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参考书

时间:2019-05-13 23:1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居环境参考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居环境参考书》。

第一篇:人居环境参考书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本书借鉴流域生态治理等相关成果,从黄土沟壑隐含的传统聚落基因入手,着重揭示具有原型价值的陕北河谷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历程、特征和规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河谷城镇空间递阶扩张模式、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模式、小流域乡村空间模式以及传统窑洞改进模式等,力图对陕北以及其他流域河谷地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地域性城镇化途径探讨提出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周庆华,1959年出生于河北盐山。198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入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200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大学期间与同学共同参与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举办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得第三名,这是我国大学生首次在这一赛事中获奖;工作至今先后获得建设部、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评优以及各类竞赛、投标等奖励二十余项,如《陕西省秦渡镇规划》、《宝鸡市总体城市设计》、《兰州黄河两岸景观规划设计》、《西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发表《预测长远,决策近期》、《人居环境的深层生态学思索》等文章二十余篇;主编出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品集》一部:主持或参与各类规划设计项目数十项。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第2章 陕北人居环境与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 2.1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特征 2.2 人居环境发展与生态变迁

第3章 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历程与解析 3.1 演化历程 3.2 演化阶段 3.3 演化分布 3.4 演化方式 3.5 演化特征 3.6 演化结构

第4章 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生态动因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与问题

第四纪广阔的黄土堆积,让鄂尔多斯高原最终被深厚的黄土覆盖,200多万年的风雨侵蚀,给这座高原留存下沟壑纵横的痕迹;第四纪人类时代的到来,让黄土高原成为哺育文明的摇篮,5000年上下黄帝及其子孙们的奋争,使这块土地遍布了中华民族历史的遗迹。

陕北——黄土高原的典型地域,正是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中华文明沉积而闻名于世。陕北人居环境的演化历程,尤其清晰地记录了自然生态与中华文明留下的印记,先民的世代繁衍在这里留下了我国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原型性演化的一系列实证。从毛乌素沙地边缘旧石器时代河套人的生存遗址,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聚落分布,从窑洞形态发展的陈列,到城镇山村变迁的轨迹,这些至今依然保持着完整演化历程的人居环境系统,如同凿刻于黄土地上的化石图案,向人们陈述着不同时代的住区特征,记录着各种因素特别是生态动力对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深刻影响,是人居环境科学原型性研究的理想区域。如果说这一演化历程在强烈的水土流失等自然力和历史上频生的战乱等社会力推动下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定和渐变的节奏,那么伴随着21世纪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和快速城镇化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突变性进程的到来和强大外力冲击;如果说陕北黄土高原蕴含着许多具有生态和文化优势的地域传统人居基因,如人居环境系统空间形态及生土窑洞形态演化方式等基因链组成结构,那么生土窑洞则正伴随着其固有缺陷在许多地区逐渐被人们抛弃,千百年遗存下来的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完整痕迹也正快速消弭或逐渐被毁损覆盖;如果说某些突变性发展总是不可避免,但问题是人居环境发展已经开始背离长远轨迹,或许正迷失在最终将遭受大自然报复的方向上。现在应是认真审视我们走过的道路,引导人居环境沿着客观而合理的途径发展的一个历史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已变得十分紧迫。

……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空间开发模式叠加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之上,使得该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内陆河流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当地和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制约着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约束条件下,以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为双重导向,以统筹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目的,开展下列问题的研究:(1)通过河西走廊开发历史与人居环境变迁关系的分析,概括出人居环境问题的实质;(2)探讨两种相关机制:人居环境演变机制,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3)河西走廊承载力的空间分布;(4)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5)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准则和模式。

