程序
第三篇:哈尔滨工程大学流体力学水力学报告及答案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 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原理
在重力作用下不可压缩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
或
(1.1)
式中: z被测点在基准面的相对位置高度;
p被测点的静水压强,用相对压强表示,以下同;
p0水箱中液面的表面压强;
γ液体容重;
h被测点的液体深度。
另对装有水油(图1.2及图1.3)U型测管,应用等压面可得油的比重S0有下列关系:
(1.2)据此可用仪器(不用另外尺)直接测得S0。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2.当P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于是有
(h、d单 位 为mm)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备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因此,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
6.用图1.1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
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定流动。这是由于液位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之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
7.该仪器在加气增压后,水箱液面将下降而测压管液面将升高H,实验时,若以P0=0时的水箱液面作为测量基准,试分析加气增压后,实际压强(H+δ)与视在压强H的相对误差值。本仪器测压管内径为0.8cm,箱体内径为20cm。
加压后,水箱液面比基准面下降了,而同时测压管1、2的液面各比基准面升高了H,由水量平衡原理有
则
本实验仪
d=0.8cm, D=20cm, 故
H=0.0032 于是相对误差有
因而可略去不计。
其实,对单根测压管的容器若有D/d10或对两根测压管的容器D/d7时,便可使0.01。
实验二 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个过断面。可以列出进口断面(1)至另一断面(i)的能量方程式(i=2,3,„„,n)
取a1=a2=„an=1,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值,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v及,从而即可得到各断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哈尔滨工程大学
成果分析及讨论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P可正可负。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恒为正,即J>0。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P<0。而据能量方程E1=E2+hw1-2, h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w1-2>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E-E)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有 如 下 二 个 变 化 :
(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就增大,则必减小。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
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P=
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下述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形成:(1)减小流量,(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应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显然(1)、(2)、(3)都有利于阻止喉管真空的出现,尤其(3)更具有工程实用意义。因为若管系落差不变,单单降低管线位置往往就可完全避免真空。例如可在水箱出口接一下垂90弯管,后接水平段,将喉管的高程降至基准高程0—0,比位能降至零,比压能p/γ得以增大(Z),从而可能避免点7处的真
哈尔滨工程大学
空。至于措施(4)其增压效果是有条件的,现分析如下: 当作用水头增大h时,测点7断面上
值可用能量方程求得。
取基准面及计算断面1、2、3,计算点选在管轴线上(以下水柱单位均为cm)。于是由断面1、2的能量方程(取a2=a3=1)有
(1)因hw1-2可表示成此处c1.2是管段1-2总水头损失系数,式中e、s分别为进口和渐缩局部损失系数。又由连续性方程有
故式(1)可变为
(2)式中可由断面1、3能量方程求得,即
(3)由此得
(4)代入式(2)有(Z2+P2/γ)随h递增还是递减,可由(Z2+P2/γ)加以判别。因
(5)若1-[(d3/d2)4+c1.2]/(1+c1.3)>0,则断面2上的(Z+p/γ)随h同步递增。反之,则递减。文丘里实验为递减情况,可供空化管设计参考。
在实验报告解答中,d3/d2=1.37/1,Z1=50,Z3=-10,而当h=0时,实验的(Z2+P2/γ)=6,将各值代入式(2)、(3),可得该管道阻力系数分别为c1.2=1.5,c1.3=5.37。再将其代入式(5)得
表明本实验管道喉管的测压管水头随水箱水位同步升高。但因(Z2+P2/γ)接近于零,故水箱水位的升高对提高喉管的压强(减小负压)效果不显著。变水头实验可证明该结论正确。
5.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与毕托管相连通的测压管有1、6、8、12、14、16和18管,称总压管。总压管液面的连续即为毕托
哈尔滨工程大学
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其中包含点流速水头。而实际测绘的总水头是以实测的值加断面平均流速水头v2/2g绘制的。据经验资料,对于园管紊流,只有在离管壁约0.12d的位置,其点流速方能代表该断面的平均流速。由于本实验毕托管的探头通常布设在管轴附近,其点流速水头大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所以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比实际测绘的总水线偏高。
因此,本实验由1、6、8、12、14、16和18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仅供定性分析与讨论,只有按实验原理与方法测绘总水头线才更准确。
实验三 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
实验原理
恒定总流动量方程为
取脱离体,因滑动摩擦阻力水平分离
即
式中:
hc——作用在活塞形心处的水深;
D——活塞的直径;
Q——射流流量;
V1x——射流的速度;
β1——动量修正系数。
实验中,在平衡状态下,只要测得Q流量和活塞形心水深hc,由给定的管嘴直径d和活塞直径D,代入上式,便可验证动量方程,并率定射流的动量修正系数β1值。其中,测压管的标尺零点已固定在活塞的园心处,因此液面标尺读数,即为作用在活塞园心处的水深。实验分析与讨论
1、实测β与公认值(β=1.02~1.05)符合与否?如不符合,试分析原因。
实测β=1.035与公认值符合良好。(如不符合,其最大可能原因之一是翼轮不转所致。为排除此故障,可用4B铅笔芯涂抹活塞及活塞套表面。)
2、带翼片的平板在射流作用下获得力矩,这对分析射流冲击无翼片的平板沿x方向的动量力有无影响?为什么?
