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人居环境发展报告

时间:2019-05-14 01:48: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浏阳人居环境发展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浏阳人居环境发展报告》。

第一篇:浏阳人居环境发展报告

浏阳人居环境发展报告(2010)

联合发布单位:浏阳日报社、浏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浏阳市城乡规划管理局、浏阳市住房保障局、浏阳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浏阳市环境保护局、浏阳市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浏阳市市政园林管理局

十一五期间,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两个富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产业提质、主攻项目经济、构建和谐浏阳,全面开创浏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时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的现代宜居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为全面展示近年来浏阳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在广泛征求和吸纳了市直相关部门的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本报编写了2010年人居环境发展报告。我们将根据浏阳宜居城市建设最新发展情况,不断推出新的《浏阳人居环境发展报告》。

一、城市概况:浏阳隶属长沙市,位于湖南东部偏北,东邻江西省铜鼓、万载、宜春;南接江西省萍乡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会长沙;北界岳阳市平江。,处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金三角”地带,距省会长沙60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4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是国家两型社会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的组成部分。浏阳市地域东西宽105.8公里,南北长80.9公里,总面积5007平方公里。市辖辖4个街道、26个镇、7个乡,总人口138万,市政府驻关口行政中心。

近年来,浏阳市各项事业迅速发展,产权制度改革、城市建设、经济环境优化等工作在全省独树一帜,被誉为“浏阳现象”,成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优秀旅游城市”和“湖南省文明城市”。浏阳已连续几届进入全国百强县。在刚刚发布的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排名中,湖南省长沙四小龙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和望城县4个县(市)全部跨进了全国百强,浏阳市位居全国第65位,中部第4位,湖南省2位,竞争力状态由2009年的相对稳定级改为上升级。

浏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区位和环境的比较优势,以最佳人居环境为方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线,不断创新城市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居住宅和城镇建设,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称号,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城乡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凸显了山水浏阳,宜居之城”风貌,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人居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城乡规划:

一、发挥规划龙头作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近年来,浏阳城乡规划能力明显提升,规划在城乡建设管理中的调控引导更加有力。2000年,修编了浏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主城区规划为“一水三山四带”的空间结构,“一廊两心四片”的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区范围250.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中期(2020年)为35万人,远景为50万人。城区现状建设用地;中期(2020年)35平方公里,远景50平方公里。在总规的指导下,组织编制了近期建设规划、道路交通、环卫设施、供水等专项规划,老城区、荷花小区、枫浦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景程大道两厢等城市设计,工业新城总体发展规划,33个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和236个村庄规划编制,主城区控规覆盖率达100%,乡镇总体规划编制覆盖率达100%,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达75%。

二、强化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管理,规划管理逐步规范高效。坚持严格规划审批,依法行政理念,严把“一书两证”关,对一定规模的住宅小区、公共建筑及重点临街建筑严格执行规划建筑设计方案竞选、多方案比较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对建设项目实行批前公示、批后公布和规划修改听证等制度;在土地开发规划管理方面实行图则管理制度;按城市总体规划引导成片用地、成片开发、成片出让、成片建设,使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对重要项目的规划审批实行集体决策,进一步提高规划管理的科学性。2006年,在各乡镇、街道设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站,每个站明确了2名规划管理专干,逐步理顺了村镇规划管理体制。近年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引导,浏阳先后建设了体育中心、行政中心、欧阳予倩大剧院、花炮观礼台、浏阳河风光带等一批城市重点、亮点工程。五年来,共发放《选址意见书》16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0013份、用地面积1898万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837份、建筑面积488万平方米。

三、加强规划日常监督管理,规划权威性不断增强。2010年,选择文家市镇等8个乡镇和园区开展建制镇规划执法权下放试点工作,进一步明确乡镇行政执法责任,打造城乡一体、上下结合的行政执法新格局。严格进行规划监督检查和规划行政处罚工作,与相关部门建立相互通报联动机制,实行管辖区域分片包干和轮换管理。五年来,依法查处违法建设813处,拆除违法建筑4.5万平方米,下达处罚决定书508份,处罚面积68万平方米,处理行政复议案件2起,行政诉讼案件6起,全部胜诉。有效地维护了规划权威。

三、城市建设:

一、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提高。近5年来,全市城建重点工程共投入 2.65亿元,完成重点工程项目近50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发展平台不断夯实。浏阳日供水能力增加到7.5万吨,城区供水普及率达80%。坚持公交优先,积极推广多样化公交优先通行措施,公交线路增至15条,拥有公交车89台,年客运量达千万人次,公共交通车辆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环保车辆、智能化管理系统得到应用。

二、市政道路建设日益加快,城市通行条件持续改善。近年来,我市新建或改造了浏阳河中路、汉塘路、道吾路、复兴南路、车站路、南泥湾路、料源路、石霜路、龚家桥路、东沙路、博德东路、礼花路等城市道路,有效缓解城区居民“出行难”等问题,城市路网格局更加发达和完善,同时为土地开发经营提供匹配服务,促进土地开发经营集中有序推进。

