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阿K 浮漂教你对浮漂的浅认识
阿K 浮漂教你对浮漂的浅浮认识
对于大多的垂钓爱好者来说,浮漂是垂钓整体中的一个环节。目前,在各种垂钓媒体中,有关浮漂的论文和演说举不胜举,众说纷纭。
当下浮漂的造型千奇百态,眼花缭乱。其功能性也日趋细分,更具垂钓当时鱼情的针对性。不能单一夸大或忽视浮漂在垂钓过程的功能,它是整个垂钓组配的一个构成部分,对钓组中其他的组件暂且不说。
当下世面上比较流行的浮漂材质有三大类:孔雀羽`巴尔沙木和芦苇。其材质的差异,造成加工工艺流程有所区分,另造型不同,其功效性能差异就明显地区别开来。浮漂功能上的差异,造就了其功能尽可能的去适应垂钓当时的鱼情。
单拿一只任何材质`造型的浮漂来说,它自身有三大指标是需要掌握的。三大指标又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1:浮漂的翻身快慢
浮漂的翻身快慢与其自身造型特性有关。(造型的差异:漂身长短`漂脚长短和漂尾长短)如长身软尾与短脚或竹脚硬尾战斗漂相比较,在同样深的水里都调四目,同时打满线抛竿,浮漂的翻身快慢要比长身软尾的站立要快些,造成其中的原因就是浮漂自身重心浮力点的差异。再举一例,如若当时打浮或打水皮的鱼,长身漂相对的优势就没翻身快的漂有优势了。
2:浮漂吃铅量的大小
任何的一只浮漂,同样的造型,号数不一样,吃铅量也不同的差异。从调平水开始,一直减铅片或配重到露出浮漂的最大目数时,其翻身的速度有差异。大家都经历过跑铅钓的鱼情,在原调目的基础上,又在铅皮里加上了足以让浮漂沉到水里的配重,期间发现浮漂的翻身到位的时间比原来的快了。倘若要是在原有的铅皮座上或钩上加个小秤砣,其翻身的速度大家心里不说都会想象得到浮漂翻身的速度和快慢。一只浮漂吃铅量的大小影响到了浮漂自身的翻身快慢`和行走的快慢。
3:浮漂下行的快慢
长硬尾在与一般七目软尾调相同的目数时,相对还是硬尾浮漂下行的慢。合理的利用这种行走的快慢是钓好一个鱼情的前提。还拿同一只浮漂来说,不管软`硬尾,浮漂自身的配重影响到了浮漂的翻身和下行的速度。下行的速度是由根据当时垂钓时鱼情,要有所选择的调整浮漂的造型和下行的快慢,尽可能地去迎合当时鱼吃饵的状态和节奏。人只能去适应鱼情,鱼是不会可以去适应垂钓者的,个别人为刻意营造了一种鱼情,那也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浮漂的造型`长短尾`长短脚`长短身的差异,造就一只浮漂自身特有性能,这种自身特有性能
鱼情是千变万化的,从钓底`离底`钓半水`钓一漂身到钓水皮等,根据当时鱼情快慢`鱼的大小`鱼口的大小`生猾程度判断后,合理客观的去选择好一只浮漂`调整好一只浮漂,最大限度`合理的迎合鱼情与钓法,方能多钓几尾鱼
第二篇:对沉默权的浅认识
对沉默权的浅认识 姓名:郑春萍
内容提要:沉默权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个重要规则,已经为大多数英美法系国家以及大陆法系国家纷纷确立,甚至《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也有所体现。沉默权现已成为国际人权法确认的一项基本人权,沉默权的确立体现了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的进步和文明。而我国自从签署加入《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沉默权问题逐渐地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各界说法不一,但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还没有明确对沉默权做出相应的规定是确定的。本文主要从沉默权在各国的发展、沉默权是怎么回事、中国不应对沉默权再沉默等几个方面,参考各界人士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加以分析论述。关键词:沉默权
刑事诉讼
人权保障
不被强迫自证其罪 正文:
随着民主主义和公正主义的不断发展、进步,沉默权作为一项国际人权法的基本人权,使得被告人在处于弱势地位拥有了一个以不作为的方式对抗司法审判。沉默权制度体现了实体公正和正当程序、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在刑事诉讼程序设计中价值选择的冲突,其从诞生之时发展至今,历来备受关注,争议此起彼伏。是否应该确立沉默权?又该如何限制沉默权?沉默权价值意义是什么?我国要不要引入沉默权?针对这些问题,学界中的人提出了各种建议,接下来我就我对沉默权的一些浅认识,对沉默权作出探讨。
一、沉默权在各国的发展
沉默权在本质上是源于人的尊严,首先出现在基督教的学说和教义以及欧洲大陆普通法。一般认为,沉默权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在早期12世纪,英国和大多数欧洲大陆国家一样,神判是一种主要的审判方法。大约在13世纪至14世纪,当大陆法系国家的诉讼制度从早期的控告式转变为纠问式时,英国的诉讼制度逐渐从原来的控告式发展为对抗式,被诉人的主体地位较突出。与此同时,宗教法庭却采用纠问式诉讼模式,意以及一套特殊的宣誓程序,被告人拒绝回答时就会受到刑讯或处罚。当时英国的国民和普通法院的法官和学者一直对宗教的诉讼程序持否定态度并提出激烈的批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包含了沉默权的萌芽。正如美国沉默权问题专家莱纳得*利维在他所写的《第五修正案的起源》一文中所指出的,沉默权就在两种对立的刑事诉讼制度的斗争中产生的。