无影响。
因带翼片的平板垂直于x轴,作用在轴心上的力矩T,是由射流冲击平板是,沿yz平面通过翼片造成动量矩的差所致。即
式中
Q——射流的流量;
Vyz1——入流速度在yz平面上的分速;
Vyz2——出流速度在yz平面上的分速;
α1——入流速度与圆周切线方向的夹角,接近90°;
α2——出流速度与圆周切线方向的夹角;
r1,2——分别为内、外圆半径。,可忽略不计,故x方向的动量方程化为
哈尔滨工程大学
该式表明力矩T恒与x方向垂直,动量矩仅与yz平面上的流速分量有关。也就是说平板上附加翼片后,尽管在射流作用下可获得力矩,但并不会产生x方向的附加力,也不会影响x方向的流速分量。所以x方向的动量方程与平板上设不设翼片无关。
3、通过细导水管的分流,其出流角度与V2相同,试问对以上受力分析有无影响? 无影响。
当计及该分流影响时,动量方程为
即
该式表明只要出流角度与V1垂直,则x方向的动量方程与设置导水管与否无关。
4、滑动摩擦力为什么可以忽略不记?试用实验来分析验证的大小,记录观察结果。(提示:平衡时,向测压管内加入或取出1mm左右深的水,观察活塞及液位的变化)
因滑动摩擦力<5墸,故可忽略而不计。
如第三次实验,此时hc=19.6cm,当向测压管内注入1mm左右深的水时,活塞所受的静压力增大,约为射流冲击力的5。假如活动摩擦力大于此值,则活塞不会作轴向移动,亦即hc变为9.7cm左右,并保持不变,然而实际上,此时活塞很敏感地作左右移动,自动调整测压管水位直至hc仍恢复到19.6cm为止。这表明活塞和活塞套之间的轴向动摩擦力几乎为零,故可不予考虑。
5、V2x若不为零,会对实验结果带来什么影响?试结合实验步骤7的结果予以说明。
按实验步骤7取下带翼轮的活塞,使射流直接冲击到活塞套内,便可呈现出回流与x方向的夹角α大于90°(其V2x不为零)的水力现象。本实验测得135°,作用于活塞套圆心处的水深hc’=29.2cm,管嘴作用水头H0=29.45cm。而相应水流条件下,在取下带翼轮的活塞前,V2x=0,hc=19.6cm。表明V2x若不为零,对动量立影响甚大。因为V2x不为零,则动量方程变为
(1)就是说hc’随V2及α递增。故实验中hc’> hc。
实际上,hc’随V2及α的变化又受总能头的约束,这是因为由能量方程得
(2)而
所以
哈尔滨工程大学
从式(2)知,能量转换的损失实验原理 较小时,实验四 毕托管测速实验
(4.1)
式中:u-毕托管测点处的点流速;
c-毕托管的校正系数;
-毕托管全压水头与静水压头差。
(4.2)
(4.3)
联解上两式可得
式中:u -测点处流速,由毕托管测定;
- 测点流速系数;
ΔH-管嘴的作用水头。
实验分析与讨论
1.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怎样检验排净与否?
毕托管、测压管及其连通管只有充满被测液体,即满足连续条件,才有可能测得真值,否则如果其中夹有气柱,就会使测压失真,从而造成误差。误差值与气柱高度和其位置有关。对于非堵塞性气泡,虽不产生误差,但若不排除,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变成堵塞性气柱而影响量测精度。检验的方法是毕托管置于静水中,检查分别与毕托管全压孔及静压孔相连通的两根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如果气体已排净,不管怎样抖动塑料连通管,两测管液面恒齐平。
2.毕托管的动压头h和管嘴上、下游水位差H之间的大关系怎样?为什么? 由于
且
即
一般毕托管校正系数c=11‟(与仪器制作精度有关)。喇叭型进口的管嘴出流,其中心点的点流速系数=0.9961‟。所以Δh<ΔH。
本实验Δh=21.1cm,ΔH=21.3cm,c=1.000。3.所测的流速系数说明了什么?
若管嘴出流的作用水头为H,流量为Q,管嘴的过水断面积为A,相对管嘴平均流速v,则有
称作管嘴流速系数。
若相对点流速而言,由管嘴出流的某流线的能量方程,可得
哈尔滨工程大学
式中:为流管在某一流段上的损失系数;为点流速系数。
本实验在管嘴淹没出流的轴心处测得=0.995,表明管嘴轴心处的水流由势能转换为动能的过程中有能量损失,但甚微。
4.据激光测速仪检测,距孔口2-3cm轴心处,其点流速系数为0.996,试问本实验的毕托管精度如何?如何率定毕托管的修正系数c?
若以激光测速仪测得的流速为真值u,则有
而毕托管测得的该点流速为203.46cm/s,则ε=0.2‰ 欲率定毕托管的修正系数,则可令
本例:
5.普朗特毕托管的测速范围为0.2-2m/s,轴向安装偏差要求不应大于10度,试说明原因。(低流速可用倾斜压差计)。
(1)施测流速过大过小都会引起较大的实测误差,当流速u小于0.2m/s时,毕托管测得的压差Δh亦有
若用30倾斜压差计测量此压差值,因倾斜压差计的读数值差Δh为,那么当有0.5mm的判读误差时,流速的相对误差可达6%。而当流速大于2m/s时,由于水流流经毕托管头部时会出现局部分离现象,从而使静压孔测得的压强偏低而造成误差。
(2)同样,若毕托管安装偏差角(α)过大,亦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因毕托管测得的流速u是实际流速u在其轴向的分速ucosα,则相应所测流速误差为
α若>10,则
6.为什么在光、声、电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常用毕托管这一传统的流体测速仪器?
