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省教育厅黄厅长在海南大学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致词稿
海南省教育厅黄厅长在海南大学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致词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庆典大会,庆祝海南大学建校周年。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海南省教育工作委员会、海南省教育厅,向海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特别是海南大学的各级领导、各
界朋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海南大学自年创办至今,伴随着海南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在艰苦创业中茁壮成长,在励精图治中发展壮大。学校近乎白手起家,却在短短的年时间里,在一片荒沙地上建起了一座美丽优雅的校园,拥有了较为先进的办学条件,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建立起全省学科门类较齐全的专业体系,具备了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成为实施“科教兴琼”战略的重要生力军,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海南大学建校年的发展历史,是海南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高等教育事业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海南经济建设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海南社会全面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海南大学作为全省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海大在重点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成为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亮点,对其他兄弟院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海南大学建校年所取得的非凡成绩和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是各级党政关怀和社会各界帮助支持的结果,是学校历届领导和师生员工不懈努力、奋发图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海南省教育工作委员会、海南省教育厅向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和海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原创:wenmi114.com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实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海南高等教育战线肩负着加快提高海南经济特区综合竞争力的历史重任。我们殷切希望作为全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海南大学,以周年校庆为契机,继续担当全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急先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要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结合海南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改造现有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学科;要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建设,通过引进人才、进修、在职攻读学位、访问学者、在岗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水平;要继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更大突破,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本领;要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全过程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大投入,通过多渠道筹资,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壮大办学实力;要坚持面向科技前沿,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和在关键领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使学校成为海南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生力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方面军,同时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力争再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把海南大学办成一所在中南地区同类院校中知名、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推动海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实现海南经济社会的腾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希望学校教职员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努力。希望广大同学们,立志报国,发奋读书,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原创:wenmi114.com
我相信,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站在新起点、迈向新目标的海南大学明天一定会更好!
谢谢!
第二篇:教育厅长在xx大学2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致词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庆典大会,庆祝海南大学建校20周年。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海南省教育工作委员会、海南省教育厅,向海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特别是海南大学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海南大学自1983年创办至今,伴随着海南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在艰苦创业中茁壮成长,在励精图治中发展壮大。学校近乎白手起家,却在短短的20年时间里,在一片荒沙地上建起了一座美丽优雅的校园,拥有了较为先进的办学条件,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建立起全省学科门类较齐全的专业体系,具备了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成为实施“科教兴琼”战略的重要生力军,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海南大学建校20年的发展历史,是海南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高等教育事业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海南经济建设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海南社会全面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海南大学作为全省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海大在重点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成为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亮点,对其他兄弟院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海南大学建校20年所取得的非凡成绩和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是各级党政关怀和社会各界帮助支持的结果,是学校历届领导和师生员工不懈努力、奋发图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海南省教育工作委员会、海南省教育厅向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和海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实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海南高等教育战线肩负着加快提高海南经济特区综合竞争力的历史重任。我们殷切希望作为全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海南大学,以20周年校庆为契机,继续担当全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急先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要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结合海南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改造现有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学科;要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建设,通过引进人才、进修、在职攻读学位、访问学者、在岗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水平;要继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更大突破,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本领;要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全过程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大投入,通过多渠道筹资,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壮大办学实力;要坚持面向科技前沿,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和在关键领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使学校成为海南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应用研究的生力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方面军,同时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力争再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把海南大学办成一所在中南地区同类院校中知名、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推动海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实现海南经济社会的腾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希望学校教职员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努力。希望广大同学们,立志报国,发奋读书,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我相信,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站在新起点、迈向新目标的海南大学明天一定会更好!
谢谢!
