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儿童心理卫生工作制度(小编推荐)
儿童心理卫生工作制度
一、遵循科学性和客观性原则,在心理测验中严格按规定操作,认真书写报告,不得利用职务或业务关系妨碍测验检查的正常进行。
二、在介绍心理测验的效能与结果时,必须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避免感情用事、虚假的断言和曲解。
三、在咨询、评估和功能训练中,尊重患儿及家长的人格,对获得的个人信息要加以保密,除非对个人或社会可能造成危害的情况,不能告知有关方面。
四、为维护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凡规定不宜公开的心理测验内容、器材、评分标准以及常规等,均应保密。
五、在测验和训练时,注意患儿的安全,室内装置及器械放置符合安全要求。
六、认真做好门诊登记工作。
七、每周消毒玩具和测试工具一次。
八、保持室内整洁,不得喧哗。
九、与其他科室及有关部门应以诚相待,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第二篇:妇女心理卫生工作制度
妇女心理卫生工作制度
一、熟练掌握妇女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术,以健康的心理、乐于助人的品质、良好的医德风貌,认真负责地做好心理工作。
二、提供整洁、安全的环境,和谐的气氛,遵循科学性、客观性的原则,在咨询过程中认真分析,避免主观臆断。
三、咨询双方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以诚待人,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的叙述。对来访者的隐私及个人信息给予保密,尊重来访者的人格。
四、认真做好心理报告记录,遇有特殊及复杂的问题时,严谨审慎。
五、将心理诊疗与临床诊治结合起来,做必要的医学临床检测。
六、遇有由于非心理因素引起的心理疾病及有严重病态性格且不能与咨询者合作的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建议到专科医院诊治。
第三篇: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资料
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资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传授知识的教育,由于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不易把握,有时正面教育很难凑效。我们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又必须通过转换角度,从侧面教育引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正面教育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健康发展。
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首先,作为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对自己的孩子,在作业和职业方面的“期望值”不能脱离子女的实际而好高鹬远。每个孩子因智力因素、情趣爱好,性格意志和心理承受力各不相同,我们认为如果孩子确实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不应过多责怪,更不能冷嘲热讽,惩罚打骂。如逼得太紧,强其所难,就可能弄巧成拙,事与愿违,甚至酿成恶果。上海、大连曾发生过孩子因读书成绩不佳而被父母活活打死的悲剧。诚然,家长“望子成龙”,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龙”的内涵并不专指读大学、考研究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建立这样的“职业观”,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里读书,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并不是,也绝对不是说,对子女就不加管教,或放任自流了。我们通过开家长会、家访、书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转变观念,统一认识,了解学生,适度要求,因人施教。其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来说,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所以我们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在教师中大力提倡同学生交朋友,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实施健康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只有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消除他们的紧张感、拘束感和不自然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使他们无所顾忌地向你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向你倾吐心中的迷惑和不快,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正确评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心理疏导和教育。
其三,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五项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的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
2、客观性原则: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的人,因而我们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就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由于教育客体的年龄、文化、生理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他们的认识水平、承受能力、内心体验、行为表现等都是变化着的“不稳定因子”。因此,在教育时,不可以来所谓的“一锤定音”,而应当坚持动态性原则。
4、系统性原则:交流是人的重要特征。任一个体,不管他内心的想法如何,实际的表现怎样,他都是系统的一部分,是一个各种因素的“交汇点”与“集散地”。因而,对他们要从心理状态、过程、特点、意志、品德等方面加以分析,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5、具体性原则:尽管学生的总体水平基本相当,在具体的阶段、具体的时间,针对具体的人和事,还应当作具体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才能确有成效地解决有关问题。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遵循具体性原则。
