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内外测绘仪器厂商的现状和发展分析
测绘仪器的现状发展及分析
测绘仪器从总体上划分为测距、测角、测高份大类。八十年代以测距仪、光学与电子经纬仪、光学水准仪为主九十年代以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激光扫平仪为主要代表,加上GPS的广泛应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站仪、激光扫瞄仪更为普遍,而GPS中的RTK占据了主流,朝着电子化、数字化、实时化、可视化方向发展。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世界上测绘仪器厂家经过优胜劣汰已留存不多了,特别是具有市场竟争力、能生产电子测绘仪器的厂家更是稀少,越来越朝少数几家集中,品牌最响的是老牌瑞士徕卡,销售量最大的则是日本拓普康,最全面的是美国天宝(兼井了德国蔡司、瑞典捷创力),其余的都在日本:索仕、尼康、宾得。GPS厂家则主要有美国天宝、法国泰雷兹(兼井了美国阿士泰克和法国塞色尔)、瑞士徕卡、日本拓普康(兼井了美国加瓦特)、加拿大诺瓦泰。
日本拓普康公司的全站仪销售全球第一,兼井美国GSP公司仕瓦特而生产GPS,在中国北京设厂生产全站仪,国内大部分大的测绘仪器经销商是其代理,在国内进口全站仪销量居第一,同时是世界著名的眼科仪器生产厂家。
日本索佳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测绘仪器专业厂家,1996年前测绘仪器产量居全球第一,当时水准仪产量最大,1996年以前在中国销售量居第一,1997年后走下坡路,但2003年开发出系列无合作目标全站仪。
日本尼康公司是世界著名照相机品牌,测绘仪器从尼康照相机中分出,力量削弱,仪器档次比较高,过去中翰公司独家代理,后被美国天宝收购,其代理权正在变动之中。
日本宾得公司生产世界著名的宾得照相机,测绘仪器是其一小部分业务,原香港协励行总代理,后被励精思(中翰公司下属)总代理,在全国有销售网,现励精思同宾得合资在中国生产全站仪。
瑞十徕卡公司前身为瑞士威特公司,生产著名T2,T16,T3经纬仪,在中国影响很大,仪器种类齐全,生产航测仪器,原GPS实力很强,后被美国天宝等超过,现采用加拿大诺瓦泰OEM主板生产CPS,徕卡的中国总代理称为欧亚公司,在国内各省会有分公司。
美国天宝公司的GPS销量全球第一,后兼并瑞典捷创力(世界上第一台测距仪生产厂)、德国蔡司(原世界著名的照相机和测绘仪器生产厂)、日本尼康,在中国由北尔麦格等份家代理GPS、全站仪产品,中国尼康暂由中翰代理。
法国泰雷兹的GPS产品部分由原法国塞色尔和美国阿士泰克合并而成,是世界上第二GPS生产厂,在国内由北京天测、上海达恒代理。
加拿大诺瓦泰公司是世界上生产GPS的OEM板的著名厂家,有双频GPS的OME板,徕卡、索佳采用此板。
在中国市场上,日本拓普康的测绘仪器(主要是全站仪)销得最好,全站仪可销4500台,美国天宝的GPS风头最劲,GPS销售800多台,约1.6亿,徕卡占据全站仪中高端市场,销量也不错。
2.中国测绘仪器
中国的测绘仪器厂家异军突起,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已研制成功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测距仪等一系列测绘仪器产品,井逐步取代进口产品,其中水准仪、测距仪、电子经纬仪、测绘附件等已完全取代了进口,占据国内95%以上的市场,以至国外厂家几乎都不再生产此类产品。
国内厂家中,北一光学仪器厂(简称北光),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简称苏一光)是有三十几年历史的老国营厂,以生产光学仪器主,是光学仪器最大的两个厂家。
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简称南方)是后起之秀,一起步便从电子测绘仪器着手,率光研制出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等系列产品,成为国产化的领头人,而目势头很猛,现已在国内厂家中遥遥领先,超越了大多数国外厂家。
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生产厂由北京电子经纬与全站仪厂、武汉棱镜与激光仪器厂、常州测距仪器与全站仪厂、常州附件厂组成,全站仪、电经、测距、棱镜、附件产量与总销晕均居第一,在国内有30个省级分公司,100多个地级公司。
北京光学仪器厂(博飞公司)(北光)曾是国内最大的测绘仪器制造厂,曾同日本拓普康合资生产电经,后解体,在国内有8O多家代理商,在北方地区影响很大。
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苏一光)曾是仅次于北光的国内第一的光学经纬仪生产厂,同日本OPTICAL公司合作生产无合目标全站仪,光学经纬仪、水准仪质量较好,在国内有8O多家代理商。