第三篇:XX首长在庆祝建军八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致词
二零一二年
XX首长在庆祝建军八十五周年
大会上的致词
同志们,今天是一个光荣而崇高的日子,值得所有中国军人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在此隆重聚会,共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85周年华诞!首先,我代表部党委,向一直以来,为装备部建设发展付出卓越才智和巨大心血的老首长、老领导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爱岗敬业、扎实工作的全体机关干部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履职尽责、勇于拼搏的基层一线官兵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
光阴荏苒,征途漫漫!85年前的今天,南昌起义一声枪响,宣告了新型人民军队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历史掀开了崭新一页。战争
最重要的是不墨守成规,善于把握大势,随势而变;最基本的是心存忧患、苦练本领、胜敌有术。
同志们!继往开来,使命如山。今年以来,XXX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提升装备综合保障能力,加快推进四项基础性建设,扎实打牢安全稳定基础,稳步推动部队全面建设,圆满完成了以军事斗争装备准备为中心的各项任务,保持了部队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良好势头。
我们赢得的每一项荣誉,都离不开空军、军区空军党委首长的正确领导、有力帮助;我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首长、老领导的始终关注、长期关心;我们获得的每一个
很大差距。使命在肩千钧重,形势逼人须奋进。我们只有继承前辈的品德,弘扬前人的精神,心怀国家、崇尚荣誉、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才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牢牢掌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要始终坚持转变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成败。远飞者当换新羽,善筑者先清旧基。时代在发展,为求进步,观念必须更新,要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紧跟时代、吐故纳新,以负重奋进的勇气、开拓创新的锐气、争创一流的豪气,实现观念的转变、能力的提升、工作的突破。
要始终坚持崇尚荣誉。荣誉是军人生命的一部分,荣誉体现军人的价值。只有崇尚荣誉的军队,才能不辱使命、战无不胜;只有崇尚
素质的综合体现。要强化担当的勇气,在困难矛盾面前不缩手,在歪风邪气面前不低头;要强化担当的责任,敢于下决心、做决策,敢于承担责任、挺身而出;要强化担当的自觉,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真正干出经得起官兵、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政绩。
要始终坚持主动作为。主动作为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要坚决摒弃等靠的懒惰思想,主动站位、自觉履责。要勤于思考,理清工作思路,把握特点规律,抓住主要矛盾;要提升能力,持之以恒地积累知识,夜以继日地练好内功,锲而不舍地铸就精品;要建言献策,推出有创意的工作方案、提出有价值的工作建议、取得有特色的工作实绩。
第四篇:李建保校长在海南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李建保校长在海南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校友:
大家上午好!
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在这温暖如春的季节里,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们。我代表母校海南大学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给予母校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向各位校友介绍一下海南大学的发展情况。2007年8月,为建设一所高水平的“211工程”大学,国家教育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将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海南大学。2008年12月,学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10多所“211工程”大学之一,也是海南省唯一的“211工程”大学和教育部与海南省共建高校,同时是海南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区域特色最鲜明的高校。
学校现有海甸、儋州、城西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5200多亩,其中海甸主校区2600多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300多人,其中普通本科生33700多人,硕士研究生3100多人,博士研究生170多人,国际留学生240多人。现有教职工3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约180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10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0多人。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2个部级科技创新团队。学校也是全省唯一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高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与境内外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法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和台湾的高校学习深造。学校是全国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
学校坚持“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突出“热带、海洋、特区、旅游”四大特色,抓住“211工程”建设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两大机遇,充分利用热区和海南的区位优势及资源条件,努力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全国百强高校。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包括广大校友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帮助。校友的个人发展,也离不开母校曾经的培养和教育。每年新生入校报到,都会看到一条标语:“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作为昔日的学生、今日的校友,你们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母校以你们为荣,母校为你们骄傲!
校友会是联系母校和校友的桥梁与纽带。学校对校友会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开会研究校友会筹备事宜,并建立健全校友信息数据库,开发设计校友会网站,出版发行校友刊物《海大校友》,走访各地校友,为校友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友会的成立也得到了广大校友的积极拥护和热情支持,福建、云南、广西、北京等地校友已经组成了地方校友会并开展活动,广州校友也在今年3月组织召开了联谊会。今天,在各位校友的共同参与和见证下,海南大学校友会将要正式成立了。这既是海南大学的一件盛事,也是广大校友的共同心愿。从此以后,校友会将是校友们的“家”,校友们要常和“家”里联系,“常回家看看”。校友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广泛联络校友,维系珍贵情感,助推学校发展。
最后,预祝校友会成立大会圆满成功!