其四、多方位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一、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人只有成为自己的主人,才不会迷失自己。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才能走向成功。所以必须让学生学会运用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认识,以抵御外界不良因素的侵害,消除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迷惘、烦恼、困惑,正确地看待荣与辱、是与非、得与失,正确地看待成长中的自己,真正认清“我是谁?”,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信息,尤其是一些他们不愿意听到、看到或想到的东西,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将意志薄弱者彻底击垮。因而,正确地调适自我,提高自己对挫折的容忍力,正确地面对挫折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当帮助他们努力走出自己心中的牢笼,释放自我能量;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时刻牢记海明威笔下老渔夫在被鲨鱼围困时喃喃的低语:“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不可以打败他。”让他们学会与命运抗争,坚信成功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这样才能使其保持良好的自我感知能力,才会让他们以平常心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我们的学生也才能都是可塑之才,我们的学校才真正是希望的摇篮。
通过与周围的同学以及其他同龄人相比,通过同电影、小说、电视里特定情景中的人物相比,如宣传奥斯特洛夫斯基、托尔斯泰、张海迪、贝多芬等等,通过对比,找出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弱点,或者也可以通过父母、老师、同学对自己经常的评价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良心理特点,从而“扬长避短”。
二、利用课堂主渠道,向广大学生传授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的同时,也利用黑板报、宣传栏、读书角等,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题讲座;利用“校园心理咨询站(信箱)”等,在课余时间,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心理咨询活动。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长期生活在父母、长辈的关心、体贴、呵护、甚至溺爱里,渐渐地就成了温室中娇嫩的小草,只知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社会是现实的,更是残酷的!他们那从不设防的心灵往往成为一触即破的易碎品。加上他们缺乏与人进行沟通、交流、协作等方面的训练,因此,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在内心里总希望得到一种对自己绝对有利的所谓的公平!一旦他们置身于社会,他们的命运除了挫折,还是挫折。虽然人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可他们面对挫折除了表现出极为夸张的痛苦、沮丧、绝望以外,几乎不知道该做什么,下次成功的希望也就仍然十分渺茫。所以我们利用“校园心理咨询站(信箱)”,与有关学生
进行沟通交流,不仅让孩子们学会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的理解、适应与包容,还让他们学会协作、防范与保护,帮助他们为自己的心理增添一道防火墙。努力消除学生心中的不自然感,营造浓郁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更好地保健自我。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合群,乐于与人交往。引导他们在交往中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交往中开放自我,让别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接受自己。其次要以诚相待,学会宽容。没有以诚相待,没有宽容,就不会有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就不会有温馨、融洽、亲密和人际关系。第三要待人随和,但不作无原则迁就。在与人友好交往中,无疑需要彼此适应,持严以律已、宽以待人的比较随和的态度,但是,决不可作无原则迁就、附和;否则,会被人认为是一个毫无独立性格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第四要关心他人的需要,学会赞美别人,克服嫉妒心理。嫉妒是一个人自我软弱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是一种短视、一种自私,每个要想拥有健康的心理的人都应摒弃它、排斥它、远离它。中国有一句俗语:好话一句三春暖。意思就是说赞美、鼓励、友善的话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起着催化作用,几句温暖的话很可能成就一个人。心理学原理又告诉我们:希望自己为人所关心,乃是人们共同的心理状态。所以相互关心、赞美别人、克服嫉妒心理对增进友谊、促进双方的心理健康都是非常有利的。
四、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锻炼。例如:
1、教他们多读好书,如《周恩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雷锋的故事》等优化心理品质。人类的几千年文明,其智慧、经验、真知灼见,都浓缩于书中,如果多读好书,能经常与这样一些“高尚朋友”对话,听听他们的“指点”以此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这对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是大有裨益的,作为学生,不仅要读好的故事书,还应该读一些伟人的传记,读一些思想、修养方面的书籍,并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2、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锻炼心理品质,如送“温暖小组”、“助残小分队”、“红领巾服务队”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合群,乐于与人交往。引导他们在交往中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交往中开放自我,让别人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接受自己。要以诚相待,学会宽容。没有以诚相待,没有宽容,就不会有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就不会有温馨、融洽、亲密和人际关系。引导他们在众多的朋友中,学到好的品质,博采众家之长,培养自己的性格和意志。