毕托管测速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容易理解。而毕托管经长期应用,不断改进,已十分完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液、气流的测量(其测量气体的流速可达60m/s)。光、声、电的测速技术及其相关仪器,虽具有瞬时性,灵敏、精度高以及自动化记录等诸多优点,有些优点毕托管是无法达到的。但往往因其机构复杂,使用约束条件多及价格昂贵等因素,从
哈尔滨工程大学
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尤其是传感器与电器在信号接收与放大处理过程中,有否失真,或者随使用时间的长短,环境温度的改变是否飘移等,难以直观判断。致使可靠度难以把握,因而所有光、声、电测速仪器,包括激光测速仪都不得不用专门装置定期率定(有时是利用毕托管作率定)。可以认为至今毕托管测速仍然是最可信,最经济可靠而简便的测速方法。
实验五 雷诺实验
实验原理
实验分析与讨论
⒈流态判据为何采用无量纲参数,而不采用临界流速?
雷诺在1883年以前的实验中,发现园管流动存在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并且存在着层流转化为紊流的临界流速V’,V’与流体的粘性ν及园管的直径d有关,即
(1)
因此从广义上看,V’不能作为流态转变的判据。
为了判别流态,雷诺对不同管径、不同粘性液体作了大量的实验,得出了用无量纲参数(vd/ν)作为管流流态的判据。他不但深刻揭示了流态转变的规律,而且还为后人用无量纲化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树立了典范。用无量纲分析的雷列法可得出与雷诺数结果相同的无量纲数。可以认为式(1)的函数关系能用指数的乘积来表示。即
(2)
其中K为某一无量纲系数。式(2)的量纲关系为
(3)
从量纲和谐原理,得
L:2α1+α2=1 T:-α1=-1
联立求解得α1=1,α2=-1 将上述结果,代入式(2),得
或
雷诺实验完成了K值的测定,以及是否为常数的验证。结果得到K=2320。于是,无量纲数vd/ν便成了适应于任何管径,任何牛顿流体的流态转变的判据。由于雷诺的奉献,vd/ν定命为雷诺数。
随着量纲分析理论的完善,利用量纲分析得出无量纲参数,研究多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成了现今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⒉为何认为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据?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多少?
根据实验测定,上临界雷诺数实测值在3000~5000范围内,与操作快慢,水箱的紊动度,外界干扰等密切相关。有关学者做了大量实验,有的得12000,有的得20000,有的甚至得40000。实际水流中,干扰总是存在的,故上临界雷诺数为不定值,无实际意义。只有下临界雷诺数才可以作为判别流态的标准。
哈尔滨工程大学
凡水流的雷诺数小于下临界雷诺数者必为层流。一般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2100左右。
⒊雷诺实验得出的圆管流动下临界雷诺数2320,而目前一般教科书中介绍采用的下临界雷诺数是2000,原因何在?
下临界雷诺数也并非与干扰绝对无关。雷诺实验是在环境的干扰极小,实验前水箱中的水体经长时间的稳定情况下,经反复多次细心量测才得出的。而后人的大量实验很难重复得出雷诺实验的准确数值,通常在2000~2300之间。因此,从工程实用出发,教科书中介绍的园管下临界雷诺数一般是2000。⒋试结合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分析由层流过渡到紊流的机理何在?
从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可知,异重流(分层流)在剪切流动情况下,分界面由于扰动引发细微波动,并随剪切流速的增大,分界面上的波动增大,波峰变尖,以至于间断面破裂而形成一个个小旋涡。使流体质点产生横向紊动。正如在大风时,海面上波浪滔天,水气混掺的情况一样,这是高速的空气和静止的海水这两种流体的界面上,因剪切流动而引起的界面失稳的波动现象。由于园管层流的流速按抛物线分布,过流断面上的流速梯度较大,而且因壁面上的流速恒为零。相同管径下,如果平均流速越大则梯度越大,即层间的剪切流速越大,于是就容易产生紊动。紊动机理实验所见的波动→破裂→旋涡→质点紊动等一系列现象,便是流态从层流转变为紊流的过程显示。
⒌分析层流和紊流在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方面各有何差异? 层流和紊流在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如下表:
运动学特性:
动力学特性:
层流: 1.质点有律地作分层流动
1.流层间无质量传输
2.断面流速按抛物线分布
2.流层间无动量交换
3.运动要素无脉动现象
3.单位质量的能量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
紊流: 1.质点互相混掺作无规则运动
1.流层间有质量传输
2.断面流速按指数规律分布
2.流层间存在动量交换
3.运动要素发生不规则的脉动现象
3.单位质量的能量损失与流速的(1.75~2)次方成正比
实验六 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实验原理
根据能量方程式和连续性方程式,可得不计阻力作用时的文氏管过水能力关系式
式中:Δh为两断面测压管水头差。
由于阻力的存在,实际通过的流量Q恒小于Q’。今引入一无量纲系数µ=Q/Q’(μ称为流量系数),对计算所得的流量值进行修正。即
另,由水静力学基本方程可得气—水多管压差计的Δh为 实验分析与讨论
哈尔滨工程大学
⒈本实验中,影响文丘里管流量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哪个因素最敏感?对d2=0.7cm的管道而言,若因加工精度影响,误将(d2-0.01)cm值取代上述d2值时,本实验在最大流量下的μ值将变为多少? 由式
可见本实验(水为流体)的μ值大小与Q、d1、d2、Δh有关。其中d1、d2影响最敏感。本实验中若文氏管d1 =1.4cm,d2=0.71cm,通常在切削加工中d1比d2测量方便,容易掌握好精度,d2不易测量准确,从而不可避免的要引起实验误差。例如当最大流量时μ值为0.976,若d2的误差为-0.01cm,那么μ值将变为1.006,显然不合理。
⒉为什么计算流量Q’与实际流量Q不相等?