在2014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祝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刘康德书记在海南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亲爱的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海南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这是学校和广大校友、广大师生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学校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件盛事!作为一位在母校学习、工作了近半辈子的老校友,此时此刻,我感到无比的激动、无比的高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校友会的正式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各位远道而来的校友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你们回家!感谢你们对母校矢志不渝的关心和支持!
校友,是多么亲切的称谓!我始终认为,校友是学校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学校实际上是为了曾经在校、现已离校,现在在校、一段时间后将要离校,以及今后陆续来校又依次离校的校友们而存在的。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校友,无论在老农大、原海大还是合并后的新海大学习、工作过的,都因为在这个大家庭度过珍贵时光、收获成长阅历而成为家庭的一员,成为学长学弟、学姐学妹,都在身上打下了“海南大学”这个共同的烙印。这个烙印,将伴随我们终生,成为我们身份标识的重要特征之一。我衷心地希望并热烈地期待着,以今天校友会成立为契机,通过学校和广大校友的共同努力,这样的烙印越来越清晰,这样的标识越来越鲜明,因为这样的烙印和标识而形成的自豪感也越来越强烈。
此外,我还深刻体会到,校友是学校发展的推动者和学校历史的缔造者。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自1958年创办后,长期扎根农村,在艰苦创业中创造了丰硕的热带农业科教一流成果,为国防事业和热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原海南大学于1983年在一片荒滩地上艰苦起家,在不懈奋斗中建起了全省规模最大、影响广泛的综合学科专业体系,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两校合并后,在合并搬迁任务异常繁重、困难矛盾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取得了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跨越,原两校办学特色不仅没有削弱,而且在优势互补、整合发展中得到了极大增强,原两校的优良传统也在继承和融合中得以优化发展。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211工程”建设评估验收,在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等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在国内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栉风沐雨、薪火传承,回顾学校非凡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到,所有来之不易的办学成就,都是广大校友以执着信念和勤劳双手,一草一木地栽培、一砖一瓦地垒筑、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的。学校的每一次发展,每一个进步,每一份成就,都浸透着一届又一届校友的青春热血,凝结着一届又一届校友的智慧力量。我们广大的校友不仅在校期间发挥了推动学校发展、创造学校历史的主体作用,离校后依然心系母校,热心关注母校办学,积极以各种方式献策献力,助推母校发展。是我们广大的校友共同谱写了海南大学光辉的岁月颂歌,奠定了学校不断发展提升的坚实基础,并为学校继续开拓奋进、大步迈向美好未来提供着不竭动力。借此机会,谨让我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情系母校、为母校赢得荣誉、做出贡献的广大校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树高百丈连着根,水流千里终有源。校友与母校是命运的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母校造就了校友,校友成就了母校。我们欣喜地看到,遍及海内外的10多万名海大校友,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岗位顽强拼搏、辛勤耕耘,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国家、奉献社会,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工作业绩和社会贡献,绘就了多彩动人的人生画卷,也不断地为母校增光添彩。母校如今的社会地位、名声和影响,是过去55年来每一位校友所作出的社会贡献叠加累积而形成的。可以说,母校的社会声誉是校友的闪亮名片,而校友的良好表现是母校的金字招牌,是衡量母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杆。校友是母校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母校是校友筑就人生梦想的坚强后盾。校友与母校永远攸息相关、荣辱与共!加强校友与母校的天然血脉联系,是广大校友的共同期盼!我们在全面完成合并融合和学校“211工程”首期建设的各项任务之后,从去年开始积极筹备成立校友会,目的就是要顺应广大校友的呼声,搭建广大校友加强联系、交流信息、增进情谊、分享快乐、促进合作的良好平台,缔结广大校友与母校密切沟通的坚实纽带,构筑校友支持母校、母校服务校友、校友与母校携手共进的良好格局。今天,在广大校友特别是在座各位校友代表的积极支持和热心促成下,海南大学校友会正式成立了,这是众望所归的喜事,值得我们为之欢呼,为之振奋。