3、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琴、棋、书、画、音、体、美等美育活动,有助于疏导、排解不良情绪,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对心理产生良性刺激。让美来充实孩子的精神生活,让美来帮助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
4、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春游、郊游、野炊等活动,学生也可以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一些名胜古迹去游览、旅游、参观、陶冶自己的情操,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细心体会大自然,不仅能使人心胸开阔、情绪放松,精神振奋,还常能使人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只要我们真正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抓紧、落实了,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在传统理念方面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还加强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真正实施了对人类灵魂的改造工程。或许我们培养的学生算不上一流的,但他们的知识是全面的,身体是强壮的,心理是健康的,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头上,都有一片蔚蓝的天空!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会有和谐、良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就不会有温馨、融洽、亲密和人际关系。引导他们在众多的朋友中,学到好的品质,博采众家之长,培养自己的性格和意志。
3、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琴、棋、书、画、音、体、美等美育活动,有助于疏导、排解不良情绪,给人以美的熏陶和享受,从而对心理产生良性刺激。让美来充实孩子的精神生活,让美来帮助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
4、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可组织学生春游、郊游、野炊等活动,学生也可以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一些名胜古迹去游览、旅游、参观、陶冶自己的情操,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细心体会大自然,不仅能使人心胸开阔、情绪放松,精神振奋,还常能使人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只要我们真正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抓紧、落实了,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作为教师,我们不仅在传统理念方面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还加强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真正实施了对人类灵魂的改造工程。或许我们培养的学生算不上一流的,但他们的知识是全面的,身体是强壮的,心理是健康的,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头上,都有一片蔚蓝的天空!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第四篇: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综合试卷及答案
心理卫生和辅导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综合试卷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1948年在它的宪章中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__社会适应__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4、个体心理学是由心理学家__斯科特_创立的。
5、沟通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达到“_我行—你行__”的生活地位。
6、完整治疗法是由_皮尔斯__倡导和建立的一种心理辅导法。
9、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_感觉运动期_、前操作期、操作期和形式期四个阶段。
10、说谎有__有意_和无意说谎之分。
3、沟通分析理论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__柏恩_提出的。
5、在沟通分析中,将人格分为P,A,C三种人格的独立自我状态,即“父母”,“成人”以及“__儿童_”三者。
8、弗洛伊德将个体心性发展分为五个阶段:__口唇期__、肛门期、阴茎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
9、行为主义理论的代表理论主要有以下三个: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__班杜拉__的社会学习理论。
10、精神动力学是___弗洛伊德__创始的理论。
2、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 古德依纳夫首次提出了绘人测验法。
3、将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儿童置于普通班级学习的形式,称为 融合班。
4、班杜拉将社会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步骤:注意、记忆、认同、定型。
5、无论自己的孩子怎样,即使无恶不作,当母亲的都会疼爱、包庇或袒护孩子,这被称为 母性原理。
6、儿童与某一特定人物之间形成永久性的情感联结叫 依恋。
7、研究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方法有 家系研究 和双生子研究。P20
8、谈话法P66 是通过与儿童和与儿童熟悉的人谈话,获取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和行为表现得信息,从而初步估计儿童心理发育的水平,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进一步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9、丹佛发展筛选测验共有105个项目,分别测查了应人能、精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 和粗动作能4个方面的能力。