天津赛特厂是国内自动安平水准仪重要生产厂。在国外销售量大,影响大。
天津欧波厂是从天津赛特、森弘分离来的厂,量大,水准仪出口美国GST公司。在国内水准仪产量较大,现与北京康光合作生产电子经纬仪,产量逐渐增大。
天津森弘厂从天津二光厂、赛特厂分离出来,水准仪价格低、产量大。在国内影响大。常州测距仪厂曾同南方合作生产销售测距仪,曾是国内最大的测距仪厂,后开发出电子经纬仪、全站仪。
在各种产品中,中国的水准仪、电子经纬仪最成熟,达到批量出口的水平,唯一还有一定差距的是全站仪,但已很接近。
因此,目前在中国,进口与国产基本处在均势状态,但看趋势,南方测绘将脱颖而出独领风骚。
3.国产GPS
GPS方面国内形成南方与中海达两家国产厂商。
南方于1995年开发了中国第一台静态GPS,1997年大量生产静态GPS、动态RTD,1998年开发出中国第一台双频RTK。
广州中海达是1999年成立的专业GPS公司,2000至2002年发展较快,后把重点放在发展海上测量。
仅从台数和中低端市场而言,国产产品已可与进口的抗衡。但中高端产品仍有一定差距,非一两年能赶上。
中国测绘仪器优劣势分析,为什么说中国测绘仪器能打进国际市场而最终成为国际品牌呢?有以下几个原因决定中国测绘仪器一定能行!
1.测绘仪器属于制造业,中国有天然的优势。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测绘仪器也不例外,劳动力及运作成本的低廉使中国测绘仪器产品价格具有绝对的优势,而测绘仪器又是属于光机电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难度大,市场小,大公司不愿意,小公司干不来,只有中国,才有可能做到水平高成本低又好又便宜的产品,事实也是如此,中国测绘仪器已很接近进口水平如同家电中的海尔、科龙与日本的松下、东芝相比,价格仅是他们的一半,优势很明显。
2.中国自身市场巨大,足以养大国内企业。与许多国家不同的是,中国自身市场巨大,今后潜力更是可观,因此自身的市场就可以让国内企业养大,练强壮了再出国门竞争,这样更有把握,不像我国台湾地区和两欧等地,自身市场较小,市场要求又高,因此很容易一出来就夭折。
3.中国产品已“与狼共舞”多年,练就了一定本领。由于中国市场的诱惑,国外厂家
“该来的都来了”,而中国的厂商十几年前就开始与进口的竞争,特别近几年,中国的仪器逐渐占据上风,根本就不惧怕进口的产品,现已由守转攻,迫使进口的也不断降价,甚至在中国设厂,如拓普康、宾得已分别在北京、上海设厂生产全站仪,目前刚出道的华测也逐站熬头,南方公司已也是严阵以待。
4.中国的产品已在国际市场小试牛刀。在国内竞争同时,中国测绘仪器已被动或主动地
走向国际市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水准仪、脚架附件就大批量出口,现在占据欧美一半以上的市场,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已被中国占据了优势,国外已很少厂家生产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子经纬仪、扫平仪、全站仪已崭露头角,小批量地销往美国、两欧、为南亚等地,销售量逐年上升。2003年,南方公司已主动参加德国测绘仪器展览会,产生小小的轰动,今年,还将参加美国、日本、德国三大国际展览,相信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从与外商的交流,与进口产品的对比,通过国际市场的考察,对自身还是充满信心,觉得不出五年,中国产品完全可以达到进口的水平,完全可以在国际上大展身手.综上分析,深深感到中国测绘仪器确实很有机会,关键看今后怎么做。
第二篇:测绘仪器发展
测绘仪器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
规112 车馨玥 05
摘要:测量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测定和定测两个方面。测定是通过测绘理和测绘仪器, 把地球表面的形状、大小缩绘成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得到各种相应的空间数字信息, 供国防工程和国民经济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科学研究使用;定测是指利用测绘技术和测绘仪器把图纸上规划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关键字:测绘仪器,发展,历史。测绘仪器的发展历程