在1568年,普通上诉法院的首席大法官戴尔在赐予一个被宣誓者以人身保护令时,他第一个公开反对在王室法院中进行这种宣誓,并提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任何人都不得被强迫提供反对他自己的证据。”——这成为之后人们赞同沉默权时乐于称道的一句名言。我们现在所提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最早也是源于这句话。在17 世纪中叶,英国法律朝着限制使用宣誓和纠问程序并确认沉默权的方向发展,著名的“李尔本案件”是英国沉默权制度一个转折点。李尔本贩卖煽动性书籍一案中,强迫李尔本宣誓作证,被李尔本拒绝。在这个案件中,李尔本主要在两个地方行使了沉默权:一是在“罪状否认程序”中。他宣称;“根据英格兰的法律,我不回答任何不利于我或关于我的问题”;第二次是在主审的嘅博法官要求他辨认笔迹时,他拒绝看控方提交的文件,并且再次主张不回答任何问题,反而要求控方先证明其犯罪。他的要求当时被拒绝了,但议会掌握政权后,在1641年宣布李尔案的判决不合法,并且禁止在刑事案件中使用“依职权宣誓”。英国以“李尔本案”的审判为契机,并最终于1688年确立了沉默权制度。之后,沉默权在英国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并制度化,在成文法《1898年刑事证据法》中最早明确规定被告人享有沉默权。
沉默权在英国出现后,这一规则被美国所继承。美国宪法第5条修正案明确规定:任何人。。。享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这是沉默权在美国宪法中的体现和确立,后来又在一系列判例中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米兰达规则”(也有称“格里芬规则”)的确立,是沉默权在发展到鼎盛的时代。这一规则是是“米兰达利桑那州”一案中发展起来的。据被害人指控,米兰达把她塞进车内进行强暴。法院据米兰达的供述判决米兰达绑架罪和强奸罪成立。但米兰达对判决不服,上诉到美国最高法院,声称自己不知道有会见律师的权利,也不知道自己对警察说的话会被用作定罪的依据。当时对此案争议很大,最终还是以5:4的微弱多数通过判决意见——撤销原判,并规定警察在询问之前必须先告之被讯问方应有的权利,否则由此所获得的口供不能用作审判的证据。后来,这一规定就被称为“米兰达忠告”。“米兰达规则”在美国确立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把沉默权的适用程序大大提前了,使得被告人不仅在审判阶段享有沉默权,而且在侦查阶段也可以行使沉默权。
沉默权至今已经为很多国家所采用,也各自在立法中有所体现。例如,在法国根据1993年修正的《法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中,有关沉默权的条款就有4条,其中地114条第1款:“除非双方方式当事人的陈述、讯问当事人或者让其对质,除非当事人公开放弃此项权利。”德国的《刑事诉讼法典》法规中第136条第1款规定:“初次讯问开始时,„„应当告诉他,依法他有救指控的行为进行陈述或者对案件不予陈述的权利,„„”在日本也有关于沉默权的相关规定,其《宪法》第38条第1款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做不利于自己的供述”。这是对自我负罪拒绝特权的一个法律保障,与美国的“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特权是相类似的。意大利新《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在开始讯问前,„„还应当告知被询问者,他有权不回答提问。”此外,荷兰、葡萄牙、保加利亚、波兰、南斯拉夫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香港、澳门特区的刑事诉讼法律,都有关于沉默权的规定。可以说,刑事诉讼中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是世界各国和地区的一项普遍做法。
二、沉默权是怎么回事
说了那么多关于沉默权的产生与发展,但沉默权到底是什么呢?关于沉默权该如何定 义?而它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只有明确了沉默权的含义和内容,才能真正的去应用,犯罪嫌疑人行使沉默权也才能真正的有法可依,学界中有很多人提出了自己自己看法。就沉默权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而言,沉默权并不是简单的“不说的自由”。
我国政法大学刘根菊教授在她的一篇题为《在我国确定沉默权原则几个问题之研讨》论 文中,对沉默权进行了系统论述。她认为沉默权包括三重含义:一是享有沉默权的主体是被追诉者,也就是在刑事案中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二是与权利主体相对应的是“追诉者”,即刑事案件中的公安、司法人员;三是沉默权的行使方法是“保持箴默不语”。最后她对沉默权的定义就是指“被追诉者对追诉者的讯问享有箴默不语的权利。本人觉得这一观点也许并不完整,但它包含了沉默权该有的基本要素。结合刘教授的观点,个人认为沉默权应该是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者在接受讯问的前提下,可以对追诉者的讯问不作任何表态的权利。以上沉默权的定义中,实际暗含了沉默权的四个要素:享有沉默权的主体是被追诉方,它仅限于自然人;有义务保障沉默权的行使是追诉方;行使沉默权的时间是被刑事追诉时;行使的方式是不作任何表态。
那么,为什么沉默权就只能适用于刑事诉讼中呢?这主要是由于沉默权的起源和性质决定的。沉默权只适用于刑事诉讼中,可以说是人们的一种约定俗成,按照加拿大的一学者的观点,沉默权只适用于刑事诉讼中,在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该享有四项权利:一是拒绝透露自己身份的权利;二是拒绝回答警察合理提问的权利;三是在对于他的审判中保持沉默的权;四是强制法官和检察官不得向陪审团就没有作证发表不利评论的权利。因此除个别另外情形下,犯罪嫌疑人可以指着警察的鼻子说:“有本事,你就证明它,但不要来问我!”这一解释在沉默权中明确加进了证明责任的内涵。