10、防御机制是自我为抵抗 压力 及焦虑时所用的方法。
11、卡克赫夫认为来访者辅导过程中经历了__自我探索_、自我了解和自我行动三个阶段。
12、沟通分析按类别来分,主要有三种互补型沟通、交错型沟通、暧昧型沟通。
13、托幼机构中心理辅导的基本技巧有 电话咨询、面谈、连续面谈、团体面谈。
1、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有 统计学的标准、病理学的标准、理想状态的标准和 适应过程的标准。
2、学前特殊儿童,是指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学前儿童,以及 超常发展的超常儿童。
3、精神动力学理论的创始者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 超我。
4、来访者中心学派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个体成为 更自主、更自发和更有自信的人P150。
5、沙箱疗法(又称为箱庭疗法或沙盘疗法),是由英国伦敦的小儿科医生 劳恩菲尔德 于1939年创立的儿童心理疗法。
6、有效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家庭、托幼机构、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
7、为了便于研究,心理学家将动机冲突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和 双重趋避式冲突。
8、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有 动机冲突、社会经济状况、教育机构状况和心理创伤。
9、特殊儿童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有 教养问题、家庭维持、沟通问题和休闲活动等。
11、阿德勒认为人类的行为基本上可从男性化和女性化两个角度来看。男性化代表力量和权力,女性化代表的是__软弱和自卑P157__。
12、当孩子做错事后,父亲会毫不留情地训斥孩子,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 父性原理。
13、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最终取决于他们的 健康行为。
1.反映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常用指标有__智力发展良好__情绪反应良好_, 交往,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统一和协调以及性格特征良好。
2. 影响健康的理论模式有__霍门的生态模型 布鲁姆的健康公式_和布鲁姆的健康公式3.不良的胎内环境会影响幼儿的健康,这些不良的胎内环境包括营养不良 患病或用药不慎 情绪状态 4.适宜游戏治疗的玩具种类有__拟实物类,发泄情绪类,投射内心世界类_ 1.人类行为遗传有_直接遗传、间接遗传、轻微遗传三大类。
2.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具体是指__自我认识、自我评价_自我调整。
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评估的主要方法有__谈话法,观察法,_筛选检查法__,标准智力测试,人格测验法和问卷法。
4.结构分析中人格三种独立的自我状态分别是_“父母”(P)、“成人”(A)、“儿童”(C)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环境因素(A.染色体异常)
心理卫生和辅导
2、人本主义理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是(C.罗杰斯)
3、“每个人都有自卑感”是哪个理论的主要观点(D.个体心理学理论)
4、下列哪个不属于与品行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C.口吃)
5、学前儿童相信其他人的想法与做法均与他们自己的相同,这属于认知发展哪一方面的问题(B.自我中心化的问题)P214
1、个体的“生命风格”是哪个理论强调的主要观点(D.个体心理学理论)
2、沟通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达到_________的生活地位(B.我行——你行)
3、_______基于对儿童问题进行的观察和研究,把儿童问题归纳为BASIC ID七个基本问题,提出了儿童基本问题理论(A.拉扎鲁斯 p217)
4、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基础理论有精神动力学、行为主义和(A.人本主义)
5、依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D.鲍尔比)
1、一般认为(B 皮耐尔)在1792年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是提倡心理健康的历史起点。
3、在心理辅导中,最重视通过儿童游戏来进行辅导的学派是(B 精神动力学)。
4、提出儿童的自我中心化理论的是(D 皮亚杰)。
5、根据1993年美国弱智协会提出的定义,弱智儿童的智力低于(C 70)。
.6、将“正常”看作平均状态,强调正常和异常之间的程度变化,处于正态分布中间范围的属正常,居两端者为异常,这是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中的(D 统计学标准)
7、由于母亲怀孕期间感染了病毒,引起胎儿发生了畸形,这属于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因素中的A 先天因素)
8、适合于人格测验中投射法的评估工具是(B 罗夏测验)。
9、个体心理学辅导理论的主要目标是(A 使儿童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
10、空椅技巧是下列哪种心理辅导理论的辅导技巧(A、理性情感治疗理论)
1、考察了文化心理后,(C 马斯洛)从自我感觉良好的角度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十个特征。
2、人类行为遗传学工作者倾向于把人的行为遗传分为三大类,以下各项中不正确的是(C 隔代遗传)。...
3、在心理辅导中,最重视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塑造的学派是(B 精神动力学)。
4、在拉扎鲁斯的儿童基本问题理论BASICID中,A指代的是(D 情绪)。
B—behavior(行为): S—sensation/school(感觉、知觉/学校)I—imagery(意象、心象):C—cognition(认知)I—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人际关系)D—drugs/diet(药物/饮食):
5、当学前儿童家长得知他们的孩子可能是弱智、脑瘫等特殊儿童时,他们在内心深处会有极大的震惊,深恐这是事实,会为孩子将来的成长和发展而焦虑,陷入(C 震惊焦虑期)