采用“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定量定性互补”等方法研究上述问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人类经济活动对水土资源的空间利用模式,严重背离了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属性,导致河西走廊人居环境虽然局部改善,但整体日益恶化。(2)河西走廊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已经超载。2006年河西走廊实际人口为482万人,而相对水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只有315万人,超载近170万人;相对水资源对耕地的相对承载力只有29万公顷,但耕地面积已达67万公顷,超载38万公顷。河西走廊由东向西,相对水资源对人口承载力大体上呈现“超载→临界→富余”的变化,东部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市严重超载。(3)针对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存在着缺乏过渡性和连续性的缺点与问题,本书根据河西走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条件空间分异与组合的特殊规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基础和发展潜力等因素,通过突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制约作用,建立评价体系,以县级地域为基础单元,将河西走廊地域功能类型划分为连续的、逐次过渡的3大类、6种类型。3大类是:保护类、过渡类、发展类;6种类型是:严格保护区、保护区、临界区、适度发展区、发展区、逐步转型发展区。(4)将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模式体系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以水资源水生态为约束、保护与发展相统筹的基本准则;因地制宜、整体协调的空间调控与管制模式;以节水为核心、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成长模式;适速适度、城乡区域统筹的城市化和城镇体系建设模式。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李志刚,男,清华大学博士,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师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地区人居环境与城乡空间发展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曾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励,其中部级奖1项(排名第1),省级奖2项、省高校奖2项(均排名第1)。历任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副系主任、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先后担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沙漠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国土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为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水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专家顾问、中共平凉市委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4年任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1999年起任教授。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

2.1 关于干旱区水资源研究

2.2 关于干旱荒漠绿洲地区资源环境研究 2.3 关于河西走廊发展历史的研究

2.4 关于城市化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2.5 关于承载力研究

2.6 关于空间地域功能类型区研究 2.7 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实践

2.8 关于自然、文化、区域等的保护与发展及其模式研究 2.9 相关研究的主要启示与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3.1 理论基础

3.2 本书的主要视角和研究框架

第4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现状、历史与问题 4.1 河西走廊区域人居环境现状 4.2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演变历史 4.3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5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相关机制分析 5.1 水资源制约下人居环境的演进机制

5.2 可持续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

第6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的基础:承载力分布 6.1 本研究对干旱区承载力评价问题的基本见解

6.2 地级空间单元承载力评价 6.3 县级空间单元承载力评价

第7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 7.1 理论认识与划分依据 7.2 资源环境承载力 7.3 开发基础和发展潜力

7.4 基于县级单元的保护与发展地域类型划分

第8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准则和模式

8.1 以水资源水生态为约束、保护与发展相统筹的基本准则 8.2 因地制宜、整体协调的空间调控与管制模式

8.3 以节水为核心、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成长模式

8.4 适速适度、城乡区域统筹的城市化和城镇体系建设模式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概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 内容简介

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地区建筑学具有学科的广义性和交融性、研究的历时性和互动性、理论的地域性和多元性。本书以文明的地区性为前提,归纳梳理了地区主义和批判的地区主义等相关理论,研究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筑与城市地区性的特征、规律和可能的方法与途径,并结合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经验,对中国建筑的地区性命题做了理论初探,提出了人居环境理念下地区建筑学的基本特征和诸要点。作者简介

单军,1966年6月生于北京。1984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89年、1992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建筑学硕士学位,1996~2001年师从吴良镛院士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获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1~2002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一年。1992年留校任教至今,分别于1999年、2004年、2005年被聘为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主持单军建筑与城市工作室。主要学术兼职:全国高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世界建筑》、《华中建筑》、《中国建筑教育》、《中外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等杂志编委。

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教学与实践。迄今共指导博士生、硕士生50余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新天竺取经”等论文30余篇,出版《东方建筑》等译著和编著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专项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主持建筑与城市设计工程数十项。目录

绪论

0.1 研究的前提——文明的地域形式和人类的定栖方式

0.2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特色

上篇 语境:文明的地区性和建筑学的研究基础

第1章 地区性的人文性、历时性、共时性讨论

1.1 地区性研究的语境

1.2 地区性的人文性讨论——从地理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

1.3 地区性的历时性讨论——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全球文明

1.4 地区性的共时性讨论——后殖民理论的启发

第2章 地区性的建筑学相关理论

2.1 20世纪以来有关建筑地区性的理论回顾

2.2 地区主义·批判的地区主义

2.3 乡土研究·场所理论

中篇 文本:人居环境理念下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

第3章 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性:批判和再阐释

第二篇: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与人居环境

姓名:XX学号:XXXXXXXXXX

简介:从人居环境学和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的角度 分析 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提出健康建筑体系是未来持续 发展 的人居环境模式,最后提出建筑师在推广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任务。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探讨.关键字: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