三、中国不应对沉默权再沉默
我国司法立法中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沉默权这一项权利。这又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沉默权在国际政治已经是一项普遍的权利,但在中国大陆却姗姗来迟?这与我们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是离不开的。在中国法制史发展进程中,想来都是重视口供,重视被告人的供述,所谓“无供不录案”。这直接导致的恶果就是刑讯逼供特别“流行”,动不动就是拷打,就是“大刑伺候”。司马迁的《史记》中也记载:秦朝末年,赵高制造了李斯谋反的假案后,就对李斯“榜掠千余”。李斯“不胜痛,自诬服”。然后被横腰斩死。这实际是把野蛮的方式合法化。这种状况直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的时候,才正式宣布废除刑讯逼供。
历史的错误不应该拿来炫耀,就到此为止吧!当今的中国是走向权利的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呼声已经响彻中华大地,沉默权问题正逐步成为公民关注的焦点。所以,在我国确立沉默权,首先应实现观念上的转变。我们不能再坚持过去那种“重打击,轻保护”的顽固思想,相反地,我们应当高扬起保障人权的大旗,既要保护被害人人权,又要避免对无辜者的侵害。对于真正的犯罪人,我们也要给予其说与不说的机会,按照正当程序追究其责任;对于疑难案件,我们应该保障其沉默权的行使,并对其按“无罪推定”原则,作有利于被告人的解释,以免滥杀无辜者。
但是,对于中国是否有必要确立沉默权制度的争议是比较大的。本人认为是必要的,其理由如下:
第一,沉默权制度的推行对改变我国当前刑讯逼供禁而不止的现状不仅有很大帮助的,也是我国贯彻司法民主、司法文明、司法进步的体现。在刑事诉讼中,最容易且频繁受到侵犯的是受追诉人的权利。而保障被告人沉默权,实际上是对每个公民权利的保障,是人权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确立沉默权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从刑事诉讼立法上确立沉默权,让沉默权成为一项合法的权利,让受追诉者可以与司法抗衡,从而体现一种公正的诉讼。从证据理论上讲,沉默权规则也是对偏重自白的证据观的否定。承认沉默权,就表明了这种程序本身并不把破案的希望寄托在获取认罪口供上面。正是基于这一点,并基于对人权保障的追求,在确认沉默权的程序中,均严厉禁止并在出现时坚决予以制裁一切违背供述人意志的强迫取证的方法。
第三,我国已经签署了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而沉默权是其倡导的 司法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我国理应把沉默权这一国际性的规定在国内法落实。
当然,任何一项事物都有两面性,沉默权制度也存在一系列难以避免的缺陷和弊端,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反对在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原因。但是,对于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克服它的弊端,扬长避短,以发挥它的最大优势,服务于人。我们可以从对沉默权的限制和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完善入手,来防范沉默权弊端的发生。本人认为我国在推行沉默权制度的过程中,注意一下几点问题:
第一,在刑事案件中,提高侦查技术,充分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在刘根菊教授发表的《沉默权与高科技手段取证》一文写到: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从追诉方角度而言,需要具备相当高的配套措施,其中采用高科技手段取证,获得证实犯罪的大量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间接证据,就是一项很重要的措施。现代科技发展迅猛,我们可以应用信息技术、DNA技术、遥感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提高侦查、起诉、审判人员的素质,这是有效推行沉默权制度的保证。目前,我国一些法律人士的职业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律法风气也不是很好,我们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和管理措施。第三,为了避免由于沉默权的漏洞,而造成更大危害结果,我们应该在某些方面对沉默权进行限制。例如,对于组织犯罪、武装抢劫等危害国家安全或危害性较大的犯罪,应限制沉默权。
结束语:沉默权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权利,是一种人权保障的体现,也是一种法律文明进步的体现。沉默权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有理由走到今天,也一定有理由可以走向未来。在此,祝福沉默权能在中国“安家落户”,将它的光辉洒向中国大地!参考文献:《你有权保持沉默》 ——房保国 著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日」田口守一 著 张凌 于秀峰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刑事诉讼法》——味恩·R·拉费弗 杰罗德·H·伊斯雷尔 著 卞建林 沙丽金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詹尼·麦克埃文 著 蔡巍 译 法律出版社