因为计算流量Q’是在不考虑水头损失情况下,即按理想液体推导的,而实际流体存在粘性必引起阻力损失,从而减小过流能力,Q 如图6.4所述,⒋试应用量纲分析法,阐明文丘里流量计的水力特性。 运用量纲分析法得到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表达式,然后结合实验成果,便可进一步搞清流量计的量测特性。 对于平置文丘里管,影响ν1的因素有:文氏管进口直径d1,喉径d2、流体的密度ρ、动力粘滞系数μ及两个断面间的压强差ΔP。根据π定理有 从中选取三个基本量,分别为: 共有6个物理量,有3个基本物理量,可得3个无量纲π数,分别为: 哈尔滨工程大学 根据量纲和谐原理,π1的量纲式为 分别有 L:1=a1+b1-3c1 T:0=-b1 M:0= c1 联解得:a1=1,b1=0,c1=0,则 同理 将各π值代入式(1)得无量纲方程为 或写成 进而可得流量表达式为 (2) 式(2)与不计损失时理论推导得到的 (3) 相似。为计及损失对过流量的影响,实际流量在式(3)中引入流量系数µQ计算,变为 (4) 比较(2)、(4)两式可知,流量系数µQ与Re一定有关,又因为式(4)中d2/d1的函数关系并不一定代表了式(2)中函数所应有的关系,故应通过实验搞清µQ与Re、d2/d1的相关性。 哈尔滨工程大学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了对文丘里流量计流量系数的研究途径,只要搞清它与Re及d2/d1的关系就行了。由实验所得在紊流过渡区的µQ~Re关系曲线(d2/d1为常数),可知µ因恒有μQ随Re 的增大而增大,<1,故若使实验的Re增大,µQ将渐趋向于某一小于1 的常数。 另外,根据已有的很多实验资料分析,µQ与d1/d2也有关,不同的d1/d2值,可以得到不同的µQ~Re关系曲线,文丘里管通常使d1/d2=2。所以实用上,对特定的文丘里管均需实验率定µQ~Re的关系,或者查用相同管径比时的经验曲线。还有实用上较适宜于被测管道中的雷诺数Re>2×105,使µQ值接近于常数0.98。 流量系数µQ的上述关系,也正反映了文丘里流量计的水力特性。 ⒌文氏管喉颈处容易产生真空,允许最大真空度为6~7mH2O。工程中应用文氏管时,应检验其最大真空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据你的实验成果,分析本实验流量计喉颈最大真空值为多少? 本实验若d1= 1.4cm,d2= 0.71cm,以管轴线高程为基准面,以水箱液面和喉道断面分别为1—1和2—2计算断面,立能量方程得 则 > 0 <-52.22cmH2O,而由本实验实测为60.5cmH2O。即实验中最大流量时,文丘里管喉颈处真空度进一步分析可知,若水箱水位高于管轴线4m左右时,实验中文丘里喉颈处的真空度可达7mH2O(参考能量方程实验解答六—4)。 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之分析与讨论 实验一 流体静力学实验 实验分析与讨论 1.同一静止液体内的测管水头线是根什么线? 测压管水头指,即静水力学实验仪显示的测管液面至基准面的垂直高度。测压管水头线指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实验直接观察可知,同一静止液面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一根水平线。2.当PB<0时,试根据记录数据,确定水箱内的真空区域。,相应容器的真空区域包括以下三部分: (1)过测压管2液面作一水平面,由等压面原理知,相对测压管2及水箱内的水体而言,该水平面为等压面,均为大气压强,故该平面以上由密封的水、气所占的空间区域,均为真空区域。 (2)同理,过箱顶小水杯的液面作一水平面,测压管4中,该平面以上的水体亦为真空区域。 (3)在测压管5中,自水面向下深度某一段水柱亦为真空区。这段高度与测压管2液面低于水箱液面的高度相等,亦与测压管4液面高于小水杯液面高度相等。3.若再备一根直尺,试采用另外最简便的方法测定γ0。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直尺分别测量水箱内通大气情况下,管5油水界面至水面和油水界面至油面的垂直高度h和h0,由式,从而求得γ0。 4.如测压管太细,对测压管液面的读数将有何影响? 设被测液体为水,测压管太细,测压管液面因毛细现象而升高,造成测量误差,毛细高度由下式计算 式中,为表面张力系数;为液体的容量;d为测压管的内径;h为毛细升高。常温(t=20℃)的水,=7.28dyn/mm,=0.98dyn/mm。水与玻璃的浸润角很小,可认为cosθ=1.0。于是有 (h、d单 位 为mm)一般来说,当玻璃测压管的内径大于10mm时,毛细影响可略而不计。另外,当水质不洁时,减小,毛细高度亦较净水小;当采用有机玻璃作测压管时,浸润角较大,其h较普通玻璃管小。 如果用同一根测压管测量液体相对压差值,则毛细现象无任何影响。因为测量高、低压强时均有毛细现象,但在计算压差时,互相抵消了。 5.过C点作一水平面,相对管1、2、5及水箱中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是不是等压面?哪一部分液体是同一等压面? 不全是等压面,它仅相对管1、2及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这个水平面才是等压面。因为只有全部具备下列5个条件的平面才是等压面:(1)重力液体;(2)静止;(3)连通;(4)连通介质为同一均质液体;(5)同一水平面。而管5与水箱之间不符合条件(4),因此,相对管5和水箱中的液体而言,该水平面不是等压面。 