三、创新城市融资渠道,城建投入实现多元化。以市场融资为方向,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逐步走出一条“政府引导、财政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新路子,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通过高度垄断城区土地一级市场,引进战略投资商进行土地整理开发,夯实城市建设融资平台,累计融资17亿元。

四、城市管理

1.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城市秩序不断优化。2010年,城市管理部门组织综合整治行动170余次,全年共查处各类案件2935起,纠违20000余次,继续保持了队伍成立十年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双零”目标,市容市貌大大改善,城市秩序显著好转。

2.城市管护水平不断提升,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城市管理部门注重提高市政园林绿化管理精细化程度。一是切实抓好日常维护工作。全年对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进行了全面维修、维护,疏通排污排水井860座、下水栅970处,修剪苗木156万平方米,修剪主干道行道树6700株,补植绿化树木9.6万株,绿化除草13万平方米,工作量同比去年增长35%以上。二是投入资金维修北正南路、北正北路、礼花路人行道9300平方米,提质改造绿化带3400平方米。对堵水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声威巷排水问题进行了工程施工设计,按规定正在组织规划评审和进入招标程序;对城区砼路面和公共地域道路破损情况进行了详细统计、分类,并拿出改造方案报市政府分步改造。

3.“脏、乱、差”治理取得实效。2010年,全年查处欠缴环卫公用事业费等案件325起,处理投诉80起,维护了良好的市容市貌。加强城市“牛皮癣”治理。采用“疏堵结合”方式,新增便民信息栏60个,总数达240个,方便市民发布各类信息。安排队员定街道、定责任防治、清理“牛皮癣”,撕毁乱张贴“牛皮癣”10万处,刷、洗、覆盖6万余处。严把广告、招牌审批关,按照“高、大、新、亮”的标准,全年审批户外广告938件,户外广告规范整齐,品质、品位进一步提升。组织集中整治行动2次,共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要求的户外广告580余块,有效净化了城市空间。对客运车辆营运秩序进行严格监管,共查处中巴车违章上下客等违法行为730余起。严格实行出租车驾驶员持证上岗制度,组织开展了“优质服务月”活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各中队安排专门人员在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按时到达学校周边,维护秩序,确保道路畅通,杜绝意外事故发生。随着城乡面貌的改善、城市管理的加强和市民素质的提高,浏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居住条件

1.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5.93亿元,住宅开发面积142.49万平方米,商品房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分别为170.36万平方米、92.10万平方米、37.33万平方米。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提供了重要保障。

2.住房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10年全市开工建设廉租住房8.9万平方米1810套,已竣工2.16万平方米408套,已分配入住261套,预计到2011年年底城区最低生活保障住房困难家庭可全部得到安置,实现应保尽保;同时,改造七宝山硫铁矿、湖南磷化总厂、古港化工实业公司等处国有工矿棚户区4.39万平方米,发放住房租赁补贴846户。

六、环境保护

(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显著。一是农村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确定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部门支持、属地负责、村民自治”的总原则,按照“群众自筹、政府补贴、争取上级支持”的模式解决项目资金问题,创新了工作模式,培育了葛家、三口等一批典型。已完成建设乡镇垃圾中转站21个、乡镇垃圾资源回收中心29个、村垃圾收集站194个、村垃圾资源回收站96个、垃圾分类收集池2.3万个;完成26.9万个垃圾分类桶、1.1万个公共垃圾分类桶、650辆垃圾收集运输车的配置;成立了330个清扫保洁队伍,聘请保洁人员1000余人。二是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铺开。将34个乡镇(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纳入了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积极做好工程建设手续办理的协调工作,采取类似于POT的建设模式,建设步伐大大加快。目前葛家、洞阳、大瑶、永安、农业园等11个污水处理厂已经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其他乡镇正在积极建设中,为“十二五”减排和保护浏阳水环境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污染减排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明确COD减排项目2个,SO2减排项目11个,完成COD减排975.53 吨,削减率8.51%,SO2减排2381.3吨,削减率19.33%,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二)监管执法力度加大。将确保环境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严加监管,及时处置。一是强化监测。建立全方位的监测体系,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行业、企业的监测防控,按要求做好了农村环境试点监测,加强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实时掌控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全年开展各类监测600余次,在城区建成一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并投入运行。二是加强监管。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环保站职能,加大环境监察、监测和“三同时”管理力度,对选址敏感和高风险的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切实加强企业环境关键环节的监管,对擅自停止使用治污设施和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予以严厉处罚。组织开展了全市花炮、矿山企业专项整治等5次大的执法行动,排查企业500余家,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分别依法采取了处置措施。认真做好了“湘和”事件的善后处置工作,切实加强了对湘和化工厂厂区的环境防控,确保了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杜绝了再次污染。三是严格执法。2010年以来现场监管企业1200余家,下达现场监察文书1000余份,责成停产整改企业20余家,依法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0余起,罚款到位130余万元,排污费累计到位800余万元,妥善处理环境信访投诉500余件,办理人大、政协建议、议案30余件。

