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流转的做法和经验
关于土地流转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镇人民政府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我镇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度重视,要求各村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土地二轮承包政策,正确处理好土地承包责任制30年不变与搞活土地经营权的关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按市场经济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全镇14348农户流转土地面积18291亩,占承包面积38%,其中土地股份合作制经营面积8899亩,占土地流转面积的48.65%。入股农户达到1710户,占总农户的12.05%,农户每股年分红额平均达到800元以上。土地流转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5种形式。通过土地流转,全镇解决100亩抛荒地,形成农业适度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经营。我镇土地流转工作的主要做法是:
1、管理好流转土地的权属关系,确保土地所有权不变。农村集体土地依法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由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管理,不得随意打破原来的土地权属界限。我镇统一将16个村18291亩土地流转出租给经营大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租赁期为5-15年,为了保持各村组的土地权属不变,我镇经管站除了将各村组流转的土地建立档案外,还特制土地流转的规划图,标明各组土地范围的界线,以免土地承包期满后发生土地纠纷。
2、尊重群众意愿,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我镇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加快农村集体农用土地流转管理的意见》,统一印制《村民讨论记录》、《土地流转委托书》发到各村,指导和规范全镇土地流转工作。不论采取哪种土地流转形式,都充分尊重绝大多数农户的意见。村组在土地流转之前,都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把土地流转有关事项提交给群众讨论,经到会绝大多数村民同意后签字认可,镇经管站备案。
3、建立有偿流转机制,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对农户自愿流转出的土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对外发包、出租后的所得收入,除国家规定征收水费、一事一议费用外,其余的租赁费给农户,群众很满意。
4、抓好土地流转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镇人均0.8亩土地,资源丰富。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土地流转意见,要求土地流转要向种植和养殖大户、经营能手集中,要形成一定规模,建设农业园区。规划××、××、××发展提水养殖,××、××、××发展苗木花卉;××、××、××发展设施农业;××、××发展中药材。为了充分利用我镇的资源优势,解决部分抛荒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抓好土地流转规划的基础上,我镇成立农业招商办公室,利用报纸、杂志、英特网等宣传媒体和派出招商人员外出,实行全方位招商。经努力,目前,本镇外来人员经营流转土地3000亩,占总流转面积36%。其中租赁100亩以上大户66个。我镇己连续多年获得××高效农业十佳乡镇称号,并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农业园区。
5、建设好水、路、电等基础设施,热情为经营户服务。我镇在抓好土地流转工作的同时,坚持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客商,以优良的态度为客户服务。加大投入,铺建了水泥路,架设电线杆,修造了抗旱排涝渠道,确保路通、水通、电通。我镇新建12条总长45公里的水泥路,维修3公里的砂石路,改造抗旱排涝电站15座,疏通沟渠18公里,田间配套修建桥涵闸9座,新建硬质水渠18公里。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到位,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赢得投资客商的满意。
第二篇:成都市土地流转的经验和做法
成都市土地流转的经验和做法
土地流转意味着土地可配置到最能发挥其效率的经营者手中,可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获得土地经营的规模效率。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更是关乎农民切身利益和农村稳定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促进城市化进程,最终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流转的基本原则是依法、自愿、有偿,工作的关键是要明确“谁流转、怎么流转和流转收益归谁”这三个重要问题。
成都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他们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经验和基本方法是“三个集中”,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在推进城乡一体的过程中,成都市是如何实现土地流转的呢?3月份在成都市考察工作时,曾就此做过了解,近又查阅了一些资料,对成都市土地流转的做法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早在2005年,成都市委和市政府两办下发的《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中,成都市就至少确认了4种流转方式,分别是转包、租赁、互换经营和入股。
转包即承包方自行与有经营能力的业主协商,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或全部流转给业主。租赁是农户在自愿基础上,把土地书面委托给集体经济组织或中介组织管理。然后,由这两种组织代理农户与业主签订合同,由业主承租或承包,统一开发经营。
互换经营指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承包方,为土地集中经营需要,可自愿将承包土地进行互换。交换条件、附带的利益关系和补偿等,由互换双方协商。比如,某片土地需要成片规模经营,但其中有一块承包人要保留自己的承包经营权,在自愿原则下,就可用其他的地,来换这块地。
土地股份合作就是土地承包方自愿联合起来,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也可采取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方式,与业主合作经营。
成都市在土地流转上有过诸多摸索。比如,成都三圣乡红砂村(土地租赁)、汤营模式(土地入股,股权+红利+工资)、以及互换经营(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股民),双流、蒲江等地出现的土地转包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实施规模经营)等等。