第三篇:浅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析
浅析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内容摘要: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来,改革开放已经走了三十年的历程,我国取得了令世界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开拓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解决了一系列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详细回答了现阶段对人们于社会主义本质存在的模糊认识:为什么我国生产力还不发达,为什么要积极鼓励非公有制的发展,以及如何看待 目前 中国社会收入差距等问题,从而深化我们队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的形成对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对上世纪 90年代之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廓清了许多模糊认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而出现的许多新情况,人们认识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为什么我们的生产力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消灭剥削,为什么现阶段我们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的最终 目的是要消除两极分化,为什么当前社会个人收入差距在增大?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回应这些问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认识优越性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邓小平理论关键内容。概括的说来,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二个方面,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要求,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第三个方面,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高体现。这三个方面的概括,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又包含了生产关系;既包含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包含了社会主义的根本 目标 ;既讲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又讲了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因此,构成了一个辩证统一体。前者是后者的条件,后者既是前者的结果,又是后者的条件,是一种关系上的递进。
二、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揭示了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最紧密的联系,说明了社会主义的最大功能、目标和价值即在于能够比资本主义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果忘记这一点,社会主义也就失去了意义。过去我们并非不懂得生产力的重要意义,但实际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更多地放在了生产关系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社会主义在很长的时间内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优越性,邓小平第一次把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提示了生产力发展对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但现实是中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并不高劳动生产率并不高。“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就不能体现
共6页 第6页
社会主义本质关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要求。”其实这是一种相当错误的认识。静止、孤立地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当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不科学的。那么如何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呢?