七、城市生态

2010年,我市绿地率为31.73%,绿化覆盖率35.66%,人均公园绿地率7.2平方米/人。绿地总面积为474.96公顷,其中烈士公园2.1公顷、思邈公园5公顷、西湖山公园138公顷、文庙公园4.2公顷。2006年—2010年我市已验收建设项目96家,验收绿化面积26.03公顷,获得市、省园林式单位(小区)市级18家,省级8家。

八、基本结论

1、十一五以来,浏阳宜居城市建设管理、人居环境改善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度,我市居民住房条件改善项目获得建设部颁发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居住条件、环境治理、背街小巷改造、城市综合治理等均达到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2、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容提质,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城市交通、大城市管理格局、居民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或尚未形成,市民幸福指数有待提高。

第二篇:昆明市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昆明市人居环境发展现状、条件及优势

(一)昆明市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1.历史文化

昆明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公元前339年战国时代,就有庄蹻入滇为滇王的历史记载。公元 765年与唐朝同时代的云南的南诏王朝建立了拓东城,即如今的昆明城。南方丝绸之路接通了与缅甸、印度等周边国家的联系。公元1279年元朝在云南设立行 省,昆明正式成为省会城市。1905年昆明自辟商埠,对外开放,从此迈开了近代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昆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其中 以“火把节”、“滇剧”、“花灯”、“昆明斑铜”及“滇菜”等最具民族特色。昆明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32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项,省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5项,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42项。此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映生辉,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石 林风景名胜区、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九乡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昆明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阳宗海旅游度假区)。作 为少数民族大省的省会,多元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文化在昆明得到了集中体现,拥有大量民族特色的东西,如习俗文化、制度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伦理文化及 审美文化等,昆明甚至可以称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核心。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昆明正逐步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开展对外交流活动的前沿阵地,是 东盟各国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昆明的人居、人文环境是同等发展规模的城市无可比拟的。

2.地理位置与资源条件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地处东经102度10分至103度41分,北纬24度24分至26度33分。昆明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低纬度、高海 拔互补,气候类型多样,常年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天高云淡、四季如春,鲜花常年绽放,草木四季常青,素以“春城”、“花城”闻名于世。由于昆明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属于气候条件最好的城市之一,又被誉为“高原氧吧”。昆明市复杂多样的高原地貌,垂直多变的立体气候,孕育 了种类繁多的植物。森林生长良好,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温带针叶林、寒温带针叶林,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滇青冈、旱冬瓜等,森林覆盖率达到51.2%。在原有的400多个传统花卉品种基础上,近年来,大量花卉新品种在昆明培育成功,使昆明市成为名符其实的“西南花都”。

昆明主城区三面环山,南濒滇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是休闲、旅游、度假、居住的理想之地。昆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目前已开 发重点风景名胜古迹100多处、旅游景区30多个、国家级旅游线路10余条。昆明共有各类旅游景区(点)50余家,A级以上景区9家,其中国家5A级景区 1家(石林风景区),4A级景区6家(九乡风景区、昆明世博园、云南民族村、大观楼公园、西山森林公园、金殿风景区),2A级景区2家(岩泉寺、青龙 峡)。市区内湖、山、石、洞、泉、瀑布、花卉、古树、园林名胜、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独具特色,极富魅力。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辐射全省,连接东南亚,集 游览、观光、度假、购物、娱乐、居住为一体的人居自然环境黄金圈。

3.社会发展

昆明市是云南省省会,全市设5区、8县和1市。昆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达,交通便利,昆明地处南北文化、东西文明的交融之 地,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同的文化彼此兼容,相互激励,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体系,也打造了昆明这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昆明自古以来就是与东南亚 和南亚次大陆各国进行政治、经贸往来的枢纽,区位优势十分突出。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经贸组织的全面启 动,昆明开放型、多功能的中心城市功能日益显著。

党的十六大以来,昆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二、三产业快速增长;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增强;城市城镇化率大幅提高;环保投入逐年递增,由于环保投入的增加,昆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和烟尘、粉尘排放量明显减少,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城市污水处理 率等指标大幅提高。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新建、改扩建15个乡镇(街道办)文化站、150个行政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打造老街庙会、大型旅游歌舞晚 会《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等文化品牌。解决农村2.8万户10万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实现300个村广播电视光缆联网。全力保障第七届全国残运会顺 利举办,成功举办市第三届运动会。启动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在全国第六届城运会上取得4金4银1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就业和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开发有效就业 岗位12.8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8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就业2.7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100%实现至少1人就业。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 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1.4万人、69万人、86.7万人、39万人、37.4万人。在五华、呈贡、富民开展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 险试点工作,8986人参加保险。启动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20.6万人。新建廉租房1768套,制定出台《昆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 庭廉租房保障办法》,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84万平方米。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0.4万农村特困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环境文明有序。深 入开展“平安昆明”创建活动,建设城市电子报警监控系统,构建社会治安打防控长效机制,荣获“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城市”称号。加强禁毒工作,完善艾滋 病监测体系。建立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加大消防管理、生产安全监管、防灾减灾等安全工作力度,切实保障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助困。妇女、儿童、老年人及残疾人事业取得新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档案、地方志、参事等工 作有了新进步。国防教育、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继续加强,第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总之,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得到更 多实惠。昆明人居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