2006年3月14日,四川省第一家市级农村土地承包流转服务中心在成都成立,标志着农村土地流转由以往的个人行为变为政府指导。随后,县乡两级土地承包流转服务中心也相继成立。
2008年10月,成都市成立了全国首家综合性的农村产权交易所,在温江、大邑、锦江、都江堰等地建立起统一的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开设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业务。成都市和部分市县还组建设立了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开展了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担保业务。
成都市在创新土地经营机制中,首先是确权颁证,建立土地流转平台。全市共有225个乡镇(街办)、1208个村(社区)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涉及农户71万余户。有了土地流转平台,成都市便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发展。全市总结推广了“土地有偿流转,业主规模经营”、“土地量化入股,集体统一经营”、“龙头企业带动,村企合作经营”、“土地量化入股,农民与企业合作经营”等多种土地规模经营模式。到2008年底,累计流转耕地达到215.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1.7%。
农用地产权制度改革让农户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成了实实在在的家庭财产权。通过依法流转,农民不仅实现了较为稳定的租金、股红等直接收益,还可以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薪金和二
三产业经营收入等。随着土地规模经营的深入推进和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土地使用权入股等途径获得的收入不断增加。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430元。
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带动下,成都市发展起一批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基地,形成生猪、食用菌、名优茶叶、蔬菜、柑橘、猕猴桃、花卉等产业带,以及152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模标准化基地。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622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05家,亿元以上龙头企业60家,1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4家。
2007年9月,成都市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成立后,成都市积极推进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换,为此在城市近郊提出和试行了农地流转“三保障、两放弃”的城郊模式。
所谓“双放弃”是: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在城区集中安排居住,并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
“三保障”则是指农民变成市民需要的三个保障条件,一是能够在城市的二、三产业就业;二是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住宅,家属能够在城市居住;三是能够享受城市居民享受的社会公共服务。“三保障”和“两放弃”互为条件,农民有了“三保障”,必须“两放弃”;要农民“两放弃”,就必须给农民以“三保障”,在这里,农民变市民不仅是身份的交换,实际上也是一种物质的交换,即农民以承包地来换城市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宅基地来换城市的住宅。
为了确保“三保障、两放弃”后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成都市温江区制定了《关于鼓励农民向城镇和规划聚居区集中的意见(试行)》和《关于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实施细则(试行)》,并启动了“限制条件”。一是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必须达5000元以上,其中8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这样在自愿“双放弃”后,能够承受城镇居民社保的缴费水平。二是优先考虑城区规划的优先发展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将延伸的区域、在“拆院并院”过程中整体成片集中区内居住的农民。在土地补偿项下,温江区规定:“农民应得土地补偿,按所在村组的宅基地、林盘地、承包地、自留地人均面积应补偿额计算。农户的宅基地和林盘地上的附着物,在实施搬迁时根据协议锁定数额进行补偿;自留地和承包地上的附着物,在实施搬迁以前,由农户耕种经营,在实施搬迁时,由农户自行处理,政府不再予以补偿。
第三篇:土地流转经验介绍
土地流转:“流”出特色“转”出活力
镇镇党委、政府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镇镇党委、政府对领导和同志们莅临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镇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向领导和同志们简要汇报一下我镇的土地流转情况。
镇镇位于商河县城东15公里处,下辖97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人,农户1.5万户,耕地面积11万亩。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镇情实际,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以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平台,大力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着力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使土地流转“流”出了特色,“转”出了活力。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5600亩,涉及81个村602 户,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49个,带动农户7000余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一、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
(一)注重解放思想,统一认识,以宣传引导土地流转近年来,我们把土地流转作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制定了相关政策,大力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将土地流转纳入村级目标绩效考核。针对镇村干部对土地流转的原则、方式、程序以及农户权益保护等政策与规定知之甚少等情况,先后组织村财办、农办等部门和部分村负责人赴平阴、长清等先进县区考察学习土地流转工作经验。同时,采取召开现场会、座谈会等形
