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优美人居环境
创优美人居环境建华美华林
今年以来,高安市华林山镇把“清洁工程”作为改善民生、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景区新形象的一项民心工程来抓,以创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目标,着力解决和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现象。
该镇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清洁工程办公室,与各村、各单位层层签定 “清洁工程”建设目标考核责任书,建立了进展通报、督导检查、考核奖惩等制度。投资80多万元新建垃圾转运站1个,购买垃圾清运车90多辆,购买垃圾桶4800多只发放到121个村小组,聘请清洁员90多名,清理河道86公里。要求各村也配齐“一板车,一铁锹,一铁钳,一只扫斗,一套保洁服”等保洁用具,强化了清洁工程的软硬件措施。为使各项机制得到有效落实,又成立了清洁工程督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各村的清洁工程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同时该镇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及国营镇办单位负责人70多人分成11个组到全镇各村小组,与群众一起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三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活动,对村庄内外及公路沿线的陈年垃圾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不仅使农村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更使清洁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该镇还建立了“镇考核、村负责、组为主、户落实”的长效机制,健全垃圾“分类、分户、分散”处理体系,把环境卫生整治纳入各村年度绩效考评,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奖评、一月一通报,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卫生整治后不反弹、不留死角,达到长效管理的效果。如今的华林山镇,基本实现了“卫生状况改观,镇容村貌整洁、交通秩序井然、村民素质提高”的目标。(高雄鹰)
第二篇: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与人居环境
姓名:XX学号:XXXXXXXXXX
简介:从人居环境学和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的角度 分析 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的基本内涵,分析了人居环境及居住建筑对人体健康的 影响,提出健康建筑体系是未来持续 发展 的人居环境模式,最后提出建筑师在推广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任务。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探讨.关键字:人居环境 居住建筑
人居环境,简而言之,是我们成为人类之本。这不只因为人类有能力营建气势磅礴的建筑——因为同样动物也能为自己搭建精巧复杂之栖息场所,还因为人类在为自身营造居住环境的过程中充斥着与土地和 自然 间若即若离的恩怨矛盾。对土地、自然的依附眷恋以及逃避是一对在人居环境史中反复出演的矛盾戏剧。而这样的矛盾,在二十世纪尤为突出:二十世纪在见证了人类与土地和自然之间的前所未有的融合的同时,也呈现出人类彻底逃避于人造环境之居住状态。其典型例子为大量无选择地使用透明玻璃,以及悬索轻型结构以企图逃离土地之重力束缚。但是我们似乎并不知道我们人类为何这样做,也不知是否体现了我们对土地自然的恩情与怨恨。基于此 问题,才提出了居住建筑的人居环境问题。中国 人居环境问题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不仅仅由于自己的身份,而更深切的是居和住本是人的重要的部分。中国人居环境建设需具备五大条件。它们是:住区居民适当住房的保证;健康与安全的保障;人与城市住区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住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同时,中国人居环境建设还应遵循五大原则:正视生态困境,提高生态意识;人居环境建设与 经济 发展良性互动;发展 科学 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 社会 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重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 艺术 的创造相结合。下面我就从五个方面阐述一下我对人居环境在居住建筑方面的认识。
一.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范围及其要求:居住建筑主要是指供家庭和集体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种类型的住宅,如别墅、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以及大量性建造的宿舍、旅馆等。其人居环境的主要范围包括居室、个体建筑、建筑群和住宅小区。人居环境应包括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物理环境等)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两个方面。在进行规划与设计中,要求把这两方面的环境和谐的协调好,以达到居民所要的生活舒适、工作便利、邻里和睦、身心健康、环境美化的目的。1.自然环境方面:首先,要注意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居住区的建设离不开土地,它与建筑基地地形、地貌、地物等密切相关,规划设计要充分注意保护环境,防止污染,防止见山就挖、逢水就填、逢树就砍,致使青山绿水不断地遭到破坏的行为。不要滥用耕地。1
小区内要保证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并要注意防止空气和水域的污染,应为居民创造出一个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生活的人居环境。其次,要遵循地区气候的特点。要注意居住区内气候环境设计,利用当地气候的有利因素,改善其不利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能源的依赖,多利用自然能源,寻求适应于当地气候特点的建筑形式,利用建筑自身的气候调节能力创造宜人的小气候。第三,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在 现代 化的城市里,人口高密度聚居,耗能量剧增,城市街道宛如蛛网,机动车来往频繁,绿地、水面严重不足,以致空气污浊,噪音干扰,温度高,较干燥,在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下的声、光、热和空气的环境恶化,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与身体的健康,所以在建筑规划与设计以及建筑的措施与构造方面更要加以注意,如改善城市、住宅区以至室内的声、光、热和空气的质量应在重要的位臵上。