4.经济发展

近年来,昆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6亿元,增长1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133.1亿元,增长2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4亿元,增长17.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120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3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分别增长6.1%和7.1%;城镇登记失业率2.58%;人口自然增长率6.02‰。

新增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12个。完成“五小”水利工程1.3万多件,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35万亩。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11.9万人,转移9.1 万人。解决农村23万人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公路路面硬化151.3公里,路基改造534公里。建设沼气池1万多口,节柴改灶2万多眼。实施45 个村庄村容村貌整治。全面启动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392万亩集体林地落实权属。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解决2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巩固提高8万低收 入贫困人口的温饱水平。完善移民工作体制机制,确保5万多名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全部兑现。

国家重大能源项目落户昆明。工业集聚发展步伐加快,高新区云南电力装备产业基地启动建设,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获得批准。经济开发区光电子产业基地、昆明信息产业基地等快速推进,云南深圳工业园完成总体规划开始对外招商。新增10个省级技术中心,14个市级技术中心。

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08.3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68.9亿元,增长8%。昆明被评为全国“十大休闲城市”之一,石林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获得成功,列入首批国家5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大渔片区开发建设工作快速推进。

昆明市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是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商贸、科技、信息中心和物资集散地之一,也是我国高新技术研发、孵化的重要基地之一,具备了良好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条件,也为市民享有优质人居环境奠定经济基础。

5.城市建设

近年来,昆明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和提高。规划龙头作用进一步增强。坚持“规划立市”,完成《昆明市城镇体系规划》、《昆 明市住宅建设专项规划》、《昆明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昆明城市燃气总体规划》等重要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审查公示主城区 55个片区详细规划。加强规划执法和规划审批后的管理,设立举报电话,加大违章建筑举报查处力度。

城市交通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朱家村立交、昆洛路、官南立交、高海公路、广福路、昆永复线、国道东连接线、昆大线黑林铺至眠山段先后竣工通车,西 二环高架、环湖东路城区段、西坝路、海埂路、福海立交桥改造、小西门龟背式立交等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完成第一批4个片区25条支次路交通微循环改造,第二 批6个片区30条支次路交通微循环改造大部分路段完工,完成学府路与一二一大街配对单行改造。建成广福路公交专用道和眠山立体公交停车场。推行公交IC卡 换乘减付收费方式,实行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公交营运线路增加到185条,车辆达到2820台,出行分担率提高到26%。

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拆违拆临65万平方米,建绿透绿46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3.8%,绿化覆盖率38.3%,人 均公共绿地面积8.45平方米。新建金棱河、席子营等公园,完成广福路、昆沙路、昆石公路入城段等道路绿化,建成荷叶山、呼马山等9片生态公园。

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建成五华生活垃圾发电厂,建设垃圾中转站17座,20座公厕实行免费开放。完成119条无灯路段路灯建设。综合整治178个“城中村”。建成15个标准化农贸市场。拆除不规范户外广告1754块、面积11万多平方米。

新区开发建设进展顺利。市级行政中心主体工程完工。先期进入的5所高校建设全面推进,云南师范大学率先招生入住。一期路网大部分路段路基工程完工。卡特彼勒、财富中心、云白药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昆明新机场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启动,实施外围部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6.环境保护

昆明环境保护得到加强,资源节约成效明显。滇池污染治理取得新进展。滇池北岸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加快,草海西岸截污管B段、庄房村泵站、官 宝路污水干管A段建设启动,开工第三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第七污水处理厂建设。分散式再生水设施达到120座,日处理能力3.5万立方米。完成五甲塘片区生 态湿地一期建设300亩,在滇池西岸生态带种植苗木2171亩,滇池流域完成营造林12400亩,整治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关停砖瓦厂、采石场113 家。完成盘龙江中段整治和宝象河水系防洪整治工程,乌龙河、船房河截污综合治理基本完工。

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对污染物排放超标企业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96户企业通过验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实施重点节能技术改造102项,全市资源综合利用认定企业发展到180多户。对18家企业环境违法违规行为挂牌督办,并完成整改。

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完成154宗探矿权和1607宗采矿权清理。建成营造林13.9万亩,完成松华坝水源保护林带5500亩基地建设任务。市区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优良级天数达标率100%。掌鸠河工程实现供水,清水海引水一期工程开工。

(二)昆明市争创人居奖的条件及优势

1.昆明市争创人居奖的条件

2008年来,随着昆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进,昆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文化教育等方 面有了长足进步,为昆明争创人居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虽然争创工作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昆明在争创过程中已经具有了一定条件:

(1)昆明市委、市政府强烈的意愿。昆明市委、市政府对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的工作十分重视,并对争创目标充满了信心。市委、市政 府始终把重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方案、实施计划等,责成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争创活动的调研和规划制定等 工作。同时要求市级各行政部门全力配合争创活动的开展,要求各部门各司其职,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争创工作任务。

(2)昆明市已经分别获得过“中国人居范例奖”和“迪拜最佳范例奖”,在申报经验上已经相对比较成熟,能够为争创人居奖活动的启动和开展起到有效的借鉴和促进作用。

(3)昆明市主城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服务能力、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在城市生态保护和建设、园林绿化建设、解决城市弱势群体居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