测绘仪器是伴随着测绘科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1400 年, 埃及就有了地产边界的测量, 在公元前3 世纪, 中国人就知道天然磁石的磁性, 并有某种形式的磁罗盘, 公元前2 世纪, 司马迁在《史记。夏本记》中有叙述大禹为治水而行进行的测量工作。所谓“左准绳, 右规矩”说明在古代就有了简单的测量工具。使用这类仪器测量, 劳动强度大、速度慢、精度低。公元1730 年, 英国西森研制成第一台游标经纬仪, 随后陆续出现了小平板仪、大平板仪以及水准仪等。20 世纪40 年代出现了光学玻璃度盘,用光学转像系统的度盘对准位置的刻划重合在同一平面上, 根据这一理论就形成了光学经纬仪。光学经纬仪比早期的游标经纬仪大大提高了测角精度, 而且体积小,重量轻, 操作方便。可以说, 从17 世纪到20 世纪中叶是光学测绘仪器时代, 此时测绘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到了20 世纪60 年代, 随着光电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的发展, 1963 年FENNEL 厂研制出第一台编码电子经纬仪, 从此常规的测量方法迈向了自动化的新时代, 到了20 世纪80 年代, 电子测角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 从当初的编码度盘, 又发展到了光栅度盘测角和动态法测角, 随着电子测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测角精度大大提高。早在1943 年, 瑞典物理学家贝尔格斯川采用光电技术在大地测量基线上从事光速值的测定试验获得成功。接着与该国的AGA 仪器公司合作, 于1949 年初步研制成功一种利用白炽灯作为光源的测距仪, 迈出了光电测距的第一步, 尽管这种仪器体积大, 笨重, 耗电大, 精度低, 但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多年向往的光电测距技术, 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各国竞相购买仪器, 引进技术, 从而促进了光电测距技术的迅速发展。1960 年美国人梅曼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第二年就产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与第一代光电测仪相比体积小、重量轻、测程远、精度高, 而且可全天候观测。1963 年瑞士威特厂开始研究砷化镓(GaAS)发光
管测距仪, 1963 年定型生产第一台红外测距仪, 进一步促进了测距仪向小型化、高精度方向发展。20 世纪70 年代, 前德国OPTON 厂和瑞典的AGA 厂, 在光电测距和电子测角的基础上, 研制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全站仪, 进一步促进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1990 年瑞士徕卡公司根据GACHER 和MULLER 等人的研究成果, 生产出第一台数字水准仪NA2000。NA2000 水准仪首先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来处理标尺的影像, 并以行阵传感器取代测量员的肉眼进行读数。这种传感器可识别水准标尺上的条码分划, 并用相关技术处理仪器的测量信号, 自动显示与记录视线高和视距, 从而实现了水准测量自动化。1973 年12 月, 美国国防部批准建立新一代导航系统, 简称GPS, 它是一种可以定时和测距的空间交会定点的导航系统。可向全球用户提供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为陆、海、空三军提供精密导航, 还用于情报收集、应急通讯和卫星定位等一些军事目的。GPS 整个发展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 即原理可行性论证阶段, 系统的研制和试验阶段,最后为工程发展和完成阶段。直至1994 年7 颗GPS 试验卫星和分布在6 个轨道上的24 颗工作卫星已全部升空到位, 并正常工作。实践证明, GPS 定痊技术完全可以取代常规的测角, 测距手段, 相对定位精度可达cm 级以下, 长距离的相对精度可达10-8,甚至更高。1852 年法国物理学家付科提出地球自转在陀螺仪上产生效应的设想。无需进行任何天文观测和地磁观测, 只要由陀螺观测就可以得出任何地点的子午线位置。直到20 世纪50 年代, 才研制成液浮式矿用陀螺罗盘仪。20 世纪60 年代工, 在矿用陀螺罗盘仪的基础上发展成陀螺经纬仪。20 世纪70 年代, 由于自动控制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并引进陀螺经纬仪, 研制出自动化陀螺经仪,如瑞士的GGI 型。激光自20 世纪60 年代问世以来, 首先用在测距上, 由于激光有许多其他光源不可比的优越性, 在测绘界广泛应用。