式,大力宣传市县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精神。通过对农户土地流转前的效益对比,使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提高了农户流转土地的主动性,变“要我流转”为“我要流转”。
(二)注重构建平台、健全体系,以服务培育土地流转 为了把农村土地流转的工作抓到实处,我们建立健全了镇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一是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组长的土地流转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全镇的土地流转工作。二是投资15万元建立了 “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庭”。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备和5名专职人员。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了流转信息档案,实现了“以村立卷、专柜存放”。三是建立了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各村报账员兼任土地流转信息员,负责土地流转信息收集、登记备案、档案管理及土地的监管。通过村级信息栏、大屏幕显示屏、济南市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等多种形式,使全镇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得到及时发布,有力地促进了土地流转。
(三)注重规范形式,创新模式,以多元化促进土地流转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我们按照“政府引导、法人投资、企业经营、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一是引导农业企业建基地。如,2010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了占地面积达1000余亩的蔬菜特色品牌基地,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龙头企业为主体、基地建设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农业标准化发展格局。2012年1月,被农业部认定为“蔬菜标准园”。二是引导种养大户和合作社开展规模经营。如孝良蛋鸭养殖专业合作社,通
过土地流转,建设了120亩的养殖基地,增加了经济效益,也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随着我镇土地流转的进一步深入,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规模逐年扩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推动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板块。目前我镇已形成以尚庙等村为中心的“展旺”牌、以村村为中心的“谷乡家园”牌绿色蔬菜品牌基地,以黄岭村为中心的养殖基地,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主导产业板块逐渐形成。
(二)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获得土地经营权后,发展规模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成紧密的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保障了农民权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土地流转使流出土地的农民每年每亩可直接获得1000余元的租金收益。同时,还可以被返聘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就近打工,获得每天50—100元不等的收入。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则转向了二、三产业,他们的务工收入远高于承包经营土地的收入水平,土地流转使农民实现了“一块土地两份收入”。
三、几点体会
(一)提高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认识,是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先决条件。必须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各级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大力宣传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增收的典型和土地流转的趋势、好处,让广大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会,提高“以地生财”的意识。
(二)强化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组织领导,是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保障。组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土地政策的宣传、培训、指导、流转手续的规范、合同的签订和登记等工作。建立以村财办、农办等部门结合的土地流转服务网络,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村专职信息员负责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信息、手续、合同的代办,形成上下联动、有一户办一户、办一户稳一户,稳一户带多户。
(三)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管服务,是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基础。把土地流转管理工作纳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经常开展土地流转清理,把宣传、登记、签合同贯穿于日常服务之中。及时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接受土地供求双方的咨询、及时办理流转手续,妥善处理土地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维护好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三方的合法权益。
各位领导、同志们,虽然我镇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和动力,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不断把土地流转工作引向深入,为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农民持续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以上汇报,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2012年7月