在城市里,建筑群的布局和房屋设计中要争取日照和自然通风,利用天然采光,防止噪音干扰,净化空气及调节好室内与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创造一个令人满意的良好的物理环境。2.人文环境方面:建筑要美观,环境要美化。众所周知,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而建筑就是为了解决人类“住”的问题的。建筑不仅只是满足人们物质方面的要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方面的要求。建筑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在建筑形式的创作中,要认识到形式要追随功能、环境、材料、构造与技术、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与文化传统等因素而定。构成建筑形象的要素,包括建筑群体和单体的体形、内部和外部的空间组合、立面构图、细部处理、材料的色彩与质感以及光影和装饰的处理等等。建筑形象是反映建筑 内容 的建筑空间艺术形象和建筑外形构图。一个完善的建筑,其内容与形式应该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脱离内容的形式不是真正的建筑美,缺乏艺术表现力的内容也不能形成完美的建筑。除了建筑本身的美观外,对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要注意美化,例如:种树、植草、开辟人工湖及设臵喷泉、假山等。
二.衡量健康型住宅的相关标准:2001年10月10日世界居室卫生日,在国际建筑中心联盟2001年大会“生态住宅建筑”的分论坛上,中国建筑技术 研究 院副总建筑师开彦先生向与会者详细地阐述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健康住宅的主要基点在于: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居住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生活在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室内和室外的居住环境中。因此,健康住宅的标准要素不仅包括与居住相关联的物理量值,诸如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噪音、光和空气质量等,而且还应包括主观性心理因素值:诸如平面空间布局、私密保护、视野景观、感官色彩、材料选择等等,制止因住宅而引发的疾病,营造健康,增进人际关系。根据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2年制定的“健康住宅建筑技术要点”,将健康住宅的评估标准大体分为四个因素;其一,人居环境的健康性。主要指室内、室外影响健康、安全和舒适的因素。其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提倡自然,创造条件让人们接近自然、亲和自然。其三,住区的环境保护。包括住区内视觉环境的保护,污水和中水处理,垃圾和垃圾处理及环境卫生等方面。其四,健康环境的保障。主要是针对居住者本身的健康保障,包括医疗保健体系、家政服务系统、公共健身设施、社区老人活动场所等硬件建设。健康住宅理念的推出在全社会引起极大的反响。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就在推行健康住宅,提倡健康住宅。从日本来看,开始并不是建设部门要来提倡健康住宅,而是卫生部门、医学界逼着建设部门不得不这样做。当时日本的卫生部门发现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其中一部分经证实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最后在医学界的推动下,建设部门设立了相关的标准。
三.从人者有其居到花园小区和生态城市:20世纪的最后20年,是我国的人居环境发生巨变的20年,也是人居观念不断更新的20年。改革开放后,社会 进入转型阶段,但由于 历史 原因,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人们的居住条件还相当不理想,许多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拥挤在环境恶劣的棚户中。于是,“人者有其居”成为一种理想,也成为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和政策的出发点。在此观念下,住房的增加是第一位的,而住房的舒适度及其周边环境,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政策的主要考虑 内容。尽管这个观念很传统,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提出,还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对于解决群众的住房 问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许多人因此有了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然而,人者有其居,只是解决了人的基本需求,并未反映出入们的全部愿望,与社会整体的需要也有相当的距离。伴随着改革的深入,物质积累的增加;也伴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接受了诸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以人为本、可持续 发展 等等广泛流行于当今 时代 的理念。于是在住宅问题上,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仅住宅本身的设计要更人性化,更舒适合理,住宅之外的环境也变得重要起来,小区的设施要配套,环境要美好,交通 要方便等等。进而言之,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被与人居联系起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城市的环境要绿化美化,生态要平衡,城市要适宜人居住。
四.居住建筑人居环境创造与改善的对策和途径:认识上的偏差,能使人居环境建设遭遇困难。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成就巨大,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同时也有许多遗憾,而造成遗憾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比如,城市中一幢幢高耸而相互间毫无关联的楼房,一个个大而无用的广场,一条条不断拓宽仍然拥堵的道路;再如,外观华美的建筑内里则简陋粗糙,居民众多的小区里缺水少电等等。良好的人居环境,在小环境上体现在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每一处设施的适用;在大环境上要体现系统和综合的魅力,如果把建筑物、聚居区、城市群孤立看待,单独设计,而不与其他相联系,就会出现上述问题,这与人居环境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随着 经济 的发展,能源与环境的污染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此可见,如何使建筑、适应时代的挑战,加快探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已成为人们不可回避的历史重任。