6.用图1.1装置能演示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实验吗? 关闭各通气阀门,开启底阀,放水片刻,可看到有空气由c进入水箱。这时阀门的出流就是变液位下的恒定流。因为由观察可知,测压管1的液面始终与c点同高,表明作用于底阀上的总水头不变,故为恒 定流动。这是由于液位的降低与空气补充使箱体表面真空度的减小处于平衡状态。医学上的点滴注射就是此原理应用的一例,医学上称之为马利奥特容器的变液位下恒定流。 7.该仪器在加气增压后,水箱液面将下降而测压管液面将升高H,实验时,若以P0=0时的水箱液面作为测量基准,试分析加气增压后,实际压强(H+δ)与视在压强H的相对误差值。本仪器测压管内径为0.8cm,箱体内径为20cm。 加压后,水箱液面比基准面下降了,而同时测压管1、2的液面各比基准面升高了H,由水量平衡原理有 则 本实验仪 d=0.8cm, D=20cm, 故 H=0.0032 于是相对误差有 因而可略去不计。 其实,对单根测压管的容器若有D/d10或对两根测压管的容器D/d7时,便可使0.01。 实验二 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成果分析及讨论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P可正可负。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恒为正,即J>0。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P<0。而据能量方程E1=E2+hw1-2, h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w1-2>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E-E)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 有 如 下 二 个 变 化 : (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就增大,则必减小。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 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P= 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下述几点措施有利于避免喉管(测点7)处真空的形成:(1)减小流量,(2)增大喉管管径,(3)降低相应管线的安装高程,(4)改变水箱中的液位高度。 显然(1)、(2)、(3)都有利于阻止喉管真空的出现,尤其(3)更具有工程实用意义。因为若管系落差不变,单单降低管线位置往往就可完全避免真空。例如可在水箱出口接一下垂90弯管,后接水平段,将喉管的高程降至基准高程0—0,比位能降至零,比压能p/γ得以增大(Z),从而可能避免点7处的真空。至于措施(4)其增压效果是有条件的,现分析如下: 当作用水头增大h时,测点7断面上 值可用能量方程求得。 取基准面及计算断面1、2、3,计算点选在管轴线上(以下水柱单位均为cm)。于是由断面1、2的能量方程(取a2=a3=1)有 (1)因hw1-2可表示成此处c1.2是管段1-2总水头损失系数,式中e、s分别为进口和渐缩局部损失系数。又由连续性方程有 故式(1)可变为 (2)式中可由断面1、3能量方程求得,即 (3) 由此得 (4)代入式(2)有(Z2+P2/γ)随h递增还是递减,可由(Z2+P2/γ)加以判别。因 (5)若1-[(d3/d2)4+c1.2]/(1+c1.3)>0,则断面2上的(Z+p/γ)随h同步递增。反之,则递减。文丘里实验为递减情况,可供空化管设计参考。 在实验报告解答中,d3/d2=1.37/1,Z1=50,Z3=-10,而当h=0时,实验的(Z2+P2/γ)=6,将各值代入式(2)、(3),可得该管道阻力系数分别为c1.2=1.5,c1.3=5.37。再将其代入式(5)得 表明本实验管道喉管的测压管水头随水箱水位同步升高。但因(Z2+P2/γ)接近于零,故水箱水位的升高对提高喉管的压强(减小负压)效果不显著。变水头实验可证明该结论正确。 5.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测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有差异,试分析其原因。 与毕托管相连通的测压管有1、6、8、12、14、16和18管,称总压管。总压管液面的连续即为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其中包含点流速水头。而实际测绘的总水头是以实测的值加断面平均流速水头v2/2g绘制的。据经验资料,对于园管紊流,只有在离管壁约0.12d的位置,其点流速方能代表该断面的平均流速。由于本实验毕托管的探头通常布设在管轴附近,其点流速水头大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所以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比实际测绘的总水线偏高。 因此,本实验由1、6、8、12、14、16和18管所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仅供定性分析与讨论,只有按实验原理与方法测绘总水头线才更准确。 