第四篇:社区以服务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经验做法
镇**社区共35个村民小组、1200户、3015人,耕地面积2037亩,农民人均纯收入5686元。该社区认真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至今年3月份,社区以租赁方式流转耕地350多亩,签订土地流转合同70多份,参与土地流转农户达77户,形成了以无公害蔬菜、花卉为主导产业的规模经营。流转土地每年创产值600多万元,为社区居民人均增收1400多元,该基地已被中央财政部、国家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惠农示范基地”。该社区的主要作法是:
1.创新服务机制,促进土地流转
一是以社区服务推动土地流转。社区成立了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选调组织协调能力强、有蔬菜经营技术的社区干部专门主抓土地流转工作,同时,严明职责,积极开展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先后以层层召开会议,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展开宣传。营造了浓厚的政策氛围。社区通过干部带头,联组包户、走访群众、鼓励居民流转土地。并积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确保土地流转工作有序开展;二是以产业协会指导流转土地经营。在社区的指导下,成立了蔬菜专业协会,吸收协会成员100多余人,协会定期组织成员开展技术交流和帮贫扶困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居民纷纷志愿加入协会,协会成员数量不断壮大。协会的指导作用为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提供了支持。三是以经济大户带动流转土地经营。社区对土地统一租赁,对社会公开广泛招标经营人才,涌现出了宋文华、郑安军等10多个经济大户,成功创建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草霉、花卉、礼品西瓜基地。经济大户宋文华通过草莓与礼品西瓜轮作,亩平年收入达3万多元,在社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社区积极发挥土地流转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以大户带动促发展,吸引居民自觉开展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2.创新服务措施,促进土地流转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投入。首先是搞好硬件设施。该社区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先后向市县上级部门积极争取资金400多万元,为蔬菜基地新修硬化公路3.5公里。修建完善了蔬菜基地灌溉、大棚等系列设施;其次,积极提供技术服务,社区聘请技术专家,在群众中免费培训指导,免费为居民提供良种育苗等措施,另外,积极联系信用部门,为居民提供资金支持,为有创业志向、有经营技术的大户解决资金困难。二是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社区鼓励居民依托城区优势,向物流配送、家政服务、餐饮服务转移,积极开拓创新服务行业,社区共转移劳动力700多人,每年劳务经济收入达1500多万元。社区通过转移劳动力,增加土地流转面积达500多亩。三是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社区认真开展工商业者养老保险和贫困人口的低保、医保工作,确保劳动力转移群体安心创业。对社区60岁以上且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认真为他们算好账,搞好土地流转,并积极采取社会保障措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放心流转土地。
3.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土地流转
一是加强矛盾纠纷调处。社区设立土地流转矛盾调处台帐,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纠纷,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社区为土地流转共处理纠纷10多起,社区流转土地形成了和谐经营、平安经营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社区积极探索土地流转长效机制,并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设立土地流转信息卡,认真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搞好流转资料备案,为土地流转提供平台。三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社区建立了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土地流转户100%签订了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促使社区土地流转工作向正常化、规范化方向稳步发展。
**镇**社区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负责、积极发挥协会的指导作用和大户的示范作用,以创新服务、优质服务推动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是我镇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的一个典范。
第五篇:落实政策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经验材料
**镇现有68个行政村、9个城市社区,农业人口11.7万人,面积196平方公里。近年来,我镇在发展农村规模经济和工业经济中,从实际出发,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步伐,发展产业经济,推进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目前,全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2.31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为1.7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7%,山地及四荒地流转面积约6000亩,占农用地面积的5%。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信访、农业、国土、经管等部门任成员,各部门各负其责,对土地流转组织指导、统筹协调。围绕发展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城镇经济,根据《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认真解决发展与用地的矛盾。
二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作为县城驻地镇,随着二、三产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在外创业,迫切要求把原承包的土地转让到愿意经营的农户、经济组织或龙头企业,以实现比自己耕种更为可观的经济收入。党委、政府认识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有效的途径。