如激光指向仪、激光投点仪、激光铅垂仪、激光扫平仪、激光经纬仪、激光水准仪和激光打印机等。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光、机、电技术的一体化等技术的发展, 促进了测绘仪器的发展, 先后出现了许多专用的电子测绘仪器。如电子倾斜仪、回声测深仪、管线探测仪、海底地貌探测仪、电子伸缩仪、重力测量仪、电子气压测量仪等。回顾测绘仪器的发展, 可清楚地看到, 测量仪器从早期的测绳、罗盘仪、游标经纬仪已发展到目前的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全站仪、GPS 以及各种专门测绘仪器, 推动了测绘工作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测绘仪器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测绘仪器发展到如今, 全站仪、数字水准仪、激光类仪器、GPS 以及专用电子测绘仪器等已是测量的常规仪器,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这些常规仪器的精度和自动化, 智能化程度等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精密测量和
航空、航天、高能物理等高新科技研究的需要。必须加强新型的高质量的测绘仪器研制。展望未来, 测绘仪器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发展。
2.1 提高现有(常规)仪器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测角、测距、测高、定向、定位和绘图类仪器, 与早期的简单工具和后期的光学仪器相比有许多优越性, 但其精度、可靠性、稳定性以及自动排除外界各种干扰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往往是通过多余观测或重复测量来保证精度和稳定性。劳动强度大, 作业时间长, 已不太适应时代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已有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对仪器进行更新和改造, 不断提高仪器的性能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可望将来测量结果能像照相机一样, 一次性就能达到精确度、稳定性、可靠性的要求,减小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2.2 研制新型的测绘仪器
利用各种传感器各信息传递系统, 研制出新型的全站仪、水准仪、GPS、绘图仪和遥测控制仪器以及自动测定微小信息变化的仪器。可
望不久将会出现全站型测量机器人, 可完成特殊环境和条件下的测量工作, 不用人工具体操作, 凭着测量人员的大脑和思维自动进行工作。比如可自动测量珠峰和海底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2.3 研究人类未知的新的测绘类仪器
有关专家和学者预测, 目前人类对宇宙和地球的规律和奥秘的认识与了解还不到5%, 其中95%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测绘学科也不例外, 将要研究人类目前未知的测绘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可能利用纳秋技术、网络技术、宇宙环境、空间信息以及特殊的技术, 研制新一代的定向, 定位, 绘图等多维、智能性的测量仪器。可望不久测量仪器可代替人的大脑和思维, 实现测量定位, 定向, 信息采集和成图一体化, 成果多元化, 施工放样和微小变量监测与灾害预测自动化, 实现测绘科学现代化。
第三篇:测绘仪器的现状
测绘仪器的现状
[ 2006-12-18 14:16:00 | By: zsp10010 ]
测绘仪器从总体上划分为测距、测角、测高份大类八十年代以测距仪、光学与电子经纬仪、光学水准仪为主九十年代以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激光扫平仪为主要代表,加上GPS的广泛应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全站仪、激光扫瞄仪更为普遍,而GPS中的RTK 占据了主流,朝着电子化、数字化、实时化、可视化方向发展。
1.日本测绘仪器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世界上测绘仪器厂家经过优胜劣汰已留存不多了,特别是具有市场竟争力、能生产电子测绘仪器的厂家更是稀少,越来越朝少数几家集中,品牌最响的是老牌瑞士徕卡,销售量最大的则是日本拓普康,最全面的是美国天宝(兼井了德国蔡司、瑞典捷创力),其余的都在日本:索仕、尼康、宾得。GPS厂家则主要有美国天宝、法国泰雷兹(兼井了美国阿士泰克和法国塞色尔)、瑞士徕卡、日本拓普康(兼井了美国加瓦特)、加拿大诺瓦泰。