实验三 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量定律实验 实验分析与讨论 1、实测β与公认值(β=1.02~1.05)符合与否?如不符合,试分析原因。 实测β=1.035与公认值符合良好。(如不符合,其最大可能原因之一是翼轮不转所致。为排除此故障,可用4B铅笔芯涂抹活塞及活塞套表面。) 2、带翼片的平板在射流作用下获得力矩,这对分析射流冲击无翼片的平板沿x方向的动量力有无影响?为什么? 无影响。 因带翼片的平板垂直于x轴,作用在轴心上的力矩T,是由射流冲击平板是,沿yz平面通过翼片造成动量矩的差所致。即 式中 Q——射流的流量; Vyz1——入流速度在yz平面上的分速; Vyz2——出流速度在yz平面上的分速; α1——入流速度与圆周切线方向的夹角,接近90°; α2——出流速度与圆周切线方向的夹角; r1,2——分别为内、外圆半径。 该式表明力矩T恒与x方向垂直,动量矩仅与yz平面上的流速分量有关。也就是说平板上附加翼片后,尽管在射流作用下可获得力矩,但并不会产生x方向的附加力,也不会影响x方向的流速分量。所以x方向的动量方程与平板上设不设翼片无关。 3、通过细导水管的分流,其出流角度与V2相同,试问对以上受力分析有无影响? 无影响。 当计及该分流影响时,动量方程为 即 该式表明只要出流角度与V1垂直,则x方向的动量方程与设置导水管与否无关。 4、滑动摩擦力为什么可以忽略不记?试用实验来分析验证的大小,记录观察结果。(提示:平衡时,向测压管内加入或取出1mm左右深的水,观察活塞及液位的变化) 因滑动摩擦力<5墸,故可忽略而不计。 如第三次实验,此时hc=19.6cm,当向测压管内注入1mm左右深的水时,活塞所受的静压力增大,约为射流冲击力的5。假如活动摩擦力大于此值,则活塞不会作轴向移动,亦即hc变为9.7cm左右,并保持不变,然而实际上,此时活塞很敏感地作左右移动,自动调整测压管水位直至hc仍恢复到19.6cm为止。这表明活塞和活塞套之间的轴向动摩擦力几乎为零,故可不予考虑。 5、V2x若不为零,会对实验结果带来什么影响?试结合实验步骤7的结果予以说明。 按实验步骤7取下带翼轮的活塞,使射流直接冲击到活塞套内,便可呈现出回流与x方向的夹角α大于90°(其V2x不为零)的水力现象。本实验测得135°,作用于活塞套圆心处的水深hc’=29.2cm,管嘴作用水头H0=29.45cm。而相应水流条件下,在取下带翼轮的活塞前,V2x=0,hc=19.6cm。表明V2x若不为零,对动量立影响甚大。因为V2x不为零,则动量方程变为 (1)就是说hc’随V2及α递增。故实验中hc’> hc。 实际上,hc’随V2及α的变化又受总能头的约束,这是因为由能量方程得 (2)而 所以 从式(2)知,能量转换的损失较小时,实验四 毕托管测速实验 实验分析与讨论 1.利用测压管测量点压强时,为什么要排气?怎样检验排净与否? 毕托管、测压管及其连通管只有充满被测液体,即满足连续条件,才有可能测得真值,否则如果其中夹有气柱,就会使测压失真,从而造成误差。误差值与气柱高度和其位置有关。对于非堵塞性气泡,虽不产生误差,但若不排除,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变成堵塞性气柱而影响量测精度。检验的方法是毕托管置于静水中,检查分别与毕托管全压孔及静压孔相连通的两根测压管液面是否齐平。如果气体已排净,不管怎样抖动塑料连通管,两测管液面恒齐平。 2.毕托管的动压头h和管嘴上、下游水位差H之间的大关系怎样?为什么? 由于 且 即 一般毕托管校正系数c=11‰(与仪器制作精度有关)。喇叭型进口的管嘴出流,其中心点的点流速系数=0.9961‰。所以Δh<ΔH。 本实验Δh=21.1cm,ΔH=21.3cm,c=1.000。3.所测的流速系数说明了什么? 若管嘴出流的作用水头为H,流量为Q,管嘴的过水断面积为A,相对管嘴平均流速v,则有 称作管嘴流速系数。 若相对点流速而言,由管嘴出流的某流线的能量方程,可得 式中:为流管在某一流段上的损失系数;为点流速系数。 本实验在管嘴淹没出流的轴心处测得=0.995,表明管嘴轴心处的水流由势能转换为动能的过程中有能量损失,但甚微。 4.据激光测速仪检测,距孔口2-3cm轴心处,其点流速系数为0.996,试问本实验的毕托管精度如何?如何率定毕托管的修正系数c? 若以激光测速仪测得的流速为真值u,则有 而毕托管测得的该点流速为203.46cm/s,则ε=0.2‰ 欲率定毕托管的修正系数,则可令 本例: 5.普朗特毕托管的测速范围为0.2-2m/s,轴向安装偏差要求不应大于10度,试说明原因。(低流速可用倾斜压差计)。 (1)施测流速过大过小都会引起较大的实测误差,当流速u小于0.2m/s时,毕托管测得的压差Δh亦有 若用30倾斜压差计测量此压差值,因倾斜压差计的读数值差Δh为,那么当有0.5mm的判读误差时,流速的相对误差可达6%。而当流速大于2m/s时,由于水流流经毕托管头部时会出现局部分离现象,从而使静压孔测得的压强偏低而造成误差。 (2)同样,若毕托管安装偏差角(α)过大,亦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因毕托管测得的流速u是实际流速u在其轴向的分速ucosα,则相应所测流速误差为 α若>10,则 6.为什么在光、声、电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常用毕托管这一传统的流体测速仪器? 毕托管测速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容易理解。而毕托管经长期应用,不断改进,已十分完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液、气流的测量(其测量气体的流速可达60m/s)。