刚刚结束的第一次校友代表大会,推选我和建保校长担任海南大学校友会第一任会长,在此,非常感谢各位校友代表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我们也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紧紧团结和依靠校友会全体成员,认真遵照校友会章程,忠实履行好会长职责。除了我们两位会长之外,校友会组织机构还有其他成员,刚才也分别发了聘书。这里我想说明一下,在校友会活动过程中,所有校友都是平等的。校友会是服务性质的组织,我们的成员在其中担任职务没有高低之分,只有服务角色的不同。我们将抱着赤诚的母校情和校友心,本着“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的宗旨,竭尽所能、扎扎实实做好校友会各项工作,不辜负在座各位代表和广大校友的期望和重托。重点将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校友会组织建设,抓紧健全校友会工作机制,积极协助建立各地校友会分会,推动校友会工作进入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二是大力加强校友联络工作,探索建立多种校友联络与信息沟通载体,比如出版校友刊物、建设校友会网站、建立校友数据库等,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友联谊活动,充分发挥校友会加强校友联系的组织协调作用。
三是关注校友需求,积极发挥母校的人才、科技及信息资源优势为需要的校友提供专业支持,在需要的情况下发动母校和校友的力量帮助解决校友的实际困难,充分发挥校友会直接为校友服务的积极作用。四是积极发动广大校友关注和支持母校的发展,包括:为母校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信息、出谋献策;为母校广泛开展国内外教育合作、科研合作、技术服务合作牵线搭桥;推荐著名学者到母校任教;为毕业的学弟学妹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帮助;以校友自身丰富的人生体验为在校学弟学妹进行励志教育;协助母校拓展办学资源和筹措办学资金等等,充分发挥校友会发动校友回馈母校的积极作用。
五是积极促成校友与母校之间、校友与校友之间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将校友会建成母校、校友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
六是积极组织开展校史研究,收集和宣传不同时期校友的奋斗事迹,大力弘扬学校优良传统,传承和发展海大文化,凝聚和培育海大精神,为母校的建设发展凝心聚力,为校友的不断进步提供精神动力。
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的国家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动力和社会活力,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时代,为我们施展才华、开创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的母校进入了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行列,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步入了加快内涵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历史新阶段,正朝着有特色、高水平全国百强高校目标加足马力、奋力前进。让我们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奉献、开拓进取”的学校优良传统,心意相连,风雨同舟,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人生进步和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海大人应有的贡献!
浓浓母校情,依依校友心。参天之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校友们,母校永远是你们值得托付的家园,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你们的根在这里,你们的情在这里,你们的进步和成功是母校最大的骄傲,你们的幸福和快乐是母校最大的安慰。欢迎你们常回家走走看看,让母校分享你们的进步与成功、幸福与快乐!
最后,衷心祝愿我们的校友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幸福安康!谢谢大家!
2013年12月21日
郑小波校友在海南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
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海南大学55年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因为在这里,我们共同见证了海南大学校友会的成立。作为一名老校友,心中无比欣慰与喜悦。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广大校友对校友会的成立表示诚挚的祝贺!
我是1977年进入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习的。在这里,度过了我人生中最美好、最难忘的青春年华。毕业三十多年了,我仍然会经常想起这段求学的时光,回忆起当时校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脑海里也时不时地浮现出当时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真是师恩难忘、同学情难忘。特别是作为同在高等教育战线的“圈内人”,我也时刻关心、关注母校的发展。每当学校一个一个的捷报传来,我内心都会由衷感到一种激动和自豪。这是发自心底的感情。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校友都是这样。特别是合并这几年来,学校的工作更加朝气蓬勃,各项工作有声有色,各方面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国内的学术声望越来越高,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我为此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兴!借这个机会,特向母校取得的成就和进步表示祝贺!