(4)昆明市正在开展的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为申报人居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主城区绿地面积大幅度提高,拆违 建绿成效明显,周边九大生态公园基本建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使环境变得更加清洁,市容市貌得到很大改善。这些工作为昆明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 奖和联合国人居奖打下一定基础。

(5)昆明广大市民的支持。昆明市民一直对改善和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工作十分支持,对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的愿望十分迫切。广大市民 积极参与相关的争创活动,对争创的各项措施给予支持。争创过程中,将开展公众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调查和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 人居环境的了解,提高公众对争创人居奖的参与程度和满意程度。

2.昆明市争创人居奖的优势

昆明市由于特有的自然、人文等特点,较之于全国其他获奖城市有其争创的优势,在申报工作中,应突出以下优势:

一是独一无二的气候优势。昆明地处云贵高原,空气清新、天高云淡、四季如春,素以“春城”闻名于世,如今又有“高原氧吧”的美誉,充分说明了昆明的气候优势举世无双,也最适宜于人类居住。

二是独特的区位优势。从地理区位上看,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作为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 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之一,随着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泛亚铁路和昆曼、昆仰公路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昆明将由我国对外开放 的末端变为前沿,必将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建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型国际商贸旅游城市、国际交通枢纽中心、国际金融贸易中心、国际会展中 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是人们生活、工作、旅游的最佳所在。

三是和谐的多民族文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会,25个少数民族风情和文化在昆明得到了集中体现,拥有多样民族特色的文化,如习俗文化、制度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伦理文化及审美文化等。和谐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昆明人居人文环境的独特优势。

第三篇: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与人居环境

姓名:XX学号:XXXXXXXXXX

简介:从人居环境学和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的角度 分析 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提出健康建筑体系是未来持续 发展 的人居环境模式,最后提出建筑师在推广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任务。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探讨.关键字: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

人居环境,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和 自然 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对土地、自然的依附眷恋以及逃避是一对在人居环境史中反复出演的矛盾戏剧。而这样的矛盾,在二十世纪尤为突出:二十世纪在见证了人类与土地和自然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类彻底逃避于人造环境之居住状态。其典型例子为大量无选择地使用透明玻璃,以及悬索轻型结构以企图逃离土地之重力束缚。但是我们似乎并不知道我们人类为何这样做,也不知是否体现了我们对土地自然的恩情与怨恨。基于此 问题,才提出了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问题。中国 人居环境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不仅仅由于自己的身份,而更深切的是居和住本是人的重要的部分。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需具备五大条件。它们是: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还应遵循五大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 经济 发展良性互动;发展 科学 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 社会 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 艺术 的创造相结合。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一.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1.自然环境方面: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不要滥用耕地。1

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其次,要遵循地区气候的特点。要注意居住区内气候环境设计,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宜人的小气候。第三,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 现代 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高,较干燥,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声、光、热和空气的环境恶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的措施与构造方面更要加以注意,如改善城市、住宅区以至室内的声、光、热和空气的质量应在重要的位臵上。在城市里,建筑群的布局和房屋设计中要争取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干扰,净化空气及调节好室内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物理环境。2.人文环境方面: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 内容 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注意美化,例如:种树、植草、开辟人工湖及设臵喷泉、假山等。

二.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2001年10月10日世界居室卫生日,在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生态住宅建筑”的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技术 研究 院副总建筑师开彦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地阐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从日本来看,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其中一部分经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

三.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巨变的20年,也是人居观念不断更新的20年。改革开放后,社会 进入转型阶段,但由于 历史 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人们的居住条件还相当不理想,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拥挤在环境恶劣的棚户中。于是,“人者有其居”成为一种理想,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和政策的出发点。在此观念下,住房的增加是第一位的,而住房的舒适度及其周边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政策的主要考虑 内容。尽管这个观念很传统,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解决群众的住房 问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许多人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人者有其居,只是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并未反映出入们的全部愿望,与社会整体的需要也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物质积累的增加;也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接受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 发展 等等广泛流行于当今 时代 的理念。于是在住宅问题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住宅本身的设计要更人性化,更舒适合理,住宅之外的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小区的设施要配套,环境要美好,交通 要方便等等。进而言之,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被与人居联系起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环境要绿化美化,生态要平衡,城市要适宜人居住。

四.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认识上的偏差,能使人居环境建设遭遇困难。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有许多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城市中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再如,外观华美的建筑内里则简陋粗糙,居民众多的小区里缺水少电等等。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小环境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与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随着 经济 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使建筑、适应时代的挑战,加快探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根据《芝加哥宣言》提出的“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 哲学 发展的主潮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 中国 “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也就是所谓“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 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使生命活得有意义,让生活同生命和谐。尊重生活,维持生命。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表达的就是返朴归真的生活,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生命,也是同自然界和宇宙生命相联系的生命。“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道德观。“建筑是环境的 科学 与 艺术。”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它的构思应把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两者相结合而和谐地协调发展,创造出健与美的人居环境。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卫生、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去 研究,而应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问题。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要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 学习和吸收国外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建筑师直接从事建筑及构配件的设计和选材工作,肩负着“设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史重任。无庸臵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二十世纪内这一深刻内涵仍未提上日程,由于我们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