6、布鲁姆在考察了影响个体或群体健康的诸多因素以后,提出了一个决定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HS=f(E+AcHs+B+LS),其中的LS表示(B 生活方式)。
2、布鲁姆在考察了影响个体或群体健康的诸多因素以后,提出了一个决定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HS=f(E+AcHs+B+LS),其中的B表示(C 生物性因素)。
7、自我意识是人对于自身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包括三个方面,以下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 自我管理)。
8、个体心理学是由心理学家(D 阿德勒)创立的。
9、根据沟通分析的辅导理论,好斗的儿童及罪犯、精神病患者大多属于下列那一种生活地位类型?(D “我行——你不行”类型)
1.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是(A 冲突),社会经济状况,教育机构状况和心理创伤。
2.对于心理辅导的定义,张小乔、仓石精
一、威廉森和(D 罗杰斯)做了有影响的论述。3.学前儿童心理辅导的基础理论有精神动力学、行为主义和(A人本主义)。行为注意的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
4.完整学派的辅导理论中,心理问题产生的五个层面是(B 虚假层)、恐惧层、困惑层、觉察层以及爆发层。1.精神分析疗法的具体方法有:对幼儿体验的重视;对无意识的挖掘;对梦进行分析;和(A 游戏治疗与表演)。
2.懒惰的,常用无能来搏取别人的帮助,通常没有动机和能力去完成工作的有困扰儿童属于(D 被动破坏型。
3.波纳认为,“健康人际关系的自然顺序”的沟通形态是(A 互补型沟通)。
4.学前特殊儿童分为:情绪和行为异常儿童、品行障碍儿童、弱智儿童、学习困难儿童、语言障碍儿童、视障儿童、听障儿童、肢体残疾儿童、(C 超常儿童)。5.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是:感觉运动期、(A 前操作期)、操作期和形式期。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对于错误的说法,请改正,仅判断不得分)
1、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
2、攻击性行为是与神经性习惯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错
3、沟通分析理论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形成“我行-你不行”的生活地位。错
4、父性原理是“包容的机能”,母性原理则是“切断的机能”。错(反了)
5、系统脱敏法是沟通分析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错(行为治疗法)
心理卫生和辅导
6、妊娠期妇女的情绪状态会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对
7、韦克斯勒开创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评估之先。错(格塞尔)
8、学前特殊儿童是指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学前儿童。对
9、所谓生命风格,指的是个体不断的前进达到目标时的一种特有方式和习惯反映。对
1、自我评价过高可以让儿童获得成功感,自我评价过低,可以让儿童养成谦虚的美德,都会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错
2、早期筛选量表(ESI)是一种对儿童心理健康进行诊断性评价的工具。对
3、学前儿童的心理辅导主要通过游戏形式来进行,要激发儿童自愿接受辅导的愿望,并同时对其父母进行心理辅导。对
4、阳性强化法是指撤销促使不良行为的强化因素,从而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错
5、团体治疗一般适合在家庭进行。错(自然)
6、积极适应不仅能减轻动机冲突或挫折带来的困扰和不安,还会使人达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境地。错
7、习惯性阴部磨擦是与情绪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错(与神经性习惯有关)。
8、心理辅导就是心理治疗的别称。错
9、非指导性游戏治疗是从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的“患者中心治疗法”发展而来的。错
三、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
1、生命风格-指的是个体不断前进达到目标时的一种特有方式和习惯反应。
2、系统脱敏法-是一种逐步消除不良条件情绪反应的治疗技术,常被用于无法学会自我松弛,也不能对自己所恐惧的场景进行想象的学前儿童。
3、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等方面。
4、布鲁姆的健康公式
1、脚本分析--分析个人根据他的生活脚本而演出的心理之剧中所表现的内容。
2、父性原理--当孩子做错事后,父亲会毫不留情地训斥孩子
4、团体疗法-某一个被治疗者在多数人的团体活动中,施以训练或教育,达到治疗效果;或几何问题行为发生原因相似,问题行为性质相近等多数被治疗者,在同一环境中施以同一训练方法-
1、动机冲突-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这种相互冲击的心理状态
2、空椅技巧-P196让来访者以投射的方式,将自己对重要他人的想法和情绪投射到一把空椅上,并让他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体会每个角色的冲突的方法。
3、心理辅导――狭义的心理辅导是指咨询者通过面谈、书信和电话等手段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和咨询帮助。广义的心理辅导往往包括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有时心理检查、心理测验也被列为心理辅导的范围。从广义来讲,心理辅导是一个人向某个有心理痛苦的、特定的个体施以影响的活动。
4、游戏疗法--通过游戏活动达成治疗儿童问题行为的方法
4、示范疗法――是依据观察学习原理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通过观察学习看到别人的所作所为受到共鸣性影响而获得良好的行为减少和消除不良行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什么是心理防御性行为?P26答:在经受挫折时,个体会需要设法适应挫折情境,以达到和保持人与环境以及人的内心世界的平衡状态。为了减缓心理冲突和挫折,个体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某些机制解脱困扰,以恢复情绪平稳,这种机制或策略叫做心理防御机制,它是一种适应性倾向,由此而产生的行为,被称作为防御性行为
2、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有哪些? 答::三大根源:与自我有关的内心冲突;来自家庭的压力;来自托幼机构的压力。艾力克森曾描述儿童面临与精神压力有关的4种类型的情况,它们是:(1)冲突;(2)社会经济状况;(3)教育机构状况;(4)心理创伤。
3、进行学前特殊儿童家庭访谈的要点是什么?