日本拓普康公司的全站仪销售全球第一,兼并美国GSP公司仕瓦特而生产GPS,在中国北京设厂生产全站仪,国内大部分大的测绘仪器经销商是其代理,在国内进口全站仪销量居第一,同时是世界著名的眼科仪器生产厂家。日本索佳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测绘仪器专业厂家,1996年前测绘仪器产量居全球第一,当时水准仪产量最大,1996年以前在中国销售量居第一,1997年后走下坡路,但2003年开发出系列无合作目标全站仪。日本尼康公司是世界著名照相机品牌,测绘仪器从尼康照相机中分出,力量削弱,仪器档次比较高,过去中翰公司独家代理,后被美国天宝收购,其代理权正在变动之中日本宾得公司生产世界著名的宾得照相机,测绘仪器是其一小部分业务,原香港协励行总代理,后被励精思(中翰公司下属)总代理,在全国有销售网,现励精思同宾得合资在中国生产全站仪。瑞十徕卡公司前身为瑞士威特公司,生产著名T2、T16、T3经纬仪,在中国影明很大,仪器种类齐全,生产航测仪器,原GPS实力很强,后被美国天宝等超过,现采用加拿大诺瓦泰OEM主板生产CPS,徕卡的中国总代理称为欧亚公司,在国内各省会有分公司。美国天宝公司的C PS销量全球第一,后兼并瑞典捷创
力(世界上第一台测距仪生产厂)、德国蔡司(原世界著名的照相机和测绘仪器生产厂)、日本尼康,在中国由北尔麦格等份家代理CPS、全站仪产品,中国尼康暂由中翰代理法国泰雷兹的CPS产品部分由原法国塞色尔和美国阿士泰克合并而成,是世界上第二GPS生产厂,在国内由北京天测、上海达恒代理。加拿大诺瓦泰公司是世界上生产GPS的OEM板的著名厂家,有双频C PS的OME板,徕卡、索佳采用此板在中国市场上,日本拓普康的测绘仪器(主要是全站仪)销得最好,全站仪)可销4500台,美国天宝的GPS风头最劲,GPS销售800多台,约1.6亿,徕卡占据全站仪中高端市场,销量也不错。
2.中国测绘仪器
中国的测绘仪器厂家异军突起,进入九十年代后期,已研制成功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测距仪等一系列测绘仪器产品,井逐步取代进口产品,其中水准仪、测距仪、电子经纬仪、测绘附件等已完全取代了进口,占据国内95%以上的市场,以至国外厂家几乎都不再生产此类产品,国内厂家中,北一光学仪器厂(简称北光),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简称苏一光)是有三十几年历史的老国营厂,以生产光学仪器主,是光学仪器最大的两个厂家。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简称南方)是后起之秀,一起步便从电子测绘仪器着手,率光研制出电子经纬仪、全站仪、GPS等系列产品,成为国产化的领头人,而目势头很猛,现已在国内厂家中遥遥领先,超越了大多数国外厂家。
南方测绘仪器公司的生产厂由北京电子经纬与全站仪厂、武汉棱镜与激光仪器厂、常州测距仪器与全站仪厂、常州附件厂组成,全站仪、电经、测距、棱镜、附件产量与总销晕均居第一,在国内有30个省级分公司,100多个地级公司北京光学仪器厂(博飞公司)(北光)曾是国内最大的测绘仪器制造厂,曾同日本拓普康合资生产电经,后解体,在国内有8O多家代理商,在北方地区影明很大。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苏一光)曾是仅次于北光的国内第一的光学经纬仪生产厂,同日本OPTICAL公司合作生产无合目标全站仪,光学经纬仪、水准仪质量较好,在国内有8O多家代理商。天津赛特厂是国内自动安平水准仪重要生产厂.在国外销售量大.影明大。天津欧波厂是从天津赛特、森弘分离来的厂,量大,水准仪出口美国GST公司在国内水准仪产量较大,现与北京康光合作生产电子经纬仪,产量逐渐增大。天津森弘厂从天津二光厂、赛特厂分离出来,水准仪价格低、产
量大。在国内影响大。常州测距仪厂曾同南方合作生产销售测距仪,曾是国内最大的测距仪厂,后开发出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在各种产品中,中国的水准仪、电子经纬仪最成熟,达到批量出口的水平,唯一还有一定差距的是全站仪,但已很接近。因此,目前在中国,进口与国产基本处在均势状态,但看趋势,南方测绘将脱颖而出独领风骚。
3.国产GPS
GPS方面国内形成南方与中海达两家国产厂商。南方于1995年开发了中国第一台静态GPS,1997年大量生产静态GPS、动态RTD,1998年开发出中国第一台双频RTK。广州中海达是1999年成立的专业GPS公司,2000至2002年发展较快,后把重点放在发展海上测量仅从台数和中低端市场而己.国产产品已可与进口的抗衡.但中高端产品仍有一定差距,非一两年能赶上中国测绘仪器优劣势分析为什么说中国测绘仪器能打进国际市场而最终成为国际品牌呢?有以下几个原因决定中国测绘仪器一定能行!