光、声、电的测速技术及其相关仪器,虽具有瞬时性,灵敏、精度高以及自动化记录等诸多优点,有些优点毕托管是无法达到的。但往往因其机构复杂,使用约束条件多及价格昂贵等因素,从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尤其是传感器与电器在信号接收与放大处理过程中,有否失真,或者随使用时间的长短,环境温度的改变是否飘移等,难以直观判断。致使可靠度难以把握,因而所有光、声、电测速仪器,包括激光测速仪都不得不用专门装置定期率定(有时是利用毕托管作率定)。可以认为至今毕托管测速仍然是最可信,最经济可靠而简便的测速方法。 实验五 雷诺实验 实验分析与讨论 ⒈流态判据为何采用无量纲参数,而不采用临界流速? 雷诺在1883年以前的实验中,发现园管流动存在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并且存在着层流转化为紊流的临界流速V’,V’与流体的粘性ν及园管的直径d有关,即 (1) 因此从广义上看,V’不能作为流态转变的判据。 为了判别流态,雷诺对不同管径、不同粘性液体作了大量的实验,得出了用无量纲参数(vd/ν)作为管流流态的判据。他不但深刻揭示了流态转变的规律,而且还为后人用无量纲化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树立了典范。用无量纲分析的雷列法可得出与雷诺数结果相同的无量纲数。可以认为式(1)的函数关系能用指数的乘积来表示。即 (2) 其中K为某一无量纲系数。式(2)的量纲关系为 (3) 从量纲和谐原理,得 L:2α1+α2=1 T:-α1=-1 联立求解得α1=1,α2=-1 将上述结果,代入式(2),得 或 雷诺实验完成了K值的测定,以及是否为常数的验证。结果得到K=2320。于是,无量纲数vd/ν便成了适应于任何管径,任何牛顿流体的流态转变的判据。由于雷诺的奉献,vd/ν定命为雷诺数。 随着量纲分析理论的完善,利用量纲分析得出无量纲参数,研究多个物理量间的关系,成了现今实验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⒉为何认为上临界雷诺数无实际意义,而采用下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紊流的判据?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多少? 根据实验测定,上临界雷诺数实测值在3000~5000范围内,与操作快慢,水箱的紊动度,外界干扰等密切相关。有关学者做了大量实验,有的得12000,有的得20000,有的甚至得40000。实际水流中,干扰总是存在的,故上临界雷诺数为不定值,无实际意义。只有下临界雷诺数才可以作为判别流态的标准。凡水流的雷诺数小于下临界雷诺数者必为层流。一般实测下临界雷诺数为2100左右。 ⒊雷诺实验得出的圆管流动下临界雷诺数2320,而目前一般教科书中介绍采用的下临界雷诺数是2000,原因何在? 下临界雷诺数也并非与干扰绝对无关。雷诺实验是在环境的干扰极小,实验前水箱中的水体经长时间的稳定情况下,经反复多次细心量测才得出的。而后人的大量实验很难重复得出雷诺实验的准确数值,通常在2000~2300之间。因此,从工程实用出发,教科书中介绍的园管下临界雷诺数一般是2000。⒋试结合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分析由层流过渡到紊流的机理何在? 从紊动机理实验的观察可知,异重流(分层流)在剪切流动情况下,分界面由于扰动引发细微波动,并随剪切流速的增大,分界面上的波动增大,波峰变尖,以至于间断面破裂而形成一个个小旋涡。使流体质点产生横向紊动。正如在大风时,海面上波浪滔天,水气混掺的情况一样,这是高速的空气和静止的海水这两种流体的界面上,因剪切流动而引起的界面失稳的波动现象。由于园管层流的流速按抛物线分布,过流断面上的流速梯度较大,而且因壁面上的流速恒为零。相同管径下,如果平均流速越大则梯度越大,即层间的剪切流速越大,于是就容易产生紊动。紊动机理实验所见的波动→破裂→旋涡→质点紊动等一系列现象,便是流态从层流转变为紊流的过程显示。 ⒌分析层流和紊流在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方面各有何差异? 层流和紊流在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方面的差异如下表: 运动学特性: 动力学特性: 层流: 1.质点有律地作分层流动 1.流层间无质量传输 2.断面流速按抛物线分布 2.流层间无动量交换 3.运动要素无脉动现象 3.单位质量的能量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 紊流: 1.质点互相混掺作无规则运动 1.流层间有质量传输 2.断面流速按指数规律分布 2.流层间存在动量交换 3.运动要素发生不规则的脉动现象 3.单位质量的能量损失与流速的(1.75~2)次方成正比 实验六 文丘里流量计实验 521实验分析与讨论 ⒈本实验中,影响文丘里管流量系数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哪个因素最敏感?对d2=0.7cm的管道而言,若因加工精度影响,误将(d2-0.01)cm值取代上述d2值时,本实验在最大流量下的μ值将变为多少? 由式 可见本实验(水为流体)的μ值大小与Q、d1、d2、Δh有关。其中d1、d2影响最敏感。本实验中若文氏管d1 =1.4cm,d2=0.71cm,通常在切削加工中d1比d2测量方便,容易掌握好精度,d2不易测量准确,从而不可避免的要引起实验误差。