自二十世纪交替以来,我们习惯于敏锐地捕捉前卫新奇的先锋艺术,同时也为自己日新月异改造土地的技能挺进而感动。所有这些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改造土地、自然及真实建造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是否体现了人类“土地恩怨”爱恨之根本情结,惟有敏锐思辩方可赋予其意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遵循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居住区与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要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2.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杜

4.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 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5.鲍家生,《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建筑学报

6.聂游昆,《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建筑学报

第四篇:人居环境

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推进人居环境建设

太原市晋源区建设管理局局长荣春贵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简称,是以“人”为主体来研究生活的,是一个融贯综合的学科,包括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内涵十分丰富。人居环境强调融贯和综合,融贯是指从中国的建设实际出发,以存在问题为中心,主动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智慧,有意识的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地推进学科的发展;综合就是把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系统在内的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生态、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对人类聚居问题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融贯综合思想渗透了“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一、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人居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既是一个古代的命题,也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幕天席地的居住环境中学会了建造茅草屋,他们选择了相对优越的人居环境,营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在当代,人们通过建筑布局和构造的变化来改善通风、温度,以及减少噪音等各种不同不利条件的侵入。但是,在快速化城镇发展进程当中,城市问题表现得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居住拥挤、基础设施匮乏和老化、生态环境破坏、旧城改造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激化、城市“美化运动” 1

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而切断了城市的文化和文脉。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优劣,会直接对该城市的面貌、品质以及民生状况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人们的居住观、生活观、价值观和幸福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生活出行、教育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转变增长方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建设和谐的人居环境显得异常重要。

二、人居环境建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就要求我们的人居环境具有更好的生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力发展生态系统平衡、生态结构健全的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人居;还要具有更好的文化艺术性,重视人居环境的文化创意、艺术创意,特别是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创意。现就人居环境建设所涉及到的自然生态、人类住区、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等方面简述如下:

(一)加强人类住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居健康问题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大会提出两句话:第一句——人

人都有适当的住房;第二句话——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第一个问题差不多基本实现了,因为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现在我们应该向“居者优其屋”的方向迈进,解决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是健康人居环境,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性、亲和性;令居住者身体舒适、精神愉快;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那么,如何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城市住区环境长期制约着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生活质量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对环境合理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考虑;要强调综合规划先行原则——强调整体概念,根据人文学、生态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原则对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布局;要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原则——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要强调绿色建筑技术原则——在居住方面要提高技术,更新材料产品,努力开发出适合资源节约型的住宅建筑体系。

第二,建设健康住区环境,回归舒适、健康、安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面对各阶层、各个层面的不同住房需求,都拥有各自的健康住区。同时,还需要确保住宅设施

同步建设,采用绿色环保建材,营造绿色家园,保护好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利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科学城建、生态城建、文明城建、高效城建、和谐城建和阳光城建的新理念,努力打造绿色城镇化的里程碑工程,要更加突出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要完善城市供水、供气和供热网络,加大政府对供水、供气、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行业监管,确保供水、供气和供热质量;

第二,要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实现智能化管理,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公交场站设施建设,增强公交向农村延伸的服务功能,扩大城市公交覆盖率,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第三,要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合理布局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大力完善城市交通设施;

第四,要全方位推进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着力推广污水处理、再生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等工作。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城市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三)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找准发展定位,妥善解决好城市绿地、环境卫生、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噪音控制等生态问题,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第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应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自然环境,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和布局,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坚持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交通等造林绿化工程,同时还可以将城市绿地与城市周边的山川、水体、林地、农田等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绿色体系建设。

第二,遵循生态规律,整治城市水系,保护好水系两岸的自然滩涂和坡岸,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同时大力控制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提高各项指标综合达标水平。

第三,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市民生活环境。重点治理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五乱”现象,综合整治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卫生死角,彻底解决城市环境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状况,着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状况,打造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

(四)发掘城市人文资源,培养文化特色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镇化造成的文脉遗失。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能光是到历史典籍中去寻找,而要体现在现存的城市形态、名胜古迹、古建筑、风

土人情、自然遗产等方面。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宝贵的财富,各城市一定要加强保护、修缮和宣传,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要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区、文化广场、公园、雕塑等,培养城市的文化特色,构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展现自已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软实力,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和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如: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的功能配置、工程质量、装修水平和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综合配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绿色人居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九日