为此,我镇把土地流转工作始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三是完善措施,积极推进。首先,政策上予以支持。近几年来,我镇每年都要在年初的镇委一号文件中强调鼓励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同时,镇与村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村、社区完善土地(耕地)承包合同书管理,农村土地(耕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发放工作;其次,舆论上大力倡导。我镇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各种媒介经常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的集中宣传,在镇办公楼重要位置,设立了电子屏幕,不间断播放土地流转信息;第三,经济上给予扶持。制订“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土地流转,镇里设立专项基金,鼓励土地向种植、养殖、加工大户或致富能手集中。开展土地整理,改善生产条件,投资1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庞居湖、大井湖的治理,以便于土地流转大户开展生产;第四,服务上紧紧跟上。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帮助流转双方签订流转合同,经管、林业等业务主管部门不定期深入村、社区开展服务。
二、积极引导,合理布局,多种形式推动土地流转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建立土地流转机构,明确权益,自愿有偿,控制土地流向,引导土地多种形式流向农业优势主导产业、经营能手大户、规模高效项目。
一是对等互换形式。第二轮土地延包后,土地承包划分面积较小,这样对部分农户规模经营,产业化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因素,在农户家庭间自发出现了自愿协商、对等互换承包地的现象,通过调整土地,使其相对集中连片,便于规模经营和生产管理。
二是农民自愿互换形式。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一般都是举家外出,他们对承包地的处理主要是通过转包给亲朋好友或田边就近的人家经营。目前全镇这种土地流转6000户,达1.3万余亩。此类以自发为主的土地流转形式双方往往不遵循一定的程序与履行必备的手续,有较大比例的流转面积,没有通过流转合同或者契约来规范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均以“口头协议”方式进行民间流转,造成土地承包关系混乱,履行应尽义务、发生纠纷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
三是出租形式。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到村经济合作社,再由村经济合作社统一发包给经营大户,开发产业经济。全镇这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面积已达6300亩。
四是转包形式。今年我镇有近2200亩农田委托村经济合作社转包或出租形式给一些外地客商开发大棚西瓜及常年种植蔬菜,有的以土地入股,形成农户之间或者农户与企业、与外来人员建立股份合作社进行农业生产。
在流转方向上,我们积极引导,按照集约化、效益化模式,确定了土地流转流向,经营权流向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走集约化种植的路子。依据我们的传统优势,我们选择了集中发展经济作物路子,先后形成了旺沟、白马鲜桃基地,讲理流域的生姜基地,张庄的土豆基地,东阳店子的蔬菜大棚基地。
二是发展规模养殖。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必须突破家庭作坊式,建设现代化的养殖企业必须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如晗哺村的合同鸭养殖场,大东阳的万头养猪场,都是在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后才创办起来。
三是流向专业合作社。全镇流向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面积为1万多亩,土地占流转总面积的43%。张庄土豆种植合作社由128户种植大户组成,合作社员以自己责任田为依托,采取土地入股、租赁、互换等方式连成一片,面积达3万余亩,年产量达7000万公斤,年产值近6000万元,比种植农作物增加收益4倍多。又如白马村在稳定农村家庭经营制度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引导160多户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成立了鲜桃专业合作社,面积达3000多亩,其中,租用本村耕地面积XX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80%。
四是流向专业大户。向全镇专业大户流转面积为1800亩,占流转总面积的8%。如我镇农民**#租用荒山1200多亩种植油桃、樱桃,发展生态农业山庄,效益非常可观。
三、规范运作,常抓不懈,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土地经营权流转符合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坚持了党在农村基本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是优化了农业投资环境。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有利于吸引企业投资高效农业,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是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机制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目前,我镇已初步形成了“平原蔬菜、山区水果”的农业产业格局,畜牧业、粮菜、林特水果互为补充的农业产业优势。
三是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土地经营权通过流转,盘活了集体土地资产,搞活了农户土地经营,走出了一条以地生财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
四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经营权通过流转,解放了土地对农民的束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
在土地流转工作中,我们尽管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土地流转的操作程序不够规范,中介组织、服务、监管体系不够健全,政府管理作用不明显,部分农民思想上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等方面。今后我们将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有关政策,建立起以“自愿为基础、有偿为条件,依法为前提,引导为手段,规模开发为目标”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调整产业经济发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