首先,要用动态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研究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在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的时候连用了五个动词 :“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这个论断强调了社会主义本质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我们不能把它放在一个凝固的时空当中。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三个方面,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发展过程才能逐步达到。特别是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第一层次,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它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积累。
其次,要正确看待我们选择的比较对象。通常在讨论中国现阶段生产力水平高低时,我们往往会选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参照对象进行比较。也就是说我们在跟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比。当今世界上有一百多个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水平很发达的并不多,大多数处于中等甚至生产力还很落后。即便是比较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成因也不尽相同。现在世界上比较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通过血与火的掠夺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像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第二类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国家和地区,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国家和地区。第三类是在泛战时期为了东、西对抗的战略需要,资本主义特别扶持起来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及靠近前苏联的少数 国家 和地区。除此之外,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
再次,要正确看待不同国家经济发展建设的历史起点问题。众所周知,现有社会主义国家包括前苏联几乎都是在比较贫穷、落后的情况下,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而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即便从十月革命算来,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历史也不到 100年的时间。因而社会制度还不成熟,生产还不发展。而现有的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都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不仅社会制度成熟,经济发展早已经形成相对规模,物质积累相对丰富。特别是对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要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千方百计地同社会主义 国家进行斗争,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作了很大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很多做法,使资本主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特别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所有这些都为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最后,正确看待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3O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2008年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3O万亿人民币,居世界的第 3位。2008年中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高达 20万亿人民币。2008年中国外汇储备达 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 1位。从2003年开始,中国吸收国外直接投资取代了美国把持了100多年的头把交椅的位置。世界银行的专家对中国的评价是:“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用了几代,十几代人才能取得的成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形成一种被其他国家普遍认同的模式,“中国模式”。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是能够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的。根据十六大的战略部署,我 国将于建国 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那时,社会主义本质的优越性便会无可置
疑地充分显现了。
三、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邓小平关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突出了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和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对于广大人民的意义和价值。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现了社会财富分配和占有的平等,并且为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创造了基本条件。这是社会主义一个最大的优越性。邓小平说,没有这一条,就谈不上社会主义。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不仅要消灭剥削制度,还要消灭剥削现象。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中央和政府采取的许多发展生产力的有效措施,如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保护按资分配等,在客观上却带来了较普遍的剥削现象和收入差距增大的趋势。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现实之间的这一差距呢?
首先,不应当单纯从伦理道德出发,而应当从社会发展规律出发认识剥削现象。道德作为人的意志的一种体现往往带有主观色彩,且受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的影响。而经济活动自身却具有客观规律,如用道德这种主观意志来评客观经济活动,就容易得出简单片面化的结论。
其次,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来分析和评价剥削现象。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特征,而并不是本质。采用何种所有制形式,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当前中国采用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已经被历史证明并不可行。在中国现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已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等,起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如果机械地理解社会主义本质,取缔一切剥削行为和剥削现象,这不仅不利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而且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然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就应当允许它的存在,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再次,应当把社会主义的目的与实现这一 目的的手段区别开来。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而在发展生产力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在初级阶段不仅发挥着按劳分配所不能代替的功能和效应。