人居环境,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和 自然 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对土地、自然的依附眷恋以及逃避是一对在人居环境史中反复出演的矛盾戏剧。而这样的矛盾,在二十世纪尤为突出:二十世纪在见证了人类与土地和自然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类彻底逃避于人造环境之居住状态。其典型例子为大量无选择地使用透明玻璃,以及悬索轻型结构以企图逃离土地之重力束缚。但是我们似乎并不知道我们人类为何这样做,也不知是否体现了我们对土地自然的恩情与怨恨。基于此 问题,才提出了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问题。中国 人居环境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不仅仅由于自己的身份,而更深切的是居和住本是人的重要的部分。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需具备五大条件。它们是: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还应遵循五大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 经济 发展良性互动;发展 科学 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 社会 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 艺术 的创造相结合。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一.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1.自然环境方面: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不要滥用耕地。1

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其次,要遵循地区气候的特点。要注意居住区内气候环境设计,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宜人的小气候。第三,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 现代 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高,较干燥,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声、光、热和空气的环境恶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的措施与构造方面更要加以注意,如改善城市、住宅区以至室内的声、光、热和空气的质量应在重要的位臵上。在城市里,建筑群的布局和房屋设计中要争取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干扰,净化空气及调节好室内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物理环境。2.人文环境方面: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 内容 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注意美化,例如:种树、植草、开辟人工湖及设臵喷泉、假山等。

二.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2001年10月10日世界居室卫生日,在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生态住宅建筑”的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技术 研究 院副总建筑师开彦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地阐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从日本来看,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其中一部分经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

三.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巨变的20年,也是人居观念不断更新的20年。改革开放后,社会 进入转型阶段,但由于 历史 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人们的居住条件还相当不理想,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拥挤在环境恶劣的棚户中。于是,“人者有其居”成为一种理想,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和政策的出发点。在此观念下,住房的增加是第一位的,而住房的舒适度及其周边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政策的主要考虑 内容。尽管这个观念很传统,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解决群众的住房 问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许多人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人者有其居,只是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并未反映出入们的全部愿望,与社会整体的需要也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物质积累的增加;也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接受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 发展 等等广泛流行于当今 时代 的理念。于是在住宅问题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住宅本身的设计要更人性化,更舒适合理,住宅之外的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小区的设施要配套,环境要美好,交通 要方便等等。进而言之,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被与人居联系起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环境要绿化美化,生态要平衡,城市要适宜人居住。

四.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认识上的偏差,能使人居环境建设遭遇困难。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有许多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城市中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再如,外观华美的建筑内里则简陋粗糙,居民众多的小区里缺水少电等等。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小环境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与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随着 经济 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使建筑、适应时代的挑战,加快探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根据《芝加哥宣言》提出的“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 哲学 发展的主潮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 中国 “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也就是所谓“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 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使生命活得有意义,让生活同生命和谐。尊重生活,维持生命。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表达的就是返朴归真的生活,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生命,也是同自然界和宇宙生命相联系的生命。“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道德观。“建筑是环境的 科学 与 艺术。”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它的构思应把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两者相结合而和谐地协调发展,创造出健与美的人居环境。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卫生、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去 研究,而应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问题。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要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 学习和吸收国外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建筑师直接从事建筑及构配件的设计和选材工作,肩负着“设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史重任。无庸臵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二十世纪内这一深刻内涵仍未提上日程,由于我们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

自二十世纪交替以来,我们习惯于敏锐地捕捉前卫新奇的先锋艺术,同时也为自己日新月异改造土地的技能挺进而感动。所有这些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改造土地、自然及真实建造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是否体现了人类“土地恩怨”爱恨之根本情结,惟有敏锐思辩方可赋予其意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遵循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居住区与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要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2.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杜

4.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 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5.鲍家生,《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建筑学报

6.聂游昆,《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建筑学报

第三篇:人居环境

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推进人居环境建设

太原市晋源区建设管理局局长荣春贵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简称,是以“人”为主体来研究生活的,是一个融贯综合的学科,包括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内涵十分丰富。人居环境强调融贯和综合,融贯是指从中国的建设实际出发,以存在问题为中心,主动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智慧,有意识的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地推进学科的发展;综合就是把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系统在内的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生态、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对人类聚居问题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融贯综合思想渗透了“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一、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人居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既是一个古代的命题,也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幕天席地的居住环境中学会了建造茅草屋,他们选择了相对优越的人居环境,营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在当代,人们通过建筑布局和构造的变化来改善通风、温度,以及减少噪音等各种不同不利条件的侵入。但是,在快速化城镇发展进程当中,城市问题表现得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居住拥挤、基础设施匮乏和老化、生态环境破坏、旧城改造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激化、城市“美化运动” 1