1.测绘仪器属于制造业,中国有天然的优势。众所周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基地,测绘仪器也不例外,劳动力及运作成本的低廉使中国测绘仪器产品价格具有绝对的优势,而测绘仪器又是属于光机电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难度大,市场小,大公司不愿意,小公司干不来,只有中国,才有可能做到水平高成本低又好又便宜的产品,事实也是如此,中国测绘仪器已很接近进口水平如同家电中的海尔、科龙与日本的松下、东芝相比,价格仅是他们的一半,优势很明显
2.中国自身市场巨大,足以养大国内企业。与许多国家不同的是,中国自身市场巨大,今后潜力更是可观,因此自身的市场就可以让国内企业养大,练强壮了再出国门竟争,这样更有把握,不像我国台湾地区和两欧等地,自身市场较小,市场要求又高,因此很容易一出来就夭折
3.中国产品已“与狼共舞”多年,练就了一定本领。
由于中国市场的诱惑,国外厂家“该来的都来了”,而中国的厂商十几年前就开始与进口的竟争,特别近几年,中国的仪器逐渐占据上风,根本就不惧怕进口的产品,现已由守转攻,迫使进口的也不断降价,甚至在中国设厂,如拓普康、宾得已分别在北京、上海设厂生产全站仪,但是南方公司已做好竟争的准备.严阵以待
4.中国的产品已在国际市场小
试牛刀。在国内竟争同时,中国测绘仪器已被动或主动地走向国际市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水准仪、脚架附件就大批量出口,现在占据欧美一半以上的市场,这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已被中国占据了优势,国外已很少厂家生产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电子经纬仪、扫平仪、全站仪已崭露头角,小批量地销往美国、两欧、为南亚等地,销售量逐年上升。2003年,南方公司已主动参加德国测绘仪器展览会,产生小小的轰动,今年,还将参加美国、日本、德国三大国际展览,相信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从与外商的交流,与进口产品的对比,通过国际市场的考察,对自身还是充满信心,觉得不出五年,中国产品完全可以达到进口的水平,完全可以在国际上大展身手.综上分析,深深感到中国测绘仪器确实很有机会,关键看今后怎么做。
第四篇:国内外减速器发展现状
国内外减速器发展现状
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是一种相对精密的机械,使用它的目的是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工作需要,在某些场合也用来增速,称为增速器。
减速器主要由传动零件(齿轮或蜗杆)、轴、轴承、箱体及其附件所组成。其基本结构有三大部分: 1 齿轮、轴及轴承组合。箱体
箱体是减速器的重要组成部件。它是传动零件的基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箱体通常用灰铸铁制造,对于重载或有冲击载荷的减速器也可以采用铸钢箱体。单体生产的减速器,为了简化工艺、降低成本,可采用钢板焊接的箱体。3 减速器附件
为了保证减速器的正常工作,除了对齿轮、轴、轴承组合和箱体的结构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外,还应考虑到为减速器润滑油池注油、排油、检查油面高度、加工及拆装检修时箱盖与箱座的精确定位、吊装等辅助零件和部件的合理选择和设计。
减速器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减速器和专用减速器两大类,两者的设计、制造和使用特点各不相同。其主要类型: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齿轮—蜗杆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
一般的减速器有斜齿轮减速器(包括平行轴斜齿轮减速器、蜗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等等)、行星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行星摩擦式机械无级变速机等等。