而且为缩小贫富差距提供了重要的杠杆。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允许剥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恰恰是为更好地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社会主义的目的最终得以实现服务。另一方面,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下,剥削不存在资本主义那样任意扩张的机制。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剥削扩张的制度性障碍,只要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剥削就会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四、关于共同富裕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带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改革政策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在进行了长达 3O年的改革以后。大家不无遗憾地发现,“共同贫困”的局面虽已消失,但“共同富裕”也还只是纸上的蓝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关于公平、正义与效率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最近几年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对社会和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如何理解理论和现实的这种差距,引导社会走向和谐,对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解决关系民生的一系列问题有很大意义。
首先,合理的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差距就没有效率,没
有效率就没有财富的积累和财富通过国家向低收入者的转移。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有利于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社会的劳动,有利于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有利于鼓励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我们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当然,决不能搞摊派,现在也不以宣传这样的例子,但是应该鼓励.1”因此,应适当保持一定的收入差距,鼓励效率优先,但在当前状况下,要尤其注意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的公平问题,再分配要利用各种杠杆,有计划的向低收入者倾斜,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保持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
1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其次,注意看问题的方法,我们讲社会主义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从目标的意义上讲的,而且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现在还不能做到这一点,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还需经历很长的历史时期。也正是基于这一现实,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虽然叫了社会主义的名,但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我们还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长达 100年,甚至更长。因此,要充分把握基本国情,在坚持党的基本战略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有步骤有秩序的推进国民收入的改革和调整,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再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 目标是共同富裕,人民应当共享改革成果。因此,采取得力措施努力控制收入差距的进一步增大,既讲效率,又体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的应有之举。党和政府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无论是“三个代表”,还是科学发展观,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是非常清晰的,那就是要建立一个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社会,同时又要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为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保证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本质。
总之,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效率可言,就没有财富的巨大增长,也就没有财富通过国家向穷人的转移,从而也就没有社会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可使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国家对平等、公正的勉力维护,社会就会分裂,和谐将无从谈起,从而社会主义市场就要偏离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在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唯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解决,除此而外没有别的任何途径。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讲话要点.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中国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中国人民出版社,1987
[4]新华网
第四篇: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初浅认识
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初浅认识
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初浅认识
自治区党校
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初浅认识
进企业活力充分迸发。还有一方面,就是要拿出“责任清单”,政府该怎么管市场,“法定责任必须为”,以建立和维护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动力,鼓励创新创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表示,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努力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是两句意思完全相反的法律谚语,源于十七、十八世纪的西方。是卢梭《社会契约论》、孟德私鸠《论法的精神》的相关表述与延伸。对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不可为”意思是说,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公权力前,必须经过法律的授权,否则就不能去做,做了就是违法,做了就要被依法追究责任。举个例子: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抚养孩子到十八周岁是父母的法定责任。就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如果不履行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有虐待遗弃的行为,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再比如,公安机关有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义务,如果有人报案请求解救人质公安不出警,导致当事人死亡的,就等于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义务,轻者行政处分、民事赔偿,重则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渎职罪的刑事责任。