答:p89
心理卫生和辅导
答:(1)游戏可以用来建立辅导关系。(2)游戏治疗可以帮助辅导者了解儿童。(3)游戏治疗可以帮助儿童表达情绪。(4)游戏治疗可以帮助儿童发泄心中的焦虑或紧张。5)游戏治疗可以帮助儿童学习到适当的人际技巧。P137 4.游戏治疗中玩具的功能--(1)与儿童建立正向的关系。(2)让儿童表达内心不同的情感。(3)让儿童探索真实的经验。(4)让儿童测试自己的限度。(5)让儿童发展正向的自我概念。(6)让儿童更加了解自己。(7)为提供儿童机会来修正自己一些不为别人所接受的行为。
四、案例分析(20分)
一、5岁的小强在幼儿园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对小朋友有拳打脚踢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其他人都躲着他,很不受小朋友的欢迎。请你用行为学派的理论解释小强的攻击性行为,并提出矫正的方法。
答;一般将能引起别人对立和斗争的行为称为攻击性行为。在学前儿童中,攻击性行为表现为当儿童遭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口头伤人、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夺取别人的东西、扔东西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式,引起同伴或成人与他的对立和争斗。(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本能驱动力的结果,但是,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不多。)行为学派则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社会学习性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攻击行为模式而学习到的,并由于这类行为所造成的后果而得以维持。该学派强调“模仿”和“强化”在攻击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方面的作用。
行为治疗又称行为矫正,是应用学习原理以改变或消除不良行为或症状,并塑造适应社会的良好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前儿童心理治疗中已被最广泛地运用,行为治疗包括一系列的治疗方法。如阳性强化法、消退法、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矫正法、暂时隔离法、惩罚法、代币方案、认识疗法,等等,针对小强的行为及对各种方法的理解,我选择暂时隔离法结合阳性强化法。暂时隔离法也是一种依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的行为治疗方法,指的是将阳性刺激物暂时隔离,以达到纠正不良行为的目的。而阳性强化法主要的理论依据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即在一种行为之后,继之以强化(奖赏),可以增加这种行为的发生。
我会先采用隔离法,如果小强发生攻击性行为我会先予以警告,如果无效,我会隔离几分钟后,对他讲清楚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下次游戏时他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或者出现谦让的行为,我会使用阳性强化法,予以及时的表扬或者奖励五角星或者物品。
二、最近,4岁的小华突然出现了口吃现象,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尽管多方矫正,甚至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华出现口吃的原因,并说明矫正小华口吃应该采用的基本治疗方法。
答:1)
3、4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
3、4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
2)由于口吃的形成与心理因素有密切的联系,对口吃的预防和矫治可以从解除儿童的心理紧张入手。对于患有口吃的儿童,要帮助他们消除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不良因素,如周围人的嘲笑、模仿,家长或教师的责骂或过分矫正等等。要避免让周围人过分注意他们的缺陷,积极鼓励他们主动学习,进行语言训练,增强自信心。4岁以后的儿童已经出现了对自己语言的意识,如果对其口吃现象施加心理压力,不但难以矫正语言缺陷,还会对其人格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作用。
三、童童(化名),男,5岁。童童因经常咬指甲以及其它一些行为问题被母亲带到某儿童发展专家处咨询。据童童的母亲的反映:童童在4岁刚刚进幼儿园时出现了咬指甲的行为,妈妈以为是刚刚入园时孩子感到焦虑,过一段时间自然会好,结果到今年童童5岁了,还是经常咬手指甲。尤其是在情绪不安时,咬指甲的现象更为突出,经常咬得甲端出血,甚至有时候还咬手上小关节侧的皮肤、衣袖及其它一些物品。
试分析童童咬指甲行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纠正?
答;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儿童咬指甲和其他物品常是内在精神压力的一种表现方式。例如,有的儿童因为不愿去幼儿园,有的则因父母或教师管得严厉,在强烈的心理压力或高度焦虑的情况下开始咬指甲或其他物品,一旦形成习惯以后,即使上述诸因素不复存在,也会经常发生。根据本案例,童童刚开始可能是刚入园,初离开父母,看不到父母,为了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的一种行为。但是当时成人未予以重视和纠正,导致变成了一种习惯。
预防和治疗儿童咬指甲和其他物品的不良习惯,应从消除引起儿童精神压力的因素入手,一般来说,劝戒和责罚都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指甲上涂抹苦药或辣物可以帮助部分儿童克服这种行为习惯。对这种行为习惯严重的儿童,可采用行为治疗的方法。如阳性强化法、阳性练习矫枉过正法、厌恶疗法。(在施行矫枉过正法治疗时,要对儿童服从安排,认真执行的表现给予奖励,较多采用的是口头表扬等社会性奖励的方法。)
四、美美非常怕兔子。为了让美美不再怕兔子,老师每天带她到幼儿园的生物角看兔子,看完兔子就给她一个红五星。美美从一开始隔着笼子喂食,到后来开始试着摸小兔子,最后美美还把小兔子抱在怀里。
1、请判断老师所采用的是什么辅导方法。
这里的辅导方法是实践脱敏法。它是一种逐步消除不良条件情绪反应的治疗技术,常被用于无法学会自我松驰,也不能对自己所恐惧的场景进行想象的学前儿童。属于行为治疗法的一种。
2.这种辅导方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心理卫生和辅导
理论依据是行为主义学派的条件反射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学习而来的,通过一定的刺激、强化过程,可以固定个体的某种行为。实践脱敏法就是利用目标行为的出现后,给予一定的强化(奖励)的方法,来进行辅导。
3、结合上述例子,谈谈这种辅导方法的步骤是什么?