减速器特点: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反向自锁功能,可以有较大的减速比,输入轴和输出轴不在同一轴线上,也不在同一平面上。但是一般体积较大,传动效率不高,精度不高。谐波减速器的谐波传动是利用柔性元件可控的弹性变形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体积不大、精度很高,但缺点是柔轮寿命有限、不耐冲击,刚性与金属件相比较差。输入转速不能太高。行星减速器其优点是结构比较紧凑,回程间隙小、精度较高,使用寿命很长,额定输出扭矩可以做的很大。但价格略贵。减速器: 简言之,一般机器的功率在设计并制造出来后,其额定功率就不在改变,这时,速度越大,则扭矩(或扭力)越小;速度越小,则扭力越大。1.国外减速器现状
减速器在各行各业中十分广泛地使用着,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机械传动装置。当前减速器普遍存在着体积大、重量大,或者传动比大而机械效率过低的问题。国外的减速器,以德国、丹麦和日本处 于领先地位,特别在材料和制造工艺方面占据优势,减速器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但其传动形式仍以定轴齿轮传动为主,体积和重量问题,也未解决好。日本住友重工研制的FA型高精度减速器,美国Alan-Newton公司研制的X-Y式减速器,在传动原理和结构上与此类似或相近,都为目前先进的齿轮减速器。除了不断改进材料品质、提高工艺水平外,还在传动原理和传动结构上深入探讨和创新,平动齿轮传动原理的出现就是一例,减速器与电动机的连体结构,也是大力开拓的形式,并已生产多种结构形式和多种功率型号的产品。目前,超小型的减速器的研究成果尚不明显。在医疗、生物工程、机器人等领域中,微型发动机已基本研制成功,美国和荷兰近期研制的分子发动机的尺寸在纳米级范围,如能辅以纳米级的减速器,则应用前景远大。
2.国内减速器现状
国内的减速器多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为主,但普遍存在着功率与重量比小,或者传动比大而机械效率过低的问题。另外,材料品质和工艺水平上还有许多弱点,特别是大型的减速器问题更突出,使用 寿命不长。国内使用的大型减速器(500kw以上),多从国外(如丹麦、德国等)进口,花去不少的外汇。60年代开始生产的少齿差传动、摆线针轮传动、谐波传动等减速器具有传动比大,体积小、机械效率高等优点。但受其传动的理论的限制,不能传递过大的功率,功率一般都要小于40kw。由于在传动的理论上、工艺水平和材料品质方面没有突破,因此,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传递功率大、传动比大、体 积小、重量轻、机械效率高等这些基本要求。90年代初期,国内出现的三环(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外平动齿轮传动的减速器,它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传递载荷的能力也大。它的体积和重量都比定轴齿 轮减速器轻,结构简单,效率亦高。由于该减速器的三轴平行结构,故使功率/体积(或重量)比值仍小。且其输入轴与输出轴不在同一轴线上,这在使用上有许多不便。北京理工大学研制成功的“内平动 齿轮减速器”不仅具有三环减速器的优点外,还有着大的功率/重量(或体积)比值,以及输入轴和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的优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国内有少数高等学校和厂矿企业对平动齿轮传动中的某 些原理做些研究工作,发表过一些研究论文,在利用摆线齿轮作平动减速器开展了一些工作。
发展趋势:
当今的减速器是向着大功率、大传动比、小体积、高机械效率以及使用寿命长、高水平、高性能、积木式组合设计、型式多样化,变型设计多等方向发展。
1、高水平、高性能。圆柱齿轮普遍采用渗碳淬火、磨齿,承载能力提高4倍以上,体积小、重量轻、噪声低、效率高、可靠性高。
2、积木式组合设计。基本参数采用优先数,尺寸规格整齐,零件通用性和互换性强,系列容易扩充和花样翻新,利于组织批量生产和降低成本。
3、型式多样化,变型设计多。摆脱了传统的单一的底座安装方式,增添了空心轴悬挂式、浮动支承底座、电动机与减速器一体式联接,多方位安装面等不同型式,扩大使用范围。
第五篇:分析国内外压铸模具发展历程及现状
分析国内外压铸模具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压铸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只有几家单位有1000吨以下的压铸机,国内只能制造最大630吨压铸机,并且大部分压铸机合模机构还是全液压的,非