根据《芝加哥宣言》提出的“为争取持久未来的相互依赖”的宗旨,根据当今世界 哲学 发展的主潮流——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根据 中国 “天人合一”的哲理,认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也就是所谓“生态建筑”或称“绿色建筑”的建筑观应确立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遵循 自然,回归自然;人、社会、自然三者和谐,生态综合平衡,生生不息地可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返朴归真的生活,使生命活得有意义,让生活同生命和谐。尊重生活,维持生命。以生态为中心的世界观表达的就是返朴归真的生活,这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像力的生命,也是同自然界和宇宙生命相联系的生命。“天人合一”既是一种宇宙观,也是一种道德观。“建筑是环境的 科学 与 艺术。”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它的构思应把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艺术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两者相结合而和谐地协调发展,创造出健与美的人居环境。居住建筑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使人造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生态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卫生、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建造的范围,走向设计的整个环境,建筑的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去 研究,而应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问题。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注重创造和改善居住区、住宅和居室的气候环境和物理环境,利用其有利因素,防止和改善其不利因素。同时要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满足人们的艺术爱好与邻里的社会活动。要善于继承地方传统建筑的宝贵经验,并善于 学习和吸收国外建筑先进和科学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敢于改革和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健康型居住建筑及人居环境的规划与设计要有利于促进人造居住建筑环境及人居环境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利于形成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一般要采取多学科(包括地理、生物、医学、植物、能源等)各专业人才共同探讨,由建筑师进行综合设计,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要超越单一建筑设计的范围,走向设计整个环境。建筑师直接从事建筑及构配件的设计和选材工作,肩负着“设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历史重任。无庸臵疑,建筑师在推广设计建设健康型住宅及规划、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筑规划与设计不能只偏重于空间形态、形式视觉等方面的研究,而应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去研究探索问题。二十世纪内这一深刻内涵仍未提上日程,由于我们一直忙于真实的建造,无暇反思。
自二十世纪交替以来,我们习惯于敏锐地捕捉前卫新奇的先锋艺术,同时也为自己日新月异改造土地的技能挺进而感动。所有这些无疑强化了我们对改造土地、自然及真实建造的意识和能力,但这是否体现了人类“土地恩怨”爱恨之根本情结,惟有敏锐思辩方可赋予其意义。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观,就为今后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与创新指明了方向,要遵循当地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居住区与住宅的规划和设计,要敢于改革与创新,为居民创造舒适、美好、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造福于后代。
参考文献 :1.住宅设计原理编写组,《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社
2.林其标,林燕,赵维稚,《住宅人居环境设计》,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3.柳孝图,《城市物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东南大学出版杜
4.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 方法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5.鲍家生,《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建筑学报
6.聂游昆,《遵循气候的建筑设计》,建筑学报
第三篇:人居环境
把握科学发展主题推进人居环境建设
太原市晋源区建设管理局局长荣春贵
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的简称,是以“人”为主体来研究生活的,是一个融贯综合的学科,包括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等五大系统,内涵十分丰富。人居环境强调融贯和综合,融贯是指从中国的建设实际出发,以存在问题为中心,主动从相关学科中吸取智慧,有意识的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地推进学科的发展;综合就是把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居住、支撑系统在内的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从生态、文化、社会、技术等各个方面,对人类聚居问题进行系统的综合的研究。融贯综合思想渗透了“天人合一”的东方智慧。
一、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人居环境的改造和创造,既是一个古代的命题,也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幕天席地的居住环境中学会了建造茅草屋,他们选择了相对优越的人居环境,营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在当代,人们通过建筑布局和构造的变化来改善通风、温度,以及减少噪音等各种不同不利条件的侵入。但是,在快速化城镇发展进程当中,城市问题表现得日益严重,具体表现为:居住拥挤、基础设施匮乏和老化、生态环境破坏、旧城改造与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矛盾激化、城市“美化运动” 1