“法无禁止即自由”还有两个更为熟悉的表述话语——法无禁止即权利,法无禁止不处罚。对私权利,只要法律对公民和组织的行为没有禁止,那就是你的自由和权利,你有权力做法律未禁止的一切事。我国现行《婚姻法》
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初浅认识
方“土法”,实际上都是法外设定权力,在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情况下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有违法治精神、损害法制统一。
2、法无授权乱作为
2014年2月24日有这样两条新闻,对照阅读别有一番滋味。一条是,新华网刊发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
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初浅认识
不作为造成损害的,判决行政机关要赔偿相应损失。透过这个通报看,行政不作为和不履行法定职责现实中还是存在的。
三、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几点理解认识
1、法无授权不可为关键在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适应,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实践。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倒逼着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重大任务。因此,新形势下的解放思想,应该进一步体现服务意识和法治思维。增强服务意识,就是要改变以往“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由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努力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以社会大众的现实需求而不是以部门本位为出发点来实施行政行为。增强法治思维,就是要坚持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和行政机关“法无授权不可为”,准确把握政府与市场、公权力与私权利的边界,在行政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实施行政管理,杜绝贪恋权力、与民争利或者越俎代庖。在解放思想过程中,我们不能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或者等待观望、患得患失,一定要胸怀全局,登高望远,舍小我而为大局,忌短视而放眼量,坚决破除部门利益的藩篱、打破既得利益的羁绊,立说立行、勇往直前,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大局意识履职尽责。一般认为,推动改革关键在于既得利益者意识到有无改革必要性,或有没有这种危机感。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保守思想的束缚和既得利益者的阻扰,前者是认知问问题,后者是利益问题。经济学家张维迎说过,理念比利益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看,解放思想就是最大的改革。你看历史上好多伟大的改革都是既得利益者领导的。如果既得利益者不能变成改革者,改革就没有希望。马克思本人不是无产阶级,马克思的岳父是大贵簇,他的小舅子当国家部长。马克思过的生活也不是无产阶级式的,他在英国生活,那时候英国最高收入10%的人,平均的年收入是72英镑,但是马克思的生活费是400多英镑。那恩格斯呢?本身就是一个资本家。我们共产党的创始人没有几个是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出生的,很多都是地主、资本家、军阀、旧知识分子家庭的子弟。如果按利益分析,没有办法解释他们的行为,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闹革命?就是相信了新的理念,这个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所以引起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古希腊梭伦、伯里克利的民主化革命,到近代的华盛顿,再到邓小平,他们都是为了理念在改革。美国的废奴运动主要是白人在做,中国妇女的放脚都是男人在做,不是女人在做,所以理念很重要。
2、法无授权不可为核心是依法治国
对“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初浅认识
“法无授权不可为”表明,政府要极力避免直接干预市场过程,但必须通过政治制度,建立法治框架,进而维护良性市场竞争秩序。这意味着,简政放权决非经济领域的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但必须确立经济秩序,要同时发挥市场的价格引导机制和政府的作用。政府如果能理清以下四个关系,便是基本做到了“法无授权不可为”:
第五篇:对司法警察参与法院执行的初浅认识
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一个警种。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属于人民法院领导和管理的带有武装性质的司法人员,是国家暴力工具之一。主要职责是围绕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开展警务活动,范围很广。包括维~庭秩序、提押罪犯、送达司法文书、对死刑犯执行枪决以及警卫法庭(法院)安全,拘留、押解人犯出庭受审,参加重大案件执行,协助执行人员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等。笔者就司法警察参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的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罚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有关执行机构及其职责中规定“执行公务时,应向有关人员出示工作证和执行公务证,并按规定着装。必要时应由司法警察参加。”可见司法警察参与执行工作有其法律依据,是法律赋予司法警察的职责。法院的执行工作实践也证明了司法警察是执行工作强有力的后盾,是一支不可替代的力量。
二、司法警察积极参与执行,有力地推动了执行工作。随着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民事、商事纠纷需要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人民法院承受了有史以来最繁重的审判任务,同时也担负了大量的执行工作。由于种种的因素,执行难已成为困扰着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也成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这个问题长时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有的群众和宣传媒体戏称法院神圣的裁判文书为“法律白条”。执行难现象损害了法院的司法权威和社会形象。勿庸置疑,解决执行难问题需要社会共同参与,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但是,法院从自身深挖潜力仍很有必要,法律所赋予法院的权利和法律措施有没有用足、用好?值得思考。笔者认为,发挥司法警察在执行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是推动执行工作的有力措施。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在人民法院机构中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其形象更直接地体现了国家强制力。从我国的国情来看,由于警察长期以来对社会事务的广泛介入,特别是对司法、执法事务的介入,使得司法警察参与法院的执行工作,更能为我国公众的主流观念所接受;从国际上看,如美国法院部分判决执行就是由当事人申请,由警察去执行的。警察参与执行工作,从一个层面上体现了法律的威严,保证了法院裁判的权威性,震慑了部分藐视法律的当事人;从另一个层面上,执行工作不同于审理活动,法官审案强调法官超然公正、中立的立场,是原、被告权益冲突的裁决者,而非权益冲突的一方。而案件一旦进入执行阶段,担负着执行工作的人民法院和被执行人之间似乎处于对立的地位。如果由原来处于中立地位的法官执行案件,执行工作强制性、独立性与法官的公正、中立形象就可能发生冲突,甚至会造成公众对法官公正、中立形象的怀疑和否定,而执行工作的强制性和司法警察的地位角色更相吻合。由司法警察积极参与执行,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执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司法警察参与执行有利于更好地适用强制措施。执行工作固然需要耐心细致的法制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强制措施是不可缺少的。《人民警察条例》赋予了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中特有的持有警具、警械和枪支的权利,对使用武器也作出相应的规定,这为司法警察处理突发事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也使得由司法警察执行搜查、查封和扣押被执行财产、拘留违法人员等任务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