例如当最大流量时μ值为0.976,若d2的误差为-0.01cm,那么μ值将变为1.006,显然不合理。 ⒉为什么计算流量Q’与实际流量Q不相等? 因为计算流量Q’是在不考虑水头损失情况下,即按理想液体推导的,而实际流体存在粘性必引起阻力损失,从而减小过流能力,Q 如图6.4所述,⒋试应用量纲分析法,阐明文丘里流量计的水力特性。 运用量纲分析法得到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表达式,然后结合实验成果,便可进一步搞清流量计的量测特性。 对于平置文丘里管,影响ν1的因素有:文氏管进口直径d1,喉径d2、流体的密度ρ、动力粘滞系数μ及两个断面间的压强差ΔP。根据π定理有 从中选取三个基本量,分别为: 共有6个物理量,有3个基本物理量,可得3个无量纲π数,分别为: 根据量纲和谐原理,π1的量纲式为 分别有 L:1=a1+b1-3c1 T:0=-b1 M:0= c1 联解得:a1=1,b1=0,c1=0,则 同理 将各π值代入式(1)得无量纲方程为 或写成 进而可得流量表达式为 (2) 式(2)与不计损失时理论推导得到的 (3) 相似。为计及损失对过流量的影响,实际流量在式(3)中引入流量系数µQ计算,变为 (4)比较(2)、(4)两式可知,流量系数µQ与Re一定有关,又因为式(4)中d2/d1的函数关系并不一定代表了式(2)中函数所应有的关系,故应通过实验搞清µQ与Re、d2/d1的相关性。 通过以上分析,明确了对文丘里流量计流量系数的研究途径,只要搞清它与Re及d2/d1的关系就行了。由实验所得在紊流过渡区的µ(d2/d1为常数),可知µ因恒有μQ~Re关系曲线Q随Re 的增大而增大,<1,故若使实验的Re增大,µQ将渐趋向于某一小于1 的常数。 另外,根据已有的很多实验资料分析,µQ与d1/d2也有关,不同的d1/d2值,可以得到不同的µQ~Re关系曲线,文丘里管通常使d1/d2=2。所以实用上,对特定的文丘里管均需实验率定µQ~Re的关系,或者查用相同管径比时的经验曲线。还有实用上较适宜于被测管道中的雷诺数Re>2×105,使µQ值接近于常数0.98。 流量系数µQ的上述关系,也正反映了文丘里流量计的水力特性。 ⒌文氏管喉颈处容易产生真空,允许最大真空度为6~7mH2O。工程中应用文氏管时,应检验其最大真空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据你的实验成果,分析本实验流量计喉颈最大真空值为多少? 本实验若d1= 1.4cm,d2= 0.71cm,以管轴线高程为基准面,以水箱液面和喉道断面分别为1—1和2—2计算断面,立能量方程得 则 > 0 <-52.22cmH2O,而由本实验实测为60.5cmH2O。即实验中最大流量时,文丘里管喉颈处真空度进一步分析可知,若水箱水位高于管轴线4m左右时,实验中文丘里喉颈处的真空度可达7mH2O(参考能量方程实验解答六—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班级:2011级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朱晓东 实验一:本实验素材(Excel 1)中提供了一个有关商店和区域销售的数据库,记录了每周在不同的销售区域商店销售计算机设备的销售数量。该数据库包括的字段有:商店代码、销售区域代码、商品名称、单价、数量以及每周销售额。请生成一些报表并进行查询,以使这些信息对企业更有用。如果有必要,可以对数据库中的表格进行修改,以提供你所需要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些商店和销售区域的销售业绩最佳?(2)哪些产品最畅销? (3)各商店和销售区域销售得最多的产品是什么? (4)最旺和最淡的销售时段分别是什么?销售情况最好和最差的是哪家商店?哪些销售区域?哪些产品? (5)公司如何在销售情况最差的商店和销售区域提高销售额?(答案可以多样化。) 实验步骤:(1)利用excel函数乘积功能求出销售总额,如图: 再用筛选功能分别求出个商店的销售总额:商店一90281.1 商店二54262.7 商店三90051.25 商店四75498.75 商店五158334 商店六267648.9 商店七170040.9 商店八91435.05 可见,商店六的销售业绩最佳 再分别按 销 售 区 域 进 行 筛 选 : 南部地区销售234595.1 东部地区销售529124.8 北部地区销售233832.8 可见,东部地区销售最好。 (2)筛选产品进行统计: 销售量: 609代码为2005)917(商品代码为3006)670(商品代码为6050)981(商品代码为8500) 可见,代号为8500的商品最畅销 (3)先筛选商店,再筛选商品,如: 商店一销售情况: 67(商品代码为2005)104(商品代码为3006)69(商品代码为6050)85(商品代码为8500) 商店二销售情况: 26 24 26 56 商店三销售情况: 71 95 56 84 商店四销售情况: 42 72 78 75 商店五销售情况: 75 237 144 159 商店六销售情况: 165 179 118 265 商店七销售情况: 105 144 132 167 商店八销售情况: 58 62 47 90 实验二:第四篇: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之实验分析与讨论(小编推荐)
第五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报告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