导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从而切断了城市的文化和文脉。一个城市的人居环境优劣,会直接对该城市的面貌、品质以及民生状况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关系着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人们的居住观、生活观、价值观和幸福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生活出行、教育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高的追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转变增长方式。”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一重大战略举措将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么,建设和谐的人居环境显得异常重要。
二、人居环境建设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的人居环境,就要求我们的人居环境具有更好的生态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力发展生态系统平衡、生态结构健全的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人居;还要具有更好的文化艺术性,重视人居环境的文化创意、艺术创意,特别是符合人性化需求的创意。现就人居环境建设所涉及到的自然生态、人类住区、基础设施、人文历史等方面简述如下:
(一)加强人类住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人居健康问题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人居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1996年联合国人居大会提出两句话:第一句——人
人都有适当的住房;第二句话——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第一个问题差不多基本实现了,因为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现在我们应该向“居者优其屋”的方向迈进,解决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现在人们所追求的是健康人居环境,即:人与自然环境的友好性、亲和性;令居住者身体舒适、精神愉快;节约资源,减少污染。那么,如何打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第一,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住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城市住区环境长期制约着居民的生理、心理、观念和行为,对人的生活质量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对环境合理性、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有一个全面综合的考虑;要强调综合规划先行原则——强调整体概念,根据人文学、生态学、社会学与经济学原则对城市住区人居环境进行区域生态规划和布局;要强调自然生态环境原则——保护和利用原有的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使整个城市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要强调绿色建筑技术原则——在居住方面要提高技术,更新材料产品,努力开发出适合资源节约型的住宅建筑体系。
第二,建设健康住区环境,回归舒适、健康、安全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面对各阶层、各个层面的不同住房需求,都拥有各自的健康住区。同时,还需要确保住宅设施
同步建设,采用绿色环保建材,营造绿色家园,保护好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利益。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科学城建、生态城建、文明城建、高效城建、和谐城建和阳光城建的新理念,努力打造绿色城镇化的里程碑工程,要更加突出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和谐。
第一,要完善城市供水、供气和供热网络,加大政府对供水、供气、供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和行业监管,确保供水、供气和供热质量;
第二,要实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实现智能化管理,加大政府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市公交场站设施建设,增强公交向农村延伸的服务功能,扩大城市公交覆盖率,满足群众出行需要;
第三,要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合理布局机动车停车场建设,大力完善城市交通设施;
第四,要全方位推进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着力推广污水处理、再生水资源利用和节约用水等工作。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城市发展后劲有所增强。
(三)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找准发展定位,妥善解决好城市绿地、环境卫生、大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噪音控制等生态问题,大力改善人居环境。
第一,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应根据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布局、自然环境,科学规划城市绿地面积和布局,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坚持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大力实施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地、道路交通等造林绿化工程,同时还可以将城市绿地与城市周边的山川、水体、林地、农田等形成一个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绿色体系建设。
第二,遵循生态规律,整治城市水系,保护好水系两岸的自然滩涂和坡岸,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同时大力控制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提高各项指标综合达标水平。
第三,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改善市民生活环境。重点治理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工地乱象等“五乱”现象,综合整治小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区域的卫生死角,彻底解决城市环境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状况,着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状况,打造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