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而切断了城市的文化和文脉。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优劣,会直接对该城市的面貌、品质以及民生状况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人们的居住观、生活观、价值观和幸福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生活出行、教育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转变增长方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建设和谐的人居环境显得异常重要。

二、人居环境建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就要求我们的人居环境具有更好的生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力发展生态系统平衡、生态结构健全的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人居;还要具有更好的文化艺术性,重视人居环境的文化创意、艺术创意,特别是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创意。现就人居环境建设所涉及到的自然生态、人类住区、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等方面简述如下:

(一)加强人类住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居健康问题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大会提出两句话:第一句——人

人都有适当的住房;第二句话——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第一个问题差不多基本实现了,因为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现在我们应该向“居者优其屋”的方向迈进,解决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是健康人居环境,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性、亲和性;令居住者身体舒适、精神愉快;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那么,如何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城市住区环境长期制约着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生活质量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对环境合理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考虑;要强调综合规划先行原则——强调整体概念,根据人文学、生态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原则对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布局;要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原则——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要强调绿色建筑技术原则——在居住方面要提高技术,更新材料产品,努力开发出适合资源节约型的住宅建筑体系。

第二,建设健康住区环境,回归舒适、健康、安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面对各阶层、各个层面的不同住房需求,都拥有各自的健康住区。同时,还需要确保住宅设施

同步建设,采用绿色环保建材,营造绿色家园,保护好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利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科学城建、生态城建、文明城建、高效城建、和谐城建和阳光城建的新理念,努力打造绿色城镇化的里程碑工程,要更加突出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要完善城市供水、供气和供热网络,加大政府对供水、供气、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行业监管,确保供水、供气和供热质量;

第二,要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实现智能化管理,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公交场站设施建设,增强公交向农村延伸的服务功能,扩大城市公交覆盖率,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第三,要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合理布局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大力完善城市交通设施;

第四,要全方位推进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着力推广污水处理、再生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等工作。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城市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三)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找准发展定位,妥善解决好城市绿地、环境卫生、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噪音控制等生态问题,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第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应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自然环境,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和布局,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坚持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交通等造林绿化工程,同时还可以将城市绿地与城市周边的山川、水体、林地、农田等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绿色体系建设。

第二,遵循生态规律,整治城市水系,保护好水系两岸的自然滩涂和坡岸,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同时大力控制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提高各项指标综合达标水平。

第三,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市民生活环境。重点治理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五乱”现象,综合整治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卫生死角,彻底解决城市环境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状况,着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状况,打造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

(四)发掘城市人文资源,培养文化特色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镇化造成的文脉遗失。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能光是到历史典籍中去寻找,而要体现在现存的城市形态、名胜古迹、古建筑、风

土人情、自然遗产等方面。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宝贵的财富,各城市一定要加强保护、修缮和宣传,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要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区、文化广场、公园、雕塑等,培养城市的文化特色,构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展现自已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软实力,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和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如: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的功能配置、工程质量、装修水平和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综合配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绿色人居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九日

第四篇:人居环境征文

积极参与 共筑美好家园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高一五班 解鸿林(女)

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共筑生态宜居家园,是所有泰安人的共同心愿,事关每个市民利益,事关幸福泰安建设,事关泰山在全国、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在我的理想中,生态宜居家园应该是自然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文化遗产管理科学有效,环境保护持续良好,生活方式健康文明。而这些标准的实现,都与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在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像破坏污染环境、乱扔乱倒垃圾、乱搭乱建乱占、违反交通规则、不讲文明礼貌等等,都是人们的文明素质不高造成的。因此,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必须提高人文素质,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人人争做文明市民。

昔日,我们泰安人民团结奋进、创新发展,荣获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一条条宽阔畅通的马路在市民脚下延伸,一个个整洁宜居的社区在百姓的期待中拔地而起,一场场文明建设活动感染着每一位市民,“勇攀高峰、自强不息”的泰安城市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徜徉在泰 1 安的大街小巷,扑面而来的是舒畅愉悦的文明之风,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真诚和谐的温馨氛围。