第五篇: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

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

1、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可泛指较小的城市、建制镇(县城关镇和实行镇管村体制的建制镇),以及集镇。狭义的小城镇概念,是指除设市城市以外的建制镇,包括城关镇。广义的小城镇概念,除了狭义概念中所指的县城关镇和建制镇外,还包括了以乡镇府驻地为主体的集镇,这一观点强调了小城镇发展的动态性和乡村性,是目前我国小城镇研究领域更为普遍的观点。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居环境由各种形式的聚落所构成。从简单的遮蔽物,到巨大的城市;从村庄到城镇的建成区,到人们采伐木材的森林;从聚落本身,到跨越陆地和水域的相互联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系统。我国的聚落可划分为两大类,即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所谓城市聚落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城市聚落包括市区和镇区。市区与镇区以外的地区一般称为乡村,设立乡和村的建制,乡村聚落又有集镇和乡村之分。由此可见,小城镇的范围涉及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方面,其中建制镇的镇区属于城市聚落的范畴,而建制镇镇区以外的乡村和集镇则属于乡村聚落的范畴,具有二元性的特点。

在发达国家,小城镇多作为可持续发展社区来规划,具有优美环境的小城镇成为人们理想的居住社区。

从上述的观点,我们可以归纳总结出小城镇概念的实质,即小城镇是一个乡村地区逐步向城市地区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过渡性地区,包括正在城镇化的建成区和与其联系紧密的周边农村腹地。其特点是人口逐渐向镇区集聚,经济活动以非农产业为主,并趋向多样化,文化活动逐步丰富,建筑的数量、密度、高度在增加,类型多样化,呈现出初步的城市地域化景观。而且,根据小城镇的特点,我们对小城镇的研究可以采取城市、聚落、社区等的研究方法。

2、人居环境(1)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即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础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在空间上,人居环境可以分为生态绿地系统和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

关于人居环境的概念及理解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狭义的理解,认为人居环境指居民的居住和社区环境,它不仅包括住宅质量、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交通状况以及与建设与环境的协调、空气质量、绿化美化、卫生状况等硬件设施与硬环境,而且还包括家庭环境、质量、居住区和谐、安全归属感、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心理感受的软环境;广义的理解,认为人居环境是指各种维护人类活动所需的物质和非物质结构的有机结合体,它不仅是指居民的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而且还包括贯穿于其中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对小城镇而言,“人居环境”是指小城镇行政管辖范围内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的总和。(2)人居环境的构成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并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更为复杂的支撑网络。

吴良镛先生借助道萨迪亚斯的“人类聚居学”观念,将人居环境的内容分为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从层次上,人居环境可分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五个层次。

人居环境的建设应当贯彻五个观念原则: I.生态观——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II.经济观——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III.科技观——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IV.社会观——关怀广大人民,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V.文化观——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

3、小城镇人居环境现状及问题

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重视经济发展,忽略了地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的建设。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而: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被人为破坏,生态结构日趋单一;城镇空间形态呈无序蔓延状态,土地利用分散,效益低下;人口密度过大,居住空间间隔不合理,住宅外部环境恶劣;城镇用地比例结构失衡,空间布局混乱;基础设施分布和发展不均衡,公共设施人均指标偏低,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社会建设未得到足够重视,民俗传统和文化特色保护不利等。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突显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于空间环境缺乏系统的规划,造成了建筑杂乱无章,道路设置混乱的现状。

4、保护小城镇所特有的人文风貌特色

在小城镇的建设当中,我们一定不能忽视其特色的营造与保护。城镇特色是指一个小城镇,它的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他城镇的个性特征。小城镇特色的构成因素总的来说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因素,是指小城镇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这是小城镇特定形成的基础。二是人工因素:是指人为建筑活动的成果,它是形成小城镇特色的最活跃的因素,通过人为的建设活动使富有特色的自然环境变得更加有魅力和特点。

具体的来说,构成小城镇特色的要素主要有:规则布局与结构、建筑群与单体、自然、人文与历史景观

5、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内涵

根据地域范围和研究角度不同,小城镇人居环境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小城镇人居环境是指一切与小城镇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包括小城镇居民居住和活动的有形空间和贯穿于其中的社会、文化、心理等无形 空间。它可进一步细分为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城乡建设环境等四个子系统。

狭义的小城镇人居环境,是广义小城镇人居环境的核心部分,是在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活动所达的空间里,与居住生活紧密相关,相互渗透,并为居民所感知的客观存在。它包括小城镇人居硬环境和小城镇人居软环境两方面。前者是指为小城镇居民所用,以居民行为活动为载体的各种物质设施的统一体,包括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和景观生态环境四个部分。后者是小城镇居民在利用和发挥硬环境系统功能中所形成的社区人文环境,如邻里关系、生活情趣、信息交流与沟通、社会秩序、安全和归属感等。

小城镇人居环境系统的构成。该图以人为中心,其紧邻的外环表示狭义的小城镇人居环境,并与第三环和第四环构成广义的小城镇人居环境。

6、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小城镇规划设计的研究主要有: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小城镇;在人居环境学的框架下对小城镇规划的研究;针对小城镇面临的问题,如生态破坏、历史文化湮没、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对小城镇规划的研究,以及小城镇规划中的特色设计,小城镇规划的控制、法规的研究等等。