(四)发掘城市人文资源,培养文化特色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当中,目前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城镇化造成的文脉遗失。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能光是到历史典籍中去寻找,而要体现在现存的城市形态、名胜古迹、古建筑、风
土人情、自然遗产等方面。每个城市都有大量的文物古迹,这些都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精髓,是宝贵的财富,各城市一定要加强保护、修缮和宣传,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要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建设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特色街区、文化广场、公园、雕塑等,培养城市的文化特色,构成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展现自已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品位和软实力,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和永恒主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如: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住宅的功能配置、工程质量、装修水平和住宅小区的环境质量、综合配套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绿色人居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中国人居环境也面临着新的历史征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九日
第四篇:人居环境征文
积极参与 共筑美好家园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高一五班 解鸿林(女)
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共筑生态宜居家园,是所有泰安人的共同心愿,事关每个市民利益,事关幸福泰安建设,事关泰山在全国、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在我的理想中,生态宜居家园应该是自然人文景观和谐统一,文化遗产管理科学有效,环境保护持续良好,生活方式健康文明。而这些标准的实现,都与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在建设生态宜居家园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与矛盾,像破坏污染环境、乱扔乱倒垃圾、乱搭乱建乱占、违反交通规则、不讲文明礼貌等等,都是人们的文明素质不高造成的。因此,建设生态宜居家园,必须提高人文素质,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人人争做文明市民。
昔日,我们泰安人民团结奋进、创新发展,荣获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一条条宽阔畅通的马路在市民脚下延伸,一个个整洁宜居的社区在百姓的期待中拔地而起,一场场文明建设活动感染着每一位市民,“勇攀高峰、自强不息”的泰安城市精神日益深入人心。徜徉在泰 1 安的大街小巷,扑面而来的是舒畅愉悦的文明之风,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真诚和谐的温馨氛围。
今天,我们正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向更高层次的文明城市迈进,共同构建幸福美好家园。共筑生态宜居家园。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目标,而是泰安形象的重生和再造,是泰安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的庄严宣誓。它需要我们每一个市民的积极参与,而文明共建活动是一个关键的支撑。自去年开展的“文明城市全民共建行动”活动,在全市上下掀起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热潮,招展着文明创建的旗帜,敲响了文明创建的战鼓,吹拂着全民参与的春风。
文明是一个微笑、一份关爱、一句良言、一次礼让、一种责任。在文明创建过程中,物质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形”,市民素质则是一座城市的“神”。泰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城是我们的家园。作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一员,在共筑生态宜居家园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不断加强社会公德和个人品德修养,努力提高文明素质,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共筑生态宜居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五篇:人居环境参考书
黄土高原河谷中的聚落陕北地区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本书借鉴流域生态治理等相关成果,从黄土沟壑隐含的传统聚落基因入手,着重揭示具有原型价值的陕北河谷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历程、特征和规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河谷城镇空间递阶扩张模式、城乡空间统筹发展模式、小流域乡村空间模式以及传统窑洞改进模式等,力图对陕北以及其他流域河谷地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地域性城镇化途径探讨提出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周庆华,1959年出生于河北盐山。1983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0年考入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200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咨询工程师。