今天,我们正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城市迈进,共同构建幸福美好家园。共筑生态宜居家园。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而是泰安形象的重生和再造,是泰安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的庄严宣誓。它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而文明共建活动是一个关键的支撑。自去年开展的“文明城市全民共建行动”活动,在全市上下掀起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热潮,招展着文明创建的旗帜,敲响了文明创建的战鼓,吹拂着全民参与的春风。

文明是一个微笑、一份关爱、一句良言、一次礼让、一种责任。在文明创建过程中,物质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形”,市民素质则是一座城市的“神”。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城是我们的家园。作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一员,在共筑生态宜居家园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不断加强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修养,努力提高文明素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共筑生态宜居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人居环境稿件

和谐潍坊 宜居家园

---潍坊市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郭保礼

通讯员 宗加荣 /文 ###/图

在中国的北方,有一个被绿色包围的城市,她传承着数千年古老的中华文明,更有着现代化的高精尖产业;她有着北国小城的粗犷,更有着南国小城的风韵;她有着现代化高速发展经济,有着有着勤劳朴实的人民,还有着美妙绝伦的湿地,和传承千年的风筝。她就是——潍坊!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生态立市、经济强市、环境促市、文化名市,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城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生活在潍坊,幸福指数猛升!

坚持生态立市 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名片】

城市绿化覆盖率42.06%; 城市绿地率41.07%;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44平方米;

城市区域噪声平均值为53.2 分贝,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达标率100%,市区内无IV类以下水体。

2010年 空气质量API≤100的天数348天,占全年的95.34%。

绿色是生命的底色,也是潍坊的城市本色。走进潍坊,满目葱绿。无处不在的勃勃生机,就是无所不及的赏心悦目。绿色,不再是这座城市的装点,已然成为潍坊的美丽容颜。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把城市绿化作为生态市建设、提升人居环境的重点抓手,提出“绿色是潍坊的城市本色”,牢固树立“生态、自然、和谐、节约”的绿化理念,突出以绿为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特色。

2004年,潍坊编制完成《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对中心城区各类用地进行了控制性和修建性详规的编制完善,编制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以及城市绿地、水系环境、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科学指导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立城市空间建构“一心、一环、一廊、一轴”的结构模式。投资164亿,启动了中心城市生态圈工程、河流治理工程、大气污染治理等生态市建设十大工程、百个项目。

近几年,潍坊市组织实施了“增绿增色”、“黄土不露天”绿化工程,不断增加城市绿量。自07年起,连续三年组织开展“增绿增色”、“黄土不露天”春冬季绿化工程,在市区主干街道、公园、广场、景区、河道两岸等公共区域大量加植高大乔木、常绿树、花乔木和花灌木,新增园林绿地1000公顷,新增公共绿地400公顷,仅07年、08年冬春,栽乔木100万株,是前10年的总和,一举实现了绿量翻番、花量翻两番的绿化目标,营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绿化特色。并相继建成了人民公园、植物园、长松城市公园以及北海路、玄武街、潍高路等一大批园林精品项目、林荫景观大道,建成街头游园136处,城市游园绿地基本实现了居民走出家门500米能就享用绿地的服务目标。实现了景观绿化向生态绿化,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春季绿化向四季绿化的转变,营造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绿化特色。深入开展 “绿色潍坊-宜居家园”社会绿化活动,连续五年开展“无偿送绿”活动,掀起社会参与绿化的高潮,营造出建设绿色家园、优化居住环境的良好创建氛围。实施

绿化精细化管理,组织开展“零缺陷”集中整治活动,力求市区绿地达到“无缺苗、无死枝、无垃圾、无尘土、无残缺”五无绿化效果,全面提升绿化管理水平。2010年2月,我市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式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对流经市区的张面河、虞河、白浪河、浞河四条河流全线改造和修复,臭水沟变成景观河,形成了20平方公里的水系景观,张面河和人民公园改造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虞河经过整治,形成珍珠项链式城市风景带;浞河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白浪河上游建成的10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成为江北最大的城市生态湿地,打造成北方的“烟水江南”,形成了“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独特意境。昔日污水横流,今朝白浪绿洲。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白鹭、喜鹊、啄木鸟等30余种野生鸟类在此繁衍生息。湿地公园被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潍坊已成为“中国最具魅力湿地城市”。

在城市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加强对扬尘、燃煤烟气、汽车尾气等大气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对城区空气质量实行24小时自动监测,促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市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得以全面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 提升城市服务功能