①用实践脱敏法对儿童进行治疗时,先将儿童感到恐惧或焦虑的场景分为若干等级。例子中虽然没有看到,但是从教师的做法中,可以看到她对儿童感到恐惧的程度做了一定的区分。先是喂食、再是抚摩兔子,最后是抱兔子。
②由轻至重分级地将可引起儿童恐惧或焦虑的刺激物呈现在儿童面前。教师从儿童较易接受的程度出发,循序渐进,让孩子和兔子从一定的距离接触到亲密的接触。符合了这个原理。
③并在呈现刺激物之前或同时,给予儿童较强的阳性刺激物。从例子中可以看到,在每次儿童看完兔子之后,教师都会给她一个红五星,这个红五星就是阳性刺激物,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强化,鼓励她下一次的目标行为。
五、万万平时很任性,如果有什么事情他不开心了,就会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乱扔东西,对小朋友,甚至成人都会动手。
1.判断这个孩子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很显然,这个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暴怒发作。它指的是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或者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时,出现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壁、撕扯自己的头发或衣服,以及其他发泄不愉快情绪的过火行为。是属于情绪性心理问题的一种。2.分析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行为学派认为,儿童的暴怒发作是通过学习而产生,这就是说,暴怒发作最初可能由于遇受挫折而引起,其后,可能由于受到环境中其他人对此事的态度、问题的结局等因素的影响而得以维持。如果家长对这样的孩子百依百顺,无形中就起到了强化作用,助长孩子的气焰。3.论述教育上的对策。
对于学前儿童的暴怒发作,应从小培养他们讲道理、懂道理的品质,不要过于溺爱和迁就儿童。让儿童从小就开始懂得一些疏泄自己心理紧张的方法,如用画画,跑步等,并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加以运用。对于少数暴怒发作行为较为严重的儿童,应该给予行为治疗。有些行为学派的心理工作者采用阳性强化方法,培养儿童更好的适应行为,并能认识到哪些是好的行为,哪些是不好的行为,从而对自己的暴怒发作有所制约。
五、看图分析(20分)
一、(1)请根据图片说明小明有何种自我认知信念。答:小明是非理性信念。
(2)请利用理性情感治疗的方法来帮助小明。(心理卫生和辅导
(3)请画出经过心理辅导后小明的心理循环图。
二、红红和明明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的“生活地位”分别处于
心理卫生和辅导
健康的。
(二)情绪健康,情绪反应适度,积极健康的情绪是学前儿童保持身心健康和行为适应的重要条件。学前儿童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和易变性,也比较外露。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有所加强。
(三)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与人交往是人类的天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仅能满足各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还可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虽然比较简单,人际交往的技能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强烈希望通过交往了解别人,也希望通过交往而获取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
(四)行为统一和协调,心理学家伯纳姆认为:健全的人格就是统一的人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逐渐变理化,有意注意的时间逐渐增加,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日趋合理,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渐趋稳定。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能基本处于和谐的统一之中;
(五)性格特征良好,性格是个性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学前儿童的性格是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儿童的性格一经形成,就出现了相对的稳定性。
2、请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来论述模仿在学前儿童成长中的影响。
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特别强调榜样的示范作用,认为人的大量行为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而获得的,不一定都要通过尝试错误学习和进行反复强化。和建立条件反射一样,榜样学习也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学习的基本方法。2. 社会学习的过程,其过程分为四个步骤:(1)注意:榜样的特征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2)记忆:将榜样特征、内容保持在记忆中以便必要时再现。在保持过程中应不断再现榜样的表象。(3)认同:学习者将榜样的特征纳处自己的行为之中并赋予自身人格的特征。(4)定型:当模仿的行为得到外部或自我的不断强化之后,习得行为相对稳定建立起来并保持一定的型态。
5、如何认识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如何预防和纠正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