五十五年艰苦磨砺、风雨兼行,母校创造了许多辉煌,如今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国家高等教育布局还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要,都为母校加快发展、实现远大抱负提供了广阔空间。肩负着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殷切期待,母校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同时也任重道远。尤其是实现学校提出的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全国百强高校”的目标还有付出较大的努力。这就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继续努力,需要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和关注,当然,也更加需要我们每一位校友持续的支持和帮助。
今天,顺应广大校友的期待,海南大学校友会成立了,我们终于拥有了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连心桥,我相信这将掀开学校发展的崭新一页。校友会的成立,必将极大地促进广大校友加强联系,为校友搭建一个沟通、交流、联络、相互扶持、携手共进的平台;必将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广大校友,密切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发挥广大校友的智慧和力量,为母校的发展建设提供助力。对于我来说,能够担任校友会的工作,是莫大的荣幸,我一定会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把校友会的工作做好。
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母校是校友的永远的家园,校友和母校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之情。饮水思源,母校是我们内心永远的圣地。让我们团结起来,携手共进,为促进母校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全国百强高校而共同努力!让我们共祝母校蓬勃发展、事业辉煌、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2013年12月21日
清华大学校友会代表在海南大学校友会成立典礼上的致辞
张 伟 老师
(2013年12月21日)
尊敬的刘康德书记,李建保校长,各位嘉宾:
今天海南大学校友会隆重成立,作为兄弟院校校友会代表,受邀参加盛典,亲眼见证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我深感荣幸。在此我谨代表清华校友总会,向海南大学校友会表示热烈祝贺。海南大学与清华大学有长期的友谊与合作,清华校友中还有不少人在海南大学任职工作,其中还有三位担任过或正在担任学校的校长。
今年七月,我们学校隆重庆祝了清华校友总会百年华诞。我们学校在成立两年后即1913年,当第一批毕业生走出国门前夕,就成立了清华校友会,至今已经有一百年历史。一百年来,清华校友总会形成了“爱国、爱校、互助”的优良传统,坚持了“服务母校、服务校友”两个服务的宗旨,在支持学校人才培养和促进校友全面发展两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服务母校方面我们归纳出“集资、集力、集智、集心”等具体内容,充分调动校友力量为母校人才培养做贡献。在服务校友方面,我们以促进校友职业发展为核心,在“联谊、互助、传承、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服务广大校友。改革开放后,在校庆七十周年的1981年恢复了校友工作,目前我校的地方校友会、行业协会等各类校友组织超过200个。目前,我们学校的校友总会有专职人员50多人,校友联络率达80%以上,校友捐款率40%左右,近年来校友杂志的年发行量近80万册,由校友捐赠的用于资助在校贫困学生的校友励学基金七年来总额超过一亿元。在今年年初的民政部评估中,清华校友总会被评为四A级协会。
高校以育人为本,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社会资源,做好校友工作意义深远。我们知道,世界各国的名校都十分重视校友工作和校友会建设。校友工作的作用,一方面是凝聚力量,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一方面为校友联络搭建平台,促进校友全面发展。哈佛、斯坦福、耶鲁等大学,校友会历史悠久,校友工作是办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人员配备和资金支持等方面非常重视,校友会在联络校友、服务校友、筹款办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校友会在发展教育事业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十八大提出发展社会组织,激发社会活力。党和国家把发展社会组织,作为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措施。高校校友会具有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和人才优势,在发挥社会组织作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我们的体会是,坚持“服务校友、服务学校”两个服务的宗旨,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最广泛地联系校友,全心全意为校友服务,是做好校友工作的诀窍。校友工作,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校友工作者大有作为。
最后,祝海南大学校友会繁荣兴旺,祝校友会的同行们大有作为,在海南大学创建国家一流大学的事业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将与你们相互帮助、携手同行。
谢谢。
第五篇:黄伯云校长在中南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总结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黄伯云校长在中南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总结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2010年04月30日 14:06 浏览次数:3116次
各位领导、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中南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
十年前的今天,在国家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大潮中,卫生部所属湖南医科大学、铁道部所属长沙铁道学院与教育部所属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为中南大学。悠久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鲜明的学科特色以及良好的互补优势,使中南大学从诞生起就成为中南地区办学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师资力量最雄厚、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等学府之一。