【城市名片】 城市基础设施一流,城市公共供水覆盖率达到100%,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城市燃气普及率99.25%。

为完善城市功能定位,潍坊市制定了打造南部生态经济区、北部海洋化工区、东部高新区、西部鲁东物流区和中心金融、商贸、文化服务区的战略规划,现代化城市框架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规划建设了市民文化艺术中心、鲁台会展中心、金融中心、健康中心、奥体公园体育场、风筝广场、白浪绿洲湿地公园等一批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区主要道路、公园、景区、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均设有无

障碍设施。城市主次干道基本完成高标准改造,编制并实施《潍坊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基本实现了人行道、自行车和机动车道路的分离,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5%,市民交通出行更加便捷、安全。

市区体育场、体育馆、健身广场等公共体育设施日益完善,人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1.59平方米。加强城市应急系统建设,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完善,城市公共消防设施完好率100%,城市人均避难场所面积达到2.29平方米。

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修编完成《潍坊市中心城市排水专项规划》,下大力对城区道路进行了缺陷整治和改造提升,城区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公用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制定了排水规划,大力推行雨污分流,城区环卫实现一体化全覆盖,建成了污水处理厂6家,污水处理率达到92.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施了供热分户计量改造,供热质量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广风电、光伏电,强制推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新技术,等等。在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我市的许多经验做法得到有关专家、领导的好评和肯定,深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通过共享道路监控设施、GIS地图等资源,在全国率先将公用事业和市政设施管理全部纳入数字化监管,实现了城市管理的网格化、精细化和全覆盖,城市管理高效有序。

坚持经济强市 促进可持续发展

【城市名片】

1.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0.8%;城市再生水利用率32.7%;单位地方生产总值(GDP)取水量49.9立方米/万元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万元,恩格尔系数28.8%。单位GDP能耗1.46吨标准煤/万元。

十一五期间,潍坊全市生产总值由1461亿元增加到3091亿元,年均

增长14.2%。七家企业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有30家企业34只股票上市,涌现出潍柴动力、海化集团、歌尔声学、雷沃重工等一批知名企业。2008年入选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50强,2009年跃居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十强行列。

潍坊在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加快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步伐,社会事业和节能减排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比重占7.8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3.5%。大力发展光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节能环保产业,积极推广风电、光伏电。提倡建设低碳示范社区,节能建筑比例40.4%。率先在省内实施供热分户计量、强制推行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地源热泵新技术等为内容的“6+X”建设模式,首批规划建设了19个低碳示范社区,天同•双羊新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成为山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的“康居示范工程”,低碳社区建设在全省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编制完成了城市节水及再生水利用规划,推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公众节水意识普遍提高,城区拥有省级节水型企业33家,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达3亿多立方,节水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推广。

实行供热计量收费改革,加快推进供热设施节能改造和分户计量工作,2010-2011年采暖季,城区具备计量收费条件的566万平方米住宅全部实行了供热计量收费,计量收费比例为30.6%,提高了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率。

另一方面,大力推广绿色公交和绿色光源照明。从2008年起,潍坊先后更换天然气公交车251辆,占城区公交车总数的21%,绿色交通理念已深入人心。

潍坊作为山东省唯一 一家全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城市,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和推广绿色光源照明应用,节能环保新光源大面积推广,目前半导体光源使用在全国21个示范城市中居于首位,综合节电率达到40%。

注重民生为本 营造幸福家园

【城市名片】

1.至2010年年底,潍坊市区已累计申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经济适用住房货币补贴1806户,实际提供1806户,住房保障率100%。

2.2010年,市区计划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2000套,实际开工2639套,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132%。

3.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92.6%,互联网用户普及率:21.3户/百人。4. 万人拥有卫生服务中心数量:0.44个/万人;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56.5张/万人;老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 2.9张/百人。

社会和谐,民生先行。潍坊把保障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改善人居环境的总抓手,推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出台《潍坊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全面建立起以廉租房、货币补贴为主导的住房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实现了对低保家庭的全覆盖。扎实做好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三年投资7亿元,完成73个旧小区改造,31万居民直接受益,居民生活条件明显提升。