答;说谎有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之分。学前儿童由于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情况,而造成了说谎,这属于无意说谎。这种“谎言”不是儿童有意编造的,而是由于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而产生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意说谎会逐渐减少。有些儿童,由于种种原因,经常故意编造谎言,这就是有意说谎。例如,幼儿做了错事,怕受到惩罚,于是编造谎言,以掩盖自己的过失,这时,说谎成了幼儿免遭惩罚的自卫手段。此外,幼儿由于自卑、想对别人进行报复,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时也会说谎。这有可能构成严重的品行问题,才是成人要关注并解决的说谎。
预防和纠正学前儿童的说谎行为,关键在于教育。应让幼儿懂得从小就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用诚实的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但这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儿童从小就生活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之中。家庭和幼儿园集体成员之间在彼此相互信任,即使在幼儿犯了错误的情况下也要尽量避免给予训斥,要多给予热情的帮助,给予改正错误的机会。在这种和睦、协调、充满信任的生活环境里,幼儿就会自然地吐露真情,无需掩饰,隐瞒和欺骗。父母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也会重要。在儿童面前,成人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这对幼儿诚实行为的形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少数有社会适应性困难的儿童,即使发现他们有说谎行为,也不要就事论事,要首先帮助减轻和消除心理紧张。
1.学前特殊儿童家长的心路历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他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他们的具体渴求有哪些?
学前特殊儿童家长的心路历程大致如下:(1)震惊焦虑期(2)四处投医期(3)恐惧失望期(4)怨天尤人期(5)自责羞愧期(6)承受重负期。
家长的心理需求包括(1)忠实的倾听(2)大量的资料(3)可行的训练。
学前特殊儿童的家长的具体渴望有以下几点:(1)一位具有同情心并且态度温和的倾听者。(2)了解诊断与预后的帮助。(3)医药与道德问题的咨询。(4)帮助其接触、了解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以及指导互相配合的方法。(5)心理辅导的资源。(6)可利用的教育与服务机构——托幼机构、设施等。(7)特殊儿童的权利。(8)如何面对因孩子的特殊性而给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9)个人的心理支持。2.谈谈在减轻学前儿童精神压力中,增强儿童自身心理强度的意义。
人的自身心理强度指的是人应付内外压力的能力。人能否适应周围环境的刺激,能否承受和应付内在的压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自我心理强度。人对环境刺激和内在压力的认识、评价、容忍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与人的自身心理强度联系在一起的。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增强学前儿童的心理强度,减轻因外界环境刺激引起的压力和内在压力等可能导致的精神压力的程度。
1.如何理解儿童自我中心化的问题?如何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解释学前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
学前儿童,无法看到他人的观点、例如,儿童相信其他人的想法与做法,均与他们自己的相同。自我中心化妨碍了儿童对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行为,提出疑问,甚至在面对强烈地冲突时,也是如此。至于有关同情心的发展,对自我中心化的儿童而言,也是相当困难的。因而成人在这个时期要理解儿童自我中心,不要苛求。
处于操作前期的2—7岁儿童在解决问题时没有保留的观念。对可转换的慨念有困难:他们喜爱以向上的秩序来学习各种事物。即他们无法从事“由前而后”的秩序来解决问题之后,再改为“由后而前”的秩序解决问题。例如,儿童解算术题,8+9=口,就相对比较容易,而做17一口=8时,就有困难。思维的非可逆性特点,同样是认知理解妨碍的特质。儿童经常因为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无法对物质的“量”有正确的判断。
第五篇: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一、设专人负责辖区内新生儿、婴幼儿、托幼园所儿童保健工作以等工作。
二、掌握辖区内0-7岁儿童基本情况并建立台账,及时更新信息、完善报表,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规范的体检、访视管理等工作
三、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等工作。
四、对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智力,视力测查,听力筛查和口腔检查,对检查结果异常的儿童进行登记,转诊,追踪和治疗。
五、在儿童定期健康体检中发现的体弱儿,按照管理常规进行登记和管理。
六、掌握辖区内托幼园所的基本情况,开展新生入学体检工作。
七、负责辖区内5岁一下儿童生命监测工作,掌握辖区内出生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及死亡原因。
八、及时准确完成儿童保健信息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