合并组建十年来,在国家和湖南省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南大学的各项事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学校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汇聚,学科布局进一步科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为建设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2004年,继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后,中南大学又进入了中管高校行列。2005年以来,包括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吴官正等7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内的1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校视察,对学校的改革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过去的十年,是学科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十年。十年来,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数从7个上升至17个,再到目前的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14。学校的博士学位授权点从51个增加到14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8个增加到24个。2009年,在全国第二轮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2个一级学科入围前十名,其中,基础医学排名全国第一,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排名全国第二。
过去的十年,是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十年。十年来,学校积极探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继率先在全国试点综合评价录取本科新生后,又率先在全国创办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水平评估,并获优秀。学校共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7项,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水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学校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2009年本科生录取线平均高出各省一本线50分以上。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在校研究生规模从3200余名发展到17500余名,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培养“指技合一”现役军官硕士研究生的普通高校,研究生院顺利通过试办评估,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5篇。总计有2000多人次的学生在全国的各类学科竞赛和体育竞技中获得优异成绩;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欢迎和好评,学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居全国高校先进行列。
过去的十年,是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的十年。十年来,学校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 2人、“长江学者”28人,“国家杰青”10人;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7个,形成了以“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以15位两院院士为核心,以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知名教授等为骨干的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学术梯队。师资队伍整体结构明显改善,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博士比从10.2%提高到47.2%;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比为75.9%,其中正高职务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47.3%;具有校外学历背景的教师比达到60.1%。
过去的十年,是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跨越发展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形成了“构筑大平台、汇聚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科技创新模式,为满足国家、行业和地方重大需求做出了突出贡献。新建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9个;国拨经费2亿多元的“高性能铝材工程化研究与创新能力平台”正在新校区建设之中。我们承担了“大飞机”、“现代先进飞行器”、“青藏铁路建设”、“创新医药”和“重大疾病诊治”等一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项目,获得了8项“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900多项国家“863计划”和“支撑计划”项目,学校科技活动经费从合校时不到1亿元,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10.8亿元;学校共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8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在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中名列前茅;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不断取得新进展和成效,被誉为“中南模式”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标杆”,在全国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山河智能”和“博云新材”2家高新技术企业先后于2006年和2009年成功上市。