(1)人居环境学与小城镇规划

人居环境学最早由道萨亚迪斯于 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是将人类聚居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考察,研究包括城市、城镇和乡村在内的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人居环境问题。1976年、1996年联合国召开第一、二次人类住区会议,对国际人居环境学的研究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钱学森先生的“山水城市”理念就是从我国传统理念出发,对城市人居环境的一种阐述。在“人类住区”概念的启发下,吴良镛先生致力于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1993年提出在我国建立人居环境科学的倡议。吴良镛先生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系统阐述了人居环境学的定义,研究范围、方法和研究框架,并构筑了人居环境科学的系统框架与模型,为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提出了研究的工程学方法——“城乡融合”的规划设计思想,并提出了走向人工与自然融合的,城乡融合的“地区—园林—城市—建筑”的规划设计模式,将“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的融合列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内容,为小城镇规划设计模式与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新思路。

陈秉钊先生主持的“上海郊区小城镇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通过对上海郊区小城镇的农业发展、乡镇工业布局、非农经济的土地利用、城镇的空间结构形态、社区发展变迁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研究的内涵和构成,并从区域、城镇、社区、家居四个层面探讨人居环境的范围,提出了上海郊区小城镇人居环境的建构,从规划设计角度提出了人居环境优化的方法和措施,并提出人居环境的评价体系、保障体系,为最佳人居小城镇规划提供了范例和研究基础。

另有一些学者提出人居环境规划中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的趋势,从观念与目标的转型,规划与设计的转型和材料、技术的革新等方面探讨了城市规划的转型方法。

黄光宇教授从山地人居环境的自身发展规律出发,建立了适应其自身发展规律与特点的理论体系和规划设计方法体系,等等。

(2)历史文化保护更新与小城镇规划设计

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小城镇规划领域:主要有历史小城镇的保护规划,小城镇规划中的保护与更新,以及注意地区文化的规划观念等。

许多学者通过对江南地区小城镇的历史研究,指出传统城镇除了历史文化价值以外,传统城镇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的使用价值与研究价值,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人的生活内涵和居住空间形式对小城镇人居环境建设的启迪。并指出历史保护应是建筑环境、单体建筑和地区建筑、文化的整体保护的小城镇规划思路。在此基础上,对更新和保护作了研究,提出“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规划观。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者从传统城镇的结构形态出发,通过对传统城镇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原型要素,从促进城镇形态“田园化”和原型要素回归等方面提出了修复城镇割裂关系的小城镇规划设计方法,为小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提供了范式。

(3)特色设计与小城镇规划

通过对城市(镇)特色的构成要素:自然要素与人工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处理好几个关系的原则:即自然因素与人工因素的关系,多样化与统一性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重点与一般的关系,并提出了特色设计的规划设计思想。

(4)其它一些研究

还有一些学者从通过从分析小城镇规划模式的问题出发,指出小城镇规划的根本任务——促进小城镇社区发展,提出了以社区综合发展为目标的小城镇规划新模式——人本主义的,以人居环境建设为目标的社区发展规划模式。

7、国外城市人居环境研究概述

(l)以物质空间规划为核心的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观“这种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观产生和流行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相继完成,西方城市普遍面临着人口高度密集所带来的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不少城市研究者从城市物质空间规划的角度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了研究“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佩里的邻里单位理论和伯吉斯等人的城市功能分区理论都是这一时期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代表性理论。

(2)以人为核心的城市人居环境发展观,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国家普遍面临着战后城市的重建问题”此时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理论己经比较成熟,但这种理论在人类行为、情感、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也日益明显。因此,许多学者和相关组织认为城市的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的结构中发展起来,并且提出在城市重建过程中要以人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这一时期CIAM第十小组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思想(1954),同时,马丘比丘宪章(1997)也强调人与人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根据。在这一发展观的影响下,希腊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道萨迪亚斯提出了人类聚居学的概念,正式标志着人居环境科学在西方的形成,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警研究

下载浏阳人居环境发展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浏阳人居环境发展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筹发展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范文]

    统筹发展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大家好!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镇实施新家园建设行动计划作如下汇报: **镇切实把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村人居环境实践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实践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实践报告1 按照市统计局《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重点选题调研的通知》要求,结合商州区实际,我局领导高度重视,专门安排业务人员,在与......

    乡镇人居环境督查报告

    人居环境督查报告 为切实改善我县乡村人居环境,督促各乡镇认真落实人居环境工作有效开展,根据县政府工作安排,由县政府督察办牵头,县城建局、县考评办积极配合,组成本次全县人居......

    人居环境征文

    积极参与 共筑美好家园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高一五班 解鸿林(女) 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共筑生态宜居家园,是所有泰安人的共同心愿,事关每个市民利益,事关幸福泰安建设,事关泰山......

    人居环境参考书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人居环境稿件

    和谐潍坊 宜居家园 ---潍坊市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郭保礼通讯员 宗加荣 /文 ###/图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被绿色包围的城市,她传承着数千年古老的中华文明,更......

    人居环境论文

    广西大学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朱盼飞 1103300108 摘要: 大学校园环境直接或间接在影响着人才培养,因为大学时全日制教育,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大学的几年中一般都会生活在......

    调整人居环境

    调整人居环境提高您的效益 签订合同见效付调整费 为什么众多企业家十分努力,企业效益一直不太理想? 为什么众多企业家日夜操劳,企业的危机还是无法避免? 为什么过去企业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