常落后。压铸领域仅限于个别军工或大型国营企业,压铸行业非常落后。随着80年代末,中国摩托车行业的发展,中国陆续引进了国外的大批500至1000吨压铸机,国内首台1000
吨压铸机也在90年开发成功,中国压铸行业因此得以快速发展,由此也拉动了中国压铸模
具企业。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部分压铸模具依赖进口,特别是台湾进口居多。中国压铸模具企
业特别是宁波北仑压铸模具企业快速发展真正开始起步应该是在九十年代末,基本上都是以
摩托车配件压铸模具开始,应该说基本上都是小型压铸模具,基本上在280吨至800吨压铸
机上使用的压铸模具为主,这时的压铸模具企业无论是从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等硬件,还是
压铸人才都处于初始阶段,模具制造水平都相对较低。
自2000年开始,随着中国汽车行业开始发展,国内开始引进1000吨以上压铸机,国内
外资企业如力劲公司等压铸机企业也开始生产1000吨以上压铸机。这个期间企业引进的基
本上在1000吨至1600吨压铸机,而模具基本上全部是随着设备一同引进,国内很少能够生
产。在经历了一轮引进后,因为国外压铸模具价格较高,个别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开始寻求国
内能够复制汽车配件的模具企业。为此包括合力模具公司在内的部分较大一点的模具企业看
准市场,积极应对挑战,加大了先进、大型装备的投入,购置了三坐标检测等先进检测设备,开始复制汽车配件压铸模具。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加以吸收消化,逐步开始转型,以生产中
型包括汽车手动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为主,带动了模具企业快速发展,模具企业装备水平明
显提高,模具制造水平以及制造能力大幅提高。目前这类模具已基本上没有企业从国外引进。随着国内汽车行业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国内民族品牌汽车的崛起,中国汽车行业
竞争越来越大。原来的外资企业原来的汽车缸体基本上是采用低压浇注或从国外进口,压铸
汽车缸体由于投入大,加上外国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少国内生产。而汽车自动档变速箱
更是全部进口,并且作为从中国赚钱的工具。随着国内汽车企业,如吉利公司先后成功开发
了自动档变速箱和汽车压铸缸体,国内其它企业也纷纷寻求国产化,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
力。近两三年,国内汽车行业以及相关的压铸企业纷纷购买大型压铸机从2000吨到3800
吨,基本上都是以生产自动档变速箱壳体和汽车发动机缸体为主。但是国内能够生产汽车缸
体以及自动档变速箱的模具企业很少,如已生产1.3、1.4、1.6、1.8、2.0、2.4各排量的汽车
四缸体以及3.2排量的V6缸体压铸模具的只有辉旺公司一家,而大部分这类模具主要依赖
进口,进口模具价格是国内的1-2倍。随着今年国家出台的诸多利好政策,中国汽车行业今
年上半年小排量的汽车增长迅速,而小排量的汽车以家庭居多,小排量汽车发动机缸体为减
低成本势必要采用压铸,另外自动档的需求也会逐步成为主流。因此,汽车发动机缸体、自
动档变速箱壳体压铸模具市场空间巨大。国内对于大型精密压铸模具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外的模具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汽车行业竞争加剧。
为了减低成本,必然要降低模具价格,因此国外模具业也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模具行业是
人力成本较高的行业,国外的人力成本是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十几倍,而人力成本中有70%
以上是非核心技术人员。因此,现在国外模具业正逐渐将模具转向人力成本低的地区生产。
其次是国外使用模具的主要企业有加快向国外转移的趋势。因此,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
型精密压铸模具的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