过去的十年,是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的十年。十年来,学校先后与云南、山东、江西、贵州、青海、广西、陕西等省区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与遵义、常州、新余等20余个地级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中国铝业、中铁集团、五矿集团等国内数十家大企业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吸纳合作经费5亿多元。学校大力实施科教兴湘行动,与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娄底等省内的大部分市州建立了校地战略合作关系,省内14个市州在学校新校区建立了市校合作生态园。我们充分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参与湖南区域发展和决策咨询工作,在推动湖南新型工业化和地方法治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和贡献。我们的3所附属医院积极发挥湘雅品牌优势,年门诊总量均在300万人次以上,为湖南乃至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抗击非典、防治甲型H1N1流感、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救援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的十年,是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的十年。十年来,学校先后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10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美国橡树岭国家研究院、德国国家科学院等一流研究机构签订了双边合作交流协议,与安赛乐·米塔尔钢铁集团公司、霍尼维尔公司等20余家国际大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境外合作的科研项目近100项,引进国外资金1400余万美元;我们先后开辟了30多个与世界知名大学交流交换本科学生的项目,已派出近千名优秀研究生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学习深造。在校留学生招生规模不断增大,留学国别和地区从30多个增加到80多个。
过去的十年,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的十年。十年来,我们完成基本建设投资约30亿元,新增各类用房60余万平方米,其中,新建教学、科研用房约40余万平方米。2002年,占地1.3万、建筑面积4.7万多平方米、能同时容纳4000多名学生上课的湘雅新校区教学中心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解决了医学教学用房紧张问题;以后勤社会化方式开发建设28万平方米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由学校后勤负责开发、建设、管理学生公寓一条龙的运作模式,受到上级肯定,在各高校中得到推广。特别引以为豪的是,我们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完成了新校区近2000亩土地的征地拆迁工作,先后建成了体育场、综合教学楼群、外语网络楼、机电楼、艺术楼和图书馆等,总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我校新校区将成为长沙市乃至湖南省的一张靓丽名片。3所附属医院的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其中,建筑面积9.6万多平方米的湘雅二医院外科楼、建筑面积6.8万多平方米的湘雅三医院新住院楼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就在今天,建筑面积28万多平方米、被誉为亚洲地区单体面积最大、功能设施最全的湘雅医院新医疗大楼也正式启用了。
过去的十年,是师生员工待遇不断改善和提高的十年。十年来,学校切实关注民生、关注基层,坚持开源节流,积极开展增收节支,采取多项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待遇。通过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套改、岗位津贴标准调整和发放节日补贴等举措,使教职工收入不断提高,由校财发放的教职工总收入由合并时的2.35亿元增长到5.22亿元。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推动住房货币化改革,截至2009年,共发放离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住房补贴1亿多元,是最早启动住房货币补贴发放工作的教育部京外直属高校之一;关注教职工健康,在实行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时,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逾千万元,使教职工住院医疗费报销比例提高了十几个百分点;为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现行制度与救济渠道难以覆盖和解决的校内特殊群体,特别筹措资金设立了“和谐中南基金”。
十年来,学校直接用于学生事务经费支出由合并时的每年0.25亿元提高到每年2亿元,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奖助学力度,不断改善学生的住宿、伙食等生活学习条件,不断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过去的十年,是党建和思政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十年来,学校按照上级的部署,先后组织全校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开展了“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后荣获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称号。2007年,在湖南省高校党建工作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德育教育、社会实践、研究生导师制、资助贫困学生就业、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引导、创业教育等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岚清、李长春、刘延东、陈至立等批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
老师们、同学们,中南大学合并组建以来的十年,是翻天覆地变化的十年。十年里,我们紧紧抓住了各种发展机遇,迎难而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实现了1+1+1〉3的聚合效应。可以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伟大变革成就了中南大学的今天。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中南大学今天的成就与飞速发展并不是仅仅靠这十年的努力取得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它根源于我们百年办学的深厚历史积淀,是数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尽管中南大学合并组建只有短短十年,但我们的工科可以追溯到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医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14年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百年的学科传承、百年的风雨兼程、百年的春华秋实,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与辉煌!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庆祝中南大学合并组建十周年之际,我们深切缅怀为学校发展呕心沥血的先辈们。我们不会忘记,曾经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历届学校领导;我们不会忘记,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奉献毕生精力的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们;我们不会忘记,给学校的发展予以巨大支持和无私帮助的社会各界朋友和众多校友们。我们更要感谢所有曾经和正在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和全校师生!中南大学的辉煌将永远属于你们!