大学期间与同学共同参与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举办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获得第三名,这是我国大学生首次在这一赛事中获奖;工作至今先后获得建设部、陕西省优秀规划设计评优以及各类竞赛、投标等奖励二十余项,如《陕西省秦渡镇规划》、《宝鸡市总体城市设计》、《兰州黄河两岸景观规划设计》、《西安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等;发表《预测长远,决策近期》、《人居环境的深层生态学思索》等文章二十余篇;主编出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作品集》一部:主持或参与各类规划设计项目数十项。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与问题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第2章 陕北人居环境与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 2.1 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特征 2.2 人居环境发展与生态变迁
第3章 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历程与解析 3.1 演化历程 3.2 演化阶段 3.3 演化分布 3.4 演化方式 3.5 演化特征 3.6 演化结构
第4章 陕北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结构演化生态动因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第1章 引言
1.1 背景与问题
第四纪广阔的黄土堆积,让鄂尔多斯高原最终被深厚的黄土覆盖,200多万年的风雨侵蚀,给这座高原留存下沟壑纵横的痕迹;第四纪人类时代的到来,让黄土高原成为哺育文明的摇篮,5000年上下黄帝及其子孙们的奋争,使这块土地遍布了中华民族历史的遗迹。
陕北——黄土高原的典型地域,正是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中华文明沉积而闻名于世。陕北人居环境的演化历程,尤其清晰地记录了自然生态与中华文明留下的印记,先民的世代繁衍在这里留下了我国黄河流域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原型性演化的一系列实证。从毛乌素沙地边缘旧石器时代河套人的生存遗址,到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聚落分布,从窑洞形态发展的陈列,到城镇山村变迁的轨迹,这些至今依然保持着完整演化历程的人居环境系统,如同凿刻于黄土地上的化石图案,向人们陈述着不同时代的住区特征,记录着各种因素特别是生态动力对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的深刻影响,是人居环境科学原型性研究的理想区域。如果说这一演化历程在强烈的水土流失等自然力和历史上频生的战乱等社会力推动下依然保持着相对稳定和渐变的节奏,那么伴随着21世纪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和快速城镇化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突变性进程的到来和强大外力冲击;如果说陕北黄土高原蕴含着许多具有生态和文化优势的地域传统人居基因,如人居环境系统空间形态及生土窑洞形态演化方式等基因链组成结构,那么生土窑洞则正伴随着其固有缺陷在许多地区逐渐被人们抛弃,千百年遗存下来的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完整痕迹也正快速消弭或逐渐被毁损覆盖;如果说某些突变性发展总是不可避免,但问题是人居环境发展已经开始背离长远轨迹,或许正迷失在最终将遭受大自然报复的方向上。现在应是认真审视我们走过的道路,引导人居环境沿着客观而合理的途径发展的一个历史机遇,抓住这一机遇已变得十分紧迫。
……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河西走廊地区气候干旱,生态脆弱。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空间开发模式叠加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之上,使得该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内陆河流断流、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当地和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制约着人居环境的改善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约束条件下,以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为双重导向,以统筹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为目的,开展下列问题的研究:(1)通过河西走廊开发历史与人居环境变迁关系的分析,概括出人居环境问题的实质;(2)探讨两种相关机制:人居环境演变机制,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3)河西走廊承载力的空间分布;(4)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5)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准则和模式。
采用“以问题为导向、注重调查研究、定量定性互补”等方法研究上述问题,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人类经济活动对水土资源的空间利用模式,严重背离了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属性,导致河西走廊人居环境虽然局部改善,但整体日益恶化。(2)河西走廊相对水资源承载力已经超载。2006年河西走廊实际人口为482万人,而相对水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只有315万人,超载近170万人;相对水资源对耕地的相对承载力只有29万公顷,但耕地面积已达67万公顷,超载38万公顷。河西走廊由东向西,相对水资源对人口承载力大体上呈现“超载→临界→富余”的变化,东部石羊河流域的武威市严重超载。(3)针对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划分“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存在着缺乏过渡性和连续性的缺点与问题,本书根据河西走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条件空间分异与组合的特殊规律,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基础和发展潜力等因素,通过突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关键制约作用,建立评价体系,以县级地域为基础单元,将河西走廊地域功能类型划分为连续的、逐次过渡的3大类、6种类型。3大类是:保护类、过渡类、发展类;6种类型是:严格保护区、保护区、临界区、适度发展区、发展区、逐步转型发展区。(4)将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模式体系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以水资源水生态为约束、保护与发展相统筹的基本准则;因地制宜、整体协调的空间调控与管制模式;以节水为核心、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成长模式;适速适度、城乡区域统筹的城市化和城镇体系建设模式。
显示部分信息
作者简介