潍坊市政府连续四年承诺每年为群众办好10件实事,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为解决广大市民入厕难的问题,今年我市在东风街、胜利街、健康街、北海路等城市主干道中心城区高标准新建改造城市公厕20个;为促进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扩大全民健身的社会影响,解决市民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带来的城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今年重点对城区绿化景点进行改造,新增设了一大批预埋式篮球架、乒乓球台、双人秋千、平行天梯、双人漫步机、三人站式扭腰器、三联压腿训练器等体育设施;为解决市容环境卫生影响居民出行和生活的问题,对去年评出的最差十条街巷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和综合治理,目前有的已取得明显成效;新建和改扩建500处普惠性标

准化幼儿园,实现全市残疾儿童、低保家庭子女免费入园,等等。

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就业、社保、维权等服务,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7%。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全市低保平均标准为每月311元。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了贫困学生资助救助体系和校园安全长效机制。小学布局合理,规模适度。

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被确定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了十分钟就医圈。出台了优待老年人规定,对老年人乘坐公交车、就医和低保等多个方面予以优惠。

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城市规划、建设项目审批集中受理、限时办结,并定期向社会公示,营造了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

“平安潍坊”建设成效显著,和谐社区、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等基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被评为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弘扬和谐文化 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名片】

图书馆图书数量:2.1万册/万人。

文化是城市的根,文化是城市的魂。一座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一座幸福的城市。潍坊文化底蕴丰厚,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等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潍坊市把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作为打造文化强市的落脚点,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人均拥有公益性文化娱乐设施用地:1.35平方米/人,万人拥有公共 7

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培植了新闻传媒、古玩字画、文化会展、数字动漫等一批骨干文化企业,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

节庆文化、风筝文化蓬勃发展。成功举办28届国际风筝会,风筝文化品牌享誉四海。成功举办了四届文展会,打造了独具潍坊特色的文化产品展示交易平台,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成为山东省文化旅游品牌。“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跻身全国十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列。

历史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市政府投资10亿元,建设十笏园文化街区,对十笏园古建筑群进行修复。潍县集中营旧址是二战期间亚洲最大的外侨集中营,如今已成为增进潍坊与国际友谊的桥梁和纽带。郭味蕖美术馆、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也以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展示潍坊城市文化品牌的窗口。

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精心打造“魅力潍坊·浓情四季”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组织社区文化节、文明之夏演出一千多场,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的潍坊,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地更绿了,城市更美了,幸福的笑脸更多了!

如今的潍坊,正以优美的环境,蓬勃的生机,吸引着更多的人才来潍坊落户,吸引着更多的企业来潍坊投资,吸引着更多的游客来潍坊游玩。“外地人为之向往,本地人为之自豪”的生态文明、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渐渐呈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下载人居环境参考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居环境参考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居环境论文

    广西大学人居环境评价与优化研究 -----朱盼飞 1103300108 摘要: 大学校园环境直接或间接在影响着人才培养,因为大学时全日制教育,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大学的几年中一般都会生活在......

    调整人居环境

    调整人居环境提高您的效益 签订合同见效付调整费 为什么众多企业家十分努力,企业效益一直不太理想? 为什么众多企业家日夜操劳,企业的危机还是无法避免? 为什么过去企业的业绩......

    人居环境倡议书

    人居环境倡议书 人居环境倡议书1 广大村民朋友们:自从我村被县政府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以来,村委会为切实改变我村“脏、乱、差”状况,做了一定的努力。为了保持“道路畅......

    人居环境倡议书

    人居环境倡议书1 全县广大妇女姐妹及家庭:美化家园、人人有责,乡村振兴、家家受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农村新任职妇联干部打赢乡村振兴......

    潍坊人居环境

    潍坊:坚持生态立市 提升人居环境据潍坊新闻网报道 绿色是潍坊的城市本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把城市绿化作为生态市建设、提升人居环境的重点抓手......

    人居环境复习

    1、 人居环境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作为人聚居地,人居环境经历了从自然环境向人工环境、从次一级人工环境向高一级人工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就人居环境体系的层次结构而言,这个过......

    人居环境2

    推进城市森林建设 改善人居环境 国家林业局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采取多种形式和措......

    农村人居环境调查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调查 ——以巨野县麒麟镇大刘村为例 大刘庄隶属麒麟镇管辖,属于典型的平原村庄,位于麒麟镇西南角。南隔洙赵新河与独山镇相望,西与永丰街道办事处相邻,薛双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