回顾中南大学合并组建的十年历程,我们深刻体会到:
必须凝心聚力,抢抓发展机遇。我们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抓住大机遇、迎接大挑战、取得大成绩。发展是学校的第一要务、第一责任、第一目标。只有团结起来,凝聚心智,聚集力量,善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才能取得发展的先机,才能抢占制高点,才能推进学校健康发展。
必须弘扬特色,服务重大需求。特色是兴校之本、强校之基。坚持特色办学是学校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十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有色金属、轨道交通、医学等学科优势,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行业特色、产学研合作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特色,增强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我们要继续把特色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弘扬自身特色,紧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坚持服务行业、服务地方,实现快速发展。
必须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形成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办学思路、战略规划以及推进举措;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动摇,努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管理队伍和高水平职工队伍。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用优良的环境来凝聚人才,让人才创新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
必须争创一流,做出更大贡献。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学科、一流的成果和一流的管理。我们要以一流的工作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用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我们要举全校之力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征程漫漫,奋斗无限。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一是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中青年拔尖领军人才相对不足;二是基础研究相对薄弱,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办学的国际化程度还不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完善;四是办学经费相对紧张,资金筹措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老师们、同学们,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站在两个十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感到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未来十年,我们要把中南大学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到本世纪中叶,要把中南大学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此,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高水平大学发展模式。高水平大学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树立担大任意识,要站在国家使命、国家任务的高度勇挑重担、敢担重任;要树立创新意识,以改革创新精神,统领高水平大学建设全过程;要树立竞争意识,以国际视野和世界目光,不断提升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努力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科学制定中南大学章程,探索建立中南大学发展基金。要加快推进体制改革步伐,成立中南大学本科生院、科学研究院,成立中南大学大医药集团,培育完善具有中南特色的高水平大学文化。
第二,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建设一流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龙头,如果我们没有一定数量的学科能进入全球的前列,那么,学校的水平就上不去。因此,我们要瞄准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科整体布局,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在强化学校办学特色与提升整体办学水平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龙头引领和核心支撑作用。要实施“重点学科高原造峰计划”,力争把我校若干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学科。实施“国家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培育计划”,做大做强重点学科支撑体系。设立专项基金,建设一批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研究基地。加强工科理科结合的高水平平台建设,带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发展,以高水平的理科支撑工科、医科持续发展。加强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努力走出一条“基础为重、交叉为主、应用见长”的特色文科发展之路。当前,我们要举全校之力,做好新一轮“985工程”发展规划和改革方案的编制工作。
第三,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我们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的中心地位,继续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和完善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建立专业设置准入、退出机制,加强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改善教学条件,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大平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采取吸引“985工程”、“211工程”高校优秀生源、扩大导师招生自主权等措施,大力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增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和整体素质,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建设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
第四,以改革创新精神,着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难得,高水平的人才尤其难得。我们要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抓住国家大力加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重大机遇,结合我校学科、基地、团队建设需求,实施“升华领军人才计划”,建立和完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特区”制度。实施“升华学者特聘教授计划”和“升华猎英计划”,加强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和培养。“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经费向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倾斜。将二级学院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成效与院长聘期考核挂钩。建立多部门联动协调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优质高效服务。逐步建立校-院-系(所)三级教师培养体系。转变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青年教师业务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探索团队培育、运行和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组建适应学科发展、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学科梯队和团队(群体)。
第五,以改革创新精神,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要继续坚持对接国家重大需求,集成优势,积极培育标志性科技成果。坚持国家目标,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完善科技创新模式,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建设,努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不断创造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一流科技成果。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依托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立技术转移商业运行机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中南大学科技园,构建科技型企业孵化大平台。第六,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提高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办学的国际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学校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要以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为龙头、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为重点,以高水平教育合作、科研合作、学术交流为支撑,积极与国外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团体开展实质性的合作与交流。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引进境外优秀教材,提高学校外籍教师的比例,吸引海外优秀留学人员来校服务。要加快人才培养国际化进程, 进一步完善留学生选拔机制,扩大学位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规模,形成多部门联动、二级学院主动参与的对外合作交流格局。
第七,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继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着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长效机制,不断增强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的新机制,增强基层党建工作实效。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作用,关心和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大创业教育力度,探索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途径,实现学业、就业、创业的良性互动。健全辅导员培养选拔和职务晋升机制、教师师德考评机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各位领导、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十周年庆典,既是辉煌历史的检阅,也是新的跨越的开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坚信,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校友们的合力支持,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中南大学一定会更加意气风发、阔步前行!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