李志刚,男,清华大学博士,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师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主要从事中国西北地区人居环境与城乡空间发展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4部。曾获多项科研成果奖励,其中部级奖1项(排名第1),省级奖2项、省高校奖2项(均排名第1)。历任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副系主任、软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副院长。先后担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沙漠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国土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为甘肃省建设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水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专家顾问、中共平凉市委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4年任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1999年起任教授。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
2.1 关于干旱区水资源研究
2.2 关于干旱荒漠绿洲地区资源环境研究 2.3 关于河西走廊发展历史的研究
2.4 关于城市化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2.5 关于承载力研究
2.6 关于空间地域功能类型区研究 2.7 关于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实践
2.8 关于自然、文化、区域等的保护与发展及其模式研究 2.9 相关研究的主要启示与存在的问题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3.1 理论基础
3.2 本书的主要视角和研究框架
第4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现状、历史与问题 4.1 河西走廊区域人居环境现状 4.2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演变历史 4.3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5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相关机制分析 5.1 水资源制约下人居环境的演进机制
5.2 可持续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的形成机制
第6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的基础:承载力分布 6.1 本研究对干旱区承载力评价问题的基本见解
6.2 地级空间单元承载力评价 6.3 县级空间单元承载力评价
第7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地域类型划分 7.1 理论认识与划分依据 7.2 资源环境承载力 7.3 开发基础和发展潜力
7.4 基于县级单元的保护与发展地域类型划分
第8章 河西走廊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准则和模式
8.1 以水资源水生态为约束、保护与发展相统筹的基本准则 8.2 因地制宜、整体协调的空间调控与管制模式
8.3 以节水为核心、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成长模式
8.4 适速适度、城乡区域统筹的城市化和城镇体系建设模式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概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 内容简介
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地区建筑学具有学科的广义性和交融性、研究的历时性和互动性、理论的地域性和多元性。本书以文明的地区性为前提,归纳梳理了地区主义和批判的地区主义等相关理论,研究了在全球化背景下建筑与城市地区性的特征、规律和可能的方法与途径,并结合印度和亚洲其他地区的经验,对中国建筑的地区性命题做了理论初探,提出了人居环境理念下地区建筑学的基本特征和诸要点。作者简介
单军,1966年6月生于北京。1984年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89年、1992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和建筑学硕士学位,1996~2001年师从吴良镛院士攻读博士学位,200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一种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建筑学研究”获2004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1~2002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访问学者一年。1992年留校任教至今,分别于1999年、2004年、2005年被聘为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现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主持单军建筑与城市工作室。主要学术兼职:全国高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副理事长,《世界建筑》、《华中建筑》、《中国建筑教育》、《中外建筑》、《城市环境设计》等杂志编委。
多年来一直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的教学与实践。迄今共指导博士生、硕士生50余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批判的地区主义批判”、“新天竺取经”等论文30余篇,出版《东方建筑》等译著和编著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专项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主持建筑与城市设计工程数十项。目录
绪论
0.1 研究的前提——文明的地域形式和人类的定栖方式
0.2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特色
上篇 语境:文明的地区性和建筑学的研究基础
第1章 地区性的人文性、历时性、共时性讨论
1.1 地区性研究的语境
1.2 地区性的人文性讨论——从地理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
1.3 地区性的历时性讨论——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全球文明
1.4 地区性的共时性讨论——后殖民理论的启发
第2章 地区性的建筑学相关理论
2.1 20世纪以来有关建筑地区性的理论回顾
2.2 地区主义·批判的地区主义
2.3 乡土研究·场所理论
中篇 文本:人居环境理念下建筑与城市的地区性
第3章 人居环境理念的地区性:批判和再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